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8960A -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8960A
CN117288960A CN202311230622.9A CN202311230622A CN117288960A CN 117288960 A CN117288960 A CN 117288960A CN 202311230622 A CN202311230622 A CN 202311230622A CN 117288960 A CN117288960 A CN 117288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sample
protein chip
protein
anti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06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跃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 An Lia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06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89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8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8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86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DNA, RNA,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51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inorganic
    • G01N33/552Glass or silic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pre-existing immune complex or autoimmune disease, i.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heumatoid arthritis, multiple sclerosis, rheumatoid factors or complement components C1-C9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2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54Immunoglobul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芯片,将含有多种抗原的蛋白芯片制备完成;处理样品,对取样后的样品进行处理;孵育,在适宜的孵育条件下,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标记,使用荧光染料标记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标记;添加样品,将含待检测抗体的样品添加到带有抗原的蛋白芯片上;洗涤,使用洗涤缓冲液将蛋白芯片上未结合的样品清洗掉;信号检测,将染色后的蛋白质芯片放入扫描仪内进行信号检测。本发明具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抗体和抗原的处理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抗体抗原反应过程中出现误差,影响蛋白芯片的检测精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芯片上附着抗原,然后将样品(含有潜在的抗体)施加到芯片上,如果样品中的抗体与芯片上的抗原配对,就可以通过酶、荧光或其他标记来检测配对事件,如果要了解某种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是否存在于人体内,需要使用血液、唾液或尿液等生物样本作为抗体样品,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高平行性的技术,用于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抗原-抗体结合事件以及其他蛋白质相关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它是从基于DNA的芯片发展而来的,通过在芯片表面固定抗原或其他亲和分子,可以捕获和检测与它们相互作用的抗体或其他分子。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疾病标记物的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代谢组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生物检测。通过将待检测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与固定在芯片上的抗原结合,可以在高通量的方式下同时检测多个样品中的特定分子。
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50962.1的一种用于自身免疫病标志物检测的蛋白芯片,通过抗原和抗体相结合,来实现对抗体抗原反应的检测,但是该蛋白芯片的检测方法精度较低。
现有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抗体和抗原的处理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抗体抗原反应过程中出现误差,影响蛋白芯片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具备检测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抗体和抗原的处理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抗体抗原反应过程中出现误差,影响蛋白芯片的检测精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芯片,将含有多种抗原的蛋白芯片制备完成;
步骤2、处理样品,对取样后的样品进行处理;
步骤3、孵育,在适宜的孵育条件下,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
步骤4、标记,使用荧光染料标记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标记;
步骤5、添加样品,将含待检测抗体的样品添加到带有抗原的蛋白芯片上;
步骤6、洗涤,使用洗涤缓冲液将蛋白芯片上未结合的样品清洗掉;
步骤7、信号检测,将染色后的蛋白质芯片放入扫描仪内进行信号检测;
