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8684A -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8684A
CN117368684A CN202210769700.1A CN202210769700A CN117368684A CN 117368684 A CN117368684 A CN 117368684A CN 202210769700 A CN202210769700 A CN 202210769700A CN 117368684 A CN117368684 A CN 117368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rack
handling
target device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9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昭昆
萧智翔
于承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ston Digit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ston Digital Inc filed Critical Kingston Digital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7697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8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8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93Handling, conveying or loading, e.g. belts, boats, vacuum fing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于该自动化测试系统中,一测试设备的一测试计算机与一装卸设备的一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且该装卸设备根据该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该测试设备则根据该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此外,于测试完成后,该装卸设备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并且根据该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

Description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针对集成电路(IC)装置进行自动装卸、测试及分类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针对集成电路装置的测试系统需仰赖作业员将目标装置(例如:内存、中央处理器等待测装置)安装于测试载体(例如:主机板),接着操作测试设备对该目标装置执行测试程序。当测试完成后,作业员再将测试完的该目标装置自测试载体上移除,同时根据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判断该目标装置是否符合标准,并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分类区域。这样的测试系统不仅出错率高,且于运作上缺乏效率。有鉴于此,如何提升测试集成电路装置的运作效率,实乃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本技术领域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该自动化测试系统可包含一测试设备以及一装卸设备。该测试设备包含一测试计算机,该装卸设备包含一装卸计算机,且该测试计算机与该装卸计算机可相互通信。该装卸设备可用以根据该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该测试设备可用以根据该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此外,该装卸设备还可用以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并根据该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
此外,为了至少解决本技术领域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该自动化测试方法可包含下列步骤:
由一装卸设备根据一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其中,该测试设备的一测试计算机与该装卸设备的一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
由该测试设备根据该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
由该装卸设备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以及
由该装卸设备根据该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可自动地将目标装置(即,待测装置)安装于测试载体上,以利后续测试,且于完成测试后也可自动地将目标装置自测试载体上卸除,并且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类。装卸设备与测试设备可分别进行自动的装卸及测试流程,故可提升各自的工作效率,而因装卸设备与测试设备还具有协作能力,故还可避免两设备间因无法掌握对方的工作进度而造成整体测试效率下降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确实改善了传统测试系统的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装卸设备的运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装卸设备、测试设备与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如下所示:
1:自动化测试系统
11:装卸设备
111:入料区
112:取料区
113:装卸区
114:分类区
115:出料区
12:测试设备
13:运输设备
2:自动化测试系统
C1、C2:类别
CP1:装卸计算机
CP2:测试计算机
CP3:运输计算机
D1~Dm:目标装置
F1:工作场域
F2:工作场域
R1:多层装卸架
R2:多层测试架
R3:多层运输架
TC1~TCn:测试载体
4:自动化测试方法
401、402、403、4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在该些实施例中描述的任何特定环境、应用、结构、过程或步骤。在附图中,与本发明无关的元件未予示出。图中个别元件的尺寸及尺寸关系仅为示例性实例,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以下描述中,相同(或相似)的符号可对应于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仅用于描述实施例的目的,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单数形式“一”亦旨在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包含”、“包括”等用语指定所述角色、整数、步骤、操作及/或元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个其他角色、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及/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用语“及/或”包含一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何及所有组合。尽管在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该等元件不应被该等用语限制。该等用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因此,举例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以下描述的一第一元件亦可被称为一第二元件。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图1A所示的内容只是作为范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图1A,一自动化测试系统1可包含一装卸设备11以及一测试设备12,且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与测试设备12的工作场域重叠。