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9523A -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9523A
CN117359523A CN202311297723.8A CN202311297723A CN117359523A CN 117359523 A CN117359523 A CN 117359523A CN 202311297723 A CN202311297723 A CN 202311297723A CN 117359523 A CN117359523 A CN 11735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ross rod
upright post
axial dire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7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芳
王良旺
刘斌
徐岩岩
李爽
郭华超
朱建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pecial Pressure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pecial Pressure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pecial Pressure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pecial Pressure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2977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9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5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95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品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支撑立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第一支撑横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可沿第一支撑横杆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第二支撑横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可沿第二支撑横杆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对而设;第一支撑横杆沿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移动,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夹持或松开待测样品。本发明可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片层状样品的夹持,并可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区域均可被测试,同时避免磨损样品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是利用物质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可测量分析有机物与无机物、液体与固体材料的成分、纯度、分子结构以及组分含量等参数,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分析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现有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侧壁具有一出光口,在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先通过夹具固定片层状的待测样品,使得待测样品覆盖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出光口上。图1示出了传统的样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夹具设置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出光口1a附近的侧壁1上,该夹具具体包括两弹性片2,弹性片的一端2a固定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侧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2b。测量时,需要将片层状的待测样品贴近出光口1a,并通过两弹性片2的自由端2a抵紧待测样品,以固定待测样品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测量。
然而,由于传统的夹具夹持范围小,限定了待测样品的尺寸,因此在测试晶原、玻璃等较大尺寸样品的不同部位的一致性时,可能因无法测试到中间位置,需要对样品进行切割,从而造成样品的破损。此外,当使用传统的夹具夹持用品并对同一待测样品不同位置进行测试时,需要手动移动样品,操作极为不便,对于表面有涂层(石墨烯、涂料等)的样品,测试时更是容易磨伤样品表面,导致样品无法回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其可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片层状样品的夹持,并可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区域均可被测试,同时避免磨损样品表面。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支撑立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沿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支撑横杆沿所述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移动,使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或松开待测样品。
本发明通过两夹持件可逆地夹持待测样品,并通过调整两夹持件在相互垂直的两方向上的位置,来调节待测样品的位置,以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部位均可被测试,同时避免磨损样品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夹持装置包括两相互平行的支撑立柱,分别为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均可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升降滑块,两所述升降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所述第二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横杆通过两所述升降滑块可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每一升降滑块上设有一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块的侧部设有供对应的所述锁定件旋合穿入的螺纹通孔,所述锁定件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通孔时,锁定对应的升降滑块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轴向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第二支撑立柱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外侧套设有第一升降滑筒,所述第一升降滑筒可沿所述第一支撑立柱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外侧套设有第二升降滑筒,所述第二升降滑筒可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横杆两端的升降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和所述第二升降滑筒;所述第二支撑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和所述第二升降滑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下部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外侧还套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下方,并抵接所述第一升降滑筒;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旋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滑筒沿