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6542B -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6542B
CN117316542B CN202311597283.8A CN202311597283A CN117316542B CN 117316542 B CN117316542 B CN 117316542B CN 202311597283 A CN202311597283 A CN 202311597283A CN 117316542 B CN117316542 B CN 117316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apping
state
intermediate joint
insulating tap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72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6542A (zh
Inventor
陈少伟
柏冲冲
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T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72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6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6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6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6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8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winding
    • H01B13/0858Details of winding apparatus; Auxiliary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0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longitudinal la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绕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一种绕包方法包括获取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和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绝缘胶带状态出现异常时绕包机构空载;基于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基于模拟线径图,控制绕包机构采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检测绕包后的中间接头的直径,并对绕包机构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以得到绕包机构的实时电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和实时电流信息确定绝缘胶带的状态,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当检测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和/或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绕包机构、激光测距仪和电流检测仪停止运转,能够有效提升绕包机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绕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中间接头通常来讲是指电缆中间接头,即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是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或油浸电缆的中间连接的电缆附件,其主要作用是使电缆保持密封,以保证电缆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相关技术中,会使用绕包机将绝缘胶带缠绕至电缆上。使用绕包机的过程中,首先手动将绝缘胶带的一端固定至电缆上,之后绕包机上的绕包辊带动绝缘胶带完成绕包的工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对于不同规格的中间接头所需绕包的绝缘胶带的厚度常常不一致,因此绝缘胶带的用量常常不同。同时,在绕包的过程中,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使用完以后需要对绝缘胶带卷进行更换,为了避免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用完而导致的绕包机空载,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注意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余量。当绝缘胶带卷上剩余的绝缘胶带用完时,需要控制绕包机暂停工作,之后更换新的绝缘胶带卷,并将新的绝缘胶带卷的绝缘胶带端部与之前的绝缘胶带进行连接,最后再启动绕包机完成剩余的绕包工作。
对于相关技术而言,工作人员需要精确控制绕包机暂停工作的时间,过早会导致绝缘胶带卷上剩余的绝缘胶带浪费,过晚会导致绕包机空载并需要重新修正绕包机的位置,这需要工作人员投入较多的注意力确定绝缘胶带的余量。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绕包机的使用便捷性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绕包机的使用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绕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绕包方法,应用于具有激光测距仪、电流检测仪和绕包机构的绕包机,所述一种绕包方法包括:
在绕包前,控制所述激光测距仪获取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并控制电流检测仪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所述中间接头参数和所述状态信息的获取同步进行,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出现异常时所述绕包机构的电流信息,所述绝缘胶带状态异常是指所述绕包机构空载;
基于所述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所述模拟线径图为所述中间接头的三维数据模型;
基于所述模拟线径图,控制所述绕包机构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并控制所述激光测距仪检测绕包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并控制电流检测仪对所述绕包机构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以得到所述绕包机构的实时电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所述绕包机构、所述激光测距仪和所述电流检测仪停止运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用绕包机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绕包前首先控制激光测距仪和电流检测仪同时进行工作,使得激光测距仪获取到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并使电流检测仪获取到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之后绕包机构根据模拟线径图并采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并在绕包的过程中通过激光测距仪检测绕包后的中间接头的直径,从而获取到绕包厚度,并在绕包的过程中通过电流检测仪对绕包机构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从而获得绕包机构的实时电流信息。
