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8417A -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8417A
CN117308417A CN202210695404.1A CN202210695404A CN117308417A CN 117308417 A CN117308417 A CN 117308417A CN 202210695404 A CN202210695404 A CN 202210695404A CN 117308417 A CN117308417 A CN 117308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frigerant
transfer pipe
capillary tube
disturb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5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乐
李兴兵
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54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8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8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7Capillary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节流装置。该装置包括:毛细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第一中转配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一配管连通;第二中转配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二配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配管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所述第二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配管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该装置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三级消除,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好,提高了后续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热泵空调器。

Description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背景技术
节流装置是热泵空调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从冷凝器中流出的高压液态冷媒节流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热泵空调器中,节流装置通常包括节流元件,例如毛细管等。毛细管的两端分别与空调的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连接,在连接处会产生冷媒扰动。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毛细管和第二配管之间增设直线配管,降低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扰动。其中,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沿冷媒的流动方向观察,第二配管位于第一配管的下游。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方案仅能缓解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扰动,不能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并且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差,不利于后续冷媒的分流。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能够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好,提高了后续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第一中转配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一配管连通;第二中转配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二配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配管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所述第二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配管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转配管包括:第一螺旋部;第一直线部,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管连通;和,第二直线部,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毛细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转配管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50mm~300mm;和/或,所述第一螺旋部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20mm~40mm。
可选地,所述第二中转配管包括:第二螺旋部;第三直线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管连通;和,第四直线部,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毛细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中转配管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0mm~150mm;和/或,所述第二螺旋部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3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第一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和/或,所述第一中转配管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8~2.5。
可选地,所述第二配管与第二中转配管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2~1.8;和/或,所述第二中转配管与所述毛细管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
可选地,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隔音机构,所述隔音机构包覆于所述毛细管、所述第一中转配管和所述第二中转配管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隔音机构包括隔音毛毡和/或吸音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节流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在毛细管和第一配管之间设置了第一中转配管,在毛细管和第二配管之间设置了第二中转配管。在空调处于制冷的情况下。在第一配管与毛细管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第一配管进入毛细管时,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一中转配管且第一中转配管的截面积处于第一配管和毛细管之间,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降低冷媒的流速和压力。从而减小了冷媒进入毛细管时产生的冷媒扰动,实现了一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与第二中转配管的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一中转配管降低了毛细管与第二中转配管连接处的压力,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与第二配管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毛细管进入第二配管时,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在毛细管和第二配管之间设置第二中转配管,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在空调处于制热的情况下。在第二配管与毛细管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第二配管进入毛细管时,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二中转配管且第二中转配管的截面积处于第二配管和毛细管之间,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降低冷媒的流速和压力。