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1828A -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1828A
CN117301828A CN202210731120.3A CN202210731120A CN117301828A CN 117301828 A CN117301828 A CN 117301828A CN 202210731120 A CN202210731120 A CN 202210731120A CN 117301828 A CN117301828 A CN 117301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ssembly
glass
wall window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11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11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1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1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包括侧围窗总成、后车门总成以及侧围总成,侧围窗总成包括侧围窗玻璃及侧围窗包胶,后车门总成包括后车门和后门玻璃,侧围窗总成与后车门总成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连接衬件、玻璃呢槽以及门框密封条,连接衬件连接于侧围窗包胶上;玻璃呢槽卡接于连接衬件上;门框密封条卡接于侧围后门洞止口上、用于与后车门密封配合,门框密封条抵接于后门玻璃上的内壁上。本发明提供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适用于无框车门配合结构,利用玻璃呢槽和门框密封条形成两道密封,充分压缩了车身的Y向结构尺寸,增大了后排的乘坐空间,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后车门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设有上述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身结构中,后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一般通过后车门密封系统进行弹性配合,以实现外观匹配、密封、隔音及驾驶室内外交互等多项功能,因此后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是整车侧部重要配合结构。
目前,后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配合结构一般由侧围窗玻璃、侧围窗包胶、C柱密封条、后窗框装饰板、后门密封条、后门玻璃、玻璃呢槽、后门上窗框、后门内板、门框密封条、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组成。
侧围窗玻璃与侧围窗包胶组成侧围窗总成主要部件,C柱密封条、后门密封条和门框密封条组成后车门密封系统,后窗框装饰板、后门玻璃、玻璃呢槽、后门上窗框及后门内板组成后车门总成主要部件,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组成侧围总成主要部件。
后车门总成设计成带有后门上窗框的有框车门结构,门框止口安装C柱密封条和玻璃呢槽,C柱密封条和玻璃呢槽间通过后窗框装饰板衔接,后门玻璃与侧围窗玻璃通过后窗框装饰板间接配合,减小了后门玻璃整体透光面积,车内外交互感知差,上述有框车门结构新颖性差,无科技感。
另外,后车门密封系统包含C柱密封条、玻璃呢槽以及后门密封条三道密封结构,上述结构在车身Y向上占用的空间尺寸较大,造成内饰空间的严重压缩,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能够有效增大后门玻璃的透光面积,提升驾驶室内外的交互感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包括侧围窗总成、后车门总成以及侧围总成,侧围窗总成包括侧围窗玻璃及侧围窗包胶,后车门总成包括后车门和后门玻璃,侧围窗总成与后车门总成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
连接衬件,连接于侧围窗包胶上,且向靠近后车门总成的一侧延伸;
玻璃呢槽,卡接于连接衬件远离侧围窗包胶的一侧,玻璃呢槽用于抵接于后门玻璃的内壁以及后侧缘上;
门框密封条,卡接于侧围后门洞止口上、用于与后车门密封配合,门框密封条向靠近后门玻璃的一侧延伸、并抵接于后门玻璃上的内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玻璃呢槽内设有骨架,骨架具有朝向连接衬件一侧设置的开口,玻璃呢槽在骨架的开口内部形成用于与连接衬件的外侧缘卡接的卡接口,卡接口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密封部,密封部分别与连接衬件靠近车身内的一侧壁抵接。
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呢槽具有向后门玻璃的后侧缘延伸的第一抵接部、以及向后门玻璃的内壁延伸的第二抵接部;
第一抵接部的截面为封闭环形,第二抵接部的外端向侧围窗总成一侧回弯并抵接于后门玻璃的内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围窗包胶包覆于侧围窗玻璃的外周边缘,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远离后车门总成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卡接于侧围窗包胶的下缘。
