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1471A -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1471A
CN117401471A CN202311615816.0A CN202311615816A CN117401471A CN 117401471 A CN117401471 A CN 117401471A CN 202311615816 A CN202311615816 A CN 202311615816A CN 117401471 A CN117401471 A CN 117401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plate
rod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158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向前
李剑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Heshun Transpor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Heshun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Heshun Transpor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Heshun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158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1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1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22Horizontal loading or unloading platforms
    • B65G69/24Horizontal loading or unloading platforms having platform level adjus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4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8Loading land vehicles using endless convey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涉及货运装卸装置技术领域,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包括辅助装卸底座,辅助装卸底座的纵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前表面呈斜面设置,通过U形弹力板的回弹力将U形活动杆进行复原,进而使第一L形杆与第二L形杆以两个第二U形块上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做互相远离运动,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分别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进行卡接,使U形架、第一U形板、第三U形板以及货物卡接在两个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内部,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运装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货物运输是指以载货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通过道路使货物产生空间位移的生产活动,货运汽车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不仅能够很好地承担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所不能承担或不能很好承担的一些货运任务,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货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上货和卸货。
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111824805A公开了一种物流用卸货辅助装置,包括卸货机架、货物举升架、卸货平台和载物板,卸货机架上安装有升降杆上,升降杆上安装有货物举升架,货物举升架上安装有卸货平台,通过钢丝绳带动升降杆、货物举升架和卸货平台移动,当卸货平台移动至卸货机架顶部并与载物板平齐时,将货物从货车移动到卸货平台上,卸货平台及货物举升架运动至底部的托举架上,将护栏板转动至与地面接触,将货物从卸货平台及护栏板上卸下,从而实现大宗货物的卸货操作,避免因货车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影响大宗货物的卸货操作,卸货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但该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在上升与下落过程中缺少防坠落装置,当通过钢丝绳带动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来回往复升降运动中,会使钢丝绳的外表面因来回摩擦而产生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中会使磨损位置发生断裂现象,导致钢丝绳发生断裂,造成货物与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突然坠落发生损坏,进而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且载物板长度为固定式,不能根据装卸需要延长载物板长度,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能够解决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在上升与下落过程中缺少防坠落装置,当通过钢丝绳带动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来回往复升降运动中,会使钢丝绳的外表面因来回摩擦而产生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中会使磨损位置发生断裂现象,导致钢丝绳发生断裂,造成货物与货物举升架与卸货平台突然坠落发生损坏,进而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且载物板长度为固定式,不能根据装卸需要延长载物板长度,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性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包括辅助装卸底座,所述辅助装卸底座的纵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前表面呈斜面设置,支撑板的后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横向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第二T形槽,第二T形槽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有U形架,U形架上设置有防坠落装置,U形架远离第二T形块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板,且第一U形板的前表面与支撑板的后表面滑动连接;
其中,第一U形板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装置,第一U形板的后侧外表面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轴杆,两个轴杆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第三U形板,第三U形板的内部均匀转动安装有辊筒,第一U形板的右表面上设置有转动装置;
其中,第一U形板的上表面右侧靠近支撑板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左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光电传感器,第一U形板的上表面左侧对应光电传感器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发射板,第一U形板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与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
