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6969A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16969A CN117316969A CN202210705860.XA CN202210705860A CN117316969A CN 117316969 A CN117316969 A CN 117316969A CN 202210705860 A CN202210705860 A CN 202210705860A CN 117316969 A CN117316969 A CN 1173169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emitting
- recess
- driving
- display panel
- emit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0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11 non-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透明基板、第一发光件和驱动线路,透明基板包括安装面,自安装面上开设有凹槽,第一发光件形成在安装面上,且第一发光件与凹槽相邻;凹槽包括与安装面相连的侧壁,驱动线路形成在侧壁上,驱动线路和第一发光件电连接。该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较高的显示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ED显示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在显示屏上增添设计丰富的功能,如屏幕发声、透明显示等,以扩展设计空间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中由于显示面板的像素大小取决于LED芯片的大小,随着LED芯片尺寸的不断减小,通过预留显示屏上的布线空间,使得高透明显示成为现实。但是现有显示面板的布线大多安装在透明基材上,并且与LED芯片安装的平面相同,这样导致布线会遮挡透明基材的部分透光面积,导致基材透光面积减少,透明度不足,以至于显示面板的亮度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显示面板透明度和亮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显示面板透明度和亮度的问题。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透明基板、第一发光件和驱动线路,所述透明基板包括安装面,自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发光件形成在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第一发光件与所述凹槽相邻;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安装面相连的侧壁,所述驱动线路形成在所述侧壁上,所述驱动线路和所述第一发光件电连接。
本申请通过在透明基板的安装面上形成凹槽,以此可以增大透明基板的表面积,并凹槽的侧壁上形成驱动电路,使得驱动电路对透明基板的遮挡面积减少,提高了透明基板的透光性;在驱动线路和第一发光件电连接后,第一发光件发射的光线可以射入凹槽内未被驱动电路遮挡的壁面,并自透明基板内射出,以此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可选的,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驱动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间隔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件的对应电极电连接。通过将给第一发光件供电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设置在第一槽凹槽的侧壁上,使得驱动线路仅可以遮挡凹槽内的部分壁面,第一发光件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未被遮挡的壁面透射多透明基板,以此提高透明基板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发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驱动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线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通过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形成第一线路,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形成第二线路,使得驱动线路仅可以遮挡凹槽内的部分壁面,第一发光件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未被遮挡的壁面透射多透明基板,以此提高透明基板的透光率;同时,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位于两个不同的凹槽内,也可以避免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短路。
可选的,所述驱动线路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形成在所述侧壁上,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当驱动单元形成在侧壁上时,通过与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电连接,驱动单元可以对第一发光件进行直流驱动;还可以减少驱动单元对透明基板的遮挡,提高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凹槽还包括底壁,所述驱动线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底壁;和/或,所述驱动线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安装面。通过该设计方式可以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较浅的凹槽,在不影响透明基板透光性的前提下,将透明基板设计的更为轻薄。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件为多个,且在所述安装面上呈多行多列地阵列排布,所述凹槽为多个,且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呈多行多列状。通过在安装面上将第一发光件和凹槽均设计为多行多列的方式,可以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色彩丰富的显示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将第一发光件连接的驱动线路均设置在凹槽内,使得显示面板的透明度更好。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总线,所述驱动总线与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总线形成在所述凹槽的侧壁,或者,所述驱动总线部分形成在所述凹槽的侧壁,部分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或者,所述驱动总线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驱动总线可以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控制器或供电器,控制器可以通过驱动总线控制驱动线路点亮或熄灭发光件,供电器也可以通过驱动总线给每个发光件供电;并且形成在凹槽内的驱动总线还不回影响显示面板透明度。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层叠在所述第一发光件上,至少部分所述驱动线路经所述第一发光件的侧面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发光件电连接。