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6931A - 电路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结构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16931A CN114616931A CN202080073702.6A CN202080073702A CN114616931A CN 114616931 A CN114616931 A CN 114616931A CN 202080073702 A CN202080073702 A CN 202080073702A CN 114616931 A CN114616931 A CN 114616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portion
- passage wall
- bus bar
- circuit structure
- refrigerant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72—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的新颖构造的电路结构体。该电路结构体(10)具备:发热部件(16);汇流条(34、36),与发热部件(16)的连接部(32a、32b)连接;绝缘性的基座构件(28),保持发热部件(16)和汇流条(34、36);及制冷剂流通路(104),设置于基座构件(28)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汇流条(34、36)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搭载有包括继电器等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路结构体,具备继电器,该继电器针对作为车辆侧的负载而经由逆变器连接的电动机、发电机,使电池的电力供给断开或接通。
这种电路结构体所使用的继电器等发热部件由于流过大电流,所以产生与电流量的平方成比例的焦耳热,发热量也变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将收容在壳体内的继电器的连接部与配置在壳体外的电池的连接端子进行连接的汇流条的中间部分来进行继电器的散热的构造。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构造:通过在延伸到对继电器进行收容的壳体外的汇流条的中间部处隔着传热片与底盘、对电源装置整体进行收容的箱体等抵接,从而将由继电器产生的热量热传导到底盘或箱体来进行散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9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构成将继电器与电池连接的通电构件的汇流条需要将厚度、面积确保得较大以能够耐受大电流。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需要使用大型的汇流条来追加散热用的路径,存在材料费和加工费上升这样的问题。另外,需要将大型的汇流条较长地引绕到为了散热而设置于壳体外的其他构件,无法避免继电器的连接部与散热部分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情况。因此,还存在不能高效地对继电器中的发热进行散热的问题。
因此,公开一种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的新颖构造的电路结构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发热部件;汇流条,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绝缘性的基座构件,保持所述发热部件和所述汇流条;及制冷剂流通路,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路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从电源到负载的路径中的电结构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VI-VI截面放大图。
图7是将图1中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后的状态下的横截面,并且是选取了制冷剂流通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为,
(1)一种电路结构体,包括:发热部件;汇流条,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绝缘性的基座构件,保持所述发热部件和所述汇流条;及制冷剂流通路,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在对发热部件和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的汇流条进行保持的基座构件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剂流通路,汇流条相对于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能够使传递发热部件的热的汇流条与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来进行冷却,与现有构造相比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发热部件的散热,能够实现电路结构体的散热性能的提高。
特别是,由于传递发热部件的热的汇流条被在制冷剂流通路中流通的制冷剂冷却,因此同与汇流条热接触的底盘、箱体自身成为超过70℃的高温的现有构造相比,能够实现散热效果、冷却效果的提高。
另外,在制冷剂流通路中流通的制冷剂只要是散热器液等在车辆内能够使用的制冷剂,则都能够采用。另外,汇流条与制冷剂流通路的热接触可以通过将汇流条配置于制冷剂流通路的周围、或者使汇流条与构成制冷剂流通路的通路壁部接触等任意的构造来实现。此外,由于汇流条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因此发热部件的热被有利地传递,但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的汇流条既包括作为导通构件而使用的汇流条,也包括仅用于散热用的汇流条。
(2)优选为,所述基座构件具有构成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的通路壁部,通过相对于该通路壁部埋设或压入所述汇流条的一部分,由此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通过汇流条的一部分被埋设或压入于构成制冷剂流通路的通路壁部,能够更可靠且稳定地使汇流条与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有利地提高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的散热性能。
(3)在上述(2)中,优选为,所述基座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下侧通路壁部,所述上壳体包括与所述下侧通路壁部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结的上侧通路壁部,所述制冷剂流通路包括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的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和所述上侧通路壁部而构成。这是因为,通过将设置于构成基座构件的下壳体的下侧通路壁部与设置于上壳体的上侧通路壁部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结的简单的构造,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在基座构件形成制冷剂流通路。