一些实施例中,侧围窗包胶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嵌装侧围窗玻璃下缘的第一安装槽、以及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延伸部上设有卡接于第二安装槽内的卡接部以及向车身内侧延伸以包覆于侧围窗包胶上的包覆部。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靠近车身外侧的壁面与卡接部接触配合;第二安装槽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卡接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侧围窗包胶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玻璃呢槽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外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孔,侧围窗总成上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卡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卡接于第一卡接孔内。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孔的边缘包覆有安装圈,第一卡接件连接于侧围窗玻璃的内壁面上、并贯穿第一卡接孔延伸至侧围外板内侧,第一卡接件的内端设有能够抵接于安装圈的内壁面上的锁止部。
一些实施例中,侧围外板上还设有第二卡接孔,玻璃呢槽上设有用于卡接于第二卡接孔内的卡接凸起,卡接凸起靠近侧围窗总成的下缘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适用于无框车门配合结构,利用玻璃呢槽和门框密封条形成两道密封,充分压缩了车身的Y向结构尺寸,增大了后排的乘坐空间,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上述结构还摒弃了后门上窗框、后窗框装饰板等常规结构,最大化增加了后门玻璃的透光面积,提升了驾驶室内外的交互感知,结构新颖度高、科级感强,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设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利用玻璃呢槽和门框密封条形成两道密封,充分压缩了车身的Y向结构尺寸,增大了后排的乘坐空间,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有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侧围窗总成、连接衬件以及玻璃呢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侧围窗总成、连接衬件以及玻璃呢槽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门框密封条和侧围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侧围窗总成以及侧围总成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图8中侧围窗总成以及侧围总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图9中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图9中E-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原有的侧围窗总成、后车门总成以及侧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F-F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侧围窗总成;11、侧围窗包胶;12、侧围窗玻璃;13、第一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5、侧围窗亮条;2、后车门总成;21、后门玻璃;3、侧围总成;31、侧围外板;32、第一卡接孔;33、第一卡接件;34、安装圈;35、锁止部;36、第二卡接孔;37、C柱内板;38、C柱加强板;4、连接衬件;5、玻璃呢槽;51、骨架;52、卡接口;53、密封部;54、配合部;55、延伸部;551、包覆部;56、卡接部;57、卡接凸起;58、第一抵接部;59、第二抵接部;6、门框密封条;7、原后车门总成;8、原侧围窗总成;9、原侧围总成;91、C柱密封条;92、后门密封条;93、原玻璃呢槽;94、原门框密封条;95、后窗框装饰板;a、第一间隙;b、第二间隙;c、距离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将车身前后方向设定为X向,将车身左右方向设定为Y向,将车身上下方向设定为Z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进行说明。