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3454A -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3454A
CN117343454A CN202311651744.5A CN202311651744A CN117343454A CN 117343454 A CN117343454 A CN 117343454A CN 202311651744 A CN202311651744 A CN 202311651744A CN 117343454 A CN117343454 A CN 117343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ixing
modified
fiber
honey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1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3454B (zh
Inventor
刘波
史元坤
魏斌
徐世梁
田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e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1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3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3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3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3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009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8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82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nitrogen
    • C08K2003/385Binary compounds of nitrogen with bo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密封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辅助剂由高岭土、氮化硼组成;增强剂包括芳纶纤维、氧化铝和改性硅橡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模压成型,得到密封件胚料;将密封件胚料烧结得到预处理密封件;将预处理密封件机械加工,即得。本申请制得的密封件力学性能佳,密封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传输过程中的必备部件,主要用于大工业配套连接,广泛应用于航空、石油化工、化纤纺织、机械、冶金矿山等领域,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运行的设备一般需要配用耐高温性较佳的密封件。
目前,密封件多为采用聚四氟乙烯、石棉橡胶板或有机硅橡胶作为密封材料制成的垫片和垫圈。石棉橡胶板、有机硅橡胶类材料制成的垫片和垫圈,填充物随机分布,因而仅在一些方向有强度,但拉伸强度相对较低,且抗蠕变性能差,使用寿命短。而聚四氟乙烯由于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性、突出的不粘性、良好的润滑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及耐老化性能等,由此制得的密封件性能较佳。因此,大部分密封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
但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得的密封件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如机械性能较差、耐蠕变性差、耐磨损性差、导热性差等,使得其在密封材料方面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由聚四氟乙烯制得的密封件的性能,通常在密封件制备过程中加入玻璃纤维粉,玻璃纤维粉的加入有助于改善密封件的耐磨损性能,但由此制得密封件的拉伸强度较低,摩擦系数较高,应用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制备一种力学性能较佳、摩擦系数较低的聚四氟乙烯密封件。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力学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四氟乙烯70-90份、二硫化钼2-3份、热致液晶聚合物3-8份、蜂窝状玉石纤维3-5份、增强剂10-15份、辅助剂5-10份,所述辅助剂由高岭土、氮化硼按质量比(4-5):(1-2)组成;所述增强剂包括芳纶纤维、氧化铝和改性硅橡胶,所述改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石墨、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混合,烧结,模压,冷却,得到半成品;将硅橡胶浸渍在粘结液中,得到预处理硅橡胶,将预处理硅橡胶、半成品混合,烘干,即得,所述粘结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铝30-40份、水20-30份、丙二醇10-15份、己二胺5-8份、二乙醇胺5-8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密封件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引入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二硫化钼五种组分,并对五种组分的质量配比进行调整,使得五种组分的质量配比达到最佳,增强剂、辅助剂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制得的密封件的力学性能,改善密封件的压缩蠕变性和摩擦性,其中,
热致液晶聚合物受热熔化后向表面迁移,在接近表面处表现出一定的取向结构,且呈现液晶相,该液晶相在近表面处形成纵向微纤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件的承载能力,且在摩擦面形成薄而均匀的转移膜,进而改善密封件的摩擦性能;
辅助剂中的高岭土和氮化硼相互配合,且导热性佳,便于提高密封件的导热性,减少热量对密封件性能的影响;
增强剂中引入芳纶纤维,芳纶纤维拉伸强度较高,与聚四氟乙烯界面结合情况良好,芳纶纤维链段有效地牵制了聚四氟乙烯分子链的滑移,减少了磨耗量和磨痕宽度;芳纶纤维具有较佳的强度、弹性模量、抗冲击等性能;
本申请的改性硅橡胶采用自制的方式,通过将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混合,随后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石墨、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交错缠绕,且导热性较佳,便于得到强度较高、导热性较佳的半成品包裹层,随后包裹在硅橡胶表面,硅橡胶回弹性能佳,进而减少半成品包裹层与聚四氟乙烯之间形成的间隙,进而提高密封件的拉伸强度,同时,降低密封件的压缩蠕变率,降低热量对密封件性能的影响;聚苯硫醚具有较佳的耐热、耐腐蚀性能,且吸湿性低,与密封件中的聚四氟乙烯相容性较佳,聚四氟乙烯与改性硅橡胶外层的聚苯硫醚相互配合;聚酰亚胺的分子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且链段刚性较强,进而限制了聚四氟乙烯链段的运动,并减少了聚四氟乙烯晶片之间的滑移情况;聚酰亚胺在聚四氟乙烯的烧结温度下,与聚四氟乙烯既不相融也不发生相互反应,两者形成了两相结构,聚四氟乙烯为连续相,聚酰亚胺为分散相,聚苯硫醚在聚四氟乙烯的烧结温度下熔融,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分布在包裹层中,从而减少了界面处出现裂纹的情况,进而提高制得的密封件的力学性能。
