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9131A -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 Google Patents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9131A
CN117319131A CN202311272343.9A CN202311272343A CN117319131A CN 117319131 A CN117319131 A CN 117319131A CN 202311272343 A CN202311272343 A CN 202311272343A CN 117319131 A CN117319131 A CN 117319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loop
node
dete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23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23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9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9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9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3Distribution optical network, e.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units
    • H04B10/25755Ring network top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主节点向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在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目标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主节点依次接收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基于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Description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背景技术
基于高速串行光纤环网通信的分布式控制是一种用于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的重要技术手段,当通信环路中出现故障,若无法及时进行故障定位和恢复,光纤环网将有随时陷入崩溃的风险。相关技术中,针对环网通信故障定位的检测,多以环路中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发送检测报文的方式来检测邻近链路是否故障,再将故障定位信息通过一条完好的环路上传,这种方式只能得到故障边界的起点,无法得到故障边界的终点,即无法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且需要保障另外一条环路完全完好才可将故障定位信息准确上传,故障定位精确度不高且适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所述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所述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不同方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该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环网故障的情况下,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为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中,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除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未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断线且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顺次对各所述从节点由1至N进行编号;
基于所述第一次数m和所述第二次数N-n+1,确定所述故障位置在第m个从节点和第n个从节点之间;
其中,1≤m<n≤N,且m和n均为整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各节点均设有第一发送端、第二发送端、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一发送端和所述第一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所述第二发送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包括:
在所述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发送端和所述第二发送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另一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从节点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故障检测帧为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另一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发送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目标通信环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一发送端向第一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所述第一从节点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中位于所述主节点之后且与所述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通过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二发送端向第二从节点的第二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所述第二从节点为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位于所述主节点之后且与所述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二接收端依次接收所述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二发送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
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一接收端依次接收所述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一发送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在任一通信环路内,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任一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所述任一节点沿当前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向下一节点透传接收到的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所述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所述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不同方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环网故障的情况下,使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使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为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中,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除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使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环网,包括: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基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
至少一个从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从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多个从控制器构成多条通信环路,各所述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不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即按照正常通信方式向下透传数据,能够保证故障定位和其他数据传输相互独立进行,互不干扰,从而提高环网通信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控制环网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控制环网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其中,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可应用于终端,具体可由,终端中的硬件或软件执行。
该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等便携式通信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不是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台式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该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环网,或者与环网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中能够实现该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的功能模块或功能实体,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相机和可穿戴设备等,下面以环网作为执行主体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应用于环网。
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构成多条通信环路,各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各不相同,N为正整数。
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可以为多条通信环路中的任意两条环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环路和的第二通信环路可以为方向相反的环路。
