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5576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5576A
CN117425576A CN202180099121.4A CN202180099121A CN117425576A CN 117425576 A CN117425576 A CN 117425576A CN 202180099121 A CN202180099121 A CN 202180099121A CN 117425576 A CN117425576 A CN 117425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rcass
outer end
tire ra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91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村崇
大坂岳史
大野浩昭
桥本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425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5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胎(1),其配备有:标记部(20),其设置到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和通信装置(10)。所述标记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标记(21),所述标记(21)表现为字符、符号或图形,并且以凸印方式形成。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内部。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本申请要求2021年6月30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21-109743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一些轮胎在内衬和胎体之间配置有通信装置(诸如RF标签)(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8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传统轮胎来说,通信距离存在改善空间。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延长通信距离的轮胎将是有益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是如下的轮胎:
该轮胎包括:
标记部,其布置在胎侧部的轮胎外表面上;和
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标记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标记,
所述标记中的每一者均形成文字、符号或图形,并且形成为凸状,以及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延长通信距离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图示了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侧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图2是图示了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放大图。
[图3]图3是以沿着图2中的A-A线的截面图示了图2的轮胎的一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
[图4]图4是图示了可以在根据本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的轮胎中使用的通信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图5是图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图6是图示了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侧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7]图7是以沿着图6中的B-B线的截面图示了图6的轮胎的一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
[图8]图8是以沿着图6中的C-C线的截面图示了图6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9]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可以优选地用于任何类型的充气轮胎,并且例如可以用于乘用车充气轮胎、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等。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了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实施方式。
附图之间共用的构件和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某些附图中,轮胎宽度方向用附图标记“TW”表示,轮胎径向用附图标记“RD”表示,轮胎周向用附图标记“CD”表示。在本说明书中,“轮胎内侧”是指靠近轮胎内腔的一侧,而“轮胎外侧”是指远离轮胎内腔的一侧。
图1至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附图。图1是图示了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侧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图示了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的放大图。图3是以沿着图2中的A-A线的截面图示了图2的轮胎的一部分(具体地,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位于一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图6至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附图。图6是图示了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侧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以沿着图6中的B-B线的截面图示了图6的轮胎的一部分(具体地,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位于一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图8是以沿着图6中的C-C线的截面图示了图6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9是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附图。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具体地,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L位于一侧的部分)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
