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3558A -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3558A
CN117273558A CN202310663245.1A CN202310663245A CN117273558A CN 117273558 A CN117273558 A CN 117273558A CN 202310663245 A CN202310663245 A CN 202310663245A CN 117273558 A CN117273558 A CN 117273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demand
replenishment
preset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3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贞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ji 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ji 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ji 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ji 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3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35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3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3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根据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云仓作为物资需求方时实现了医用物资的主动推送补货,在医用物资的库存量不足时,及时发出需求订单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同时,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通过作业主体基于第二需求订单生成的第二推送订单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避免了出库频率过高导致医用物资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医用物资的配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于2022年10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276324.9,名称为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用物资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这对医用物资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有技术中,对于医用物资的管理,通常依靠人工盘点的方式进行,即作业人员定期盘点各个物品的库存量,如果发现某种耗材或者药品库存不足时,则向供货商发出物品需求。
然而,上述管理方式,不但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供货效率较低,并且人工盘点方式一旦出现记录错误或者遗忘,就会导致物资保障不及时的现象发生,同时,对于耗材或者药品的剩余量能否满足使用需求,只能通过作业人员的经验值判断,常常导致物资入库频率过高,降低了医用物资的管理效率。
另外,目前医院在日常运营中,由于采购的医疗物资和药品的种类特别多,对应的厂家或供应商也特别多,有时候对于同样的物资,也有可能对应有不同的供应商,这就导致出现物资短缺时,需要人工确定物资对应的供应商,然后向供应商发出补货需求,而如果需要补货的物资特别多时,则需要确定每种物资的供应商,然后分别发出补货需求,这就导致同一个供应商可能会接收到多次不同物资的补货需求,物资种类较大时,有可能出现需求方发送的需求丢失,或供应方接受的需求丢失,或者重复发送需求、供应商信息错误等问题。
而在医院结账时,由于补货需求本身就是比较混乱的,导致数据量特别庞大,非常容易出现账单错误的情况,导致医院和供应商双方工作量较大,还容易出现错误,影响正常的合作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仓对医用物资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方法,降低医院和供应商双方的工作量,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
所述第一补货条件判断模块在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
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和/或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
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本发明中云仓既能作为物资供应方对接医院提供物资,又能作为物资需求方对接上游供应商接受物资,通过云仓自动向医院进行补货和主动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提高了物资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医院和供应商的工作量,而且在判断是否需要补货时,根据历史同期消耗情况、近期消耗情况和最近消耗周期的消耗情况综合预测消耗速度,提高补货的精确度,降低补货频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系统,包括:物资需求方、云仓和物资供应方;
所述物资需求方,用于根据第二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二补货订单;根据所述第二补货订单向所述云仓发出第二需求订单;
所述云仓,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所述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以及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所述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所述物资供应方,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一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一需求订单获取第一推送订单;根据所述第一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云仓推送物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补货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
所述第一补货条件判断模块在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第一补货订单生成模块,用于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
第一需求订单发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和/或第一推送订单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
推送物资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云仓作为物资需求方时,基于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补货订单,实现了医用物资的主动推送补货,在医用物资的库存量不足时,及时发出需求订单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同时,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根据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以通过作业主体基于第二推送订单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避免了出库频率过高导致医用物资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医用物资的配送效率。通过云仓将之前医院和供应商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变成医院与云仓之间的多对一和云仓与供应商之间一对多关系的结合,极大的简化了医院和供应商的工作量,提高医用物资管理的准确度和物资补充的效率,提高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对医用物资补货需求的主动感知和主动推送;同时,在判断是否需要补货时,根据历史同期消耗情况、近期消耗情况和最近消耗周期的消耗情况综合预测消耗速度,从而综合考虑短期规律和长期规律,合理确定补货阈值,提高补货的精确度,降低补货频次。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物品的预测消耗曲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云仓为区域性的医用物资仓库,作为中间载体对接作为物资需求方的医院和作为物资供应方的供应商,将原本医院和供应商互相之间多对多的供求关系,替换为医院与云仓之间对的多对一或一对一的供求关系以及云仓与供应商之间的一对多的供求关系,用过引入云仓降低医院和供应商在进行物资管理、配送、对账等工作方面的工作量。云仓一般根据医院的位置进行选址,一般需要覆盖一个或多个城市或省份,并需要考虑物资配送的时间周期。
云仓在经营过程中,即作为医院的物资供应方接受医院的补货需求进行物资的推送补货,又作为物资需求方向供应商发出补货需求,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云仓根据医用物资的预测补货阈值,向物资供应方发出需求订单,和/或在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出的需求订单时,向该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该方法可以由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装置来执行,该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装置可集成于云仓中的医用物资管理系统中,该医用物资管理系统可配置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中。如图1A所示,该方法包括:发出补货需求的步骤和/或推送补货物资的步骤。
其中,所述发出补货需求的步骤包括:
S101、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