其中,支撑板的前表面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T形槽,两个第一T形槽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装置;
其中,支撑板的顶端斜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第二U形板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L形槽,两个L形槽内部之间设置有延伸装置,第二U形板的内壁靠近支撑板一端上下两侧倾斜对应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二U形板的内壁远离支撑板一端对应下侧第三转轴的位置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U形板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T形板,四个T形板的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其中,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把手;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的后表面上横向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挂钩环,辅助装卸底座的下表面后侧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T形块,第二T形块滑动安装在第二T形槽内部,第二T形块的后表面上设置有U形架,第二T形块的后表面与U形架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U形架的横向中间位置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环,且第二限位环的顶端与U形架的横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杆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且第一限位环位于U形架的横板上表面,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形活动杆,且U形活动杆位于U形架的横板下表面,第一矩形槽的内部顶端横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弧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卸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收绳辊,且收绳辊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收绳辊的外表面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收绳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板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绳圈,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绳圈与弧形滑槽内部与第一限位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变频电机,且第三变频电机位于右侧第二固定板右表面,第三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右侧第二固定板并与转杆固定连接;
其中,第三变频电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U形弹力板,U形弹力板套接固定安装在滑杆的外表面上,且U形弹力板的下表面与U形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U形弹力板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架的横板下表面两侧上,U形架的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块,且两个第二U形块呈镜像设置,两个第二U形块与位于最低端的U形活动杆内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两个第二U形块内部分别通过第一销钉转动安装有第一L形杆与第二L形杆,第一L形杆与第二L形杆相靠近端均活动插接在U形活动杆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销钉转动连接,第一L形杆与第二L形杆的竖板均远离第二U形块一端通过第三销钉转动安装有U形限位板,且两个U形限位板呈镜像设置。
优选的,所述U形架的两侧均对应U形限位板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限位槽,两个U形限位板分别滑动插接两个矩形限位槽内部,两个U形限位板的相背离端上表面呈斜面设置;
其中,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均匀固定安装有三角形齿牙,两个U形限位板的相背离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齿牙内部;
其中,U形架的两个竖板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
其中,第一矩形槽的内部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第一U形板的右表面后侧位置上,第一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变频电机,第二变频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外表面上侧啮合连接有蜗杆,蜗杆套接固定安装在右侧轴杆的外表面上;
其中,第二变频电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T形块,第一T形块滑动安装在第一T形槽内部,第一T形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块,第一U形块的底端横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夹板的后表面与第一U形块的内表面贴合并滑动连接,螺纹杆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把,夹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延伸装置包括U形滑架,U形滑架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个L形槽内部,U形滑架的内部靠近横板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U形滑架的两个纵板远离横板一端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与L形槽竖槽相适配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
其中,第二U形板的内部靠近第三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前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U形滑架的横板后表面固定连接,U形滑架远离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
其中,两个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四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
其中,两个电动伸缩杆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变频电机,第一变频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右表面上,第一变频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下侧第三转轴转动贯穿第二U形板的右表面一端上;
其中,第一变频电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T形板的上表面上,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板;
