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1244A - 一种收放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放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1244A
CN117361244A CN202311601392.2A CN202311601392A CN117361244A CN 117361244 A CN117361244 A CN 117361244A CN 202311601392 A CN202311601392 A CN 202311601392A CN 117361244 A CN117361244 A CN 117361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knob
clamping
protruding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13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013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1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1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65H75/44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收放线装置,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收放线装置包括主体、止回件、线轮、连接件和旋钮。主体设置有第一止回部和第一卡接部;止回件设置有第一弹性臂,第一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第一止回部配合的第二止回部,第一弹性臂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线轮设置有第三卡接部;连接件与止回件连接,连接件设置有第二弹性臂,第二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第三卡接部配合的第四卡接部,第二弹性臂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连接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旋钮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第四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相配合。本申请提供的收放线装置,通过旋转旋钮即可实现线绳的松紧,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收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收线器是具有收放线功能的器件,一般使用于鞋子、帽子等其它需要通过线绳等拉紧和放松的场合。例如当其使用在鞋子上时,其一般安装在鞋子的鞋舌上或者鞋侧面,鞋带则穿过该收线器,通过收线器的收放线功能使得鞋带拉紧和放松,从而实现系紧鞋带或者松开鞋带。
现有的收线器,一般包括用于绕线的线轮、与线轮传动连接的旋钮装置、置于线轮和旋钮装置之间的限位装置和止回盘。在使用时,需要拔起旋钮装置,实现线轮和止回盘均与旋钮装置解除锁定。这样对于儿童、老人或者戴手套的操作人员来说不易对旋转装置进行拔起,使其操作困难,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收放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收线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收放线装置,包括:
底座;
主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两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回部和第一卡接部;
止回件,所述止回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回部相配合的第二止回部,所述第一弹性臂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用于绕线的线轮,所述线轮可绕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线轮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部;
连接件,与所述止回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部;
旋钮,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分离,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分离,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分离,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分离。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收放线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导向斜面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止回件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水平段倾斜设置,以限定形成所述导向斜面;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倾斜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和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止回件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部,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回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卡接部,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六卡接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卡接部,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七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八卡接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轮包括卷线轴以及设置于所述卷线轴两端的盘体,所述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线轴的直径,所述卷线轴沿垂直于所述卷线轴的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一穿线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避让孔与所述第二穿线孔相对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一种收放线装置,收放线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止回件、用于绕线的线轮、连接件和旋钮。主体与底座连接,主体上开设有两端开口的安装腔,主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回部和第一卡接部;止回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一弹性臂,第一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第一止回部相配合的第二止回部,第一弹性臂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线轮可绕轴向转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线轮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部;连接件与止回件连接,连接件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弹性臂,第二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第三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四卡接部,第二弹性臂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连接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旋钮朝向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第四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相配合。
在使用过程中,如对线绳进行收紧时,通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由于连接件与止回件连接,且此时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分离、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分离,以在第四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抵接作用下带动连接件和止回件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在第四卡接部与第三卡接部的卡接作用下带动线轮同步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对线绳的收紧功能,此时,第二止回部与第一止回部卡接,以避免止回件、连接件、线轮和旋钮整体同步逆时针转动导致线绳放松。
如需要放松线绳,通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由于连接件与止回件连接,且此时第四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分离、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第二止回部与第一止回部卡接,利用第二止回部和第一止回部的单向功能,使得止回件和连接件与主体固定不动,使旋钮能够相对止回件和连接件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相对第一凸起部逆时针转动由相互分离转变为抵接,以在第三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的抵接作用下使第四卡接部与第三卡接部分离,进而使得线轮能够在逆时针方向自由转动,实现放松线绳的功能。同时,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始终保持卡接,使得在再次顺时针转动旋钮时止回件和连接件与主体固定不动,使旋钮能够相对止回件和连接件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相对第一凸起部顺时针转动由相互抵接转变为分离,使第四卡接部与第三卡接部抵接,进而使得线轮能够在旋钮的推动下顺时针转动,也就是通过旋转旋钮就可以实现对线绳的旋转松紧,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拔起旋钮导致操作困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的一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省去旋钮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收放线装置省去旋钮和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旋钮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和止回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线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收放线装置;110-底座;111-第八卡接部;120-主体;121-安装腔;122-第一止回部;123-第一卡接部;124-第七卡接部;125-第二限位部;126-第一避让孔;127-第二避让孔;130-止回件;131-第一弹性臂;1311-第二止回部;1312-第二卡接部;1313-导向斜面;1314-第一水平段;1315-倾斜段;1316-第二水平段;132-第五卡接部;140-线轮;141-第三卡接部;142-卷线轴;1421-第一穿线孔;1422-第二穿线孔;143-盘体;150-连接件;151-第二弹性臂;1511-第四卡接部;1512-第一凸起部;152-第二凸起部;153-第六卡接部;160-旋钮;161-第三凸起部;162-第四凸起部;163-第五凸起部;164-第一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放线装置100,主要应用于鞋、包和衣服等有线绳需要收放的生活用品中,该收放线装置100包括底座110、主体120、止回件130、用于绕线的线轮140、连接件150和旋钮160。
