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520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5200A
CN117335200A CN202310534941.2A CN202310534941A CN117335200A CN 117335200 A CN117335200 A CN 117335200A CN 202310534941 A CN202310534941 A CN 202310534941A CN 117335200 A CN117335200 A CN 117335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nnector
housing
receiv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49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35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5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的定位器附接到外壳,使得连接器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外壳的侧壁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定位器具有突出部。当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突出部中的每一个位于第一孔中。当定位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突出部位于第二孔中。外壳由金属制成,使得即使在外壳中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外壳也具有预定的强度。由于第一孔和第二孔沿宽度方向贯穿侧壁部,所以定位器的突出部是可见的。因此,可以掌握定位器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通过移动定位器将电线和端子相互连接的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JP 20006-236855A(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位移连接(IDC)的连接器。
参照图20,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设置有电线保持块(或定位器)92和接触块(或壳体)94。接触块94保持在用于接收电线保持块92的接收部(未示出)中突出的IDC端子(未示出)。电线保持块92形成有用于分别保持电线96的保持孔(未示出)和用于分别接收IDC端子的接收槽(未示出)。
如图20所示,电线保持块92设置有临时止动突出部921和凸起923。电线保持块92可以通过使用临时止动突出部921而被保持在接触块94的临时止动位置。电线保持块92也可以通过使用凸起923被保持在接触块94的被推动位置。
如图20所示,在电线保持块92被保持在接触块94的临时止动位置的状态下,电线96的端部可以分别插入电线保持块92的保持孔(未示出)中。当电线保持块92从上述状态被推入接触块94的接收部(未示出)时,IDC端子(未示出)和电线96相互电连接。此外,电线保持块92通过凸起923的功能被保持在接触块94的被推动位置。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中,很难检查电线保持块92是否位于接触块94的推动位置。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90中,当使用连接器90时,电线96有时从IDC端子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识别定位器的位置来提高连接可靠性的连接器。
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看到设置到定位器的突出部,从而确定地掌握定位器的位置。本发明还通过在金属外壳中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来确保强度。
详细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附接到电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与设置有配合端子的配合连接器配合。该连接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端子、外壳和定位器。端子由壳体保持。该端子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接触部在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与配合端子接触,连接部被连接到电线。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沿宽度方向彼此分开定位的两个侧壁部。每个侧壁部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沿宽度方向穿透侧壁部,并且沿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彼此分开设置。定位器附接到壳体,使得定位器可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定位器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接收孔、接纳部和两个突出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沿垂直于宽度方向并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位于定位器的两端。接收孔从第二端面到第一端面贯穿定位器,并且可接收电线的一端。接纳部与接收孔连通,并且在定位器移动时允许连接部在接纳部中移动。突出部分别对应于侧壁部。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当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的与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孔中。当定位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的与该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二孔中,而连接部部分地定位在接收孔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附接电线,该连接器附接电线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附接到连接器附接电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中,定位器连接到外壳,使得定位器可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侧壁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定位器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当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时,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的与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孔中。当定位器位于第二位置时,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的与突出部相对应的第二孔中。由于外壳由金属制成,因此即使在外壳中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的状态下,外壳也具有预定的强度。由于第一孔和第二孔贯穿与其相对应的侧壁部,所以定位器的突出部是可见的。因此,可以掌握定位器的位置。
通过研究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更完整地理解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附接电线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连接器附接电线中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连接器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连接器附接电线中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立体图。在连接器的主要部中,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彼此分离。