其中,四个液压伸缩杆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初始状态下U形架会由于导绳圈的拉力与U形架、第一U形板、第三U形板以及货物的重量使其最底端向上滑动,进而使其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环的辅助装卸底座下表面接触,当钢丝绳来回往复升降运动,会使钢丝绳的外表面因来回摩擦而产生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中会使磨损位置发生断裂现象,钢丝绳发生断裂后,U形弹力板的回弹力将U形活动杆进行复原,进而使第一L形杆与第二L形杆以两个第二U形块上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做互相远离运动,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分别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进行卡接,使U形架、第一U形板、第三U形板以及货物卡接在两个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内部,防止货物因钢丝绳发生断裂,造成货物与设备突然坠落发生损坏,进而会带来经济损失,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2)、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当从车厢尾部向车厢头部卸货时,会使输送带的长度不够用时,通过单片机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步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U形滑架的两端分别在两个L形槽内部向远离支撑板一端运动,进而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二转轴与第四转轴向远离支撑板一端运动,进而便可以完成对输送带的调节,通过输送带的延长避免车厢最里面的货物在卸载货物时,因输送带的长度固定不同调节,就需要卸货人员来回搬运最里面的货物放置在输送带上表面上,进而就会增加卸货人员工作强度,同时减低了工作效率,进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输送带的长度,降低了卸货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3)、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通过卸货操作人员手握支撑板的把手,利用万向轮将该装置移动至货车的尾部位置上,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四个液压伸缩杆启动,四个液压伸缩杆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防滑板与地面接触,使万向轮与地面脱离,方便通过T形板、液压伸缩杆以及防滑板对辅助装卸底座进行稳定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进一步的卸货工作。
(4)、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在进行卸货前,通过第一T形块在第一T形槽内部上下滑动,进而带动第一U形块上下移动,可以根据货车的车厢与地面的高度调节第一U形块的位置,再通过转动转把带动螺纹杆旋转,因螺纹杆与第一U形块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轴承转动带动夹板向上移动,进而先将第一U形块夹持在货车的尾部上,从而保证辅助装卸底座与货车在卸货时不发生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5)、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通过第一矩形槽内部底端均匀设置的缓冲弹簧对下落底端的U形架与第一连接板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U形架与第一连接板发生过大振动,避免第一U形板、第三U形板以及货物下落最底端时因惯性产生振动而发生损坏,进而影响到卸载货物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6)、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二变频电机逆时针启动,进而带动第三U形板顺时针转动,将第三U形板调节至与第一U形板的角度垂直状态,第三U形板的作用不仅可以有助于卸载货物,而且可以防止输送装置上货物从其后侧掉落下来,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性与安全性。
(7)、该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通过智能控制器的单片机启动第三变频电机逆时针转动,第三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轴杆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轴杆逆时针转动带动收绳辊逆时针转动,进而使收绳辊上缠绕的导绳圈通过第三U形板、第一U形板、U形架以及货物的重量向下移动,进而同步使第二T形块在第二T形槽内部向下滑动,进而通过第二T形块与第二T形槽的配合对U形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垂直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辅助装卸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U形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展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U形板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U形板内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U形板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U形块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辅助装卸底座;2、支撑板;3、第一U形板;4、第二U形板;5、第三U形板;6、T形板;7、液压伸缩杆;8、防滑板;9、万向轮;10、矩形孔;11、三角板;12、输送带;13、发射板;14、辊筒;15、光电传感器;16、支撑杆;17、智能控制器;18、第一变频电机;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1、第一矩形槽;22、三角形齿牙;23、缓冲弹簧;24、轴杆;25、蜗杆;26、第二变频电机;27、第一固定板;28、蜗杆;29、第二固定板;30、收绳辊;31、第三变频电机;32、钢丝绳;33、导绳圈;34、第一T形槽;35、第一T形块;36、第一U形块;37、夹板;38、螺纹杆;39、第二T形槽;40、第一连接板;41、U形架;42、第一L形杆;43、第二U形块;44、U形限位板;45、矩形限位槽;46、第二L形杆;47、U形弹力板;48、第一限位环;49、第二限位环;50、滑杆;51、U形活动杆;52、电动伸缩杆;53、第四转轴;54、第二T形块;55、输送装置;56、U形滑架;57、第一转轴;58、L形槽;59、固定块;60、第二转轴;61、第三转轴;62、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包括辅助装卸底座1,辅助装卸底座1的纵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10,矩形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顶端前表面呈斜面设置,支撑板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1,第一矩形槽21的横向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第二T形槽39,第二T形槽39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有U形架41,U形架41上设置有防坠落装置,U形架41远离第二T形块5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板3,且第一U形板3的前表面与支撑板2的后表面滑动连接;
其中,第一U形板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装置55,输送装置55的变频电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输送装置55组成部分为一个变频电机、两个滚轴以及一个输送带,工作通过变频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其中的一个滚轴转动,通过输送带带动另外一个同步转动,进而就可以使输送装置55工作,第一U形板3的后侧外表面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轴杆24,两个轴杆24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第三U形板5,第三U形板5的内部均匀转动安装有辊筒14,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上设置有转动装置;