预测补货阈值表示当第一物品的库存量达到该数值时,需要进行补货,以确保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满足使用需求;预测补货阈值可以设定为固定值,且为不同的物品分别设置不同的预测补货阈值;第一补货条件为,库存量小于等于预测补货阈值;也即当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小于等于预测补货阈值时,第一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当第一物品的存量大于预测补货阈值时,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不符合第一补货条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预设供应时间是云仓发出需求订单后,物资供应方将需求订单中所需物品配送至云仓所需的时间;预设供应时间可以根据历史入库信息中需求订单的发出时间,以及该需求订单中补货物品的入库时间获取,也可以直接由物资供应方给出;不同类型的物品可以设置为相同的预设供应时间,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预设供应时间,对于不同的物资供应方,应分别确定预设供应时间。
预测消耗曲线,是根据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消耗速度,绘制完成的库存量与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其反映了第一物品在没有进行补货的情况下,库内数量从预设库存阈值变化为零值所需的时间;预设库存阈值,是预先设定的物品存储量的预设阈值,可以是该物品预留的存储空间的最大储备量,也可以是根据常规的备货周期和使用量确定的数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临时调整存储空间的方式使预设阈值超过常规状态的最大储备量,如呼吸道疾病较严重时口罩、消毒剂等物资的储备量会超过平时的最大储备量,不同的医用物品可以对应不同的预设库存阈值。云仓中对于具体某种医用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根据云仓所对应的医院的正常需求来确定,具体预设库存阈值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应性的确定即可。
预测消耗曲线中库存量与时间可以为线性关系,也可以为非线性关系;图1B中以线性关系为例,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库存量,根据预设供应时间,从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为起点,即将T点作为起点,将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例如,时长为X),确定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A(即A=T-X),并通过预测消耗曲线获取时间点A对应的库存量B,上述库存量B即为预测补货阈值;显然,由于预测消耗曲线反映了库存量与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那么基于预测消耗曲线即获取到动态的预测补货阈值;此时预测补货阈值表示当第一物品的库存量达到该数值时,需要进行补货,且当前库存剩余量恰好满足补充货品到达之前的使用需求,也可以为第一物品设置一定的余量,以防止临时突发情况导致物资供给不足,此时应提前减去该预设的余量后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其中,所述当前衰减周期的起点是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最近一次达到预设库存阈值的时刻,所述当前衰减周期的终点是当前时刻。医用物资可能会伴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其消耗速度会有所不同,也可能伴随着节假日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消耗速度,因此历史同期出库信息可以是历史上相同季节、相同节假日或者同月同日的出库信息,由此作为第一物品当日预测的消耗速度。
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是以当前时刻为起点,获取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出库信息;由于医用物资的消耗往往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同一个物品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消耗速度,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耗速度;例如,将过去24小时内第一物品的消耗速度,作为未来24小时预测消耗曲线的绘制依据;当前衰减周期是从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最近一次达到预设库存阈值开始,直到当前时刻为止,由于上述时间段内未出现第一物品的补充入库,第一物品始终处于消耗状态,更准确的反映了第一物品近期的消耗情况。
本实施例为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设定不同的权重值,将上述不同时间段内的消耗速度与其对应权重值进行乘积,再将各个乘积结果进行求和,最终将求和结果作为第一物品的预测消耗速度,由此,根据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绘制预测消耗曲线,以通过上述预测消耗速度,获取准确的预测消耗曲线。
具体的,对于预测消耗曲线的绘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绘制周期绘制完成,在当前预设周期内获取到第一物品的出库信息时,直接获取对应的预测消耗曲线即可;例如,在每日的零点,根据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历史出库信息,绘制预测消耗曲线,当日任意时刻获取到第一物品的出库信息时,均将上述预测消耗曲线作为预测补货阈值的获取依据,使得通过定期绘制的预测消耗曲线获取到定期更新的预测补货阈值,在确保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准确的预测补货阈值,降低了物品配送频率,减少了物品入库次数,提高了医用物资的管理效率。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用物资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当前的医疗状况,临时选择相应的器械和药品,因此医用物资的出库量也在不断变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物品在每次出库时,均根据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历史出库信息,特别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物品消耗速度,实时绘制对应的预测消耗曲线,使得通过实时绘制的预测消耗曲线获取到实时更新的预测补货阈值,极大地提高了获取到的预测补货阈值的准确性,在确保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医用物资的管理效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之前,包括:根据预设盘点周期,分别获取各个第一物品的预测消耗曲线;所述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包括:获取符合第一补货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第一物品,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补货订单;其中,所述第一补货订单与所述目标第一物品一一匹配;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具体的,预设盘点周期,是预先设定的盘点间隔时间,每经过固定的间隔时间即对库内所有物资的库存量进行盘点,具体是获取库内所有物资的库存量,以及每种物资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具体盘点方法可以是获取前一次盘点的库存量,和前一次盘点到本次盘点之间通的出库量或消耗量,计算得到当前盘点的库存量,物资出库或消耗可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记录,或者基于管理员人工记录,也可以使用RFID设备扫描RFID标签进行消耗记录。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将库内所有物资的库存量与第一补货条件进行比对后,可以确定哪些物品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并根据符合第一补货条件的所有物资(即至少一个目标第一物品),生成一一匹配的第一补货订单,即每种目标第一物品,均对应唯一匹配的第一补货订单。将上述盘点后获取到的所有需要进行补货的目标第一物品对应的第一补货订单,汇总后生成第一需求订单。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库内物资的周期性盘点以及补货信息的自动发送,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
S102、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
补货订单是云仓根据出库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测补货阈值,在确定该物品的库存量较少,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生成的补货信息,用于向物资供应方发出补货需求时,提供当前第一物品的补货量;其中,补货量可以根据该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计算。具体的,可以直接使用预设库存阈值减去当前的库存量得到第一补货订单的补货量,从而确保补货后的第一物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同时不会超过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
如果第一物品不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即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大于预测补货阈值,则不需要生成补货订单;如果第一物品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即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小于等于预测补货阈值,则将预设库存阈值与当前库存量的差值作为补货量,并根据补货量生成补货订单(即第一补货订单),以此通过补货订单确保该物品的储备量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将补货订单的状态设置为“未处理完成”,以便于通过订单状态,管理第一物品的入库信息。
具体的,医用物资在入库时,同样通过扫码或者手动输入物资编码的方式,向医用物资管理系统录入商品名称、商品数量以及入库时间等入库信息;医用物资管理系统基于上述入库信息,更新入库物品的库存量;同时,如果入库物品是基于补货订单执行的入库操作,可以基于本次的入库信息获取匹配的补货订单,进而将该补货订单设置为已处理完成,以根据补货订单实现对入库物品的有效管理;特别的,如果入库物品不是基于补货订单执行的入库操作,例如,新增物品或者物资供应方主动配送的物品,显然不存在匹配的补货订单,此时直接更新该物品的库存量即可。