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其中,主体120与所述底座110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螺钉连接。所述主体120上开设有两端开口的安装腔121,用于绕线的线轮140可绕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所述主体12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回部122和第一卡接部123。所述止回件130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一弹性臂131,所述第一弹性臂131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回部122相配合的第二止回部1311,所述第一弹性臂131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3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1312。
所述线轮14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部141,所述连接件150与所述止回件130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接或螺钉连接。所述连接件150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弹性臂151,所述第二弹性臂151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41相配合的第四卡接部1511,所述第二弹性臂151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512,所述连接件150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52。所述旋钮160朝向所述主体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161和第四凸起部162,所述第三凸起部16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相配合,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52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52抵接,所述第二卡接部1312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3分离,所述第三凸起部16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分离,所述第四卡接部1511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41卡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52分离,所述第二卡接部1312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3卡接,所述第三凸起部16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抵接,所述第四卡接部1511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41分离。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收放线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如对线绳进行收紧时,通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由于连接件150与止回件130连接,且此时第二卡接部1312与第一卡接部123分离、第三凸起部16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分离,以在第四凸起部162和第二凸起部152的抵接作用下带动连接件150和止回件130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在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的卡接作用下带动线轮140同步顺时针转动,进而实现对线绳的收紧功能,此时,第二止回部1311与第一止回部122卡接,以避免止回件130、连接件150、线轮140和旋钮160整体同步逆时针转动导致线绳放松。
如需要放松线绳,通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由于连接件150与止回件130连接,且此时第四凸起部162与第二凸起部152分离、第二卡接部1312与第一卡接部123卡接、第二止回部1311与第一止回部122卡接,利用第二止回部1311和第一止回部122的单向功能,使得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与主体120固定不动,使旋钮160能够相对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161相对第一凸起部1512逆时针转动由相互分离转变为抵接,以在第三凸起部161与第一凸起部1512的抵接作用下使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分离,进而使得线轮140能够在逆时针方向自由转动,实现放松线绳的功能。同时,第二卡接部1312与第一卡接部123始终保持卡接,使得在再次顺时针转动旋钮160时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与主体120固定不动,使旋钮160能够相对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161相对第一凸起部1512顺时针转动由相互抵接转变为分离,使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抵接,进而使得线轮140能够在旋钮160的推动下顺时针转动,也就是通过旋转旋钮160就可以实现对线绳的旋转松紧,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拔起旋钮导致操作困难的技术问题。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131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313,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导向斜面1313抵接。
一并参阅图8,所述第一弹性臂131包括第一水平段1314、倾斜段1315和第二水平段1316,所述倾斜段1315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4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16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1314与所述止回件130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1316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1312,所述倾斜段13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4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10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水平段1316倾斜设置,以限定形成所述导向斜面1313。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第一水平段1314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侧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四凸起部162与所述倾斜段1315和所述第二水平段1316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侧抵接。
由此,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收紧的过程中,使第二卡接部1312与第一卡接部123始终保持分离,从而在第四凸起部162和第二凸起部152的抵接作用下带动连接件150和止回件130同步顺时针转动,进而在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的卡接作用下带动线轮140同步顺时针转动实现对线绳的收紧。
同时,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放松的过程中,利用第二止回部1311和第一止回部122的单向功能,使旋钮160能够相对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161相对第一凸起部1512逆时针转动由相互分离转变为抵接,以在第三凸起部161与第一凸起部1512的抵接作用下使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分离,进而使得线轮140能够在逆时针方向自由转动实现放松线绳。同时第二卡接部1312与第一卡接部123始终保持卡接,使得在再次顺时针转动旋钮160时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与主体120固定不动,使旋钮160能够相对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三凸起部161相对第一凸起部1512顺时针转动由相互抵接转变为分离,使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抵接,进而使得线轮140能够在旋钮160的推动下顺时针转动。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水平段1316、所述倾斜段1315和所述第一水平段1314与所述止回件130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水平段1316、倾斜段1315和第一水平段1314与止回件130一体注塑成型制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第一弹性臂131与止回件1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还使得结构紧凑,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减小收放线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同时,一体注塑成型还能够省去将第一弹性臂131安装在止回件130上的安装步骤,从而提升了收放线装置100的整体安装效率。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旋钮160朝向所述主体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部163,所述第五凸起部16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五凸起部16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160时,所述第五凸起部16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旋钮160朝向主体120的一侧设置第五凸起部163,且第五凸起部163与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相配合,以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收紧的过程中,使第五凸起部163与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始终保持抵接,从而使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始终保持卡接,保障了第四卡接部1511与第三卡接部141的卡接稳定性。
同时,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放松的过程中,使第五凸起部163与第一凸起部1512远离第三凸起部161的一端相分离,从而使得第四卡接部1511能够在第三凸起部161和第一凸起部1512的抵接作用下与第三卡接部141分离,进而使得线轮140能够在逆时针方向自由转动,实现放松线绳的功能。
