CN117460465A -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0465A
CN117460465A CN202280012297.6A CN202280012297A CN117460465A CN 117460465 A CN117460465 A CN 117460465A CN 202280012297 A CN202280012297 A CN 202280012297A CN 117460465 A CN117460465 A CN 117460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uture
needle
hook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22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泽直胜
饭岛龙太
市桥昌志
山野纯慈
吉田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60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0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2Needle or suture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5Devices or means, e.g. loops, for capturing the suture thread and threading it through an opening of a suturing instrument or needle eyel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61Holders for needles or sutures, e.g. racks, st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7Instruments for cutting 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2Multiple-needled, e.g. double-needled,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A61B2017/0474Knot pus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04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 to needle
    • A61B2017/06042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 to needle located close to needle t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简单且能够缩短缝合作业时间的缝合装置。具备使缝合针(34)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在缝合针(34)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46)。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上述的线旋转构造,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

Description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不使用金属制的卡钉地使用缝合线将被缝合物一举缝合的缝合装置,尤其涉及能够使缝合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容易而缩短缝合时间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了在生物的外科等领域中将被缝合物缝合时能够不使用金属制的卡钉地将被缝合物的缝合部位整体使用缝合线一举缝合的缝合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就是这种。
在该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具备: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为了夹住被缝合物而以互相能够接近分离的方式设置;多根针,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将顶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而并列配置,能够将缝合线保持于所述顶端部;针移动机构,使所述多根针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移动;及线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为了钩挂利用由所述针移动机构移动后的所述多根针穿过所述被缝合物而到达了所述第二壳体的缝合线,以能够沿着所述多根针的配置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
根据该缝合装置,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互相接近而被缝合物被夹住的状态下,若利用针移动机构使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将缝合线保持于顶端部的多根针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移动,则多根针的顶端穿过被缝合物而到达第二壳体。在该状态下,通过线钩沿着所述多根针的排列方向被移动操作,则线钩穿过利用所述多根针穿过所述被缝合物而到达了所述第二壳体的缝合线分别形成的线环,由穿过了线钩的顶端部的缝合线钩挂线环,因此,通过基于单一的操作的机械动作,简单且可靠地在被缝合物形成缝合线的针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3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中,在缝合部位的缝合之前,需要以相对于缝合针的排列方向局部地成为直角方向的方式将沿着缝合针的排列方向配置的缝合线的一部分向每个缝合针的顶端部分别钩挂固定的细致的设定作业。因而,成为了缩短缝合时间的阻碍。
本发明以以上的情形为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简单且能够缩短缝合作业时间的缝合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的主旨在于,包括:(a)多根缝合针,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第一线钩挂固定的线钩挂固定部;(b)第一线保持机构,保持向所述多根缝合针卡定的所述第一线;(c)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所述缝合针的顶端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及(d)线旋转构造,在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展的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e)在所述缝合针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的缝合装置,包括在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展的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在所述缝合针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该线环,一举缝合。这样,在缝合作业之前通过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第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穿线用凹槽具备越朝向所述缝合针的顶端则所述穿线用凹槽的槽底越浅的倾斜面。由此,在将缝合针从被缝合物拔出时穿线用凹槽相对于被缝合物的钩挂被抑制,拔出变得容易。
第三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中,所述线旋转构造具有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与所述2个顶点之间连通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形成的第三方向引导槽及从所述2个顶点朝向所述第三方向引导槽倾斜的2个倾斜引导面。由此,与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相关联地,卡定于在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形成的2个顶点之间的第一线中的通过了2个顶点的第一方向的一部分由第三方向引导槽向第三方向自动地引导。
第四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三发明中,所述2个顶点及所述2个倾斜引导面相对于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点对称地形成。由此,卡定于2个顶点之间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线的一部分随着向第三方向引导槽内陷入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第五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中,在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和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所述线旋转构造具备以使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向所述第三方向旋转的方式使所述缝合针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旋转的缝合针旋转机构。由此,钩挂固定于在2个顶点之间形成的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线的一部分随着由缝合针旋转机构旋转缝合针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第六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五发明的任一发明中,所述针移动机构具备:针台,设置于保持所述多个缝合针的壳体内,设置于所述缝合针的基端侧而支承所述缝合针;及移动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通过所述移动构件移动,所述针台沿着所述引导部滑动,所述缝合针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由此,缝合针的设置于其基端部的针台具备以能够引导的状态与形成于壳体的内壁面的突出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向形成于移动构件的将缝合针向突出方向驱动的针驱动凸轮槽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因此伴随于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缝合针向其顶端侧即第二方向一举移动。