装卸设备11可包含一装卸计算机CP1,测试设备12可包含一测试计算机CP2,且装卸计算机CP1与测试计算机CP2可相互通信。更具体而言,装卸计算机CP1与测试计算机CP2可各自包含一收发器,借此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以无线通信为例,该收发器可包含例如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调变器、解调变器、侦测器、类比至数字转换器、数字至类比转换器等通信元件。以有线通信为例,该收发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吉比特以太网收发器(gigabit Ethernettransceiver)、吉比特以太网介面转换器(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GBIC)、小封装可插拔收发器(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transceiver)、10吉比特小封装可插拔收发器(ten gigabit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XFP)transceiver)等等。
通过装卸计算机CP1与测试计算机CP2之间的通信连结,装卸设备11可实时取得测试设备12的状态(例如:闲置/待命中、满载、半载等等),并可根据测试设备12的状态,而自动地将未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之中的一或多个安装于一或多个测试载体TC1~TCn上,或自动地将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中的一或多个从测试载体TC1~TCn上卸下。可以只将单一个目标装置安装到单一个测试载体上,也可以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到同一个测试载体上。在某些实施例中,测试载体TC1~TCn各自可以是一主机板,而目标装置D1~Dm各自可以是一内存、一中央处理器、一显示卡、一音效卡、一固态硬盘、或一非固态硬盘等集成电路装置。装卸设备11可以包含至少一机械手臂或其他装卸工具,用以安装未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或卸下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
通过装卸计算机CP1与测试计算机CP2之间的通信连结,测试设备12也可实时取得装卸设备11的状态(例如:闲置/待命中、满载、半载等等),并可根据装卸设备11的状态,而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测试载体TC1~TCn上的目标装置D1~Dm,并于测试完成后产生对应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可以是例如各目标装置是否符合预设的测试标准。
取决于不同的测试目的,测试设备12可以包含不同的测试元件,用以针对目标装置D1~Dm进行各种项目的测试。举例而言,假如欲测试目标装置D1~Dm在运行中的散热能力及/或耐热程度,则测试设备12可包含诸如一加热元件、一温度感测元件等等。再举例而言,假如欲测试目标装置D1~Dm的导电性,则测试设备12可包含一探针、一电表仪器等等与电流量测有关的元件。
在测试设备12完成测试后,装卸设备11还可自动地自多个测试载体TC1~TCn上将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卸下,并根据测试设备12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进行分类。分类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而预先设定。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分类可包含符合测试标准以及不符合测试标准这两类。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分类可包含符合测试标准、不符合测试标准、以及无法判断这三类。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图1B所示的内容只是作为范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图1B,一自动化测试系统2可包含一装卸设备11、一测试设备12以及一运输设备13,且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与测试设备12的工作场域F2不重叠。由于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与测试设备12的工作场域F2不重叠(例如: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彼此相隔数公尺、数十公尺或数百公尺以上),故需要通过运输设备13协助在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移动测试载体TC1~TCn,以供装卸设备11安装与或拆卸目标装置D1~Dm,以及供测试设备12测试目标装置D1~Dm。在某些实施例中,在两场域F1及F2相距不远的情况下,也可由现场的作业人员协助在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移动测试载体TC1~TCn。运输设备13可包含一运输计算机CP3,且运输计算机CP3可包含一有线或无线的收发器,用以与测试计算机CP2以及装卸计算机CP1相互通信。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装卸设备的运作方式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内容只是作为范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图2,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可包含多个区域,例如一入料区111、一取料区112、一装卸区113、一分类区114以及一出料区115。
入料区111可用以存放未测试过的目标装置,取料区112则可用以放置待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装卸设备11的装卸工具(例如,机械手臂)可用以将测试载体TC1~TCn移动到装卸区113,自取料区112中拿取待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然后于装卸区113中将待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安装于相应的测试载体TC1~TCn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中的入料区111、取料区112、装卸区113、分类区114、出料区115整体上约需要9平方公尺的设置面积,但不以此为限。
在将待测试的目标装置D1~Dm安装于相应的测试载体TC1~TCn上之后,自动化测试系统1的装卸设备11可将装载有目标装置D1~Dm的测试载体TC1~TCn移动至测试设备12,直接进行测试。
不同于自动化测试系统1,自动化测试系统2的装卸设备11会通过运输设备13来将装载有目标装置D1~Dm的测试载体TC1~TCn移动至测试设备12的工作场域F2中,以供测试设备12进行测试。详言之,通过运输计算机CP3与测试计算机CP2之间的通信连结,运输设备13可实时取得测试设备12的状态(例如:闲置/待命中、满载、半载等等),并可根据测试设备12的状态而将装载有目标装置D1~Dm的测试载体TC1~TCn移动至测试设备12所在的工作场域F2中,以让测试设备12接手测试目标装置D1~Dm。同样地,通过运输计算机CP3与测试计算机CP1之间的通信连结,运输设备13可实时取得装卸设备11的状态(例如:闲置/待命中、满载、半载等等),并可根据装卸设备11的状态而将装载有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的测试载体TC1~TCn移回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随后,装卸设备11可在装卸区113中将目标装置D1~Dm自其测试载体TC1~TCn上卸下。