S103、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一个补货订单(即第一补货订单)中仅记录了一种物品(即第一物品)的补货量,而云仓存储了较多种类的物品,为了减少云仓与物资供应方之间的通信频次,提高云仓的库存管理效率以及物资供应方的配送效率,云仓可以将多个补货订单汇总为一个需求订单(即第一需求订单),且当该需求订单中的物品数量或者物品种类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时,再将该需求订单发送给物资供应方,以使物资供应方基于该需求订单完成多种物品的统一配送;同时,当第一物品为急需品,即第一物品的库存量过低,存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风险,或者第一补货订单本身的补货量较大时,为了确保第一物品的及时配送,也可以将第一补货订单直接作为第一需求订单,即第一需求订单中仅包括第一补货订单,进而将第一需求订单发送给物资供应方。
所述推送补货物资的步骤包括:
S104、响应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
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云仓用于向医院中心库或者医院各科室库等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其中,云仓获取到的由物资需求方发出的需求订单(即第二需求订单)中仅记录了一个物资需求方所需物资的补货量,而云仓需要为多个不同的物资需求方进行物资配送,因此,为了提高云仓的配送效率,节省运输资源,云仓可以将多个需求订单汇总为一个推送订单(即第二推送订单),且当该推送订单中的物品数量或者物品种类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时,再根据该推送订单向对应的多个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以完成多个需求订单的统一配送;同时,如果当前某个需求订单中的物资为急需品,即该物资的库存量过低,存在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风险,或者当前需求订单本身的补货量较大时,为了确保当前需求订单中物资的及时配送,也可以将第二需求订单直接作为第二推送订单,即第二推送订单中仅包括第二需求订单。
S105、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作业主体包括作业设备和/或作业人员;当作业主体包括作业设备时,作业设备可以是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系统自身具备的功能组件,例如,医用物资管理系统配置于一台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本身具备机械臂,通过该机械臂可以完成物资的分拣、打包、推送等操作;作业设备也可以是医用物资管理系统之外的独立设备,例如,一台智能机器人,物资供应方获取到第一推送订单后,通过控制该智能机器人完成物资的分拣、打包、推送等操作。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之前,还包括:根据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物资需求方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在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物资需求方确定对应的第一配送群;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包括:判断所述第一配送群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
具体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相同的行政区域,即根据各个物资需求方所属的行政区域,将位于相同行政区域的物资需求方划分为相同的配送群,或者将所有物资需求方划分为同一个配送群;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地理区域,即根据各个物资需求方之间的间隔距离或者行驶距离,将各个物资需求方进行聚类,以形成一个或多个配送群;业务关系即具有业务往来或者相同隶属关系,例如,物资需求方包括多个医院的多个科室,将隶属于相同医院的各个科室汇总到相同的配送群;通过配送群的创建,合理利用了运输资源,进一步提高了物资配送效率,确保了物资配送的时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物资需求方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包括:创建至少一个配送群,并将配送路径最远的至少一个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配送群;其中,所述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与所述配送群一一匹配;根据配送路径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将各个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已创建的配送群,并判断已创建的配送群中是否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若存在目标配送群,则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目标配送群中;若不存在目标配送群,则创建新配送群,并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新配送群;继续根据配送路径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将各个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已创建的配送群,并判断已创建的配送群中是否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直至全部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完成为止。
具体的,根据各个物资需求方与云仓之间的配送路径,首先选择配送路径最远的一个或多个物资需求方,即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并创建相同数量的配送群,以使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与配送群一一匹配,即每个配送群中均仅包括一个物资需求方;然后,根据配送路径由远及近的顺序,将每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别分配给上述已创建的配送群,并同步获取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加入前后,配送群的配送参数的变更情况,即配送参数变更值。
配送参数可以是顺路程度,即加入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后,配送群内部各个物资需求方之间顺路程度的变更值;配送参数也可以是配送时间,其变更值为绝对值或者百分比值,即加入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后,配送群中配送路径最远的物资需求方(也即配送群中的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的配送时间的变更数值。例如可将顺路程度的预设差异阈值设置为60%,顺路程度超过该预设差异阈值的物资需求方即可加入当前配送群,顺路程度未超过该预设差异阈值的物资需求方则不加入当前配送群;其中顺路程度的计算规则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1252933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顺路程度计算方法。
如果已创建的配送群中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表明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目标配送群后,对目标配送群中已有的物资需求方的配送效率影响较小,即可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目标配送群即可;如果已创建的配送群中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表明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目标配送群后,对目标配送群中已有的物资需求方的配送效率影响较大,此时需要创建新的配送群,并且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新创建的配送群,避免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对其它物资需求方的配送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特别的,对于物资供应方为云仓的情况来说,物资需求方可能是多家医院的中心库和医院内部的科室库,一般仅根据院区位置规划配送路径,同一院区的中心库和科室库默认为同一配送群,从而能够极大地降低路径规划的复杂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物资需求方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包括:根据预设配送群数量,从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中获取配送距离最远的多个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并将各所述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至不同的配送群中;其中,所述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与所述配送群一一匹配;将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依次与各个配送群中的物资需求方进行间隔距离比对,若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与当前配送群中的各个物资需求方之间的间隔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将所述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加入至所述当前配送群。
具体的,根据现有的运输资源可以确定待创建的配送群数量,即获取预设配送群数量;然后根据云仓与各个物资需求方之间的配送距离,选择上述数量(即预设配送群数量)的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别分配至不同的配送群中,以使每个配送群中均具有且仅具有一个物资需求方;再将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依次与每个配送群中的所有物资需求方进行间隔距离比对,以将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至对应的配送群中,以此实现各个物资需求方的配送群聚类,进一步提高了云仓的配送效率,合理利用了运输资源。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所述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所述物资需求方的需求基数;根据所述需求基数,通过作业主体将物资进行重包装,并将重包装后的物资推送给所述物资需求方;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获取与所述物资需求方对应的推送基数;根据所述推送基数,通过作业主体将物资进行重包装,并将重包装后的物资推送给所述物资需求方。