通过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多灰阶显示的能力,所显示的色彩亮度和丰富度更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透明基板的安装面上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形成驱动线路,且所述驱动线路延伸至所述安装面上;在所述安装面上形成第一发光件,且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发光件上层叠形成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和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发光件和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发光件、第二管发光件和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发光件、第二管发光件和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多个发光件和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多个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多个子像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总线和驱动线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透明基板,11-安装面,12、12A、12B-凹槽,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3-侧壁,124-底壁,20-第一发光件,21绝缘部,30-第二发光件,30C-第三发光件,30D-第四发光件,30E-第五发光件,40、40A、40B、40C、40D、40E-驱动线路,41-第一线路,42-第二线路,43-驱动单元,50-驱动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LED显示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在显示屏上增添设计丰富的功能,透明显示便是其中之一,通过预留显示屏上的布线空间,使得显示面板透明显示成为现实,但是现有显示面板的布线大多安装在透明基材上,并且与LED芯片安装的平面相同,这样导致布线会遮挡透明基材的部分透光面积,导致基材透光面积减少,透明度不足,以至于显示面板的亮度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显示面板透明度和亮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透明基板10、第一发光件20和驱动线路40,透明基板10包括安装面11,自安装面11上开设有凹槽12,第一发光件20形成在安装面11上,且第一发光件20与凹槽12相邻;凹槽12包括与安装面11相连的侧壁123,驱动线路40形成在侧壁123上,驱动线路40和第一发光件20电连接。
透明基板10上可以形成有排线和像素显示区,像素显示区可以通过排线和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外部控制器通过排线控制像素显示区显示不一样的颜色或画面。在本申请中,透明基板10可以采用透明的材质,像素显示区发射的光线可以向上射出(即背向透明基板10的一侧射出),也可以通过透射过透明基板10射出。其中,透明基板10的材质可以为石英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olethyleneterephthalate PET)等,具体不做限制。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基板10上的排线也可以使用例如透明导电性氧化膜的透明膜形成。
一种实施方式中,像素显示区应该由多个像素单元组成,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发出白色光和/或彩色光,可以理解地,像素单元是像素显示区的最小单位。一个像素单元中应该至少包括一个子像素,子像素可以发射出一种颜色的光线。并且,一个像素单元还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通过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后组合形成彩色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像素单元可以仅包括红光子像素,红光子像素可以通过第一发光件20实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像素单元还可以仅包括蓝光子像素或绿光子像素。即第一发光件20可以发射为蓝光或绿光,具体不做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件20可以为为常规的LED(发光二极管)、miniLED(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或microLED(尺寸小于50μm的LED)等,具体不做限制。第一发光件20可以形成在透明基板10的安装面11上,并且,在与第一发光件20相靠近的位置上,可以自安装面11向透明基板10内部形成有凹槽12。凹槽12内腔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半圆形或多边形等。可以理解地,附图中仅为本申请中凹槽12的一种展现形式,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
请参考图2,凹槽12可以包括与安装面11相连的侧壁123,并且侧壁123可以与安装面11具有夹角,夹角的大小可以为0°-180°之间;优选地,该夹角为90°。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中,凹槽12的结构可能即为细小,所以90°的夹角可以为宏观概念上的,若实际角度为85°或95°依旧可以认为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侧壁123可以为围合凹槽12内壁的部分壁面,在侧壁123上可以形成有驱动线路40,该驱动线路40可以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排线和用于驱动第一发光件20开关的控制单元。驱动线路40与第一发光件20电连接,并且可以用于驱动第一发光件20点亮的工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凹槽12还可以包括与侧壁123相连的底壁124,第一发光件20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底壁124和相对的侧壁经透明基板10透射而出。可以理解地,驱动线路40应该形成在凹槽12的部分壁面上,所以凹槽12内应该保留至少有部分壁面未被遮挡,第一发光件20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未被遮挡的壁面透射而出。所以本申请中所提及的侧壁123和底壁124仅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12也可以仅具有一个连续的壁面。
本申请通过在透明基板10的安装面11上形成凹槽12,以此可以增大透明基板10的表面积,并凹槽12的侧壁123上形成驱动电路,使得驱动电路对透明基板10的遮挡面积减少,提高了透明基板10的透光性;在驱动线路40和第一发光件20电连接后,第一发光件20发射的光线可以射入凹槽12内未被驱动电路遮挡的壁面,并自透明基板10内射出,以此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凹槽12包括第一凹槽121,驱动线路40包括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间隔地形成在第一槽凹槽12的侧壁123,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分别与第一发光件20的对应电极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发光件20可包含阳极端和阴极端(图中为显示),并且阳极端和阴极端可以位于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上。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可以与安装面11具有夹角;优选地,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可以和侧壁123连接,驱动线路40可以经由侧壁123直接延伸至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上。而且,阳极端和阴极端彼此分离且至少存在间隔距离。阳极端和阴极端可以包含银、铝、金、钨、铜等其他金属材料,不做下具体限制。可以理解地,阳极端和阴极端可以电连接为两种不同电性的电源,并不能直接被认为是第一发光件20的正负极,第一发光件20内的电流流向可以从阳极端流向阴极端,也可以从阴极端流向阳极端。