(4)在上述(3)中,优选为,所述上侧通路壁部包括盖部和突入部,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下侧通路壁部,所述突入部从该盖部突出并突入到由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划分且供所述制冷剂流通的凹槽内,所述汇流条的一部分被埋设或压入于该突入部。由于上侧通路壁部的突入部突入到由下侧通路壁部划分且供制冷剂流通的凹槽内,因此突入部被在周围流通的制冷剂迅速冷却。并且,由于相对于该突入部埋设或压入汇流条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利用制冷剂迅速地冷却汇流条,能够进一步有利地促进发热部件从汇流条的散热。
(5)在上述(3)或(4)中,优选为,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和所述上侧通路壁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包括对密封橡胶进行收容的密封橡胶收容凹部,所述密封橡胶被压缩而与所述密封橡胶收容凹部紧密接触,由此所述下侧通路壁部与所述上侧通路壁部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下侧通路壁部与上侧通路壁部之间的流体密封连结由收容在密封橡胶收容凹部中的密封橡胶可靠地确保,所述密封橡胶收容凹部设置于下侧通路壁部和上侧通路壁部中的至少一方。而且,通过将密封橡胶收容于密封橡胶收容凹部,确保了密封橡胶的保持性、定位性,组装作业性也优异。
(6)在上述(1)中,优选为,在所述基座构件突出设置有制冷剂输入输出部,该制冷剂输入输出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外部的制冷剂供给路连接。这是因为,能够将散热器液等在车辆内能够使用的制冷剂经由该制冷剂输入输出部容易地供给到制冷剂流通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并旨在包括与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电路结构体1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进行从电池等电源12向电动机等负载14的电力的供给、控制(参照图3)。另外,电路结构体10可以以任意的朝向配置,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以Z方向为上方、Y方向为长度方向右方、X方向为宽度方向前方来进行说明。另外,有时对于多个相同构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标号,对于其他构件省略标号。
<电路结构体10的概略电路结构>
如图3所示,电路结构体10具备设置于正极侧的电路结构体10a和设置于负极侧的电路结构体10b。在电路结构体10a的输入侧连接有电源12的正极侧,在电路结构体10b的输入侧连接有电源12的负极侧。在电路结构体10a的输出侧连接有负载14的正极侧,在电路结构体10b的输出侧连接有负载14的负极侧。在电路结构体10a和电路结构体10b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将电源12与负载14连接的作为发热部件的继电器16。此外,在将电源12和负载14的正极侧连接的继电器16连接有预充电电路22,该预充电电路22的预充电电阻18和预充电继电器20以旁通继电器16的方式串联连接。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如图3所示,预充电电阻18与预充电继电器20的输入侧连接。另外,在将电源12和负载14的负极侧连接的继电器16也同样连接有预充电电路22,但为了容易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省略了与将电源12和负载14的负极侧连接的继电器16连接的预充电电路22的图示。另外,继电器16和预充电继电器20都是在励磁线圈的通电状态下使触点部移动而将触点部切换为接通/断开的继电器,并由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如上所述,电路结构体10a和电路结构体10b为大致相同的构造。
<电路结构体10>
例如,如图1及图6所示,电路结构体10具备在搭载于车辆时位于下方的下壳体24和位于上方的上壳体26,由下壳体24和上壳体26构成了绝缘性的基座构件28。在下壳体24与上壳体26被组装后的状态下,在其内部收容有将继电器16与预充电电路22连接的汇流条29、对预充电电路22内进行连接的汇流条30。另外,相对于下壳体24与上壳体26组装而成的基座构件28,保持有两个继电器16和分别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连接的汇流条34、36。
<下壳体24>
下壳体24是将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注塑成型为规定的形状而成的。构成下壳体24的合成树脂可以含有玻璃纤维等填料。例如,如图1所示,下壳体24作为整体具有横长的扁平的块状。如图1所示,在下壳体24的四角分别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矩形截面形状的螺纹孔37。
例如,如图1所示,在下壳体24形成有在下壳体24的宽度方向的两周缘部附近沿着周缘部延伸并朝向上方开口的凹槽38a、38b。凹槽38a、38b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由在下壳体24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朝向上方开口的连结凹槽40连结。由凹槽38a、38b和连结凹槽40的壁部构成了下侧通路壁部42。另外,在凹槽38a的长度方向一侧(图1中为右侧)的端部,在凹槽38a的中央部以与凹槽38a的深度尺寸相同的高度尺寸突出设置有分割壁部44,通过分割壁部44将凹槽38a分割为两股。分割壁部44具有矩形平板状,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与凹槽38a的壁部连结,在长度方向另一侧(图1中为左侧)的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的全长范围延伸的凹部46。如后所述,为了形成进行制冷剂的流入和流出的两个软管安装用的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分割成两股的凹槽38a的端部形成于长度方向上不同的位置。而且,在凹槽38a、38b和连结凹槽40的周缘部附近的下侧通路壁部42上,形成有沿着凹槽38a、38b和连结凹槽40的周缘部延伸并朝向上方开口的凹槽状的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在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内收容有环状的橡胶制的密封橡胶50。
此外,例如,如图1所示,在下壳体24的中央部分的四个部位,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连接到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的汇流条34、36的端部被螺栓紧固的呈方筒形状的汇流条固定部52。在汇流条固定部52的突出端面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矩形截面形状的螺栓插通孔54。在比汇流条固定部52靠中央侧的六个部位,向上方开口地形成有后述的继电器16的脚部94被螺栓紧固的呈矩形截面形状的继电器固定部56。