通过装卸计算机CP1与测试计算机CP2之间的通信连结,测试设备12在完成测试之后还可将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的测试结果传送至装卸设备11,以让装卸设备11根据测试的结果,将已卸下的测试过的目标装置D1~Dm进行分类,例如将其区分为图2中所示的类别C1(例如,符合测试标准)或类别C2(例如,不符合测试标准),并放置于分类区114中对应于各类别的存储空间。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类别可用以表示例如:通过测试与否、耐热度的多个等级、导电性的多个等级等等。分类区114中特定类别的目标装置可被提供至出料区115(例如,图2中所示属于类别C1的目标装置D1-D3),以供后续其他流程使用。完成分类及出料之后,可再进行下一回合的目标装置的装卸、测试、及运输的流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装卸设备、测试设备与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内容只是作为范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图3,运输设备13可包含至少一多层运输架R3,各该多层运输架R3可分层容纳测试载体TC1~TCn。装卸设备11可包含至少一多层装卸架R1,且每一个多层装卸架R1可具有容置一个多层运输架R3的一空间。测试设备12可包含至少一多层测试架R2,且每一个多层测试架R2也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R3的一空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层运输架R3的长、宽、高可分别为例如但不限于615毫米、600毫米、1696毫米,多层测试架R2的长、宽、高则可分别为例如但不限于867毫米、781毫米、1765毫米,而多层装卸架R1的长、宽、高则可分别为例如但不限于2892毫米、2870毫米、2200毫米。
在某些实施例中,运输设备13的多层运输架R3可包含多个固定元件,用以分别固定放置在多层运输架R3上的测试载体TC1~TCn,以避免在载运过程中发生物品脱落的情况。同样地,装卸设备11的多层装卸架R1与测试设备12的多层测试架R2,各自也可包含多个固定元件,用以分别固定放置在多层装卸架R1与多层测试架R2上的测试载体TC1~TCn。举例而言,每一个固定元件可以是一底板、一组滑轨、一固定扣、一固定钩、一黏性材质、或前述元件的一组合。
多层传输架R3可以通过各种运输方式而在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移动,例如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其中的一项:轨道运输、磁浮运输、滑轮运输、车载运输。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多层运输架R3可包含多个滚轮,并通过所述多个滚轮而在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移动。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还可包含一轨道,且多层运输架R3可以是通过所述多个滚轮而运行于该轨道上,进而在测试设备12与装卸设备11之间移动。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轨道可为一桥架梁,此时多层运输架R3的所述多个滚轮便可不必位于多层运输架131的底部,而是位于其顶部。在此情况下,运输设备13可相当于包含一桥式起重机。
在某些实施例中,运输设备13还可包含一控制电路以及基于例如影像、磁力、及/或飞时测距(ToF)等技术的至少一环境传感器。所述至少一环境传感器可用以侦测其与周遭其他设施之间的距离,该控制电路可根据传感器的资讯而控制运输设备13的移动,进而在发生碰撞之前先行闪避。借此,可实现运输设备13在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之间的自动化移动。在此情况下,运输设备13可相当于包含一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vehicle)。
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运输设备13还可通过例如磁浮轨道、输送带、链条、履带等方式,实现在测试设备12与装卸设备11之间的物品运输,且采用相应结构的多层运输架R3、多层测试架R2以及多层装卸架R1。
多层测试架R2的该空间中可包含相应于测试载体TC1~TCn的多个测试工具,且所述多个测试工具的设置位置可对应于多层运输架R3中测试载体TC1~TCn的摆设位置,以让测试设备12在多层运输架R3移入多层测试架R2的容置空间后便可直接测试目标装置D1~Dm
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系统2不仅可解决前述本技术领域中测试效率不佳的技术问题,由于其装卸设备11与测试设备12可位于两个互不重叠的工作场域中,故使用者还可依照需求而针对装卸设备11的工作场域F1或测试设备12的工作场域F2单独地进行扩充,而不致影响另一场域的设备数量及运作效能。此外,归功于上述装卸设备11、测试设备12及运输设备13之间自动化的协作,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系统2可完全实现无人工厂的目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内容只是作为范例,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图4,一自动化测试方法4可包含下列步骤:
由一装卸设备根据一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其中,该测试设备的一测试计算机与该装卸设备的一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标示为步骤401);
由该测试设备根据该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标示为步骤402);
由该装卸设备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标示为步骤403);以及
由该装卸设备根据该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标示为步骤404)。
在某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测试方法4还可包含下列步骤:根据该测试设备的该状态,由一运输设备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输送至该测试设备,以让该测试设备测试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其中该运输设备的一运输计算机与该测试计算机以及该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以及根据该装卸设备的该状态,由该运输设备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运输至该装卸设备,以让该装卸设备卸下所述多个目标装置。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该运输设备可包含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且所述多个测试载体可被设置在该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之中;该测试设备可包含至少一多层测试架,且每一个多层测试架可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该装卸设备可包含至少一多层装卸架,且每一个多层装卸架可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在所述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多层运输架可以是通过以下方式其中的一项,在该测设备与该装卸设备之间移动:轨道运输、磁浮运输、滑轮运输、车载运输。
自动化测试方法4的每一个实施例基本上都会与自动化测试系统1与自动化测试系统2的某一个实施例相对应。因此,仅根据上文针对自动化测试系统1的说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即已能充分了解且实现自动化测试方法4的所有相应的实施例,即使上文未针对自动化测试方法4的每一个实施例进行详述。
以上所揭露的实施例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针对以上所揭露的实施例的改变或调整,只要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的,也都落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载内容为准。

Claims (8)

1.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测试设备,包含一测试计算机;以及
一装卸设备,包含一装卸计算机,所述装卸计算机与所述测试计算机相互通信;
其中:
所述装卸设备用以根据所述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
所述测试设备用以根据所述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
