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335A - 电路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335A
CN117413335A CN202280038715.9A CN202280038715A CN117413335A CN 117413335 A CN117413335 A CN 117413335A CN 202280038715 A CN202280038715 A CN 202280038715A CN 117413335 A CN117413335 A CN 117413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ircuit structure
bus bar
heat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87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田泰次
下田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1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45/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能够在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同时实现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具备:继电器(12);壳体(14),收容继电器(12);以及汇流条(42、48),具有紧固部(42a、48a)和传热部(42b、48b),所述紧固部(42a、48a)紧固到继电器(12)的连接部(20、22),所述传热部(42b、48b)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84)接触,继电器(12)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34),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34)设置于继电器(12)的侧面并向与连接部(20、22)相反的方向开口,汇流条(42、48)的紧固部(42a、48a)从配置于壳体(14)的底壁(56)侧的传热部(42b、48b)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斜上方开口,且该继电器(12)的连接部(20、22)连接于汇流条(42、48)的紧固部(42a、48a)。

Description

电路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路结构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由于通电而发热的继电器的电路结构体中,有时设置用于对继电器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散热构造,在连接于收容到壳体内的继电器的连接部的汇流条处设置传热部,并将配置于继电器的底面侧的传热部经由壳体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电池组的壳体等)接触。由此,能够将继电器的热量从连接部传到汇流条的传热部,进一步地,向传热部热接触的散热对象散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826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继电器处,设置有连接励磁用的电线的励磁用连接器部。例如,在励磁用连接器部在继电器的侧方开口的情况下,下壳体、其他部件接近于继电器的周围地配置,所以,有时无法确保用于将设置于励磁用的电线的末端的端子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的充分的作业空间。因此,需要进行以下等应对:预先将中继用的电线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预先使中继用的电线的另一端部处理至能够确保作业空间的部位并配置。
因此,由于另行需要中继用的电线,所以,自身存在无法避免电路结构体的构件数量的增加、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对此,还考虑使继电器的配设位置变高,将励磁用连接器部相比下壳体配置于上方,从而确保作业空间。然而,从继电器的连接部至汇流条的传热部的距离变长,存在导致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风险,很难说是优选的应对措施。
因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同时实现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的电路结构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具备继电器;壳体,收容所述继电器;以及汇流条,汇流条,具有紧固部以及传热部,所述紧固部紧固到所述继电器的连接部,所述传热部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接触,所述继电器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设置于所述继电器的侧面并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方向开口,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从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侧的所述传热部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所述继电器的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且该继电器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可在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同时实现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的电路结构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结构体的代表性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背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中的V-V剖面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VI-VI剖面放大图。
图7是从图4所示的上壳体的底面侧观察到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与图4所示的继电器相关联的代表性结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路结构体的代表性结构例的剖面放大图,是相当于图5的图。
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路结构体的代表性结构例的剖面放大图,是相当于图5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
(1)一种电路结构体,具备继电器;壳体,收容所述继电器;以及汇流条,具有紧固部以及传热部,所述紧固部紧固到所述继电器的连接部,所述传热部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接触,所述继电器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设置于所述继电器的侧面并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方向开口,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从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侧的所述传热部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所述继电器的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且该继电器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