<上壳体26>
上壳体26是将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注塑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而成的。构成上壳体26的合成树脂可以含有玻璃纤维等填料。例如,如图1所示,上壳体26具有在呈大致横长矩形的平板状的上壁58的外周缘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周壁60的、向上方开口的大致箱体形状。在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四角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上壁58的螺栓插通孔62。
如图1所示,在上壳体26的上壁58以朝向下方开口的凹槽形状突出设置有盖部64a、64b,该盖部64a、64b覆盖对应的下壳体24的凹槽38a、38b。而且,覆盖下壳体24的连结凹槽40的盖部由从上方覆盖连结凹槽40的上壁58的区域A(图1、2的虚线部分)构成。即,盖部64a、64b和上壁58的区域A构成了上侧通路壁部。另外,如表示上壳体26的底面68侧的图2所示,在盖部64a、64b的下表面66设置有越过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底面68突出的突入部70a、70b。在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从底面68突出设置有突入部76。突入部76在图2的X方向上延伸,两端部与突入部70a、70b一体地连结。如图1所示,在盖部64a、64b的上表面72a、72b,狭缝状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以在上表面72a、72b开口的方式形成。另外,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在盖部64a、64b的长度方向(图1中为左右方向)上延伸。如上所述,上侧通路壁部构成为包括覆盖下侧通路壁部42的盖部64a、64b和上壁58的区域A、及从盖部64a、64b和区域A突出的突入部70a、70b和突入部76。
此外,例如,如图1所示,在上壳体26的中央部分的四个部位贯通设置有汇流条固定部开口窗78,该汇流条固定部开口窗78使设置于下壳体24的汇流条固定部52露出到上壳体26上。而且,在上壳体26贯穿设置有六个继电器固定部开口窗80,该六个继电器固定部开口窗80使设置于下壳体24的六个继电器固定部56露出到上壳体26上。另外,在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图1中为右侧),朝向上方开口地设置有对预充电电阻18及预充电继电器20进行收容的预充电电阻安装部82和预充电继电器安装部84。而且,在预充电继电器安装部84的前方侧,形成有用于向后述的制冷剂流通路104供给制冷剂的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开口的圆筒形状,构成为通过经由金属制的软管接头88安装于上方开口部的供给制冷剂的未图示的软管,制冷剂流入及流出。
<继电器16>
继电器16是机械式的继电器,由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如图1、图4、图5所示,继电器16具备块状的继电器主体90、一对圆环状的连接部32a、32b、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脚部94。继电器主体90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触点部和线圈部。在继电器主体90的前表面,在宽度方向(图1、图4、图5中为左右方向)上并排地配置有一对连接部32a、32b。一对连接部32a、32b通过经由继电器主体90的触点部在一对连接部32a、32b之间流过电流,由此在触点部产生的热被传递而发热。各连接部32a、32b具有朝向后方延伸的有底圆筒形状的螺栓插通孔92。脚部94分别在继电器主体90的宽度方向一侧(图1中为右侧)的侧面朝向外方以平板状突出形成有两个,在继电器主体90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图1中为左侧)的侧面朝向外方以平板状突出形成有一个。脚部9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96。
<汇流条34、36>
一对汇流条34、36分别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例如,如图1所示,各汇流条34、36形成为U字形状,一侧的端部为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4a、36a,并具有在板厚方向即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98。汇流条34、36通过相对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进行螺栓紧固,从而相对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电连接且热连接。各汇流条34、36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后方以直线或L字状延伸出,并在延伸端部形成有第二连接部34b、36b。第二连接部34b、36b具有在板厚方向即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100。另外,在一对汇流条34、36设置有从第一连接部34a、36a的下端部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出的延伸部102。在本实施方式1中,一对汇流条34、36中,汇流条34与继电器16的正极侧的连接部32a连接,汇流条36与继电器16的负极侧的连接部32b连接。
<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
接着,对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工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
首先,准备构成基座构件28的下壳体24和上壳体26。接着,相对于下壳体24从上方收容配置将继电器16与预充电电路22连接的汇流条29、对预充电电路22内进行连接的汇流条30。然后,在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收容配置密封橡胶50。接着,相对于这样构成的下壳体24从上方载置上壳体26,并使用未图示的螺栓,通过设置于四角的上壳体26的螺栓插通孔62而紧固于下壳体24的螺纹孔37。由此,下壳体24和上壳体26被组装,确保了相对于汇流条29、30的外部的其他构件的绝缘性。
