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8442A -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8442A
CN117308442A CN202210726498.4A CN202210726498A CN117308442A CN 117308442 A CN117308442 A CN 117308442A CN 202210726498 A CN202210726498 A CN 202210726498A CN 117308442 A CN117308442 A CN 117308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ange
grating
flanging
skirt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64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雨峰
夏恩品
李康
王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64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84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1424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7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8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e.g. for built-in type, for corne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冰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前侧底部具有踢脚板,其特征在于,通风格栅组件包括格栅板和多个限位部,格栅板安装于踢脚板,每个限位部形成于格栅板,限位部具有位于格栅板后侧的抵接面,限位部配置成当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抵接面抵触于踢脚板的后侧,以限制格栅板自后向前地与踢脚板脱离。本发明的通风格栅组件利用踢脚板与限位部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格栅板无法自后向前地脱离与踢脚板,保证箱体、踢脚板与格栅板三者之间良好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由嵌入式冰箱为了与橱柜有较好的一体化效果,冰箱在底部设置有踢脚部分,然而踢脚部分可能会影响冰箱的散热。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嵌入式冰箱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通风效果,在冰箱的底部设置通风格栅,通风格栅与冰箱(或冰箱周围的橱柜)通过紧固、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不便用户安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限制格栅板自后向前地与踢脚板脱离,箱体、踢脚板与格栅板三者之间良好的稳固性,且便于用户拆卸。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在限位部抵与踢脚板配合的情况下,保证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通风格栅组件,冰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前侧底部具有踢脚板,通风格栅组件包括:格栅板,安装于踢脚板;多个限位部,每个限位部形成于格栅板,限位部具有位于格栅板后侧的抵接面,限位部配置成当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抵接面抵触于踢脚板的后侧,以限制格栅板自后向前地与踢脚板脱离。
可选地,每个限位部包括:第一翻边,形成于格栅板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第二翻边,形成于第一翻边的末端,并向上延伸;第三翻边,形成于第二翻边的末端,并向前延伸,且第三翻边的末端处于格栅板顶部边缘的后侧,抵接面形成于第三翻边的末端。
可选地,通风格栅组件还包括:第四翻边,第四翻边形成于格栅板的侧边缘,并向后且向格栅板的横向中央延伸;且卡接凸起,卡接凸起形成于第四翻边背离格栅板表面,卡接凸起配置成当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卡接凸起抵触于踢脚板的后侧。
可选地,卡接凸起配置成第四翻边的部分板体经切割后向背离格栅板翻折而成。
可选地,通风格栅组件还包括:第五翻边,形成于第四翻边的末端,并向后延伸,并且第五翻边还配置成当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其末端抵触于箱体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限位部共同约束格栅板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地,通风格栅组件还包括:抵触部,抵触部设置于格栅板的顶部,并包括:第六翻边,形成于格栅板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第七翻边,形成于第六翻边的末端,并向下延伸;且抵触部配置成当格栅板与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第七翻边的末端抵触于箱体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限位部共同约束格栅板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地,通风格栅组件还包括:多个磁铁,设置于格栅板的后侧,以将格栅板吸附于箱体的前侧底部。
可选地,格栅板的后侧设置有与多个磁铁一一对应的支撑筋,支撑筋与第一翻边在高度方向上约束磁铁的自由度。
可选地,格栅板具有多个以阵列的方式分布的通气孔;且支撑筋形成于处于最高层的通气孔的边缘,并向后延伸。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通风格栅组件。