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下部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外侧还套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滑筒下方,并抵接所述第二升降滑筒;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的旋合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滑筒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下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下端齐平或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下端;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下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的下端齐平或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横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平移滑筒,所述第一平移滑筒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横杆轴向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平移滑筒上;所述第二支撑横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平移滑筒,所述第二平移滑筒可沿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平移滑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移滑筒内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横杆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供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平移滑筒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沿径向方向的高度;所述第二平移滑筒内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横杆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供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插入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平移滑筒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沿径向方向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向的侧部均设有防滑垫。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样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样品夹持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样品夹持装置中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与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侧壁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
1、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侧壁;1a、出光口;2、夹持弹片;2a、夹持弹片的固定端;2b、夹持弹片的自由端;
101、第一支撑立柱;102、第二支撑立柱;
201、第一支撑横杆;201a、第一定位孔;2010、升降滑块;2012、锁定件;2012a、锁定件的头部;2012b、锁定件的尾部;202、第二支撑横杆;202a、第二定位孔;2020、固定块;
301、第一夹持件;302、第二夹持件;
401、第一平移滑筒;401a、第一定位凸起;402、第二平移滑筒;402a、第二定位凸起;
501、第一升降滑筒;502、第二升降滑筒;
601、第一调节件;602、第二调节件;
701、第一弹性件;702、第二弹性件;
8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1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所示,传统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用的夹具设置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出光口1a附近的侧壁1上,该夹具具体包括两弹性片2,弹性片的一端2a固定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侧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2b。测量时,需要将片层状的待测样品贴近出光口1a,并通过两弹性片2的自由端2a固定待测样品,然后再进行测量。然而,由于传统的夹具夹持范围小,限定了待测样品的尺寸,因此在测试晶原、玻璃等较大尺寸样品的不同部位的一致性时,可能因无法测试到中间位置,需要对样品进行切割,从而造成样品的破损。而当使用传统的夹具夹持用品并对同一待测样品不同位置进行测试时,需要手动移动样品,操作极为不便,对于表面有涂层(石墨烯、涂料等)的样品,测试时更是容易磨伤样品表面。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样品夹持装置,其可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片层状样品的夹持,并可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区域均可被测试的同时,不会磨损样品表面。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样品夹持装置整体呈方形,包括两支撑立柱,分别为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之间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在第一支撑横杆20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301,且第一夹持件301可沿第一支撑横杆201的轴向方向移动;在第二支撑横杆20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件302,且第二夹持件302可沿第二支撑横杆202的轴向方向移动。其中,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相向而设。
具体地,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为竖直设置。第一支撑横杆201为圆柱形管,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升降滑块2010,升降滑块2010套设在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外侧,使得第一支撑横杆201可沿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在这里,可选择利用升降滑块2010与第一支撑立柱101或第二支撑立柱102之间的摩擦力来固定两升降滑块2010分别在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上的位置。优选地,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两升降滑块2010上分别设置一锁定件2012,锁定件2012具体包括头部2012a和尾部2012b,其尾部2012b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升降滑块2010的侧部设有供对应的锁定件2012尾部2012b穿入的螺纹通孔(图未示)。当旋拧锁定件2012的头部2012a时,锁定件2012的尾部2012b旋入升降滑块2010的螺纹通孔,并抵接于第一支撑立柱101或第二支撑立柱102的外周侧,使升降滑块2010与第一支撑立柱101或第二支撑立柱102紧密贴合,从而增大升降滑块2010与第一支撑立柱101或第二支撑立柱102之间的摩擦力,以锁定升降滑块2010的位置。在这里,第二支撑横杆202也可以通过两端设置滑块的方式实现沿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第一支撑横杆201外侧套设有第一平移滑筒401。第一平移滑筒401可沿第一支撑横杆201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在这里,可选择利用第一平移滑筒401与第一支撑横杆201之间紧密贴合产生的摩擦力固定第一夹持件301的位置,避免因第一夹持件301的重心偏移而令第一夹持件301旋转掉落。第一夹持件301整体呈上部窄、下部宽的倒“T”字形,其上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平移滑筒401上。第二支撑横杆202外侧套设有第二平移滑筒402,第二平移滑筒402可沿第二支撑横杆202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第二夹持件302整体呈上部宽、下部窄的“T”字形,其下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平移滑筒402上。在这里,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较宽的下部可增加与待测样品的接触面积,以对待测样品稳固夹持。
