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4792B - 水表防护井 - Google Patents

水表防护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4792B
CN117344792B CN202311639583.8A CN202311639583A CN117344792B CN 117344792 B CN117344792 B CN 117344792B CN 202311639583 A CN202311639583 A CN 202311639583A CN 117344792 B CN117344792 B CN 117344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shell
accommodating space
water meter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95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4792A (zh
Inventor
王月
穆秋池
穆经超
穆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ou Puhui Me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ou Puhui Me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ou Puhui Me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ou Puhui Me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95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4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4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4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4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4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2Manhole shafts; Other inspection or access cha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2D29/14Covers for manholes or the like; Frames for co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表防护井,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密封元件、井盖组件和支撑单元。下壳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下壳体的上表面沿周向开设有密封槽;上壳体设于下壳体上方,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上壳体的底部容置于密封槽内;密封元件呈环形并设于密封槽内;井盖组件设于上壳体上方;支撑单元沿下壳体的周向设置,用于支撑井盖组件。下壳体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一容置空间为锥台形的空腔,在运输时,多个下壳体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进行运输。上壳体同样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二容置空间为锥形台的空腔,多个上壳体在运输时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从而达到节省运输空间的目的,有助于节省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水表防护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表防护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表防护井。
背景技术
水表防护井是一种地下结构物,用于保护安装在管道上的水表以及阀门等零部件。水表防护井设置在地下,既能够节约地上空间,使城镇路面更整洁,又能够起到防冻作用。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施工效率的要求,水表防护井的施工已经由原来的现场砌筑改为了预制施工,由工厂预先加工,现场施工时只需要将预制成型的水表防护井放置到开挖好的井坑内,待管路及水表连接完成后,在井坑上覆盖井盖,保证路面安全。
采用预制的水表防护井使用铸造或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由于其制作时一体成型,不易发生渗漏,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但一体成型得到的水表防护井体积大,占用运输车辆的空间大,在施工时需要运输车辆多趟运输,导致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表防护井,旨在解决一体式的水表井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表防护井,包括:
下壳体,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周向开设有密封槽;
上壳体,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方,并具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边缘容置于所述密封槽内;
密封元件,呈环形并设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元件密封抵接于所述密封槽的内壁与所述上壳体之间;
井盖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方,并盖设于井坑上;以及
支撑单元,沿所述下壳体的周向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井坑底部和所述井盖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下壳体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构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空腔,所述上壳体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构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空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合后形成水表的防护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分别一体成型加工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设有第一支撑凸台,定义当两个所述下壳体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所述下壳体为第一下壳体,位于上方的所述下壳体为第二下壳体;
所述第一下壳体的所述第一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第二下壳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凸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水管容置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顶壁设有第二支撑凸台,定义当两个所述上壳体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所述上壳体为第一上壳体,位于上方的所述上壳体为第二上壳体;