本发明的通风格栅组件,由于格栅板设置有多个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格栅板的后侧,因此,在安装格栅板时,可以自前向后地将格栅板推向箱体的前侧下部,最终连接在箱体,此时,格栅板恰好与踢脚板相平齐,格栅板后侧的限位部抵触于踢脚板的后侧,踢脚板与限位部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格栅板无法自后向前地脱离与踢脚板,保证箱体、踢脚板与格栅板三者之间良好的稳固性。此外,采用多个限位部与踢脚板相抵触的方式能够代替传统的螺接、焊接等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拆卸方便,还能够降低零件数量和经济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通风格栅组件,第一翻边形成于格栅板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第二翻边形成于第一翻边的末端,并向上延伸。第三翻边形成于第二翻边的末端,并向前延伸,并且第三翻边的末端处于格栅板顶部边缘的后侧,抵接面形成于第三翻边的末端,也即第三翻边的末端需要略微后缩于格栅板顶部边缘,以避让出踢脚板的板厚度,这样当格栅板的边缘与踢脚板的预设区域边缘相对接,且两者处于平齐状态时,形成于第三翻边端部的抵接面恰好能够抵触于踢脚板的后表面,这样不会使格栅板被第三翻边向后顶进,避免踢脚板与格栅板之间出现闪缝,不平齐、不美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其示出了该冰箱被嵌装于橱柜的使用场景;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部分部件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风格栅组件中格栅板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格栅板的后侧;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箱体、门体以及踢脚板之间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中格栅板、第四翻边和第五翻边的结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朝向用户的一侧。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示意图,其示出了该冰箱1被嵌装于橱柜2的使用场景,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中部分部件的分解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1,该冰箱1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嵌入式冰箱1使用(如图1所示)。一般性地,该冰箱1可包括箱体10和门体20。
箱体10可包括外壳和多个内胆,外壳位于整体冰箱1的最外侧,以保护整个冰箱1。多个内胆被外壳包裹,并且多个内胆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以降低内胆向外散热。每个内胆可以限定出向前敞开的储物空间,并且储物空间可以被配置成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等,具体的储物空间的数量和功能可以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
门体20的数量还可与内胆的数量一致,即每个内胆向前敞开的储物间室均可由其对应的门体20进行开闭。门体20可动地设置于箱体10的前方,例如门体2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箱体10前部的一侧,通过枢转的方式开闭储物空间。
通常,箱体10的后侧下方设置有压机舱,冰箱1的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在该压机舱内。压机舱内还设置有散热风扇,以便吸入外部环境的空气,对压机舱内的压缩机和冷凝器进行散热。
由于最下方的门体20不能完全覆盖住箱体10的前侧底部,并且由于底脚14支撑作用,箱体10的底板与底面之间的底部空间12也是向前敞开的,因此,为了实现遮丑并与冰箱1的使用场景保持风格统一,在冰箱1前侧底部设置踢脚板3来装饰。然而,踢脚板3的安装可能会阻挡压机舱的散热气流,影响冰箱1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1还可包括通风格栅组件30,该通风格栅组件30用于安装于冰箱1的箱体10前侧下方,以连通箱体10的底部空间12与外部环境,以提升冰箱1散热效率。
参见图2至图4,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风格栅组件30的格栅板310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格栅板310的后侧,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30、箱体10、门体20以及踢脚板3之间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该通风格栅组件30还可包括格栅板310和多个限位部400。格栅板310安装于踢脚板3。每个限位部400形成于格栅板310,限位部400具有位于格栅板310后侧的抵接面432,限位部400配置成当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处于平齐状态时,抵接面432抵触于踢脚板3的后侧,以限制格栅板310自后向前地与踢脚板3脱离。
具体地,格栅板310上可形成多个通风孔314a,格栅板310可与箱体10的前侧底部相连,进而使其上的至少部分通风孔314a正对箱体10的底板与地面之间的底部空间12,以便利用通风孔314a连通底部空间12与外部环境,并与外部环境换热。
踢脚板3可以沿横向覆盖于箱体10的前侧下部,用于遮挡冰箱1下方的箱体10以及箱体10与地面之间的底部空间12,并且与周围的橱柜2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装修风格。
此外,为了使踢脚板3与格栅板310更好的融合,踢脚板3在冰箱1的前侧底部可开设用于容纳通风格栅的预设区域3a。当格栅板310安装于箱体10上时,格栅板310处于该预设区域3a(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板310上还设置有多个限位部400,限位部400可设置于格栅板310的后侧。在安装格栅板310时,可以自前向后地将格栅板310推向箱体10的前侧下部,最终连接在箱体10上。此时,格栅板310恰好与踢脚板3相平齐,格栅板310后侧的限位部400抵触于踢脚板3的后侧,完成安装。在安装之后,由于踢脚板3与限位部400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格栅板310无法自后向前地脱离与踢脚板3,保证箱体10、踢脚板3与格栅板310三者之间良好的稳固性。