第七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六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在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所述多根缝合针相连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位置设置有切线针,在所述切线针的侧面形成有切线用凹槽,所述切线用凹槽在所述切线针的顶端侧位置具有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的切削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由此,通过切线针被向壳体内拉入,穿过了线环的第一线被切断。
第八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七发明中,所述切线用凹槽的切削刃越去往所述切削刃的顶端则越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倾斜。由此,在向切线针的基端部侧向壳体内被拉入时,可抑制切线用凹槽内的第一线逃脱,第一线被可靠地切断。
第九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八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具备能够开闭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备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线及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具备第一线钩,该第一线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了的状态下在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侧面的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由此,通过钩挂了第一线或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线的第一线钩通过形成于缝合针的第三方向侧的线环内,一举进行缝合。
第十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中,所述第一线钩具有:管状构件,该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在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内以越去往所述第一方向则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的方式斜着被切断而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打开的斜端面;及钩构件,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弯曲成U形而成的钩部,以直到所述钩部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能够进行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管状构件内。由此,在钩丝、钩部及钩管的斜端面之间把持第一线或第二线而穿过线环内。
第十一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发明中,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处将构成通过缝合针形成的线环的所述第一线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在所述管状构件内相对移动至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一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由此,一举进行基于第一线的缝合。
第十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或第十发明中,所述第二壳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了的状态下在比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靠所述第一方向侧处保持第二线的第二线保持机构,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而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把持所述第二线后,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向所述管状构件缩回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二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由此,由第一线和第二线缝合被缝合物。
第十三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二发明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具备:第一线引导槽,引导从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供给的所述第一线;第二线钩,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且供从所述第一线引导槽经由了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第一线钩挂;及第一线钩挂固定槽,将钩挂于所述第二线钩的所述第一线的顶端部钩挂固定。由此,由第二线钩拉紧第一线,因此得到没有松弛的缝合。
第十四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第十三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具备:开闭机构,维持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着被缝合物的闭状态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离的开状态;及锁定机构,维持由所述开闭机构实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闭状态。由此,在多根缝合针向被缝合物的穿刺时,在第一壳体内的缝合针通过移动机构向第二方向侧移动了时,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
第十五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四发明中,所述开闭机构具备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处将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且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之间转动的转动轴心,所述锁定机构具备:转动防止构件,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长条状的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插拔,防止绕着所述转动轴心的转动;及卡合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将所述转动防止构件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入。由此,在多根缝合针向被缝合物的穿刺时,通过转动防止构件相对于第二壳体插入,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
第十六发明的主旨在于,(a)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中,包括:(b)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c)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d)第一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第一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一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e)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由此,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线钩穿过穿线用凹槽内而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线环,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第十七发明的主旨在于,(a)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中,包括:(b)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c)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d)第二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第二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二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e)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由此,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线钩穿过穿线用凹槽内而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线环,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缝合装置的平面的俯视图。