之后,根据状态信息和实时电流信息即可确定绝缘胶带的状态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当检测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时,即可控制绕包机构、激光测距仪和电流检测仪停止运转。当检测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也可控制绕包机构、激光测距仪和电流检测仪停止运转。
在上述过程中,当绝缘胶带的一端绕包于中间接头另一端与绝缘胶带卷连接时,绕包机构会受到绝缘胶带的牵拉,此时为正常状态。当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用完时,绕包机构不会受到绝缘胶带的牵拉,此时为异常状态。正常状态时绕包机构不为空载,异常状态时绕包机构为空载,两种情况的电流会不同,从而根据电流判断出绕包机是否需要暂停工作,无需工作人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进而能够有效提升绕包机使用时的便捷性。
可选的,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电流检测仪按照预设间隔距离获取所述绕包机构的空载电流信息,所述预设间隔距离为所述中间接头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空载电流信息,构建空载运行电流表,将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作为所述状态信息,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为所述绕包机构空载运行时的电流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激光测距仪构建模拟线径图的过程中,电流检测仪能够按照预设间隔距离获取到绕包机构的多个空载电流信息,空载电流信息为未采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获取,即空载电流信息为绕包机空载时获取的。根据空载电流信息即可构建出空载运行电流表,也即获取到了状态信息。
当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将实时电流信息和空载运行电流表中的相对应的空载电流信息进行比对,即可确定绕包机构是否为空载状态,从而确定绕包机构上的绝缘胶带是否用完。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绕包机构的距离,确定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中与所述绕包机构位置相对应的空载电流信息;
比对所述空载电流信息和对应的所述实时电流信息,判断所述实时电流信息与所述空载电流信息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所述异常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获取到包含有多个空载电流信息的空载运行电流表以后,当绕包机构移动到中间接头的一处距离时,即可获取到空载运行电流表中对应此距离处的空载电流信息,并通过电流检测仪获取此处距离的实时电流信息。之后将空载电流信息和实时电流信息进行比对,即可确定实时电流信息是否在空载电流信息的预设范围内,是则证明绕包机构处于空载状态且绝缘胶带用完,否则证明绕包机构未处于空载状态且绝缘胶带未用完。之后即可判定绝缘胶带是异常状态还是正常装在状态,从而实现自动暂停绕包机,能够有效提升绕包机的使用便捷性。
同时,由于绝缘胶带由绝缘胶带卷到中间接头会有一段距离,这会给绕包机留下反应时间,以便于新的绝缘胶带与原先的绝缘胶带的连接。
可选的,基于所述模拟线径图,控制所述绕包机构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和绕包圈数;
根据所述绕包运动速度和所述绕包圈数生成绕包策略,按照所述绕包策略控制所述绕包机构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各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模拟线径图即可确定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和绕包圈数,从而生成对应的绕包策略,进而实现对中间接头的绕包。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所述中间接头的线径变化率,所述线径变化率用于表征所述中间接头在单位长度上的线径变化大小;
根据所述线径变化率以及所述绝缘胶带的胶带宽度确定所述绕包运动速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中间接头不同部位的直径可能不同,根据线径变化率能够确定中间接头不同部位之间直径的变化关系,对于直径一致的部位需要绕薄一些,对于直径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绕厚一些,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绕包。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圈数包括:
获取所述绝缘胶带的胶带厚度;
根据模拟线径图以及所述胶带厚度确定绕包时对所述中间接头的所述绕包圈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同一中间接头绕包为同一直径时,不同的绝缘胶带厚度会对绕包圈数具有影响,通过获取胶带厚度能够有效确定对中间接头的绕包圈数。
可选的,一种绕包方法,还包括:
生成并存储绕包报告,所述绕包报告中包括所述中间接头参数、所述模拟线径图、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实时电流信息和绕包完成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
示出所述绕包报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查看绕包报告确定中间接头绕包的整体情况,从而便于对整个绕包过程进行改进。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绕包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控制端、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端通讯连接的绕包机构、激光测距仪和电流检测仪;
所述激光测距仪,用于在绕包前获取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以及用于在绕包时检测绕包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
所述电流检测仪,用于在绕包前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所述中间接头参数和所述状态信息的获取同步进行,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出现异常时绕包机构的电流信息,所述绝缘胶带状态出现异常时所述绕包机构空载;以及用于在绕包时对所述绕包机构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以得到所述绕包机构的实时电流信息;
