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3243B -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3243B
CN117443243B CN202311773608.3A CN202311773608A CN117443243B CN 117443243 B CN117443243 B CN 117443243B CN 202311773608 A CN202311773608 A CN 202311773608A CN 117443243 B CN117443243 B CN 117443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irring
sleeve
water regulating
regul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36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43243A (zh
Inventor
宁晓妮
宋艳梅
赖石欣
刘刚
龚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oku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oku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oku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oku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36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3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3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43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3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1/00Mixers with shak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 B01F31/40Mixers with shak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with an axially oscillating rotary stirr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02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0Dissolving
    • B01F21/10Dissolving using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50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10Maintenance of mixers
    • B01F35/11Maintenance of mixers us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06Mixing of food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套筒竖向设置在搅拌桶的内部;第一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搅拌桶内;第二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搅拌桶内;调水组件转动连接在套筒的内部,且调水组件跟随套筒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用于对搅拌桶内的上层水和下层水液体调换,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调水组件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闭合;本发明的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将水面上漂浮的粉状调料抽吸至搅拌桶底部,加速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同时对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粉状调料冲洗,从而提高粉状调料搅拌混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固液混合搅拌装置是指用于将固体物料与液体混合均匀的设备。这种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搅拌器或搅拌器组件,用于将固体物料与液体进行混合搅拌,常见的有滚筒式搅拌、螺旋式搅拌、气流搅拌,可以根据不同的搅拌材料选择合适的搅拌方式。
在公开号为CN21839344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中设有过滤板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搅拌杆和打散机构,所述搅拌杆位于过滤板的下方,所述打散机构位于过滤板上方;所述打散机构包括:连接杆、轴承,所述连接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卡接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上均匀设有多个转动杆。本申请通过打散机构,将过滤板上方的大颗粒物打散后,再进行搅拌,搅拌的悬浮液质量更高,搅拌效率更快。
相关专利通过打散机构,将过滤板上方的大颗粒物打散后,再进行搅拌,搅拌的悬浮液质量更高,搅拌效率更快,但是再和其他物料进行搅拌时,例如酵母等粉状的物料,这些物料会漂浮在上层水上,颗粒物料会沉入至底部,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使得粉状物料粘附至搅拌桶的内壁,以使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调料没有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混合的均匀性不太理想,从而影响生产出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搅拌的过程中容易使得粉状物料粘附至搅拌桶的内壁,使得搅拌混合的均匀性不太理想,影响生产出食品的质量和口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
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
套筒,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桶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套筒上下往复移动,且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套筒间歇性转动;
第一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桶内,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与所述套筒键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可间歇性转动,用于搅拌上层液体;
第二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搅拌桶内,所述第二搅拌结构与所述套筒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可间歇性转动用于搅拌下层液体;