图3是在图1及图2的缝合装置中将从第一壳体离开的第二壳体以相对于第一壳体立起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3的缝合装置从第一壳体的顶端侧示出的图。
图5是示出图3的缝合装置的平面的俯视图。
图6是图2的缝合装置的剖视图,是示出通过缝合针的针中心线的剖面的图。
图7是图2的缝合装置的剖视图,是示出通过切割器的中心的剖面的图。
图8是图2的缝合装置的剖视图,是示出通过锁定管的中心的剖面的图。
图9是将构成图1的缝合装置的第一壳体的主体放大而说明的俯视图。
图10是将构成图1的缝合装置的第一壳体的主体放大而说明的图,是图9的X-X向视剖视图。
图11是说明在图1的缝合装置中使用的缝合针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在图1的缝合装置中使用的切线针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将在图1的缝合装置中使用的面线钩的顶端部放大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面线钩的顶端部的仰视图。
图15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说明设定底线的缝合预备工序的图。
图16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说明穿刺工序或底线旋转工序的图。
图17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一对面线钩前进后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前进后的面线钩以使钩部成为平行的水平的姿势的方式旋转后钩丝的钩部从钩管的斜的斜面突出的状态的图。
图19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通过面线钩操作部的后退操作而面线钩后退了规定距离的状态的图。
图20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通过面线钩操作部中的丝连结构件被后退操作而钩丝的钩部被向钩管的斜的斜面内拉入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通过操作齿轮的操作而面线钩朝向顶端逆时针地旋转了90°的状态的图。
图22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通过面线钩操作部被后退操作而面线钩朝向原来的位置向第四方向后退、而且以使缝合针向第一壳体内缩回但切线针仍立起设置于第一壳体的方式操作针操作构件、在使底线钩操作部的管连结构件前进而把持了底线的状态下使底线钩后退而将底线被拉紧的状态的图。
图23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为了切断被缝合物而切割器通过切割器推杆移动至前进端的状态的图。
图24是说明图1的缝合装置的工作的图,是示出为了切断面线及底线而针操作构件以使切线针被向第一壳体内拉入的方式进一步被后退操作了的状态的图。
图25是示出在图1的缝合装置中使用的缝合针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参照附图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图用于说明与发明相关联的主要部分,尺寸及形状等未必被准确地描绘。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将该缝合装置10从图1的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第二壳体14从第一壳体12打开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在第二壳体14从第一壳体12打开了的状态下示出第二壳体14的对接面的图。图5是示出拆卸了第二壳体14的第一壳体12的俯视图。图6是通过图2的缝合针34的中心的剖视图。图7是通过图2的切割器76的剖视图。图8是通过图2的锁定管110的剖视图。
如图1~图8所示,缝合装置10具备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的长条状的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作为整体呈棱柱状。在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C字状的轴承16。在第二壳体14的基端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向轴承16收容的转动轴18。在转动轴18支承于轴承16的状态下,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以能够绕着转动轴18的中心线即转动轴心C相对转动的方式连结。轴承16及转动轴18作为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的开闭机构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缝合装置10的长度方向中的去往缝合装置10的顶端侧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并且将去往缝合装置10的基端侧的与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设为第四方向,将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中的从第一壳体12去往第二壳体14的方向即去往图1的上方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并且将从第二壳体14去往第一壳体12的与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设为第五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缝合装置10的宽度方向中的去往图1的近前侧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并且将去往图1的里侧的与第三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设为第六方向。上述转动轴18的转动轴心C与第三方向或第六方向平行。
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壳体12具备保持多根(在本实施例中为5根)缝合针34及1根切线针36的主体20、通过螺栓21而固定于主体20的罩构件80及固定于罩构件80的操作构件支承台100。多根缝合针34的排列方向的中心间隔恒定,但切线针36以比该中心间隔大的中心间隔在多根缝合针34的基端侧配置成一列。
如图9及图10所示,主体20一体地具备长条状的底壁22、从底壁2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立起设置的长条状的一对侧壁24及26、以及从底壁2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与一对侧壁24及26平行地立起设置的长条状的中央壁28。长条状的侧壁24、26及中央壁28中的基端侧端部以使图1所示的间隔构件30分别处于侧壁24与中央壁28之间及侧壁26与中央壁28之间的状态相互固定。另外,在长条状的侧壁24、26及中央壁28中的第一壳体12的基端侧的一部分以在第一壳体12的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规定长度的长孔32。
在侧壁24及中央壁28的对向面以及侧壁26及中央壁28的对向面中的第一壳体12的顶端侧分别与高度方向平行地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用于将例如图11所示的缝合针34及例如图12所示的切线针36在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上引导的多对引导槽38。
缝合针34具备将缝合针34以能够一边维持朝向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的姿势一边向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的基端部40、作为钩挂固定与第一线对应的底线42的线钩挂固定部发挥功能并且作为使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的一部分从第一方向向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发挥功能的顶端部44、及在基端部40与顶端部44之间的侧面中以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的穿线用凹槽46。
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具备设置于缝合针34的基端的长方体状的针台40a和从针台40a向第一壳体12的宽度方向分别突出的一对突起40b。在突起40b从顶端起依次形成有向引导槽38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截面矩形的第一卡合突部40c和向图10所示的后述的针驱动凸轮槽68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截面圆形的第二卡合突部40d。
在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形成有2个顶点44a及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及1对倾斜引导面44d、44e,2个顶点44a及44b能够使第一方向的底线42通过相互之间,且隔开比缝合针34的直径小的间隔地定位,第三方向引导槽44c以与2个顶点44a及44b之间连通的方式形成且以将第一方向的底线42中的通过了2个顶点44a及44b之间的一部分向第三方向引导的方式在第三方向上形成,1对倾斜引导面44d、44e从顶点44a及44b沿着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分别倾斜。2个顶点44a及44b和1对倾斜引导面44d、44e位于第三方向引导槽44c的两侧,并且以相对于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点对称的方式定位,顶点44a及44b与第三方向引导槽44c之间通过倾斜面而连续。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在通过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的位置形成为凸状。