图5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立体图。在连接器的主要部中,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绝缘电线部分地插入定位器的接收孔中。
图6是示出图5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另一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5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平面图。定位器及其附近区域以展开的方式被示出。
图8是示出图5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另一立体图。在连接器的主要部中,定位器位于第二位置。
图9是示出包括在图3的连接器中的定位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图9中的定位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主要部的侧视图。定位器位于第一位置。
图12是沿A-A线截取的图11的连接器的主要部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图4中的连接器的主要部的另一侧视图。定位器位于第二位置。
图14是沿B-B线截取的图13的连接器的主要部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图8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立体图。图中省略了定位器。
图16是图8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和绝缘电线的另一立体图。图中省略了定位器和第一外壳。在其中一根绝缘电线中,绝缘涂层被部分地去除。
图17是示出图1中的连接器附接电线的另一立体图。图中省略了罩。第二外壳尚未连接到第一外壳。
图18是示出图17中的连接器附接电线的立体图。第二外壳连接到第一外壳。
图19是示出图1中的连接器附接电线的另一立体图。罩尚未连接到外壳。
图20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绝缘位移连接连接器的视图。
虽然本发明易于被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但其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地,其意图是覆盖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方案、等同方案和替代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附接电线(connector attachedelectric wire)10具有连接器20和电缆80。在本实施例中,电缆80具有两条绝缘电线82(电线:见图4),连接器20连接到绝缘电线82的一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连接器20可以是待连接到至少一根电线的连接器。
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20可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沿前后方向配合,并可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上拆卸,该配合连接器设置有配合端子(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是Y方向。负Y方向指向前方,而正Y方向指向后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是用于单对以太网(Single Pair Ethernet)的插头连接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除了用于单对以太网的连接器之外的任意连接器。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除插头连接器之外的任意连接器,例如互连连接器。
参照图2和图3,连接器20设置有壳体30、至少一个端子40、外壳50、定位器60和罩7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由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8组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端子40的数量是两个。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0由第一外壳52和第二外壳58组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壳体30可以由单个构件组成。至少一个端子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外壳50可以由单个构件组成。罩70在本发明中不是必不可少的。
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40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宽度方向是X方向。端子40中的每一个由单个金属片形成,并且具有被保持部(held portion)401、支撑部403、接触部405和连接部407。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端子40中的每一个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具有接触部405和连接部407,其中当连接器20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时,接触部405与配合端子(未示出)接触,并且其中连接部407连接到绝缘电线82。例如,端子40可以是压缩类型的端子。
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40的被保持部401至少部分地由壳体30保持。在本实施例中,被保持部401被第一壳体32部分地保持。
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40的支撑部403沿前后方向从被保持部401向前延伸。支撑部403支撑接触部405。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405是支撑部403的表面的一部分。支撑部403可弹性变形。通过支撑部403的弹性变形,接触部405可以至少沿垂直于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上下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正Z方向指向上方,而负Z方向指向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40的连接部407沿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从被保持部401延伸。这里,如下文描述的,第一方向是定位器60的可移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同。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如果允许定位器60的下述移动,则第一方向可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子40的连接部407是具有分叉形状的绝缘位移连接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连接部407可以是用于贯穿绝缘电线82的贯穿件。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32具有前部321和后部323。后部323具有基部34和前壁36。前壁36从基部34的前端部向上延伸。前部321从基部34向前突出。端子40的支撑部403从前部321向前延伸。基部34设置有引导部341和两个凹部343。引导部341是朝向上方开口并且具有底部的孔。引导部341接收并引导定位器60的将在下文中提及的被引导部66。凹部343沿宽度方向位于引导部341的外侧。