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0590B -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0590B
CN117310590B CN202311588891.2A CN202311588891A CN117310590B CN 117310590 B CN117310590 B CN 117310590B CN 202311588891 A CN202311588891 A CN 202311588891A CN 117310590 B CN117310590 B CN 117310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value
power
mapping table
valu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88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10590A (zh
Inventor
顾军
胡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aig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ib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aig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ib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aig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ib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aig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88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0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0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0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10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0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R35/005Calibrating; Standards or reference devices, e.g. voltage or resistance standards, "golden" refere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获取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获取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Description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芯片测试机的内部链路很复杂,并且不同链路的插损不一样,同一条链路不同频点的插损也不一样。目前,为了保证芯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往往需要人工定期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校准,以使通过芯片测试机检测芯片时,能够保证芯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的同时,如果人工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存在疏忽,可能导致芯片测试机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解决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的同时,如果人工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存在疏忽,可能导致芯片测试机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该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然后通过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实际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相比于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测试机输入端口的功率值以及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客观地确定待测设备的功率值,从而准确地对待测设备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待测设备校验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包括:获取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六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检测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若功率损耗值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合格;若功率损耗值未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不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被确定,则测试机校准完成,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第一功率值以及第六功率值能够确定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的功率值,从而通过检测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的功率值之间的功率损耗值的方式,能够准确地确定待测设备是否合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包括:响应于目标对象的检测指令,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响应于目标对象的信号发生操作,获取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通过检测指令能够对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进行检测,并通过信号发生操作能够给予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一个信号,并检测该信号的第五功率值,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测试机的输入端口和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之间的第三功率值映射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过程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包括: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能够表征各个功率值对应的插损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输出端口对应的目标功率值,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不同功率值对应的功率插损值,从而准确地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包括: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插损值;基于第二功率值、第三功率值以及第二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通过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之间的第二功率插损值,能够确定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与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线路的插损情况。因此,通过第二功率插损值、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不同线路对应的功率插损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包括:检测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若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基于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确定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基于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基于第一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若信号发生器的功率值在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不存在,则该功率值对应功率插损值可以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中与该功率值相邻的两个功率值对应的功率插损值确定,从而避免无法确定线路功率插损值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校验系统包括检测器、测试机以及控制器;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以及信号接收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相连接,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与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相连接,检测器,分别与信号接收器、待测设备以及测试机之间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控制器,与检测器之间通信连接,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控制器,还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然后通过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实际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相比于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测试机输入端口的功率值以及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客观地确定待测设备的功率值,从而准确地对待测设备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待测设备校验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机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设备;调节设备,用于连接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其中,目标输出端口为多个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以及多个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目标输入端口为多个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以及多个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通过设置调节设备的方式,能够便于选择性地确定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使得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对应的电路流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机还包括:功率放大模块、第一扩频模块、滤波模块以及第二扩频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第一扩频模块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滤波模块分别与信号接收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第二扩频模块分别与信号接收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通过设置功率放大模块、第一扩频模块、滤波模块以及第二扩频模块的方式,能够使得该系统满足于项目的需求,从而便于根据项目需求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校验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测试机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于相关技术可知,芯片测试机的内部链路很复杂,并且不同链路的插损不一样,同一条链路不同频点的插损也不一样。