调水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内部,且所述调水组件能够跟随所述套筒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调水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搅拌桶内的上层水和下层水液体调换,并通过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对所述搅拌桶的内壁粘附的粉状调料进行喷洒清理,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所述调水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闭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搅拌桶的内部顶壁,所述套筒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花键,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内缘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键槽,且每个第一花键对应一个第一键槽,所述第一套管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搅拌板,且两个第一搅拌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所述第一搅拌板上开设有吸水孔,且吸水孔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用于将上层液体吸入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搅拌桶的内部底壁,所述套筒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花键,且所述第二套管的内缘面竖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键槽,且每个第二花键对应一个第二键槽,所述第二套管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板,且两个第二搅拌板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水组件包括第一调水块和第二调水块,且所述第一调水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调水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调水块和所述第二调水块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套筒上下两端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调水块与第一搅拌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二调水块与第二搅拌结构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水块的外缘面上开设有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且所述第二导水槽位于所述第一导水槽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水槽和所述第二导水槽均为环形槽,所述第二调水块外缘面上开设有第三导水槽和第四导水槽,所述第三导水槽和第四导水槽均为环形槽,且所述第四导水槽位于第三导水槽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调水管和第二调水管,所述第一调水管是将液体由上至下进行抽吸,所述第二调水管是用于将液体由下至上进行抽吸,所述第一调水管和第二调水管底端插入至第二调水块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调水管与第三导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调水管与第四导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调水管和第二调水管的顶部贯穿于第一调水块,并且所述第一调水管贯穿部分与第二导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调水管贯穿部分与第一导水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设置在搅拌桶的顶部,所述转轴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外缘面上段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转轴外缘面下段为六棱柱,所述转轴的外缘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可沿往复螺纹上下移动,所述转轴的外缘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转轴为六棱柱的一端插入至连接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缘面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件可与卡槽相互配合能够使套筒转动,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套筒,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顶部与连接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圆形凹腔,且圆形凹腔开口朝下,圆形凹腔的内壁设置有齿环,且所述齿环能够与齿棒相啮合。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桶内部添加预设配比量的水和粉状调料;
S2、驱动结构带动套筒往复升降并转动,套筒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间歇转动,将搅拌桶内的水和粉状调料进行搅拌,以使水和漂浮的粉状调料转动;
S3、调水组件对漂浮的粉状调料抽吸至搅拌桶的底部,从而增加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
S4、调水组件对底部的水进行抽吸,并将黏附在搅拌桶内壁上的粉状调料进行冲洗,以使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调料得以进行搅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驱动结构带动套筒往复升降并转动时,处于第二位置时套筒能够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转动,以使对搅拌桶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处于第一位置时调水组件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相连通,能够使上层水和下层水液体调换,从而将水面上漂浮的粉状调料抽吸至第二搅拌结构内,并通过第二搅拌结构将粉状调料输送至下层水,从而加速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提高搅拌效率,并且调水组件能够将下层水液体抽至第一搅拌结构内,并通过第一搅拌结构对搅拌桶内壁粘附的粉状调料进行喷水清洗,以使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调料得以进行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混合的效果,保证了生产出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2.