其中,第一U形板3的上表面右侧靠近支撑板2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顶端左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5,第一U形板3的上表面左侧对应光电传感器15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发射板13,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器17,智能控制器17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与光电传感器15电性连接;
其中,支撑板2的前表面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T形槽34,两个第一T形槽34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装置;
其中,支撑板2的顶端斜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4,第二U形板4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L形槽58,两个L形槽58内部之间设置有延伸装置,第二U形板4的内壁靠近支撑板2一端上下两侧倾斜对应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61,第二U形板4的内壁远离支撑板2一端对应下侧第三转轴61的位置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7,第二U形板4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T形板6,四个T形板6的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其中,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把手;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后表面上横向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挂钩环,辅助装卸底座1的下表面后侧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升降装置包括第二T形块54,第二T形块54滑动安装在第二T形槽39内部,第二T形块54的后表面上设置有U形架41,第二T形块54的后表面与U形架41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U形架41的横向中间位置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50,滑杆50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环49,且第二限位环49的顶端与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杆50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48,且第一限位环48位于U形架41的横板上表面,滑杆5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形活动杆51,且U形活动杆51位于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顶端横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弧形滑槽。
进一步的,辅助装卸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9,两个第二固定板29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收绳辊30,且收绳辊30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收绳辊30的外表面上缠绕有钢丝绳32,钢丝绳32的一端与收绳辊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板2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绳圈33,钢丝绳3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绳圈33与弧形滑槽内部与第一限位环4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变频电机31,且第三变频电机31位于右侧第二固定板29右表面,第三变频电机31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右侧第二固定板29并与转杆固定连接;
其中,第三变频电机31与单片机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启动第三变频电机3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收绳辊30转动,进而同步带动导绳圈33进行收缩缠绕在收绳辊30的外表面上,进而通过导绳圈33收缩带动第一限位环48向上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滑杆50与U形活动杆51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以第二U形块43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44相互靠近,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进行分离,通过导绳圈33继续收缩运动带动U形架41、第一U形板3、输送装置55以及第三U形板5同步向上移动,再将输送装置55的上表面升降到与输送带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后,通过单片机停止第三变频电机31顺时针转动,进而即可完成对第一U形板3的升降工作。
进一步的,防坠落装置包括U形弹力板47,U形弹力板47套接固定安装在滑杆50的外表面上,且U形弹力板47的下表面与U形活动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U形弹力板47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两侧上,U形架41的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块43,且两个第二U形块43呈镜像设置,两个第二U形块43与位于最低端的U形活动杆51内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两个第二U形块43内部分别通过第一销钉转动安装有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相靠近端均活动插接在U形活动杆51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销钉转动连接,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的竖板均远离第二U形块43一端通过第三销钉转动安装有U形限位板44,且两个U形限位板44呈镜像设置,初始状态下U形架41由于导绳圈33的拉力与U形架41、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的重量使其最底端向上滑动,进而使其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环49的辅助装卸底座1下表面接触,当钢丝绳32来回往复升降运动,会使钢丝绳32的外表面因来回摩擦而产生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中会使磨损位置发生断裂现象,钢丝绳32发生断裂后,U形弹力板47的回弹力将U形活动杆51进行复原,进而使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以两个第二U形块43上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44做互相远离运动,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通过两个矩形限位槽45内部滑动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进行卡接,使U形架41、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卡接在两个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内部,防止货物因钢丝绳32发生断裂,造成货物与设备突然坠落发生损坏,进而会带来经济损失,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的,U形架41的两侧均对应U形限位板44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限位槽45,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滑动插接两个矩形限位槽45内部,两个U形限位板44的相背离端上表面呈斜面设置;