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包括侧围窗总成1、后车门总成2以及侧围总成3,侧围窗总成1包括侧围窗玻璃12及侧围窗包胶11,后车门总成2包括后车门和后门玻璃21,侧围窗总成1与后车门总成2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连接衬件4、玻璃呢槽5以及门框密封条6,连接衬件4连接于侧围窗包胶11上,且向靠近后车门总成2的一侧延伸;玻璃呢槽5卡接于连接衬件4远离侧围窗包胶11的一侧,玻璃呢槽5用于抵接于后门玻璃21的内壁以及后侧缘上;门框密封条6卡接于侧围后门洞止口上、用于与后车门密封配合,门框密封条6向靠近后门玻璃21的一侧延伸、并抵接于后门玻璃21上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适用于无框车门配合结构,利用玻璃呢槽5和门框密封条6形成两道密封,充分压缩了车身的Y向结构尺寸,增大了后排的乘坐空间,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上述结构还摒弃了后门上窗框、后窗框装饰板95等常规结构,最大化增加了后门玻璃21的透光面积,提升了驾驶室内外的交互感知,结构新颖度高、科级感强,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相比现有的车身结构,请参阅图12和图13,C柱密封条91、后门密封条92和原门框密封条94组成后车门密封系统,后窗框装饰板95、后门玻璃21、原玻璃呢槽93、后门上窗框及后门内板组成原后车门总成7主要部件,侧围外板31、C柱加强板38和C柱内板37组成原侧围总成9主要部件。
请参阅图12和图13,原后车门总成7采用带有后门上窗框的有框车门结构,门框止口安装C柱密封条91和原玻璃呢槽93,C柱密封条91和原玻璃呢槽93之间通过后窗框装饰板95衔接,后门玻璃21与侧围窗玻璃12通过后窗框装饰板95间接配合。上述有框车门结构的后门玻璃21与原侧围窗总成8的侧围窗玻璃12由后窗框装饰板95衔接,减小了后门玻璃21整体透光面积,车内外交互感知差,同时,有框车门的结构新颖性差,无科技感。
综上可知,原有的后车门密封系统包含C柱密封条91、原玻璃呢槽93以及原门框密封条94在内的三道密封结构,设计结构Y向空间尺寸需求大,内饰空间同步被压缩,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较差。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玻璃呢槽5采用如图2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5,玻璃呢槽5内设有骨架51,骨架51具有朝向连接衬件4一侧设置的开口,玻璃呢槽5在骨架51的开口内部形成用于与连接衬件4的外侧缘卡接的卡接口52,卡接口52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密封部53,密封部53分别与连接衬件4靠近车身内的一侧壁抵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玻璃呢槽5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连接衬件4的外缘,在玻璃呢槽5内设置了具有一定刚度的骨架51,玻璃呢槽5上形成饿了位于骨架51的开口内的卡接口52,连接衬件4伸入卡接口52内,与玻璃呢槽5进行相互卡接,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卡接口52的内壁上设置了能够抵接于连接衬件4一侧板面上的密封部53,既降低了连接衬件4向玻璃呢槽5内的卡入难度,又保证了卡入后连接衬件4与玻璃呢槽5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
具体的,密封部53在车身X向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每个密封部53在自卡接口52的开口侧向卡接口52的内侧延伸,密封部53的外端抵接在连接衬件4靠近车身内侧的一侧板面上,保证玻璃呢槽5与连接衬件4卡接连接的可靠性。
采用了上述安装结构,玻璃呢槽5的外壁面、侧围窗包胶11以及侧围窗玻璃12的外壁面能够保持相对齐平。卡接口52内、与密封部53相对的另一侧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配合部54,配合部54与连接衬件4的另一侧壁抵接、以配合密封部53从两侧夹紧连接衬件4。
连接衬件4可以采用Z字形、L字形或其他不同截面结构,连接衬件4自与侧围窗包胶11相连的一侧至与玻璃呢槽5卡接一侧具有逐渐向车身内侧倾斜延伸的趋势,便于为玻璃呢槽5提供一定的安装空间,玻璃呢槽5位于后门玻璃21的内侧,能够抵接于后门玻璃21的内壁及侧缘上,对后门玻璃21以及侧围窗玻璃12之间的间隙进行有效封堵,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玻璃呢槽5与侧围窗总成1之间的安装设置为第一道装配工序,装配时,将带有骨架51的玻璃呢槽5与连接在侧围窗总成1上的连接衬件4进行X向配合,装配后依靠骨架51的自身刚性实现玻璃呢槽5与连接衬件4之间的过盈配合,结合密封部53与配合部54的设置,保证玻璃呢槽5与连接衬件4之间可靠的连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玻璃呢槽5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玻璃呢槽5具有向后门玻璃21的后侧缘延伸的第一抵接部58、以及向后门玻璃21的内壁延伸的第二抵接部59;第一抵接部58的截面为封闭环形,第二抵接部59的外端向侧围窗总成1一侧回弯并抵接于后门玻璃21的内壁上。
玻璃呢槽5在对后门玻璃21以及侧围窗玻璃1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时,利用第一抵接部58抵接在后门玻璃21的侧部边缘上,便于直接封堵于上述间隙位置,保证密封效果。具体的,第一抵接部58的横截面为封闭环形,具有良好的柔性,以便对应后门玻璃21的侧缘进行变形以保证密封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后门玻璃21升降过程中的顺畅性。
在利用第一抵接部58进行密封的基础上,玻璃呢槽5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抵接部58靠近车身内侧的第二抵接部59。第二抵接部59逐渐向后门玻璃21的内侧壁一侧延伸,同时,第二抵接部59的延伸端还向靠近侧围窗总成1的一侧回弯,利用弧形的外壁面与后门玻璃21的内壁柔性抵接,以辅助第一抵接部58进行后门玻璃21与侧围窗玻璃12之间的密封。另外,上述结构还使后门玻璃21与侧围窗玻璃12达到X向匹配,实现二者之间的零面差配合效果。