如图4所示,该环网的控制架构包括1个主控制器对应的主节点和N个从控制器对应的从节点,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第一通信环路反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
继续参考图4,第一通信环路为逆时针环路①,第二通信环路为顺时针环路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将第一通信环路作为主通信环,将第二通信环路作为备用环。
在第一通信环路中,数据传输方向(即通信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第二通信环路中,数据传输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本申请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可应用于同时具备多条不同或相同数据传输方向的光纤总线,低通信波特率或低通信频率的光纤环网通信系统以及其他通信系统等。
如图1所示,该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10、步骤120、步骤130和步骤140。
步骤110、在确定环网故障的情况下,主节点向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该步骤中,第一故障检测帧和第二故障检测帧为用于进行故障定位的检测帧,区别于环网中传输的其他数据。
第一故障检测帧和第二故障检测帧可以为相同的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故障检测帧可以包括环路号和检测标志位,其中,环路号用于表征主节点发送该故障检测帧的环路,检测标志位用于将该故障检测帧与环路中传输的其他数据进行区别。
环网故障包括节点故障和环路断线。
其中,节点故障包括单点失效和多点失效,环路断线包括单点断线和多点断线。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继续参考图4,当环路中发生单点故障或多点故障时,主控制器在很短的延时后即可检测到环路中有故障发生,以主通信环路发生故障为例进行说明,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分别通过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通过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继续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节点均设有第一发送端、第二发送端、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设置于第一通信环路,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设置于第二通信环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发送端和第一接收端设置于第一通信环路,用于收发/透传第一通信环路的数据;第二发送端和第二接收端设置于第二通信环路,用于收发/透传第二通信环路的数据。
下面结合发送端和接收端,对步骤11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可以包括:
通过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一发送端向第一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第一从节点为第一通信环路中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通过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二发送端向第二从节点的第二接收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第二从节点为第二通信环路中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从节点为第一通信环路中,沿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即如图4所示的从控制器1。
第二从节点为第二通信环路中,基于第二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即如图4所示的从控制器N。
如图2所示,继续以主通信环路发生故障为例进行说明,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主控制器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向从控制器1的第一接收端Rx1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同时,主控制器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从控制器N的第二接收端Rx2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步骤120、在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目标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目标故障检测帧为第一故障检测帧和第二故障检测帧中,主节点通过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另一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中除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在该步骤中,目标通信环路可以为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中的任意环路。
目标从节点可以为目标通信环路所包括的N个从节点中的任意从节点。
例如,在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的情况下,另一通信环路为第二通信环路;在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二通信环路的情况下,另一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
目标故障检测帧为主节点通过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
例如,当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时,其对应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即为第一故障检测帧;当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二通信环路时,其对应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即为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当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沿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时,可初步确定沿该目标通信环路通信方向上,位于该目标从节点之前的与主节点之间的线路以及节点均未故障。
在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沿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时,一方面可继续沿当前通信环路透传该目标故障检测帧,另一方面可以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透传该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沿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时,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透传该目标故障检测帧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0,可以包括:
在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目标故障检测帧后,目标从节点分别通过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该实施例中,目标接收端为设置于目标通信环路中的接收端,可以为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的任意一端。
下面以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目标接收端为第一接收端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继续参考图4,在从控制器2的第一接收端Rx1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后,一方面通过第一发送端Tx1继续向从控制器3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从控制器1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另一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目标从节点通过目标发送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该实施例中,另一故障检测帧为主节点通过另一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
目标发送端与目标接收端设置于目标通信环路。
例如,在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的情况下,目标故障检测帧为第一故障检测帧,另一故障检测帧为第二故障检测帧;
当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Rx1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后,分别从第一发送端Tx1和第二发送端Tx2透传第一故障检测帧;
但是若第一接收端Rx1收到了第二故障检测帧,则仅从第一发送端Tx1透传第二故障检测帧。
同样地,在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二通信环路的情况下,目标故障检测帧为第二故障检测帧,另一故障检测帧为第一故障检测帧;
当目标从节点第二接收端Rx2接收到第二故障检测帧后,分别从第一发送端Tx1和第二发送端Tx2透传第二故障检测帧;
但是若第二接收端Rx2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仅从第二发送端Tx2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
需要说明的是,故障包括节点故障和环路断线,不同的故障类型,其对应的数据收发情况可能不同。
下面分别从两个角度对从节点的收发机制进行说明。
其一、环路断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2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目标通信环路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目标通信环路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在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目标通信环路未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断线且在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目标从节点接收不到由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通过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该实施例中,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为以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目标从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通信环路断线可以为光纤故障。