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应该为互不相连通的排线,即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相距间隔,以防止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导通。并且,第一线路41可以与阳极端电连接,第二线路42可以与阴极端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线路41可以与阴极端电连接,第二线路42可以与阳极端电连接;即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分别与第一发光件20的对应电极电连接。通过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可以给第一发光件20供电,以点亮第一发光件20。
通过将给第一发光件20供电的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设置在第一槽凹槽12的侧壁123上,使得驱动线路40仅可以遮挡凹槽12内的部分壁面,第一发光件20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未被遮挡的壁面透射多透明基板10,以此提高透明基板10的透光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驱动线路40至少部分延伸至安装面11。具体地,阳极端和阴极端还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发光件20的底面,而且,阳极端和阴极端彼此分离且至少存在间隔距离。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可以自侧壁123上延伸至安装面11上,并且位于第一发光件20的正下方,第一发光件20通过覆盖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以使得第一发光件20通电。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凹槽12包括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第一发光件20位于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之间,驱动线路40包括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第一线路41形成在第一凹槽121的侧壁123,第二线路42位于第二凹槽122的侧壁123。具体地,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可以为第一发光件20两侧的两条平行的凹槽12,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的内腔截面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均可以包括背向第一发光件20的侧壁1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阳极端和阴极端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发光件20相背的两个侧面上,优选地,第一发光件20相背的两个侧面可以分别于第一凹槽121的侧壁123和第二凹槽122的侧壁123连接,第一线路41可以经由第一凹槽121的侧壁123直接延伸至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上,第二线路42可以经由第二凹槽122的侧壁123直接延伸至背向的侧面上。
通过在第一凹槽121的侧壁123上形成第一线路41,在第二凹槽122的侧壁123上形成第二线路42,使得驱动线路40仅可以遮挡凹槽12内的部分壁面,第一发光件20发射出的光线可以通过未被遮挡的壁面透射多透明基板10,以此提高透明基板10的透光率;同时,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位于两个不同的凹槽12内,也可以避免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短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凹槽12还包括底壁124,驱动线路40至少部分延伸至底壁124。具体地,底壁124可以为与安装面11平行的一个壁面,驱动线路40中的部分可以蜿蜒至底壁124上。当然,驱动线路40可以不完全覆盖底壁124,以使得底壁124上还可以保留空隙,以此具有透光性。通过该设计方式可以在透明基板10上形成较浅的凹槽12,在不影响透明基板10透光性的前提下,将透明基板10设计的更为轻薄。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驱动线路40包括驱动单元43,驱动单元43形成在侧壁123上,且驱动单元43与驱动线路40电连接。具体地,驱动单元43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并且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做限制,不同薄膜晶体管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举例而言,驱动单元43可以包括具备开关通路和短路功能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包括数据控制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包括控制亮度的薄膜晶体管等。可以理解地,在现有的显示屏中,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单元43都设置在于发光二极管的同一平面上,驱动单元43对透明基板10的遮挡率较高,导致透明基板10的透光性较差。所以,当驱动单元43形成在侧壁123上时,通过与第一线路41和第二线路42电连接,驱动单元43可以对第一发光件20进行直流驱动;还可以减少驱动单元43对透明基板10的遮挡,提高透光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第一发光件20为多个,且在安装面11上呈多行多列地阵列排布,凹槽12为多个,且在透明基板10上呈多行多列状。
具体地,像素单元还可以三个子像素,分别为红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蓝光子像素,上述三个子像素均可以通过第一发光件20实现;并且像素显示区有多个像素单元,即像素显示区内有多个第一发光件20。多个第一发光件20在安装面11上呈阵列排布,且相邻两个第一发光件20之间可以具有间隔距离。相邻两个第一发光件20之间可以形成有凹槽12,且凹槽12呈多行多列状。每个凹槽12内均可以形成有驱动线路40,驱动线路40可以与最近的第一发光件20电连接。
通过在安装面11上将第一发光件20和凹槽12均设计为多行多列的方式,可以在确保显示面板具有色彩丰富的显示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将第一发光件20连接的驱动线路40均设置在凹槽12内,使得显示面板的透明性更好。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和图7,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发光件30,第二发光件30层叠在第一发光件20上,至少部分驱动线路40经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延伸至与第二发光件30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发光件20上可以层叠形成第二发光件30,第二发光件30可以与其下侧的第一发光件20发射一样的光线,即一个子像素通过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共同实现。举例而言,第一发光件20发射红光时,第二发光件30也可以发射的为红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所发射的光线颜色不一样。