从而减小了冷媒进入毛细管时产生的冷媒扰动,实现了一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与第一中转配管的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二中转配管降低了毛细管与第一中转配管连接处的压力,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与第一配管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毛细管进入第一配管时,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在毛细管和第一配管之间设置第一中转配管,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装置能够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三级消除,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好,提高了后续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相关技术中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中转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二中转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上游配管;02:下游配管;03:直线配管;1:毛细管;11:第一端;12:第二端;2:第一中转配管;21:第一螺旋部;22:第一直线部;23:第二直线部;3:第二中转配管;31:第二螺旋部;32:第三直线部;33:第四直线部;101:第一配管;102:第二配管;4:隔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节流装置是热泵空调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从冷凝器中流出的高压液态冷媒节流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节流装置的基本原理是使高压液态冷媒受迫流过一个较小的截面,使冷媒受到局部阻力压力骤降。热泵空调器的节流装置通常包括毛细管。毛细管的两端分别与空调的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连接,该连接处会产生冷媒扰动。空调器系统使用配管管路,内径通常包括等,毛细管内径一般为/>
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热泵空调器的节流装置通常包括毛细管、上游配管01、下游配管02和直线配管03。其中,上游配管01、毛细管、直线配管03和下游配管02依次连接,直线配管03为等径管且直线配管03的截面尺寸介于上游配管01和下游配管02之间。在空调处于制冷的情况下,冷媒依次流经上游配管01、毛细管、直线配管03和下游配管02。
相关技术通过在毛细管和下游配管02之间增设直线配管03,通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将制冷剂膨胀产生的冷媒扰动进行分散。改善了分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然而,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方案仅能缓解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扰动,不能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并且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差,不利于后续冷媒的分流。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流装置,能够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装置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好,提高了后续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参见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1、第一中转配管2、第二中转配管3、第一配管101和第二配管102。
参见图2,毛细管1设置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为相对的两端。第一中转配管2,一端与第一端11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一配管101连通。第二中转配管3,一端与第二端12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二配管102连通。其中,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配管101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第二中转配管3的内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配管102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
本公开实施例在毛细管1和第一配管101之间设置了第一中转配管2,在毛细管1和第二配管102之间设置了第二中转配管3。在空调处于制冷的情况下。在第一配管101与毛细管1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第一配管101进入毛细管1时,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一中转配管2且第一中转配管2的截面积处于第一配管101和毛细管1之间,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降低冷媒的流速和压力。减小了冷媒进入毛细管1时产生的冷媒扰动,实现了一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的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一中转配管2降低了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的压力,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1与第二配管102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毛细管1进入第二配管102时,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在毛细管1和第二配管102之间设置第二中转配管3,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在空调处于制热的情况下。在第二配管102与毛细管1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第二配管102进入毛细管1时,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二中转配管3且第二中转配管3的截面积处于第二配管102和毛细管1之间,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降低冷媒的流速和压力。减小了冷媒进入毛细管1时产生的冷媒扰动,实现了一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的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设置第二中转配管3降低了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的压力,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在毛细管1与第一配管101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冷媒由毛细管1进入第一配管101时,冷媒压力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通过在毛细管1和第一配管101之间设置第一中转配管2,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装置能够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控制。对冷媒扰动进行双向、三级消除,对冷媒扰动的缓解效果较好,提高了后续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具体地,在空调处于制冷的情况下,参见图3,冷媒依次流经第一配管101、第一中转配管2、毛细管1、第二中转配管3和第二配管102。在冷媒从第一配管101直接进入毛细管1的情况下,由于管子的横截面积减小,冷媒的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在第一配管101和毛细管1的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配管101和毛细管1之间设置了第一中转配管2,第一中转配管2的截面积处于第一配管101和毛细管1之间。利用第一中转配管2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使得冷媒的流速减小、压力降低。减小了第一配管101与毛细管1直接接触时由于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产生的冷媒扰动,减缓了冷媒对整个节流装置的冲击,实现一级冷媒扰动消除。接着,冷媒在毛细管1中进行第二次节流,由毛细管1进入第二中转配管3。由于管子的横截面积突然增大,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的交界处压力突然降低、冷媒膨胀产生冷媒扰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中转配管2降低了冷媒压力,减少了毛细管1和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减小在毛细管1和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由于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最后,从毛细管1至第二配管102,由于管子的管径变大,因此冷媒会进一步气化。在这个过程中冷媒的压力不变、体积增大,也会产生冷媒扰动。因此本申请在毛细管1和第二配管102之间设置第二中转配管,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
