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5507A -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5507A
CN117255507A CN202310187413.4A CN202310187413A CN117255507A CN 117255507 A CN117255507 A CN 117255507A CN 202310187413 A CN202310187413 A CN 202310187413A CN 117255507 A CN117255507 A CN 11725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protective case
electronic device
wall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74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德志
丁科
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74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55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5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5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outside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能够解决电子设备保护壳可靠性低的问题。该电子设备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主体、滑动机构和支撑机构。保护壳主体用于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滑块包括第一受力壁,滑轨包括第二受力壁,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且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第二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支撑机构,其第一端与保护壳主体连接,其第二端与滑块连接。滑块在滑轨上运动以将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不免会遭受外部冲击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能够保护电子设备防护外部冲击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目前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具备支撑功能,然而因使用磨损,导致支撑功能的使用寿命较短,造成了电子设备保护壳可靠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以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该电子设备保护壳包括保护壳主体、滑动机构和支撑机构。保护壳主体用于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滑块包括第一受力壁,滑轨包括第二受力壁,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且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第二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支撑机构,其第一端与保护壳主体连接,其第二端与滑块连接。滑块在滑轨上运动以将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保护壳主体用于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以防护电子设备免于直接受到外部冲击,保护电子设备。滑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可以位于保护壳主体上。支撑机构的第一端与保护壳主体连接,支撑机构的第二端与滑动机构连接,通过滑动机构带动支撑机构产生结构变形,以将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示例性地,滑动机构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上,滑轨和滑块之间形成有相互作用力。该相互作用力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之间相互过盈配合形成的挤压力,在滑块运动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之间的摩擦力。
滑块可以在滑轨上往复运动。支撑机构的第二端与滑块连接。在滑块向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滑块逐渐带动支撑机构展开,支撑机构逐渐提升电子设备保护壳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角度。在滑块向远离支撑机构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滑块逐渐带动支撑机构收纳,支撑机构逐渐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对电子设备的支撑角度。
滑轨与滑块相互接触,滑轨利用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力来限定滑块的位置。具体的,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相互接触产生摩擦力。其中,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相互受到对方的挤压力而产生弹性形变。示例性地,滑块在滑轨上滑动的过程中,滑块的第一受力壁受到滑轨的第二受力壁的挤压而向内发生弹性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受力壁和/或第二受力壁发生的弹性形变并不是微观上的弹性形变,而是宏观上能够被观测或被测量的弹性形变,并且因第一受力壁和/或第二受力壁发生弹性形变而能够产生实际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能够降低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和滑轨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和滑轨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开设有第一镂空结构。
可以理解地,第一镂空结构能够使得滑块内部存在空间。这样,滑块的第一受力壁在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能够利用该空间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嵌设于滑轨内部,第二部分位于滑轨外部,第三部分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位于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外壁包括第一受力壁。
第三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第一部分嵌设于滑轨内部。第二部分位于滑轨外部。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可以理解地,第三部分穿过轨道开口分别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述第一受力壁可以为第三部分的至少部分外侧壁。
其中,第三部分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小于第二部分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地,第三部分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大致等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的尺寸。第一部分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的尺寸。第二部分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延伸方向的尺寸。这样,能够防止滑块穿过轨道开口。
第三部分的第一受力壁发生弹性形变。可以理解地,在滑块在滑轨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块的第三部分受到滑轨的挤压,向内(远离滑轨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降低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和滑轨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和滑轨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镂空结构包括贯穿第三部分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至少部分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通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示例性地,多个第一通孔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通孔的开孔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此处不作限定。
第一通孔的开孔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正多边形等,第一通孔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不规则形状,此处不作限定。
第一镂空结构能够使得第三部分内部存在空间。这样,第三部分的第一受力壁在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能够利用第一通孔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开口形状为圆角矩形。
通过将第一通孔开孔形状的拐角设计为圆角,能够使得第一通孔的拐角位置受力均匀,从而避免第一通孔的拐角位置过度挤压而开裂,提高第一通孔的可靠性。
第一通孔在垂直于主体部方向的尺寸,可以与第二受力壁在垂直于主体部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这样,滑块内部第一通孔的空间尺寸能够适配第二受力壁的挤压尺寸,提高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镂空结构还包括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多个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一受力壁之间
示例性地,第一镂空结构包括两个第一通孔和六个第二通孔。其中,两个第一通孔包括两个圆角矩形通孔;六个第二通孔包括六个长条形通孔。圆角矩形通孔的开孔面积大于长条形通孔的开孔面积。两个圆角矩形通孔间隔设置;三个长条形通孔位于一个第一受力壁和一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另外三个长条形通孔位于另一个第一受力壁和另一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当然,还可以有长条形通孔位于两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也还可以是其他样式的第一镂空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由于第一通孔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因此第一通孔对于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的贡献大于第二通孔对于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的贡献。又通过将多个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一受力壁之间,能够缓冲第一受力壁对第一通孔的挤压,从而提高第一通孔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第三部分包括聚甲醛材料。
聚甲醛材料是热塑性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坚韧且有弹性的材料。由聚甲醛材料制得的第三部分具有弹性,能够在受到滑轨挤压时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三部分与滑轨之间的刚性摩擦。
并且,聚甲醛材料具有自润滑性和耐磨性。由聚甲醛材料制得的第三部分具有优质的耐磨性能,能够与滑轨之间进行多次摩擦,增加滑块和滑轨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三部分包括聚甲醛材料的情况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也包括聚甲醛材料。这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示例性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作得到聚甲醛材料的滑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最靠近第一受力壁的边缘与第一受力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m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范围值均包括了边界值。可以理解地,第三部分中第一镂空结构靠近第一受力壁的边缘与第一受力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处于0.3mm至1mm之间。例如,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mm。