当然,请参考图7,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发光件30C、第四发光件30D和第五发光件30E,具体数量不做限制。可以理解地,在第一发光件20上层叠形成多个发光件可以增加子像素的对应亮度,还能够通过控制多个发光件的亮暗程度实现多灰阶的光学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可以分别对应电连接至驱动线路40,即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可以通过两个驱动线路40分别电连接,因此使得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可以被单独控制。可以理解地,在发光件为多个时,均可以由驱动线路40分别于多个发光件一一对应电连接,以此形成一一对应驱动的效果。举例而言,请参考图8,当驱动线路40A驱动第一发光件20发光,或驱动线路40E驱动第五发光件30E发光,其他驱动线路可以驱动对应的发光件可以同时关闭;当驱动线路40A和驱动线路40B同时打开时,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可以发光;当驱动线路40A至驱动线路40C/驱动线路40D同时打开时,第一发光件20至第三发光件30C/第四发光件30D可以发光。通过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多灰阶显示的能力,所显示的色彩亮度和丰富度更多。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一个驱动线路40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件,以此可以节约显示面板制造时的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还可以设置有绝缘部21,绝缘部21为不导电的材料。电连接至第二发光件30的驱动线路40可以在绝缘部21上延伸,并延伸至与第二发光件30电连接,以此实现防止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的串接。具体地,绝缘部21还可以自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延伸至顶面,以此驱动线路40也可以延伸至第一发光件20的顶面,并与第二发光件30的背面电连接。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方式下,第二发光件30的阳极端和阴极端应该位于底面,此次可以便于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件30的阳极端和阴极端可以位于侧面,驱动线路40可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发光件20的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9和图10,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对应的驱动线路40可以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凹槽12内。举例而言,子像素的两边开设凹槽12,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驱动第一发光件20的驱动线路40A可以位于凹槽12A内,驱动第二发光件30的驱动线路40B可以位于凹槽12B内。以此可以避免驱动线路40集中在凹槽的同向侧壁123上,降低显示面板的加工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1,第一发光件20和第二发光件30对应的驱动线路40可以同时位于同一个凹槽内。举例而言,子像素的左边或右边开设有凹槽12,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凹槽121。子像素中的发光件所电连接的驱动线路40均可以位于其左边凹槽12内,且均位于距离子像素最近的壁面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2,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总线50,驱动总线50与驱动线路40电连接,驱动总线50形成在凹槽12的侧壁123,或者,驱动总线50部分形成在凹槽12的侧壁123,部分形成在凹槽12的底壁124,或者,驱动总线50形成在凹槽12的底壁124。
具体地,像素显示区的边缘也可以形成有凹槽12,驱动总线50可以位于像素显示区边缘的凹槽12内,驱动总线50通过相连通的凹槽12延伸至与驱动线路40电连接。驱动总线50可以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控制器或供电器,控制器可以通过驱动总线50控制驱动线路40点亮或熄灭发光件,供电器也可以通过驱动总线50给每个发光件供电。当驱动总线50形成在凹槽12的侧壁123上时,凹槽12的底壁124可以为无遮挡状态,第一发光件20发射的光线可以经由底壁124透射而出,以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中边缘偏暗的情况。当然,驱动总线50还可以形成在凹槽12的侧壁123和部分形成在凹槽12的底壁124,该设计方式下,像素显示区边缘的凹槽12可以设计的较宽,凹槽12两边不会同时受到第一发光件20的约束,驱动总线50部分形成在底壁124上对透光性的影响较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总线50还可以直接形成在凹槽12的底壁124上,该设计方式下,像素显示区的边缘可能被边框遮挡,无需承担发光或透光的功能,所以驱动总线50的排布不受限制。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请参考图13,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透明基板10的安装面11上形成凹槽12。
具体地,可以通过可以刻蚀的方法与现在透明基板10的安装面11上形成凹槽12,该凹槽12可以为多行多列的网状。
S02在凹槽12的侧壁123上形成驱动线路40,驱动线路40延伸至安装面11上。
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或溅射的工艺方法在凹槽12的侧壁123上形成预先的导电结构。并通过刻蚀同时形成所需要的图案,以此形成驱动线路40。
S03在安装面11上形成第一发光件20,第一发光件20和驱动线路40电连接。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在安装面11上形成第一发光件20。并且,第一发光件20可以与延伸至安装面11上的驱动线路40电连接,以此驱动线路40可以驱动第一发光件20发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3,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S04在第一发光件20上层叠形成第二发光件30,第二发光件30和驱动线路40电连接。具体地,在步骤S03的基础上,可以在第一发光件20上先形成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上再形成一层驱动线路40,绝缘层和驱动线路40可以自第一发光件20的侧面延伸至其顶面。