通过间歇性搅拌的方式,首先将液体搅拌旋转起来,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形成旋涡,然而当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停止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液体仍处于旋转状态,从而第一搅拌结构能够对所有水面上漂浮的粉状调料进行拦截抽吸,并输送至水底,以加速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并且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间歇性转动会对旋转的液体形成扰流,从而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花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花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调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二调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第一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第二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搅拌桶;11、挡板;12、固定架;13、注水口;20、电机;21、转轴;22、移动杆;23、连接件;24、齿环;25、导向槽;30、套筒;31、卡槽;32、第一弹性件;33、第一圆槽;34、第二圆槽;35、第一花键;37、第二花键;40、第一套管;41、第一搅拌板;43、第一腔室;44、第一导水孔;45、第二腔室;46、第二导水孔;50、第二套管;51、第二搅拌板;60、第一调水块;61、第一导水槽;62、第二导水槽;70、第二调水块;71、第三导水槽;72、第四导水槽;73、第一调水管;74、第二调水管;75、搅拌轴;76、齿棒;80、固定套筒;90、限位腔;91、第二弹性件;92、限位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0、驱动结构,搅拌桶10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套筒30,驱动结构可驱使套筒30在搅拌桶10的内部旋转并往复升降,搅拌桶10的内部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结构,搅拌桶10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结构,且套筒30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通过长键连接,套筒30能够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转动,对搅拌桶10内部的调料进行搅拌,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用于吸水或排水,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调水组件,调水组件可跟随套筒30往复移动,并使调水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分别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内的空腔相连通,并将搅拌桶10内的上层水和下层水调换,同时能够对搅拌桶10的内壁进行喷洒清理,处于第二位置时调水组件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断开连通。
驱动结构带动套筒30往复升降并转动时,处于第二位置时套筒30能够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转动,以使对搅拌桶10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处于第一位置时调水组件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相连通,能够使上层水和下层水调换,从而将上层水粉状调料抽吸至第二搅拌结构内,并通过第二搅拌结构将粉状调料输送至下层水,调水组件能够将下层水液体抽至第一搅拌结构内,并通过第一搅拌结构对搅拌桶10内壁粘附的粉状调料进行喷水清洗,从而加速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如图7至图8所示,调水组件包括第一调水块60和第二调水块70,且第一调水块60转动连接于套筒30的内部,第二调水块70转动连接于套筒30的内部,第一调水块60和第二调水块70分别位于靠近套筒30上下两端的位置,并且第一调水块60与第一搅拌结构相对应,第二调水块70与第二搅拌结构相对应,以使套筒30在进行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调水块60和第二调水块70上下往复移动,使得调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第一调水块60的外缘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水槽61和第二导水槽62,且第二导水槽62位于第一导水槽61的下方,第一导水槽61和第二导水槽62为环形槽,第二调水块70外缘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水槽71和第四导水槽72,第三导水槽71和第四导水槽72为环形槽,且第四导水槽72位于第三导水槽71的下方,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第一调水管73是将液体由上至下进行抽吸,第二调水管74是用于将液体由下至上进行抽吸,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底端插入至第二调水块70的内部,并且第一调水管73与第三导水槽71相连通,第二调水管74与第四导水槽72相连通,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的顶部贯穿于第一调水块60,并且第一调水管73贯穿部分与第二导水槽62相连通,第二调水管74贯穿部分与第一导水槽61相连通。
因此,调水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调水组件与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相连通,通过第一调水管73将上层水抽至第二调水块70上的第三导水槽71内,并通过第二搅拌结构排出,第二调水管74能够将下层水抽吸至第一调水块60的第一导水槽61内,并通过第一搅拌结构排出,第一搅拌结构排出的液体将会喷淋至搅拌桶10的内壁,对粘附的粉状调料进行冲洗。
如图5和图6所示,套筒30的外缘面开设有第一圆槽33和第二圆槽34,且第一圆槽33和第二圆槽34分别与第一导水槽61和第二导水槽62,以保证调水组件对上层水和下层水调换,套筒30外壁与第三导水槽71和第四导水槽72对应位置同样开设有导水槽,如图6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图6和图9所示,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套管40,第一套管40的顶部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0的内部顶壁,套筒30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花键35,且第一套管40的内缘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键槽,且每个第一花键35对应一个第一键槽,从而使得套筒30转动可带动第一套管40转动,并且套筒30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第一套管40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搅拌板41,且两个第一搅拌板41倾斜设置,第一搅拌板41用于对搅拌桶10上层液体进行搅拌,第一搅拌板4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43和第二腔室45,第一腔室43和第二腔室45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水孔44和第二导水孔46,第一搅拌板41上开设有吸水孔,且吸水孔与第二腔室45相连通,用于将上层液体吸入至第二腔室45的内部。