其中,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均匀固定安装有三角形齿牙22,两个U形限位板44的相背离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齿牙22内部;
其中,U形架41的两个竖板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0;
其中,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3,第一矩形槽21内部底端均匀固定安装的缓冲弹簧23对下落底端的U形架41与第一连接板40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U形架41与第一连接板40发生过大振动,避免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下落最底端时因惯性产生振动而发生损坏,进而影响到卸载货物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27,第一固定板27固定安装在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后侧位置上,第一固定板2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变频电机26,第二变频电机2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蜗杆28,蜗杆28的外表面上侧啮合连接有蜗杆25,蜗杆25套接固定安装在右侧轴杆24的外表面上;
其中,第二变频电机26与单片机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二变频电机26顺时针转动,第二变频电机26的输出端顺时针转动带动蜗杆28顺时针转动,蜗杆28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蜗杆25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右侧的轴杆24逆时针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三U形板5逆时针转动,使第三U形板5的下表面与辅助装卸底座1的后侧上表面拐角处接触。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T形块35,第一T形块35滑动安装在第一T形槽34内部,第一T形块3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块36,第一U形块36的底端横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8,螺纹杆38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夹板37,且夹板37的后表面与第一U形块36的内表面贴合并滑动连接,螺纹杆38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把,夹板3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通过第一T形块35在第一T形槽34内部上下滑动,进而带动第一U形块36上下移动,可以根据货车的车厢与地面的高度调节第一U形块36的位置,再通过转动转把带动螺纹杆38旋转,因螺纹杆38与第一U形块36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轴承转动带动夹板37向上移动,进而先将第一U形块36夹持在货车的尾部上,从而保证辅助装卸底座1与货车在卸货时不发生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延伸装置包括U形滑架56,U形滑架56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个L形槽58内部,U形滑架56的内部靠近横板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60,U形滑架56的两个纵板远离横板一端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与L形槽58竖槽相适配的固定块59,两个固定块59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53;
其中,第二U形板4的内部靠近第三转轴6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2的前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2,两个电动伸缩杆52的伸缩端与U形滑架56的横板后表面固定连接,U形滑架56远离电动伸缩杆52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1;
其中,两个第三转轴61、第一转轴57、第二转轴60以及第四转轴53之间通过输送带12传动连接;
其中,两个电动伸缩杆52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当从车厢尾部向车厢头部卸货时,会使输送带12的长度不够用时,通过单片机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52同步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52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U形滑架56的两端分别在两个L形槽58内部向远离支撑板2一端运动,进而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二转轴60与第四转轴53向远离支撑板2一端运动,进而便可以完成对输送带12的调节,通过输送带12的延长避免车厢最里面的货物在卸载货物时,因输送带12的长度固定不同调节,就需要卸货人员来回搬运最里面的货物放置在输送带12上表面上,进而就会增加卸货人员工作强度,同时减低了工作效率,进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输送带12的长度,降低了卸货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变频电机18,第一变频电机18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右表面上,第一变频电机1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第一锥齿轮19的外表面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固定安装在下侧第三转轴61转动贯穿第二U形板4的右表面一端上;
其中,第一变频电机1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第一变频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9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19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20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20逆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下侧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下侧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通过输送带12分别带动第一转轴57、第二转轴60、第四转轴53以及上侧的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进而使输送带12逆时针转动,此时,卸货人员将货物放置在输送带12的上表面通过输送带12逆时针转动将货物往输送装置55上输送。
进一步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7,液压伸缩杆7固定安装在T形板6的上表面上,液压伸缩杆7的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板8,通过卸货操作人员手握支撑板2的把手,利用万向轮9将该装置移动至货车的尾部位置上,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四个液压伸缩杆7启动,四个液压伸缩杆7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防滑板8与地面接触,使万向轮9与地面脱离,方便通过T形板6、液压伸缩杆7以及防滑板8对辅助装卸底座1进行稳定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进一步的卸货工作。