在下壳体24和上壳体26被组装后的状态下,相对于从上壳体26的继电器固定部开口窗80露出到外部的继电器固定部56载置两个继电器16的脚部94之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接着,相对于两个继电器16分别组装汇流条34、36。更详细而言,将汇流条34、36的第一连接部34a、36a分别载置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的前方侧。将汇流条34、36的第二连接部34b、36b分别载置到从汇流条固定部开口窗78露出到外部的下壳体24的汇流条固定部52上。同时,将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分别相对于设置到上壳体26的盖部64a、64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压入。最后,汇流条34、36的第一连接部34a、36a分别螺栓紧固于继电器16的连接部32a、32b而热连接及电连接。由此,汇流条34、36的第二连接部34b、36b分别在下壳体24的汇流条固定部52上与汇流条29一起被紧固,由此完成本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体10。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体10被配设于车辆的规定位置,在相对于上壳体26的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经由软管接头88安装了供给制冷剂的软管的状态下被使用。即,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各自的一个端部与后述的制冷剂流通路104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未图示的外部的制冷剂供给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散热器液等在车辆内能够使用的制冷剂,能够容易地经由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向制冷剂流通路104供给制冷剂。
在这样被组装后的电路结构体10中,例如,如图1、图5、图6所示,相对于由凹槽38a、38b的壁部和连结凹槽40的壁部构成的下侧通路壁部42,从上方组装并覆盖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上壳体26的盖部64a、64b和上壁58的区域A。此时,收容在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中的密封橡胶50被压缩而与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和上壳体26的上壁58紧密接触,由此,下侧通路壁部42与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上壳体26的盖部64a、64b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制冷剂流通路104包括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的下侧通路壁部42和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盖部64a、64b而构成。上侧通路壁部还包括从上壳体26的盖部64a、64b突出的突入部70a、70b。突入部70a、70b突入到由下侧通路壁部42划分且供制冷剂流通的凹槽38a、38b内,通过突入端部与凹槽38a、38b的底面抵接,由此将制冷剂流通路104在宽度方向上一分为二。另一方面,相对于由连结凹槽38a、38b的连结凹槽40的壁部构成的下侧通路壁部42,也从上方组装并覆盖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在该情况下,也是收容在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中的密封橡胶50被压缩而与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和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紧密接触,由此下侧通路壁部42与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包括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的下侧通路壁部42和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而构成。
在上壳体26的上壁58的区域A突出设置的突入部76突入到由下侧通路壁部42划分且供制冷剂流通的连结凹槽40内,通过突入端部与连结凹槽40的底面抵接,由此将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在左右方向上一分为二(参照图6)。以上的结果是,例如,如图7所示,通过被一分为二的制冷剂流通路104和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形成了使从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中的一方流入的制冷剂从一对制冷剂输入输出部86、86中的另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通路径108。由此,制冷剂不停滞地流动,因此能够利用制冷剂高效地冷却制冷剂流通路104及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附近的基座构件28。这样,电路结构体10在基座构件28的内部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通路104和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并且,压入到突入部70a、70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中的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经由突入部70a、70b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由此也能够高效地冷却汇流条34、36。在此,为了容易理解,用假想线记载了制冷剂流通路径108。
根据形成为这种构造的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10,在基座构件28的内部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通路104。相对于突入到构成制冷剂流通路104的凹槽38a、38b内的突入部70a、70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压入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汇流条34、36经由突入部70a、70b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由此,能够使经由一对连接部32a、32b传递作为发热部件的继电器16的热的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经由突入部70a、70b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而高效地进行冷却。因此,与现有构造相比,能够以短的传热路径更可靠地促进作为发热部件的继电器16的散热,因此能够实现电路结构体10自身的散热性能的提高。而且,由于汇流条34、36被在制冷剂流通路104中流通的制冷剂冷却,因此同与汇流条34、36热接触的底盘或箱体自身成为超过70℃的高温的现有构造相比,能够实现散热效果、冷却效果的提高。