本实施例中,采用玻璃呢槽5和门框密封条6两道密封的设置方式,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且充分压缩了结构的Y向尺寸,解决后排乘坐空间局促以及乘客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后窗框装饰板95的舍弃,充分增加后门玻璃21在X向的透光面积,提升驾驶室内外交互感知。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玻璃呢槽5采用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图4和图6,侧围窗包胶11包覆于侧围窗玻璃12的外周边缘,玻璃呢槽5的下端设有向远离后车门总成2一侧延伸的延伸部55,延伸部55卡接于侧围窗包胶11的下缘。
玻璃呢槽5的下端设置了延伸部55,侧围窗玻璃12的下缘设有侧围窗包胶11,侧围窗包胶11靠近玻璃呢槽5一侧设置。延伸部55的上缘卡接在侧围窗包胶11的下部,玻璃呢槽5和延伸部55的结合形成沿侧围窗玻璃12的侧缘以及部分下缘延伸的效果,使玻璃呢槽5与侧围窗总成1形成有效的连接。
装配时,玻璃呢槽5卡接至连接衬件4上后,将玻璃呢槽5下端的延伸部55与侧围窗包胶11进行Z向装配,完成玻璃呢槽5与侧围窗总成1的最终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侧围窗包胶11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侧围窗包胶11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嵌装侧围窗玻璃12下缘的第一安装槽13、以及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14,延伸部55上设有卡接于第二安装槽14内的卡接部56以及向车身内侧延伸以包覆于侧围窗包胶11上的包覆部551。
侧围窗包胶11的顶部的第一安装槽13用于安装侧围窗玻璃12的下缘,侧围窗包胶11底部的第二安装槽14用于和延伸部55的卡接部56进行卡接。侧围窗包胶11的纵向截面为近似H形,该结构连接性强,可有效规避玻璃呢槽5装配后的起翘问题。延伸部55在利用卡接部56卡接在第二安装槽14的同时,还通过包覆部551包覆于在侧围窗包胶11靠近车身内侧的一侧,不仅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还提升了车内内饰的美观性。
装配后,玻璃呢槽5与侧围窗包胶11的侧缘之间留有0.5mm干涉量,使玻璃呢槽5挤压变形后与侧围窗包胶11之间形成零面差的外观效果,提升外观精致感的同时,还降低了侧面风阻对行车影响。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第二安装槽14靠近车身外侧的壁面与卡接部56接触配合;第二安装槽14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卡接部56之间设有第一间隙a,侧围窗包胶11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玻璃呢槽5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b,第二间隙b大于第一间隙a。
第二安装槽14靠近车身外侧的壁面与卡接部56的对应侧面之间形成零间隙的接触配合,二者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a,第一间隙a的取值范围为0.15mm至0.25mm之间,为Y向公差吸收量,上述结构设置实现了装配过程中Y向一次公差的吸收。
侧围窗包胶11靠近车身内侧的侧面与包覆部55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b,第一间隙的取值范围在0.4mm至0.6mm之间,上述第二间隙b的设置可实现装配过程Y向二次公差的吸收,有效规避了玻璃呢槽5装配后的起翘问题。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侧围总成3采用如图7至图9所示结构。参见图7至图9,侧围总成3包括侧围外板31,侧围外板3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孔32,侧围窗总成1上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卡接孔3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33,第一卡接件33卡接于第一卡接孔32内。
本实施例中,玻璃呢槽5安装至侧围窗总成1上后,将门框密封条6安装至侧围总成3上。具体的,将门框密封条6沿侧围后门洞止口环形卡接,以上为第二道装配工序。之后,进行第三道装配工序,也就是将玻璃呢槽5和侧围窗总成1组成的整体与上述结构进行Y向装配。
为提升密性性能,侧围窗总成1上设计了三个第一卡接孔32,分别位于靠近侧围窗总成1三个角点的位置设置。侧围窗总成1靠近车身内侧的侧壁上对应设置了三个第一卡接件33,第一卡接件33卡接于第一卡接孔32内,实现侧围窗总成1与侧围外板31的装配。
完成上述三道装配后,进行后门玻璃21、玻璃呢槽5以及门框密封条6之间的装配尺寸的调节,上述装配尺寸对后门玻璃21运动轨迹及密封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后门玻璃21受门框密封条6及玻璃呢槽5预压力作用,存在运动轨迹偏移的问题,需充分考虑后门玻璃21的位移补偿。
具体的,后门玻璃21的预压尺寸设计6mm,可保持玻璃运动轨迹与理论状态一致。为保证后门玻璃21、玻璃呢槽5以及门框密封条6之间的密封性,后门玻璃21与门框密封条6的干涉量设计4mm,后门玻璃21与玻璃呢槽5的第一抵接部58的干涉量设计为4mm,上述安装尺寸的设置已经经过连续及多工况淋雨验证,密封性能达到目标设定,具有不漏水、不渗水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第一卡接孔32的边缘包覆有安装圈34,第一卡接件33连接于侧围窗玻璃12的内壁面上、并贯穿第一卡接孔32延伸至侧围外板31内侧,第一卡接件33的内端设有能够抵接于安装圈34的内壁面上的锁止部35。