目前,为了保证芯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往往需要人工定期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校准,以使通过芯片测试机检测芯片时,能够保证芯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的同时,如果人工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存在疏忽,可能导致芯片测试机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能够通过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客观地确定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从而准确地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待测设备校验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可用于计算机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
信号发生器可以为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的设备。在测量各种电信系统或电信设备的振幅特性、频率特性、传输特性及其它电参数时,以及测量元器件的特性与参数时,用作测试的信号源或激励源。
待测设备可以为对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的设备。其中,待测设备可以为放大器芯片,也可以为模组芯片,可由具体项目需求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项目需求为对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电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那么待测设备可以采用放大器芯片。具体地,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可以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器可以为功率传感器、也可以为功率计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信号发生器生成电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其输出端口进行发送,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该电信号的第一功率值。其中,第一功率值可以为20dBm,也可以为30dBm,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等,根据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的数量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待测设备为放大器芯片,放大器芯片只有两个端口,只需要一个接收端口接收电信号,一个发送端口输出电信号,对应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可以为1个。再例如,待测设备为模组芯片,模组芯片的端口比较复杂的,往往需要六个及六个以上的端口,对应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为模组芯片的端口的数量的二分之一。
步骤S102,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测试机可以为检测待测设备是否合格的设备。其中,测试机可以为网络性能测试机、功率测试机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功率值映射表可以用于表征测试机内部的功率值损耗情况。其中,第一功率值映射表可以包括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第三功率值、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链路功率插损值。具体地,当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第一功率值时,通过第一功率值以及链路功率插损值能够确定第三功率值。
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等,可以由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为3个,那么对应的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
需要说明的是,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为3个,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数量为3个为例。其中,测试机的输出端口和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一一对应,信号发生器的每一个输出端口都能够对应3个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例如:信号发生器包括输出端口A1、输出端口A2和输出端口A3,测试机包括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和输出端口B3,待测设备包括接收端口C1、接收端口C2和接收端口C3。其中,输出端口A1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或输出端口B3,输出端口B1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1,输出端口B2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2,输出端口B3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3。
步骤S103,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第二功率值映射表可以用于表征测试机外部的功率值的损耗情况。其中,第二功率值映射表可以包括第二功率值、第三功率值以及外部功率插损值。具体地,测试机内部的链路为内部链路,从测试机连接到待测设备的链路为外部链路,由于测试机出厂之后内部链路是固定不变的,外部链路根据待测设备的不同有所变化,所以要分开校准,也即内部校准和外部校准。其中,内部校准为第一功率值映射表,外部校准为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的确定方式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04,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等,可以由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数量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数量为2个,对应的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数量可以为2个。具体地,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可以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其中,检测器可以为功率传感器,也可以为功率计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一一对应。例如:测试机包括输入端口D1、输入端口D2,待测设备包括发送端口E1、发送端口E2,那么可以将电信号通过发送端口E1发送至输入端口D2,也可以将电信号通过发送端口E2发送至输入端口D2。
步骤S105,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
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可以用于表征信号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发送至测试机的输入端口时,功率值的损耗情况。具体地,通过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的方式,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06,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
第六功率值可以用于表征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实际功率值,也即在电信号在通过链路损耗后的功率值。具体地,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电信号之后,可以测量电信号的第六功率值。
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等,可以由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数量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机的输入端口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器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例如:测试机包括输入端口D1、输入端口D2,信号接收器包括输入端口F1、输入端口F2,测试机可以将电信号通过输入端口D1发送至输入端口F1或输入端口F2。
步骤S107,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计算机设备在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之后,也即确定测试机内部链路和外部链路的功率插损情况,那么通过信号发生器生成一个电信号时,可以通过信号发生器对应的第一功率值、信号接收器对应的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能够确定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的功率值,并通过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的功率值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具体的测试方式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然后通过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实际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相比于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测试机输入端口的功率值以及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客观地确定待测设备的功率值,从而准确地对待测设备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待测设备校验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2,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具体地,上述步骤S202包括:
步骤S2021,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
第一目标功率值可以包括一定时间间隔下,多个电信号对应的功率值。其中,如果信号发生器发出的电信号的范围是0~6GHz,时间间隔是1M的话,那么就可以将电信号的范围划分为多个频点,也即0、1MHz、2MHz、3MHz……6GHz总共6001个频点。第二目标功率值可以为测试机的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其中,第二目标功率值与第一目标功率值一一对应。