其中,四个液压伸缩杆7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变频电机18与第三变频电机31均为自锁变频电机,自锁变频电机为专利汇公开号:CN208378271U中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该装置在工作中第三变频电机31的转速大于第一变频电机18的转速。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卸货操作人员手握支撑板2的把手,利用万向轮9将该装置移动至货车的尾部位置上,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四个液压伸缩杆7启动,四个液压伸缩杆7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防滑板8与地面接触,使万向轮9与地面脱离,方便通过T形板6、液压伸缩杆7以及防滑板8对辅助装卸底座1进行稳定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方便进一步的卸货工作;
在进行卸货前,通过第一T形块35在第一T形槽34内部上下滑动,进而带动第一U形块36上下移动,可以根据货车的车厢与地面的高度调节第一U形块36的位置,再通过转动转把带动螺纹杆38旋转,因螺纹杆38与第一U形块36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轴承转动带动夹板37向上移动,进而先将第一U形块36夹持在货车的尾部上,从而保证辅助装卸底座1与货车在卸货时不发生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通过智能控制器17上的单片机控第一变频电机18与光电传感器15启动,第一变频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9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19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20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20逆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下侧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下侧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通过输送带12分别带动第一转轴57、第二转轴60、第四转轴53以及上侧的第三转轴61逆时针转动,进而使输送带12逆时针转动,此时,卸货人员将货物放置在输送带12的上表面通过输送带12逆时针转动将货物往输送装置55上输送,因光电传感器15的内部设置有发光器与收光器,正常情况下,光电传感器15的内部发光器发出的光被发射板13反射回来被其内部的收光器收到,此时输送装置55不转动,一旦光路被货物挡住,收光器收不到光时,光电开关就动作,给智能控制器17的上单片机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进而通过单片机控制启动输送装置55上的变频电机启动,输送装置55开始工作,当货物完全通过光电传感器15后,光电传感器15的内部的收光器有可以继续接收到发射板13反射回来的光,这时,给智能控制器17的上单片机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使输送装置55上的变频电机停止转动;
再通过智能控制器17的单片机启动第三变频电机31逆时针转动,第三变频电机3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轴杆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轴杆逆时针转动带动收绳辊30逆时针转动,进而使收绳辊30上缠绕的导绳圈33通过第三U形板5、第一U形板3、U形架41以及货物的重量向下移动,进而同步使第二T形块54在第二T形槽39内部向下滑动,进而通过第二T形块54与第二T形槽39的配合对U形架41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垂直上下移动;
初始状态下U形架41由于导绳圈33的拉力与U形架41、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的重量使其最底端向上滑动,进而使其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环49的辅助装卸底座1下表面接触,进而同步带动滑杆50在第二限位环49与U形架41的横板内部滑动向上运动,从而带动U形弹力板47的最低端向上运动,进而通过U形活动杆51上的第二销钉带动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均以第二U形块43上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上的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在两个矩形限位槽45内部做互相靠近运动,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44的相背离端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内部分离,此时,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不在对U形架41进行限位,当U形架41与第一连接板40下落到最底端时,第一矩形槽21内部底端均匀固定安装的缓冲弹簧23对下落底端的U形架41与第一连接板40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U形架41与第一连接板40发生过大振动,避免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下落最底端时因惯性产生振动而发生损坏,进而影响到卸载货物货物的完整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当第一U形板3的底端下落到辅助装卸底座1的上表面时,控制第三变频电机31停止转动,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二变频电机26顺时针转动,第二变频电机26的输出端顺时针转动带动蜗杆28顺时针转动,蜗杆28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蜗杆25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右侧的轴杆24逆时针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三U形板5逆时针转动,使第三U形板5的下表面与辅助装卸底座1的后侧上表面拐角处接触;
再通过单片机启动输送装置55上的变频电机逆时针转动,进而使输送装置55逆时针转动,最后货物通过第三U形板5上的辊筒14卸落到地面上,可以完成对货物的卸载货物,当第一U形板3的货物卸载货物完成后进行前,单片机控制第二变频电机26逆时针启动,进而带动第三U形板5顺时针转动,将第三U形板5调节至与第一U形板3的角度垂直状态,第三U形板5的作用不仅可以有助于卸载货物,而且可以防止输送装置55上货物从其后侧掉落下来;
通过单片机启动第三变频电机3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收绳辊30转动,进而同步带动导绳圈33进行收缩缠绕在收绳辊30的外表面上,进而通过导绳圈33收缩带动第一限位环48向上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滑杆50与U形活动杆51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以第二U形块43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44相互靠近,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进行分离,通过导绳圈33继续收缩运动带动U形架41、第一U形板3、输送装置55以及第三U形板5同步向上移动,再将输送装置55的上表面升降到与输送带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后,通过单片机停止第三变频电机31顺时针转动,进而即可完成对第一U形板3的升降工作;