具体的,需求基数,是物资需求方针对当前待补充物品的最小补货数量;对于一个物资需求方而言,不同物品之间的存储单位往往不同,因此最小补货数量也不同,物资需求方在发出当前物品的补货需求时,需要确定当前物品的补货基数;云仓可以通过第一推送订单直接获取需求基数;以口罩为例,例如,10个口罩为一包,20包为一盒,50盒为一箱;如果当前物资需求方为医院中的一个科室,由于一个科室的使用量有限,可以将一包作为需求基数;如果当前物资需求方为医院中心库,由于整个医院的使用量较大,可以将一盒作为补货基数。
推送基数,是云仓针对当前待补充物品以及当前物资需求方的最小推送数量;对于云仓而言,不同物品或者不同物资需求方,配送时的数量单位往往不同;同样以口罩为例,如果当前物资需求方为医院中心库,则将一盒作为推送基数,作业主体可以基于上述推送基数,将一箱口罩进行拆箱,并以一盒作为最小配送单位,进而对各盒口罩重新进行包装;如果当前物资需求方为医院的一个科室,则将一包作为推送基数,作业主体可以基于上述推送基数,将一盒口罩进行拆箱,并以一包作为配送时的最小配送单位,进而对各包口罩重新进行包装;由此在避免拆分后的剩余物资造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医用物资配送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云仓作为物资需求方时,若根据预测补货阈值判断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基于该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补货订单,实现了医用物资的主动推送补货,在医用物资的库存量不足时,及时发出需求订单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同时,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根据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以通过作业主体基于第二推送订单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避免了出库频率过高导致医用物资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医用物资的配送效率。
除了医用物资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补货方法还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物资的智能管理需求,例如学校的教学物资管理、工厂的生产原料管理、公司的办公耗材管理、酒店的调味品、蔬菜等原料的管理均可借鉴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云仓在生成第一补货订单后,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该方法包括:
S201、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执行S202。
S202、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执行S203。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S203、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执行S204。
S204、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若是,执行S205;若否,执行S206。
由于需求订单是基于补货订单创建完成,如果当前时刻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需求订单(即第一需求订单),表明云仓在盘点其它物品时,已根据上述其它物品的库存量及其对应的预设库存阈值,生成了对应的补货订单,并基于该补货订单,创建了需求订单;显然处于未发出状态的需求订单中已包括至少一个补货订单。
S205、将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需求订单中;执行S207。
如果当前时刻存在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将当前生成的第一补货订单直接加入上述已创建的第一需求订单即可。
S206、生成第一需求订单,并将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需求订单中;执行S207。
如果当前时刻不存在未发出状态的需求订单,则创建新的需求订单,并将第一补货订单加入至上述新创建的第一需求订单中,此时第一需求订单中仅包括当前第一补货订单。
S207、判断所述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若是,执行S208;若否,执行S209。
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云仓可以将多个补货订单汇总为一个需求订单,且当该需求订单中的物品数量或者物品种类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时,再将该需求订单发送给物资供应方,以使物资供应方基于需求订单完成多种物品的统一配送;其中,第一预设需求量可以设置为物品数量阈值或者物品种类数量阈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需求量包括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数、第一预设物资总体积、第一预设物资总重量、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一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数,是需求订单中补货订单的数量阈值,若第一需求订单中的补货订单数量大于等于预设补货订单数,则确定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一预设物资总体积,是需求订单的所有补货订单中所有物品的体积总和阈值,若第一需求订单中所有物品的体积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物资总体积,则确定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一预设物资总重量,是需求订单的所有补货订单中所有物品的重量总和阈值,若第一需求订单中所有物品的重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物资总重量,则确定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
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暂存时间,是补货订单的最长等待发出时间,若需求订单中的任意一个补货订单超出上述最长等待发出时间,为了确保对补货订单中物品的及时补充,需要及时发出当前补货订单所在的需求订单,即此时确定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一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是需求订单的最长等待发出时间,若需求订单超过上述最长等待发出时间,为了确保对需求订单中物品的及时配送,需要及时发出当前需求订单,即此时确定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一预设需求量从订单数量、物资体积、物资重量以及等待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判断是否发出第一需求订单,减少了云仓与物资供应方之间的通信频次,在提高云仓的出库管理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当前需求订单中各物品的配送时效性。
S208、向物资供应方发出所述第一需求订单。
S209、将所述第一需求订单设置为未发出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云仓在生成第一物品的第一补货订单后,将第一补货订单加入已创建或者新创建的第一需求订单中,并在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时,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减少了云仓与物资供应方之间的通信频次,提高了云仓的库存管理效率,另外,在使得物资供应方合理的利用了运输资源,避免了运输资源浪费的同时,确保了物资配送的时效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云仓在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后,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执行S302。
S302、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若是,执行S303;若否,执行S304。
由于推送订单是基于需求订单创建完成,如果当前时刻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推送订单(即第二推送订单),表明云仓已根据其它物资需求方的需求订单,创建了需推送订单,且该推送订单并未满足预设推送量,暂时未执行该推送订单的推送操作;显然处于未满载状态的推送订单中已包括至少一个需求订单。
S303、将所述第二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执行S305。
如果当前时刻存在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将当前获取到的第二需求订单直接加入上述已创建的第二推送订单即可。
S304、生成第二推送订单,并将所述第二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执行S305。
如果当前时刻不存在未满载状态的推送订单,则创建新的推送订单,并将第二需求订单加入至上述新创建的第二推送订单中,此时第二推送订单中仅包括当前第二需求订单。
S305、判断所述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若是,执行S306;若否,执行S307。
