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2452A -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2452A
CN117342452A CN202311403933.0A CN202311403933A CN117342452A CN 117342452 A CN117342452 A CN 117342452A CN 202311403933 A CN202311403933 A CN 202311403933A CN 117342452 A CN117342452 A CN 117342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ist
shaft
rotating whee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03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Qi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Qi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Qi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Qi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039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2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2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2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02Driving gear
    • B66D1/12Driving gear incorporating 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排线机构,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实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自动排列和调节,避免了重叠和斜绕现象,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安全性,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限位盘,防止了钢丝绳滑出,减少了故障和损坏,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上行排线部和下行进线部,实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自动进出和调节,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钢丝绳,提高了使用效率和灵活性,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副机架和调节轴,实现副机架与排线机构之间的自由转动和调节,随着钢丝绳的收卷方向而自适应调整位置,保证了钢丝绳的平稳运行和牵引力的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背景技术
卷扬机是一种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绞车。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卷扬机分为手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及液压卷扬机三种。以电动卷扬机为主。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
建筑工程用卷扬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施工中提升或牵引各种物料或设备的卷扬机。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建筑用卷扬机,一般均有电机、制动器、独立的减速箱、钢绳卷筒、底架等组成。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存在一些缺点:
1、卷筒上的钢丝绳排列不整齐,容易发生重叠和斜绕,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由于其不便移动,卷筒不能随着钢丝绳的收卷方向变化而自适应调整位置,容易造成钢丝绳收卷的不便。
因此,目前还存在着对建筑工程用卷扬机进行改进和优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包括主机架、绞盘和副机架;
所述主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主机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和延伸板,所述电控箱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主机架上设有排线机构;
所述绞盘设置在主机架的内侧,绞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其中一组限位盘穿过所述电控箱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相接,另一组限位盘固定连接于轴承座的轴承内圈中;
所述副机架设置在主机架的前侧;
所述排线机构包括上行排线部和下行进线部,驱动所述排线机构以对线缆的位置调整。
优选的,所述上行排线部包括丝杆、定位杆、上移动件、上转轮和上辊轴,其中:
丝杆的一端穿过电控箱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相接,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延伸板内侧;
定位杆横向固定连接于电控箱与延伸板之间;
上移动件活动连接于丝杆与定位杆上;
上转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的中部内侧;
上辊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的顶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丝杆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下端内,定位杆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下端内,且丝杆和定位杆相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行进线部包括下移动件、下安装架、调节轴、下转轮和下滚轴,其中:
下移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移动件的底部;
下安装架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移动件的下端内侧;
调节轴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架的顶部;
下转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的中部内侧;
下滚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的下端内侧。
优选的,所述副机架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副机架的中部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下移动件的下端内。