图1至图3和图6至图8中的每个实施方式的轮胎1均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9中的实施方式的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为便于解释,下面一起说明这些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的轮胎1都可以被构造为任何类型的轮胎。
轮胎1包括轮胎本体1M和通信装置10。轮胎本体1M与轮胎1的除了通信装置10以外的部分相对应。
以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各要素的位置关系和尺寸等应在轮胎1装配到适用轮辋、填充了规定内压并且未施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测量。另外,在轮胎1装配到适用轮辋、填充了规定内压并且施加了最大负载的状态下,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宽度被称为轮胎的接地宽度,并且该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被称为接地端。
在本说明书中,“适用轮辋”是指生产或使用充气轮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标准中的已经记载或未来将要记载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ETRTO的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和TRA的年鉴中的设计轮辋),所述产业标准诸如是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以及美国的TRA(轮胎轮辋协会)的年鉴等,在这些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的情况下,“适用轮辋”是指宽度与充气轮胎的胎圈宽度相对应的轮辋。“适用轮辋”包括上述产业标准中记载的当前尺寸以及未来尺寸。“未来将要记载的尺寸”的示例可以包括在2013版ETRTO的标准手册中记载为“未来发展(FUTURE DEVELOPMENTS)”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中,“规定内压”是指在上述的JATMA年鉴或其它产业标准中所记载的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下,与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并且在上述产业标准中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最大负载”意味着与上述产业标准中所记载的适用尺寸的轮胎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或者,在上述产业标准中未记载的尺寸的情况下,“最大负载”意味着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
首先,以下说明轮胎本体1M。
如图3、图7和图9所示,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轮胎本体1M包括胎面部1a、从胎面部1a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b以及布置在每个侧壁部1b的轮胎径向内侧端部的一对胎圈部1c。胎面部1a是轮胎本体1M在一对接地端之间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当轮胎1装配到轮辋时,胎圈部1c被构造为在轮胎径向内侧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接触轮辋。
轮胎本体1M具有从胎面部1a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d。胎侧部1d由侧壁部1b和胎圈部1c构成。在本说明书中,胎侧部1d上的轮胎外表面被称为“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
轮胎本体1M还包括一对胎圈芯4a、一对胎圈填胶4b、胎体5、带束6、胎面橡胶7、胎侧橡胶8和内衬9。
每个胎圈芯4a分别埋设在相应的胎圈部1c中。胎圈芯4a包括周围覆盖有橡胶的多个胎圈线。胎圈线优选由金属(例如,钢)制成。胎圈线可以例如由单丝或捻合线构成。胎圈线可以由有机纤维或碳纤维形成。
各胎圈填胶4b分别相对于对应的胎圈芯4a定位于轮胎径向外侧。胎圈填胶4b向轮胎径向外侧渐缩地延伸。胎圈填胶4b例如是橡胶。
胎圈填胶可以被称为“加强件”。
如图3和图7所示,当轮胎本体1M(进而是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时,胎圈填胶4b可以由多个(图3和图7的每个示例中为两个)胎圈填胶部4b1和4b2形成。这些多个胎圈填胶部4b1和4b2可以例如硬度不同。这些多个胎圈填胶部4b1和4b2例如沿着轮胎径向配置(层叠)。
胎体5跨设在一胎圈芯4a之间并环形地延伸。胎体5由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a形成。每个胎体帘布层5a均包括一根或多根胎体帘线和覆盖胎体帘线的涂敷橡胶。胎体帘线可以由单丝或捻合线形成。
胎体帘线可以由有机纤维形成并且可以由金属(例如,钢)形成,所述有机纤维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构成。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时,胎体帘线优选地由金属(例如,钢)形成。当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时,胎体帘线优选地由有机纤维形成,所述有机纤维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构成。
胎体帘布层5a包括定位于一对胎圈芯4a之间的帘布层主体5M。胎体帘布层5a还可以包括帘布层折返部5T,帘布层折返部5T从帘布层主体5M的两端围绕每个胎圈芯4a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然而,胎体帘布层5a可以不是必须包括帘布层折返部5T。胎体5优选地可以具有子午线结构,但也可以具有斜交结构。
带束6相对于胎体5的冠部配置在轮胎径向外侧。带束6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6a。每个带束层6a均包括一根或多根带束帘线和覆盖带束帘线的涂敷橡胶。带束帘线可以由单丝或捻合线形成。带束帘线可以由金属(例如,钢)形成或由有机纤维形成,所述有机纤维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构成。
胎面橡胶7在胎面部1a中定位于带束6的轮胎径向外侧。胎面橡胶7形成作为胎面部1a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表面的胎面接地面。胎面接地面上形成有胎面花纹。
胎侧橡胶8在侧壁部1b中定位于胎体5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侧橡胶8形成侧壁部1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表面。胎侧橡胶8与胎面橡胶7一体地形成。
内衬9配置在胎体5的轮胎内侧,并且例如可以层叠在胎体5的轮胎内侧上。内衬9例如由具有低透气性的丁基系橡胶形成。丁基系橡胶涵盖例如丁基橡胶和作为其衍生物的卤化丁基橡胶。内衬9不限于丁基系橡胶,并且可以由其它橡胶组合物、树脂或弹性体制成。