故障点的边界节点包括故障点的上游边界节点和故障点的下游边界节点。
其中,上游和下游均是以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确定的。
如图5所示,例如,第一通信环路在从控制器j的两端发生故障,则故障点的上游边界节点为从控制器m,故障点的下游边界节点为从控制n。
下面继续以第一目标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主控制器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向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
如图3所示,在从控制器1正常且从控制器1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从控制器1的第一接收端Rx1可以正常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即接收到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在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后,从控制器1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向从控制器m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同时从控制器1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主控制器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
在从控制器m正常且从控制器m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从控制器m分别通过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
在从控制器m为故障点的上游边界节点的情况下,由于从控制器m的第一发送端Tx1与从控制器j的第一接收端Rx1之间线路故障(即第一通信环路断线),从控制器m则无法将第一故障检测帧透传至从控制器j的第一接收端Rx1,则从控制器j无法接收到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由于从控制器m的第二发送端Tx2与从控制器1的第二接收端Rx2之间通信线路正常,则从控制器1的第二接收端Rx2可以接收到从控制器m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另外,继续参考图2,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主控制器还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直至第二故障检测帧透传至从控制器n。
继续参考图3,在从控制器n为故障点的下游边界节点的情况下,由于从控制器n的第二发送端Tx2与从控制器j的第二接收端Rx2之间通信线路正常,则从控制器n可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从控制器j的第二接收端Rx2正常透传第二故障检测帧,从控制器j可接收第二故障检测帧;
由于从控制器j的第一发送端Tx1与从控制器n的第一接收端Rx1之间线路故障(即第一通信环路断线),从控制器j则无法将第二故障检测帧通过第一发送端Tx1透传至从控制器j的第一接收端Rx1,则从控制器n无法接收到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也即,从控制器j无法将第二故障检测帧透传回主控制器。
其二、节点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2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以从控制器3故障为例,从控制器1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则从控制器1向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第一故障检测帧后,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2均能接收到;
从控制器2为故障点的上游边界节点,在从控制器2向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第一故障检测帧后,从控制器1可从第二通信环路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但从控制器3无法接收到第一故障检测帧。
步骤130、主节点依次接收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该步骤中,部分从节点可以为N个从节点中的一个从节点或多个从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主节点向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向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在环路无故障的情况下,主节点可以重新接收到经第一通信环路中各从节点顺次透传回主节点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且可以接收到由环路中任意从节点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也可以重新接收到经第二通信环路中各从节点顺次透传回主节点的第二故障检测帧,且可以接收到由环路中任意从节点沿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第一通信环路断线或环路中节点故障的情况下,对于主节点发送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第一故障检测帧将无法继续沿第一通信环路透传至故障节点,那么故障点以及以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位于故障点之后的其他节点均无法接收到该第一故障检测帧,也无法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即主节点仅能接收到以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位于故障点之前的各从节点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而无法接收到故障点以及位于故障点之后的从节点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在第一通信环路断线的情况下,对于主节点发送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第二故障检测帧可以通过第二通信环路回传至主节点,但由于故障点所处的位置处的第一通信环路断线,故障点在接收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后,无法将该第二故障检测帧通过第一通信环路回传至主节点,即主节点只能接收到以第二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位于故障点之前的各从节点沿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另外,在环路中节点故障的情况下,对于主节点发送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第一故障检测帧同样无法继续沿第一通信环路回传至主节点,但主节点可以接收到以第二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位于故障节点之前的各从节点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环路通信特点,以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为基准,从节点离主节点越远,则该从节点通过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第一故障检测帧至主节点的耗费时间越长。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主节点接收到每一个由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时,均可记录接收到该第一故障检测帧或第二故障检测帧对应的时间。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30可以包括:
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二接收端依次接收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二发送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一接收端依次接收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一发送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接收端用于接收通过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数据,第一接收端用于接收通过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数据。
继续参考图5,以从控制器j发生故障为例,当主控制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主控制器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向从控制器1的第一接收端Rx1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同时通过第二发送端Tx2向从控制器N的第二接收端Rx2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如图3所示,从控制器1将第一故障检测帧由第一发送端Tx1透传至从控制器2的第一接收端Rx1,并将第一故障检测帧由第二发送端Tx2透传至主控制器的第二接收端Rx2;从控制器N将第二故障检测帧由第二发送端Tx2透传至从控制器(N-1)的第二接收端Rx2,并将第二故障检测帧由第一发送端Tx1透传至主控制器的第一接收端Rx1,主控制器接收到第一个沿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第一个沿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依次类推,直至第一故障检测帧发送至从控制器m(故障点上游边界节点),第二故障检测帧发送至从控制器n(故障点下游边界节点)。
从控制器m的第一发送端Tx1所接的光纤有故障点,第一故障检测帧无法继续沿着第一通信环路往下透传,仅由从控制器m通过第二发送端Tx2沿第二通信环路向从控制器1的第二接收端Rx2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从控制器1的第二接收端Rx2接收到该第一故障检测帧后,通过从控制器1的第二发送端Rx2继续沿第二通信环路向主控制器的第二接收端Rx2透传该第一故障检测帧,主控制器可以接收到由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自身发送的第一故障检测帧,该第一故障帧即为主控制最后一次接收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另外,从控制器n的第二发送端Tx2所接的光纤正常,则从控制器n的第二发送端Tx2可将第二故障检测帧透传给从控制器j的第二接收端Rx2,且从控制器n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将第二故障检测帧透传至从控制器N的第一接收端Rx1;由于从控制器j的第一发送端Tx1与从控制器n的第一接收端Rx1之间的光纤存在故障点,从控制器j无法通过第一发送端Tx1将第二故障检测帧透传至从控制器n,主控制器最后一次接收到的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为从控制器n通过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步骤140、基于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在该步骤中,第一次数可以为在一个检测周期内接收到的由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的总次数。