所述绕包机构,用于基于模拟线径图并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所述模拟线径图为所述中间接头参数三维数据模型;
所述控制端,用于对所述绕包机构、所述激光测距仪和所述电流检测仪进行控制;还用于基于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所述绕包机构、所述激光测距仪和所述电流检测仪停止运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绕包机的激光测距仪、电流检测仪和绕包机构能够在绕包的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时停止运转,绕包机的激光测距仪、电流检测仪和绕包机构也能够在绕包机构上的绝缘胶带用完时停止运转。因此工作人员在绕包的过程中无需操心是否需要暂停绕包机,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绕包机使用时的便捷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绕包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能执行实现上述一种绕包方法的计算机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绕包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绕包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当绕包机采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绝缘胶带的一端绕包于中间接头另一端与绝缘胶带卷连接,绕包机构会受到绝缘胶带的牵拉,此时为正常状态,正常状态时绕包机构不为空载。当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用完时,绕包机构不会受到绝缘胶带的牵拉,此时为异常状态,异常状态时绕包机构为空载。两种状态的电流会不同,然后根据电流即可判断出绕包机是否需要暂停工作,无需工作人员进行额外的操作,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绕包机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绕包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绕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绕包系统中绕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绕包方法的控制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
1、控制端;2、激光测距仪;3、绕包机构;31、滑动环;32、第一驱动电机;321、丝杆;33、绕包组件;331、转动环;332、转筒件;3321、固定轴;3322、伸缩轴;333、拉伸件;3331、第一拉伸齿轮;3332、第二拉伸齿轮;334、导向件;3341、L型支架;3342、导向辊;335、第二驱动电机;34、固定环;4、电流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4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绕包系统。
参考图1,一种系统,包括控制端1、激光测距仪2、绕包机构3和电流检测仪4。激光测距仪2、绕包机构3和电流检测仪4分别与控制端1通讯连接,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分别设置于绕包机构3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端1采用为外接的控制显示面板,且控制显示面板内置有存储器。
参照图2-图3,绕包机构3包括滑动环31、滑移驱动件、绕包组件33和两个固定环34。两个固定环34通过多个连杆同轴固定连接,且多个连杆之间呈并排设置,连杆的端部位于固定环34的边沿上。滑动环31滑移套设于多个连杆上,且滑动环31位于两个固定环34之间。滑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滑移环在多个连杆上往复滑移,绕包组件33转动设置在滑动环31上,且绕包组件33用于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其中,绕包组件33和滑移驱动件分别与控制端1通讯连接。
滑移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2和丝杆321。第一驱动电机32安装于其中一个固定环34上,且第一驱动电机32和控制端1通讯连接。丝杆321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丝杆321和多个连杆之间呈并排设置。且丝杆3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环34上,滑动环31螺纹套设于丝杆321上。
固定环34与滑动环31上均开设有用于拆卸中间接头的豁口,通过豁口将中间接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环34上,之后第一驱动电机32即可驱使滑动环31在两个固定环34之间移动。
参照图2-图3,绕包组件33包括转动环331、转筒件332、拉伸件333和导向件334。转动环331同轴转动连接在滑动环31上,转动环331的外边沿一体成型有啮合齿,滑动环31上垂直安装有与转动环331啮合的驱动齿,驱动齿由第二驱动电机335带动转动,且第二驱动电机335与控制端1通讯连接,从而带动转动环331转动。转筒件332、拉伸件333和导向件334设置于转动环331远离滑动环31的一侧上,转筒件332用于放置绝缘胶带卷,拉伸件333用于拉伸绝缘胶带,导向件334用于将绝缘胶带由转筒件332导向至拉伸件333。
电流检测仪4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335上,且电流检测仪4与第二驱动电机335电连接,以实现对第二驱动电机335的电流检测。
激光测距仪2采用为两个,激光测距仪2安装于滑动环31远离转动环331的一侧上,且两个激光测距仪2分别安装在转动环331相对的两个边沿上。激光测距仪2具有发射部、接收部以及计时器,发射部可以沿着中间接头的径向发射激光,两个激光测距仪2发射部所发射的激光沿同一直线传播,但传播方向相反,且该直线过中间接头横截面的中心。因为中间接头不透明,因此激光射到中间接头的表面后会发生反射,接收部接收由中间接头反射的激光,计时器测定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激光测距仪2到中间接头表面的距离。结合两个激光测距仪2的检测结果以及两个激光测距仪2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中间接头上当前被检测位置处的直径。
转筒件332包括固定轴3321和多节伸缩轴3322。固定轴3321垂直安装在转动环331上,固定轴3321远离转动环331的一端设置有圆环板状的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绝缘胶带的位置,使得绝缘胶带不容易滑落。多节伸缩轴3322转动套设于固定轴3321上,绝缘胶带卷套设于多节伸缩轴3322上。
拉伸件333包括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均转动连接于转盘上,且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之间啮合连接。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的啮合连接处留有间隙,绝缘胶带夹设于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之间。