此外,采用多个限位部400与踢脚板3相抵触的方式能够代替传统的螺接、焊接等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拆卸方便,还能够降低零件数量和经济成本。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地,每个限位部400还包括第一翻边410、第二翻边420和第三翻边430。第一翻边410形成于格栅板310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第二翻边420形成于第一翻边410的末端,并向上延伸。第三翻边430形成于第二翻边420的末端,并向前延伸,并且第三翻边430的末端处于格栅板310顶部边缘的后侧,抵接面432形成于第三翻边430的末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410、第二翻边420和第三翻边430可通过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格栅板310上,使得第一限位部400、格栅板31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由于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均为板状,且考虑到踢脚板3的板厚度,因此第三翻边430的末端需要设置在格栅板310顶部边缘的后侧,也即第三翻边430的末端需要略微后缩于格栅板310顶部边缘,以避让出踢脚板3的板厚度,这样当格栅板310的边缘与踢脚板3的预设区域3a边缘相对接,且两者处于平齐状态时,形成于第三翻边430端部的抵接面432恰好能够抵触于踢脚板3的后表面,这样不会使格栅板310被第三翻边430向后顶进,避免踢脚板3与格栅板310之间出现闪缝,不平齐、不美观。
此外,第一限位部400可占据格栅板310的整个边缘,也可占据格栅板310的部分边缘。第一限位部400的数量还可为一个或多个,并且当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部40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例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限位部400可横向间隔布置在格栅板310的顶部。
参见图3至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30中格栅板310、第四翻边500和第五翻边520的结构关系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30还可包括第四翻边500和卡接凸起510。第四翻边500形成于格栅板310的侧边缘,并向后且向格栅板310的横向中央延伸。卡接凸起510形成于第四翻边500背离格栅板310的表面,卡接凸起510配置成当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处于平齐状态时,卡接凸起510抵触于踢脚板3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翻边5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为两个。当第四翻边500为两个时,两个第四翻边500可分别形成于格栅板310横向的两个侧边缘,并且向后延伸。那么对应地,卡接凸起510的数量也可设置成两个,两个卡接凸起510可分别形成在两个第四翻边500上。当然,每个第四翻边500上还可设置不止一个卡接凸起510,还可设置两个、三个或更多,这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由于卡接凸起510形成于第四翻边500上,且凸出于背离格栅板310表面,因此,在格栅板310自前向后地推向箱体10的过程中,卡接凸起510可能由于过于凸出于第四翻边500而卡在踢脚板3的前表面,无法使其过渡至踢脚板3的后侧,那么格栅板310也就无法安装至预设区域3a内。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翻边500可设置成向后且向格栅板310的横向中央延伸,这样第四翻边500可实现略微地向格栅板310的横向中央缩进,避让一部分卡接凸起510的位置,使得卡接凸起510不过于凸出于第四翻边500(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第四翻边500在横向避让出一部分卡接凸起510的位置,但是最终卡接凸起510在自然状态下仍然凸出格栅板310的侧边缘,以便与踢脚板3相抵触)。在安装格栅板310时,卡接凸起510可以顺利地通过自身的形变过渡至踢脚板3的后侧。
参见图5,进一步地,卡接凸起510配置成第四翻边500的部分板体经切割后向背离格栅板310翻折而成。
在制作卡接凸起510时,首先可以利用切割装置在第四翻边500上切割部分板体,但需要有一部分仍然连接在第四翻边500(例如,可以第四翻边500上选择一个方形区域,切割方形区域的三个边,保留其中一个边),然后利用工具自内而外地(远离格栅板310为外,靠近格栅板310为内)将该部分板体推出第四翻边500,形成一个自然状态下凸出于第四翻边500背离格栅板310的卡接凸起510。
此外,卡接凸起510还可设置成自后向前且向外延伸的姿态,这样将格栅板310自前至后的推向箱体10时,卡接凸起510的后端先到达踢脚板3处,而后端高度较低,不会影响格栅板310的推进。在继续推进过程中,卡接凸起510逐渐与踢脚板3接触,而受到踢脚板3向内挤压后,卡接凸起510向第四翻边500内缩进,并产生弹性恢复力。当卡接凸起510完全通过踢脚板3后,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卡接凸起510重新弹出第四翻边500,并使其前端抵触于踢脚板3的内侧。
参见图3至图5,进一步地,该通风格栅组件30还可包括第五翻边520。第五翻边520形成于第四翻边500的末端,并向后延伸,并且第五翻边520还配置成当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处于平齐状态时,其末端抵触于箱体10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限位部400共同约束格栅板310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第五翻边520的数量可以与第四翻边500相对应。第五翻边520形成于第四翻边500的末端,并向后延伸,其可作为安装格栅板310时的引导板。在安装格栅板310的过程中,第五翻边520首先进入踢脚板3的预设区域3a,在第五翻边520引导下格栅板310能够尽量以自前向后姿态安装至箱体10上,且与踢脚板3相配合。