步骤S2022,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
由于每个频点对应的功率插损值都是不一样的(例如:上述输出端口A1到上述输出端口B1这条链路,发射电信号的频率为3GHz的时候,功率插损值可能为10dBm,上述输出端口A1发射电信号的频率为4GHz,功率插损值可能为13dBm),因此需要将上述6001个频点都实测一遍功率插损值。
此外,由上文内容可知,信号发生器包括输出端口A1、输出端口A2和输出端口A3,测试机包括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和输出端口B3。其中,输出端口A1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或输出端口B3,那么可以通过输出端口A1的不同频点,得到输出端口A1和输出端口B1之间的功率插损值,输出端口A1和输出端口B2的功率插损值以及输出端口A3和输出端口B3的功率插损值。例如:频率为2GHz时,输出端口A1向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或输出端口B3发送电信号,然后可以测得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或输出端口B3的功率值,记录输出端口A1、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以及输出端口B3的功率值,并确定输出端口A1分别与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以及输出端口B3之间的功率插损值。然后更换不同的频点,确定不同频点对应的功率插损值。然后通过上述方式确定输出端口A2、输出端口A3分别与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以及输出端口B3之间的功率插损值,依次类推,得到各个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和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的功率插损值。对应的,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得到各个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和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之间的功率插损值,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步骤S2023,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对应的功率插损值进行整理,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例如:第一目标功率值为30dBm、第二目标功率值为20dBm,那么功率插损值为10dBm。
步骤S2024,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3,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具体地,上述步骤S203包括:
步骤S2031,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插损值。
由上文内容可知,测试机包括输出端口B1、输出端口B2和输出端口B3,待测设备包括接收端口C1、接收端口C2和接收端口C3。其中,输出端口B1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1,输出端口B2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2,输出端口B3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口C3。具体地,检测器分别检测接收端口C1、接收端口C2和接收端口C3的第二功率值,然后通过第三功率值减去第二功率值,得到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第二功率插损值。依次类推,测得各个频点下的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第二功率插损值。
步骤S2032,基于第二功率值、第三功率值以及第二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二功率值、第三功率值以及第二功率插损值进行整理,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例如:第二功率值为30dBm、第三功率值为20dBm,那么第二功率插损值为10dBm。
步骤S204,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具体地,上述步骤S204包括:
步骤S2041,响应于目标对象的检测指令,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
检测指令可以为用户通过鼠标点击、键盘选择或者触屏所产生的操作。在用户发出检测指令时,相应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用户发送的检测指令,对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四功率值进行检测。
步骤S2042,响应于目标对象的信号发生操作,获取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信号发生操作可以为用户通过鼠标点击、键盘选择或者触屏所产生的操作。在用户发出信号发生操作,相应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响应用户发送的信号发生操作,向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发送一信号源,并测得信号源的第五功率值。
步骤S205,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6,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7,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7,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通过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之间的第二功率插损值,能够确定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与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线路的插损情况。因此,通过第二功率插损值、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不同线路对应的功率插损值。
此外,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能够表征各个功率值对应的插损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输出端口对应的目标功率值,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不同功率值对应的功率插损值,从而准确地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具体地,上述步骤S302包括:
步骤S3021,检测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当信号发生器生成电信号时,电信号对应的功率值在插损关系表中可能查不到,例如,表中只记录了0、1MHz、2MHz、3MHz……6GHz总共6001个频点下的功率插损值关系,此时如果需要设定频率为2.5MHz,那么在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中无法确定该频率对应的第一功率值。
步骤S3022,若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
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可以为第一功率值相邻的两个功率值。例如:第一功率值为10.5dBm,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中并不存在第一功率值,那么可以通过功率值为10dBm和11dBm的两个频点,确定第一功率值对应的功率插损值。
步骤S3023,基于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确定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
计算机设备在确定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之后,通过查询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的方式,能够确定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
步骤S3024,基于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
计算机设备通过确定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能够确定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并可以用差值法进行处理,也即将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四功率插损值取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第五功率插损值。例如:2.5MHz,刚好是2MHz和3MHz的中值,那么确定2MHz和3MHz对应的功率插损值的平均值即可确定2.5MHz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
步骤S3025,基于第一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计算机设备在确定第一功率值以及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之后,可以通过第一功率值减去第五功率插损值,得到第三功率值。例如:第一功率值为20dBm,第五功率插损值为5dBm,则第三功率值为15dBm。
步骤S303,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4,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5,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5,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6,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7,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具体地,上述步骤S307包括:
步骤S3071,获取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
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可以用于表征待测设备允许的误差。其中,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可以为1~5dBm,也可以为2~7dBm,可以由待测设备的类型决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3072,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六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
由于在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时,测试机的内部链路和外部链路已经校准完成。因此,针对各个待测设备均可以通过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得到待测设备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例如:第六功率值为30dBm,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的功率插损值为5dBm,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的功率插损值为7dBm,则第一目标功率值为18dBm。
步骤S3073,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