导向件334包括L型支架3341和两个导向辊3342。L型支架3341固定连接于转动环331上,且L型支架3341的其中一条杆沿转动环331的轴向固定安装,另一条杆垂直于转动环331。两个导向辊3342并排转动连接于L型支架3341垂直于转动环331的一条杆上,绝缘胶带夹设在两个导向辊3342之间。
基于同一设计构思,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方法。
参考图2-图4,一种绕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前置工作准备。
在绕包前,参照图2-图3,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对中间接头和绝缘胶带进行前置工作准备,二者之间准备的先后顺序无需作区分。
在对中间接头进行准备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中间接头依次穿设过固定环34、滑动环31和另一个固定环34,再通过两个固定环34将中间接头的两端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滑动环31能够在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下沿中间接头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便于激光测距仪2获取中间接头参数。
在对绝缘胶带进行准备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绝缘胶带卷套设于多节伸缩轴3322上,之后将绝缘胶带的端部进行牵拉并使绝缘胶带穿设过两个导向辊3342,最后使绝缘胶带夹设于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轮3332之间。
S200:同步获取中间接头参数和空载电流信息。
参照图2-图4,首先控制端1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转动,以带动滑动环31滑移至中间接头的一端。
之后控制端1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5、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同时进行工作,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反向转动,以带动滑动环31匀速滑移至中间接头的另一端。在滑动环31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激光测距仪2跟随滑动环31沿中间接头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获取到中间接头表面至激光测距仪2之间的第一距离。然后激光测距仪2将第一距离发送至控制端1,控制端1即可通过两个激光测距仪2之间的间距减去两个激光测距仪2测得的两个距离数据即可获取到中间接头的直径参数。同时控制端1获取到第一驱动电机32驱动滑动环31滑动的长度即可获取到中间接头的长度参数,从而获取到包括有长度参数和多个直径参数的中间接头参数。在获取中间接头参数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在绕包前实现对中间接头的检查与测量。
同时,控制端1控制电流检测仪4按照间隔时间获取第二驱动电机335的电流信息,由于滑动环31是由中间接头一端的位置匀速移动至中间接头另一端的位置,因此电流检测仪4每次获取第二驱动电机335的电流信息时的中间接头位置为间隔距离。根据对间隔时间的预先设定,即可控制电流检测仪4按照预设间隔距离获取绕包机构3的空载电流信息。
由于此时未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绝缘胶带未受到中间接头的牵拉,绝缘胶带未对转动环331施加力,此时的第二驱动电机335为空载状态,因此此时的电流信息为第二驱动电机335的空载电流信息。在检测的过程中,电流检测仪4将多个空载电流信息发送至控制端1,控制端1即可对多个空载电流信息进行获取。然后控制端1即可根据多个空载电流信息构建出空载运行电流表,空载运行电流表即为分辨绕包机构3为空载运行时的状态信息。
由于获取中间接头参数和空载电流信息均是在滑动环31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S300:基于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
参照图4,控制端1将中间接头的长度参数和直径参数输入至3D建模软件中,3D建模软件内置有三维构建模型,即可直接构建模拟线径图,模拟线径图也即为中间接头的三维数据模型。
S400:基于模拟线径图生成绕包策略。
参照图2-图4,在本步骤中,控制端1根据模拟线径图生成相应的绕包策略。
在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时,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受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滑动环31的移动速度,也即第一驱动电机32驱动端的转动速度,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转动速度越快,滑动环31沿中间接头长度方向的移动速度也就越快,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绕包的厚度就会越薄。其二是转动环331的转动速度,也即第二驱动电机335的转动速度,第二驱动电机335的驱动端转动速度越快,转动环331的转动速度也就越快,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绝缘胶带的缠绕厚度就会越厚。
其三是中间接头的线径,也即中间接头的直径参数,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接头的线径越大,绕包厚度的就会越薄。其四是绝缘胶带的胶带宽度,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绝缘胶带的宽度越宽绕包的厚度就会越厚。其五是绝缘胶带的胶带厚度,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绝缘胶带的厚度越厚则绕包圈数越少。
因此,在控制端1获取到模拟线径图以后,控制端1还需要获取绝缘胶带的胶带厚度和胶带宽度,胶带厚度和胶带宽度可以通过工作人员预先输入至控制端1。
由于中间接头不同长度参数处的直径参数可能不同,也即线径会产生变化。控制端1根据两个相邻的长度参数以及对应的两个直径参数即可确定中间接头的线径变化率,线径变化率用于表征中间接头在两个相邻的长度参数上的线径变化大小,也即表征中间接头在单位长度上的线径变化大小。
之后控制端1根据线径变化率以及绝缘胶带的胶带宽度即可确定绕包时对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控制端1根据绝缘胶带的胶带宽度和模拟线径图即可确定绕包时对中间接头的绕包圈数。从而生成包含有绕包圈数和绕包运动速度的绕包策略。
S500:对中间接头进行绕包。
参照图2-图4,首先控制端1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转动,从而使得滑动环31复位至起始位置,之后工作人员将绝缘胶带的端部连接于中间接头上的起始位置,控制端1按照绕包策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5、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同时进行工作。
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端带动滑动环31沿中间接头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电机335的驱动端带动转动环331转动,从而根据第一驱动电机32和第二驱动电机335之间的相互配合确定绕包圈数和绕包运动速度。此时,绝缘胶带卷上的绝缘胶带首先经过两个导向辊3342的导向,之后经过第一拉伸齿轮3331和第二拉伸齿的牵拉,最后绕包至中间接头上。