通过将第一镂空结构最靠近第一受力壁的边缘设计在与第一受力壁相距0.3mm至1mm之间的范围内,便于第一受力壁向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提高第一受力壁发生弹性形变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滑动机构20降低内部刚性摩擦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第三部分包括弹性材料。
示例性地,第三部分可以包括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弹性树脂、弹性合金等合适的材料。第三部分可以只包括弹性材料,也可以一些部位包括弹性材料且另一些部位包括刚性材料,应当认为第三部分在包括弹性材料并且第三部分的外侧壁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所有方案,均属于第三部分可以采用的方案。
在第三部分包括弹性材料的情况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也包括弹性材料。这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另外,在第三部分包括弹性材料的情况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可以不包括弹性材料,此处不作限定。
第三部分包括弹性材料能够实现第三部分的第一受力壁向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降低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和滑轨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和滑轨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防止第一镂空结构使得第一受力壁过度形变,还可以在上述第一镂空结构内部填充有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弹性树脂等合适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到的弹性材料均不包括上述聚甲醛材料。
弹性材料在第一受力壁向内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支撑第一受力壁以增加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强度,防止第一受力壁过度形变,提升第一受力壁弹性形变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轨包括轨盖。轨盖设置有贯穿轨盖的轨道开口,滑块部分位于轨道开口内,轨道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形成两个第二受力壁。滑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受力壁,两个第二受力壁和两个第一受力壁一一对应配合分别形成相互作用力。其中,相配合的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中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第二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
可以理解地,第二镂空结构能够使得轨盖内部存在空间。这样,轨盖的第二受力壁在与滑块的第一受力壁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二受力壁能够利用该空间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滑轨可以包括固定部、凸起部和轨盖。固定部可以固定连接于主体部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示例性地,固定部可以为平板结构。凸起部自固定部向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凸起。凸起部与固定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大致等于90°,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角度,此处不作限定。轨盖与凸起部的凸起末端连接,轨盖开设有轨道开口。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可以包括贯穿轨盖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开口形状可以为长条形。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可以包括部分贯穿轨盖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的开口形状可以为长条形。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可以既包括第四通孔又包括第二盲孔。
这样,轨盖的第二受力壁在与滑块的第一受力壁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二受力壁能够利用第四通孔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轨盖的至少一个第二受力壁设置有凸点。因凸点向轨道开口的方向凸出,因此滑块在滑轨上具有凸点的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大于滑块在滑轨上其他位置所受到的挤压力。
示例性地,凸点的数量为两个(例如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受力壁均包括一个凸点),两个凸点靠近滑轨的一端设置,从而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两个凸点能够将位于滑轨端部的滑块限定在端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限定滑块在滑轨上位置的作用。在其他的示例中,凸点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
通过在轨盖上设置凸点,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利用凸限定滑块在滑轨上的位置,从而能够便于支撑机构保持在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轨道开口沿着一直线方向延伸,在垂直于轨道开口的延伸方向上,凸点与至少部分第二镂空结构正对设置。
在轨盖同时包括凸点和第二镂空结构的情况下。第二镂空结构能够靠近凸点设置,从而降低凸点与滑块的第三部分之间的刚性摩擦。示例性地,在垂直于轨道开口的延伸方向上,凸点可以与至少部分第二镂空结构正对设置。其中,第二镂空结构靠近凸点一侧的边缘与凸点靠近第二镂空结构一侧的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小于等于0.4mm且大于等于1.2mm,例如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或1.2mm。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包括第一磁吸件;滑轨上设有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用于吸附第一磁吸件以限定滑块的位置,保持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磁吸件可以包括能够被吸附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铁、钴和镍等元素的金属或合金。第二磁吸件可以为磁铁。
滑块包括第一磁吸件,可以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磁吸件。示例性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不包括第一磁吸件。又示例性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不包括第一磁吸件。还示例性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包括第一磁吸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金属材料同样具有柔韧性,因此作为金属的第一受力壁在受到第二受力壁挤压的情况下,同样会向内发生弹性形变,以降低第一受力壁和第二受力壁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延长滑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好地刚性,因此在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整体发生跌落的情况下,金属材料收到外部的冲击不容易被破坏,能够提高滑块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滑动机构的可靠性。并且,在金属滑块与聚甲醛材质或聚碳酸酯材质的滑轨配合时,滑块和滑轨之间可以承受较大的拉拽强度,也能够提高滑动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磁铁可以沿垂直于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开口的两侧。示例性地,磁铁可以设置于主体部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磁铁可以和滑块的第二部分直接接触;或者,磁铁可以设置于主体部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磁铁可以和滑块的第一部分直接接触。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磁吸件可以包括能够被吸附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铁、钴和镍等元素的金属或合金。第一磁吸件可以为磁铁。本示例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一个示例,此处不作赘述。
第二磁吸件的安装位置,能够决定限定第一磁吸件的位置。之前已经说明滑块的位置能够影响支撑机构的支撑角度。因此第二磁吸件的安装位置可以取决于实际使用场景中支撑机构对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的支撑角度的需求而定,此处不作限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位于滑轨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二磁吸件用于吸附第一磁吸件以限定滑块的位置,保持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
第二磁吸件可以位于滑轨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第二磁吸件吸附滑块的第一磁吸件,使得滑块位于滑轨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滑块连接的支撑机构第一端距离支撑机构的第二端最近,从而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并且,由于第二磁吸件向第一磁吸件提供吸力,能够将滑块和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稳定地吸附在滑轨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的一端,使得支撑机构稳定地保持支撑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主体包括轨盖,滑轨贯穿保护壳主体。
保护壳主体可以包括主体部和扣接部。扣接部自主体部的外沿向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延伸,并包覆电子设备的至少部分边框。可以理解地,主体部包括为上述轨盖,轨盖为主体部的一部分。这样,上述第二受力壁为主体部面对轨道开口的侧壁。
通过主体部包括滑轨,能够省去固定部和凸起部的材料,同时降低滑轨在保护壳主体上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的成本,实现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轻薄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轨设置于保护壳主体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保护壳主体和滑轨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示例性地,固定部、凸起部和轨盖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例如,固定部、凸起部和轨盖可以均为聚甲醛材料,固定部、凸起部和轨盖可以利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
进一步地,滑轨设置于保护壳主体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保护壳主体和滑轨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例如,滑轨和保护壳主体可以均为聚碳酸酯材料,滑轨和保护壳主体可以利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得到。
