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4388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4388A
CN117424388A CN202310858194.8A CN202310858194A CN117424388A CN 117424388 A CN117424388 A CN 117424388A CN 202310858194 A CN202310858194 A CN 202310858194A CN 117424388 A CN117424388 A CN 117424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crew
leaf spring
driving devi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8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林一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Instrume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Instruments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Instrumen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424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4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7/0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 H02K37/2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auxiliary mechanic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装置,具有按压丝杠的板簧,该驱动装置的收纳性和板簧的固定性得到改善。驱动装置(1)具备:框架(2),其具有对置的第一壁(2b)和第二壁(2c);驱动部(3),其设置在框架的第一壁侧;丝杠(4),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旋转;轴承(8),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壁的与第一壁对置的对置面(2e),并将丝杠(4)支撑为能够旋转;可动部件(6),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沿着丝杠(4)移动;以及板簧(7),其具有固定部(7a)和施力部(7b),板簧构成为,固定部被第二壁(2c)和轴承(8)的至少一部分夹持而固定于第二壁(2c),施力部将丝杠(4)的第二壁(2c)侧端部向第一壁(2b)侧按压。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力使可动部件沿着丝杠移动的各种结构的驱动装置。其中,有具有按压丝杠的板簧的驱动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步进马达,该步进马达能够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力使连接部沿着丝杠移动,并且利用推力弹簧按压丝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85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具有按压丝杠的板簧的现有的驱动装置中,存在板簧的固定性不充分的情况。例如,文献1的推力弹簧是仅将板簧的夹持部钩挂在框架上的结构,因此不能说固定性充分。另外,在现有的驱动装置中,为了提高板簧的固定性,板簧及其固定部的结构变得复杂且大型化,另外,由于板簧整体配置在框架外侧等板簧的配置不好,因此驱动装置的收纳性有时会降低。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具备:框架,其具有对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驱动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壁侧;丝杠,其从所述第一壁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设置,并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旋转;轴承,其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壁的与所述第一壁对置的对置面上,并将所述丝杠支撑为能够旋转;可动部件,其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沿着所述丝杠移动;以及板簧,其具有固定部和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固定部对置,并向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接近的方向及离开的方向施加力,所述板簧构成为,所述固定部被所述第二壁和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夹持而固定于所述第二壁,所述施力部向所述第一壁侧按压所述丝杠的所述第二壁侧的端部。
本发明能够提高具有按压丝杠的板簧的驱动装置的收纳性和板簧的固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图1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驱动装置的轴承和板簧的接合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驱动装置的轴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的驱动装置的板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进行说明。图1及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丝杠4的轴线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X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及Z方向。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例如能够应用于车辆用的平视显示装置等。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可应用于车辆用平视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1具备:丝杠4,其外周面形成有螺旋槽;驱动部3,其用于驱动丝杠4绕轴线旋转;可动部件6,其与螺旋槽卡合而沿轴线A方向移动;框架2,其支撑驱动部3等。框架2具有:板状的框架主体2a;以及作为一对壁的第一壁2b和第二壁2c,该一对壁以框架主体2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被折弯而相互对置的方式形成。
在框架2的第一壁2b和第二壁2c上,固定有作为导向轴5的导向轴5A和导向轴5B,该导向轴5沿X方向与丝杠4平行地配置。导向轴5与安装在可动部件6上的反射镜保持架等卡合,能够抑制可动部件6随着丝杠4的旋转而旋转,并且能够使可动部件6沿着丝杠4移动。
