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3290A -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 Google Patents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3290A
CN117363290A CN202311431962.8A CN202311431962A CN117363290A CN 117363290 A CN117363290 A CN 117363290A CN 202311431962 A CN202311431962 A CN 202311431962A CN 117363290 A CN117363290 A CN 117363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nent
adhes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19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梁海波
方保华
金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rong Gcl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rong Gcl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rong Gcl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rong Gcl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319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3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3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本申请通过对粘合组合物中的A组分和B组分进行整体优化,在A组分中添加环氧活性稀释剂和发泡剂并调整用量,同时复配使用两种平均环氧值不同的环氧树脂,且在B组分中选用聚硫醇固化剂、促进剂、有机胺、发泡助剂和稀释剂,能够使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具有较短的表干时间,固化后具备较强的剪切强度和邵氏硬度;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固化后,具有较短的脱胶时间,且具有较低的胶层残留量,能有效提高底板的周转率。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作为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粘结辅材,能够有效缩短底板的脱胶后处理的时间,利于实现光伏硅切片流程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当前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光伏硅片作为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基本材料,其主要通过硅片切割制备得到。
硅片切割的常用方法是通过金刚石线把硅棒被切物切割成薄片。在切割的过程中,由于金刚石线和硅棒被切物之间存在相互摩擦,因此需要保持硅棒被切物的位置不动。在切割前,把底板一面粘在底座上,在该底板另一面涂上胶水,再粘上硅棒被切物进行切割。目前,一般采用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粘合剂进行硅棒被切物的粘接。切割完成后,通过水煮脱胶工艺对底板进行脱胶后处理。但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粘合剂脱胶后胶层残留严重(底板胶层残留率≥50%),需要人工铲除,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在底板上固化后,具有较短的脱胶时间,且具有较低的胶层残留量,能有效提高底板的周转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粘合组合物,所述粘合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
第一环氧树脂 40份~50份、
第二环氧树脂 10份~20份、
环氧活性稀释剂 1份~3份、
发泡剂 5份~15份,以及
填料A 20份~30份;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B组分包括:
聚硫醇固化剂 30份~40份、
促进剂 3份~10份、
有机胺 3份~7份、
发泡助剂 10份~20份、
稀释剂 2份~5份,以及
填料B 30份~40份;
其中,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5mol/100g~0.53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42mol/100g~0.46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活性稀释剂包括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醚、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硫醇固化剂的巯基含量为120g/eq~200g/eq。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包括碳酸氢铵、碳酸铵、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酸二乙酯、碳酸氢钠和对甲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助剂包括水杨酸、季戊四醇酯、邻苯二甲酸、碳酰胺和尿素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包括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异辛酸盐和壬基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胺包括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间苯二胺和二氨基二苯基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包括苯甲醇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A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B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9~1.1)。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粘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A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A组分;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B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B组分。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底板胶,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粘合组合物。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底板胶层,通过本申请第三方面所述的底板胶于底板表面固化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剪切强度≥15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邵氏硬度≥75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脱胶时间≤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胶层脱胶后,所述底板表面的胶层粘附率≤5%。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作为粘结辅材在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应用。
本申请通过对粘合组合物中的A组分和B组分进行整体优化,在A组分中添加环氧活性稀释剂和发泡剂并调整用量,同时复配使用两种平均环氧值不同的环氧树脂,且在B组分中选用聚硫醇固化剂、促进剂、有机胺、发泡助剂和稀释剂,能够使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具有较短的表干时间,固化后具备较强的剪切强度和邵氏硬度;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固化后,具有较短的脱胶时间,且具有较低的胶层残留量,能有效提高底板的周转率。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作为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粘结辅材,能够有效缩短底板的脱胶后处理的时间,利于实现光伏硅切片流程的自动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作进一步完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中,“一种或多种”指所列项目的任一种、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
本申请中,“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重要性或数量。而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起到非穷举式的列举描述目的,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数量的封闭式限定。