在上述过程中,电流检测仪4跟随滑动环31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电流检测仪4在控制端1的控制下按照与获取空载电流信息一样的预设间隔距离对实时电流信息进行获取,然后将实时电流信息与空载电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实时电流信息是否在空载电流信息的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若否则判定绝缘胶带的状态为正常状态。当检测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端1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5、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停止运转。
具体地,绝缘胶带在正常状态时,绝缘胶带的一端正在绕包于中间接头的过程中,另一端缠绕于绝缘胶带卷上,而绝缘胶带卷套设于多节伸缩轴3322上,多节伸缩轴3322则通过固定轴3321连接于转动环331上,因此在第二驱动电机335的驱动端驱动转动环331在滑动环31上转动时会受到绝缘胶带的牵拉的力。而绝缘胶带在异常状态时,绝缘胶带脱离了与绝缘胶带卷的连接,因此在第二驱动电机335的驱动端驱动转动环331在滑动环31上转动时受到的力会改变。因此,实时电流信息与空载电流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内即表明绝缘胶带用完,需要绕包机停止工作并通过工作人员更换绝缘胶带卷。而预设范围可通过工作人员在控制端1进行自行设置。
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当滑动环31滑动至中间接头远离绕包起始端的一端时,两个激光测距仪2对绕包后的中间接头的直径进行测量,根据绕包后的中间接头直径减去绕包前的直径参数再除以二即可获取到绕包厚度,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了预设要求时,控制器即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2、第二驱动电机335、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停止运转。
S600:生成、存储并示出绕包报告。
参照图4,在绕包完成后,控制端1生成并存储绕包报告,绕包报告中包括中间接头参数、模拟线径图、状态信息、实时电流信息和绕包完成后的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之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端1将绕包报告示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上述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激光测距仪、电流检测仪和绕包机构的绕包机,所述一种绕包方法包括:
在绕包前,控制所述激光测距仪获取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并控制电流检测仪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所述中间接头参数和所述状态信息的获取同步进行,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出现异常时所述绕包机构的电流信息,所述绝缘胶带状态异常是指所述绕包机构空载;
基于所述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所述模拟线径图为所述中间接头的三维数据模型;
基于所述模拟线径图,控制所述绕包机构(3)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并控制所述激光测距仪(2)检测绕包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并控制电流检测仪(4)对所述绕包机构(3)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以得到所述绕包机构(3)的实时电流信息;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所述绕包机构(3)、所述激光测距仪(2)和所述电流检测仪(4)停止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电流检测仪(4)按照预设间隔距离获取所述绕包机构(3)的空载电流信息,所述预设间隔距离为所述中间接头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空载电流信息,构建空载运行电流表,将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作为所述状态信息,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为所述绕包机构(3)空载运行时的电流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绕包机构(3)的距离,确定所述空载运行电流表中与所述绕包机构(3)位置相对应的空载电流信息;
比对所述空载电流信息和对应的所述实时电流信息,判断所述实时电流信息与所述空载电流信息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所述异常状态,若否则判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模拟线径图,控制所述绕包机构(3)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和绕包圈数;
根据所述绕包运动速度和所述绕包圈数生成绕包策略,按照所述绕包策略控制所述绕包机构(3)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各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运动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所述中间接头的线径变化率,所述线径变化率用于表征所述中间接头在单位长度上的线径变化大小;
根据所述线径变化率以及所述绝缘胶带的胶带宽度确定所述绕包运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线径图确定对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圈数包括:
获取所述绝缘胶带的胶带厚度;
根据模拟线径图以及所述胶带厚度确定绕包时对所述中间接头的所述绕包圈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并存储绕包报告,所述绕包报告中包括所述中间接头参数、所述模拟线径图、所述状态信息、所述实时电流信息和绕包完成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
示出所述绕包报告。
8.一种绕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端(1)、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端(1)通讯连接的绕包机构(3)、激光测距仪(2)和电流检测仪(4);
所述激光测距仪(2),用于在绕包前获取中间接头的中间接头参数;以及用于在绕包时检测绕包后的所述中间接头的直径;
所述电流检测仪(4),用于在绕包前获取绝缘胶带的状态信息,所述中间接头参数和所述状态信息的获取同步进行,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出现异常时绕包机构(3)的电流信息,所述绝缘胶带状态出现异常时所述绕包机构(3)空载;以及用于在绕包时对所述绕包机构(3)运行时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以得到所述绕包机构(3)的实时电流信息;