另外,由于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被压入并固定于突入部70a、70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因此能够更可靠且稳定地使汇流条34、36相对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因此,能够有利地提高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10的散热性能。而且,通过在设置于下侧通路壁部42的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收容密封橡胶50,并利用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盖部64a、64b和区域A来压缩密封橡胶50的简单的构造,能够空间效率良好地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结下侧通路壁部42与上侧通路壁部。而且,通过将密封橡胶50收容于密封橡胶收容凹部48,确保了密封橡胶50的保持性和定位性,组装作业性也优异。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并不限于由上述描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向突入到构成制冷剂流通路104的凹槽38a、38b内的突入部70a、70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压入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由此汇流条34、36经由突入部70a、70b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热接触,但并不限定于此。汇流条34、36与制冷剂流通路104的热接触也可以通过将汇流条34、36配置于制冷剂流通路104的周围,或者使汇流条34、36与构成制冷剂流通路104的下侧通路壁部42、盖部64a、64b接触等任意的构造来实现。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汇流条34、36作为导通构件来使用,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则也可以是仅用作散热用的汇流条。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突入到构成制冷剂流通路104的凹槽38a、38b内的突入部70a、70b的汇流条收容槽部74a、74b压入汇流条34、36的延伸部102,但并不限定于此。汇流条34、36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等而埋设于下侧通路壁部42、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盖部64a、64b。
(4)在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10中,下侧通路壁部42、构成上侧通路壁部的盖部64a、64b均为凹槽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106那样,上侧通路壁部也可以由平板状的上壁58的区域A构成,下侧通路壁部、上侧通路壁部、制冷剂流通路的形状能够任意地设定。
(5)在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10中,密封橡胶收纳凹部48设置于下壳体24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上壳体26侧,还可以设置于下壳体24和上壳体26这两者。
标号说明
10 电路结构体;
10a 电路结构体;
10b 电路结构体;
12 电源;
14 负载;
16 继电器(发热部件);
18 预充电电阻;
20 预充电继电器;
22 预充电电路;
24 下壳体;
26 上壳体;
28 基体构件;
29 汇流条;
30 汇流条;
32a、32b 连接部;
34 汇流条;
34a 第一连接部;
34b 第二连接部;
36 汇流条;
36a 第一连接部;
36b 第二连接部;
37 螺纹孔;
38a、38b 凹槽;
40 连结凹槽;
42 下侧通路壁部;
44 分割壁部;
46 凹部;
48 密封橡胶收容凹部;
50 密封橡胶;
52 汇流条固定部;
54 螺栓插通孔;
56 继电器固定部;
58 上壁;
60 周壁;
62 螺栓插通孔;
64a、64b 盖部;
66 下表面;
68 底面;
70a、70b 突入部;
72a、72b 上表面;
74a、74b 汇流条收容槽部;
76 突入部;
78 汇流条固定部开口窗;
80 继电器固定部开口窗;
82 预充电电阻安装部;
84 预充电继电器安装部;
86 制冷剂输入输出部;
88 软管接头;
90 继电器主体;
92 螺栓插通孔;
94 脚部;
96 螺栓插通孔;
98 螺栓插通孔;
100 螺栓插通孔;
102 延伸部;
104 制冷剂流通路;
106 制冷剂流通路连结部;
108 制冷剂流通路径。
Claims (6)
1.一种电路结构体,包括:
发热部件;
汇流条,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
绝缘性的基座构件,保持所述发热部件和所述汇流条;及
制冷剂流通路,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的内部并供制冷剂流通,
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具有构成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的通路壁部,通过相对于该通路壁部埋设或压入所述汇流条的一部分,由此所述汇流条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热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下侧通路壁部,所述上壳体包括与所述下侧通路壁部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结的上侧通路壁部,所述制冷剂流通路包括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的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和所述上侧通路壁部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上侧通路壁部包括盖部和突入部,所述盖部覆盖所述下侧通路壁部,所述突入部从该盖部突出并突入到由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划分且供所述制冷剂流通的凹槽内,所述汇流条的一部分被埋设或压入于该突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下侧通路壁部和所述上侧通路壁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包括对密封橡胶进行收容的密封橡胶收容凹部,所述密封橡胶被压缩而与所述密封橡胶收容凹部紧密接触,由此所述下侧通路壁部与所述上侧通路壁部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在所述基座构件突出设置有制冷剂输入输出部,该制冷剂输入输出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制冷剂流通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外部的制冷剂供给路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201590A JP7255453B2 (ja) | 2019-11-06 | 2019-11-06 | 回路構成体 |
JP2019-201590 | 2019-11-06 | ||
PCT/JP2020/040667 WO2021090761A1 (ja) | 2019-11-06 | 2020-10-29 | 回路構成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16931A true CN114616931A (zh) | 2022-06-10 |
Family