本实施例中,安装圈34采用柔性材质制作而成,方便后续第一卡接件33的卡入,第一卡接件33上的锁止部35可穿过第一卡接孔32延伸至侧围外板31的内侧,并抵接顶紧在安装圈34靠近车身内侧的端面上,实现卡接锁定的效果。
具体的,锁止部35具有朝向车身内侧的尖端,在沿车身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锁止部35逐渐向第一卡接孔32的外周倾斜延伸以顶撑在安装圈34的端面上。该结构既方便了锁止部35穿入第一卡接孔32,又能达到有效锁定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侧围外板31可以采用如图8和图11所示结构。参见图8和图11,侧围外板31上还设有第二卡接孔36,玻璃呢槽5上设有用于卡接于第二卡接孔36内的卡接凸起57,卡接凸起57靠近侧围窗总成3的下缘设置。
玻璃呢槽5与侧围外板31之间通过第二卡接孔36和卡接凸起57的卡接配合,可有效防止玻璃呢槽5安装后的起翘,保证玻璃呢槽5的安装稳定性,进而保证其良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的,卡接凸起57为圆锥台形构件,自靠近车身内侧的一侧至靠近车身外侧的一侧截面积逐渐变大,以达到卡接于侧围外板31的板面上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在靠近侧围窗玻璃12上缘的侧围窗包胶11的外侧还设有侧围窗亮条15,以提高车体外部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0,玻璃呢槽5与侧围窗总成1形成集成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对整车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侧围窗玻璃12上部设置第一卡接件33的位置与侧围窗玻璃12上缘的侧围窗包胶11之间的距离值c应满足小于18mm的条件,该距离至c的设置缩小了第一卡接件33安装位置与侧围窗包胶11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安装的可靠性。下部的第一卡接件33的安装位置的选择也应满足小于18mm的要求,也就是侧围窗玻璃12下部的第一卡接件33与侧围窗玻璃12下缘的侧围窗包胶11之间的距离值应小于18mm。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玻璃呢槽5与侧围外板31的板面之间设置有1mm的干涉量,也就是玻璃呢槽5侧壁位于卡接凸起57外周的部分与侧围外板31板面间存在1mm的干涉量,避免玻璃呢槽5装配后起翘导致密封不良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设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利用玻璃呢槽5和门框密封条6形成两道密封,充分压缩了车身的Y向结构尺寸,增大了后排的乘坐空间,提升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窗总成、后车门总成以及侧围总成,所述侧围窗总成包括侧围窗玻璃及侧围窗包胶,所述后车门总成包括后车门和后门玻璃,所述侧围窗总成与所述后车门总成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连接衬件,连接于所述侧围窗包胶上,且向靠近所述后车门总成的一侧延伸;
玻璃呢槽,卡接于所述连接衬件远离所述侧围窗包胶的一侧,所述玻璃呢槽用于抵接于所述后门玻璃的内壁以及后侧缘上;
门框密封条,卡接于侧围后门洞止口上、用于与所述后车门密封配合,所述门框密封条向靠近所述后门玻璃的一侧延伸、并抵接于所述后门玻璃上的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呢槽内设有骨架,所述骨架具有朝向所述连接衬件一侧设置的开口,所述玻璃呢槽在所述骨架的开口内部形成用于与所述连接衬件的外侧缘卡接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口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分别与所述连接衬件靠近车身内的一侧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呢槽具有向所述后门玻璃的后侧缘延伸的第一抵接部、以及向所述后门玻璃的内壁延伸的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截面为封闭环形,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外端向所述侧围窗总成一侧回弯并抵接于所述后门玻璃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窗包胶包覆于所述侧围窗玻璃的外周边缘,所述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远离所述后车门总成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卡接于所述侧围窗包胶的下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窗包胶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嵌装所述侧围窗玻璃下缘的第一安装槽、以及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卡