凹部343中的每一个沿宽度方向向内和向外开口。凹槽343部分地接收将在下文中提及的定位器60的支撑部64,并允许支撑部64弹性变形。端子40的连接部407沿前后方向位于前壁36和引导部34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2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与端子40一体成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端子40可以通过例如压配合的任意其他方式由第一壳体32保持。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38附接到第一壳体32,并与第一壳体32一起形成壳体30。第二壳体38由与第一壳体32相同或不同的绝缘树脂制成。第二壳体38在附接到第一壳体32时将第一壳体32的前部321容纳在第二壳体38中。第二壳体38设置有分别至少部分地容纳端子40的支撑部403的容纳槽381。当第二壳体38附接到第一壳体32时,端子40的接触部405位于第二壳体的容纳槽38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端子40中的每一个的接触部405是端子40的支撑部403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朝向上方定向。通过这种结构,当连接器20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时,端子40的接触部405可与设置在配合连接器上的配合端子(未示出)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壳52具有前部521和后部523。前部521具有沿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方形管形状。前部521具有设置在上表面的一侧的锁定臂537。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壳52的后部523朝向上方开口。详细地,第一外壳52的后部523具有两个侧壁部531和底部533,两个侧壁部531沿宽度方向彼此分开,底部533使侧壁部533相互联接。底部533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电线支撑部535。第一外壳52由金属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52通过使用单个金属片制成。通过使用金属片,外壳52可以获得必要且足够的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外壳52的侧壁部531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第一孔541、第二孔543、第三孔545和第四孔547。然而,第三孔545和第四孔547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需的。详细地,当不存在将在下文中提及的补充突出部629时,第三开口545和第四开口547不是必需的。
除图2和图3外,还参照图11和图13,第一孔541、第二孔543、第三孔545和第四孔547沿宽度方向穿透它们所在的侧壁部531。第一孔541和第二孔543沿第一方向彼此分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541和第二孔543沿上下方向彼此分开。类似地,第三孔545和第四孔547沿第一方向彼此分开。
如图11和图13所示,第一孔541和第三孔545沿垂直于宽度方向并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彼此分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是前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541和第三孔545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彼此分开。类似地,第二孔543和第四孔547沿第二方向彼此分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孔543和第四孔547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彼此分开。此外,如图11所示,第三孔545和第四孔547沿第二方向与端子40的连接部407重叠。这是为了尽可能扩大连接部407和侧壁部531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第一外壳52几乎容纳整个壳体30。第一外壳52的侧壁部531延伸,使得侧壁部531沿前后方向几乎到达第一壳体32的后端。此外,第一外壳52的侧壁部531延伸,使得侧壁部531沿上下方向几乎到达第一壳体32的前壁36的上端(见图6)。因此,夹在第一外壳52的侧壁部531之间的空间形成在第一壳体32的前壁36的后面。该空间形成用于容纳定位器60的容纳部56。详细地,除了图4之外,还参照图15,第一壳体32的前壁36具有与第二方向相交的接收表面361。第一外壳52的接收表面361和侧壁部531形成用于容纳定位器60的容纳部56。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器6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要部62、支撑部64和被引导部66。定位器60由绝缘树脂形成。支撑部64沿宽度方向位于主体部62的两端,并且沿第一方向从主体部62延伸。被引导部66沿第一方向从主体部62的下表面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64和被引导部66中的每一个都向下延伸。定位器60设置有第一端面621、第二端面623、两个接收孔625、两个接纳部627、两个突出部641和两个补充突出部629。第一端面621、第二端面623、接收孔625、接纳部627和补充突出部629设置到定位器60的主要部62。突出部641分别设置到定位器60的支撑部64。换言之,定位器60的支撑部64分别对应并支撑突出部64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接收孔625的数量和接纳部627的数量中的每一个取决于端子40的数量。此外,补充突出部629在本发明中不是必不可少的。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器60的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3沿第二方向位于定位器60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面621和第二端面623分别位于定位器60的主要部62的前端和后端。
如图9、图10、图12和图14所示,定位器60的接收孔625从第二端面623到第一端面621贯穿主要部62。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接收孔625中的每一个具有可以接收绝缘电线82的一端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当沿前后方向看时,接收孔625中的每一个具有圆形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接收孔625的形状可以是除了圆形之外的任意形状,例如椭圆形、卵形或多边形。此外,第一端面621中的接收孔625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分别不同于第二端面623中的接收孔625的大小和形状。例如,第二端面623中的接收孔625的大小可以大于第一端面621中的接收孔625的大小。此外,接收孔625可以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中相互连通。
如图9所示,定位器60的接纳部627分别对应于接收孔625。此外,如图3所示,接纳部627分别对应于端子40的连接部407。接纳部627中的每一个朝向下方开口,并与相应的接收孔625连通。接纳部627具有能够容纳连接部407并且允许定位器60在其中移动的大小。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器60的突出部641中的每一个由与其对应的支撑部64支撑,并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支撑部64可弹性变形,并且由于支撑部64的弹性变形,突出部641至少沿宽度方向是可移动的。突出部641具有倾斜表面643和上表面645。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表面643是平行于前后方向并与上下方向相交的表面。倾斜表面643被定向为沿上下方向向下并且沿宽度方向向外。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645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表面。上表面645被定向为向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突出部641的上表面64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下方向倾斜相交。