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所述第二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第二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上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元件为环形的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密封槽内,并环绕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所述气囊的充气嘴贯穿所述密封槽的侧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表防护井还包括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环绕所述上壳体设置,所述防脱环的一侧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盖设有玻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盖组件包括:
井圈,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方,所述井圈的外周搭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
井盖本体,活动连接于所述井圈,所述井盖本体开设有贯穿自身厚度方向的第二观察窗;以及
封堵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二观察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盖本体与所述井圈之间设有防盗锁,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观察窗螺纹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气嘴,所述气嘴用于向所述水表的防护空间内填充防潮气体,所述水表防护空间的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表防护井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水表防护井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密封元件、井盖组件和支撑单元,下壳体、上壳体和井盖组件均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预制生产,使用时,将下壳体和上壳体在开挖好的井坑内进行组装,通过密封元件将下壳体和上壳体的配合面密封,然后将井盖组件固定到支撑单元上,对井坑顶部进行封盖。一方面,下壳体、上壳体、密封元件、井盖组件等零部件都是已加工好的零件,只需要进行组装即可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有助于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结合面设置密封元件,有助于提高密封性,防止向内部渗水,提高了防护性能。
本发明中下壳体和上壳体分别采用分体式设计,当出现问题后便于拆卸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下壳体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一容置空间为锥台形的空腔,在运输时,多个下壳体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进行运输。上壳体同样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二容置空间为锥形台的空腔,多个上壳体在运输时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从而达到节省运输空间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水表防护井相比,同样的运输车辆可运输的产品更多,有助于节省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表防护井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水表防护井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多个下壳体摞放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另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与水管和水表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多个上壳体摞放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多个上壳体摞放在一起后的内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井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表防护井;
10、下壳体;11、第一容置空间;12、密封槽;13、第一支撑凸台;131、水管容置槽;14、第一活动间隙;
20、上壳体;21、第二容置空间;22、第二支撑凸台;23、第一观察窗;24、玻璃;25、第二活动间隙;
30、密封元件;
40、井盖组件;41、井圈;42、井盖本体;421、第二观察窗;43、封堵件;
50、支撑单元;
60、防脱环;
70、水管组件;71、主水管;72、分水管;73、水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防护井1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表防护井1,包括下壳体10、上壳体20、密封元件30、井盖组件40和支撑单元50。下壳体10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下壳体10的上表面沿第一容置空间11的周向开设有密封槽12;上壳体20设于下壳体10上方,并具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容置空间21,上壳体20的底部边缘容置于密封槽12内;密封元件30呈环形并设于密封槽12内,密封元件30密封抵接于密封槽12的内壁与上壳体20之间,用于密封上壳体20与密封槽12的至少一个配合面;井盖组件40设于上壳体20上方,并盖设于井坑上;支撑单元50沿下壳体10的周向设置,并支撑于井坑底部和井盖组件40之间。
其中,下壳体10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构件,第一容置空间11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空腔,上壳体20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构件,第二容置空间21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空腔,第二容置空间21与第一容置空间11对合后形成水表73的防护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防护井1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表防护井1包括下壳体10、上壳体20、密封元件30、井盖组件40和支撑单元50,下壳体10、上壳体20和井盖组件40均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预制生产,使用时,将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在开挖好的井坑内进行组装,通过密封元件30将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的配合面密封,然后将井盖组件40固定到支撑单元50上,对井坑顶部进行封盖。