所述装卸设备还用以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以及
所述装卸设备还用以根据所述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设备包含一运输计算机,且所述运输计算机与所述测试计算机以及所述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且所述运输设备用以:
根据所述测试设备的所述状态,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输送至所述测试设备,以让所述测试设备测试所述多个目标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装卸设备的所述状态,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运输至所述装卸设备,以让所述装卸设备卸下所述多个目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且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之中;
所述测试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测试架,且每一个多层测试架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以及
所述装卸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装卸架,且每一个多层装卸架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多层传输架是通过以下方式其中的一项,在所述测设备与所述装卸设备之间移动:轨道运输、磁浮运输、滑轮运输、车载运输。
5.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由一装卸设备根据一测试设备的状态,自动地将多个目标装置安装于多个测试载体上;
由所述测试设备根据所述装卸设备的状态,自动地测试安装于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
由所述装卸设备自动地自所述多个测试载体上将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卸下;以及
由所述装卸设备根据所述测试设备产生的测试结果,自动地针对测试过的所述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分类;
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一测试计算机与所述装卸设备的一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测试设备的所述状态,由一运输设备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输送至所述测试设备,以让所述测试设备测试所述多个目标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装卸设备的所述状态,由所述运输设备将装载有所述多个目标装置的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运输至所述装卸设备,以让所述装卸设备卸下所述多个目标装置;
其中,所述运输设备的一运输计算机与所述测试计算机以及所述装卸计算机相互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且所述多个测试载体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多层运输架之中;
所述测试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测试架,且每一个多层测试架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以及
所述装卸设备包含至少一多层装卸架,且每一个多层装卸架具有容置一多层运输架的一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多层传输架是通过以下方式其中的一项,在所述测设备与所述装卸设备之间移动:轨道运输、磁浮运输、滑轮运输、车载运输。
CN202210769700.1A 2022-06-30 2022-06-30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7368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700.1A CN117368684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9700.1A CN117368684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8684A true CN117368684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9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9700.1A Pending CN117368684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86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8812B2 (en) Passive carrier-based device delivery for slot-based high-volume semiconductor test system
US6066822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ing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ing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testing apparatus
US5865319A (en) Automatic test handler system for IC tester
JP3412114B2 (ja) Ic試験装置
US11742055B2 (en) Carrier based high volume system level testing of devices with pop structures
US7153087B2 (en) Centering mechanism, centering uni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centering method
JPH10232262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テスト用搬送装置
US202302989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die carriers
US201001470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esting electronic devices
KR20200129812A (ko) 심카드 트레이 분류시스템
KR101032598B1 (ko) 테스트 핸들러 및 그 부품 이송방법
JPH112657A (ja) 複合ic試験装置
CN117368684A (zh) 用于集成电路装置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自动化测试方法
KR20010112655A (ko) 시험 종료 전자 부품의 분류 제어 방법
CN105983538B (zh) 一种高产能的测试分选机系统
US20240003963A1 (en) Automatic test system and automatic test method for integrated-circuit devices
JPWO2008142752A1 (ja) トレイ格納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KR101040922B1 (ko) 테스트 핸들러 및 그 부품 이송방법
JP5137965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KR20130051731A (ko) 검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WO2009116165A1 (ja) トレイ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部品試験装置
CN214669445U (zh) 电路板检测系统
JP3494642B2 (ja) Ic試験装置
KR20200057161A (ko) 웨이퍼 보관이 가능한 웨이퍼 프로버용 로더
CN214638301U (zh) 电池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