穿线用凹槽46具备以越去往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则槽底越浅的倾斜面46a、越去往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则槽底越浅的倾斜面46b、及在倾斜面46a与倾斜面46b之间与针中心线CN平行地设置的平坦的槽底46c。
切线针36具备与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同样地构成的基端部50、形成为弄圆成半球状的形状的顶端部52、及以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于切线针36的侧面的切线用凹槽54。基端部50具备设置于切线针36的基端的长方体状的针台50a和从针台50a向第一壳体12的宽度方向分别突出的一对突起50b。在突起50b,从顶端起依次形成有向引导槽38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截面矩形的第一卡合突部50c和向图10所示的针驱动凸轮槽68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的截面圆形的第二卡合突部50d。
在切线用凹槽54中,切线针36的顶端部侧侧壁54a及基端部侧侧壁54b以成为越去往槽底54c则越去往切线针36的顶端部52侧的倾斜面的方式形成。在顶端部侧侧壁54a的周缘形成有以越去往切线针36的基端部50侧则越去往切线用凹槽54的开口的方式倾斜的切削刃56。
如图9及图10详细地所示,在侧壁24与中央壁28之间及侧壁26与中央壁28之间,多根缝合针34及1根切线针36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分别并列配置。另外,在侧壁24与中央壁28之间,以夹着多根缝合针34及1根切线针36且能够在缝合装置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有1对针驱动板60、62,在侧壁26与中央壁28之间,以夹着多根缝合针34及1根切线针36且能够在缝合装置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有1对针驱动板64、66。在针驱动板60、62及针驱动板64、66分别形成有供分别形成于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及1根切线针36的基端部50的第二卡合突部40d、50d卡合而将缝合针34及1根切线针36在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上驱动的针驱动凸轮槽68。1对针驱动板60、62和1对针驱动板64、66在第一壳体12的基端侧面侧由一部分从长孔32突出的针操作构件70相互连结。
针驱动板60、62、64及66的针驱动凸轮槽68以随着从顶端侧去往基端侧而与缝合针34的1个配置间距对应的区间去往第二方向的方式倾斜,之后,以去往第四方向的方式呈直线地平坦形成。由此,若针操作构件70被向第一方向操作,则从切线针36到缝合针34依次被向第二方向驱动。
通过针操作构件70而在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上被操作的针驱动板60、62及针驱动板64、66、形成于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且与形成于针驱动板60、62、64、66的针驱动凸轮槽68分别卡合的第二卡合突部40d、及形成于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且与形成于侧壁24、26及中央壁28的对向面的引导槽38分别卡合的第一卡合突部40c作为使缝合针34向缝合装置10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移动的针移动机构发挥功能。
如图7~图9所示,在中央壁28的第二方向侧的面形成有切割器引导槽72,安装于切割器推杆74的顶端的切割器76沿着切割器引导槽72移动。切割器推杆74由通过螺栓21而固定于主体20的罩构件80的盖板部82保持为能够进行长度方向的移动。切割器76为薄的钢板制,例如,为了将夹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被缝合物T中的一对缝合部位之间切断而使用。
如图1所示,罩构件80一体地具备关闭第一壳体12的第二方向侧的盖板部82和收容缠绕有底线42的底线梭心84且关闭第一壳体12的主体20的顶端侧的箱部86。底线梭心84作为保持为了缝合而供给的底线42的线保持机构发挥功能。
如图3、图5等所示,在盖板部82形成有用于供缝合针34及切线针36穿过的2列的多个针孔88和用于使切割器76能够移动的长孔90。多个针孔88中的供切线针36穿过的针孔88作为与形成于切线针36的切削刃56之间将面线138及底线42切断的切削刃发挥功能。另外,如图1、图3、图4所示,在箱部86收容有缠绕有底线42的底线梭心84,并且形成有用于将从底线梭心84拉出的底线42取出的线孔92。另外,如图5及后述的图15、图16所示,在箱部86及盖板部82形成有通过线孔92、针孔88及收容底线钩102的U形的钩部102a的切口94的直线状的线槽96。线槽96用于在初始设定作业时将底线42嵌入而暂时地定位。在盖板部82的基端部侧的侧缘形成有将底线42的端部临时固定的线固定槽98。
如图1~3、图5~8所示,在罩构件80的盖板部82中的比突出设置有C字状的轴承16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靠第一壳体12的基端部侧处固定有厚板状的操作构件支承台100。操作构件支承台100在与将其固定的罩构件80的盖板部82之间将一对底线钩102以能够进行长度方向的移动的方式保持。另外,如图4所示,在操作构件支承台100形成有在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上贯通的一对面线钩贯通孔104和在第一壳体12的长度方向上贯通的锁定管卡合孔106。操作构件支承台100将长条状的一对面线钩108以穿过了面线钩贯通孔104的状态保持为能够进行长度方向的滑动。另外,操作构件支承台100将在顶端部设置有具有比锁定管110的直径小的厚度的锁定管操作部110a的长条状的一根锁定管110以穿过了锁定管卡合孔106的状态保持为能够进行长度方向的滑动。
如图8所示,锁定管110通过向形成于第二壳体14的锁定管引导槽160插入,从而在将多根缝合针34向夹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被缝合物T穿刺时,限制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打开。锁定管110作为转动防止构件发挥功能,锁定管110及锁定管引导槽160等作为防止第二壳体14相对于第一壳体12的转动的锁定机构发挥功能。
面线钩108在初始状态下,由图13及图14详细所示的钩丝108b、钩管108c及图1所示的后述的面线钩操作部112构成,钩丝108b通过顶端弯曲成U形而形成有用于钩挂固定面线138的钩部108a,钩管108c供钩丝108b插通。
钩管108c的第一方向的顶端是在包括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的面内以越去往第一方向则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的方式斜着被切断而具有向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打开的斜端面108d的管材。在端面108d中的第五方向侧形成有接受构成钩部108a的钩丝108b中的与斜端面108d抵接的部分而使斜端面108d平齐的切口108e。
如图1~图3、图5~图8等所示,面线钩操作部112由将一对钩丝108b的基端侧端部以能够旋转且不能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的丝连结构件114、将一对钩管108c的基端侧端部以能够旋转且不能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管连结构件116、插设于丝连结构件114与管连结构件116之间且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即将钩丝108b的钩部108a向钩管108c的端面108d压靠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18、钩挂固定丝连结构件114和管连结构件116而防止它们的分离的钩挂固定操作件120、固定于一对钩管108c的基端部的一对齿轮122及与一对齿轮122啮合的操作齿轮124构成。
如图6所示,底线钩102由通过顶端弯曲成U形而形成有用于钩挂固定底线42的钩部102a的钩丝102b、供钩丝102b插通且具有被成直角地切断的端面的钩管102c及图1~图5等详细所示的底线钩操作部128构成。
如图3及图6所示,底线钩操作部128具备将一对钩丝102b的基端侧端部以不能旋转且不能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的丝连结构件130、将一对钩管102c的基端侧端部以不能旋转且不能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管连结构件132、插设于丝连结构件130与管连结构件132之间且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即将钩丝102b的钩部102a向钩管102c的端面102d压靠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34、及钩挂固定丝连结构件130和管连结构件132而防止它们的分离的钩挂固定操作件136。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4一体地具备互相平行的长条状的一对侧壁140及142、在侧壁140、142之间与它们平行地配置的中央壁144、连结侧壁140、142及中央壁144的顶端部的底壁146、连结侧壁140、142及中央壁144的顶端面的前壁148、及在第二壳体14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一对转动轴18且连结侧壁140、142及中央壁144的基端侧底部的基端部连结构件150。
如图1~图4所示,在第二壳体14的顶端部,在侧壁140与中央壁144之间、侧壁142与中央壁144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装卸的一对隔壁152。通过侧壁140或侧壁142、中央壁144、底壁146、前壁148及隔壁152,形成有分别收容缠绕有面线138的一对面线梭心156的一对箱。在一对隔壁152形成有将从面线梭心156拉出的面线138预先定位于被前进操作了的面线钩108的钩部108a能够钩挂的位置的面线引导槽152a。