使用时,先将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垂直固定在位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前方的支撑台面上。接着将片层状的待测样品竖直放置在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之间,然后将第一支撑横杆201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朝向第二支撑横杆202移动,直至待测样品两相对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抵接,以夹紧待测样品。通过同向调节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同向调节第一平移滑筒401和第二平移滑筒40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待测样品对准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出光口1a,然后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当待测样品的面积比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出光口1a大时,可将待测样品划分为不同区域。每当测试完一个区域,可通过同向调节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同向调节第一平移滑筒401和第二平移滑筒40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使出光口1a对准待测样品的下一个区域,以对这个该区域进行测试。当测试完待测样品上所有区域时,将第一支撑横杆201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背向第二支撑横杆202移动,即可松开待测样品。
如此,通过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夹持待测样品,并通过调整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来调节待测样品的位置,以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部位均可被测试。由于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不与待测样品产生相对位移,因而可避免磨损待测样品表面。
进一步地,为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测量时可如图3所示,将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向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出光口1a所在的侧壁倾斜,以使待测样品紧贴出光口1a所在平面。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优选为圆柱形管,这样可根据样品夹持装置与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之间的距离,调整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的倾斜度,以确保无论样品夹持装置与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之间的距离的远近,夹持在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之间的待测样品始终能贴合出光口1a所在平面。
当然,上述的支撑立柱的数量也可以是1根或2根以上,只支撑立柱可稳固支撑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即可。但相较于只有一根支撑立柱,两根支撑柱能形成更稳固的支撑结构;而相较于多根支撑立柱,包括两根支撑立柱的样品夹持装置的结构更简单。上述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固定在支撑台面的方式可以是在第一支撑立柱101的下端以及第二支撑立柱10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横截面积较大的底座,以使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可竖立设置;也可以在第一支撑立柱101下端的外周侧以及第二支撑立柱102下端的外周侧分别焊接设有固定通孔的折耳,并在支撑台面与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对应的位置设置螺纹孔,安装样品夹持装置时,将螺栓或螺丝等紧固件穿过第一支撑立柱101或第二支撑立柱102的折耳并旋入支撑台面的螺纹孔,以固定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立柱101外侧套设有第一升降滑筒501,第一升降滑筒501可沿第一支撑立柱101轴向方向来回移动;而第二支撑立柱102外侧也套设有第二升降滑筒502,第二升降滑筒502可沿第二支撑立柱102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在这里,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可通过其自身与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之间的摩擦力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横杆201两端的升降滑块2010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滑筒501的外侧和第二升降滑筒502的外侧,使第一支撑横杆201可相对于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上下移动;而第二支撑横杆202的两端则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上。在这里,“连接”可以是第二支撑横杆202的两端部直接与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固定连接,也可以如图2所示,分别通过套设于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外侧的固定块2020实现固定连接。如此,在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夹紧样品,当需要调整待测样品竖向方向上的位置时,可通过上下移动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使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同步上升或下降,进而快速调整待测样品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立柱101下部的外周侧壁以及第二支撑立柱102下部的外周侧壁均设有外螺纹。其中,第一支撑立柱101外侧还套设有第一调节件601。第一调节件601具体为中空管,其位于第一升降滑筒501下方,并抵接第一升降滑筒501的下端。第一调节件601的内壁设有可与第一支撑立柱101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第一调节件601通过与第一支撑立柱101的旋合,可在第一支撑立柱101上来回移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滑筒501与第一支撑立柱101之间形成的向上的摩擦力小于第一支撑立柱101自身的重力,如此,当第一调节件601沿第一支撑立柱101轴向方向向上移动时,可驱动第一升降滑筒501向上移动;当第一调节件601沿第一支撑立柱101轴向方向向下移动时,第一支撑立柱101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也随之向下移动,并始终与第一调节件601抵接。同样地,第二支撑立柱102也套设有与第一调节件601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件602。第二调节件602位于第二升降滑筒502下方,并抵接第二升降滑筒502的下端。第二调节件602通过其内壁的内螺纹与第二支撑立柱102外螺纹之间的旋合,可在第二支撑立柱102上来回移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升降滑筒502与第二支撑立柱102之间形成的向上的摩擦力小于第二支撑立柱102自身的重力,如此,当第二调节件602沿第二支撑立柱102轴向方向向上移动时,可驱动第二升降滑筒502向上移动;当第二调节件602沿第二支撑立柱102轴向方向向下移动时,第二支撑立柱102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也随之向下移动,并始终与第二调节件602抵接。