驱动部3是步进马达等马达,大致由构成马达壳体的定子14和配置在定子14内部的转子(未图示)构成。转子具备丝杠4和固定在丝杠4上的永磁体(未图示)。
定子14通过焊接等固定在框架2的第一壁2b上。在该第一壁2b上例如通过螺栓等固定有供电基板10。另外,在定子14的侧面设有成为供电部的端子销,该端子销与供电基板10电连接。在端子销上卷绕有定子14的驱动线圈(未图示)的末端部分,通过将端子销与供电基板10锡焊,能够进行供电基板10与驱动线圈的电连接。
另外,在供电基板10上能够安装开关单元。作为开关单元,例如可以安装检测可动部件6的移动方向的原点位置的按压式开关等。开关单元与供电基板10的电连接通过将开关单元的端子销与供电基板10锡焊等来进行。
丝杠4由驱动部3驱动而旋转。丝杠4与框架主体2a大致平行地配置,X方向中的箭头前端方向即+X方向的端部经由垫圈9由安装在框架2的第二壁2c的孔部2d中的轴承8支撑为能够旋转。在X方向上的第二壁2c与轴承8之间安装有板簧7。板簧7对丝杠4的+X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中的箭头后端方向即-X方向侧施力。另外,关于板簧7的详细结构及板簧7相对于框架2如何安装,将在后面叙述。
在此,丝杠4的-X方向侧端部为半球状突出的构造,承接丝杠4的-X方向侧端部的驱动部侧轴承部3a具有半球状凹陷的构造。因此,通过对丝杠4向-X方向侧施力,不仅确定丝杠4的X方向的位置,还确定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位置,能够降低丝杠4旋转时的丝杠4的旋转抖动。
另外,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是从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的相反侧对丝杠4向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施力的结构。与这样的结构相反,也可以采用从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对丝杠4向与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结构。但是,如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那样,通过采用从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的相反侧对丝杠4向设有驱动部3的一侧施力的结构,能够将丝杠4的施力机构配置在远离驱动部3的位置。通过将丝杠4的施力机构配置在远离驱动部3的位置,能够使伴随丝杠4的旋转而容易振动的位置即板簧7的距离远离。
在此,板簧7在径向上也起到将丝杠4向一侧推压的作用。在推压丝杠4时,在配置于驱动部3侧的情况下,与配置于驱动部3的相反侧的情况相比,需要更强的作用力。即,配置在与驱动部3相反的一侧以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另外,向径向侧的施力是为了防止下述记载的冲击音,向轴向(X轴方向)的施力是为了抑制磁铁向轴向的运动(移动)。
丝杠4由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轴承7保持(插通),但为了丝杠4旋转,在丝杠4的外周面和轴承7的内周面稍有间隙。在丝杠4正常旋转时,丝杠4的外周总是以沿着轴承7的内周面的方式旋转,但在旋转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丝杠4暂时离开轴承7的情况。并且,在丝杠4与轴承7再次接触时产生冲击音。因此,通过板簧7的作用力,为了抑制丝杠4从轴承7的内周面离开,将丝杠4向一侧推压。
在可动部件6上,例如能够安装对车辆用的平视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反射镜进行保持的反射镜保持架等。通过在可动部件6上安装保持反射镜的反射镜保持架,能够驱动驱动部3而使丝杠4旋转,从而使反射镜保持架和由该反射镜保持架保持的反射镜与可动部件6一起沿着X方向移动。
接着,主要参照图3至图5,对板簧7和轴承8的详细结构、板簧7如何通过轴承8安装在第二壁2c上进行说明。在此,图3是示出驱动装置1的轴承8和板簧7的接合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驱动装置1的轴承8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驱动装置1的板簧7的立体图。另外,图3至图5是从大致相同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如图3及图4所示,轴承8具有第一圆筒部8a和第二圆筒部8b。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圆筒部8a安装在第二壁2c的圆形的孔部2d中。通过将第一圆筒部8a安装在第二壁2c的孔部2d中,第一圆筒部8a的+X方向侧的面8e以与第二壁2c接触的状态面对第二壁2c。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轴承8在第二圆筒部8b的+X方向侧(面8e侧)的端部设有向内侧(丝杠4侧)凹陷的凹部8c。通过将轴承8的第一圆筒部8a安装于第二壁2c的孔部2d,凹部8c形成由凹部8c的-X方向侧的面8d和第二壁2c的表面构成侧面的槽、即向内侧凹陷的圆周状的槽。板簧7安装在该槽中。
更详细地说,如图3及图5所示,板簧7具有均为平板状的部件的固定部7a、与固定部7a对置且向相对于固定部7a接近的方向及离开的方向施加力的施力部7b、连接固定部7a及施力部7b的连接部7c。固定部7a形成有向外侧(与丝杠4相反的一侧)的相同方向延伸的突出部7d和突出部7e。换言之,固定部7a具有在内侧(丝杠4侧)被切口的切口部7i。而且,如图3所示,以切口部7i、突出部7d及突出部7e配置在与凹部8c对应的向内侧凹陷的圆周状的槽中的方式,将板簧7安装在该槽中。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板簧7中,固定部7a、施力部7b和连接部7c是将一张平板状部件折弯而构成的,但只要是施力部7b与固定部7a对置并向相对于固定部7a接近的方向和离开的方向施加力的结构,就不限定于本实施例那样的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具备:框架2,其具有对置的第一壁2b和第二壁2c;驱动部3,其设置在框架2的第一壁2b侧;丝杠4,其从第一壁2b延伸设置到第二壁2c,通过驱动部3的驱动力而旋转;以及可动部件6,其通过驱动部3的驱动力而沿着丝杠4移动。并且,如图1所示,具备轴承8和板簧7,该轴承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壁2c的与第一壁2b相对的对置面2e上,可旋转地支撑丝杠4,该板簧7具有固定部7a和施力部7b。并且,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板簧7构成为,通过固定部7a被夹在第二壁2c和作为轴承8的一部分的凹部8c的面8d之间而固定在第二壁2c上,施力部7b将丝杠4的第二壁2c侧端部向第一壁2b侧推压。