如图3和图7所示,当轮胎本体1M(进而是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时,轮胎本体1M可以包括在每个胎圈芯4a周围的加强构件3。如在图3和图7中的每个示例中那样,加强构件3可以配置在胎圈芯4a的与胎体5相反的一侧。加强构件3包括一个或多个(在图3和图7中的每个示例中为三个)加强帘布层3a。每个加强帘布层3a均包括加强帘线。加强帘线可以由金属(例如,钢)形成或由有机纤维形成,所述有机纤维由聚酯、尼龙、人造丝、芳纶等构成。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轮胎本体1M包括布置在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上的一个或多个标记部20。标记部20由胎侧橡胶8形成。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标记部20具有一个或多个标记21。每个标记21均形成文字、符号或图形。图形是涵盖条形码和图案的概念。在图1、图2和图6中的每个示例中,标记部20具有形成四个文字“T”、“I”、“R”和“E”的四个标记21。标记部20可以表示例如公司名称、商品名称、徽标、轮胎尺寸等。每个标记21均形成为凸状。具体地,每个标记21进一步向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上的基面2a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基面2ab对应于标记部20中的背景面,并且具体地是指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的在每个标记21周围的部分,如图3、图7和图9所示。基面2ab可以是没有凹凸的平滑面,或者基面2ab可以是凹凸比标记21微细的凹凸面。在图1、图2和图6中的每个示例中,标记部20具有多个标记21。这些多个标记21沿着轮胎周向配置。然而,形成标记部20的多个标记21可以沿着任何方向配置。
以下说明通信装置10。
通信装置10可以具有能够与轮胎1外部的规定外部装置(例如,读取器或读/写器)无线通信的构造,并且通信装置10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制。
通信装置10优选地具有RF标签。RF标签也可以被称为“RFID标签”。RF标签优选地被构造为无源的,但也可以被构造为有源的。
代替RF标签或作为RF标签的添加,通信装置10可以具有用于检测轮胎1的加速度的加速度计、用于检测轮胎1的内压的内压传感器等。
图4和图5示出了通信装置10的示例。在本示例中,通信装置10具有RF标签。在本示例中,通信装置10包括RF标签10e和覆盖部10f。RF标签10e包括IC芯片10c和天线部10b。RF标签10e被构造为无源的。
例如,IC芯片10c通过天线部10b处接收的无线电波所产生的介电电动势来操作。IC芯片10c例如具有控制器和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可以储存任何信息。例如,存储单元可以储存轮胎1所用的识别信息。轮胎1所用的识别信息是例如轮胎1所用的、诸如轮胎1的制造商、制造厂、制造日期等的可以一一对应地识别每个轮胎的固有识别信息。存储单元还可以储存诸如轮胎的运行距离、突然制动次数、突然启动次数和急转弯次数等的轮胎历史信息。例如,在轮胎内腔内布置检测轮胎内部温度、轮胎内部压力、轮胎加速度等的传感器,存储单元可以储存由这些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信息。在这种情况下,RF标签10e可以通过天线部10b与传感器无线通信而从传感器获取检测信息。
控制器被构造为能够从存储单元读出信息。
天线部10b具有一对天线10b1、10b2。一对天线10b1、10b2连接到定位于IC芯片10c的彼此相反两侧的端部。天线部10b被构造为能够向轮胎1外部的上述规定外部装置进行发送和接收。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每个天线10b1、10b2均直线状地延伸,但是每个天线10b1、10b2可以延伸为形成任何形状,例如波浪形等。
覆盖部10f覆盖整个RF标签10e。覆盖部10f由例如橡胶或树脂形成。
在本示例中,覆盖部10f具有一对片状的覆盖构件10f1、10f2。一对覆盖构件10f1、10f2以将RF标签10e夹在中间的方式彼此重叠。一对覆盖构件10f1、10f2优选通过粘接等固定到彼此。
然而,覆盖部10f可以由单个构件形成。
在本示例中,覆盖部10f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但是覆盖部10f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任何形状。
通信装置10可以不具有覆盖部10f,即,通信装置10可以仅由RF标签10e形成。
以这种方式构造的通信装置10被构造为能够通过天线部10b接收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经由无线电波或磁场发送的信息。整流(在无线电波的情况下)或共振(在磁场的情况下)在通信装置10的天线部10b中产生电力,并且IC芯片10c的存储单元和控制器执行规定操作。例如,控制器读出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且经由无线电波或磁场将信息从天线部10b返回(发送)到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从通信装置10接收无线电波或磁场。通过获取接收到的信息,上述规定外部装置可以获取储存在通信装置10的IC芯片10c的存储单元中的信息。
然而,通信装置10可以具有与本示例不同的任何构造。
通信装置10可以具有长度方向LD、横向SD和厚度方向TD。长度方向LD、横向SD、厚度方向TD彼此垂直。
如图4和图5所示,当通信装置10具有RF标签10e时,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平行于天线部10b的延伸方向。当天线部10b的每个天线10b1、10b2均为波浪形时,天线部10b的延伸方向是指由每个天线10b1、10b2形成的波浪形状的振幅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在通信装置10中,当通信装置10具有覆盖部10f时,通信装置10的厚度方向TD是指覆盖部10f的厚度方向。当通信装置10不具有覆盖部10f时,通信装置10的厚度方向TD是指IC芯片10c的厚度方向。
RF标签10e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20mm以上或50mm以上。RF标签10e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100mm以下或者70mm以下。
RF标签10e在横向S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10mm以下或8mm以下。
RF标签10e在厚度方向T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5mm以下或2mm以下。
当通信装置10具有覆盖部10f时,通信装置10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30mm以上或60mm以上。RF标签10e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110mm以下或80mm以下。
当通信装置10具有覆盖部10f时,通信装置10在横向S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20mm以下或15mm以下。
当通信装置10具有覆盖部10f时,通信装置10在厚度方向TD上的长度优选地为例如6mm以下或3mm以下。
覆盖部10f的每个覆盖构件10f1、10f2的厚度优选地为例如0.5mm以上。覆盖部10f的每个覆盖构件10f1、10f2的厚度优选地为例如1mm以下。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整体埋设在轮胎本体1M内,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9所示。通信装置10埋设在轮胎本体1M的胎侧部1d的比胎体5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中。通信装置10至少部分地埋设在至少一个标记21(21a)内。通信装置10被取向为使得通信装置10的厚度方向TD大致沿着标记21a的突出高度方向(图3和图7)。
在轮胎1的生产期间,将形成轮胎本体1M的生胎和通信装置10放置在用于形成轮胎的模具内部并硫化以形成轮胎1。
以下说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效果。