这样,能够加强滑轨与保护壳主体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并且无需再将滑轨和保护壳主体进行粘连、节省胶水,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制作效率和良率,并且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制作成本。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与滑块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体的第二端与保护壳主体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和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的两端连接第一支撑体第一端和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例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铰链结构,这样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滑块铰接转动,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铰接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机构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分别连接滑块、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滑块连接,第二支撑体的第二端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壳主体连接。
可以理解的,柔性连接件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第三部位。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部位与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二部位与滑块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体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三部位与保护壳主体转动连接。
滑块通过在滑轨上运动,使得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从而调节支撑机构处于不同程度的支撑状态,进而调节支撑机构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角度。
示例性地,滑块在滑轨上向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相向转动,从而缩小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增加支撑机构的展开程度,进而提高支撑机构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角度。滑块在滑轨上向远离支撑机构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背向转动,从而扩大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降低支撑机构的展开程度,进而减小支撑机构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的角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保护壳还包括第三磁吸件。第三磁吸件位于支撑机构的第一端与滑轨之间。第二支撑体包括第四磁吸件,第三磁吸件用于吸附第四磁吸件以限定第二支撑体的位置,保持支撑机构在收纳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磁吸件可以为磁铁,第四磁吸件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铁、钴和镍等元素的金属或合金。
磁铁可以沿滑轨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滑轨靠近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的位置。示例性地,磁铁可以与滑轨相贴设置,也可以与滑轨间隔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另外,第三磁吸件可以设置于主体部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磁铁可以和支撑机构直接接触。
在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体向远离保护壳主体的方向伸出,第二支撑体上的第四磁吸件距离第三磁吸件较远,第二支撑体受到的吸力较小,不会对支撑机构的支撑造成影响。
在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支撑体向靠近保护壳主体的方向铺平,第二支撑体上的第四磁吸件贴近第三磁吸件并且贴设面积较大,第二支撑体受到的吸力较大,从而能够将具有第四磁吸件的第二支撑体牢固地贴附在第三磁吸件,保持支撑机构在收纳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磁吸件可以为磁铁,第三磁吸件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三磁吸件可以为磁铁,第四磁吸件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的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柔性连接件穿过第三通孔固定于保护壳主体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
第三通孔可以贯穿主体部,从而连通主体部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和主体部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可以穿过第三通孔,固定连接于主体部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这样,支撑机构与主体部的连接位置在主体部内侧,不会暴露在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外表面,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外形的美观性。并且,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固定连接于主体部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能够便于增加柔性连接件与主体部之间的固定面积,提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壳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第三通孔的开口形状和开口面积可以与柔性连接件的横截面相适配。可以理解地,柔性连接件穿过第三通孔同时第三通孔也限定了柔性连接件在主体部上的位置。
示例性地,主体部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以与第三通孔连通,可以理解地,第二凹槽与第三通孔之间没有槽壁。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固定于第二凹槽的槽底。第二凹槽的凹陷高度可以与柔性连接件的厚度大致相等,从而第二凹槽的槽口和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共同提供平坦的表面,便于与保护壳主体收纳电子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滑轨和滑块包括相同材料。例如,滑轨和滑块均包括聚甲醛材料。这样滑轨和滑块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增加滑轨和滑块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滑动机构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保护壳。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均可以由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电子设备保护壳来实现,或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电子设备保护壳相关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在一种方向支撑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在另一种方向支撑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支撑机构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3中A-A线形成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H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图6中B-B线形成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H2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H2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沿图11中D-D线形成的一种剖视图;
图14为沿图11中D-D线形成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5为沿图9中C-C线形成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H3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特定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大致”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随着科技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等,此处不作限定。在电子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不免会遭受外部冲击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能够防护电子设备免于直接受到外部冲击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另外,人们在使用电子设备看直播、视频通话和浏览视频等场景下,还存在对电子设备支撑的功能需求。为此,目前的电子设备保护壳还集成有支架用于满足用户的支撑需求。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在一种方向支撑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在另一种方向支撑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200,从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和电子设备200相互连接,并对电子设备200进行保护,以防护电子设备200免于直接受到外部冲击。
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包括保护壳主体10、滑动机构20和支撑机构30。保护壳主体10用于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200,以防护电子设备200免于直接受到外部冲击,保护电子设备200。滑动机构20和支撑机构30可以位于保护壳主体10上。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与保护壳主体10连接,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与滑动机构20连接。
示例性地,滑动机构20和支撑机构30位于保护壳主体10远离电子设备200的一侧,并且滑动机构20位于保护壳主体10和支撑机构30之间。
滑动机构20可以在保护壳主体10上运动。在一些示例中,滑动机构20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可以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0位置固定,滑块可以在滑轨上往复运动。
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与保护壳主体10的连接位置可以固定,并且支撑机构30可以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0上的连接位置进行转动。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与滑动机构20连接,具体可以是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与滑动机构20的滑块连接。可以理解地,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30b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0的位置可以变化。这样,在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30b相对于保护壳主体1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会使得支撑机构30的自身状态发生变化。