在格栅板310到达安装位置时,第五翻边520的末端可抵触于箱体10上,这样格栅板310无法继续后移动,进而配合限位部400、卡接凸起510向前的限位功能,使得格栅板310在前后方向上得到完全约束,稳定性更佳。
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风格栅组件30还可包括抵触部600,抵触部600设置于格栅板310的顶部。抵触部600还可包括第六翻边610和第七翻边620。第六翻边610形成于格栅板310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第七翻边620形成于第六翻边610的末端,并向下延伸。抵触部600配置成当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处于平齐状态时,第七翻边620的末端抵触于箱体10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限位部400共同约束格栅板310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抵触部60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如图4所示,当抵触部600为一个时,其可设置在两个限位部400之间,并且通过切割冲压形成。当格栅板310与踢脚板3处于平齐状态时,第七翻边620的末端抵触于箱体10的前侧底部表面,这样可以限制格栅板310的顶部位置向后凹陷。
参见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格栅组件30还可包括多个磁铁320。多个磁铁320设置于格栅板310后侧,以将格栅板310固定于箱体10的前侧下方。
具体地,格栅板310可包括连接板段312和形成于连接板段312下方的开孔板段314(图3所示),多个通风孔314a开设在开孔板段314上。多个磁铁320可设置于连接板段312的后侧,以使连接板段312与箱体10的前侧底部表面相吸附,这样开孔板段314就自然地正对底板与地面之间的底部空间12,进而其上的全部通风孔314a正对底部空间12,通风效果更佳。
此外,格栅板310(或者至少格栅板310的连接板段312)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430不锈钢等)。多个磁铁320沿横向均匀地设置于格栅板310的后侧,这样多个磁铁320可以将格栅板310吸附于箱体10(或箱体10的钣金件),实现连接。并且,磁吸的方式操作简单,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
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格栅板310还包括多个支撑筋315,多个支撑筋315均设置于格栅板310的后侧,并且其数量与磁铁320的数量一一对应,以支撑磁铁320,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磁铁320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脱离原来的位置,进而防止格栅板310与箱体10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筋315可以为凸出于格栅板310的后侧表面的筋条,其可与格栅板310一体成型,还可通过焊接、卡接、铆接等固定方式安装在格栅板310的后侧表面。
此外,支撑筋315可设置在格栅板310的连接板段312上,也可以设置在格栅板310的开孔板段314上,只要能够将磁铁320支撑在格栅板310的连接板段312后侧即可。
支撑筋315与磁铁320的数量一一对应。以两个磁铁320为例,两个磁铁320分别设置于连接板段312的横向两侧,那么对应地,格栅板310的横向两侧分别一个支撑筋315,以支撑对应的磁铁320。
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风孔314a分布于高度方向上的多层。例如图3和图4所示的,多个通风孔314a以阵列的方式分布于格栅板310。多个通风孔314a可以分布在沿高度方向上的多层中,每层中均匀分布多个通风孔314a,并且每列中的多个通风孔314a沿高度方向依次排列。
当然,多个通风孔314a还可以其他方式布置。例如,在高度方向上错位排列等。只要能够充分利用格栅板310的开孔板段314,且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均可。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地,支撑筋315形成于处于最高层的通风孔314a的边缘,并向后延伸。由于最高层的通风孔314a临近格栅板310的连接板段312,因此将支撑筋315设置在最高层的通风孔314a的边缘上能够满足支撑磁铁320的条件。
此外,由于支撑筋315形成于处于最高层的通风孔314a的边缘,并向后延伸,因此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冲压模具来快速实现制作,这样不仅省去了繁琐的安装工序、减少零件数量,而且还能够使其与格栅板310接更加牢固。
具体地,在制作过程中,先冲压裁剪出需要设置支撑筋315的通风孔314a,该通风孔314a的面积小于其余通风孔314a的面积。然后在利用冲压模具自前向后地对该通风孔314a的边缘进行冲压,以使部分其边缘翻折并凸出于格栅板310的后侧表面,这样不仅形成了支撑筋315,还可使该通风孔314a经过二次冲压后,与其余的通风孔314a面积保持一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冰箱的通风格栅组件,所述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底部具有踢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格栅组件包括:
格栅板,安装于所述踢脚板;
多个限位部,每个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格栅板,所述限位部具有位于所述格栅板后侧的抵接面,所述限位部配置成当所述格栅板与所述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所述抵接面抵触于所述踢脚板的后侧,以限制所述格栅板自后向前地与所述踢脚板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部包括:
第一翻边,形成于所述格栅板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
第二翻边,形成于所述第一翻边的末端,并向上延伸;