本申请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本申请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本申请中涉及的百分比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对于固液混合和固相-固相混合均指质量百分比,对于液相-液相混合指体积百分比。
本申请中涉及的百分比浓度,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终浓度。所述终浓度,指添加成分在添加该成分后的体系中的占比。
本申请中的温度参数,如无特别限定,既允许为恒温处理,也允许在一定温度区间内进行处理。所述的恒温处理允许温度在仪器控制的精度范围内进行波动。
本申请中,“烷基”是指包含伯(正)碳原子、或仲碳原子、或叔碳原子、或季碳原子、或其组合的饱和烃基。包含该术语的短语,例如,“C12~C14烷基” 是指包含12~14个碳原子的烷基,每次出现时,可以互相独立地为C12烷基、C13烷基、C14烷基。合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H2-(CH2)10-CH3、-CH2-(CH2)11-CH3或-CH2-(CH2)12-CH3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粘合组合物,所述粘合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
第一环氧树脂 40份~50份、
第二环氧树脂 10份~20份、
环氧活性稀释剂 1份~3份、
发泡剂 5份~15份,以及
填料A 20份~30份;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B组分包括:
聚硫醇固化剂 30份~40份、
促进剂 3份~10份、
有机胺 3份~7份、
发泡助剂 10份~20份、
稀释剂 2份~5份,以及
填料B 30份~40份。
可以理解地,所述A组分中,第一环氧树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40份、43份、45份、46份、48份或50份。第二环氧树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10份、13份、15份、16份、18份或20份。环氧活性稀释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1份、1.2份、1.3份、1.5份、1.6份、1.8份或2份。发泡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5份、7份、8份、10份、12份、15份、18份或20份。填料A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20份、22份、25份、26份、27份、28份或30份。
可以理解地,所述B组分中,聚硫醇固化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30份、32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或40份。促进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3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有机胺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3份、4份、4.3份、4.5份、5份、5.5份、6份、6.5份或7份。发泡助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或20份。稀释剂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2份、3份、3.3份、3.5份、3.7份、4份、4.5份或5份。填料B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30份、33份、34份、34.2份、34.3份、34.5份、35份、36份、38份或40份。
本申请通过对粘合组合物中的A组分和B组分进行整体优化,在A组分中添加环氧活性稀释剂和发泡剂并调整用量,同时在B组分中选用聚硫醇固化剂、促进剂、有机胺、发泡助剂和稀释剂,能够使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具有较短的表干时间;且复配使用第一环氧树脂和第二环氧树脂,并辅以聚硫醇固化剂,使本申请的A组分和B组分之间形成紧密的交联结构,使其具备较强的剪切强度和邵氏硬度;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固化后,具有较短的脱胶时间,且具有较低的胶层残留量,能有效提高底板的周转率。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作为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粘结辅材,能够有效缩短底板的脱胶后处理的时间,利于实现光伏硅切片流程的自动化。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5mol/100g~0.53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第一环氧树脂的平均环氧值包括但不限于0.5mol/100g、0.51mol/100g、0.52mol/100g或0.53mol/100g。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42mol/100g~0.46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第一环氧树脂的平均环氧值包括但不限于0.42mol/100g、0.43 mol/100g、0.44 mol/100g、0.45 mol/100g或0.46 mol/100g。
选用平均环氧值为0.5mol/100g~0.53mol/100g的第一环氧树脂和平均环氧值为0.42mol/100g~0.46mol/100g的第二环氧树脂,并辅以环氧活性稀释剂,使环氧活性稀释剂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更多的交联点和连续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氧树脂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和渗透到被粘合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和所述第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2.8~3.2):1。第一环氧树脂和第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包括但不限于2.8:1、2.9:1、3:1、3.1:1或3.2:1。
环氧活性稀释剂的种类和用量是保证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形成更多的交联点,增强粘合组合物的渗透性和润湿性的关键因素。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环氧活性稀释剂包括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醚、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实现A组分和B组分的充分交联,实现粘合作用。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聚硫醇固化剂的巯基含量为120g/eq~200g/eq。可以理解地,聚硫醇固化剂的巯基含量可以选自120g/eq~200g/eq之间的任意数值。具体地,聚硫醇固化剂的巯基含量包括但不限于120g/eq、150 g/eq、180 g/eq或200 g/eq。所述聚硫醇固化剂的结构式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式(1-1)~式(1-4):、/>或/>;其中,R1和R2为/>
发泡剂的种类是增强粘合组合物的粘合面积和密封性,并改善粘合组合物填充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发泡剂包括碳酸氢铵、碳酸铵、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酸二乙酯、碳酸氢钠和对甲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有效消除发泡剂分解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并改善泡孔结构的功能。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发泡助剂包括水杨酸、季戊四醇酯、邻苯二甲酸、碳酰胺和尿素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促进聚硫醇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反应速度和效果。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促进剂包括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异辛酸盐和壬基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有机胺包括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间苯二胺和二氨基二苯基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稀释剂包括苯甲醇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填料A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填料B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A和填料B的加入能够有效填充底板的不规则表面和缝隙,以增强与底板表面的接触面积和强度,同时,还能够调节流变性能。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9~1.1)。可以理解地,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可以选自1:(0.9~1.1)之间的任意数值。具体地,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包括但不限于1:0.9、1:0.95、1:1、1:1.05或1:1。通过控制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有利于实现A组分和B组分的充分固化,实现对固化速率、固化后胶层的硬度和强度的调节,保证固化后胶层的剪切强度≥15MPa,邵氏硬度≥75D。