优选的,所述上转轮的表面内、下转轮的表面内均沿其自身环绕方向开设有内凹的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移动件的下端前侧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卡板,调节轴转动连接于两组卡板内侧,且调节轴外侧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两组螺帽,所述螺帽通过转动紧压于卡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排线机构,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实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自动排列和调节,避免了重叠和斜绕现象,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安全性;
2、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限位盘,防止了钢丝绳滑出,减少了故障和损坏;
3、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上行排线部和下行进线部,实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自动进出和调节,适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钢丝绳,提高了使用效率和灵活性;
4、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通过设置副机架和调节轴,实现副机架与排线机构之间的自由转动和调节,随着钢丝绳的收卷方向而自适应调整位置,保证了钢丝绳的平稳运行和牵引力的均衡;
5、该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优良,能够有效地提升或牵引各种物料或设备,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的排线机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的排线机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架;11、电控箱;12、轴承座;13、第一电机;
14、第二电机;15、延伸板;
2、绞盘;21、限位盘;
3、副机架;
4、排线机构;41、上行排线部;411、丝杆;412、定位杆;
413、上移动件;414、上转轮;415、上辊轴;
42、下行进线部;421、下移动件;422、下安装架;
423、调节轴;424、下转轮;425、下滚轴;
5、卡板;
6、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包括主机架1、绞盘2和副机架3。
主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11,主机架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2和延伸板15,电控箱11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主机架1上设有排线机构4。
绞盘2设置在主机架1的内侧,绞盘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1,其中一组限位盘21穿过电控箱11与第一电机13的电机轴固定相接,另一组限位盘21固定连接于轴承座12的轴承内圈中。
具体的,通过第一电机13可驱动两组限位盘21与绞盘2同步转动,从而可将钢丝绳或线缆收卷在绞盘2上,两组限位盘21相靠近的一侧直径长度大于绞盘2的直径长度,两组限位盘21相远离的一侧均为轴形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盘21,防止了钢丝绳滑出,减少了故障和损坏。
副机架3设置在主机架1的前侧。
排线机构4包括上行排线部41和下行进线部42,驱动排线机构4以对线缆的位置调整。
上行排线部41包括丝杆411、定位杆412、上移动件413、上转轮414和上辊轴415,其中:
丝杆411的一端穿过电控箱11与第二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相接,丝杆4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延伸板15内侧;
定位杆412横向固定连接于电控箱11与延伸板15之间;
上移动件413活动连接于丝杆411与定位杆412上;
上转轮4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中部内侧;
上辊轴41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顶部内侧。
具体的,通过第二电机14驱动丝杆411转动,丝杆411靠近延伸板15一端可通过轴承连接。
丝杆411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413下端内,定位杆412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413下端内,且丝杆411和定位杆412相平行设置。
具体的,上移动件413的下端内贯通开设有供丝杆411与定位杆412穿插的内螺纹孔和通孔,通过定位杆412对上移动件413具有定位作用,从而在第二电机14驱动丝杆411转动时,可实现上移动件413的往复平移运动,从而实现上移动件413在绞盘2外侧的自由移动和定位,保证了钢丝绳的平行排列和均匀张力,通过设置上行排线部41,实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自动排列和调节,避免了重叠和斜绕现象,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安全性。
下行进线部42包括下移动件421、下安装架422、调节轴423、下转轮424和下滚轴425,其中:
下移动件4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底部;
下安装架42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移动件421的下端内侧;
调节轴423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顶部;
下转轮4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中部内侧;
下滚轴42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下端内侧。
具体的,通过设置下行进线部42,实现钢丝绳在绞盘2上的自动进出和调节,适应于不同方向和长度的钢丝绳,提高了使用效率和灵活性。
副机架3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副机架3的中部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下移动件421的下端内。具体的,通过副机架3对下移动件421具有定位作用,并且由于下移动件421与上移动件413固定相接,使得下移动件421可在副机架3上往复水平移动。
上转轮414的表面内、下转轮424的表面内均沿其自身环绕方向开设有内凹的环形槽。具体的,通过设置上转轮414和下转轮424的内凹的环形槽,实现钢丝绳在转轮上的自动定位和防滑,并且在收卷钢丝绳牵引的过程中,钢丝绳先经过下转轮424内凹槽与下滚轴425表面之间,而后钢丝绳经过上转轮414内凹槽与上辊轴415表面之间,通过下滚轴425与上辊轴415的作用,对下转轮424与上转轮414上的钢丝绳具有限位压紧的作用,避免了钢丝绳在转轮上的打滑或跳出,保证了钢丝绳的牵引效果和安全性。
调节轴423为中空结构。具体的,通过设置调节轴423为中空结构,使得钢丝绳在经过下转轮424传动后,可自下而上的穿过调节轴423内侧,而后钢丝绳再经过上转轮414传动,使得钢丝绳的走线更美观,避免钢丝绳在排线机构4上的缠绕。