首先,如上所述,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来说,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9所示,通信装置10至少部分地埋设在布置在胎侧部1d的轮胎外表面1ds上的标记部20的至少一个标记21内。即,通信装置10配置在胎侧部1d中。一般来说,金属可以减弱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例如,读取器或读/写器)之间的无线电波,从而降低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性能,这进而可能缩短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然而,对于轮胎本体1M来说,金属(例如,钢)可以用于胎体5、带束6、胎圈芯4a、加强构件3等。另外,一般而言,胎侧部1d与胎面部1a相比倾向于具有较少的金属。因此,通过将通信装置10配置在胎侧部1d中,可以改善通信性能,因此与将通信装置10配置在胎面部1a中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
如上所述,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至少一个标记21内,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9所示。与通信装置10整体埋设到轮胎本体1M中的比标记部20靠轮胎内侧(进而在基面2ab的轮胎内侧)的部分的情况相比,这种方式的构造能使通信装置10与可以用在轮胎本体1M内部的任何金属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使得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
另外,通过至少部分地将通信装置10埋设在至少一个标记21内,从外部容易看到的标记部20具有指示通信装置10的位置的指示功能,由此使通信装置10的位置变得更容易掌握。因此,试图用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例如,读取器或读/写器)读取通信装置10的工作人员简单地通过将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保持在标记部20近旁即可读取通信装置10,从而有利于读取处理。具有指示通信装置10的位置的指示功能的标记部20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为了指示通信装置10的位置而单独加工胎侧部1d。
另外,在轮胎1的制造期间,标记部20的每个标记21均具有相对较少的橡胶的流动。因此,即使通信装置10至少部分地埋设在至少一个标记21中,通信装置10也不太容易受到应变的影响,这可以抑制通信装置10的耐久性的任何降低。
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来说,在形成标记部20的标记21中,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21)的突出高度优选地为0.4mm以上,更优选地为1.5mm以上。因此,可以进一步延长通信装置。
另外,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来说,在形成标记部20的标记21中,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21)具有可以为例如3.0mm以下的突出高度。
在测量标记21a的突出高度时,沿着相对于如下假想面(由图3、图7和图9中的虚线指示)的垂线测量标记21a距该假想面的高度:该假想面是基面2ab在标记21a内的平滑延伸。
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来说,在图1至图3以及图9中的每个示例中,通信装置10整体可以埋设在形成标记部20的标记21的任何一个标记21(21a)内。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0可以定位成更靠轮胎外侧,使得能够进一步延长通信距离。
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当通信装置10整体如图1至图3以及图9中的每个示例中那样埋设在任何一个标记21(21a)内时,当在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的中心处沿着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测量时,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的长度L1(图2)优选地为40mm以上,更优选地为70mm以上。因此,在轮胎制造期间,通信装置10变得更容易配置在用于形成轮胎的模具中的用于形成标记21a的凹部中。另外,可以增加通信装置10的指向方向(取向)和形状的设计自由度。
当在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的中心处沿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测量时,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的长度L1(图2)可以为例如120mm以下。
沿着作为基面2ab在标记21a内的平滑延伸的假想面(由图3、图7和图9中的虚线指示)测量长度L1。当标记21a在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的中心处沿着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具有彼此分离的多个部分时,长度L1仅是指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部分的长度。
对于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当通信装置10整体如图1至图3以及图9中的每个示例中那样埋设在任何一个标记21(21a)内时,当在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的中心处沿着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测量时,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的长度L2(图2)优选地为10mm以上,更优选地为14mm以上。因此,在轮胎制造期间,通信装置10变得更容易配置在用于形成轮胎的模具中的用于形成标记21a的凹部中。另外,可以增加通信装置10的指向方向(取向)和形状的设计自由度。
当在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的中心处沿着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测量时,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标记21a可以具有例如20mm以下的长度L2(图2)。
沿着作为基面2ab在标记21a内的平滑延伸的假想面(由图3、图7和图9中的虚线指示)测量长度L2。当标记21a在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的中心处沿着通信装置10的横向SD具有彼此分离的多个部分时,长度L2仅指埋设有通信装置10的部分的长度。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在图6至图8的示例中,通信装置10可以仅部分地埋设在形成标记部20的标记21的至少一个标记21(21a)内部。在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10的其它部分可以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标记21(21a)的轮胎内侧。例如,当通信装置10具有RF标签10e时,如在图6至图8的示例中那样,RF标签10e的IC芯片10c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于标记21a内,并且RF标签10e的天线部10b可以定位在标记21a的轮胎内侧。在图6至图8的示例中,通信装置10的仅一部分埋设在形成标记部20的标记21的任何一个标记21(21a)内部。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的指向方向(取向)是任意的,并且就通信装置10的耐久性等而言,如图6至图8的示例中那样,通信装置10优选地指向为使得通信装置10的长度方向LD大致沿着轮胎周向。