为更好地区分A组分和B组分,并保证A组分和B组分的相容性。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各自独立地包括着色剂。更为具体地,所述A组分中,所述着色剂的重量份数为1份~3份。所述B组分中,所述着色剂的重量份数为0.4份~0.8份。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示例所述的粘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A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A组分;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B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B组分。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粘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A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经研磨、真空消泡、过滤后,制备所述A组分;
S20.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B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经研磨、真空消泡、过滤后,制备所述B组分。
步骤S10和步骤20中,需要将各组分研磨至细度<80μm后,再进行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研磨至细度<80μm,能够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粘合组合物中,确保粘合组合物的成分均匀性。同时,通过细度研磨,使粘合组合物中的颗粒表面积增大,有效增强了颗粒与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粘合组合物更好地与底板表面接触,提高粘接强度和接触性能。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底板胶,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示例所述的粘合组合物。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底板胶层,通过本申请第三方面所述的底板胶于底板表面固化形成。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剪切强度≥15MPa。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邵氏硬度≥75D。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板胶层的脱胶时间≤5min。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板胶层脱胶后,所述底板表面的胶层粘附率≤5%。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作为粘结辅材在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应用。
目前,应用于太阳能硅片切割的底板粘结剂脱胶困难(水煮脱胶后胶层粘附率≥50%),因此,为节省能耗和人工成本,通常需要攒够一定数量的底板才进行铁板脱胶,这就导致需要更多的铁板进行周转,投入成本大,周转率低,生产效率也低下。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组合物作为粘结辅材应用于太阳能硅片切割时,脱胶后,胶层在底板上的粘附率在5%以下,能够将铁板周转速率从20min/块提升到10min/块,可减少购买40%~50%的铁板。
以下为具体的实施例,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原料]
第一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产品牌号E51;
第二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产品牌号E44;
环氧活性稀释剂: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
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
填料A:碳酸钙;
聚硫醇固化剂:(PEMP),巯基含量为127g/eq,购自:安特普纳;
促进剂: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牌号:DMP-30;
有机胺:间苯二甲胺;
发泡助剂:尿素脂,BK助剂;
稀释剂:苯甲醇;
填料B:碳酸钙。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一种双组分底板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环氧树脂E51 45.0份,环氧树脂E44 15.0份,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2.0份,碳酸钙26.0份,白色着色剂2.0份,偶氮二甲酰胺10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A组分;
(2)聚硫醇固化剂36份,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6份,间苯二甲胺4.5份,碳酸钙34.4份,BK助剂 15份,苯甲醇3.5份,红色着色剂0.6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B组分。
将A组分和B组分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备底板胶。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一种双组分底板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环氧树脂E51 40份,环氧树脂E44 10份,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3份,碳酸钙30份,白色着色剂2.0份,偶氮二甲酰胺15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A组分;
(2)聚硫醇固化剂30份,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3份,间苯二甲胺7份,碳酸钙34.4份,BK助剂20份,苯甲醇5份,红色着色剂0.6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B组分。
将A组分和B组分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备底板胶。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一种双组分底板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环氧树脂E51 50份,环氧树脂E44 17份,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1份,碳酸钙20份,白色着色剂2份,偶氮二甲酰胺10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A组分;
(2)聚硫醇固化剂40份,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0份,间苯二甲胺3份,碳酸钙33.4份,BK助剂 10份,苯甲醇3份,红色着色剂0.6份,依次加入搅拌缸,分散搅拌60min,再经过研磨机研磨至细度小于80μm,真空消泡过滤包装,制备B组分。
将A组分和B组分以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备底板胶。
对比例1
对比例1采用市售常规胶PA6036/PA8038作为底板胶。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底板胶进行胶凝时间、表干时间、剪切强度、邵D硬度、脱胶时间以及胶层粘底板比例的测试;其中,胶凝时间采用标准标准GB/T7123检测;剪切强度采用标准GB/T7124检测;邵D硬度采用标准GB/T2411检测;表干时间采用标准GB/T22374检测。脱胶时间: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底板胶粘附在铁板上,固化后放置于90℃~100℃水浴锅中水浴,统计底板胶与铁板的分离时间,即为脱胶时间。胶层粘底板比例:统计脱胶后胶层分布情况,即底板胶跟铁板分离后胶膜残留的分布。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底板胶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双组分底板胶的A组分白色均匀无杂质,粘度为20000mPa·s ~40000 mPa·s;本申请提供的双组分底板胶的B组分红色均匀无杂质,粘度为20000 mPa·s~40000 mPa·s;A组分和B组分混合后,胶凝时间在5min~10min之间,表干时间为10min~15min,且其剪切强度≥15MPa,邵D硬度≥70%。经过脱胶处理后,脱胶时间≤5min,且胶层粘铁板比例<5%,能够有效提高铁板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
第一环氧树脂 40份~50份、
第二环氧树脂 10份~20份、
环氧活性稀释剂 1份~3份、
发泡剂 5份~15份,以及
填料A 20份~30份;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B组分包括:
聚硫醇固化剂 30份~40份、
促进剂 3份~10份、
有机胺 3份~7份、
发泡助剂 10份~20份、
稀释剂 2份~5份,以及
填料B 30份~40份;