根据该构造,紧固到继电器的连接部的汇流条具有:紧固部,紧固到连接部;以及传热部,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接触。因此,能够构筑如下散热路径:将从继电器的连接部吸热到紧固部的热量经由传热部散热到外部的散热对象。而且,汇流条的紧固部从配置于壳体的底壁侧的传热部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其结果是,在连接部紧固于汇流条的紧固部的继电器中,能够使向与连接部相反的方向开口的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其结果是,即使在壳体、其他部件接近于继电器的周边的状态下,由于励磁用连接器部朝向斜上方开口,所以,也能够确保充分的用于将设置于励磁用的电线的末端的端子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的作业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将设置于励磁用电线的末端的端子直接连接到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不需要如现有构造那样预先将中继用的电线连接于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因此,能够实现电路结构体的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
除此以外,仅使汇流条的紧固部的从传热部的突出方向倾斜就行,所以,也不需要增大传热部距继电器的连接部的距离,还能够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此外,汇流条的传热部与紧固部所成的角只要能够使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即可,只要大于90°且小于180°即可,但优选是100°~135°的范围。这是因为,如果小于100°,则对励磁用连接器部的接近性的改善不充分,如果大于135°,则继电器向上方的突出量变多,导致电路结构体的大型化。
(2)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使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向外部露出。这是因为,穿过开口部,能够容易地将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的励磁用的外部连接器插入到壳体内。进一步地,能够使从开口部传到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附近的热量向外部散热。
(3)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下壳体,收容所述汇流条;以及上壳体,覆盖所述下壳体的开口部,所述上壳体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供所述继电器固定。能够在上壳体侧固定以相对于汇流条的传热部倾斜的状态紧固到汇流条的紧固部的继电器,能够稳定地保持继电器。而且,在装配电路结构体时,能够在上壳体侧预先安装继电器,所以,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升。
(4)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继电器的上表面平行地扩展,在所述倾斜面突出设置所述固定部。在上壳体设置与倾斜配置的继电器的上表面平行地扩展的倾斜面,并在这里突出设置固定继电器的固定部,所以,能够在实现壳体、电路结构体的小型化的同时,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将继电器的固定部设置于上壳体。而且,能够在与继电器的倾斜方向平行地扩展的倾斜面保持继电器,所以,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继电器。
(5)优选的是,所述下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上端的至少一部分相比所述继电器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上方。下壳体的侧壁的上端的至少一部分相比继电器的连接部位于上方,所以,能够有利地确保电路结构体的防水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所以,也能够将设置于励磁用的电线的末端的端子直接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
(6)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一导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接触部接触。能够利用具有柔软性的导热部件填埋汇流条的传热部与壳体的接触部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散热路径的导热性的提升。
(7)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所述接触部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二导热部件与所述散热对象接触。能够利用具有柔软性的导热部件填埋壳体的接触部与散热对象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散热路径的导热性的提升。
(8)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与所述继电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三导热部件填充。能够利用具有柔软性的第三导热部件使继电器的底面与传热部进行热接触,能够构成进一步的散热路径,实现散热性的提升。
(9)优选的是,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突出部而保持为与所述第一导热部件接触的状态。能够有利地防止汇流条的传热部从第一导热部件浮起。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的具体例子。此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示例,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8,说明将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应用于电路结构体10的实施方式1。电路结构体10搭载于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进行从蓄电池等电源(未图示)向电动机等负载(未图示)的电力的供给、控制。电路结构体10能够以任意的朝向配置,下面,以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来对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部件,有时仅对一部分部件标注标号,关于其他部件,省略标号。
如图4所示,电路结构体10具备继电器12、收容继电器12的壳体14以及将继电器12连接到电源、电动机等未图示的外部设备的汇流条(后述的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
<继电器12>
如图5和图8所示,继电器12是在长方体形状的主体18的内部具有未图示的触点部和线圈部的所谓的机械式的电气构件。设置于右侧的第一连接部20(连接部的一个例子)与设置于左侧的第二连接部22(连接部的一个例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地设置在主体18的前表面。如果电流流过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则在触点部和线圈部处产生热量。触点部设置于接近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的一侧,线圈部设置于从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远离的一侧,整个主体18发热。在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处,分别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螺栓孔24。通过将螺栓26螺合到螺栓孔24,从而将后述的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紧固部42a连接到并以能够导热的方式接触到第一连接部20。另外,通过将螺栓26螺合到螺栓孔24,从而将后述的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连接到并以能够导热的方式接触到第二连接部22。此外,在主体18的前表面,在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之间,设置有将第一连接部20与第二连接部22隔开的绝缘板28。