步骤8、反应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判断抗体抗原结合的反应强度,根据反应强度确定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蛋白芯片在进行制备时,使用玻璃片作为基片,玻璃片为醛基化玻璃片,在基片上设置明胶材料的聚合物,抗原和聚合物结合在一起,聚合物对抗原的活性进行保持,结合后对蛋白芯片进行清洗保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抗原和聚合物在湿润环境下结合,并且结合后使用阻断剂对蛋白芯片表面进行处理,阻断剂减少无关蛋白素和其它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样品处理前,使用蛋白提取缓冲液对样品中的蛋白进行提取,然后把样品放入超声波振荡器内使蛋白释出,通过离心机和过滤膜对样品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样品中大颗粒细胞碎片等杂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对蛋白芯片进行孵育时,孵育温度为35-40℃,孵育湿度为70%-80%,孵育时间为10-10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染色时,首先测试样品蛋白浓度添加适配的联系剂,提高蛋白质和荧光染料连接的稳定性,在将荧光染料添加至样品内,荧光染料为Ale抗原a Fluor 488,添加比例为1:1至1:3的范围内,在极低光照条件下进行摇均混合,添加染料后进行二次孵化,孵化后去除未结合的染料;
二次孵化时根据蛋白质本身性质和染料的特性对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来优化标记效果,提高检测精准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对含有抗体的样品进行添加时,使用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把样品加入到蛋白芯片的微孔内,来实现和蛋白芯片内部抗原的结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对蛋白芯片进行洗涤时,把蛋白芯片放入微流体设备内,微流体设备使用较小的工作容积和高速洗涤缓冲液对蛋白芯片进行冲洗,较小的工作容积降低了洗涤剂的使用量和洗涤所需时间,高流速的洗涤缓冲液在微尺度通道内形成高剪切力来快速去除蛋白芯片上的非特异性结合,微流体设备内对洗涤缓冲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优化洗涤效果,洗涤后去除蛋白芯片上的液体进行自然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7使用扫描仪进行信号检测时,事先对扫描仪进行预热使灯光稳定,把标记后的蛋白芯片放入到扫描仪内部的芯片夹具内,根据荧光染料Ale抗原a Fluor 488设置激发波长为495nm,接收波长为519nm,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设置波长后对扫描仪的分辨率、速度和敏感度进行设置,然后进行扫描生成扫描图像,扫描图像使用分析软件进一步量化转换为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每个点的荧光强度;
荧光强度=Σ(各像素灰度值-背景灰度值)
求取每个点上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总和,然后减去同样面积范围的背景区域的灰度值,由此得到了某个具体检测点的荧光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排除每个点附近的背景荧光值,把荧光强度转换为反应数值,系列浓度已知的抗体标准品的反应数值为标准数值,通过拟合出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为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关系,再根据样本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抗体浓度,来准确地测定样本中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Y=aX+b
其中,Y代表荧光强度,X代表抗体浓度,a和b分别为拟合得出的斜率和截距,
对于某个未知抗体浓度的样本,如果已经得到其荧光强度Y’,则该样品的抗体浓度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X’=(Y’-b)/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使用醛基化玻璃片为基片,可以使样点清晰,反差明显,背景均匀,通过使用明胶材料,可以对抗原进行承载并且对其进行保护,通过使用阻断剂对蛋白芯片进行处理,可以减少无关蛋白素和其它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
2、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振荡器对样品的蛋白进行释出,可以增加释出的效率,并且使释出更加彻底,通过离心机和过滤膜对样品进行处理,可以将大颗粒的细胞碎片和未打开的细胞等杂质去除,增加蛋白质样品的纯度,提高检测的精度。
3、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孵育环境,有利于生物活性蛋白的稳定以及抗体抗原结合,以及确保充分的反应时间,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通过对蛋白质样品加入联系剂能够提高标记效率,减少非特异性结合,从而优化实验结果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4、本发明通过在对染料和蛋白质二次孵化时,对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可以提高染料的标记效果,便于后续的扫描检测,
5、本发明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可以精准的把样品加入到蛋白质芯片上的不同微孔内部,防止样品的洒出污染,通过微流体技术对蛋白质芯片进行冲洗,能有效控制和操纵微环境下的流体,使其在微型通道内以高精度流动,这种准确、微观的控制方式不仅对洗涤效率、精度和重复性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大幅降低样品消耗和实验时间。
6、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Ale抗原a Fluor 488和特定的激发波长和接收波长,可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强度,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准度,通过对荧光强度和抗体浓度进行计算,可以快速的对样本中的抗体进行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蛋白芯片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芯片,将含有多种抗原的蛋白芯片制备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蛋白芯片在进行制备时,使用玻璃片作为基片,玻璃片为醛基化玻璃片。
具体的,醛基化玻璃片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片,玻璃表面附着有醛基。这种处理使得玻璃片具有与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等)结合的能力,醛基是一种具有活性的化学基团,能够和生物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反应形成共价键。
进一步的,在基片上设置明胶材料的聚合物,抗原和聚合物结合在一起,聚合物对抗原的活性进行保持,结合后对蛋白芯片进行清洗保存。