在滑块位于滑轨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的端部位置时,支撑机构30伸平并处于收纳状态。在滑块位于滑轨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的端部位置,支撑机构30折叠并处于支撑状态。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和电子设备200横置,处于支撑状态的支撑机构30作为支脚将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和电子设备200进行支撑,以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200进行横屏观看。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和电子设备200竖置,处于支撑状态的支撑机构30作为支架将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和电子设备200进行支撑,以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200进行竖屏观看。
下面对保护壳主体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支撑机构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保护壳主体10可以包括主体部11和扣接部12。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主体10可以是由主体部11和扣接部12相互拼装合成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和扣接部12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示例性地,保护壳主体10可以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又称PC材料)。当然,保护壳主体10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材料,此处不作限定。
主体部11的形状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中央区域为平板机构、周边区域为曲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主体部11的形状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底盖的形状相适配,并与电子设备相对设置。其中,主体部11可以与电子设备直接接触;主体部11也可以不与电子设备直接接触而由扣接部12直接与电子设备接触,此处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说明,后续本申请的实施例均与主体部11为平板结构进行说明。
主体部11上可以开设有贯穿主体部11的摄像头开口111,用于匹配电子设备中安装于底盖上的摄像头。在电子设备保护壳100保护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能够通过摄像头开口111向电子设备保护壳100之外的环境进行取景。另外,主体部11上还可以开设有其他开口,用于匹配辅助摄像头拍摄的器件(例如感光传感器、闪光灯等)。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拍摄的器件集成为一体的情况下,主体部11可以通过一个开口匹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拍摄的器件。
扣接部12自主体部11的外沿向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延伸,并包覆电子设备的至少部分边框。在一些示例中,扣接部12的数量为一个,扣接部12包覆电子设备的全部边框。可以理解地,扣接部12围成一个封闭形状,该封闭形状与电子设备的边框的形状相同。
在另一些示例中,扣接部1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扣接部12保护一部分的边框。例如,扣接部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扣接部12分别包覆电子设备的边框的四个角。又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扣接部1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扣接部12分别包覆电子设备的边框中相连接的两个角、以及该两个角之间的边框。
图5为沿图3中A-A线形成的剖视图。请参阅图5,在一些示例中,扣接部12包括延伸部121和回扣部122。延伸部121分别连接主体部11和回扣部122。延伸部121自主体部11的边沿向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方向延伸。延伸部121可以与电子设备的边框的外表面相接触,并且延伸部121的延伸长度可以稍大于电子设备的边框的高度。回扣部122自延伸部121的末端向电子设备的中心位置(内侧)延伸,回扣部122用于与电子设备的边框靠近其显示侧的表面接触。示例性地,回扣部122在主体部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电子设备的边框在主体部11上的正投影。
其中,延伸部121和回扣部122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示例性地,延伸部121和回扣部122利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作得到。
另外,在扣接部12包覆电子设备的边框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扣接部12的延伸部121上可以开设有透声口1211、充电口1212等。其中,透声口1211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对位设置,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能够穿过透声口1211向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外部传播。充电口1212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对位设置,充电插头能够穿过充电口1212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当然,扣接部12的延伸部121上还可以开设其他的开口,例如麦克风口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示例中,保护壳主体10也可以没有扣接部12,主体部11可以通过粘贴等方式直接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对滑动机构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滑动机构20包括滑轨21和滑块22。滑轨21设置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滑块22滑动设置于滑轨21,并可以在滑轨21上来回运动。示例性地,滑轨21可以为直线型滑轨,直线型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滑轨21也可以为曲线型滑轨,或者折线形滑轨等其他合适的滑轨,此处不作限定。为了便于说明,后续本申请的实施例均以滑轨21为直线型滑轨进行说明。
滑轨21与滑块22相互接触,滑轨21利用与滑块22之间的摩擦力来限定滑块22的位置。示例性地,滑轨21和滑块22相互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轨21和滑块22可以包括相同材料。例如滑轨21和滑块22均包括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POM)材料。POM材料制得的滑轨21和滑块22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增加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滑动机构20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保护壳主体10也包括POM材料,保护壳主体10和滑轨21可以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示例性地,保护壳主体10和滑轨21利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制作得到。
这样,能够加强滑轨21与保护壳主体10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并且无需再将滑轨21和保护壳主体10进行粘连、节省胶水,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制作效率和良率,并且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制作成本。
图7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H1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滑轨21包括固定部211、凸起部212和轨盖213。固定部211可以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示例性地,固定部211可以为平板结构。凸起部212自固定部211向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凸起。凸起部212与固定部211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大致等于90°,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角度,此处不作限定。轨盖213与凸起部212的凸起末端连接,轨盖213开设有轨道开口K。轨盖213和固定部211可以大致平行。其中,滑块22部分位于轨道开口K内,从而轨道开口K用于限定滑块22的运动范围。
示例性地,轨道开口K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形成两个第二受力壁21a。滑块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受力壁22a,滑块22一侧的第一受力壁22a和一个第二受力壁21a配合分别形成相互作用力,滑块22另一侧的第一受力壁22a和另一个第二受力壁21a配合形成相互作用力。其中,相配合的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中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第二受力壁21a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可以理解地,同一相互作用力使得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第二受力壁21a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滑块22在滑轨21上运动的过程中,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形成有相互作用力。该相互作用力可以包括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相互过盈配合形成的挤压力,在滑块22运动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的摩擦力。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在与滑块22相互摩擦挤压下,会向内(远离滑块22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二受力壁21a发生的弹性形变并不是微观上的弹性形变,而是宏观上能够被观测或被测量的弹性形变,并且因第二受力壁21a发生弹性形变而能够产生实际的有益效果。
示例性地,滑轨21可以包括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弹性树脂、弹性合金等合适的材料。滑轨21可以只包括弹性材料,也可以一些部位包括弹性材料且另一些部位包括刚性材料,应当认为滑轨21在包括弹性材料并且滑轨21的外侧壁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所有方案,均属于滑轨21可以采用的方案。
滑轨21包括弹性材料能够实现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向内(远离滑块22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降低滑块22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轨盖213还包括开设于轨道开口K至少一侧的第二镂空结构50。可以理解地,第二镂空结构50能够使得轨盖213内部存在空间。这样,轨盖213的第二受力壁21a在与滑块22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二受力壁21a能够利用该空间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镂空结构50可以包括贯穿轨盖213的第四通孔51。第四通孔51的开口形状可以为长条形。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四通孔5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示例性地,多个第四通孔51可以沿滑轨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另外,多个第四通孔51可以在垂直于滑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开口的一侧,多个第四通孔51也可以在垂直于滑轨21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轨道开口的两侧。