由上文内容可知,由于在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时,测试机的内部链路和外部链路已经校准完成。因此,针对待测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确定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例如:第六功率值为40dBm,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的功率插损值为7dBm,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的功率插损值为3dBm,则第一目标功率值为30dBm。
步骤S3074,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
计算机设备在确定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之后,可以将第一目标功率值减去第二目标功率值,从而得到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之间的功率损耗值。
步骤S3075,检测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
步骤S3076,若功率损耗值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合格。
步骤S3077,若功率损耗值未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不合格。
计算机设备检测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包含两种情况:情况一:功率损耗值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情况二:功率损耗值未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针对情况一:判断待测设备不合格,针对情况二:判定待测设备合格。例如:功率损耗值为10dBm,参数指标误差范围为2~8dBm,则判定待测设备不合格。再例如:功率损耗值为5dBm,参数指标误差范围为2~8dBm,则判定待测设备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被确定,则测试机校准完成,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第一功率值以及第六功率值能够确定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的功率值,从而通过检测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的功率值之间的功率损耗值的方式,能够准确地确定待测设备是否合格。
此外,若信号发生器的功率值在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不存在,则该功率值对应功率插损值可以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中与该功率值相邻的两个功率值对应的功率插损值确定,从而避免无法确定线路功率插损值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器100、测试机200以及控制器300;测试机200包括信号发生器2100以及信号接收器2200;信号发生器2100的输出端口与测试机200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测试机200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相连接,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与测试机200的任一输入端口相连接,检测器100,分别与信号接收器2200、待测设备以及测试机200之间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测试机200的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2200的输入端口的实测功率值;控制器300,与检测器100之间通信连接,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200的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控制器300,还用于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并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控制器300,还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检测器100可以用于检测测试机200、信号发生器2100以及信号接收器2200的各个端口的信号的功率值。其中,检测器100可以为功率传感器、功率计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控制器300可以为上述计算机设备,用于获取各个端口的功率值,并根据各个端口的功率值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检测器、测试机、控制器、信号发生器以及信号接收器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由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用于表征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与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准确地确定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然后通过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实际功率值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功率值能够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相比于通过人工对芯片测试机进行检测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测试机输入端口的功率值以及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值客观地确定待测设备的功率值,从而准确地对待测设备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待测设备校验的准确性。
图5示出了一种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机200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设备400;调节设备400,用于连接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其中,目标输出端口为多个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以及多个测试机200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目标输入端口为多个信号接收器2200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以及多个测试机200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
图6示出了一种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信号发生器对应的端口1、端口2和端口3为信号生成器的输出端口;测试机对应的端口a、端口b和端口c为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端口d、端口e和端口f为测试机的输入端口;待测设备(也即图6中的被测件)对应的端口4、端口5和端口6为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端口7、端口8和端口9为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信号接收器对应的端口10、端口11和端口12为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
调节设备可以为开关1和开关2。其中,调节设备可以为分段式开关,也即端口1、端口2、端口3、端口a、端口b和端口c之间共用一个分段式开关,其中,分段式开关由多个开关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相互独立,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当分段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相应的电路通路打开,电流可以流通,当分段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电路通路断开,电流无法流通。例如:分段式开关可以选择连接端口1和端口a之间的电路,也可以选择连接端口1和端口b之间的线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通过设置调节设备的方式,能够便于选择性地确定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使得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对应的电路流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机还包括:功率放大模块、第一扩频模块、滤波模块以及第二扩频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第一扩频模块分别与信号发生器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滤波模块分别与信号接收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第二扩频模块分别与信号接收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
结合图6所示,功率放大器的一端与端口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开关1连接于端口a、端口b或端口c,也即当开关1将端口2和端口a连接时,功率放大器的两端分别和端口2和端口a相连接,当开关1将端口2和端口b连接时,功率放大器的两端分别和端口2和端口b相连接,用于增加信号的电压幅度。
第一扩频模块(也即图6中的扩频1)的一端与端口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开关1连接于端口a、端口b或端口c,也即当开关1将端口3和端口a连接时,第一扩频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3和端口a相连接,当开关1将端口2和端口b连接时,第一扩频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3和端口b相连接,用于提供该降低信号在电路的信噪比,达到抗干扰的功能。
滤波模块(也即图6中的滤波器)的一端与端口10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开关2连接于端口d、端口e和端口f,也即当开关2将端口10和端口d连接时,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10和端口d相连接,当开关2将端口10和端口e连接时,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10和端口e相连接,用于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他频率成分。