如图1所示,在中央壁144形成有用于供锁定管110及固定于其顶端部的锁定管操作部110a穿过的锁定管引导槽160。锁定管引导槽160具有比锁定管110稍大的圆形截面和比锁定管操作部110a稍大的厚度的矩形截面连结而成的截面形状。
如图4所示,在第二壳体14的侧壁140的内壁面及中央壁144的侧壁140侧的壁面突出设置有为了在缝合针34之间使面线钩108稳定地移动而从第三方向支承面线钩108的多个面线钩支承部162。在中央壁144的侧壁140侧的壁面及侧壁142的内壁面分别设置有在切线针36第二壳体14的长度方向上向切线针36的两侧突出且形成有使由面线钩108拉着的面线138向切线针36侧靠近的倾斜面的一对靠线突起166。一对靠线突起166的倾斜面以越去往第四方向(突出方向)则越去往第五方向的方式倾斜,在切线针36向第五方向下降的过程中,面线138被向切线针36的切线用凹槽54内可靠地放入。
接着,将如以上这样构成的缝合装置10的利用缝合线L来缝合被缝合物T的操作使用图15~图24而在以下进行说明。对于图3、图4、图5所示的从第一壳体12打开了第二壳体14的状态,将缝合装置10的初始状态以将第二壳体14的转动轴18从第一壳体12的轴承16稍微分离的方式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图17~图24以将第二壳体14从第一壳体12拆卸的方式示出。
在该初始状态下,如图15所示,在第一壳体12上安设底线42。将缠绕于箱部86内的底线梭心84的底线42从线孔92呈直线状地拉出,向底线钩102的钩部102a钩挂后,向形成于盖板部82的基端部侧的侧缘的线固定槽98压住。通过这样的简单的底线42的定位操作,如图11所示,第一方向的底线42向缝合针34的一对顶点44a与顶点44b之间钩挂固定。图15示出了作为缝合预备工序的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
接着,向该状态下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插入被缝合物T后,关闭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接着,通过向第一方向操作图8所示的锁定管操作部110a,锁定管110向第二壳体14的锁定管引导槽160内插入,第二壳体14的转动被锁定。并且,通过向第一方向操作图1所示的针操作构件70,多根缝合针34及切线针36向第二方向移动而从第一壳体12的盖板部82突出。图16将该状态以省略被缝合物T的方式示出。
在图16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通过由被缝合物T向缝合针34的基端部50侧按下,钩挂固定于一对顶点44a与顶点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底线42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旋转90°,局部地成为第一壳体12的宽度方向即第三方向,形成在第二方向上跨越穿线用凹槽46的线环R。图16对应于使第一方向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部分局部地向第三方向旋转的穿刺工序或底线旋转工序。
接着,执行面线钩108把持从图1所示的面线梭心156预先拉出且由形成于隔壁152的面线引导槽152a预先定位的面线138的面线把持工序。首先,如图17所示,通过向第一方向操作面线钩操作部112,一对面线钩108前进。在该状态下,面线钩108的顶端部通过形成于切线针36的切线用凹槽54内及形成于缝合针34的穿线用凹槽46内。在缝合针34处,由于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跨越穿线用凹槽46的线环R,所以面线钩108的顶端部也通过线环R内。
接着,在通过操作操作齿轮124而面线钩108朝向顶端顺时针地旋转90°从而钩部108a成为了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水平的姿势的状态下,通过对面线钩操作部112中的丝连结构件114进一步进行前进操作,如图18所示,钩丝108b的钩部108a从钩管108c的斜端面108d突出。在该状态下,由于钩部108a超过了由图2所示的面线引导槽152a定位的面线138的位置,所以面线138进入钩部108a的内侧。接着,通过对面线钩操作部112进行后退操作,面线钩108后退规定距离,因此面线138位于钩部108a内的里侧。图19示出了该状态。
接着,通过对面线钩操作部112中的丝连结构件114进行后退操作,如图20所示,钩丝108b的钩部108a被向钩管108c的斜端面108d内拉入。由此,面线138在钩部108a与斜端面108d之间被把持。接着,通过操作操作齿轮124,面线钩108朝向顶端逆时针地旋转90°,由此,如图21所示,钩部108a成为图13所示的姿势。
接着,通过对面线钩操作部112进行后退操作,面线钩108朝向原来的位置向第四方向后退。另外,以缝合针34向第一壳体12内缩回但切线针36向第一壳体12立起设置的方式操作针操作构件70。而且,使底线钩操作部128的管连结构件132前进而与丝连结构件130抵接,在把持了底线42的状态下,通过对底线钩操作部128进行后退操作,底线钩102后退而底线42被拉紧。另外,针操作构件70被后退操作,缝合针34被拉入,从被缝合物T拔出缝合针34。图22示出了第二线缝合工序及拔针工序。
接着,通过操作切割器推杆74,切割器76移动至前进端,被缝合物T被切断。图23示出了该状态。接着,通过以使切线针36被向第一壳体12内拉入的方式对针操作构件70进一步进行后退操作,由切线针36的切削刃56切断面线138及底线42。图24示出了该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包括:多根缝合针34,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顶端部44形成有能够使底线(第一线)42钩挂固定的线钩挂固定部;第一线保持机构84,保持向多根缝合针34卡定的底线42;针移动机构(针驱动板60、62、64、66),使缝合针34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缝合针34的顶端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及线旋转构造(顶点44a、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在使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局部地旋转,在缝合针34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46。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底线(第一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的状态下,若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顶点44a、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的一部分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46的开口形成线环R,因此,通过底线(第一线)42或面线(第二线)138穿过该线环R,缝合一举进行。通过在这样的缝合作业之前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34的顶端部卡定,底线42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穿线用凹槽46具备越去往缝合针34的顶端部则穿线用凹槽46的槽底越浅的倾斜面46a。由此,在将缝合针34从被缝合物T拔出时穿线用凹槽46相对于被缝合物T的钩挂被抑制,拔出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线旋转构造(顶点44a、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具有形成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能够使底线42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44a、44b、与2个顶点44a、44b之间连通且在第三方向上形成的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及从2个顶点44a、44b朝向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倾斜的2个倾斜引导面44d、44e。由此,与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穿刺相关联地,卡定于在多根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形成的2个顶点44a、44b之间的底线42中的通过了2个顶点44a、44b的第一方向的一部分由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向第三方向自动地引导。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第三方向引导槽44c以通过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且在第三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2个顶点44a、44b是第三方向引导槽44c的两侧位置,2个顶点44a、44b及2个倾斜引导面44d、44e相对于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点对称地形成。由此,卡定于2个顶点44a、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底线42的一部分随着向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内陷入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具备:针台40a,设置于保持多个缝合针34的壳体(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内,设置于缝合针34的基端部40且支承缝合针34;及移动构件(针驱动板60、62、64、66),能够沿着壳体的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针台40a具备:第一卡合突部(第一卡合部)40c,向形成于壳体的内壁面的突出引导槽(引导部)38卡合;及第二卡合突部(第二卡合部)40d,向形成于移动构件且将缝合针34向突出方向驱动的针驱动凸轮槽68卡合,通过移动构件移动,针台40a突出而沿着引导槽38滑动,缝合针34朝向顶端部44移动。由此,通过移动构件移动,针台40a突出而沿着引导槽38滑动,缝合针34朝向顶端部44移动。因此,伴随于针驱动板60、62、64、66的移动,多根缝合针34向其顶端侧即第二方向一举移动。