多个第四通孔51的开口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并且,多个第四通孔51靠近轨道开口K一侧的边缘距离轨道开口K靠近第四通孔51一侧的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样,轨盖213的第二受力壁21a在与滑块22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二受力壁21a能够利用第四通孔51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50可以包括部分贯穿轨盖213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的开口形状可以为长条形。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二盲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盲孔可以沿滑轨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另外,多个第二盲孔可以在垂直于滑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开口K的一侧,多个第二盲孔也可以在垂直于滑轨21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轨道开口K的两侧。
在轨盖213包括多个第二盲孔的情况下,多个第二盲孔的开口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多个第二盲孔的开孔深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并且,多个第二盲孔靠近轨道开口K一侧的边缘距离轨道开口K靠近第二盲孔一侧的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这样,轨盖213的第二受力壁21a在与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二受力壁21a能够利用第二盲孔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50还可以包括既包括第四通孔51又包括第二盲孔。本示例中,第二镂空结构50可以是由上述第四通孔51和上述第二盲孔多种方式组合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轨盖213还包括凸点214。示例性地,轨盖213的至少一个第二受力壁21a设置有凸点214。因凸点214向轨道开口K的方向凸出,因此滑块22在滑轨21上具有凸点214的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大于滑块22在滑轨21上其他位置所受到的挤压力。
示例性地,凸点214的数量为两个(例如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受力壁21a均设置有一个凸点214),两个凸点214靠近滑轨21的一端设置,从而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两个凸点214能够将位于滑轨21端部的滑块22限定在端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限定滑块22在滑轨21上位置的作用。在其他的示例中,凸点214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
通过在轨盖213上设置凸点214,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利用凸点214限定滑块22在滑轨21上的位置,从而能够便于支撑机构30保持在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在轨盖213同时包括凸点214和第四通孔51的情况下。第四通孔51能够靠近凸点214设置,从而降低凸点214与滑块22的第三部分223之间的刚性摩擦。
示例性地,轨道开口K沿着一直线方向延伸,在垂直于轨道开口K的延伸方向上,凸点214可以与至少部分第二镂空结构50正对设置。又示例性地,轨道开口K沿弧线方向延伸,在垂直于凸点214的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上,凸点214可以与至少部分第二镂空结构50正对设置。
例如,第四通孔51靠近凸点214的边缘与凸点214靠近第四通孔51的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d2可以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1.2mm,例如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或1.2mm。
图9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保护壳主体10的主体部11开设有轨道开口K。可以理解地,主体部11包括上述轨盖,轨盖属于主体部11的一部分并且轨盖与主体部11一体成型。这样,上述第二受力壁21a为主体部11上轨道开口K外轮廓面对轨道开口K的侧壁。
通过主体部11包括轨盖,能够省去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凸起部的材料,同时降低滑轨21在保护壳主体10上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成本,实现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轻薄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可以开设有第三镂空结构。主体部11上的第三镂空结构可以参照轨盖213上的第二镂空结构50,且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可以包括与凸点214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并且可以参照轨盖213上的凸点214,且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沿图6中B-B线形成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H2区域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H2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图13为沿图11中D-D线形成的一种剖视图;
图14为沿图11中D-D线形成的另一种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滑块2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第三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第一部分221嵌设于滑轨21内部。可以理解地,如图10所示,第一部分221位于轨盖213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位于轨盖213、凸起部212和主体部11共同围成的容纳腔内。
第二部分222位于滑轨21外部。可以理解地,如图10所示,第一部分221位于轨盖213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
第三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可以理解地,第三部分223穿过轨道开口K分别连接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三部分223从轨盖213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穿过轨道开口伸向轨盖213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第三部分223的外侧壁可以包括滑块22与滑轨21挤压、摩擦的第一受力壁22a。
其中,第三部分223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221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小于第二部分222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示例性地,第三部分223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大致等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的尺寸。第一部分221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的尺寸。第二部分222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轨道开口在垂直于滑轨21延伸方向的尺寸。这样,能够防止滑块22穿过轨道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滑块22在滑轨21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在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相互摩擦挤压下,会向内(远离滑轨21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受力壁22a发生的弹性形变并不是微观上的弹性形变,而是宏观上能够被观测或被测量的弹性形变,并且因第一受力壁22a发生弹性形变而能够产生实际的有益效果。
示例性地,第三部分223可以包括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弹性树脂、弹性合金等合适的材料。第三部分223可以只包括弹性材料,也可以一些部位包括弹性材料且另一些部位包括刚性材料,应当认为第三部分223在包括弹性材料并且第三部分223的外侧壁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所有方案,均属于第三部分223可以采用的方案。
在第三部分223包括弹性材料的情况下,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可以也包括弹性材料。这样,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相互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另外,在第三部分223包括弹性材料的情况下,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也可以不包括弹性材料,此处不作限定。
第三部分223包括弹性材料能够实现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向内(远离滑轨21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降低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三部分223开设有第一镂空结构40。可以理解地,第一镂空结构40能够使得第三部分223内部存在空间。这样,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在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22a能够利用该空间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镂空结构40可以包括贯穿第三部分223的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通孔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示例性地,多个第一通孔4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通孔41的开孔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此处不作限定。
第一通孔41的开孔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正多边形等,第一通孔4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不规则形状,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地,第一通孔41的开孔形状为圆角矩形。通过将第一通孔41开孔形状的拐角设计为圆角,能够使得第一通孔41的拐角位置受力均匀,从而避免第一通孔41的拐角位置过度挤压而开裂,提高第一通孔41的可靠性。
第一通孔41在垂直于主体部11方向的尺寸,可以与第二受力壁21a在垂直于主体部11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这样,滑块22内部第一通孔41的空间尺寸能够适配第二受力壁21a的挤压尺寸,提高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形变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镂空结构40包括两个第一通孔41和六个第二通孔43。其中,两个第一通孔41包括两个圆角矩形通孔;六个第二通孔43包括六个长条形通孔。圆角矩形通孔的开孔面积大于长条形通孔的开孔面积。两个圆角矩形通孔间隔设置;三个长条形通孔位于一个第一受力壁和一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另外三个长条形通孔位于另一个第一受力壁和另一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当然,还可以有长条形通孔位于两个圆角矩形通孔之间,也还可以是其他样式的第一镂空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由于第一通孔4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二通孔43的开口面积,因此第一通孔41对于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形变的贡献大于第二通孔43对于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形变的贡献。又通过将多个第二通孔43设置于第一通孔41和第一受力壁22a之间,能够缓冲第一受力壁22a对第一通孔41的挤压,从而提高第一通孔41的可靠性。