然后,在第一发光件20上形成第二发光件30,且第二发光件30可以与第一发光件20顶面的驱动线路40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依照形成第二发光件30的方式,在第一发光件20上层叠形成多个发光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第一发光件和驱动线路,所述透明基板包括安装面,自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发光件形成在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第一发光件与所述凹槽相邻;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安装面相连的侧壁,所述驱动线路形成在所述侧壁上,所述驱动线路和所述第一发光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驱动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间隔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件的对应电极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发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驱动线路包括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线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路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形成在所述侧壁上,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底壁,所述驱动线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底壁;和/或,所述驱动线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安装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件为多个,且在所述安装面上呈多行多列地阵列排布,所述凹槽为多个,且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呈多行多列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总线,所述驱动总线与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总线形成在所述凹槽的侧壁,或者,所述驱动总线部分形成在所述凹槽的侧壁,部分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或者,所述驱动总线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层叠在所述第一发光件上,至少部分所述驱动线路经所述第一发光件的侧面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发光件电连接。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透明基板的安装面上形成凹槽;
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形成驱动线路,且所述驱动线路延伸至所述安装面上;
在所述安装面上形成第一发光件,且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光件上层叠形成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和所述驱动线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05860.XA CN117316969A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05860.XA CN117316969A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16969A true CN117316969A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924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05860.XA Pending CN117316969A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16969A (zh) |
-
2022
- 2022-06-21 CN CN202210705860.XA patent/CN11731696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101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139347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11588085B2 (en) | Light emitting drive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1239135B1 (ko) | 발광 모듈, 발광 모듈 유닛 및 백라이트 시스템 | |
CN108400155B (zh) | Oled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01998B (zh) | 背光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249027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43558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658651B (zh) | 灯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1834258A (zh) | 发光元件的安装用封装、发光装置、背光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180000177A (ko) |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KR20200037628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11289463B2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556824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00013935A1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Chip,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4113792A1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319119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6009325B (zh) | 显示面板 | |
CN112802866B (zh) | 背光源制备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CN11288261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7316969A (zh)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
CN113921673B (zh) | 用于显示的发光二极管 | |
KR20170139364A (ko) |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CN113241417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7737443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402760 No.69, Wu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Kangji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760 No.69, Wushan Road,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