优选的,所述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4-5):(5-6):(1-2)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三种组分复配得到,对三种组分的配比进行调整,使得三种组分的配比达到最佳,芳纶纤维交错缠绕,便于在密封件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部分氧化铝分散在改性硅橡胶的表面,同时,填充在芳纶纤维形成的交错网状结构中,部分氧化铝分散在芳纶纤维的表面,一方面提高芳纶纤维的导热性,一方面提高芳纶纤维与密封件之间的相容性,进而提高密封件的力学性能。
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为改性芳纶纤维,所述改性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芳纶纤维浸泡在丙酮中,随后用无水乙醇、蒸馏水煮沸,过滤,烘干,得到芳纶纤维一;将芳纶纤维一置于乙酸酐溶液中,加热,然后用纯水清洗并干燥,得到芳纶纤维二;将硫化钾、钼酸铵、水、硝酸锌、硝酸镁、芳纶纤维二混合进行反应,焙烧,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便于提高芳纶纤维与聚四氟乙烯之间的结合强度,将芳纶纤维放置在乙酸酐溶液中进行处理,便于使得芳纶纤维表面变的粗糙,增大芳纶纤维的比表面积,在密封件成型过程中,聚四氟乙烯填充到芳纶纤维表面的空腔中,芳纶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界面交错,有效增加了芳纶纤维与聚四氟乙烯基体间的机械嵌合性,提高了界面之间的粘结强度,硝酸锌、硝酸镁便于在芳纶纤维表面形成氧化锌、氧化镁混合包裹层,且硫化钾、钼酸铵生成二硫化钼混合在包裹层中,由此使得芳纶纤维的包裹层具有光滑导热性,进而减少芳纶纤维的引入导致的摩擦系数的增加的情况出现,包裹层的存在便于进一步提高芳纶纤维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密封件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
优选的,所述高岭土为改性高岭土,所述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岭土、空心玻璃微珠、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混合,研磨,用无水乙醇过滤,洗涤,烘干,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高岭土;将聚氯乙烯和预处理高岭土混合,加入无水乙醇,超声,研磨,干燥,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岭土作为层状结构,在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时容易发生层间滑动,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高岭土进行处理,便于提高高岭土与其他原料之间的相容性,将预处理高岭土与聚氯乙烯混合,有助于提高改性高岭土的减摩耐磨性能,有助于提高密封件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蜂窝状玉石纤维为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所述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累托石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环烷酸钴、过氧化甲乙酮、蜂窝状玉石纤维混合,得到中间物,固化,得到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将氧化铈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升温,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物,将反应物、乙二胺四乙酸、乙醇、硝酸、氧化镧混合,得到改性液,将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浸渍在改性液中,取出,烘干,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饱和聚酯树脂与蜂窝状玉石纤维混合,便于提高蜂窝状玉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之间的相容性,有机累托石的加入便于填补蜂窝状玉石纤维与不饱和聚酯树脂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的力学性能;改性液中的铈、镧具有特殊的4f层结构,且电负性较小,提高了改性液的活性,铈元素在表面处理时首先吸附在蜂窝状玉石纤维表面,使系统能量降低;吸附后,部分铈元素由于电负性值低,将夺取蜂窝状玉石纤维表面羟基中的氧,而在蜂窝状玉石纤维表面二氧化硅、氧化铝的含量相对较多,从而提高蜂窝状玉石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在铈、镧与聚四氟乙烯界面,铈、镧元素所形成的RE-F键或RE-C键具有较强的离子键性;存在于界面处的铈、镧化合物,起到了类似于“钉扎”的作用,加强蜂窝状玉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之间的机械粘结,进一步改善了蜂窝状玉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基体之间的亲和性。
优选的,所述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30-40):(50-60):(2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三种组分的配比进行调整,使得三种组分的配比达到最佳,便于提高硅橡胶包覆层的力学性能,进而提高密封件的力学性能,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氧化铝为改性氧化铝,所述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氧化铝混合,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氧化铝中引入石墨,制得石墨-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将该材料引入密封件中,便于提高密封件的导热性,便于将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出去,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减小了复合材料的变形能,同时,与二硫化钼共同作用,进而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料:将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2)压制: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料模压成型,得到密封件胚料;
(3)烧结:将步骤(2)得到的密封件胚料烧结得到预处理密封件;