如图12和图14所示,突出部641的倾斜表面643的大小沿宽度方向大于外壳50的侧壁部531的大小。通过这种结构,当定位器6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突出部641容易从第一孔541中脱出。另一方面,上表面645的大小等于或略大于外壳50的侧壁部531的大小。通过这种结构,如果定位器60受到向上的力,则当突出部641定位在第一孔541中时,突出部641很难从第一孔541中出来,并且当突出部641定位在第二孔543中时,突出部641很难从第二孔543中出来。
如图9和图10所示,补充突出部629沿宽度方向从主要部62的侧表面向外突出。此外,补充突出部629沿第二方向与突出部641分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补充突出部629沿前后方向位于突出部641的前方。在本实施例中,补充突出部629沿上下方向位于突出部641的上方。突出部641主要用于保持定位器6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并且补充突出部629主要用于保持定位器60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补充突出部629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小于突出部641中的每一个的大小。特别是沿宽度方向,补充突出部629的突出量小于突出部641的突出量。
如图4至图8所示,定位器60附接到外壳50。详细地,定位器60附接到第一外壳52,使得定位器可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图4至图7)移动到第二位置(图8)。如图11至图14所示,附接至外壳50的定位器60至少部分地位于由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和外壳50的侧壁部531形成的容纳部56中。然而,这不应当应用于突出部641和补充突出部629。此外,定位器60的被引导部66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壳体32的引导部341中。此外,端子40中的每一个的连接部407至少部分地位于与其对应的接纳部627中(见图9)。
如图4至图8所示,定位器60的突出部641分别对应于外壳50的侧壁部531。补充突出部629也分别对应于外壳50的侧壁部53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定位器60定位在第一位置时,突出部641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一孔541中。此外,补充突出部629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三孔545中。
如图12所示,当定位器60定位在第一位置时,定位器60的接收孔625中的每一个占据的范围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占据的范围重叠。另一方面,由定位器60的接收孔625占据的范围的一部分沿第一方向位于由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占据的范围之外。换言之,当从后面看接收孔625时,接收表面361及其前方存在的状态是可见的。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端子40的连接部407在接收孔625中不可见。
如图4至图7所示,当定位器60位于第一位置时,绝缘电线82的端部可以分别插入接收孔625中。如上所述,定位器60的接收孔625中的每一个占据的范围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占据的范围重叠。因此,插入接收孔625中的绝缘电线82的端部可以与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抵接。另一方面,由定位器60的接收孔625占据的范围的一部分位于由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占据的范围之外。因此,如图6所示,绝缘电线82的端部从其正面或斜前方可见。换言之,可以看到绝缘电线82是否相对于定位器60被适当地布置。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定位器60的第一端面621比定位器60的第二端面623更靠近壳体30的接收表面361。此外,沿第二方向,定位器60的第一端面621和壳体30的接收表面361之间存在间隙68。详细地,第一壳体32的接收表面361形成有沿第二方向突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细长突出部363,并且该细长突出部362在第一端面621和接收表面362之间形成间隙68。通过间隙68,可以看出绝缘电线82的端部是否相对于定位器60被适当地布置。此外,细长突出部363防止绝缘电线82的端部相互接触。因此,防止绝缘电线82相互短路。
如图13所示,当定位器60定位在第二位置时,突出部641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二孔543中。此外,补充突出部629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四孔547中。定位器6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是通过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定位器60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向下按压将定位器6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定位器60被向下按压时,由于支撑部64的弹性变形,突出部641从第一孔541出来并进入第二孔543。由于定位器60和第一外壳52中的至少一个的弹性变形,补充突出部629从第三孔545出来并进入第四孔547。
如图13和图14所示,突出部641中的每一个位于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二孔543中,从而限制定位器6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此外,补充突出部629中的每一个定位在侧壁部531的与其对应的第四孔547中,以便防止或抑制定位器60的倾斜。
如图14所示,当定位器60定位在第二位置时,接收孔625中的每一个占据的范围沿第一方向被接收表面361占据的范围所覆盖。换言之,当从后面看接收孔625时,接收表面361的前方存在的状态不可见。因此,当绝缘电线82的端部相对于接收孔625被适当地布置时,绝缘电线82的端部被接收表面361覆盖,或者靠近并面对接收表面361。因此,绝缘电线82的端部受到前壁36的保护。
如图14所示,在定位器6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当从后面看接收孔625时,可以看到端子40的连接部407。这意味着,当定位器60位于第二位置时,端子40的连接部407部分地定位在接收孔625中。换言之,当在绝缘电线82的端部插入接收孔625的状态下定位器6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连接部407分别与绝缘电线82形成压力接触。
如图15和图16所示,当定位器6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端子40中的每一个的连接部407切割绝缘电线82的绝缘涂层,并与芯线821接触。在连接部407是绝缘位移连接件的情况下,绝缘电线82接收来自连接部407的反作用力,并且定位器60可以接收指向第一位置的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文参照图13所述,突出部641和补充突出部629也分别位于第二孔543和第四孔547中,从而防止定位器6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因此,保持端子40中的每一个和与其对应的绝缘电线82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看到突出部641和补充突出部629分别定位在第二孔543和第四孔547中,可以掌握到定位器60位于第二位置。同时,可以确定端子40的连接部407与绝缘电线82电连接。