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卡接部以及向车身内侧延伸以包覆于所述侧围窗包胶上的包覆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靠近车身外侧的壁面与所述卡接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安装槽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所述卡接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侧围窗包胶靠近车身内侧的壁面与所述玻璃呢槽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接孔,所述侧围窗总成上设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孔的边缘包覆有安装圈,所述第一卡接件连接于所述侧围窗玻璃的内壁面上、并贯穿所述所述第一卡接孔延伸至所述侧围外板内侧,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内端设有能够抵接于所述安装圈的内壁面上的锁止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上还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玻璃呢槽上设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孔内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靠近所述侧围窗总成的下缘设置。
10.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
CN202210731120.3A 2022-06-24 2022-06-24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Pending CN117301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1120.3A CN117301828A (zh) 2022-06-24 2022-06-24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1120.3A CN117301828A (zh) 2022-06-24 2022-06-24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1828A true CN117301828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1120.3A Pending CN117301828A (zh) 2022-06-24 2022-06-24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18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054329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部構造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WO2023227000A1 (zh) 一种隐藏式外水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7301828A (zh) 无框车门总成与侧围窗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285020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2889822U (zh) 一种后开内旋式车门的密封结构、密封条、车门及商用车
CN210063138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suv顶盖总成
CN220548921U (zh) 一种车辆组件及汽车
CN217835321U (zh) 无框车门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6659547U (zh)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结构
CN217649284U (zh) 车门窗框上密封条及车辆车门和车辆
CN112757881A (zh) 一种车顶玻璃密封结构
CN218257698U (zh) 无b柱密封条接角结构
CN217554008U (zh) 一种适用于传统车门改为无框车门的上窗框结构
CN219601399U (zh) 防漏雨车顶结构
CN218703507U (zh) 车辆及其前顶横梁和前顶横梁总成
CN215663694U (zh) 一种自带密封功能的扰流板装配结构
CN217553668U (zh) 一种车门框密封条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7347457U (zh) 一种车身顶盖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008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侧围后角窗玻璃密封条、后角窗及汽车
JPS6226117A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CN218400174U (zh) 车门玻璃密封结构及汽车
JPH065958Y2 (ja) 車輌用ウィンドウ構造
CN218112328U (zh) 一种无框式车门b柱密封结构
CN215705618U (zh) 无框车型的上窗框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