第二次数可以为在一个检测周期内接收到的由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的总次数。
基于第一次数和第二次数可以确定位于故障节点的上游和下游的节点,从而可以确定故障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故障可以包括单点故障和多点故障。
在单点故障的情况下,故障节点的上游和下游的节点之间仅存在一个节点;在多点故障的情况下,故障节点的上游和下游的节点之间存在多个节点。
下面对故障位置的具体确定方式进行说明。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40可以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顺次对各从节点由1至N进行编号;
基于第一次数m和第二次数N-n+1,确定故障位置在第m个从节点和第n个从节点之间;
其中,1≤m<n≤N,且m和n均为整数。
在该实施例中,以N为5为例,基于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顺次对各从节点由1至5进行编号,可以顺次得到从控制器1、从控制器2、从控制器3、从控制器4和从控制器5。
基于步骤110-步骤130的方式进行检测,主控制器节点分别接收到两次第一故障检测帧,即m=2;接收到两次第二故障检测帧,即N-n+1=2,n=4;从而可以确定故障节点在从控制器2和从控制器4之间,即从控制器3发生单点故障。
基于m和n的数值,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上游边界节点和下游边界节点,从而确定故障点的集合;该故障点的集合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故障点。
在本申请中,通过利用传输方向不同的两条通信环路,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得通信环路拓扑由原本的两条方向相反的环路被重构成了从主节点出发的两条背靠背的链式通信拓扑,将故障点最终定位在从节点m与从节点n之间,形成通信孤岛,从节点m与n为孤岛边界,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定位出故障点边界的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精准定位出故障孤岛边界,有利于后期维护人员的快速修复工作;且简单快速,各从节点只需负责进行两种方向的透传,无需进行复杂的逻辑判断,主节点从正反向分别发出一次故障检测帧即可定位故障区间;
除此之外,本申请的方法,无需额外有一条绝对无障碍的通信环路,若主通信环和备用环上同时存在故障,也可通过此方法可一次性定位出故障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任一通信环路内,在N个从节点中任一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任一节点向当前通信环路内下一节点透传接收到的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在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是不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即按照正常通信方式向下透传数据即可,无需反向透传该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在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即按照正常通信方式向下透传数据,能够保证故障定位和其他数据传输相互独立进行,互不干扰,从而提高环网通信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执行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
其中,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第一通信环路不同方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
如图6所示,该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610、第二处理模块620、第三处理模块630和第四处理模块640。
第一处理模块610,用于在确定环网故障的情况下,使主节点向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二处理模块620,用于在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使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目标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目标故障检测帧为第一故障检测帧和第二故障检测帧中,主节点通过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另一通信环路为第一通信环路和第二通信环路中除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第三处理模块630,用于使主节点依次接收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四处理模块640,用于基于接收到的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处理模块,用于:
在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目标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在目标通信环路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使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使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目标通信环路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在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使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使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目标通信环路未断线,另一通信环路断线且在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使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使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六处理模块,用于:
在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目标通信环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在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使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使位于沿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处理模块640,还可以用于:
基于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顺次对各从节点由1至N进行编号;
基于第一次数m和第二次数N-n+1,确定故障位置在第m个从节点和第n个从节点之间;
其中,1≤m<n≤N,且m和n均为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620,还可以用于:
在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目标故障检测帧后,目标从节点分别通过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610,还可以用于:
通过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一发送端向第一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第一从节点为第一通信环路中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通过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二发送端向第二从节点的第二接收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第二从节点为第二通信环路中位于主节点之后且与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处理模块630,还可以用于:
使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二接收端依次接收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二发送端透传的第一故障检测帧;
使设置于主节点的第一接收端依次接收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一发送端透传的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在任一通信环路内,在N个从节点中任一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使任一节点沿当前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向下一节点透传接收到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在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另一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目标从节点通过目标发送端透传目标故障检测帧;另一故障检测帧为主节点通过另一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目标发送端与目标接收端设置于目标通信环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布式控制环网。
如图4所示,该分布式控制环网包括:主控制器和至少一个从控制器。
其中,至少一个从控制器依次连接。
主控制器和至少一个从控制器构成至少两条通信环路,各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各不相同,至少一个可以为N个,其中,N为正整数。
继续参考图4,第一通信环路为逆时针环路①,第二通信环路为顺时针环路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将第一通信环路作为主通信环,将第二通信环路作为备用环。