(4)密封件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密封件机械加工,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制备工艺简单,且由此制得的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力学性能较佳,密封性较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辅助剂和增强剂,增强剂、辅助剂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制得的密封件的力学性能,改善密封件的压缩蠕变性和摩擦性,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三种组分复配得到,芳纶纤维便于提高密封件的抗蠕变性,氧化铝便于提高密封件的导热性,改性硅橡胶便于与芳纶纤维相互配合,进而提高密封件的力学性能。
2、本申请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通过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在芳纶纤维表面包覆一层光滑导热层,便于提高密封件的导热性,同时,将二硫化钼引入到包裹层中,便于减少芳纶纤维引入导致的摩擦系数增加的问题,减少热量对密封件性能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发明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本申请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原料除特殊说明以外均为普通市售。
本申请的热致液晶聚合物为热致液晶聚酯。本申请的热致液晶聚酯为市售。
本申请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市售。
本申请的有机累托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钙基累托石均匀分散到纯水中,高速搅拌30min后,得到累托石悬浮液,静置24h。将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滴加至累托石悬浮液中,在90℃下恒温5h,抽滤,并用纯水多次洗涤,于90℃下干燥,即得。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由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按质量1:50组成,累托石悬浮液、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5。
粘结液制备例
制备例1:本制备例的粘结液,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磷酸二氢铝30kg、水20kg、丙二醇10kg、己二胺5kg、二乙醇胺5kg。
本制备例的粘结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磷酸二氢铝加入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热至120℃;随后加入己二胺、水,降低温度至65℃,加入丙二醇、二乙醇胺,持续搅拌60min,即得。
制备例2:本制备例的粘结液,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重量原料:磷酸二氢铝40kg、水30kg、丙二醇15kg、己二胺8kg、二乙醇胺8kg。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聚四氟乙烯70kg、二硫化钼2kg、热致液晶聚合物3kg、蜂窝状玉石纤维3kg、增强剂10kg、辅助剂5kg,辅助剂由高岭土、氮化硼按质量比4:1组成;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1:1:1组成,氧化铝为改性氧化铝,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氧化铝按质量比30:70混合,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即得;烧结温度为1300℃,升温速率为10℃/min;烧结时间为50min;烧结压力为40MPa;改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石墨、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按质量比10:3:3:4:4混合,烧结,烧结温度为390℃,烧结时间为3h,升温速率为20℃/min;模压,冷却,得到半成品;将硅橡胶浸渍在粘结液中,浸渍30min,得到预处理硅橡胶,将预处理硅橡胶、半成品按质量比1:4混合,烘干,即得。烘干温度为120℃;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30:50:20。粘结液为制备例1制得。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料:将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料;混合在高速混料机中,混料速度为2500r/min,混料时间为2min;
(2)压制: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料注入密封件模具中,置于液压机上压制成型,压制成型过程为:3Mpa压力预压制6分钟,70Mpa压制20min,制成密封件胚料;
(3)烧结:将步骤(2)得到的密封件胚料放入高压高温烧结炉中高温烧结得到预处理密封件;其中,烧结过程中炉内始终处于氮气保护氛围,烧结过程为:先升温至230℃,保温1.5h,继续升温至310℃,保温2.5h,继续升温至375℃,保温4h,然后降温至290℃,保温2h,继续降温到205℃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其中,升温速度为30℃/h,降温速度为40℃/h;
(4)密封件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密封件机械加工,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聚四氟乙烯90kg、二硫化钼3kg、热致液晶聚合物8kg、蜂窝状玉石纤维5kg、增强剂15kg、辅助剂10kg,辅助剂由高岭土、氮化硼按质量比5:2组成。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40:60:30。粘结液为制备例2制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聚四氟乙烯80kg、二硫化钼3kg、热致液晶聚合物5kg、蜂窝状玉石纤维5kg、增强剂13kg、辅助剂8k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4:5:1组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5:6:2组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芳纶纤维为改性芳纶纤维,改性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芳纶纤维浸泡在丙酮中,浸泡30min,随后用无水乙醇、蒸馏水煮沸,过滤,烘干,得到芳纶纤维一;将芳纶纤维一置于乙酸酐溶液中,加热75℃保持2h,然后用纯水清洗并干燥,得到芳纶纤维二;将硫化钾、钼酸铵、水、硝酸锌、硝酸镁、芳纶纤维二按质量比1:1:100:10:10:15混合进行反应,焙烧,即得。反应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30h,焙烧温度为410℃,干燥时间为3h。