上移动件413的下端前侧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卡板5,调节轴423转动连接于两组卡板5内侧,且调节轴423外侧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两组螺帽6,螺帽6通过转动紧压于卡板5的顶部。具体的,通过调节轴423可对下安装架422进行转动调节,从而实现排线机构4的自由转动和调节,进而实现随着钢丝绳的收卷方向而自适应调整位置,保证了钢丝绳的平稳运行和牵引力的均衡,而无需对卷扬机的整体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设置卡板5和螺帽6,实现了对调节轴423的紧固和松动,方便了用户对调节轴423的操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绞盘(2)和副机架(3);
所述主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11),主机架(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2)和延伸板(15),所述电控箱(11)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主机架(1)上设有排线机构(4);
所述绞盘(2)设置在主机架(1)的内侧,绞盘(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1),其中一组限位盘(21)穿过所述电控箱(11)与第一电机(13)的电机轴固定相接,另一组限位盘(21)固定连接于轴承座(12)的轴承内圈中;
所述副机架(3)设置在主机架(1)的前侧;
所述排线机构(4)包括上行排线部(41)和下行进线部(42),驱动所述排线机构(4)以对线缆的位置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排线部(41)包括丝杆(411)、定位杆(412)、上移动件(413)、上转轮(414)和上辊轴(415),其中:
丝杆(411)的一端穿过电控箱(11)与第二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相接,丝杆(4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延伸板(15)内侧;
定位杆(412)横向固定连接于电控箱(11)与延伸板(15)之间;
上移动件(413)活动连接于丝杆(411)与定位杆(412)上;
上转轮(4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中部内侧;
上辊轴(41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顶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11)表面通过螺纹结构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413)下端内,定位杆(412)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上移动件(413)下端内,且丝杆(411)和定位杆(412)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进线部(42)包括下移动件(421)、下安装架(422)、调节轴(423)、下转轮(424)和下滚轴(425),其中:
下移动件(4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移动件(413)的底部;
下安装架(42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移动件(421)的下端内侧;
调节轴(423)固定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顶部;
下转轮(4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中部内侧;
下滚轴(42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安装架(422)的下端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机架(3)的中部为圆柱形结构,且副机架(3)的中部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下移动件(421)的下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轮(414)的表面内、下转轮(424)的表面内均沿其自身环绕方向开设有内凹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423)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件(413)的下端前侧间隔固定连接有两组卡板(5),调节轴(423)转动连接于两组卡板(5)内侧,且调节轴(423)外侧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两组螺帽(6),所述螺帽(6)通过转动紧压于卡板(5)的顶部。
CN202311403933.0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Pending CN117342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3933.0A CN11734245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3933.0A CN11734245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2452A true CN117342452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03933.0A Pending CN11734245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24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5826B1 (ko) 마찰차를 이용한 호이스트
WO2019243302A1 (de) Universallaufwagen mit zwangsausspulung des zugseils beziehungsweise des hubseiles im 2- und 3-seilbetrieb
CN102052062B (zh) 一种节能型塔架式抽油装置
CN109867220B (zh) 一种双滚筒机动绞磨逆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42452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CN218539111U (zh) 一种具有智能停机保护功能的卷扬机
CN218783470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纵向电缆限位速敷式装置
CN216737357U (zh) 一种装饰外墙施工用卷扬设备
CN212832512U (zh) 一种双卷筒驱动的液压绞车
CN201794560U (zh) 塔架式抽油机
CN211169637U (zh) 一种输电线路施工用提升装置
CN209276059U (zh) 一种多卷盘节能绞车
CN209411661U (zh) 一种钢缆缠绕均匀的绞车
CN201794559U (zh) 一种节能型塔架式抽油装置
CN116281705B (zh) 一种置于船舱内的多功能绞车收放系统
CN109879108B (zh) 钢丝绳扭力释放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8025168U (zh) 自动排绳的卷扬机
CN220866979U (zh) 一种单向排缆装置
CN214935600U (zh) 牵引装置
CN217996632U (zh) 一种绳索取芯绞车
CN213595757U (zh) 辅助起升机构排绳导轮装置
CN21122611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卷扬机
CN219341558U (zh) 一种液压绞车
CN210214472U (zh) 一种曳引系统上置的建筑施工用复绕式井道升降机
CN108840265A (zh) 一种绞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