明胶是一种水溶性的胶体,主要由动物的骨骼或结缔组织中提取制得,明胶材料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结构稳定性,有助于保持芯片的形状和结构完整性,明胶材料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组分,比如亲水基团和电荷,这有助于增加样品固定在芯片上的效果,明胶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从而使得待检测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能够更稳定地吸附在芯片表面,明胶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有助于减少非特异性吸附和背景信号,这可以提高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抗原和聚合物在湿润环境下结合,并且结合后使用阻断剂对蛋白芯片表面进行处理,阻断剂减少无关蛋白素和其它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
具体的,阻断剂包括以下两种种类:
蛋白质阻断剂:如牛血清、鱼胶原酶等,它们具有较好的非特异性结合能力,可用于阻断芯片表面的空位。
高浓度的聚乙二醇:高浓度的聚乙二醇可以通过覆盖芯片表面来阻断无关蛋白素和其他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不同分子量和浓度的高浓度的聚乙二醇可以用于不同的实验需求。
进一步的,阻断剂能够填充芯片表面上的空位,阻止无关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从而减少背景信号,提高特定分子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阻断剂的使用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降低无关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阻断剂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基线和背景信号,从而更好地区分正反应信号和背景噪音。
步骤2、处理样品,对取样后的样品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中对样品处理前,使用蛋白提取缓冲液对样品中的蛋白进行提取,然后把样品放入超声波振荡器内使蛋白释出,通过离心机和过滤膜对样品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样品中大颗粒细胞碎片等杂质。
具体的,对样品进行合适的前处理,有助于确保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完整性、提高纯度,从而使得后续的实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使用蛋白提取缓冲液提取样品中的蛋白可以将蛋白质从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而且还有助于保护蛋白不被酶降解和避免蛋白间不必要的相互作用。
具体的,超声波振荡器能够进一步破裂细胞,使得蛋白质更全面地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同时也可以帮助溶解可能存在的固体杂质。
具体的,离心和过滤则是对样品进行清洗和纯化,去除大颗粒的细胞残渣和其他未溶解的杂质,提高样品中蛋白的纯度,这对精确测量蛋白质浓度、避免干扰分析结果以及防止装备堵塞等都非常重要。
通过上叙处理步骤,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和样品的纯度,从而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样品,使结果更具有解释性和可复制性。
步骤3、孵育,在适宜的孵育条件下,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
步骤3中对蛋白芯片进行孵育时,孵育温度为35-40℃,孵育湿度为70%-80%,孵育时间为10-100min。
具体的,蛋白质芯片进行孵育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设定的特定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时间,都是为了保证样品与芯片上的抗原之间能发生有效的结合;
35-40℃的孵育温度有助于增加分子运动的活跃性,这有利于提高抗体与长在芯片表面的抗原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结合反应效率,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反应速度变慢,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70%-80%的孵育湿度可以减少样品的挥发,防止芯片在孵育过程中干燥,这对维持蛋白质的活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10-100min的孵育时间通常被选择用以确保充分的反应时间,使得样品与芯片上的抗原能够充分结合,但避免孵育时间过长导致非特异性结合的产生。
步骤4、标记,使用荧光染料标记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步骤4中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染色时,首先测试样品蛋白浓度添加适配的联系剂,提高蛋白质和荧光染料连接的稳定性,在将荧光染料添加至样品内,荧光染料为Ale抗原a Fluor 488,添加比例为1:1至1:3的范围内,在极低光照条件下进行摇均混合,添加染料后进行二次孵化,孵化后去除未结合的染料。
具体的,Ale抗原a Fluor 488是一种荧光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标记和检测,它是Invitrogen公司开发的Ale抗原a Fluor系列染料的一员,这种染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如亮度高、光稳定性好,且在水溶液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其最大吸收光波长在495nm附近,最大发射光波长在519nm附近,显示出亮绿色的荧光。
具体的,二次孵化时根据蛋白质本身性质和染料的特性对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来优化标记效果,提高检测精准性,根据蛋白质本身性质和染料的特性,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可以选择性地将染料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提高标记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这有助于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和背景信号,使得标记结果更加清晰和可靠。
步骤5、添加样品,将含待检测抗体的样品添加到带有抗原的蛋白芯片上。
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含有抗体的样品进行添加时,使用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把样品加入到蛋白芯片的微孔内,来实现和蛋白芯片内部抗原的结合。