这样,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在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22a能够利用第一通孔41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和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镂空结构40可以包括部分贯穿第三部分223的第一盲孔42。第一盲孔4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至少部分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盲孔4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盲孔42可以分别开设在第三部分223的不同位置。例如,如图13所示,第一盲孔42的数量为2个,2个第一盲孔42相互错位设置。
在第三部分223包括多个第一盲孔42的情况下,多个第一盲孔42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两个第一盲孔42相互靠近设置且延伸方向不同。另外,多个第一盲孔42的延伸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盲孔42的开孔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正多边形等,第一盲孔4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不规则形状,此处不作限定。
这样,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在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22a能够利用第一盲孔42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镂空结构40还可以包括既包括第一通孔41又包括第一盲孔42。本示例中,第一镂空结构40可以是由上述第一通孔41和上述第一盲孔42多种方式组合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第三部分223的第一受力壁22a在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进行挤压摩擦的过程中,第一受力壁22a能够利用第一通孔41和第一盲孔42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和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减轻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单次摩擦的损耗,增加滑轨21和滑块22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部分223可以包括POM材料。POM材料是热塑性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坚韧且有弹性的材料。由POM制得的第三部分223具有弹性,能够在受到滑轨21挤压时向内发生弹性形变,降低第三部分223与滑轨21之间的刚性摩擦。
并且,POM材料具有自润滑性和耐磨性。由POM制得的第三部分223具有优质的耐磨性能,能够与滑轨21之间进行多次摩擦,增加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的耐磨次数,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在第三部分223包括POM材料的基础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镂空结构40最靠近第一受力壁22a的边缘与第一受力壁22a之间的间隔距离d1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mm。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范围值均包括了边界值。可以理解地,第三部分223中第一镂空结构40靠近第一受力壁22a的边缘与第一受力壁22a之间的间隔距离d1处于0.3mm至1mm之间。例如,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mm。
由于POM材料的坚韧性较强,通过将第一镂空结构40靠近第一受力壁22a的边缘设计在与第一受力壁22a相距0.3mm至1mm之间的范围内,可以便于第一受力壁22a向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提高第一受力壁22a发生弹性形变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滑动机构20降低内部刚性摩擦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镂空结构40使得第一受力壁22a过度形变,还可以在上述第一镂空结构40内部填充有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弹性树脂等合适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到的弹性材料均不包括上述POM材料。
弹性材料在第一受力壁22a向内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支撑第一受力壁22a以增加第一受力壁22a的弹性强度,防止第一受力壁22a过度形变,提升第一受力壁22a弹性形变的可靠性。
图15为沿图9中C-C线形成的剖视图;图16为图15中H3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滑块2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第三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第一部分221嵌设于滑轨21内部。可以理解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部分221位于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
第二部分222位于滑轨21外部。可以理解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部分221位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
第三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三部分223从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穿过轨道开口K伸向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第三部分223的外侧壁可以为滑块22与滑轨21接触摩擦的第一受力壁22a。
图15中滑块2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图10中滑块22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其中,图15中第三部分223可以开设有第一镂空结构40,第一镂空结构40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可以参照图11至图14中第三部分223内第一镂空结构40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在滑块22在滑轨21上运动的过程中,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产生的弹性形变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产生的弹性形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受力壁22a产生的弹性形变与第二受力壁21a产生的弹性形变不同的原因:可以是滑块22有第一镂空结构,滑轨21没有第二镂空结构;也可以是滑块22没有第一镂空结构,滑轨21有第二镂空结构;还可以是滑块22有第一镂空结构且滑轨21有第二镂空结构,但是第一镂空结构与第一受力壁22a之间的间距d1与第二镂空结构与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间距d2不相等;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原因,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单边干涉量可以处于0.1mm至0.2mm的范围内。例如,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单边干涉量可以为0.1mm、0.1mm、0.12mm、0.13mm、0.14mm、0.15mm、0.16mm、0.17mm、0.18mm、0.19mm或0.2mm。
这样,滑块22与滑轨21之间的摩擦力较适于用户操作,能够提高用户移动滑块22的操作手感。示例性地,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单边干涉量可以为1.5mm,在此情况下滑块22与滑轨21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处于12N(牛)至17N的范围内,用户移动滑块22的操作手感较好。
并且,经过多次滑动机构可靠性实验测试,在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干涉量处于0.1mm的实验条件下: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未设计降低刚性摩擦时,滑块22在滑轨21上滑动1200次之后因使用磨损滑动机构20失效;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经过上述设计降低刚性摩擦之后,滑块22在滑轨21上滑动3000次之后滑动机构20仍旧有效。
另外,经过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整体横放跌落失效高度测试,发现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未设计降低刚性摩擦时,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整体横放跌落失效高度为0.3mm至0.4mm。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滑块22的第一受力壁22a与滑轨21的第二受力壁21a之间设计降低刚性摩擦时,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整体横放跌落失效高度为0.6mm至0.8mm。可以发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因第一镂空结构、第二镂空结构和第三镂空结构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提升电子设备保护壳100跌落后缓冲外部冲击的能力,提升电子设备保护壳100防护电子设备受到的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提升对电子设备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滑块22可以包括第一磁吸件22b,滑轨21上设有第二磁吸件21b,第二磁吸件21b用于吸附第一磁吸件22b以限定滑块22的位置,保持支撑机构30处于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磁吸件22b可以包括能够被吸附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铁、钴和镍等元素的金属或合金。滑块22包括第一磁吸件,可以是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磁吸件。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不包括第一磁吸件。又示例性地,第二部分222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一部分221和第三部分223不包括第一磁吸件。还示例性地,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均包括第一磁吸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金属材料同样具有柔韧性,因此作为金属的第一受力壁22a在受到第二受力壁21a挤压的情况下,同样会向内发生弹性形变,以降低第一受力壁22a和第二受力壁21a之间的刚性摩擦的强度,延长滑动机构20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好地刚性,因此在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整体发生跌落的情况下,金属材料收到外部的冲击不容易被破坏,能够提高滑块22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滑动机构20的可靠性。并且,在金属滑块22与滑轨21配合时,滑块22和滑轨21之间可以承受较大的拉拽强度,也能够提高滑动机构20工作的可靠性。
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为磁铁。如图16所示,磁铁可以沿垂直于滑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开口K的两侧。示例性地,磁铁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磁铁可以和滑块22的第二部分222直接接触;或者,磁铁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磁铁可以和滑块22的第一部分直接接触。