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将板簧7的固定部7a夹在第二壁2c和轴承8的至少一部分之间而固定在第二壁2c上,能够将板簧7牢固地固定在框架2上,能够提高板簧7相对于框架2的固定性。另外,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将板簧7的固定部7a固定在第二壁2c的对置面2e上,能够使驱动装置1小型化与第二壁2c的厚度(X方向上的厚度)相应的量,能够提高驱动装置1的收纳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等所示,板簧7通过轴承8的面8d,沿圆周状以半圆被第二壁2c夹持,从而被固定在该第二壁2c上。这样,通过沿圆周状被夹持而被固定,从而不易错位,并且通过被夹持半圆量以上而被固定,从而特别提高固定力。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沿大致正圆的圆周状固定,但也可以不沿正圆而沿椭圆的圆周状固定。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轴承8在第二壁2c侧具有向内侧(丝杠4侧)凹陷的凹部8c。另外,板簧7在固定部7a具有切口部7i。而且,通过切口部7i嵌入凹部8c,板簧7的固定部7a被第二壁2c和凹部8c的第一壁2b侧的面8d夹持。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能够简单地将板簧7安装在框架2上,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壁2c和凹部8c的第一壁2b侧的面8d牢固地固定板簧7的固定部7a。而且,通过采用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的结构,并且采用使切口部7i与凹部8c抵接而能够定位的结构,能够提高板簧7相对于框架2的定位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板簧7在固定部7a的与切口部7i的开放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相对于固定部7a折弯大致90°的折弯部7j。通过具有这样的折弯部7j,例如通过用户用手按压折弯部7j,能够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即,能够不与固定部7a和施力部7b的连接部7c接触地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在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时,用户通过同时按压折弯部7j和肩部7h,能够简单地将切口部7i插入凹部8c。若对固定部7a与施力部7b的连接部7c施加力,固定部7a与施力部7b所成的角度发生变化,则板簧7的性能有可能降低,但能够抑制这种可能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设置一处折弯部7j,但例如也可以在肩部7h的位置进一步设置折弯部。
另外,由于板簧7具有折弯部7j,因此在将板簧7从框架2拆下时,用户能够用手握住折弯部7j,板簧7的挪动变得容易。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板簧7中,折弯部7j相对于固定部7a折弯大致90°,但折弯角度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本实施例的板簧7可以在框架2上组装丝杠4和轴承8等板簧7以外的上述所有的构成部件后最后嵌入,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在框架2上组装板簧7后,用轴承8与第二壁2c一起将板簧7的固定部7a夹入。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折弯部7j通过切口部7i嵌入凹部8c而与第二壁2c的端部的一部分抵接。这样,折弯部7j优选通过切口部7i嵌入凹部8c而与第二壁2c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而被定位。这是因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板簧7相对于框架2高精度地定位。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板簧7具有在切口部7i嵌入凹部8c时与凹部8c抵接的突起部7g及突起部7k。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的板簧7中,随着切口部7i嵌入凹部8c,突出部7d及突出部7e挠曲而暂时向外侧扩展后再次向内侧变窄。并且,如图3和图5所示,突起部7g设置于突出部7d,突起部7k设置于突出部7e。这样,通过使突出部7d具有突起部7g,使突出部7e具有突起部7k,能够抑制嵌入凹部8c中的板簧7从凹部8c中意外地脱出。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中,具备与第一壁2b和第二壁2c连接的轴即导向轴5A及导向轴5B。并且,如图1、图3及图5所示,板簧7在固定部7a具有抵接部7f,该抵接部7f在板簧7随着丝杠4的旋转而旋转的情况下与导向轴5A抵接。因此,能够抑制板簧7随着丝杠4的旋转而旋转。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当地替换或组合与发明内容中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另外,如果上述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须的内容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最后,下面将全面描述本发明。
(1)
一种驱动装置,具备:框架,其具有对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驱动部,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壁侧;丝杠,其从所述第一壁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设置,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旋转;轴承,其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壁的与所述第一壁对置的对置面上,将所述丝杠支撑为能够旋转;可动部件,其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沿着所述丝杠移动;以及板簧,其具有固定部和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与所述固定部对置,向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接近的方向及离开的方向施加力,所述板簧构成为,所述固定部被所述第二壁和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夹持而固定于所述第二壁,所述施力部向所述第一壁侧按压所述丝杠的所述第二壁端部。
(2)
在上述(1)所述的驱动装置中,所述轴承在所述第二壁侧具有向所述丝杠侧凹陷的凹部,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具有切口部,通过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而被夹在所述第二壁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壁侧的面之间。
(3)
在上述(2)所述的驱动装置中,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切口部的开放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折弯的折弯部。
(4)
在上述(3)所述的驱动装置中,所述折弯部通过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而与所述第二壁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5)
在上述(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中,所述板簧具有在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时与所述凹部抵接的突起部。