所述绕包机构(3),用于基于模拟线径图并采用所述绝缘胶带对所述中间接头进行绕包,所述模拟线径图为所述中间接头参数三维数据模型;
所述控制端(1),用于对所述绕包机构(3)、所述激光测距仪(2)和所述电流检测仪(4)进行控制;还用于基于中间接头参数构建模拟线径图;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实时电流信息确定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中间接头的绕包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绝缘胶带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时,控制所述绕包机构(3)、所述激光测距仪(2)和所述电流检测仪(4)停止运转。
9.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绕包方法。
CN202311597283.8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316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7283.8A CN1173165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7283.8A CN1173165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6542A CN117316542A (zh) 2023-12-29
CN117316542B true CN117316542B (zh) 2024-02-27

Family

ID=8928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7283.8A Active CN1173165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65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3846A (ja) * 2007-10-04 2009-04-30 Nishi Nippo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テープ巻異常検出装置
CN115274226A (zh) * 2022-08-22 2022-11-01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绕包设备拉伸系统
CN116673967A (zh) * 2023-08-03 2023-09-01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绕包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20039379U (zh) * 2023-06-14 2023-11-17 上海谦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绕包间隔检测机构
CN117116570A (zh) * 2023-08-17 2023-11-24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检测的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3846A (ja) * 2007-10-04 2009-04-30 Nishi Nippo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テープ巻異常検出装置
CN115274226A (zh) * 2022-08-22 2022-11-01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绕包设备拉伸系统
CN220039379U (zh) * 2023-06-14 2023-11-17 上海谦励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绕包间隔检测机构
CN116673967A (zh) * 2023-08-03 2023-09-01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绕包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116570A (zh) * 2023-08-17 2023-11-24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检测的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6542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5041B (zh) 一种卷扬机构的卷扬位置的检测方法、控制器、检测系统及起重机
CA1056035A (en) Coil diameter control system
WO2018090043A1 (en) Transmission line installation system
EP2941398B1 (en) Cable guide device for multi-diameter cables
EP2418650A1 (en) Traversing in-core probe drive unit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friction of inside of guide tubes
CN117316542B (zh) 一种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97685A (zh) 一种收放卷设备的张力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673967B (zh) 用于绕包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116570A (zh) 基于激光检测的绕包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082085A1 (en) Gripper tool for cable-preparation system
JPH02210404A (ja) 巻体に光ファイバを巻付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905707B (zh) 车辆与电缆的同步控制装置和方法、及电力牵引工程车辆
EP0378489A1 (fr)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par câble à tension controlée
KR101703890B1 (ko) 페이퍼 롤 지름 결정장치
CN105632654B (zh) 电缆制作装置
CN111634744B (zh) 一种电力电缆放线装置
EP3197809B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orrect winding of a wire on a spool
CN110515167B (zh) 用于光缆制造的铝带接合设备
CN110047627B (zh) 铜带接合设备
CN117269657B (zh) 绕包机器人及用于其的胶带异常检测方法、存储介质
CN109243719A (zh) 一种包线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04257915A (ja) 帯状部材のスプライス部測定方法
JPH0777952B2 (ja) 光ファイバ巻取装置
KR101235719B1 (ko) 교량 케이블 자동진단시스템
CN215828080U (zh) 一种用于卷盘机构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