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位于轨道开口K的多个位置。
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位于滑轨21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第二磁吸件21b吸附滑块22的第一磁吸件22b,使得滑块22位于滑轨21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滑块22连接的支撑机构30第一端距离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最远,从而支撑机构30在收纳状态。并且,由于第二磁吸件21b向第一磁吸件22b提供吸力,能够将滑块22和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稳定地吸附在滑轨21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使得支撑机构30稳定地保持在收纳状态。
又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位于滑轨21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第二磁吸件21b吸附滑块22的第一磁吸件22b,使得滑块22位于滑轨21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这样滑块22连接的支撑机构30第一端距离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最近,从而支撑机构30处于支撑状态。并且,由于第二磁吸件21b向第一磁吸件22b提供吸力,能够将滑块22和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稳定地吸附在滑轨21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一端,使得支撑机构30稳定地保持支撑状态。
又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位于滑轨21两端之间的位置。例如,第二磁吸件21b位于滑轨21的中央位置。这样,第二磁吸件21b吸附滑块22的第一磁吸件22b,使得滑块22位于滑轨21的中央位置,这样滑块22连接的支撑机构30第一端位于滑轨21的中央位置,从而支撑机构30处于半支撑状态。并且,由于第二磁吸件21b向第一磁吸件22b提供吸力,能够将滑块22和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稳定地吸附在滑轨21的中央位置,使得支撑机构30稳定地保持半支撑状态。
支撑机构30处于不同展开程度时,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会不同。示例性地,支撑机构30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高于支撑机构30处于半支撑状态时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
第二磁吸件21b的安装位置,能够决定限定第一磁吸件22b的位置。之前已经说明滑块22的位置能够影响支撑机构30的支撑角度。因此第二磁吸件21b的安装位置可以取决于实际使用场景中支撑机构30对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支撑角度的需求而定,此处不作限定。
同样的,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电子设备的不同使用场景,选择将滑块22移动至相应的第二磁吸件21b上,达到调节支撑机构30的不同支撑程度的目的,进而调节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2b可以为磁铁,第二磁吸件21b可以为能够被吸附的金属材料。可以理解地,滑块22包括磁铁,滑轨21上设有金属或合金。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一磁吸件22b为能够被吸附的金属材料,第二磁吸件21b为磁铁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设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保护壳100上滑轨21的第二磁吸件21b和滑块22的第一磁吸件22b,需要避开电子设备内部的金属线圈,以避免磁吸件影响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可以理解地,滑动机构20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在主体部11上的设置位置。
下面对支撑机构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7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隐藏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支撑机构3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第一支撑件31位于滑块22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体3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31的第二端与滑块2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体32的第二端与保护壳主体10转动连接。其中,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可以包括第二支撑体32的第二端32a,支撑机构30的第二端30b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体31的第二端31b。
示例性地,支撑机构30还可以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22和第一支撑体31的第二端31b,第二连接件的两端连接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体32的第一端。例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铰链结构,这样第一支撑体31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滑块22铰接转动,第二支撑体32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体31铰接转动。
图18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所示,支撑机构30还可以包括柔性连接件33。柔性连接件33分别连接滑块22、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
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端通过柔性连接件33与第二支撑体3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支撑体31的第二端通过柔性连接件33与滑块22连接,第二支撑体32的第二端通过柔性连接件33与保护壳主体10连接。
可以理解的,柔性连接件33包括第一部位33a、第二部位33b和第三部位33c。第一支撑体3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部位33a与第二支撑体3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体3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二部位33b与滑块2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体32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三部位33c与保护壳主体10转动连接。
滑块22通过在滑轨21上运动,使得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33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从而调节支撑机构30处于不同程度的支撑状态,进而调节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
示例性地,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33相向转动,从而缩小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增加支撑机构30的展开程度,进而提高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通过二者之间的柔性连接件33背向转动,从而扩大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降低支撑机构30的展开程度,进而减小支撑机构30支撑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角度。
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处于横屏状态进行支撑。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相向转动,从而缩小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进而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在横屏状态下的支撑角度。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背向转动,从而扩大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进而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在横屏状态下的支撑角度。
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处于竖屏状态进行支撑。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相向转动,从而缩小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进而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在竖屏状态下的支撑角度。滑块22在滑轨21上向远离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背向转动,从而扩大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进而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对电子设备200在竖屏状态下的支撑角度。
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可以包括刚性材料,也可以包括其他刚性较佳的材料。例如,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可以为金属或合金、玻璃、POM材料等,此处不作限定。其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互为不同的材料。
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的形状可以为片状结构,例如片状结构可以为矩形片、圆形片、三角片或椭圆形片等合适的形状。其中,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柔性连接件33可以包括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可以包括聚氨酯(poly urethane,PU)皮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以柔性连接件33包括PU皮革为例,PU皮革可以同时连接第一支撑体31的至少一面、第二支撑体32的至少一面、以及滑块22。其中,PU皮革可以包覆滑块22的第二部分222。
示例性地,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个PU皮革,该一个PU皮革同时连接第一支撑体3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和第二支撑体32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并且该一个PU皮革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22的第二部分222和保护壳主体10的主体部11。
又示例性地,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两个PU皮革,其中一个PU皮革同时连接第一支撑体3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和第二支撑体32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另一个PU皮革同时连接第一支撑体31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和第二支撑体32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并且,两个PU皮革的第一端相互连接且与滑块22的第二部分222连接,两个PU皮革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且与保护壳主体10的主体部11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PU皮革中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侧边也可以相互连接。可以理解地,两个PU皮革将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完全包覆。这样,能够遮蔽第一支撑体31和第二支撑体32,提高支撑机构30的整体美观度。