在空调处于制热的情况下,参见图4,冷媒依次流经第二配管102、第二中转配管3、毛细管1、第一中转配管2和第一配管101。在冷媒从第二配管102直接进入毛细管1的情况下,由于管子的横截面积减小,冷媒的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在第二配管102和毛细管1的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会产生冷媒扰动。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二配管102和毛细管1之间设置了第二中转配管3,第二中转配管3的截面积处于第二配管102和毛细管1之间。利用第二中转配管3对冷媒进行第一次节流,使得冷媒的流速减小、压力降低。减小了第二配管102与毛细管1直接接触时由于冷媒流速突然增大产生的冷媒扰动,减缓了冷媒对整个节流装置的冲击,实现一级冷媒扰动消除。接着,冷媒在毛细管1中进行第二次节流,由毛细管1进入第一中转配管2。由于管子的横截面积突然增大,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的交界处会因为压力突然降低、冷媒膨胀产生冷媒扰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中转配管3降低了冷媒压力,减少了毛细管1和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减小毛细管1和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由于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实现二级冷媒扰动消除。最后,从毛细管1至第一配管101,由于管子的管径变大,因此冷媒会进一步气化。在这个过程中冷媒的压力不变、体积增大,也会产生冷媒扰动。因此本申请在毛细管1和第一配管101之间设置第一中转配管2,过逐级膨胀的方式减少冷媒膨胀引起的扰动,实现三级冷媒扰动消除。
可选地,参见图5,第一中转配管2包括第一螺旋部21、第一直线部22和第二直线部23。其中,第一直线部22的一端与第一螺旋部21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配管101连通。第二直线部23的一端与第一螺旋部21连通,另一端与毛细管1连通。
通过调节第一螺旋部21的长度、管径和螺旋半径,可以调节第一螺旋部21对冷媒的阻力,从而调节空调制冷过程中第一螺旋部21出口处冷媒的流速和压力。此外,将第一螺旋部21设置为螺旋形,便于管路的布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第一直线部22,便于第一螺旋部21与第一配管101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直线部23,便于第一螺旋部21与毛细管1连接。
可选地,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50mm~300mm。例如,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的取值可以为150mm、160mm、170mm、200mm、250mm、280mm或300mm等。
通过调节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中转配管2对冷媒的阻力,将空调制冷过程中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空调制冷过程中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此外,通过调节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可以将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空调制冷过程中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转配管2越长,对第一中转配管2中冷媒的阻力越大。空调制冷过程中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流速和压力越小。
可选地,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20mm~40mm。例如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的取值可以20mm、23mm、25mm、30mm、35mm、38mm或40mm等。
通过调节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可以调节第一螺旋部21对冷媒的阻力,将空调制冷过程中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此外,通过调节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可以将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以极限情况为例。在空调处于制冷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和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可以将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为与进入毛细管1中冷媒的流速一致。这样,就可以消除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通过调节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和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可以将毛细管与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的冷媒压力控制为与进入第二中转配管3中冷媒的压力一致。这样就可以消除毛细管1与第二中转配管3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可选地,参见图6,第二中转配管3包括第二螺旋部31、第三直线部32和第四直线部33。第三直线部32的一端与第二螺旋部3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配管102连通。第四直线部33的一端与第二螺旋部31连通,另一端与毛细管1连通。
通过调节第二螺旋部31的长度、管径和螺旋半径,可以调节第二螺旋部31对冷媒的阻力,从而调节空调制热过程中第二螺旋部31出口处冷媒的流速和压力。此外,将第二螺旋部31设置为螺旋形,便于管路的布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第三直线部32,便于第二螺旋部31与第二配管102连接。通过设置第四直线部33,便于第二螺旋部31与毛细管1连接。
可选地,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0mm~150mm。例如,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的取值可以为80mm、90mm、100mm、110mm、120mm、130mm或150mm等。
通过调节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二中转配管3对冷媒的阻力,将空调制热过程中第二中转配管3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此外,通过调节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可以将第二中转配管3出口处冷媒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转配管2越长,对第一中转配管2中冷媒的阻力越大。空调制热过程中第一中转配管2出口处,冷媒的流速和压力越小。
可选地,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30mm。例如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的取值可以15mm、17mm、19mm、20mm、22mm、26mm或30mm等。
通过调节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可以调节第二螺旋部31对冷媒的阻力,将空调制热过程中第二中转配管3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此外,通过调节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可以将第二中转配管3出口处冷媒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以极限情况为例。在空调处于制热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和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可以将第二中转配管3出口处冷媒的流速,控制为与进入毛细管1中冷媒的流速一致。这样,就可以消除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连接处由于冷媒流速变化引起的冷媒扰动。通过调节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和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可以将毛细管与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的冷媒压力控制为与进入第一中转配管2中冷媒的压力一致。这样就可以消除毛细管1与第一中转配管2连接处由于冷媒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的冷媒扰动。
可选地,第一配管101与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例如,第一配管101与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可以为2、2.1、2.2、2.5、2.9、3、3.1、3.2、3.4或3.5等。
可选地,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8~2.5。例如,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1内截面的面积比的取值可以为1.8、2.0、2.1、2.2、2.3、2.4或2.5等。
通过将第一配管101与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比值和/或将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1内截面的面积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可以实现在空调制冷情况下对冷媒扰动的一级消除,也可以实现在空调制热情况下对冷媒扰动的三级消除。
其中,第一中转配管2与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比值是指: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比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