如图4所示,在继电器12的主体18中的上端部的2处,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从上方观察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腿部30。更详细来说,一个腿部30从主体18的前方侧的上端部朝向左方地突出设置,另一个腿部30从主体18的后方侧的上端部朝向右方地突出设置。在腿部30贯通设置有螺栓插通孔32,所述螺栓插通孔32供螺栓26插通。
如图4所示,继电器12还在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左侧面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34。励磁用连接器部34具有外部连接器收容部36,所述外部连接器收容部36朝向与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2的螺栓孔24相反的方向(后方)开口。即,从后方将外部连接器40插入并嵌合到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外部连接器收容部36,所述外部连接器40设置在与未图示的外部设备连接的电线38的末端处。由此,励磁用连接器部34与外部设备连接,能够进行继电器12的接通断开动作。
<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
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形状而形成。作为构成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金属,能够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导热性高且电阻低的金属。如图8所示,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具有紧固部42a,所述紧固部42a螺栓紧固到形成于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前表面的第一连接部20并沿着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地延伸出。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具有传热部42b,该传热部42b在紧固部42a的延出前端部朝向后方弯曲成L字形,沿着后述的下壳体50的底壁56延伸,经由第一导热部件82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底壁56的接触部88接触。即,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具有紧固部42a,所述紧固部42a从载置于下壳体50的底壁56的传热部42b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另外,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具有外部连接部42c,所述外部连接部42c在从紧固部42a的延出基端部的右侧朝向上方突出之后、朝向前方侧弯曲成L字形。外部连接部42c连接到例如蓄电池等未图示的外部设备。此外,在紧固部42a与外部连接部42c分别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4、46。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规定形状而形成。作为构成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金属,能够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导热性高且电阻低的金属。如图8所示,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具有紧固部48a,所述紧固部48a螺栓紧固到形成于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前表面的第二连接部22并沿着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地延伸出。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具有传热部48b,该传热部48b在紧固部48a的延出前端部朝向后方弯曲成L字形,沿着后述的下壳体50的底壁56延伸,经由第一导热部件82与底壁56的接触部88接触。即,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具有紧固部48a,所述紧固部48a从载置于下壳体50的底壁56的传热部48b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另外,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具有外部连接部48c,所述外部连接部48c在从传热部48b的左端部朝向上方突出之后、朝向左方侧弯曲成L字形。外部连接部48c连接到例如电动机等未图示的外部设备。此外,在紧固部48a与外部连接部48c分别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4、46。
<壳体14>
壳体14例如如图4所示,具备在车辆搭载时位于下方的下壳体50和位于上方的上壳体52,由下壳体50与上壳体52构成壳体14。例如如图5所示,壳体14在下壳体50侧收容有汇流条(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上壳体52覆盖作为下壳体50的开口部的上方开口部54。
<下壳体50>
下壳体50通过将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注塑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形成。构成下壳体50的合成树脂也可以包含玻璃纤维等填充物。下壳体50在整体上呈朝向上方和左右方向开口的桶形状。如图4所示,下壳体50具有矩形平板状的底壁56以及从底壁56的前后两端部朝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58、58。此外,底壁56的前端部的左侧被切口成U字形。其结果是,在被切口成U字形的部分,侧壁58也以U字剖面形状突出。另外,在底壁56的前方右侧的侧壁58的内侧,朝向上方以侧壁58的大约2倍的突出尺寸突出设置有矩形块状的外部连接部固定部60。在外部连接部固定部60的突出前端部形成有收容螺母62的收容凹部。
<上壳体52>
上壳体52通过将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注塑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形成。构成上壳体52的合成树脂也可以包含玻璃纤维等填充物。如图4和图7所示,上壳体52在整体上呈朝向下方和左右方向开口的桶形状。上壳体52具有上壁64以及从上壁64的前后两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一对侧壁66、66。此外,上壁64的前端部的左侧被切口成U字形。其结果是,在被切口成U字形的部分,侧壁66也以U字剖面形状突出。在侧壁66的突出前端部形成有具有螺栓插通孔68的底部70。另外,例如如图4所示,前方的侧壁6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以朝向前后方向和下方开口的方式被切口,如后所述,贯通设置有能够供工具插通的插通孔71。进一步地,例如如图2所示,上壁64的前方右侧在俯视时被切口成矩形形状,从而贯通设置外部连接部插通孔72。除此以外,例如如图4所示,在上壁64的中央部的左侧,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矩形块状的外部连接部固定部74。在外部连接部固定部74的突出前端部形成有收容螺母62的收容凹部。