当钢丝绳32来回往复升降运动,会使钢丝绳32的外表面因来回摩擦而产生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中会使磨损位置发生断裂现象,钢丝绳32发生断裂后,U形弹力板47的回弹力将U形活动杆51进行复原,进而使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以两个第二U形块43上的第一销钉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两个U形限位板44做互相远离运动,进而使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通过两个矩形限位槽45内部滑动与两侧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进行卡接,使U形架41、第一U形板3、第三U形板5以及货物卡接在两个均匀设置的三角形齿牙22内部,防止货物因钢丝绳32发生断裂,造成货物与设备突然坠落发生损坏,进而会带来经济损失,使得该装置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当从车厢尾部向车厢头部卸货时,会使输送带12的长度不够用时,通过单片机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52同步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52同步做伸长运动带动U形滑架56的两端分别在两个L形槽58内部向远离支撑板2一端运动,进而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二转轴60与第四转轴53向远离支撑板2一端运动,进而便可以完成对输送带12的调节,通过输送带12的延长避免车厢最里面的货物在卸载货物时,因输送带12的长度固定不同调节,就需要卸货人员来回搬运最里面的货物放置在输送带12上表面上,进而就会增加卸货人员工作强度,同时减低了工作效率,进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输送带12的长度,降低了卸货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在装货时通过智能控制器17内的单片机控制输送装置55上的变频电机顺时针转动以及第一变频电机18逆时针转动,通过上步骤就可完成对货物的装载,进而使得该装置便于自动化对货物的装卸,降低了工作强度,节约成本,再次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包括辅助装卸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卸底座(1)的纵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孔(10),矩形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顶端前表面呈斜面设置,支撑板(2)的后表面上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1),第一矩形槽(21)的横向中间位置上竖向开设有第二T形槽(39),第二T形槽(39)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有U形架(41),U形架(41)上设置有防坠落装置,U形架(41)远离第二T形块(5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板(3),且第一U形板(3)的前表面与支撑板(2)的后表面滑动连接;
其中,第一U形板(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装置(55),第一U形板(3)的后侧外表面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轴杆(24),两个轴杆(24)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第三U形板(5),第三U形板(5)的内部均匀转动安装有辊筒(14),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上设置有转动装置;
其中,第一U形板(3)的上表面右侧靠近支撑板(2)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顶端左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5),第一U形板(3)的上表面左侧对应光电传感器(15)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发射板(13),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器(17),智能控制器(17)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与光电传感器(15)电性连接;
其中,支撑板(2)的前表面顶端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T形槽(34),两个第一T形槽(34)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装置;
其中,支撑板(2)的顶端斜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4),第二U形板(4)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L形槽(58),两个L形槽(58)内部之间设置有延伸装置,第二U形板(4)的内壁靠近支撑板(2)一端上下两侧倾斜对应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61),第二U形板(4)的内壁远离支撑板(2)一端对应下侧第三转轴(61)的位置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7),第二U形板(4)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对称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T形板(6),四个T形板(6)的上均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其中,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把手;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后表面上横向中间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挂钩环,辅助装卸底座(1)的下表面后侧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T形块(54),第二T形块(54)滑动安装在第二T形槽(39)内部,第二T形块(54)的后表面上设置有U形架(41),第二T形块(54)的后表面与U形架(41)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U形架(41)的横向中间位置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50),滑杆(50)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环(49),且第二限位环(49)的顶端与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滑杆(50)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环(48),且第一限位环(48)位于U形架(41)的横板上表面,滑杆(5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形活动杆(51),且U形活动杆(51)位于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顶端横向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弧形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卸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9),两个第二固定板(29)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上套接固定安装有收绳辊(30),且收绳辊(30)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收绳辊(30)的外表面上缠绕有钢丝绳(32),钢丝绳(32)的一端与收绳辊(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板(2)的前表面横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绳圈(33),钢丝绳(3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绳圈(33)与弧形滑槽内部与第一限位环(48)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其中,辅助装卸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变频电机(31),且第三变频电机(31)位于右侧第二固定板(29)右表面,第三变频电机(31)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右侧第二固定板(29)并与转杆固定连接;