具体的,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可以精确地控制样品的数量,确保每个微孔中含有相同且适量的抗体样品,这有助于在每个孔中保持一致的抗体浓度,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微量注射器可以极大地减少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每个微孔只接收来自注射器的单一样品,避免了可能的交叉反应和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微量注射器可以最小化样品的损失,确保尽量少的样品浪费,微孔的尺寸通常很小,因此需要非常小的样品量,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可以确保将样品精确地注射到目标位置,减少不必要的样品消耗。
步骤6、洗涤,使用洗涤缓冲液将蛋白芯片上未结合的样品清洗掉。
进一步的,步骤6中对蛋白芯片进行洗涤时,把蛋白芯片放入微流体设备内,微流体设备使用较小的工作容积和高速洗涤缓冲液对蛋白芯片进行冲洗,较小的工作容积降低了洗涤剂的使用量和洗涤所需时间,高流速的洗涤缓冲液在微尺度通道内形成高剪切力来快速去除蛋白芯片上的非特异性结合,微流体设备内对洗涤缓冲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优化洗涤效果,洗涤后去除蛋白芯片上的液体进行自然干燥。
具体的,微流体技术是一种处理微量液体样本的技术,能有效控制和操纵微环境下的流体,使其在微型通道内以高精度流动。这种准确、微观的控制方式不仅对洗涤效率、精度和重复性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大幅降低样品消耗和实验时间。
使用微流体技术提高蛋白芯片洗涤效率的策略包括:
小容积操作:微流体装置通过减小工作容积,降低了洗涤剂的使用量和洗涤所需时间。
高流速冲刷:在微流体系统中,高流速的洗涤缓冲液在微尺度通道内形成的高剪切力,可提高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效率。
按需洗涤: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清洗某些区域或孔,避免对已做反应点的影响,并提高洗涤效率。
微型化设备:微流体设备的小型化,使得洗涤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增强操作便利性和实验精度。
温度控制:微流体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内部环境的温度,有些应用中能够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来优化洗涤条件。
步骤7、信号检测,将染色后的蛋白质芯片放入扫描仪内进行信号检测。
步骤7使用扫描仪进行信号检测时,事先对扫描仪进行预热使灯光稳定,把标记后的蛋白芯片放入到扫描仪内部的芯片夹具内,根据荧光染料Ale抗原a Fluor 488设置激发波长为495nm,接收波长为519nm,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设置波长后对扫描仪的分辨率、速度和敏感度进行设置,然后进行扫描生成扫描图像,扫描图像使用分析软件进一步量化转换为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每个点的荧光强度;
荧光强度=Σ(各像素灰度值-背景灰度值)
求取每个点上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总和,然后减去同样面积范围的背景区域的灰度值,由此得到了某个具体检测点的荧光强度。
步骤8、反应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判断抗体抗原结合的反应强度,根据反应强度确定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步骤8中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排除每个点附近的背景荧光值,把荧光强度转换为反应数值,系列浓度已知的抗体标准品的反应数值为标准数值,通过拟合出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为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关系,再根据样本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抗体浓度,来准确地测定样本中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Y=aX+b
其中,Y代表荧光强度,X代表抗体浓度,a和b分别为拟合得出的斜率和截距,
对于某个未知抗体浓度的样本,如果已经得到其荧光强度Y’,则该样品的抗体浓度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X’=(Y’-b)/a。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芯片,将含有多种抗原的蛋白芯片制备完成;
步骤2、处理样品,对取样后的样品进行处理;
步骤3、孵育,在适宜的孵育条件下,使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
步骤4、标记,使用荧光染料标记法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标记;
步骤5、添加样品,将含待检测抗体的样品添加到带有抗原的蛋白芯片上;
步骤6、洗涤,使用洗涤缓冲液将蛋白芯片上未结合的样品清洗掉;
步骤7、信号检测,将染色后的蛋白质芯片放入扫描仪内进行信号检测;
步骤8、反应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判断抗体抗原结合的反应强度,根据反应强度确定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蛋白芯片在进行制备时,使用玻璃片作为基片,玻璃片为醛基化玻璃片,在基片上设置明胶材料的聚合物,抗原和聚合物结合在一起,聚合物对抗原的活性进行保持,结合后对蛋白芯片进行清洗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和聚合物在湿润环境下结合,并且结合后使用阻断剂对蛋白芯片表面进行处理,阻断剂减少无关蛋白素和其它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样品处理前,使用蛋白提取缓冲液对样品中的蛋白进行提取,然后把样品放入超声波振荡器内使蛋白释出,通过离心机和过滤膜对样品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样品中大颗粒细胞碎片等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蛋白芯片进行孵育时,孵育温度为35-40℃,孵育湿度为70%-80%,孵育时间为10-10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染色时,首先测试样品蛋白浓度添加适配的联系剂,提高蛋白质和荧光染料连接的稳定性,在将荧光染料添加至样品内,荧光染料为Ale抗原a Fluor488,添加比例为1:1至1:3的范围内,在极低光照条件下进行摇均混合,添加染料后进行二次孵化,孵化后去除未结合的染料;