如此,通过同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拧第一调节件601和第二调节件602时,可同时驱动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沿轴向方向上下移动,以调节第一升降滑筒501和第二升降滑筒502分别在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上的位置。优选地,第一调节件601和第二调节件602均具有向径向方向延伸的旋拧部(图未示)。旋拧时,握持第一调节件601或第二调节件602的旋拧部(图未示)进行旋拧,如此,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手拉转动也可拧动第一调节件601或第二调节件602。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旋拧部(图未示)为正多边形结构,可利用扳手卡入多边形结构对第一调节件601和/或第二调节件602进行驱动旋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立柱101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弹性件701。第一弹性件701位于第一调节件601下方。第一弹性件701具体为螺旋弹簧,其一端固定在第一调节件601的下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与第一支撑立柱101下端齐平或凸出于第一支撑立柱101的下端。同样地,第二支撑立柱102的外侧也套设有第二弹性件702。第二弹性件702的结构与第一弹性件701相同,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调节件602的下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与第二支撑立柱102下端齐平或凸出于第二支撑立柱102的下端。如此,当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固定在支撑台面上时,第一弹性件701的自由端以及第二弹性件702的自由端均抵接于支撑台面,而她们的另一端则分别为第一调节件601和第二调节件602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平移滑筒40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凸起401a,而第一支撑横杆201的上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可供第一定位凸起401a插入的第一定位孔201a,通过第一定位凸起401a与第一定位孔201a之间的卡合,以固定第一平移滑筒401在第一支撑横杆201上的位置。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平移滑筒401内侧壁与第一支撑横杆201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或等于第一定位凸起401a沿径向方向的高度。如此,当需要移动第一平移滑筒401时,先将第一平移滑筒401沿径向方向抬起,使第一定位凸起401a脱离第一定位孔201a,然后将第一平移滑筒401沿轴向方向移动至所需位置(比如下一第一定位孔201a所在位置),在此将第一平移滑筒401沿径向方向移动,使第一定位凸起401a对准并插入第一定位孔201a,由于第一平移滑筒401自身的重力作用,第一定位凸起401a卡合进入第一定位孔201a,以固定第一平移滑筒401的位置。在这里,第一定位凸起401a的外表面优选为半球面或弧形面,以减少第一定位凸起401a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支撑横杆201之间的摩擦。
同样地,第二平移滑筒40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凸起402a,而第二支撑横杆202的上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可供第二定位凸起402a插入的第二定位孔202a。并且,第二平移滑筒402内侧壁与第二支撑横杆202外侧壁之间也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或等于第二定位凸起402a沿径向方向的高度。当然,与第一定位凸起401a一样,为减少在移动过程中第二定位凸起402a与第二支撑横杆202之间的摩擦,第二定位凸起402a的外表面优选为半球面或弧形面。由于通过第二定位凸起402a与第二定位孔202a之间的卡合来固定第二平移滑筒402位置的工作原理与通过第一定位凸起401a与第一定位孔201a之间的卡合来固定第一平移滑筒401位置的工作原理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件301正对第二夹持件302的侧部以及第二夹持件302正对第一夹持件301的侧部均设有防滑垫80。防滑垫80可以是软胶垫,也可以是表面具有呈阵列排布的防滑凸起。如此,当第一夹持件301和第二夹持件302夹持待测样品时,防滑垫80可增加与待测样品的摩擦力,防止待测样品滑脱或移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两夹持件可逆地夹持待测样品,并通过调整两夹持件在相互垂直的两方向上的位置,来调节待测样品的位置,以使待测样品的每一个部位均可被测试,同时避免磨损样品表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支撑立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上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横杆(201)和第二支撑横杆(202);
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件(301),所述第一夹持件(301)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件(302),所述第二夹持件(302)可沿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件(30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02)相对而设;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沿所述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移动,使所述第一夹持件(30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02)夹持或松开待测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相互平行的支撑立柱,分别为第一支撑立柱(101)和第二支撑立柱(102);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和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均可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升降滑块(2010),两所述升降滑块(2010)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和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通过两所述升降滑块(2010)可沿两支撑立柱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升降滑块(2010)上设有一锁定件(2012);
所述锁定件(2012)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块的侧部设有供对应的所述锁定件(2012)旋合穿入的螺纹通孔,所述锁定件(2012)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通孔时,锁定对应的升降滑块(2010)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轴向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外侧套设有第一升降滑筒(501),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可沿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外侧套设有第二升降滑筒(502),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可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轴向方向滑动;
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两端的升降滑块(2010)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和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