参照图17和图18,第二外壳58具有盖部581,该盖部581覆盖定位器60和第一外壳52的后部523。盖部581具有顶板部583和侧板部58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58设置有保持电缆80的型锻部(swaging portion)587。型锻部587通过从顶板部583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联接部589与盖部581联接。第二外壳58附接到第一外壳52并且从上方覆盖定位器60。盖部581沿宽度方向从外侧覆盖第一外壳52的侧壁部531。盖部581被固定到侧壁部531。为了将盖部581固定到侧壁部531,在本实施例中,盖部581形成有窗口部,而侧壁部533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切口-凸起部。此外,型锻部587被型锻到电缆80和第一外壳52的电线支撑部535。因此,电缆80或绝缘电线82由型锻部587保持。
参照图19,罩70预先附接到电缆80。罩70附接到外壳50,使得在第二外壳58附接到第一外壳52之后罩70覆盖第二外壳58。为了将罩70固定到外壳50,在本实施例中,罩70形成有窗口,并且第二外壳58的侧板部585中的每一个形成有切口-凸起部。罩70具有操作臂701。如图1所示,当操作臂701附接到外壳50时,操作臂701部分地位于锁定臂537上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连接器20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到突出部641定位在第一外壳52的第二孔543中来检查定位器60位于第二位置。当定位器60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判断绝缘电线82被适当地连接到端子40的连接部407,并且可以实现较高的连接可靠性。此外,第一外壳52由金属制成,使得即使在除了第一开口541和第二开口543之外还在侧壁部531中的每一个中形成第三开口545和第四开口547的情况下,第一外壳52也具有必要和足够的强度。
尽管以上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容许存在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器60的第一位置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但定位器60的第一位置可以位于第二位置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外壳52的后部523朝向下方开口,并且端子40中的每一个的连接部407向下延伸。此外,第一孔541位于第二孔543的下方,并且第三孔545位于第四孔547的下方。尽管如此,由于锁定臂537和定位器60之间的位置关系,上述实施例更容易组装。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20是配合方向与电缆80的延伸方向相同或平行的直线型连接器,但连接器20也可以是配合方向垂直于电缆80的延伸方向的直角型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与前后方向相同,第二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同。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部341和被引导部66仅引导定位器60的移动,但它们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用于将定位器60保持在第二位置的功能的锁定机构。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但只要确保定位器60的移动空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略微相交。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补充突出部629设置在定位器60的主要部62的侧表面上,但补充突出部629可以分别以与突出部641相同的方式由支撑部支撑。此外,补充突出部629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与突出部641的形状相似的形状。
虽然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内容,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其他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旨在要求所有此类实施例落入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能够附接到电线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能够与设置有配合端子的配合连接器配合;
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端子、外壳和定位器;
所述端子由所述壳体保持;
所述端子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与所述配合端子接触,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电线;
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沿宽度方向彼此分开的两个侧壁部;
所述侧壁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沿所述宽度方向贯穿所述侧壁部,并且沿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彼此分开;
所述定位器附接到所述外壳,使得所述定位器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所述定位器设置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接收孔、接纳部和两个突出部;
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定位器的两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并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所述接收孔从所述第二端面到所述第一端面贯穿所述定位器,并且能够接收所述电线的一端;
所述接纳部与所述接收孔连通并且当所述定位器移动时允许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接纳部中移动;
所述突出部分别对应于所述侧壁部;
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沿所述宽度方向向外突出;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所述侧壁部的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孔中;并且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所述侧壁部的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孔中,而所述连接部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接收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部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叉形形状的绝缘位移连接件;
所述定位器具有主要部和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主要部延伸的两个支撑部;
所述接收孔设置在所述主要部中;
所述支撑部能够弹性变形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由与其相对应的支撑部支撑,并且至少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并且
当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所述侧壁部的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孔中时,限制所述定位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的接收表面;