在第一通信环路中,数据传输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第二通信环路中,数据传输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主控制器用于基于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控制环网使用的通信传输载体可以是光纤也可以是网线以及RS485等可以组建环网的载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布式控制环网包括低通信速率或高通信速率的环网通信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控制环网,通过由主节点分别向两条通信环路发送故障检测帧,并由环网中的节点在接收到故障检测帧后同时向两条通信环路进行透传,使主节点能够基于接收各通信环路透传的故障检测帧的次数,确定故障节点的上下游节点,有效定位出多点故障导致的通信孤岛,精度和准确性均较高;除此之外,在两条通信环路均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有效上传故障信息,有效保证故障检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所述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不同方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环网故障的情况下,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为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中,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除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未断线且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目标通信环路未断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断线且在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不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至少一个从节点故障,且所述目标从节点为故障点的边界节点的情况下,位于沿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不到所述目标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位于沿所述另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的下一节点接收到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顺次对各所述从节点由1至N进行编号;
基于所述第一次数m和所述第二次数N-n+1,确定所述故障位置在第m个从节点和第n个从节点之间;
其中,1≤m<n≤N,且m和n均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节点均设有第一发送端、第二发送端、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一发送端和所述第一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所述第二发送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包括:
在所述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后,所述目标从节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发送端和所述第二发送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中目标接收端接收到另一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所述目标从节点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故障检测帧为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另一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发送端与所述目标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目标通信环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一发送端向第一从节点的第一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所述第一从节点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中位于所述主节点之后且与所述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通过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二发送端向第二从节点的第二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所述第二从节点为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位于所述主节点之后且与所述主节点相邻的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二接收端依次接收所述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二发送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
设置于所述主节点的第一接收端依次接收所述部分从节点通过设置于各从节点的第一发送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任一通信环路内,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任一节点接收到的数据不是故障检测帧的情况下,所述任一节点沿当前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向下一节点透传接收到的数据。
11.一种环网通信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包括主节点和N个从节点,所述主节点和所述N个从节点构成第一通信环路和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不同方向的第二通信环路,N为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环网故障的情况下,使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发送第一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第二通信环路发送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N个从节点中目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目标故障检测帧后,使所述目标从节点向另一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并向所述目标通信环路透传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所述目标故障检测帧为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和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中,所述主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信环路发送的故障检测帧;所述另一通信环路为所述第一通信环路和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中除所述目标通信环路的通信环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使所述主节点依次接收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以及所述N个从节点中部分从节点基于所述第一通信环路透传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一故障检测帧的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一通信环路传输的所述第二故障检测帧的第二次数,确定故障位置。
12.一种分布式控制环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
至少一个从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从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至少一个从控制器构成多条通信环路,各所述通信环路的通信方向不同。
13.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CN202311272343.9A 2023-09-27 2023-09-27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Pending CN117319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2343.9A CN117319131A (zh) 2023-09-27 2023-09-27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2343.9A CN117319131A (zh) 2023-09-27 2023-09-27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9131A true CN117319131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2343.9A Pending CN117319131A (zh) 2023-09-27 2023-09-27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91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255115A (ja) 障害検出およびフォルトトレラントディジタル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516306B (zh) 冗余的自动化系统
CN102882704B (zh) 一种issu的软重启升级过程中的链路保护方法和设备
JP2009534963A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およびマスター・スレーブ構造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GB9807786D0 (en) Optical subscriber network system and fault supervising method for optical subscriber network system
CN110247809B (zh) 双环网控制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17319131A (zh) 环网通信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CN117319132A (zh) 环网通信故障冗余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CN117319183A (zh) 环网通信故障识别方法、装置和分布式控制环网
CN113900424B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相关系统
JP3149047B2 (ja) 二重化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1013389A (ja) 二重化通信装置
JPS62176345A (ja) 2重系ル−プ形伝送制御装置
JPS5868335A (ja) デ−タル−プウエイを用いた光通信方法とその制御装置
CN104506402A (zh) 一种基于多链路的数据传输系统及实现方法
JP3133172B2 (ja) 複数波のリング形lanの障害管理システム
JPH01221954A (ja) ループネットワークのループバック方式
JPS62102642A (ja) ネツトワ−クの故障位置検出方法
CN117439628A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CN115001898A (zh) 网络设备冗余通信系统及方法
JP2008011156A (ja) 2重ループ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S6179336A (ja) ロ−カルエリアネツトワ−クのデ−タ伝送方式
JPH07202923A (ja) ループ状伝送路での障害箇所検出方式
JPS60139043A (ja) デ−タ伝送装置
JPS5850372B2 (ja) デ−タ集配信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