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与沿着第一方向并列配置的多根缝合针34的第一方向的端位置相连地设置有切线针36,在切线针36的侧面形成有切线用凹槽54,该切线用凹槽54在切线针36的顶端侧位置具有朝向切线针36的基端部50侧的切削刃56,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由此,通过切线针36被向第一壳体12内拉入,穿过了线环的底线42及面线138被切断。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切线用凹槽54的切削刃56越去往切削刃56的顶端则越朝向切线针36的基端部50侧倾斜。由此,在切线针36被向其基端部50侧向第一壳体12内拉入时,可抑制切线用凹槽54内的底线42逃脱,底线42被可靠地切断。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具备能够开闭的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具备缝合针34、底线42及底线梭心(第一线保持机构)84,第二壳体14在第一方向上为长条状,在第一壳体12设置有在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关闭的状态下在形成于缝合针34的侧面的穿线用凹槽46内向第一方向及第四方向移动的面线钩(第一线钩)108。由此,通过钩挂了面线138或底线42的面线钩(第一线钩)108通过形成于缝合针34的第三方向侧的线环R内,缝合一举进行。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面线钩(第一线钩)108具有:管状的钩管(管状构件)108c,其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在包括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的面内以越去往第一方向则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的方式斜着被切断而具有向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打开的斜端面108d;及钩丝(钩构件)108b,具有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弯曲成U形而成的钩部108a,以直到钩部108a与钩管108c的斜端面108d抵接为止能够进行第一方向及第四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钩管108c。由此,在钩丝108b的钩部108a与钩管108c的斜端面108d之间把持面线138或底线42并通过线环R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第二壳体14具备在第一方向的顶端部保持面线138(第二线)的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的状态下在比多根缝合针34中的位于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34靠第一方向侧处保持面线138的面线梭心156(第二线保持机构),第一壳体12具备缝合针34、底线42及底线梭心(第一线保持机构)84,第二壳体14在第一方向上为长条状,具备在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被关闭的状态下在形成于缝合针34的侧面的穿线用凹槽46内向第一方向及第四方向移动的面线钩(第一线钩)108。因而,在由针驱动板(移动构件)60、62、64、66等针移动机构向第二方向移动了缝合针34的状态下,面线钩(第一线钩)108在把持面线138后,在穿线用凹槽46内向第四方向移动。由此,被缝合物T由底线42和面线138缝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在所述第一壳体具备引导从底线梭心(第一线保持机构)84供给的底线(第一线)42的线孔(第一线引导槽)92、向第一方向及第四方向移动且供从线固定槽98经由了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底线42钩挂的底线钩(第二线钩)102、及将钩挂于底线钩102的底线42的顶端部钩挂固定的线固定槽(第一线钩挂固定槽)98。由此,底线42由底线钩102拉紧,因此得到没有松弛的缝合。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具备:开闭机构(轴承16、转动轴18),维持在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夹着被缝合物T的闭状态或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分离的开状态;及锁定机构(锁定管卡合孔106、锁定管110),维持由开闭机构实现的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4之间的闭状态。由此,在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的穿刺时,在第一壳体12内的缝合针34由针驱动板(移动构件)60、62、64、66等针移动机构向第二方向侧移动了时,限制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打开。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开闭机构(轴承16、转动轴18)具备具有在第二壳体14的端部处将第二壳体14固定于第一壳体12且使得第二壳体14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之间转动的转动轴心C的转动轴18,锁定机构(锁定管卡合孔106、锁定管110)具备:锁定管(转动防止构件)110,是沿着第一方向的长条状的构件,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14在相对于转动轴心C交叉的方向上插拔,防止绕着转动轴心C的转动;及锁定管卡合孔(卡合孔)106,设置于第一壳体12,将锁定管110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入。由此,在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的穿刺时,通过转动防止构件相对于第二壳体14插入,限制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打开。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的缝合方法,包括:第一线钩挂固定工序,在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的穿刺前,在多根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上将底线(第一线)42沿着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穿刺工序,将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穿刺,使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部分的方向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穿线用凹槽46的开口上;第一线缝合工序,在向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穿线用凹槽46的线钩108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底线(第一线)42的状态下将线钩108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缝合针34将底线42穿过由底线42形成的线环R内;及拔针工序,将缝合针34从被缝合物T拔出。由此,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的状态下,若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顶点44a、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的一部分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46的开口形成线环R,因此,通过线钩108穿过穿线用凹槽46内而底线42及面线138穿过线环R内,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钩挂固定,底线42向缝合针34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的缝合方法,包括:第一线钩挂固定工序,在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的穿刺前,在多根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上将底线(第一线)42沿着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穿刺工序,将多根缝合针34向被缝合物T穿刺,使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部分的方向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穿线用凹槽46的开口上;第二线缝合工序,在向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穿线用凹槽46的线钩108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面线(第二线)138的状态下将线钩108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缝合针34将面线138穿过由底线42形成的线环R内;及拔针工序,将缝合针34从被缝合物T拔出。由此,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的状态下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顶点44a、44b、第三方向引导槽44c),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底线42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的一部分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46的开口形成线环R,因此,通过线钩108穿过穿线用凹槽46内而底线42及面线138穿过线环R内,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底线42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34的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44钩挂固定,底线42向缝合针34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实施例2