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高岭土为改性高岭土,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岭土、空心玻璃微珠、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0:2:1:13混合,室温下研磨2h,然后用无水乙醇过滤,洗涤3次,在80℃烘箱中放置6h,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高岭土,将聚氯乙烯和预处理高岭土按质量比4:1混合,加入到研钵中,随后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预处理高岭土的质量比为3:1,超声分散15min,研磨5h,在80℃的干燥炉中保持24h,然后冷却到室温,即得。钛酸酯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LK-40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蜂窝状玉石纤维为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累托石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按质量比1:20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环烷酸钴、过氧化甲乙酮、蜂窝状玉石纤维按质量比15:1:0.4:7混合,得到中间物,在50℃下固化5h,得到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将氧化铈与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1:6混合,升温至140℃,搅拌,反应4h,得到反应物,将反应物、乙二胺四乙酸、乙醇、硝酸、氧化镧按质量比5:1:20:1:3混合,得到改性液,将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浸渍在改性液中,浸渍4h,取出,在80℃烘干5h,即得。其中,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Z6032。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增强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热致液晶聚合物。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辅助剂。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按质量比1:1组成。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强剂由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1:1组成。
性能检测试验
拉伸强度测试:取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制得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依据GB/T 1040.1-2018《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中的检测方法,检测密封件的拉伸强度,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压缩蠕变率测试:取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制得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依据ASTM D621中的检测方法,检测密封件的压缩蠕变率,检测条件为:23℃、13.7MPa×24h;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动摩擦系数测试:取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制得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依据GB/T 3960-2016《塑料 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中的检测方法,检测密封件的动摩擦系数,检测条件为:196V、0.42m/s×60min;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8制得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拉伸强度佳,压缩蠕变率较低,动摩擦系数较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四氟乙烯70-90份、二硫化钼2-3份、热致液晶聚合物3-8份、蜂窝状玉石纤维3-5份、增强剂10-15份、辅助剂5-10份,所述辅助剂由高岭土、氮化硼按质量比(4-5):(1-2)组成;所述增强剂包括芳纶纤维、氧化铝和改性硅橡胶,所述改性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石墨、玻璃纤维、针状硅灰石、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混合,烧结,模压,冷却,得到半成品;将硅橡胶浸渍在粘结液中,得到预处理硅橡胶,将预处理硅橡胶、半成品混合,烘干,即得,所述粘结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铝30-40份、水20-30份、丙二醇10-15份、己二胺5-8份、二乙醇胺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由芳纶纤维、氧化铝、改性硅橡胶按质量比(4-5):(5-6):(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纤维为改性芳纶纤维,所述改性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芳纶纤维浸泡在丙酮中,随后用无水乙醇、蒸馏水煮沸,过滤,烘干,得到芳纶纤维一;将芳纶纤维一置于乙酸酐溶液中,加热,然后用纯水清洗并干燥,得到芳纶纤维二;将硫化钾、钼酸铵、水、硝酸锌、硝酸镁、芳纶纤维二混合进行反应,焙烧,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为改性高岭土,所述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岭土、空心玻璃微珠、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混合,研磨,用无水乙醇过滤,洗涤,烘干,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高岭土;将聚氯乙烯和预处理高岭土混合,加入无水乙醇,超声,研磨,干燥,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玉石纤维为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所述改性蜂窝状玉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累托石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环烷酸钴、过氧化甲乙酮、蜂窝状玉石纤维混合,得到中间物,固化,得到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将氧化铈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升温,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物,将反应物、乙二胺四乙酸、乙醇、硝酸、氧化镧混合,得到改性液,将预处理蜂窝状玉石纤维浸渍在改性液中,取出,烘干,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30-40):(50-60):(2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为改性氧化铝,所述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氧化铝混合,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即得。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混料:将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热致液晶聚合物、蜂窝状玉石纤维、增强剂、辅助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2)压制: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料模压成型,得到密封件胚料;