其中,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5mol/100g~0.53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平均环氧值为0.42mol/100g~0.46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活性稀释剂包括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醚、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醚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硫醇固化剂的巯基含量为120g/eq~200g/eq。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组合物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发泡剂包括碳酸氢铵、碳酸铵、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酸二乙酯、碳酸氢钠和对甲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2)所述发泡助剂包括水杨酸、季戊四醇酯、邻苯二甲酸、碳酰胺和尿素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组合物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促进剂包括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异辛酸盐和壬基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2)所述有机胺包括间苯二甲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间苯二胺和二氨基二苯基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3)所述稀释剂包括苯甲醇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所述填料A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5)所述填料B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9~1.1)。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A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A组分;
按照重量份数将所述B组分中的各组分混合,制备所述B组分。
8.一种底板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
9.一种底板胶层,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板胶于底板表面固化形成,所述底板胶层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1)所述底板胶层的剪切强度≥15MPa;
(2)所述底板胶层的邵氏硬度≥75D;
(3)所述底板胶层的脱胶时间≤5min;
(4)所述底板胶层脱胶后,所述底板表面的胶层粘附率≤5%。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组合物作为粘结辅材在太阳能硅片切割中的应用。
CN202311431962.8A 2023-10-31 2023-10-31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Pending CN117363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1962.8A CN117363290A (zh) 2023-10-31 2023-10-31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1962.8A CN117363290A (zh) 2023-10-31 2023-10-31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3290A true CN117363290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1962.8A Pending CN117363290A (zh) 2023-10-31 2023-10-31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329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0980A (zh) * 2012-07-25 2013-01-02 常州大学 一种硅棒切割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1415A (zh) * 2013-01-16 2014-02-12 上海都为电子有限公司 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425A (zh) * 2015-11-19 2016-01-20 杭州得力科技有限公司 临时粘接用双组分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15166A (zh) * 2021-11-11 2022-02-08 台州市东电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epdm橡胶发泡材料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0980A (zh) * 2012-07-25 2013-01-02 常州大学 一种硅棒切割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1415A (zh) * 2013-01-16 2014-02-12 上海都为电子有限公司 双组份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425A (zh) * 2015-11-19 2016-01-20 杭州得力科技有限公司 临时粘接用双组分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15166A (zh) * 2021-11-11 2022-02-08 台州市东电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epdm橡胶发泡材料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一鹗: "《涂料印染技术》", 31 August 2003, 中国纺织出版社, pages: 151 *
李刚;马凤国;: "HTV硅橡胶泡沫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材料, no. 01, 25 January 2016 (2016-01-25) *
李子东等: "《胶黏剂助剂》", 30 June 2009, 化学工业出版社, pages: 16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5243B (zh) 一种水下施工专用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7931B (zh) 一种预催化型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988B (zh) 一种高弹性耐腐蚀环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8849A (zh) 利用废旧分子筛催化剂合成zsm‑5分子筛的方法
CN107021875B (zh) 仲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5331045B (zh) 固封极柱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548A (zh) 耐久型环氧树脂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6610A (zh) 一种双组份耐黄变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63290A (zh) 粘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板胶、底板胶层
CN109851282A (zh) 一种耐紫外老化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7396A (zh) 一种云母板边加料的回收处理工艺
CN107083152A (zh) 一种高固化低粘度五金涂料
CN108863287A (zh) 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2329586B (zh) 用于风轮叶片的环氧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208404C (zh) 一种建筑用水性内墙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0263B (zh) 一种光伏切割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5913A (zh) 无定形氢氧化铝、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JPS63289500A (ja) 使用済イオン交換樹脂のセメント固化処理方法
CN109200832B (zh)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填充改性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773B (zh) 一种无梭织机钢筘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130A (zh) 一种用于金刚线切割硅棒胶的改性环氧树脂
CN110408350A (zh) 一种用于封装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49811A (zh) 一种高稳定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792A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切割砂浆
CN109355051A (zh) 一种水性美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