ID=7584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73702.6A Pending CN114616931A (zh) | 2019-11-06 | 2020-10-29 | 电路结构体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43902B2 (zh) |
JP (1) | JP7255453B2 (zh) |
CN (1) | CN114616931A (zh) |
WO (1) | WO20210907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99438B2 (ja) * | 2020-05-25 | 2023-06-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7299439B2 (ja) * | 2020-05-25 | 2023-06-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JP7529440B2 (ja) | 2020-05-25 | 2024-08-0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DE102022200644A1 (de) * | 2022-01-20 | 2023-07-20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Energieversorgungseinheit für ein Brennstoffzellensystem,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nergieversorgungseinheit |
US20240206136A1 (en) * | 2022-12-16 | 2024-06-20 | Bae Systems Controls Inc. | Coo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contacto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8073A (zh) | 2011-11-07 | 2014-07-09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半导体装置 |
JP6081128B2 (ja) | 2012-10-10 | 2017-02-1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
US9559508B2 (en) | 2013-10-10 | 2017-01-31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Housings with embedded bus bars and standoffs |
DE102014208255B4 (de) | 2014-04-30 | 2016-09-01 |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 Schaltungsanordnung, Stromwandler mit einer Schaltungsanordnung |
JP6604289B2 (ja) | 2016-08-30 | 2019-11-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気接続箱 |
JP6958164B2 (ja) * | 2017-05-23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イル装置、基板付きコイル装置及び電気接続箱 |
WO2020008222A1 (ja) * | 2018-07-03 | 2020-01-0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ユニッ卜 |
KR20210019855A (ko) * | 2019-08-13 | 2021-02-23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의 전장품 하우징 |
-
2019
- 2019-11-06 JP JP2019201590A patent/JP725545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0-29 US US17/771,660 patent/US119439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29 WO PCT/JP2020/040667 patent/WO202109076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0-29 CN CN202080073702.6A patent/CN11461693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77706A (ja) | 2021-05-20 |
US20220386456A1 (en) | 2022-12-01 |
WO2021090761A1 (ja) | 2021-05-14 |
JP7255453B2 (ja) | 2023-04-11 |
US11943902B2 (en) | 202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16931A (zh) | 电路结构体 | |
JP6604289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08604789B (zh) | 电气设备 | |
US20200169147A1 (en) | Motor vehicle and power converter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1356335B (zh) | 电气汇流条与冷却模块的电气总成以及电气装置 | |
WO2020261934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US10938006B2 (en) | Connection member, electric component unit, and battery device | |
JP6826331B1 (ja) | 回路構成体 | |
CN114731770A (zh) | 电路结构体 | |
KR20170113362A (ko) |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 |
JP2021052189A5 (zh) | ||
CN115553078A (zh) | 电路结构体 | |
CN112106455B (zh) | 用于车辆的功率转换器装置以及车辆 | |
WO2021153373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WO2021210658A1 (ja) | 車載電気部品内回路ユニット | |
JP2016222057A (ja) | 車両用電源装置 | |
US20220400580A1 (en) | Circuit assembly | |
WO2021153206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CN110277519B (zh) | 电池组 | |
CN109712763B (zh) | 电绝缘棒、装配件以及具有框架的电气设备 | |
KR101586641B1 (ko) | 전지팩 모듈 하우징 | |
CN109716557B (zh) | 电池组以及导电部件 | |
CN114041327B (zh) | 电路结构体 | |
WO2022265036A1 (ja) | 回路構成体 | |
JP2024003646A (ja) | 回路構成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