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套管50,第二套管50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0的内部底壁,套筒30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花键37,且第二套管50的内缘面竖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键槽,且每个第二花键37对应一个第二键槽,从而使得套筒30转动可带动第二套管50转动,第二套管50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板51,且两个第二搅拌板51倾斜设置,第二搅拌板51用于对搅拌桶10底部液体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板51内部结构与第一搅拌板41的结构一致,在此将不再赘述。
当驱动结构带动套筒30下降并转动时,套筒30转动可带动第一套管40和第二套管50转动,使得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转动,第一搅拌板41对搅拌桶10内部的上层液体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板51对搅拌桶10内部的下层液体进行搅拌,并且此时调水组件处于第二位置,如图9所示,并且当驱动结构带动套筒30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之后两者脱离,使得套筒30停止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停止转动,并且此时调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一导水槽61与第一导水孔44相连通,以使第一导水槽61内的水通过第一导水孔44进入至第一腔室43,并通过第一搅拌板41设置有喷水套筒30对内壁进行冲洗,从而对粘附的粉状物料冲洗至搅拌液中,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并且第二腔室45上的第二导水孔46与第二导水槽62相连通,如图10所示,第二腔室45能够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粉状调料抽吸至第二腔室45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导水孔46进入至第二导水槽62内,最后通过第二调水管74将第二导水槽62内的液体输送至搅拌桶10的底部,以加速粉状调料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和均匀性。
具体而言,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能够将搅拌桶10内部液体朝一个方向搅拌,在惯性的作用下水会以漩涡的方式转动,由于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同为间歇性转动,当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停止转动时,能够使旋转的液体碰撞至第一搅拌板41和第二搅拌板51,以使水面上的粉状调料能更好的被第一搅拌板41所拦截并进行抽吸,同时这样间歇性搅拌方式会对搅拌桶10内部的液体形成扰流,以此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的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轴75,搅拌轴75上设置有涡轮叶片,且两者设置的涡轮叶片方向相反,且涡轮叶片在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中的位置均处于第一调水块60的下方,以实现不同方向上的抽吸调水,搅拌轴75均延伸出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且延伸出的端部设置有齿棒76,且齿棒76与驱动结构相连接,因此使得驱动结构可带动齿棒76转动,齿棒76转动带动搅拌轴75转动,搅拌轴75转动从而带动涡轮叶片转动,以实现第一调水管73由下至上进行抽吸调水,第二调水管74由上至下进行抽吸调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内部的抽吸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涡轮叶片。
如图7和图11所示,搅拌桶10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固定套筒80,固定套筒80位于套筒30和第二套管50之间,且固定套筒80中间设置有方轴,且方轴贯穿于第二调水块70,用于对第二调水块70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套筒30旋转时带动第二调水块70转动,保证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稳定性,固定套筒80的内壁开设有限位腔90,套筒30的外周侧设置有限位球92,且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91,且第二弹性件91用于对限位球92进行弹性支撑,以使限位球92可卡进限位腔90的内部,从而保证套筒30内部的调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20和转轴21,电机20设置在搅拌桶10的顶部,转轴21设置在电机20的输出端,转轴21外缘面上段设置有往复螺纹,转轴21外缘面下段为六棱柱,转轴21的外缘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22,移动杆22可沿往复螺纹上下移动,转轴21的外缘面设置有连接件23,转轴21为六棱柱的一端插入至连接件23的内部,连接件23的顶部与移动杆22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且连接件23外壁轮廓包括但不限于六棱面,套筒30的内缘面设置有卡槽31,连接件23可与卡槽31相互配合能够使套筒30转动,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2,且第一弹性件3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套筒30,第一弹性件32的顶部与连接件23转动连接。
因此,电机20可带动转轴21转动,转轴21转动带动移动杆22上下往复移动,由于转轴21为六棱柱的一端插入至连接件23的内部,因此转轴21转动能够带动连接件23转动,同时移动杆22上下往复移动带动连接件2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件23可随转轴21转动的同时,并且能够沿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上下往复移动,连接件23继续向下移动至卡槽31的内部时,由于连接件23的外壁可与卡槽31相互配合,当连接件23向下移动至卡槽31的位置处时,使得连接件23可带动套筒30转动,并且连接件23向下移动时首先会挤压第一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2压缩至极致时,从而使得连接件23向下顶推第一弹性件32并带动套筒30向下移动。
连接件23开设有圆形凹腔,且圆形凹腔开口朝下,圆形凹腔的内壁设置有齿环24,且齿环24能够与齿棒76相啮合,从而使得连接件23转动能够带动齿棒76转动,以使调水组件进行调水,提高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
搅拌桶10的顶部铰接有挡板11,挡板11可打开进行添加粉料,搅拌桶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开设有导向槽25,移动杆22的两端分别位于导向槽25内,导向槽25用于对移动杆22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移动杆22可往复升降移动,搅拌桶10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13,注水口13用于对桶内加水,搅拌桶10的底部开设有搅拌口,用于对搅拌好的液体排出。