一方面,下壳体10、上壳体20、密封元件30、井盖组件40等零部件都是已加工好的零件,只需要进行组装即可使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有助于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之间的结合面设置密封元件30,有助于提高密封性,防止向内部渗水,提高了防护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分别采用分体式设计,当出现问题后便于拆卸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下壳体10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一容置空间11为锥台形的空腔,在运输时,多个下壳体10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进行运输。上壳体20同样为锥台形构件,且第二容置空间21为锥形台的空腔,多个上壳体20在运输时可以自上至下摞放在一起,从而达到节省运输空间的目的,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水表防护井1相比,同样的运输车辆可运输的产品更多,有助于节省运输成本。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壳体10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用于容置水管组件70,水管组件70具体可包括主水管71、分水管72、水表73,以及必要的接头、阀门等。下壳体10设置在井坑的底部,为了固定下壳体10,可以在下壳体10的四周设置砖块或金属架对下壳体10进行固定。
对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的具体材质不作具体限制,下壳体10或上壳体20可以采用金属(如铸铁、不锈钢)等材质通过铸造、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得到,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将多个金属构件组焊为一体。或者,下壳体10或上壳体20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下壳体10上需要开设供主水管71和分水管72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可以在工厂预先开设,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水管的直径、数量等情况自行开设。
上壳体20罩设在下壳体10的上方,下壳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环绕第一容置空间11开口的密封槽12,密封槽12用于与上壳体20的顶部密封配合,从而使第一容置空间11和第二容置空间21对合形成水表73的防护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的外形分别为锥台形构件,可以是棱锥形、也可以是圆锥形,为了便于加工制造,还可以在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的边缘设置过渡圆角、倒角等。第一容置空间11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空腔,从而使得多个下壳体10可以按照如图6所示的方式摞放在一起。第二容置空间21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空腔,从而使得多个上壳体20可以按照如图10和图11的方式摞放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存放内存储时,也可以将多个下壳体10或多个上壳体20摞放在一起,以减小占地面积,节约库房的存放空间。
密封槽12内设置有密封元件30,用于对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的结合面进行密封,防止向内部渗水。可选的,密封元件30可以是环形的橡胶密封圈,密封垫片,或密封胶等。能够封闭上壳体20的底部与密封槽12内部的缝隙即可。
井盖组件40设置在上壳体20的上方,通过支撑单元50固定支撑在井口的位置,起到封闭井口的作用,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保证路面安全。井盖组件40的形状尺寸与井口相适配,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
支撑单元50用于支撑固定井盖组件40,支撑单元50可以是由砖块砌筑形成的结构柱,也可以是金属架体等,能够对井盖组件40形成稳固的支撑即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下壳体10和上壳体20分别一体成型加工得到,根据其使用的材质,可以选择对应的一体成型工艺,如注塑(适用于塑料)、铸造(适用于金属)等。采用一体成型加工的构件不易发生渗漏,防护性能更强。
可以理解的是,塑料材质相较于金属材质成本低,且由于本产品在使用时设置在地下,受到外力冲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为塑料材质,成本低廉,密封性好,且不存在生锈风险,使用寿命长。
在存放或运输期间,当多个下壳体10上下摞放在一起后,位于下方的下壳体10的侧壁会受到位于上方的下壳体10施加的向外的推力,当下壳体10采用塑料材质制作时,长时间摞放在一起后会导致下壳体10的边缘尺寸变大。下壳体10的边缘变形后一方面会影响与上壳体20的配合准确性,可能会造成上壳体20与下壳体10无法顺利组装,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密封元件30的密封性能,导致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护,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渗水等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11的底壁设有第一支撑凸台13,定义当两个下壳体10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下壳体10为第一下壳体10,位于上方的下壳体10为第二下壳体10;第一下壳体10的第一支撑凸台13支撑于第二下壳体10的下方,且第二下壳体10的外壁与第一下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1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容置空间11的底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支撑凸台13,当多个下壳体10上下摞放时,由于第一支撑凸台13的存在,既能保证第二下壳体10的下部容置于第一下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内,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又能保证第二下壳体10的外壁与第一下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活动间隙14,即不会使第一下壳体10的侧壁受到推力,从而防止其变形,既保证了下壳体10的尺寸准确性,便于后续组装,有保证了密封槽12的尺寸准确,保证密封元件30安装后能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消除了潜在的渗漏风险,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