二次孵化时根据蛋白质本身性质和染料的特性对温度、酸碱度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来优化标记效果,提高检测精准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含有抗体的样品进行添加时,使用高精度的微量注射器把样品加入到蛋白芯片的微孔内,来实现和蛋白芯片内部抗原的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蛋白芯片进行洗涤时,把蛋白芯片放入微流体设备内,微流体设备使用较小的工作容积和高速洗涤缓冲液对蛋白芯片进行冲洗,较小的工作容积降低了洗涤剂的使用量和洗涤所需时间,高流速的洗涤缓冲液在微尺度通道内形成高剪切力来快速去除蛋白芯片上的非特异性结合,微流体设备内对洗涤缓冲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优化洗涤效果,洗涤后去除蛋白芯片上的液体进行自然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使用扫描仪进行信号检测时,事先对扫描仪进行预热使灯光稳定,把标记后的蛋白芯片放入到扫描仪内部的芯片夹具内,根据荧光染料Ale抗原a Fluor 488设置激发波长为495nm,接收波长为519nm,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设置波长后对扫描仪的分辨率、速度和敏感度进行设置,然后进行扫描生成扫描图像,扫描图像使用分析软件进一步量化转换为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为每个点的荧光强度;
荧光强度=Σ(各像素灰度值-背景灰度值)
求取每个点上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总和,然后减去同样面积范围的背景区域的灰度值,由此得到了某个具体检测点的荧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时,排除每个点附近的背景荧光值,把荧光强度转换为反应数值,系列浓度已知的抗体标准品的反应数值为标准数值,通过拟合出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为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关系,再根据样本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抗体浓度,来准确地测定样本中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
荧光强度与抗体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Y=aX+b
其中,Y代表荧光强度,X代表抗体浓度,a和b分别为拟合得出的斜率和截距,
对于某个未知抗体浓度的样本,如果已经得到其荧光强度Y’,则该样品的抗体浓度可由以下公式推算,
X’=(Y’-b)/a。
CN202311230622.9A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Pending CN117288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0622.9A CN11728896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0622.9A CN11728896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8960A true CN117288960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4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0622.9A Pending CN11728896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89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73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omolecule analysis
US9678068B2 (en)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molecules using dual detection methods
JP4470310B2 (ja) 誘電泳動力を用いた物質の分離方法
CN1279357C (zh) 生物传感器及使用它的血液成分分析方法
JP4972295B2 (ja) 免疫分析方法及びバイオチップ
KR20000071894A (ko) 단백질칩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목적 자동화 진단시스템
CN105823880A (zh) 一种利用钩状效应拓展检测范围的生物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CN111077319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WO2007026731A1 (ja) バイオチップ及び免疫分析方法
CN108291909B (zh) 分析物检测及其方法
US201301302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an analyte with recycling of the reagents
US20040106215A1 (en) Method and test kit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a sample
US20210190771A1 (en) Automated liquid immunoass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H11160314A (ja) 分析的測定法及びその使用
US5098845A (en) Device and procedure for automated solid-phase immunoassay
CN111504959A (zh) C肽稀土荧光微球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制备方法
CN117288960A (zh) 一种对抗体抗原反应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的方法
JP2000088851A (ja) 生物学的特異反応測定法及び装置
US2023010913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highly sensitive assays and delivering capture objects
KR102395598B1 (ko) 분석물질 검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출방법
CN115667928A (zh) 用于生物分子、生物细胞器、生物颗粒、细胞和微生物检测的方法、系统、制品、试剂盒及其用途
CN110531065B (zh) 一种基于水凝胶的微量全血分离和血浆检测一体化微流控芯片
US202303331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amplified detection of molecules on microparticles
JP4054500B2 (ja) 抗原、抗体及びdna等の核酸を検出用のプローブとして用いた多項目検査方法
WO2024067667A1 (zh) 微流体芯片及其操作方法、数字elisa检测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