其中,第三变频电机(31)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装置包括U形弹力板(47),U形弹力板(47)套接固定安装在滑杆(50)的外表面上,且U形弹力板(47)的下表面与U形活动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U形弹力板(47)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架(41)的横板下表面两侧上,U形架(41)的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块(43),且两个第二U形块(43)呈镜像设置,两个第二U形块(43)与位于最低端的U形活动杆(51)内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两个第二U形块(43)内部分别通过第一销钉转动安装有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相靠近端均活动插接在U形活动杆(51)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销钉转动连接,第一L形杆(42)与第二L形杆(46)的竖板均远离第二U形块(43)一端通过第三销钉转动安装有U形限位板(44),且两个U形限位板(44)呈镜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41)的两侧均对应U形限位板(44)的位置上开设有矩形限位槽(45),两个U形限位板(44)分别滑动插接两个矩形限位槽(45)内部,两个U形限位板(44)的相背离端上表面呈斜面设置;
其中,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左右两侧对应均匀固定安装有三角形齿牙(22),两个U形限位板(44)的相背离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齿牙(22)内部;
其中,U形架(41)的两个竖板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0);
其中,第一矩形槽(21)的内部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27),第一固定板(27)固定安装在第一U形板(3)的右表面后侧位置上,第一固定板(2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变频电机(26),第二变频电机(2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蜗杆(28),蜗杆(28)的外表面上侧啮合连接有蜗杆(25),蜗杆(25)套接固定安装在右侧轴杆(24)的外表面上;
其中,第二变频电机(26)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T形块(35),第一T形块(35)滑动安装在第一T形槽(34)内部,第一T形块(3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块(36),第一U形块(36)的底端横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8),螺纹杆(38)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夹板(37),且夹板(37)的后表面与第一U形块(36)的内表面贴合并滑动连接,螺纹杆(38)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把,夹板(3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装置包括U形滑架(56),U形滑架(56)的两端滑动安装在两个L形槽(58)内部,U形滑架(56)的内部靠近横板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60),U形滑架(56)的两个纵板远离横板一端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与L形槽(58)竖槽相适配的固定块(59),两个固定块(59)相对应端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53);
其中,第二U形板(4)的内部靠近第三转轴(6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2)的前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2),电动伸缩杆(52)的伸缩端与U形滑架(56)的横板后表面固定连接,U形滑架(56)远离电动伸缩杆(52)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1);
其中,两个第三转轴(61)、第一转轴(57)、第二转轴(60)以及第四转轴(53)之间通过输送带(12)传动连接;
其中,两个电动伸缩杆(52)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变频电机(18),第一变频电机(18)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的右表面上,第一变频电机(1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第一锥齿轮(19)的外表面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固定安装在下侧第三转轴(61)转动贯穿第二U形板(4)的右表面一端上;
其中,第一变频电机(18)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7),液压伸缩杆(7)固定安装在T形板(6)的上表面上,液压伸缩杆(7)的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板(8);
其中,四个液压伸缩杆(7)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CN202311615816.0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Pending CN117401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5816.0A CN117401471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5816.0A CN117401471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1471A true CN117401471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9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15816.0A Pending CN117401471A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14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9380A (zh) 控制和操纵集装箱起重机或其他类似起重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21414A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提升装置及提升方法
CN117401471A (zh) 一种道路货运自动化辅助装卸装置
CN218025211U (zh) 一种土木建筑用吊运装置
CN215439559U (zh) 一种电力检修用升降装置
CN115744252A (zh) 一种无动力下料装置
CN112392271B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建筑机械工程施工用送料机
WO2004022474A1 (en) Gantry crane
CN115635946A (zh) 一种换电站换电机器人抓手结构
CN212314731U (zh) 一种仓库用稳定举升的搬运机器人
CN205370474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钻具移送装置
JPH0791072A (ja) 外壁カーテンウオール吊り込み方法及び装置
CN211769900U (zh) 一种防摆动起重机
CN217176700U (zh) 一种井下煤矿用的安全提升机结构
CN114380229B (zh) 一种升降机
CN219507555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用防坠装置
CN218665042U (zh) 一种移动式卸板机
CN215801009U (zh) 一种桥梁养护用安全平台
CN220116146U (zh) 一种升降搬运机构
CN212559317U (zh) 一种磁控溅射膜上/下膜装置
CN218840981U (zh) 一种无动力下料装置
CN21386510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机
CN220011789U (zh) 一种往复式提升机
CN214653304U (zh) 一种建筑材料运输用提升设备
CN218371559U (zh) 一种调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