第二扩频模块(也即图6中的扩频2)的一端与端口1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开关2连接于端口d、端口e和端口f,也即当开关2将端口12和端口d连接时,第二扩频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12和端口d相连接,当开关2将端口12和端口e连接时,第二扩频模块的两端分别和端口12和端口e相连接,用于提供该降低信号在电路的信噪比,达到抗干扰的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通过设置功率放大模块、第一扩频模块、滤波模块以及第二扩频模块的方式,能够使得该系统满足于项目的需求,从而便于根据项目需求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第一确定模块702,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输出端口与接收端口一一对应;第二确定模块703,用于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第二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第三确定模块705,用于基于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第三获取模块706,用于基于获取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校验模块707,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第六功率值、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校验模块707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六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功率损耗值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合格;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功率损耗值未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不合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704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对象的检测指令,获取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对象的信号发生操作,获取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701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703包括: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插损值;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功率值、第三功率值以及第二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705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若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确定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第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上述各个模块和单元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功能单元是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上述图7所示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0、存储器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1000为例。
处理器10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10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存储器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000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00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
获取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若所述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所述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七功率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确定所述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
基于所述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获取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所述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
获取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六功率值、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所述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六功率值、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所述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校验,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所述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六功率值确定所述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所述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值,确定所述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
检测所述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
若所述功率损耗值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所述待测设备合格;
若所述功率损耗值未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所述待测设备不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所述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包括:
响应于目标对象的检测指令,获取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所述第四功率值;
响应于目标对象的信号发生操作,获取所述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所述第五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插损值;
基于所述第二功率值、所述第三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4.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系统包括检测器、测试机以及控制器;
所述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以及信号接收器;
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测试机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所述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相连接,所述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与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相连接,其中,所述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与所述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所述检测器,分别与信号接收器、待测设备以及测试机之间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设备的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测试机的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所述待测设备的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以及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之间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检测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若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所述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七功率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确定所述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基于所述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六功率值确定所述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值,确定所述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检测所述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若所述功率损耗值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所述待测设备合格;若所述功率损耗值未处于所述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所述待测设备不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设备;
所述调节设备,用于连接目标输出端口以及目标输入端口;其中,所述目标输出端口为多个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以及多个所述测试机的输出端口中任意一个输出端口;所述目标输入端口为多个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以及多个所述测试机的输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测试机的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还包括:功率放大模块、第一扩频模块、滤波模块以及第二扩频模块;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所述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扩频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以及所述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所述测试机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扩频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以及所述测试机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口相连接。
7.一种基于测试机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包括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功率值以及待测设备的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功率值;