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云仓可以将多个需求订单汇总为一个推送订单,且当该推送订单中的物品数量或者物品种类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时,再将该推送订单发送给各个物资需求方,以使云仓基于多个需求订单完成多个物资需求方所需物资的统一配送;其中,第一预设推送量可以设置为物品数量阈值或者物品种类数量阈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推送量包括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数、第二预设物资总体积、第二预设物资总重量、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一预设推送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数,是推送订单中需求订单的数量阈值,若第二推送订单中需求订单数量大于等于预设需求订单数,则确定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第二预设物资总体积,是推送订单的所有需求订单中所有物品的体积总和阈值,若第二推送订单中所有物品的体积总和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物资总体积,则确定第二需求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二预设物资总重量,是推送订单的所有需求订单中所有物品的重量总和阈值,若第二推送订单中所有物品的重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物资总重量,则确定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
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是需求订单的最长等待响应时间,若推送订单中的任意一个需求订单超出上述最长等待响应时间,为了确保对需求订单中物品的及时配送,需要及时处理该需求订单,即此时确定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第一预设推送订单暂存时间,是推送订单的最长等待响应时间,若推送订单超过上述最长等待响应时间,为了确保对推送订单中物品的及时配送,需要及时发出当前推送订单,即此时确定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第一预设推送量从需求订单数量、物资体积、物资重量以及等待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判断是否配送第二推送订单,在提高云仓的出库管理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当前推送订单中各物品的配送时效性。
S306、将第二推送订单设置为满载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S307、将所述第二推送订单设置为未满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云仓在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后,将第二需求订单加入已创建或者新创建的第二推送订单中,并在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时,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在合理利用了运输资源,避免了运输资源的浪费的同时,确保了物资配送的时效性。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物资需求方、云仓和物资供应方;
所述物资需求方,用于根据第二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二补货订单;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所述云仓发出第二需求订单;所述云仓,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所述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所述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物资需求方包括医院各科室库和/或医院中心库;其中,医院中心库,是医院的物资仓储中心,用于为该医院下属的各科室库,例如,手术室库、急诊库以及发热门诊库等供应物资;云仓是设置于各个医院之外的仓储库,用于为多个医院统一配送物资;因此,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物资需求方包括各个医院的医院中心库;即医院中心库通过医用物资管理系统,管理该医院中医用物品的出入库信息,并在库存不足时,通过生成补货订单向云仓发出需求订单,云仓则根据需求订单获取推送订单,进而根据推送订单向一个或多个医院中心库推送物资。
同时,当医院中的某个科室对于某种物资的消耗量较大时,若通过医院中心库获取该种物资,会造成医院中心库中该物资的消耗速度过快,影响其它科室的正常使用,因此,当某个科室对于某种物资的消耗量较大时,该科室也可以直接向云仓发出需求订单,而云仓在获取到该科室发出的需求订单后,根据该需求订单获取到推送订单后,同样直接向该科室推送物资;因此,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物资需求方还可以包括各个医院的各个科室库;即医院科室库通过医用物资管理系统,管理该科室中医用物品的出入库信息,并在库存不足时,通过生成补货订单向云仓发出需求订单,云仓则根据需求订单获取推送订单,进而根据推送订单向一个或多个医院科室库推送物资。
特别的,物资需求方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二需求订单;若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二需求订单,则将所述第二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需求订单中;若不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二需求订单,则生成第二需求订单,并将所述第二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需求订单中;判断所述第二需求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需求量;若满足第二预设需求量,则向云仓发出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若不满足第二预设需求量,则将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设置为未发出状态;其中,第二预设需求量与第一预设需求量的数值不同;第二预设需求量,包括第二预设补货订单数、第三预设物资总体积、第三预设物资总重量、第二预设补货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三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云仓,还用于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所述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所述物资供应方,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一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一需求订单获取第一推送订单;根据所述第一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所述云仓推送物资。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当云仓作为物资供应方时,物资需求方包括各个物资供应商;即云仓通过医用物资管理系统,管理医用物品的出入库信息,并在库存不足时,通过生成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商发出需求订单,物资供应商则根据需求订单获取推送订单,进而根据推送订单向一个或多个云仓推送物资。
特别的,物资供应方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一推送订单;若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一推送订单,则将所述第一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推送订单中;若不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一推送订单,则生成第一推送订单,并将所述第一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推送订单中;判断所述第一推送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推送量;若满足第二预设推送量,则将第一推送订单设置为满载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一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所述云仓推送物资;若不满足第二预设推送量,则将所述第一推送订单设置为未满载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推送量包括第四预设需求订单数、第四预设物资总体积、第四预设物资总重量、第四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二预设推送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物资供应方还用于根据各个待分配云仓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云仓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根据所述云仓确定对应的第二配送群;判断所述第二配送群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一推送订单。
物资供应方还用于根据预设配送群数量,从各个待分配云仓中获取配送距离最远的多个目标待分配云仓,并将各所述目标待分配云仓分配至不同的配送群中;其中,所述目标待分配云仓与所述配送群一一匹配;将剩余待分配云仓依次与各个配送群中的云仓进行间隔距离比对,若当前待分配云仓与当前配送群中的各个云仓之间的间隔距离,均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将所述当前待分配云仓加入至所述当前配送群。
云仓作为各个物资供应商与各个医院的联系纽带,实现了物资供应商物资的统一下单、验收、入库等作业,并完成分别向各家医院按需推送物资的工作,由此将多家物资供应商对应多家医院的供应模式变为多家物资供应商对应单个云仓,同时云仓对接多家医院的供应模式,简化了物资供应商与医院双方的工作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云仓若根据预测补货阈值判断该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基于该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补货订单,实现了医用物资的主动推送补货,在医用物资的库存量不足时,及时发出需求订单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另外,通过预测消耗曲线获取到准确的预测补货阈值,避免了入库频率过高导致医用物资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发生;同时,云仓根据物资需求方发送的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基于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避免了出库频率过高导致医用物资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配送效率。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云仓在确定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后,判断第一物品是否存在未处理完成的第二补货订单。该方法包括:
S501、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执行S502。
S502、判断所述第一物品是否存在未处理完成的第二补货订单;若是,执行S503;若否,执行S505。
S503、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和所述第二补货订单,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二补货条件;若是,执行S504;若否,执行S505。
S504、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预设库存阈值以及所述第二补货订单,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执行S507。
如果第一物品已存在未完成的补货订单(即第二补货订单),表明有一定数量的第一物品正在运输途中,此时需要根据预测补货阈值和第二补货订单中的补货量,确定当前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二补货条件;其中,第二补货条件为,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小于预测补货阈值与第二补货订单中的补货量的差值。如果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不符合第二补货条件,即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大于预测补货阈值与补货量的差值,则不需要生成补货订单;如果第一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二补货条件,即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小于等于预测补货阈值与补货量的差值;则根据本次补货量生成补货订单(即第一补货订单);由此避免了重复发出补货订单,导致物资提供方重复配送第一物品,造成医用物资的浪费,同时,确保了第一物品的实际存储数量不超过预设库存阈值,避免了爆仓现象的发生。
S505、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执行S506。
如果第一物品不存在未处理完成的第二补货订单,表明不存在运输途中的第一物品,此时对于该物品是否需要进行补货,仅需要根据该物品的库存量和预测补货阈值进行判断即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S506、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执行S507。
S507、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查找未处理完成的补货订单直接通过有效补货订单进行查找即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补货订单的状态进行定义,例如补货订单的状态为“未处理完成”,表示该补货订单中的物品已发送到物资提供方,但物品未到达云仓;补货订单的状态为“已处理完成”,表示该补货订单中的物品已由物资提供方发出,且已到达云仓并入库完成,在生成补货订单时,可自动配置订单为“未处理完成”状态,在仓库完成入库后,可手动或自动将补货订单状态修改为“已处理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通过第一物品的预测消耗曲线,根据预设供应时间获取预测补货阈值之后,首先判断第一物品是否存在未处理完成的第二补货订单;若存在上述第二补货订单,且第一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二补货条件时,根据第一物品的库存量、预设库存阈值以及第二补货订单,生成第一补货订单,避免了云仓重复发出补货订单,导致物资提供方重复配送第一物品,造成医用物资的浪费,同时,确保了云仓中第一物品的实际存储数量不超过预设库存阈值,避免了爆仓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一物品的补货订单后,获取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该方法包括:
S601、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执行S602。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S602、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执行S603。
S603、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执行S604。
S604、获取与所述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执行S605。
医用物资区别于其它类别商品,每种医用物品通常与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物品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指的是在至少一个场景下需同时使用的物品或在所有场景下需同时使用的物品。例如,麻醉剂需要通过麻醉针管完成手术前的麻醉注射,因此麻醉剂与麻醉针管具备使用时的关联关系,且麻醉剂仅与一个第二物品(即麻醉针管)具备上述关联关系;又如,止血钳、持针钳、组织剪是手术中需要同时用到的医疗器械,显然止血钳与持针钳和组织剪均具备使用时的关联关系,即止血钳与多个第二物品(即持针钳和组织剪)具备上述关联关系;因此,在确定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不足,需要进行补货后,获取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
S605、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判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三补货条件;若是,执行S606;若否,执行S607。
根据不同场景下各个物品之间的使用需求,预先定义了不同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配比,如果两个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上述标准数量配比,则表明上述两种物品不需要进行补货,如果两个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符合上述预设数量配比,则表明上述两种物品需要进行补货;其中,标准数量配比可以是一个固定数值,例如,止血钳与持针钳的数量分别为50个和10个;止血钳与持针钳的比值为5比1;也可以是一个数值区间,例如,止血钳与持针钳的比值大于等于1比4,且小于等于1比2。
第三补货条件为上述至少一个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的数量关系,小于当前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的标准数量配比。由于第一物品已生成补货订单(即第一补货订单),且第一补货订单完成后,第一物品的库存量达到其对应的预设库存阈值,因此,根据第三补货条件中定义的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配比,即可确定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进而根据第二物品的当前库存量以及期望库存量,即可确定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三补货条件,即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小于期望库存量。
特别的,当多个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时,第三补货条件可以包括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上述技术方案为例,止血钳与持针钳和组织剪均具备关联关系,第三补货条件中,可以仅包括止血钳与持针钳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仅包括止血钳与组织剪之间的数量关系,还可以同时包括止血钳与持针钳和组织剪的数量关系。
S606、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所述第三补货条件,生成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物品匹配的第三补货订单;执行S608。
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根据第三补货条件中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配比,以及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即可获取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进而根据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与当前库存量,即可确定具体的补货量,进而根据补货量生成针对第二物品的第三补货订单。特别的,在获取到第二物品的补货量后,如果补货后的库存量超过其预设库存阈值,则根据预设库存阈值以及当前库存量重新计算本次补货量,以避免出现爆仓现象。
S607、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S608、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和所述第三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生成第一物品的第一补货订单后,获取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并在判断第二物品的库存量符合第三补货条件时,根据第二物品的库存量、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第三补货条件,生成第三补货订单,以对与补货物资具备关联关系的其它物资进行了库存管理,确保了补货物资与关联物资的数量关系符合配套使用需求,进一步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后,判断至少一个第二物品中是否存在目标第二物品。该方法包括:
S701、获取与所述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
S702、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物品中的目标第二物品;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物品与除所述第一物品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三物品具备关联关系。
如果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外的其它物品(即第三物品)也具备关联关系,那么当前第二物品即为目标第二物品,例如,注射液A需要通过注射针管完成注射,显然注射液A与注射针管之间具备使用时的关联关系;当第一物品为注射液A时,第二物品即为注射针管;而注射针管不但可以用于注射液A的注射,也可以用于注射液B的注射,注射液B即为与注射针管具备关联关系的另一个物品(即第三物品);如果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外的其它物品不具备关联关系,那么当前第二物品即为非目标第二物品。