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止回件13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卡接部132,所述连接件150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卡接部132相配合的第六卡接部15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止回件130远离底座110的一侧设置第五卡接部132,并在连接件150靠近底座110的一侧设置与第五卡接部132相配合的第六卡接部153,以在第五卡接部132和第六卡接部153的卡接作用下使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连接为一体。从而,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收紧的过程中使连接件150和止回件130同步顺时针转动,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60对线绳进行放松的过程中使止回件130和连接件150同步与主体120固定不动。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主体120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卡接部124,所述底座110设置有与所述第七卡接部124相配合的第八卡接部1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体120靠近底座110的一端设置第七卡接部124,并在底座110上设置与第七卡接部124卡接的第八卡接部111,以将主体120稳定地安装在底座110上,实现对主体120的稳固安装功能。
如图7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旋钮160靠近所述底座110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64,所述主体120远离所述底座110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64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1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旋钮160靠近底座110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第一限位部164,并通过在主体120远离底座110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与第一限位部164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125,以对旋钮16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旋钮160从主体120上脱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臂151与所述连接件150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弹性臂151与连接件150一体注塑成型制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第二弹性臂151与连接件15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还使得结构紧凑,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减小收放线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同时,一体注塑成型还能够省去将第二弹性臂151安装在连接件150上的安装步骤,从而提升了收放线装置100的整体安装效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线轮140包括卷线轴142以及设置于所述卷线轴142两端的盘体143,所述盘体143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线轴142的直径,所述卷线轴142沿垂直于所述卷线轴142的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421和第二穿线孔1422,所述主体120开设有第一避让孔126和第二避让孔127,所述第一避让孔126与所述第一穿线孔1421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避让孔127与所述第二穿线孔1422相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线绳的一端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126和第一穿线孔1421在线轮140内打结固定,线绳的另一端可以依次穿过第二避让孔127和第二穿线孔1422在线轮140内打结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主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两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回部和第一卡接部;
止回件,所述止回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回部相配合的第二止回部,所述第一弹性臂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用于绕线的线轮,所述线轮可绕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线轮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部;
连接件,与所述止回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向设置有第二凸起部;
旋钮,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分离,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分离,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分离,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四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导向斜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止回件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段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向所述第二水平段倾斜设置,以限定形成所述导向斜面;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段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倾斜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和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止回件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部,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相配合;
当顺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抵接;当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第五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卡接部,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六卡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卡接部,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七卡接部相配合的第八卡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内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外周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包括卷线轴以及设置于所述卷线轴两端的盘体,所述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线轴的直径,所述卷线轴沿垂直于所述卷线轴的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一穿线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避让孔与所述第二穿线孔相对应设置。
CN202311601392.2A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收放线装置 Pending CN117361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1392.2A CN117361244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收放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1392.2A CN117361244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收放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1244A true CN117361244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8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01392.2A Pending CN117361244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收放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12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4745B1 (ko) 끈 조절장치
CN210382859U (zh) 一种绳带调节装置及具有绳带调节装置的用品
US20190150569A1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lace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120266A1 (zh) 一种收绳装置及具有绳带的用品
TW201033107A (en) Cord reel
US5782648A (en) Electrical plug attachment system
CN117361244A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
KR102143929B1 (ko) 끈 조임장치
CN217791702U (zh) 一种系带装置以及系带物
US5683054A (en) Wire winding wheel
CN217051142U (zh) 一种收线器及具有其的物品
CN117486009A (zh) 一种收线器及具有其的物品
CN114735548A (zh) 一种收线器及具有其的物品
CN211406229U (zh) 一种收线装置及颈带蓝牙耳机
CN220364187U (zh) 一种收线器
CN220364182U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
CN114291666B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
CN220618008U (zh) 一种旋钮式绳带松紧装置
CN218960176U (zh) 绳索收放装置及具有绳索收放装置的物品
CN116924162A (zh) 一种收线器
US11998087B2 (en) String adjustment device
CN117509332A (zh) 一种收线器及具有其的物品
CN117623018A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及具有其的物品
CN116715100A (zh) 一种收放线装置
CN210353474U (zh) 一种收放绳带装置及具有收放绳带装置的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