图25是示出取代缝合针34而使用的其他的缝合针234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缝合针234在具有在第三方向上分离的2个顶点244a及244b、2个顶点244a及244b之间的第三方向引导槽244c及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246这一点上共通。但是,在2个顶点244a及244b的高度不同这一点、第三方向引导槽244c的槽底面不是凸面而是平面这一点上不同。
以上,虽然基于附图而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在其他的方案中也适用。
例如,前述的实施例的面线138、底线42优选使用从植物性或动物性的天然纤维捻合的天然线、由合成纤维的单线或绞线构成的合成树脂线、由金属制的单线或绞线构成的金属线、由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构成的复合线等。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作为使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的一对顶点44a及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底线42中的一部分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使用了形成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在一对顶点44a及44b之间打开的第三方向引导槽44c。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使缝合针34绕着其针中心线CN旋转90°而使钩挂固定于缝合针34的顶端的一对顶点44a及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底线42中的一部分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即,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也可以在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具备:能够使底线42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44a、44b;及缝合针旋转机构,形成有形成于2个顶点44a、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44c,以使形成于缝合针34的顶端部44的2个顶点44a、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44c向第三方向旋转的方式使缝合针34绕着缝合针34的针中心线CN旋转。由此,钩挂固定于形成于2个顶点44a及44b之间的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44c的第一方向的底线42的一部分随着由上述缝合针旋转机构使缝合针34旋转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为了缝合而使用了底线42及面线138,但通过取代前述的第二线缝合工序而执行第一线缝合工序,能够进行仅基于底线42的缝合。例如,在通过针驱动板(移动构件)60、62、64、66等针移动机构将缝合针34向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面线钩(第一线钩)108在多根缝合针34中的位于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34处将构成通过缝合针34形成的线环R的底线42利用钩丝108b的钩部108a钩挂并使钩丝108b向钩管108c内缩回从而在钩丝108b的钩部108a与钩管108c的斜端面108d之间把持底线42后,在穿线用凹槽46内向第四方向移动。由此,执行第一线缝合工序而仅基于底线42的缝合一举进行。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作为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使用了截面矩形的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4,但也可以是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的管状构件。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70、110a、112、128等操作构件也可以被变更为例如用于远程操作的形状等。另外,还可以被变更为能够连结用于电驱动控制的致动器的形状。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的缝合装置10中,将缝合针34配置成2列,但也可以配置成1列或3列以上。
虽然不再另外一一例示,但本发明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施加了各种变更、改良后的方案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0:缝合装置
12:第一壳体
14:第二壳体
16:轴承(开闭机构)
18:转动轴(开闭机构)
34:缝合针
36:切线针
38:引导槽(引导部)
40:基端部
40a:针台
40c:第一卡合突部(第一卡合部、针移动机构)
40d:第二卡合突部(第二卡合部、针移动机构)
42:底线(第一线)
44:顶端部(线钩挂固定部)
44a:顶点(线旋转构造)
44b:顶点(线旋转构造)
44c:第三方向引导槽(线旋转构造)
44c:钩挂固定凹槽
44d:倾斜引导面
44e:倾斜引导面
46:穿线用凹槽
46a:倾斜面
50:基端部
50a:针台
52:顶端部
54:切线用凹槽
60:针驱动板(移动构件)
62:针驱动板(移动构件)
64:针驱动板(移动构件)
66:针驱动板(移动构件)
68:针驱动凸轮槽
84:底线梭心(第一线保持机构)
102:底线钩(第二线钩)
102a:钩部(钩部)
106:锁定管卡合孔(卡合孔)
108:面线钩(第一线钩)
108a:钩部(钩部)
108b:钩丝(钩构件)
108c:钩管(管状构件)
108d:斜端面
110:锁定管(转动防止构件,锁定机构)
110a:锁定管操作部
138:面线(第二线)
156:面线梭心(第二线保持机构)
160:锁定管引导槽(锁定机构)
234:缝合针
244a:顶点(线旋转构造)
244b:顶点(线旋转构造)
244c:第三方向引导槽(线旋转构造)
C:转动轴心
CN:针中心线(中心线)
L:缝合线
R:线环
T:被缝合物。

Claims (17)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缝合针,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第一线钩挂固定的线钩挂固定部;
第一线保持机构,保持向所述多根缝合针卡定的所述第一线;
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所述缝合针的顶端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及
线旋转构造,在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展的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
在所述缝合针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线用凹槽具备越去往所述缝合针的顶端则所述穿线用凹槽的槽底越浅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旋转构造具有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与所述2个顶点之间连通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形成的第三方向引导槽及从所述2个顶点朝向所述第三方向引导槽倾斜的2个倾斜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顶点及所述2个倾斜引导面相对于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点对称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和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
所述线旋转构造具备以使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向所述第三方向旋转的方式使所述缝合针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旋转的缝合针旋转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移动机构具备:
针台,设置于保持所述多个缝合针的壳体内,设置于所述缝合针的基端侧而支承所述缝合针;及
移动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
所述针台具备向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的引导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向形成于所述移动构件的将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驱动的针驱动凸轮槽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通过所述移动构件移动,所述针台沿着所述引导部滑动,所述缝合针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所述多根缝合针相连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位置设置有切线针,
在所述切线针的侧面形成有切线用凹槽,所述切线用凹槽在所述切线针的顶端侧位置具有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的切削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线用凹槽的切削刃越去往所述切削刃的顶端则越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够开闭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具备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线及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