S703、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物品的库存量,判断所述目标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四补货条件。
S704、若确定符合第四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目标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物品的库存量以及所述第四补货条件,生成与所述目标第二物品匹配的第四补货订单。
第四补货条件为所述目标第二物品与所述第一物品的数量关系小于对应的标准数量配比,或者所述目标第二物品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物品与的数量关系小于对应的标准数量配比;由于目标第二物品不但与第一物品存在关联关系,也同样与第三物品存在关联关系,因此,在计算第二物品是否需要补货时,根据第四补货条件中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配比,以及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获取第二物品的第一期望库存量;如果第二物品的当前库存量小于第一期望库存量,则第二物品需要进行补货;同时,根据第四补货条件中第二物品与至少一个第三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配比,以及第三物品的库存量,获取第二物品的第二期望库存量;如果第二物品的当前库存量小于第二期望库存量,则第二物品同样需要进行补货。根据第二物品的目标期望库存量与当前库存量,即可确定具体的补货量,进而根据补货量生成第四补货订单。
S705、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物品中,除所述目标第二物品之外的非目标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三补货条件。
对于非目标第二物品,由于其仅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因此,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根据第三补货条件中定义的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关系,即可确定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进而根据第二物品的当前库存量以及期望库存量,即可确定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三补货条件,即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是否小于等于期望库存量。
S706、根据所述非目标第二物品的库存量、所述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所述第三补货条件,生成与所述非目标第二物品匹配的第五补货订单。
根据第三补货条件中第二物品与第一物品之间的标准数量关系,以及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即可获取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进而根据第二物品的期望库存量与当前库存量,即可确定具体的补货量,进而根据补货量生成第五补货订单。
S707、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所述第四补货订单以及所述第五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获取与第一物品具备关联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物品的库存量后,对于目标第二物品,根据与其具备关联关系的第三物品的库存量,以及第一物品的库存量,共同获取其对应的补货量,在对出库物资的关联物资进行库存管理的同时,也确保了上述关联物资与其它物资之间的配套使用关系,确保了库内物资的配套使用需求,进一步确保了医用物资的供应保障。
实施例八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补货条件判断模块801,用于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符合第一补货条件;
所述第一补货条件判断模块在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第一补货订单生成模块802,用于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
第一需求订单发出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和/或第一推送订单获取模块804,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
推送物资执行模块80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九
图9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出补货需求的步骤和推送补货物资的步骤;
所述发出补货需求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物品的预测补货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是否满足第一补货条件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
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将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为零值作为起点,将所述预设供应时间作为时长,以确定所述预设供应时间对应的时间点,并在所述预测消耗曲线中,根据所述时间点获取预测补货阈值;
所述预测消耗曲线基于预设周期内第一物品的预设库存阈值以及预测消耗速度确定;所述预测消耗速度根据历史同期出库信息、过去预设时间的出库信息、当前衰减周期的出库信息分别赋予权重值求和得到;
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
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所述推送补货物资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
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
若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则将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需求订单中;
若不存在处于未发出状态的第一需求订单,则生成第一需求订单,并将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一需求订单中;
判断所述第一需求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
若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则向物资供应方发出所述第一需求订单;
若不满足第一预设需求量,则将所述第一需求订单设置为未发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需求量包括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数、第一预设物资总体积、第一预设物资总重量、第一预设补货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一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物品的预设供应时间和预测消耗曲线确定预测补货阈值之前,包括:
根据预设盘点周期,分别获取各个第一物品的预测消耗曲线;
所述若确定符合第一补货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第一补货订单,包括:
获取符合第一补货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第一物品,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第一物品的库存量以及预设库存阈值,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补货订单;其中,所述第一补货订单与所述目标第一物品一一匹配;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补货订单向物资供应方发出第一需求订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所述物资需求方的需求基数;
根据所述需求基数,通过作业主体将物资进行重包装,并将重包装后的物资推送给所述物资需求方;
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获取与所述物资需求方对应的推送基数;
根据所述推送基数,通过作业主体将物资进行重包装,并将重包装后的物资推送给所述物资需求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需求订单获取第二推送订单,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
若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则将所述第二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
若不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则生成第二推送订单,并将所述第二需求订单加入到所述第二推送订单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推送订单的规模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
若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则将第二推送订单设置为满载状态,并根据所述第二推送订单,通过作业主体向物资需求方推送物资;
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推送量,则将所述第二推送订单设置为未满载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推送量包括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数、第二预设物资总体积、第二预设物资总重量、第二预设需求订单暂存时间以及第一预设推送订单暂存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之前,还包括:
根据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物资需求方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