可选地,第二配管102与第二中转配管3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2~1.8。例如,第二配管102与第二中转配管3内截面的面积比的取值可以为1.2、1.3、1.5、1.6、1.7或1.8等。
可选地,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例如,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1内截面的面积比的取值可以为2.0、2.1、2.4、2.8、3.0、3.2、3.3或3.5等。
通过将第二配管102与第二中转配管3的内截面面积比值和/或将第二中转配管3与毛细管1内截面的面积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可以实现在空调制热情况下对冷媒扰动的一级消除,也可以实现在空调制冷情况下对冷媒扰动的三级消除。
可选地,参见图7,节流装置还包括隔音机构4。隔音机构4包覆于毛细管1、第一中转配管2和第二中转配管3的表面。
在毛细管1、第一中转配管2和第二中转配管3的表面设置隔音机构,可以减小由于节流扰动产生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是,冷媒产生流速突增时会产生“哨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在产生冷媒扰动的部位设置隔音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将第一螺旋部21和第二螺旋部31设置为螺旋形,便于布置隔音机构。
可选地,隔音机构4包括隔音毛毡和/或吸音棉。
隔音毛毡和/或隔音棉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且便于布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节流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热泵空调器,冷媒扰动较轻,节流后冷媒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好。热泵空调器的性能更好、更稳定。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毛细管(1),设置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为相对的两端;
第一中转配管(2),一端与所述第一端(11)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一配管(101)连通;
第二中转配管(3),一端与所述第二端(12)连通,另一端与热泵空调器的第二配管(102)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配管(101)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所述第二中转配管(3)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配管(102)的内截面面积且大于所述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包括:
第一螺旋部(21);
第一直线部(22),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部(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配管(101)连通;和,
第二直线部(23),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部(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毛细管(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50mm~300mm;和/或,
所述第一螺旋部(21)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20mm~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配管(3)包括:
第二螺旋部(31);
第三直线部(32),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管(102)连通;和,
第四直线部(33),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毛细管(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中转配管(3)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80mm~150mm;和/或,
所述第二螺旋部(31)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5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管(101)与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和/或,
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与所述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8~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管(102)与第二中转配管(3)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2~1.8;和/或,
所述第二中转配管(3)与所述毛细管(1)的内截面面积比值的取值范围为2~3.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隔音机构(4),所述隔音机构(4)包覆于所述毛细管(1)、所述第一中转配管(2)和所述第二中转配管(3)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机构(4)包括隔音毛毡和/或吸音棉。
10.一种热泵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
CN202210695404.1A 2022-06-20 2022-06-20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Pending CN117308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404.1A CN117308417A (zh) 2022-06-20 2022-06-20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404.1A CN117308417A (zh) 2022-06-20 2022-06-20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8417A true CN11730841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5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404.1A Pending CN117308417A (zh) 2022-06-20 2022-06-20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84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1409B (zh) 用于冷却器单元的可变孔
JP4294680B2 (ja) 冷媒分配器および冷媒分配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8298343A (ja) 冷媒分流器一体化構造の膨張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WO2014068687A1 (ja)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気
JP343562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091515B2 (ja) 絞り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7308417A (zh) 节流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JP3399257B2 (ja) 冷媒分岐管およびこの冷媒分岐管を取り付け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2130868A (ja) 冷媒分流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202133198U (zh) 空调及其节流消音器
CN11285658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536944U (zh) 节流部件、节流分液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1059615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2856866A (zh) 节流元件、节流分液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5351717U (zh) 空调消音器及具有该空调消音器的空调器
JP3326930B2 (ja) 冷媒分流器
CN204084971U (zh) 节流阀及制冷设备
JP6325681B2 (ja) 膨張弁、および、膨張弁を用い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839330B2 (ja) 冷媒合流器
CN215892569U (zh) 一种具降噪功能的多联机内机换热器
CN217685831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629869B (zh) 管路的流量调节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空调管路系统及空调
CN219995601U (zh) 用于空调的制冷降压通道
CN219511054U (zh) 风冷式蒸发器
CN220417634U (zh) 噪音消除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