调水组件相较于水泵进行抽吸的区别是,调水组件能够对搅拌桶10的水进行搅拌,并且通过对水搅拌能够带动水旋转,使得漂浮的调料能够跟随水流转动,以使水面上的粉状调料能更好的被第一搅拌板41所拦截并进行抽吸,同时这样间歇性搅拌方式会对搅拌桶10内部的液体形成扰流,以此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一种固液混合搅拌工艺,包括:
S1、将搅拌桶10内部添加预设配比量的水和粉状调料;
S2、驱动结构带动套筒30往复升降并转动,套筒30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间歇转动,将搅拌桶10内的水和粉状调料进行搅拌,以使水和漂浮的粉状调料转动;
S3、调水组件对漂浮的粉状调料抽吸至搅拌桶10的底部,从而增加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
S4、调水组件对底部的水进行抽吸,并将黏附在搅拌桶10内壁上的粉状调料进行冲洗,以使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调料得以进行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混合的效果,保证了生产出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

1.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桶(10),所述搅拌桶(10)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结构;
套筒(30),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搅拌桶(10)的内部,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套筒(30)上下往复移动,且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套筒(30)间歇性转动;
第一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桶(10)内,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与所述套筒(30)键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可间歇性转动,用于搅拌上层液体;
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套管(40),所述第一套管(40)的顶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搅拌桶(10)的内部顶壁,所述套筒(30)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花键(35),且所述第一套管(40)的内缘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键槽,且每个第一花键(35)对应一个第一键槽,所述第一套管(40)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搅拌板(41),且两个第一搅拌板(4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4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43)和第二腔室(45),所述第一腔室(43)和所述第二腔室(45)内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水孔(44)和第二导水孔(46),所述第一搅拌板(41)上开设有吸水孔,且吸水孔与所述第二腔室(45)相连通,用于将上层液体吸入至所述第二腔室(45)的内部;
第二搅拌结构,转动连接在搅拌桶(10)内,所述第二搅拌结构与所述套筒(30)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可间歇性转动用于搅拌下层液体;
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套管(50),所述第二套管(50)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搅拌桶(10)的内部底壁,所述套筒(30)的外缘面竖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花键(37),且所述第二套管(50)的内缘面竖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键槽,且每个第二花键(37)对应一个第二键槽,所述第二套管(50)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板(51),且两个第二搅拌板(51)倾斜设置;
调水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筒(30)的内部,且所述调水组件能够跟随所述套筒(30)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调水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搅拌桶(10)内的上层水和下层水液体调换,并通过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对所述搅拌桶(10)的内壁粘附的粉状调料进行喷洒清理,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所述调水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闭合;
所述调水组件包括第一调水块(60)和第二调水块(70),且所述第一调水块(60)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30)的内部,所述第二调水块(70)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30)的内部,所述第一调水块(60)和所述第二调水块(70)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套筒(30)上下两端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调水块(60)与第一搅拌结构相对应,所述第二调水块(70)与第二搅拌结构相对应;
所述第一调水块(60)的外缘面上开设有第一导水槽(61)和第二导水槽(62),且所述第二导水槽(62)位于所述第一导水槽(61)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水槽(61)和所述第二导水槽(62)均为环形槽,所述第二调水块(70)外缘面上开设有第三导水槽(71)和第四导水槽(72),所述第三导水槽(71)和第四导水槽(72)均为环形槽,且所述第四导水槽(72)位于第三导水槽(71)的下方;
所述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所述第一调水管(73)是将液体由上至下进行抽吸,所述第二调水管(74)是用于将液体由下至上进行抽吸,所述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底端插入至第二调水块(70)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调水管(73)与第三导水槽(71)相连通,所述第二调水管(74)与第四导水槽(72)相连通,所述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的顶部贯穿于第一调水块(60),并且所述第一调水管(73)贯穿部分与第二导水槽(62)相连通,所述第二调水管(74)贯穿部分与第一导水槽(61)相连通;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20)和转轴(21),所述电机(20)设置在搅拌桶(10)的顶部,所述转轴(21)设置在电机(20)的输出端,所述转轴(21)外缘面上段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转轴(21)外缘面下段为六棱柱,所述转轴(21)的外缘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22),所述移动杆(22)可沿往复螺纹上下移动,所述转轴(21)的外缘面设置有连接件(23),所述转轴(21)为六棱柱的一端插入至连接件(23)的内部;