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和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下部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外侧还套设有第一调节件(601),所述第一调节件(601)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下方,并抵接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所述第一调节件(60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件(601)通过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的旋合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上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滑筒(501)沿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
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下部的外周侧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外侧还套设有第二调节件(602),所述第二调节件(602)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下方,并抵接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所述第二调节件(602)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件(602)通过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的旋合在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上来回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滑筒(502)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下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调节件(601)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701),所述第一弹性件(7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调节件(601)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的下端齐平或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101)下端;
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下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调节件(602)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702),所述第二弹性件(70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件(602)的下端,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的下端齐平或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102)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外侧套设有第一平移滑筒(401),所述第一平移滑筒(401)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轴向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夹持件(301)固定在所述第一平移滑筒(401)上;
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外侧套设有第二平移滑筒(402),所述第二平移滑筒(402)可沿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的轴向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二夹持件(302)固定在所述第二平移滑筒(4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移滑筒(401)内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凸起(401a),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供所述第一定位凸起(401a)插入的第一定位孔(201a);所述第一平移滑筒(401)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杆(201)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401a)沿径向方向的高度;
所述第二平移滑筒(402)内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凸起(402a),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供所述第二定位凸起(402a)插入的第二定位孔(202a);所述第二平移滑筒(402)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横杆(202)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402a)沿径向方向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301)与所述第二夹持件(302)相向的侧部均设有防滑垫(80)。
CN202311297723.8A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Withdrawn CN117359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723.8A CN117359523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723.8A CN117359523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9523A true CN117359523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5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7723.8A Withdrawn CN117359523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595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429B (zh) 冲击测试装置
US7328520B2 (en) Gage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US20120297898A1 (en) Deformation testing device
US9636793B2 (en) Part fixtur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ositioning
TW201344189A (zh) 彈簧檢測裝置
US20230251087A1 (en) Length Adjustable Level
KR101267711B1 (ko) 인장 시편 정렬용 지그 및 이를 갖는 인장 시험 장치
CN116045916A (zh) 长度可调的水平仪
CN205091188U (zh) 圆形截面试样断后伸长率测定用试样固定装置
CN117359523A (zh) 一种样品夹持装置
CN218675651U (zh) 相机调节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2009094U (zh) 一种光学镜头定位装置
CN1332192C (zh) 用于薄膜材料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拉伸夹具
TWI497049B (zh) 固定裝置及剝離強度測試裝置
CN209978845U (zh)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激光平面干涉仪
US6868618B2 (en) Gauge and method
CN214702092U (zh) 用于平尺检测的调整装置
CN213274108U (zh) 激光检测装置
CN211653339U (zh) 一种液晶屏测试工装
CN221222115U (zh) 检测设备的安装底座、跟踪仪测量系统、聚变反应系统
CN108507963A (zh) 能够提高使用效率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CN218995805U (zh) 一种偏振光同轴调节结构
CN215448739U (zh) 一种弯曲试验治具
CN22070829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角度尺检定装置
CN211085535U (zh) 一种夹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