例如如图1所示,上壁64的中央部朝向上方地按倒V字形突出。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在上壁64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后方斜上方地延伸的倾斜面76。在装配后的状态的电路结构体10中,倾斜面76以相对于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上表面平行地扩展的方式形成。如图4和图7所示,在倾斜面76的前方侧的左端部与后方侧的右端部,如后所述,朝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固定继电器12的腿部30的固定部78。在固定部78形成有收容螺母62的收容凹部。另外,上壁64的后端部的左侧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被切口为矩形形状,通过被切口的部分而形成使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79。穿过开口部79,能够容易地将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励磁用的外部连接器40插入到壳体14内。进一步地,能够使从开口部79传递到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附近的热量向外部散热。
除此以外,如图7所示,在上壁64的右端部侧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作为突出部的第一突出部80。第一突出部8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连结中空的筒体而成的形状。另外,在上壁64的左端部侧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作为突出部的第二突出部81。第二突出部8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连结H字剖面而成的剖面形状。
<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
接着,说明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的一个例子。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不限定于下面的记载。
首先,准备上壳体52。接下来,将上壳体52翻过来而以朝向上方开口的方式载置。接着,准备继电器12。接下来,将继电器12的腿部30定位到收容有螺母62的上壳体52的固定部78后,使用螺栓26来进行螺栓紧固。接着,准备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通过粘接剂等将第一导热部件82分别固定到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传热部42b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在这里,第一导热部件82具有绝缘性,呈下方扁平的片状。将这样构成的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紧固部42a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的螺栓插通孔44相对于继电器12的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22的螺栓孔24进行对位后,使用螺栓26来进行螺栓紧固。此外,在进行螺栓紧固时,能够从上壳体52的插通孔71插入工具来进行作业。然后,将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外部连接部48c的螺栓插通孔46定位到在上壳体52的外部连接部固定部74内收容的螺母62的螺栓插通孔后,使用螺栓26来进行螺栓紧固。
接下来,准备下壳体50,以向上方开口的方式载置。将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上壳体52在以上壁64来到上方的方式进行了定向的状态下组装到该下壳体50。其结果是,将下壳体50的一对侧壁58、58在由上壳体52的一对侧壁66、66包围的状态下进行嵌合并相互固定。另外,如图6所示,通过第一突出部80的突出端面将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传热部42b保持为与第一导热部件82接触的状态。由此,有利地防止向压缩第一导热部件82的方向按压传热部42b而传热部42b屈服于第一导热部件82的反作用力而浮起,能够稳定地维持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通过第二突出部81的突出端面将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保持为与第一导热部件82接触的状态。由此,有利地防止向压缩第一导热部件82的方向按压传热部48b而传热部48b屈服于第一导热部件82的反作用力而浮起,能够稳定地维持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突出部的形状不限定于第一突出部80、第二突出部81的形状。最后,针对从上壳体52的外部连接部插通孔72露出的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外部连接部42c的螺栓插通孔46,在定位到在下壳体50的外部连接部固定部60内收容的螺母62的螺栓插通孔后,使用螺栓26来进行螺栓紧固。作为上述的结果,完成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此外,外部连接器40能够插通上壳体52的开口部79而适当地嵌合到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外部连接器收容部36。
这样构成的电路结构体10通过将螺栓插通到上壳体52的底部70的螺栓插通孔68,从而如图5所示,经由第二导热部件86以能够导热的方式接触到作为外部的散热对象的电池组的金属制的壳体84。在这里,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均具有绝缘性,呈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片状,由热导率比空气大的合成树脂构成。具体来说,能够利用硅酮系的树脂、非硅酮系的丙烯酸系树脂、陶瓷系树脂等。更详细来说,例如,可列举由硅酮系的树脂构成的散热填缝剂、导热润滑脂、导热性硅酮橡胶等。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具有柔软性,厚度尺寸能够与在上下方向上施加的力相对应地发生变化。因此,能够用具有柔软性的第一导热部件82和第二导热部件86来填埋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2b、48b与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之间的间隙、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与壳体84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散热路径的导热性的提升(参照图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均呈片状,但不限定于此,能够采用任意的形状。因此,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2b、48b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一导热部件82而与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接触。进一步地,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二导热部件86而与壳体84接触。其结果是,传热部42b、48b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作为外部的散热对象的壳体84接触。