第一支撑凸台13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1的底壁,可以直接注塑得到,当然也可以通过粘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台13的上表面开设有水管容置槽131。第一支撑台用于支撑主水管71,主水管71容置于水管容置槽131内,通过水管容置槽131对其进行限位,安装固定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台13既能在多个下壳体10摞放时对位于上方的下壳体10进行支撑,又能在水管组件70安装时对主水管71进行支撑定位,一举两得。
请参阅图9和图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21的顶壁设有第二支撑凸台22,定义当两个上壳体20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上壳体20为第一上壳体20,位于上方的上壳体20为第二上壳体20;第一上壳体20的第二支撑凸台22支撑于第二上壳体20的下方,且第二上壳体20的外壁与第一上壳体20的第二容置空间2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25。
与下壳体10的原理相同,在存放或运输期间,多个上壳体20摞放在一起后,位于下方的上壳体20也容易受力发生变形,为了保证良好的安装效果,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二者都应当保证具有足够的尺寸精度。为了防止上壳体20在存放和运输期间发生变形,本实施例在上壳体20的顶壁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凸台22,当多个上壳体20以图10和图11的方式摞放在一起时,能够使第二上壳体20的外壁与第一上壳体20的第二容置空间2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活动间隙25,消除了二者直接接触存在的内力,保证上壳体20的侧壁不受外力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后期的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
第二支撑凸台22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1的顶壁,可以直接注塑得到,当然也可以通过粘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与模具分离,第一支撑凸台13和第二支撑凸台22均应当设置拔模锥度。
密封元件30可以是环形的密封圈、金属密封垫,防水密封胶等,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元件30为环形的气囊,气囊设于密封槽12内,并环绕设于上壳体20的外周,气囊的充气嘴贯穿密封槽12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密封元件30为气囊,气囊呈环形,并设于上壳体20与密封槽12其中一侧壁的缝隙之间,使用时通过充气嘴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在内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填充满上壳体20与密封槽12侧壁的缝隙,从而起到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4,水表防护井1还包括防脱环60,防脱环60环绕上壳体20设置,防脱环60的一侧与下壳体1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气囊上方,防脱环6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件,防脱环60呈环形设置,并设置在密封槽12的顶壁,一方面能够对气囊进行阻挡,防止气囊从密封槽12的顶部脱出,另一方面能够封闭密封槽12的顶部开口,防止滴落的水进入密封槽12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气囊连通有密封检测单元,密封检测单元包括一端与气囊连通的气体管路,以及与气体管路另一端连通的气压计,气压计用于检测气囊的内部气体压力。气压计设置在邻近井口的位置,并通过气体管路与气囊连通,在检修时打开井盖组件40,通过查看气压计的读数可以得知气囊是否发生泄气,进而判断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之间的密封面是否仍保持密封效果。气压计可以直接由市场采购得到,对其具体型号、种类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壳体2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观察窗23,第一观察窗23盖设有玻璃24,透过第一观察窗23的玻璃24可以查看水表防护井1内部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渗水,或者水表73运行是否正常。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井盖组件40包括井圈41、井盖本体42和封堵件43。井圈41设于上壳体20上方,井圈41的外周搭设于支撑单元50上;井盖本体42活动连接于井圈41,井盖本体42开设有贯穿自身厚度方向的第二观察窗421;封堵件43可拆卸地设于第二观察窗421。
本实施例中井圈41的外边缘搭接在支撑单元50上,井盖本体42用于封闭井坑的开口,井盖本体42活动连接于井圈41,具体可以通过卡接、铰接等方式连接,能够将井坑的开口开启即可。井盖开启以便于检修人员进入,对水表73等进行检修和更换。
井圈41和井盖本体42一般采用铸铁材质加工得到,体积大、质量重,在一些情况下,检修人员只需要通过顶部的玻璃查看水表防护井1是否发生渗水等问题、内部的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无需进入井坑内部。在这种情况下,检修人员仍需要开启井盖本体42,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本实施例通过在井盖本体42上开设第二观察窗421,并在第二观察窗421上设置封堵件43,在日常使用期间,封堵件43能够将第二观察窗421封闭,从而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物体从第二观察窗421掉落至井坑内。在需要从外部查看时,只需要将封堵件43取下,即可通过第二观察窗421对水表防护井1进行观察,无需再费力开启井盖本体42,更加简单方便。
封堵件43可拆卸地设于第二观察窗421,其形状尺寸与第二观察窗421相适配,如可以是圆形、方形等。封堵件4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钉连接、绑带、绳索等与井盖本体42可拆卸连接。封堵件43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是非金属材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井盖本体42与井圈41之间设有防盗锁,封堵件43与第二观察窗421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中井盖本体42与所述井圈41之间设有防盗锁,能够防止井盖本体42遗失,第二观察窗421具有内螺纹,封堵件43具有外螺纹,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壳体20或下壳体10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检测气嘴,检测气嘴与对应下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或对应上壳体20的第二容置空间21连通。当上壳体20、下壳体10、密封元件30、玻璃24、水管组件70等组装完成后,通过检测气嘴向水表的防护空间充入惰性气体(如防潮气体),并观察是否发生泄露。
泄露的判断方式有多种,如可以在两零件的密封结合处涂肥皂水,观察是否冒泡。还可以设置与水表的防护空间连通的气压计,当发生泄露时,气压计的读数持续降低。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气嘴,当上壳体20、下壳体10和密封元件30装配完成后,形成密闭的水表防护空间,水表防护空间抽真空后,通过气嘴向水表防护空间内充入防潮气体,以使水表防护空间的压力保持在0.05MPa,能够形成井内正压,使井体内空气压力大于外部。防潮气体为不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惰性气体),例如氖气、氦气、氩气等非空气气体。