然而,如图1至图3的示例中那样,通信装置10可以指向为使得通信装置10的横向LD大致沿着轮胎周向。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10优选地配置在侧壁部1b中,如图3、图7和图9所示。一般来说,与胎圈部1c相比,侧壁部1b倾向于具有较少的金属。因此,通过将通信装置10配置在侧壁部1b中,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与通信装置10配置在胎圈部1c中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中心10m(更优选地,通信装置10的整体)优选地比胎圈芯4a的轮胎径向外端靠轮胎径向外侧。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中心10m(更优选地,通信装置10的整体)优选地比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靠轮胎径向外侧。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因为通信装置10可以配置在轮胎本体1M的在轮胎1的滚动和其它运动期间变形相对小的部分中,所以通信装置10、进而是轮胎1的耐久性也可以改善。
在此,“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是指胎体5的每个胎体帘布层5a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中的最靠轮胎径向外侧的轮胎径向外端。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中心10m(更优选地,通信装置10的整体)优选地比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靠轮胎径向外侧。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因为通信装置10可以配置在轮胎本体1M的在轮胎1的滚动和其它运动期间变形相对小的部分中,所以通信装置10、进而是轮胎1的耐久性也可以改善。
在此,“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是指加强构件3的每个加强帘布层3a的轮胎径向外端中的最靠轮胎径向外侧的轮胎径向外端。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中心10m(更优选地,通信装置10的整体)优选地比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靠轮胎径向内侧。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因为通信装置10可以配置在轮胎本体1M的在轮胎1的滚动和其它运动期间变形相对小的部分中,所以通信装置10、进而是轮胎1的耐久性也可以改善。
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中心10m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之间的轮胎径向距离优选地为1mm至30mm,更优选地为5mm至15mm。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优选地定位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的轮胎径向内侧。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要么可以定位在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要么可以定位在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的轮胎径向外侧。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优选地定位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的轮胎径向内侧。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要么可以定位在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要么可以定位在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的轮胎径向外侧。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如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的每个示例中那样,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在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
“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是轮胎本体1M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轮胎径向位置。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图1至图3以及图6至图8)时,如图1至图3和图6至图8的每个示例中那样,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可以定为在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加强构件3的轮胎径向外端3u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图9)时,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外端10u(更优选地,通信装置10的整体)优选地比胎圈芯4a的轮胎径向外端靠轮胎径向外侧,更优选地比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中心靠轮胎径向外侧,并且例如,优选地比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靠轮胎径向外侧。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图9)并且通信装置10如上所述配置在侧壁部1b中时,如图9的示例中那样,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外端10u优选地定位于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的轮胎径向内侧。因此,可以改善通信性能,由此能够延长通信装置10与上述规定外部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因为通信装置10可以配置在轮胎本体1M的在轮胎1的滚动和其它运动期间变形相对小的部分中,所以通信装置10、进而是轮胎1的耐久性也可以改善。
通信装置10的轮胎径向外端10u与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之间的轮胎径向距离优选地为3mm至30mm,更优选地为5mm至15mm。
在本文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图9)时,如图9的示例中那样,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定位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4bu的轮胎径向外侧。然而,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要么可以定位在与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要么可以定位在胎圈填胶4b的轮胎径向外端的轮胎径向内侧。