所述套筒(30)的内缘面设置有卡槽(31),所述连接件(23)可与卡槽(31)相互配合能够使套筒(30)转动,所述套筒(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2),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套筒(30),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顶部与连接件(23)转动连接;
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的内部均设置有搅拌轴(75),搅拌轴(75)上设置有涡轮叶片,且两者设置的涡轮叶片方向相反,且涡轮叶片在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中的位置均处于第一调水块(60)的下方,以实现不同方向上的抽吸调水,搅拌轴(75)均延伸出第一调水管(73)和第二调水管(74),且延伸出的端部设置有齿棒(76),且齿棒(76)与驱动结构相连接,驱动结构带动齿棒(76)转动,齿棒(76)转动带动搅拌轴(75)转动,搅拌轴(75)转动从而带动涡轮叶片转动,以实现第一调水管(73)由下至上进行抽吸调水,第二调水管(74)由上至下进行抽吸调水;
所述连接件(23)开设有圆形凹腔,且圆形凹腔开口朝下,圆形凹腔的内壁设置有齿环(24),且所述齿环(24)能够与齿棒(76)相啮合。
2.一种固液混合搅拌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桶(10)内部添加预设配比量的水和粉状调料;
S2、驱动结构带动套筒(30)往复升降并转动,套筒(30)带动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间歇转动,将搅拌桶(10)内的水和粉状调料进行搅拌,以使水和漂浮的粉状调料转动;
S3、调水组件对漂浮的粉状调料抽吸至搅拌桶(10)的底部,从而增加粉状调料的溶解速度;
S4、调水组件对底部的水进行抽吸,并将黏附在搅拌桶(10)内壁上的粉状调料进行冲洗,以使粘附在内壁上的部分调料得以进行搅拌。
CN202311773608.3A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Active CN117443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3608.3A CN117443243B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3608.3A CN117443243B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3243A CN117443243A (zh) 2024-01-26
CN117443243B true CN11744324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958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3608.3A Active CN117443243B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32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4251A (ja) * 2001-11-26 2003-05-27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粉体、液体等の混合装置
EP1920823A2 (de) * 2006-11-09 2008-05-14 ZIMMERMANN, Wolfgang Der Astromischer
JP2012245453A (ja) * 2011-05-26 2012-12-13 Seiken Kogyo Kk 撹拌装置
JP2015223561A (ja) * 2014-05-28 2015-12-14 フジヤマ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撹拌装置
CN112791643A (zh) * 2021-01-15 2021-05-14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搅拌装置
CN213254147U (zh) * 2020-09-15 2021-05-25 欧苗苗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液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4251A (ja) * 2001-11-26 2003-05-27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粉体、液体等の混合装置
EP1920823A2 (de) * 2006-11-09 2008-05-14 ZIMMERMANN, Wolfgang Der Astromischer
JP2012245453A (ja) * 2011-05-26 2012-12-13 Seiken Kogyo Kk 撹拌装置
JP2015223561A (ja) * 2014-05-28 2015-12-14 フジヤマ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撹拌装置
CN213254147U (zh) * 2020-09-15 2021-05-25 欧苗苗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液混合装置
CN112791643A (zh) * 2021-01-15 2021-05-14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搅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3243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0651B2 (en) Agitator, a circulatory cleaning device attached to the agitator, and a circulatory line system comprising the circulatory cleaning device
CN117443243B (zh) 一种固液混合搅拌装置及工艺
CN111168850B (zh) 一种含清洁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9430318B (zh) 一种食品和面机
CN215996237U (zh) 一种陶瓷墨水用原料溶解装置
CN21561085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离心式面霜混料装置
CN213966262U (zh) 一种水果饮料的搅拌装置
CN212663433U (zh) 医药加工用配液罐
CN211134797U (zh) 洗涤釜
CN209362411U (zh) 一种复合胶水搅拌装置
CN210332307U (zh) 一种循环式涂料乳化机
CN209049298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高效混料机
CN112588149A (zh) 一种生产中草药牙膏的真空搅拌制膏机
CN210674836U (zh) 一种提高搅拌效率的稀配罐
CN220223625U (zh) 一种药学实验室废水排放处理设备
CN220633812U (zh) 一种药液混合用搅拌器
CN220918758U (zh) 一种高效的热固性粉末涂料生产挤料装置
CN213913800U (zh) 一种新型粘土稳定剂反应釜
CN216321329U (zh) 树脂类固砂剂制备用的混合设备
CN215877237U (zh) 一种油漆搅拌装置中的搅拌轴组件
CN213610980U (zh) 用于油橄榄保健食品加工的固液物料混合搅装置
CN218981129U (zh) 一种清洗液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18854002U (zh) 一种带有高速分散系统的预处理结构
CN220026649U (zh) 一种洁厕灵配料锅
CN220425205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