第三翻边,形成于所述第二翻边的末端,并向前延伸,且所述第三翻边的末端处于所述格栅板顶部边缘的后侧,所述抵接面形成于所述第三翻边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形成于所述格栅板的侧边缘,并向后且向所述格栅板的横向中央延伸;且
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形成于所述第四翻边背离所述格栅板表面,所述卡接凸起配置成当所述格栅板与所述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所述卡接凸起抵触于所述踢脚板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凸起配置成所述第四翻边的部分板体经切割后向背离所述格栅板翻折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翻边,形成于所述第四翻边的末端,并向后延伸,并且所述第五翻边还配置成当所述格栅板与所述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其末端抵触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所述限位部共同约束所述格栅板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触部,所述抵触部设置于所述格栅板的顶部,并包括:
第六翻边,形成于所述格栅板的上边缘,并向后侧延伸;
第七翻边,形成于所述第六翻边的末端,并向下延伸;且
所述抵触部配置成当所述格栅板与所述踢脚板处于平齐状态时,所述第七翻边的末端抵触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底部表面,以与所述限位部共同约束所述格栅板在前后方向的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磁铁,设置于所述格栅板的后侧,以将所述格栅板吸附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板的后侧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磁铁一一对应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第一翻边在高度方向上约束所述磁铁的自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板具有多个以阵列的方式分布的通气孔;且
所述支撑筋形成于处于最高层的所述通气孔的边缘,并向后延伸。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格栅组件。
CN202210726498.4A 2022-06-23 2022-06-23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Pending CN117308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6498.4A CN117308442A (zh) 2022-06-23 2022-06-23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PCT/CN2023/101424 WO2023246788A1 (zh) 2022-06-23 2023-06-20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6498.4A CN117308442A (zh) 2022-06-23 2022-06-23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8442A true CN117308442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6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6498.4A Pending CN117308442A (zh) 2022-06-23 2022-06-23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84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719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1623425A (zh) 空调装置
CN218722473U (zh)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CN218348934U (zh)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JP2007040672A (ja) 冷蔵庫
CN209893736U (zh) 托板上开设底进风口和底出风口的冰箱
CN117308442A (zh)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JP200622664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906459A (zh) 空调器
CN117308439A (zh)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WO2023246788A1 (zh) 冰箱及其通风格栅组件
CN217686058U (zh) 冰箱组件和车辆
JP2006220386A (ja) 冷蔵庫
EP3992554A1 (en) Door body for refrigera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JPH09126640A (ja) 冷蔵庫
JP2004185590A (ja) 自動販売機の断熱構造
JP4286878B2 (ja) 冷蔵庫
JP6675058B2 (ja) 冷蔵庫
US20220412600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016515B1 (ko) 빌트인 냉장고의 전면그릴
CN216244614U (zh) 隔板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EP2808615A2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5982910U (zh) 一种空调
CN219083273U (zh) 电控组件安装结构、暖通设备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19415382U (zh) 风道组件和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