在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物资需求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需求订单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资需求方确定对应的第一配送群;
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配送群中是否存在处于未满载状态的第二推送订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之间的业务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将各所述待分配物资需求方预先汇总为至少一个配送群,包括:
创建至少一个配送群,并将配送路径最远的至少一个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配送群;其中,所述目标待分配物资需求方与所述配送群一一匹配;
根据配送路径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将各个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已创建的配送群,并判断已创建的配送群中是否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
若存在目标配送群,则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目标配送群中;
若不存在目标配送群,则创建新配送群,并将当前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所述新配送群;
继续根据配送路径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将各个剩余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给已创建的配送群,并判断已创建的配送群中是否存在配送参数变更值符合预设差异阈值的目标配送群,直至全部待分配物资需求方分配完成为止。
CN202310663245.1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72735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3245.1A CN11727355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3245.1A CN11727355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CN202211276324.9A CN115358679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6324.9A Division CN115358679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3558A true CN117273558A (zh) 2023-12-22

Family

ID=8400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6324.9A Active CN115358679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
CN202310663245.1A Pending CN117273558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管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6324.9A Active CN115358679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358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1782A (zh) * 2023-01-18 2023-04-25 泛亚气体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取料方法、取料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1426B2 (ja) * 2000-07-12 2006-07-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営業拠点側システム
US20020072988A1 (en) * 2000-12-13 2002-06-13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10054982A1 (en) * 2009-09-01 2011-03-03 Edward Kim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andomizing starting retail store inventory when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warehouse demand forecasts
CN102663580A (zh) * 2012-05-04 2012-09-12 长沙赛普尔自动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方法
US20160239855A1 (en) * 2015-02-17 2016-08-18 Wal-Mart Stor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t-processing demand forecasts
CN105913209A (zh) * 2016-04-14 2016-08-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方法及货物配送方法
US20190172012A1 (en) * 2017-12-05 2019-06-06 Standvast Healthcare Fulfillment, LLC Healthcar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10866797A (zh) * 2018-08-28 2020-03-06 珠海市卓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供应链预售系统及其方法
CN109508932A (zh) * 2018-11-19 2019-03-22 珠海市智慧家家居有限公司 货物配送方法
CN112116290B (zh) * 2020-08-25 2024-02-09 高娜 一种配送系统
CN112017002A (zh) * 2020-08-28 2020-12-01 杭州拼便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补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2186B (zh) * 2020-09-17 2021-01-15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35340B (zh) * 2021-03-26 2023-11-24 贵州和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耗材自动补货系统
CN112907136A (zh) * 2021-03-26 2021-06-04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配件产量的生产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66521A (zh) * 2021-12-29 2022-04-01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4758278A (zh) * 2022-04-14 2022-07-15 荃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库存自动预警和补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8679B (zh) 2023-06-27
CN115358679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7355B (zh) 仓库货物的配送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0276571A (zh) 货物调度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37331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96083A (zh) 一种用于仓库的信息系统
CN111589730B (zh) 一种拣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58680A (zh) 一种医用物资的智能补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1163485A (ja) スマート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システム
CN110633928A (zh) 一种商品逆配决策方法和装置
Chen et al. Available-to-promise-based flexible order allocation in ATO supply chains
CN115064253B (zh) 一种医疗设备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58679B (zh) 一种基于云仓的医用物资智能管理方法
CN111985862A (zh) 定位库存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5284A (zh) 供应链云平台系统
CN115456494A (zh) 自动补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u et al. Integrated modelling and algorithm of material delivery and line-side storage for aircraft moving assembly lines
Jarugumilli et al. RFID-enabled inventory routing problems
CN114118921A (zh) 一种基于erp系统实现物料调拨一体化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50997B (zh) 一种物品出库定位方法和装置
Milenkovic et al. Fuzzy modeling approach to the rail freight car inventory problem
CN113222490A (zh) 一种库存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902847A (zh) 预测分库订单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30883A (zh) 一种物资补货方法
CN115345566A (zh) 一种spd物流管理系统
CN1150998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45051B (zh) 快件业务量预测方法、预测系统和快件员工的排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