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号发生器的任一输出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测试机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二目标功率值;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第一功率插损值;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一功率插损值,确定第一功率值映射表;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其中,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接收端口一一对应;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功率值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若所述第一功率值不存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从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获取所述第一功率值相邻的第七功率值以及第八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七功率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确定所述第七功率值对应的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八功率值对应的第四功率插损值;基于所述第三功率插损值以及所述第四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对应的第五功率插损值;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以及所述第五功率插损值,确定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三功率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功率值以及第三功率值,确定第二功率值映射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测试机的任一输入端口的第四功率值以及所述待测设备的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五功率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四功率值以及第五功率值,确定第三功率值映射表;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口的第六功率值;
校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率值、所述第六功率值、所述第一功率值映射表、所述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所述第三功率值映射表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校验;
校验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设备的参数指标误差范围;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三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六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发送端口的第一目标功率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功率值映射表、第二功率值映射表以及第一功率值,确定待测设备任一接收端口的第二目标功率值;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功率值以及第二目标功率值,确定功率损耗值;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功率损耗值是否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功率损耗值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合格;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功率损耗值未处于参数指标误差范围,则判定待测设备不合格。
CN202311588891.2A 2023-11-27 2023-11-27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17310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8891.2A CN117310590B (zh) 2023-11-27 2023-11-27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8891.2A CN117310590B (zh) 2023-11-27 2023-11-27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0590A CN117310590A (zh) 2023-12-29
CN117310590B true CN117310590B (zh) 2024-02-06

Family

ID=8927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8891.2A Active CN117310590B (zh) 2023-11-27 2023-11-27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059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34A (zh) * 2007-10-19 2008-03-12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模块性能的软件补偿方法及改进的射频模块
CN10565657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南方科技大学 发射功率的校准方法及校准系统及无线射频系统
CN111970065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南京派格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块测试机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11970067A (zh) * 2020-08-26 2020-11-20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输出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39676A (zh) * 2021-11-09 2022-02-11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机和射频测试机的校准方法
CN217183303U (zh) * 2022-05-17 2022-08-12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校准电路和射频测试机的全自动校准装置
CN218068204U (zh) * 2022-08-19 2022-12-16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射参数测量电路及射频测试机
CN116400281A (zh) * 2023-03-31 2023-07-07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机的校准方法、射频测试机及射频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1851B2 (en) * 2004-04-01 2009-07-14 Harris Stratex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odules of a wide-range transceiver
WO2010049853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Nxp B.V.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est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34A (zh) * 2007-10-19 2008-03-12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模块性能的软件补偿方法及改进的射频模块
CN10565657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南方科技大学 发射功率的校准方法及校准系统及无线射频系统
CN111970067A (zh) * 2020-08-26 2020-11-20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输出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70065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南京派格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块测试机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14039676A (zh) * 2021-11-09 2022-02-11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机和射频测试机的校准方法
CN217183303U (zh) * 2022-05-17 2022-08-12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校准电路和射频测试机的全自动校准装置
CN218068204U (zh) * 2022-08-19 2022-12-16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射参数测量电路及射频测试机
CN116400281A (zh) * 2023-03-31 2023-07-07 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机的校准方法、射频测试机及射频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0590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5944B1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송수신기의 감도 검사 방법
US20210173011A1 (en) Physics-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grated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Platform
CN104535955A (zh) 变压器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定装置及其检定方法
CN201369728Y (zh) 一种光模块接收端性能测试装置
CN106998232B (zh) 一种获取射频功放load pull参数的方法
CN114325276A (zh) 一种局部放电检测装置模式识别自动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14167132A (zh) 无线终端的功耗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0590B (zh) 基于测试机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187135B (zh) 测试无线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47696B (zh) 一种在噪声系数分析仪中调用s2p文件获取损耗补偿数据的方法
CN210665952U (zh)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系统
CN105425060B (zh) 一种天线耦合的干扰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527161A (zh) 高次谐波功率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芯片模组
CN110006588A (zh) 一种基于数据自动获取的压力变送器检定实现方法
US10514436B2 (en) Test device, remote measurement module and test method
CN113037583B (zh) 测试装置、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29719A1 (en) Simulation Model Fitting for Radio Frequency Matching-Network Optimization
CN203722646U (zh) 甚高频收发机的测试系统
CN112230069A (zh) 集成电路电磁干扰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1901583A (zh) 一种hdmi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hdmi信号衰减器
CN111541427A (zh) 一种功率校准方法、预警方法、预警装置及系统
CN105008938A (zh) 用于确认与受测装置(dut)的射频(rf)信号连接性的系统和方法
US1163545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ime domain reflectormetry
CN221039203U (zh) 检测电路
US20240069140A1 (en) Fast rf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tes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