在这样构成的电路结构体10中,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2a、48a相对于传热部42b、48b以相同的倾斜角度:α突出。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通过图5所示的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进行详细叙述,从而省略相同构造的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说明。如图5所示,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从配置于下壳体50的底壁56侧的传热部48b的前端部以倾斜角度:α倾斜地向上方突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α为大约110°。在这里,倾斜角度:α只要能够使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斜上方开口即可,只要大于90°且小于180°即可,但优选是100°~135°的范围。这是因为,如果小于100°,则向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接近性的改善不充分,如果大于135°,则继电器12向上方的突出量变多,导致电路结构体10的大型化。另外,例如如图4所示,将第二连接部22连接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的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外部连接器收容部36向斜上方开口。除此以外,关于下壳体50,例如如图5所示,侧壁58的上端相比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位于上方。由此,能够有利地确保电路结构体10的防水性。而且,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斜上方开口,所以,能够将设置于电线38的末端的励磁用连接器直接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34。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如图5所示,紧固到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的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具有传热部48b,所述传热部48b经由第一导热部件82与下壳体50的底壁56的接触部88接触。进一步地,下壳体50的底壁56的接触部88经由第二导热部件86与壳体84接触。因此,能够构筑如下散热路径:将在继电器12中产生的热量经由第二连接部22、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和传热部48b、第一导热部件82传到下壳体50,进一步地经由第二导热部件86向壳体84散热。而且,紧固部48a从配置于下壳体50的底壁56侧的传热部48b以大于90°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α是大约110°)倾斜地向上方突出。因此,在将第二连接部22紧固于紧固部48a的继电器12中,能够使向与第二连接部22相反的方向即后方开口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斜上方开口。因此,即使在壳体14、壳体84接近于继电器12的周边的状态下,也能够确保足够用于将设置于励磁用的电线38的末端的外部连接器40连接到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作业空间。根据以上所述,不需要如现有构造那样预先将中继用的电线连接于继电器的励磁用连接器部,能够实现电路结构体10的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另外,为了确保用于外部连接器40的连接的作业空间,仅使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倾斜就行,所以,也不需要增大传热部48b与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之间的距离。因此,避免从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至传热部48b的距离变长,还能够抑制继电器12的散热性下降。此外,在这里,作为汇流条,以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关于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也一样。
在上壳体52设置与倾斜配置的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上表面平行地扩展的倾斜面76,在倾斜面76突出设置有固定继电器12的腿部30的固定部78。由此,能够在实现壳体14和电路结构体10的小型化的同时,抑制伴随着形成倾斜面76的无用空间的产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将继电器12的固定部78设置于上壳体52。而且,由于设置有与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上表面的倾斜方向平行地扩展的倾斜面76,所以,通过倾斜面76,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继电器12。另外,能够在上壳体52侧固定以相对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倾斜的状态紧固到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紧固部48a的继电器12,所以,能够稳定地保持继电器12。而且,在装配电路结构体10时,能够在上壳体52侧预先安装继电器12,所以,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升。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叙述和附图来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与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未进行任何填充,但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电路结构体90那样利用具有柔软性的第三导热部件92进行填充。由此,能够利用具有柔软性的第三导热部件92来使继电器12的主体18的底面与传热部48b进行热接触,所以,能够构成进一步的散热路径,实现散热性的提升。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兼用于通电和散热,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电路结构体94那样,将第二通电用汇流条96分成通电专用汇流条96a和传热专用汇流条96b并使之独立。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经由第一导热部件82与下壳体50接触,进一步地,经由第二导热部件86与壳体84接触,但不限定于此。不一定需要第一导热部件82。同样地,也不一定需要第二导热部件86。即,既可以省略某一方,也可以省略双方。进一步地,也可以将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切除并形成开口,传热部48b直接或者经由第二导热部件86与壳体84接触。关于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传热部42b,也一样。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电路结构体10,以搭载于电池组内的电路结构体(JB)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只要是搭载于发动机室内的电路结构体等具有继电器的电路结构体,则能够应用于任何电路结构体。
(5)励磁用连接器部34的形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的形状,能够与对方的形状相对应地采用任意的形状。例如,励磁用连接器部也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而与外部连接器连接。
(6)不限定于下壳体50的侧壁58的上端相比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位于上方的形状,也能够采用下壳体50的侧壁58的上端的至少一部分相比继电器12的第二连接部22位于上方的形状。
(7)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由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树脂构成,但不限定于此。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也可以由硬化型的散热填缝剂那样的硬化型的粘接剂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的传热部42b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8b也通过第一突出部80与第二突出部81而保持为分别与第一导热部件82与第二导热部件86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利用上述粘接剂填埋第一通电用汇流条42和第二通电用汇流条48的传热部42b、48b与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之间的间隙、下壳体50的接触部88与壳体84之间的间隙,能够实现散热路径的导热性的提升。