在本文描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轮胎1被构造为乘用车充气轮胎(图9)时,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外侧。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在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相同的轮胎径向位置。胎体5的帘布层折返部5T的轮胎径向外端5e可以定位于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轮胎本体1M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是轮胎本体1M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最大尺寸的轮胎径向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可以优选地用于任何类型的充气轮胎,例如乘用车充气轮胎、卡车/巴士车充气轮胎等。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
1M:轮胎本体,1a:胎面部,1b:侧壁部,1c:胎圈部,1d:胎侧部,1ds:胎侧部的轮胎外表面,2ab:基面,
3:加强构件,3a:加强帘布层,3u:加强构件的轮胎径向外端,
4a:胎圈芯,4b:胎圈填胶,4b1、4b2:胎圈填胶部,4bu:胎圈填胶的轮胎径向外端,
5:胎体,5a:胎体帘布层,5M:帘布层主体,5T:帘布层折返部,5e:胎体的帘布层折返部的轮胎径向外端,
6:带束,6a:带束层,
7:胎面橡胶,8:胎侧橡胶,
9:内衬
10:通信装置,
10e:RF标签,
10b:天线部,10b1、10b2:天线,
10f:覆盖部,10f1、10f2:覆盖构件,
10c:IC芯片,
10u:通信装置的轮胎径向外端,
10m:通信装置的轮胎径向中心,
20:标记部,21、21a:标记,
CL:轮胎赤道面,
WD:轮胎宽度方向,RD:轮胎径向,CD:轮胎周向,
LD:通信装置的长度方向,SD:通信装置的横向,TD:通信装置的厚度方向。

Claims (6)

1.一种轮胎,包括:
标记部,其布置在胎侧部的轮胎外表面上;和
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标记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标记,
所述标记中的每一者均形成文字、符号或图形,并且形成为凸状,以及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埋设有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标记具有0.4mm以上的突出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整体埋设在任一个所述标记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中,当在所述通信装置的横向中心处沿着所述通信装置的长度方向测量时,埋设有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标记具有40mm以上的长度L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胎,其中,当在所述通信装置的长度方向中心处沿着所述通信装置的横向测量时,埋设有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标记具有10mm以上的长度L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具有RF标签。
CN202180099121.4A 2021-06-30 2021-11-02 轮胎 Pending CN1174255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9743A JP2023006896A (ja) 2021-06-30 2021-06-30 タイヤ
JP2021-109743 2021-06-30
PCT/JP2021/040457 WO2023276180A1 (ja) 2021-06-30 2021-11-02 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5576A true CN117425576A (zh) 2024-01-19

Family

ID=8469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9121.4A Pending CN117425576A (zh) 2021-06-30 2021-11-02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64980A1 (zh)
JP (1) JP2023006896A (zh)
CN (1) CN117425576A (zh)
WO (1) WO20232761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4845B2 (ja) * 2002-10-30 2009-01-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電子チップを配設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87125B2 (ja) * 2004-08-23 2010-06-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919348B2 (en) * 2018-09-05 2021-02-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RFID locator
JP7186067B2 (ja) * 2018-11-14 2022-12-08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およ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21109743A (ja) 2020-01-10 2021-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06896A (ja) 2023-01-18
WO2023276180A1 (ja) 2023-01-05
EP4364980A1 (en) 202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4818B1 (en) Embedded transponder and tir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6581657B1 (en) Disposition of transponder coupling elements in tires
CN111942085B (zh) 轮胎
EP1210234A1 (en) Disposition of transponder coupling elements in tires
CN110978900B (zh) 轮胎
EP4364977A1 (en) Tire
CN117425576A (zh) 轮胎
EP4364976A1 (en) Tire
CN115884885A (zh) 充气轮胎
EP4282670A1 (en) Tire
CN115768635A (zh) 充气轮胎
EP4364965A1 (en) Tire
WO2023105813A1 (ja) タイヤ
WO2023105814A1 (ja) タイヤ
EP4364979A1 (en) Tire
CN117897283A (zh) 轮胎
EP4364967A1 (en) Tire
EP4364978A1 (en) Tire
US11628695B2 (en) Tire sensor container system for improved sensor functionality and longevity
US20230415521A1 (en) Heavy duty tire
EP4364966A1 (en) Tire
CN110978896A (zh) 轮胎
JP2023085864A (ja) タイヤ
JP2023041498A (ja)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