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表面和所述外壳的所述侧壁部形成容纳所述定位器的容纳部;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收孔占据的范围沿所述第一方向被所述接收表面占据的范围覆盖;并且
当所述定位器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接收孔占据的范围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接收表面占据的范围重叠,而所述接收孔占据的范围的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接收表面占据的范围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的接收表面;
所述壳体的接收表面和所述外壳的侧壁部形成容纳所述定位器的容纳部;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定位器的所述第一端面比所述定位器的所述第二端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表面;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插入所述接收孔中的电线的端部能够与所述接收表面抵接;并且
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定位器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壳体的所述接收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的侧壁部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
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沿所述宽度方向贯穿所述侧壁部,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分开定位;
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三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分开定位;
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四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分开定位;
所述定位器设置有两个补充突出部;
所述补充突出部分别对应于所述侧壁部;
所述补充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沿所述宽度方向向外突出;
所述补充突出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开定位;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补充突出部中每一个定位在所述侧壁部的与其对应的第三孔中;并且
当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补充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所述侧壁部的与其对应的第四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端子的连接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定位器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被引导部;并且
所述壳体设置有接收并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引导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设置有保持所述电线的型锻部。
9.一种连接器附接电线,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附接至所述连接器附接电线。
CN202310534941.2A 2022-07-01 2023-05-12 连接器 Pending CN1173352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7108 2022-07-01
JP2022107108A JP2024006324A (ja) 2022-07-01 2022-07-01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5200A true CN117335200A (zh) 2024-01-02

Family

ID=8633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4941.2A Pending CN117335200A (zh) 2022-07-01 2023-05-1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6781A1 (zh)
EP (1) EP4300712A1 (zh)
JP (1) JP2024006324A (zh)
CN (1) CN11733520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6855A (ja) 2005-02-25 2006-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圧接結線用コネクタ
DE102012022166A1 (de) * 2012-11-12 2014-05-15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JP6540755B2 (ja) * 2017-07-14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06781A1 (en) 2024-01-04
EP4300712A1 (en) 2024-01-03
JP2024006324A (ja)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925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775797B1 (en) Perpendicular fitting female terminal and housing to mount it therein
US7980880B2 (en) Connector
JP6879649B2 (ja) シールド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EP256854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478053A1 (en) Press-contact connector built in substrate
CN113273037B (zh) 连接器及外导体
WO2012023533A1 (en) Connector
CN110176684B (zh) 连接器组装体
CN213753127U (zh) 电连接装置
JP4725505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端子金具
EP3588687B1 (en) Terminal metal fitting
CN110870143B (zh) 端子零件
CN117335200A (zh) 连接器
CN115377756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KR101111595B1 (ko) 커넥터 하우징 조립체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2550876B1 (ko)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KR101175170B1 (ko) 소켓 콘택트
JP7362689B2 (ja) コネクタ
EP119977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erminal
EP4117123B1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CN114830454B (zh) 端子零件及连接器
JP4303148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
JP7231101B1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EP402462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