(6)
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中,具备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轴,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所述板簧随着所述丝杠的旋转而旋转的情况下与所述轴抵接。
符号说明
1…驱动装置;2…框架;2a…框架主体;2b…第一壁;2c…第二壁;2d…孔部;2e…对置面;3…驱动部;3a…驱动部侧轴承部;4…丝杠;5…导向轴;5A…导向轴(轴);5B…导向轴(轴);6…可动部件;7…板簧;7a…固定部;7b…施力部;7c…连接部;7d…突出部;7e…突出部;7f…抵接部;7g…突起部;7h…肩部;7i…切口部;7j…折弯部;7k…突起部;8…轴承;8a…第一圆筒部;8b…第二圆筒部;8c…凹部;8d…面;8e…面;9…垫圈;10…供电基板;14…定子。

Claims (6)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该框架具有对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
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壁侧;
丝杠,该丝杠从所述第一壁向所述第二壁延伸设置,并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而旋转;
轴承,该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壁的与所述第一壁对置的对置面,该轴承将所述丝杠支撑为能够旋转;
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沿所述丝杠移动;以及
板簧,该板簧具有固定部和施力部,该施力部与所述固定部对置,并向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接近的方向及离开的方向施加力,
所述板簧构成为,所述固定部被所述第二壁和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夹持而固定于所述第二壁,所述施力部朝向所述第一壁侧按压所述丝杠的所述第二壁侧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在所述第二壁侧具有向所述丝杠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具有切口部,且构成为通过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而被夹在所述第二壁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壁侧的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的与所述切口部的开放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折弯的折弯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通过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而与所述第二壁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簧具有在所述切口部嵌入所述凹部时与所述凹部抵接的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轴,
所述板簧在所述固定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所述板簧伴随所述丝杠的旋转而旋转的情况下与所述轴抵接。
CN202310858194.8A 2022-07-19 2023-07-13 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74243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14796 2022-07-19
JP2022114796A JP2024012948A (ja) 2022-07-19 2022-07-19 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4388A true CN117424388A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8194.8A Pending CN117424388A (zh) 2022-07-19 2023-07-13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12948A (zh)
CN (1) CN11742438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12948A (ja) 2024-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19081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4891645B2 (ja) 振動モータ
US8421289B2 (en) Surface mount motor having holder with stopper portion for bracket
JP3731210B2 (ja) 小型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駆動装置
EP1737111B1 (en) Driving apparatus
US8422154B2 (en) Light adjusting apparatus
CN111483404A (zh) 用于平视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平视显示装置
JP2003174753A (ja) 小型モータ及び小型振動モータ並びに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02247794A (ja) 小型振動モータ
CN117424388A (zh) 驱动装置
WO2008056766A1 (fr)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de lentille
US11799352B2 (en) Motor device with ground bus bar
JPH1118391A (ja) 小型モータ
JP3773853B2 (ja) ブラシホルダ及び電動モータ
JP2002153012A (ja) モータ
CN111066231A (zh) 电动机
JP2009093956A (ja) 雌型端子の固定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JP2006211857A (ja) 小型モータ
JP3099741B2 (ja) マイクロモータ
JP465231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296012A (ja) 回転電機のブラシ組み込み構造
JPH11275848A (ja) スクリュー付きモータ
JP6343331B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708926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4172306B (zh) 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