(3)烧结:将步骤(2)得到的密封件胚料烧结得到预处理密封件;
(4)密封件制备:将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密封件机械加工,即得。
CN202311651744.5A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343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1744.5A CN117343454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1744.5A CN117343454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3454A true CN117343454A (zh) 2024-01-05
CN117343454B CN117343454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36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1744.5A Active CN117343454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345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1704A (ja) * 1995-06-28 1997-03-18 Ntn Corp 四フッ化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01914254A (zh) * 2010-03-15 2010-12-1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曲轴油封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146A (zh) * 2020-10-14 2020-12-29 芜湖元正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板材用耐磨材料
CN116376197A (zh) * 2023-05-13 2023-07-04 青岛睿铭氟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1704A (ja) * 1995-06-28 1997-03-18 Ntn Corp 四フッ化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01914254A (zh) * 2010-03-15 2010-12-1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曲轴油封用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146A (zh) * 2020-10-14 2020-12-29 芜湖元正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板材用耐磨材料
CN116376197A (zh) * 2023-05-13 2023-07-04 青岛睿铭氟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3454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3206B (zh) 耐摩擦磨损的植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38973B (zh)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343454B (zh) 一种高密封性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937A (zh) 一种玻璃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在pa66/gf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CN113897029A (zh) 一种高速风机叶片用玻璃钢预浸料
CN106751799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3952B (zh) 少铜无石棉有机摩擦材料及制品
CN111548760A (zh) 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8846B (zh) 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接枝处理方法
CN113667285B (zh) 一种高韧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1052B (zh) 一种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4770B (zh) 一种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8999A (zh) 一种单组份加成型有机硅阻燃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3169B (zh) 一种复合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6652A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固性聚酰亚胺基复合摩擦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392947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刹车盘用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588B (zh) 一种陶瓷高温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224A (zh) 一种电池外包装用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396A (zh) 一种改性环氧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34499A (zh)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801686A (zh) 一种陶瓷材料有机高温粘结剂及提高粘结剂性能的方法
CN116178863B (zh) 一种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95194B (zh) 一种耐齿轮油的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9109B (zh) 一种防穿刺复合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17820740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管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