惰性气体等非空气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不引起腐蚀和氧化等现象。同时,氮气温度低,可以达到一定的保持干燥的效果。在井体内使用非空气气体(如氮气、氖气等)代替空气进行密封,可以减少湿气的进入,从而保护水表不受潮气影响,延长使用寿命。内部的金属管道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表面会附着小水珠,氮气由于不与水发生融合,所以可以避免水珠蒸发为水蒸气,进一步提高防潮效果。
通过向水表防护井内充防潮气体,形成井内正压,一方面有助于保证井内干燥、不进水、不受潮,达到更好的密封防护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水表防护井1的隔热保温效果,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水表73在安装完成后也可以向其内部充入防潮气体,以形成正压,从而提高水表的密封防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水表73与水表防护井1二者形成双防潮气体密封防护结构。
当上壳体20、下壳体10和密封元件30装配完成后,形成气压全密封结构,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之间的结合面均通过密封元件30(如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气嘴,能够向防护空间内注入防潮气体,气嘴可以设置在上壳体20的顶面或侧面,或下壳体10的底面或侧面。优选的,气嘴设于于侧面,便于进行充气操作。气嘴可以设置密封塞或密封盖,在不使用时将充气口进行封堵。
优选的,气嘴的注气孔由橡胶柱形成,橡胶柱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可对注气孔进行良好的密封。
由于水表防护井通常设置在地面以下,其使用环境较为潮湿,当处于空气和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锈蚀。本实施例采用防潮气体密封的方式,一方面防潮气体简单易得,使用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向井内充入防潮气体,并将注气孔密封住防止气体泄露,使内部的水表隔绝氧气,提高水表防护井抗腐蚀氧化的性能。井内气压维持在0.05MPa,能够防止外面的潮气、腐蚀性气体或水进入水表防护井,在防潮气体的保护下内部使仪表、控制器等也不会被腐蚀和氧化,因此该水表防护井1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防腐蚀效果,能够适应水表防护井经常遇到的潮湿、水淹等使用环境。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水表防护井还包括充气系统,充气系统包括防潮气体气源、微型气泵、蓄电池、控制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蓄电池与微型气泵连接,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以及蓄电池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具体为气体压力计,用于检测水表防护井内部的气压,并将监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内置有压力阀值。微型气泵的进气端与防潮气体气源连通,出气端与气嘴连通,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水表防护井内部的气压低于压力阀值时,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向微型气泵供电,通过微型气泵向内充气,从而提高水表防护井内的压力。当微型气泵启动持续充气时,水表防护井内的压力升高,当压力高于压力阀值时,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停止供电,微型气泵停止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发明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具有顶部开口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周向开设有密封槽;
上壳体,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方,并具有底部开口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边缘容置于所述密封槽内;
密封元件,呈环形并设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元件密封抵接于所述密封槽的内壁与所述上壳体之间;
井盖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方,并盖设于井坑上;以及
支撑单元,沿所述下壳体的周向设置,并支撑于所述井坑底部和所述井盖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下壳体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构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收缩的锥台形空腔,所述上壳体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构件,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为自上至下横截面逐渐扩大的锥台形空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合后形成水表的防护空间;
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分别一体成型加工得到;
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设有第一支撑凸台,定义当两个所述下壳体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所述下壳体为第一下壳体,位于上方的所述下壳体为第二下壳体;
所述第一下壳体的所述第一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第二下壳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活动间隙;
所述第一支撑凸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水管容置槽;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顶壁设有第二支撑凸台,定义当两个所述上壳体上下摞放在一起时,位于下方的所述上壳体为第一上壳体,位于上方的所述上壳体为第二上壳体;
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所述第二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第二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上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上壳体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活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为环形的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密封槽内,并环绕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所述气囊的充气嘴贯穿所述密封槽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表防护井还包括防脱环,所述防脱环环绕所述上壳体设置,所述防脱环的一侧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盖设有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组件包括:
井圈,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方,所述井圈的外周搭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
井盖本体,活动连接于所述井圈,所述井盖本体开设有贯穿自身厚度方向的第二观察窗;以及
封堵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二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表防护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气嘴,所述气嘴用于向所述水表的防护空间内填充防潮气体。
CN202311639583.8A 2023-12-04 2023-12-04 水表防护井 Active CN117344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583.8A CN117344792B (zh) 2023-12-04 2023-12-04 水表防护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583.8A CN117344792B (zh) 2023-12-04 2023-12-04 水表防护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4792A CN117344792A (zh) 2024-01-05
CN117344792B true CN117344792B (zh) 2024-02-09

Family

ID=8935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9583.8A Active CN117344792B (zh) 2023-12-04 2023-12-04 水表防护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479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661A (zh) * 2012-10-18 2013-03-27 桑红旗 水表井及其水表装置
CN203475667U (zh) * 2013-09-30 2014-03-12 徐荣盛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
DE202015103423U1 (de) * 2015-06-30 2015-08-20 Beulco Gmbh & Co. Kg Wasserzählerschacht
CN216339696U (zh) * 2021-12-10 2022-04-19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
CN216867184U (zh) * 2022-03-14 2022-07-01 山东丰井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容胶量的smc给水井法兰连接结构
CN218682574U (zh) * 2022-10-08 2023-03-24 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的保温餐盒
CN219343311U (zh) * 2023-03-09 2023-07-14 山东朝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表井智能井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661A (zh) * 2012-10-18 2013-03-27 桑红旗 水表井及其水表装置
CN203475667U (zh) * 2013-09-30 2014-03-12 徐荣盛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用内模壳
DE202015103423U1 (de) * 2015-06-30 2015-08-20 Beulco Gmbh & Co. Kg Wasserzählerschacht
CN216339696U (zh) * 2021-12-10 2022-04-19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地下水监测井保护盖
CN216867184U (zh) * 2022-03-14 2022-07-01 山东丰井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容胶量的smc给水井法兰连接结构
CN218682574U (zh) * 2022-10-08 2023-03-24 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结构的保温餐盒
CN219343311U (zh) * 2023-03-09 2023-07-14 山东朝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表井智能井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4792A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5327A (en) Flexible lined tank with vacuum in the manway
US20140174159A1 (en) Pressure-resistant-container gas leakage detec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to which a discharge tube casing is attached
CN101844647A (zh) 一种充气料桶及保护料桶内物料不被氧化的方法
CN117344792B (zh) 水表防护井
US20080099490A1 (en) Flat-sided single-wall attached sump collar
KR101074337B1 (ko) 외기 유입 및 결로에 의한 누수감지센서 오작동 방지가 가능한 강관 이음부 누수감지용 커버
US5656766A (en) Underground drain tank
US4542764A (en) Leak containment kit
CN106051371B (zh) 管道用复合结构密封塞
EP0752555B1 (en) Protecture container for the underground installation of tanks for pressurized, liquefied gas
KR101256742B1 (ko) 차량용 내압용기 가스누출감지장치
KR20090038160A (ko) 관 이음부 커버 어셈블리
US3902624A (en) Inflatable bag to absorb volume changes in gases within a sealed vessel
WO2005028299A3 (en) Scuba tank lock
CN108824559B (zh) 双检查口消防管道预制安全检查井
CN213139858U (zh) 一种包装箱
KR20150017482A (ko) 탱크로리의 유체공급장치
JP3013912B2 (ja) 二重タンクの漏洩検知装置
CN218063578U (zh) 一种核电站用密封件结构
CN207039001U (zh) 一种电力安全配电箱
KR101894562B1 (ko) 상하수도관의 누수방지를 갖춘 이중장치 구조
KR200352126Y1 (ko) 지하수공 압착식 상부밀폐덮개장치
CN219573392U (zh) 一种天然气输送管道气密性监测装置
CN215578097U (zh) 一种变压器油位计用防漏拆防雨压盖
CN216643489U (zh) 一种管井破壁修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