标号说明
10 电路结构体(实施方式1)
12 继电器
14 壳体
18 主体
20 第一连接部(连接部)
22 第二连接部(连接部)
24 螺栓孔
26 螺栓
28 绝缘板
30 腿部
32 螺栓插通孔
34 励磁用连接器部
36 外部连接器收容部
38 电线
40 外部连接器
42 第一通电用汇流条(汇流条)
42a 紧固部
42b 传热部
42c 外部连接部
44 螺栓插通孔
46 螺栓插通孔
48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汇流条)
48a 紧固部
48b 传热部
48c 外部连接部
50 下壳体
52 上壳体
54 上方开口部(开口部)
56 底壁
58 侧壁
60 外部连接部固定部
62 螺母
64 上壁
66 侧壁
68 螺栓插通孔
70 底部
71 插通孔
72 外部连接部插通孔
74 外部连接部固定部
76 倾斜面
78 固定部
79 开口部
80 第一突出部(突出部)
81 第二突出部(突出部)
82 第一导热部件
84 壳体(散热对象)
86 第二导热部件
88 接触部
90 电路结构体(实施方式2)
92 第三导热部件
94 电路结构体(实施方式3)
96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汇流条)
96a 通电专用汇流条
96b 传热专用汇流条。

Claims (9)

1.一种电路结构体,具备:
继电器;
壳体,收容所述继电器;以及
汇流条,具有紧固部以及传热部,所述紧固部紧固到所述继电器的连接部,所述传热部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接触,
所述继电器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设置于所述继电器的侧面并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方向开口,
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从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侧的所述传热部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
所述继电器的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向斜上方开口,且该继电器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紧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使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向外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下壳体,收容所述汇流条;以及上壳体,覆盖所述下壳体的开口部,
所述上壳体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供所述继电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上壳体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继电器的上表面平行地扩展,在所述倾斜面突出设置所述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下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上端的至少一部分相比所述继电器的所述连接部位于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一导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接触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接触部经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二导热部件与所述散热对象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与所述继电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由具有柔软性的第三导热部件填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汇流条的所述传热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突出部而保持为与所述第一导热部件接触的状态。
CN202280038715.9A 2021-06-18 2022-06-15 电路结构体 Pending CN1174133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1830A JP7466845B2 (ja) 2021-06-18 2021-06-18 回路構成体
JP2021-101830 2021-06-18
PCT/JP2022/023925 WO2022265036A1 (ja) 2021-06-18 2022-06-15 回路構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335A true CN11741333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452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8715.9A Pending CN117413335A (zh) 2021-06-18 2022-06-15 电路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66845B2 (zh)
CN (1) CN117413335A (zh)
WO (1) WO20222650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7527B2 (ja) 2019-05-07 2022-05-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
JP7167904B2 (ja) * 2019-11-18 2022-11-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
JP7218714B2 (ja) * 2019-11-26 2023-02-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66845B2 (ja) 2024-04-15
JP2023000805A (ja) 2023-01-04
WO2022265036A1 (ja)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8243B2 (ja) 蓄電ユニット
JP4387314B2 (ja) 電気接続箱
JP4859569B2 (ja) 電動モ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841657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4238797B2 (ja) 電気接続箱
JP7100301B2 (ja) 回路構成体の製造方法
CN110383612B (zh) 电气连接箱
CN114631237B (zh) 电路结构体
JP2021052189A5 (zh)
JP5583433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14616931A (zh) 电路结构体
JP2012165567A (ja) 電気接続箱
JP4778837B2 (ja) 電気接続箱
WO2020261934A1 (ja) 回路構成体
JP4387290B2 (ja) 回路構成体
CN117413335A (zh) 电路结构体
WO2021010119A1 (ja) 回路構成体
CN109149221B (zh) 电路单元
CN109643884B (zh) 电接线箱
CN112889352A (zh) 电路结构体及电连接箱
CN111969154A (zh) 电化学装置及无人机
CN115553078A (zh) 电路结构体
CN212725507U (zh) 电化学装置及无人机
JP2023045995A (ja) 電気接続箱の端子接続構造
JP2022077776A (ja) 端子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