所述第二壳体具备第一线钩,该第一线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的状态下在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侧面的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钩具有:管状构件,该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在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内以越去往所述第一方向则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的方式斜着被切断而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打开的斜端面;及钩构件,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弯曲成U形而成的钩部,以直到所述钩部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能够进行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管状构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处将构成通过缝合针形成的线环的所述第一线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在所述管状构件内相对移动至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一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的状态下在比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靠所述第一方向侧处保持第二线的第二线保持机构,
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而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把持所述第二线后,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向所述管状构件缩回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二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具备引导从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供给的所述第一线的第一线引导槽、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且供从所述第一线引导槽经由了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所述第一线钩挂的第二线钩及将钩挂于所述第二线钩的所述第一线的顶端部钩挂固定的第一线钩挂固定槽。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开闭机构,维持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着被缝合物的闭状态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离的开状态;及
锁定机构,维持由所述开闭机构实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闭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机构具备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处将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且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之间转动的转动轴心,
所述锁定机构具备:转动防止构件,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长条状的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插拔,防止绕着所述转动轴心的转动;及卡合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将所述转动防止构件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入。
16.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
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
第一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所述第一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一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
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
17.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而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
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
第二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第二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二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
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
CN202280012297.6A 2021-02-03 2022-02-01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Pending CN1174604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6121A JP2022119113A (ja) 2021-02-03 2021-02-03 縫合装置および縫合方法
JP2021-016121 2021-02-03
PCT/JP2022/003752 WO2022168819A1 (ja) 2021-02-03 2022-02-01 縫合装置および縫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0465A true CN117460465A (zh) 2024-01-26

Family

ID=82741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2297.6A Pending CN117460465A (zh) 2021-02-03 2022-02-01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1943A1 (zh)
EP (1) EP4285840A1 (zh)
JP (1) JP2022119113A (zh)
CN (1) CN117460465A (zh)
WO (1) WO20221688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0930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結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2263A5 (de) * 1983-09-13 1987-09-30 Gegauf Fritz Ag Hysterektomium.
JP7081287B2 (ja) 2018-05-01 2022-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縫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85840A1 (en) 2023-12-06
US20230371943A1 (en) 2023-11-23
WO2022168819A1 (ja) 2022-08-11
JP2022119113A (ja)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6917B1 (en) Helical suture instrument
DE3045742A1 (de) Medizinische naehvorrichtung
JP2012130716A (ja) 縫合糸上にあご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210045733A1 (en) Suturing device
WO2007088708A1 (ja) 1本糸錠縫化ハンドステッチ形成方法及びミシン
JPH0644913B2 (ja) 組織に縫合部を形成する装置
CN117460465A (zh)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
CN108814666A (zh) 多次击发压接装置
US3957004A (en) Hand-operated lock stitch sewing machine
KR101541507B1 (ko) 봉합장치
CN114191013A (zh) 用于微创手术的缝合装置以及微创手术设备
JP3393372B2 (ja) 糸通し器
CN115429357B (zh) 一种跟腱自动锁扣缝合装置
CN218666636U (zh) 一种剪线装置以及自动缝合装置
US66161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ying threads
JP4253192B2 (ja) ミシンの針板
WO2024070930A1 (ja) 結紮装置
GB2256878A (en) Embroidery sewing machine
JP2024052351A (ja) 結紮装置
JP2024052352A (ja) 結紮装置
CN219070460U (zh) 一种锚钉固定和缝合一体化装置
WO2023095875A1 (ja) 結紮装置
CN112176533B (zh) 管状针织物件的缝合剪切装置
CN211934140U (zh) 介入式缺损缝合器
JPH05200179A (ja) ミシンの糸切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