如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保护壳100还包括第三磁吸件70。第三磁吸件70位于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30a与滑轨21之间。相应地,第二支撑体32包括第四磁吸件32b。第三磁吸件70和第四磁吸件32b可以相互吸附,第三磁吸件70用于吸附第四磁吸件32b以将第二支撑体32的位置限定在第三磁吸件70处,从而保持支撑机构30在收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磁吸件70可以为磁铁,第四磁吸件32b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铁、钴和镍等元素的金属或合金。
第三磁吸件70可以沿滑轨21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滑轨21靠近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的位置。示例性地,第三磁吸件70可以与滑轨21相贴设置,也可以与滑轨21间隔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另外,第三磁吸件70可以设置于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从而第三磁吸件70可以和支撑机构30直接接触。
在支撑机构30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体32向远离保护壳主体10的方向伸出,第二支撑体32上的第四磁吸件32b距离第三磁吸件70较远,第二支撑体32受到的吸力较小,不会对支撑机构30的支撑造成影响。
在支撑机构3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支撑体32向靠近保护壳主体10的方向铺平,第二支撑体32上的第四磁吸件32b贴近第三磁吸件70并且贴设面积较大,第二支撑体32受到的吸力较大,从而能够将具有第四磁吸件32b的第二支撑体32牢固地贴附在第三磁吸件70,保持支撑机构30在收纳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磁吸件32b可以为磁铁,第三磁吸件70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三磁吸件70可以为磁铁,第四磁吸件32b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料的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主体部11上还可以开设用于容纳滑轨21的第一凹槽11a。固定部211固定于第一凹槽11a的槽底。第一凹槽11a可以降低滑轨21相对于主体部11凸起的高度,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外侧壁的平坦度。
如图18和图19所示,主体部11上可以开设有第三通孔112。第三通孔112贯穿主体部11,从而连通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和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柔性连接件33的第一端可以穿过第三通孔112,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这样,支撑机构30与主体部11的连接位置在主体部11内侧,不会暴露在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外表面,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外形的美观性。并且,柔性连接件33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通孔112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能够便于增加柔性连接件33与主体部11之间的固定面积,提升柔性连接件33与保护壳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其中,第三通孔112的开口形状和开口面积可以与柔性连接件33的横截面相适配。可以理解地,柔性连接件33穿过第三通孔112,同时第三通孔112也限定了柔性连接件33在主体部11上的位置。
如图18和图19所示,电子设备保护壳10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80。保护层80覆盖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并且暴露出滑轨21的轨道开口。滑块22的第一部分221位于保护层80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滑块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保护层80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示例性地,保护层80开设有第五通孔81,第五通孔81的开口形状和开口面积与滑轨21的轨道开口K相适配,第五通孔81和轨道开口K对位设置,从而保护层80覆盖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并且暴露出滑轨21的轨道开口。示例性地,第五通孔81的开口面积大于轨道开口的开口面积。
另外,在主体部11还包括摄像头开口111和第三通孔112的情况下,保护层80可以适配性的开设通孔,以暴露出电子设备的摄像头、以及使支撑机构30的第一端穿过主体部11的第三通孔112。这些通孔的开设方式与第五通孔81对应轨道开口的开设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主体部11上还可以还设有第三凹槽113。第三凹槽113的开槽面积与保护层80的面积大致相等,并且第三凹槽113的开槽形状与保护层80的形状大致相同。第三凹槽113用于容纳保护层80。这样,第三凹槽113能够降低主体部11和保护层80整体的厚度,进而降低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厚度,提高用户握持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手感。
保护层80可以包括PU皮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以保护层80包括PU皮革为例,PU皮革可以覆盖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并且暴露出滑轨21的轨道开口。PU皮相较于保护壳主体10的PC材质而言质地较为柔软,能够提升用户握持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手感。并且,在电子设备保护壳100摔落的情况下,质地更为柔软的PU皮革能够起到对冲击缓冲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对电子设备的保护效果。
另外,PU皮革的颜色丰富,将PU皮革作为保护层80能够丰富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外观颜色,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美观性。
基于保护层80,如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保护壳100还可以包括第五磁吸件90。第五磁吸件90可以位于保护层80和主体部11之间,示例性地,第五磁吸件90可以固定于主体部11上。第五磁吸件90可以位于第三磁吸件70与主体部11之间,并且第五磁吸件90可以与第三磁吸件70相互吸附。第五磁吸件90用于透过保护层80吸附第三磁吸件70,以限定第三磁吸件70的。
在第三磁吸件70为金属材料时,第五磁吸件90可以为磁铁;在第三磁吸件70为磁铁时,第五磁吸件90可以为金属材料,也可以为与第三磁吸件70极性相反的磁铁;此处不作限定。
另外,如图18所示,主体部11上可以开设第四凹槽114以容纳第五磁吸件90,使得主体部11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与第五磁吸件90远离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大致齐平,从而为保护层80提供平坦的贴附面,也使得保护层80具有平坦的外表面,提高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的握持舒适度和美观度。
图20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保护壳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1所示,主体部11靠近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b。第二凹槽11b可以与第三通孔112连通,可以理解地,第二凹槽11b与第三通孔112之间没有槽壁。柔性连接件33的第一端穿过第三通孔112并固定于第二凹槽11b的槽底。第二凹槽11b的凹陷高度可以与柔性连接件33的厚度大致相等,从而第二凹槽11b的槽口和柔性连接件33的第一端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共同提供平坦的表面,便于与保护壳主体10收纳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200和如上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保护壳100。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均可以由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电子设备保护壳100来实现,或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电子设备保护壳100相关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100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壳主体,用于包覆至少部分电子设备;
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保护壳主体上,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受力壁,所述滑轨包括第二受力壁,所述滑块的第一受力壁与所述滑轨的第二受力壁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且所述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与所述第二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
支撑机构,其第一端与所述保护壳主体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运动以使所述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开设有第一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嵌设于所述滑轨内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滑轨外部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外壁包括所述第一受力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包括贯穿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至少部分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形状为圆角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受力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聚甲醛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结构最靠近所述第一受力壁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受力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1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轨盖,所述轨盖设置有贯穿所述轨盖的轨道开口,所述滑块部分位于所述轨道开口内,所述轨道开口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受力壁,所述滑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受力壁,两个所述第二受力壁和两个所述第一受力壁一一对应配合分别形成所述相互作用力,其中,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受力壁和所述第二受力壁中所述第一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与所述第二受力壁的弹性形变程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轨盖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轨道开口至少一侧的第二镂空结构,所述第二镂空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至少部分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轨盖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受力壁设置有凸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开口沿着一直线方向延伸,在垂直于所述轨道开口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凸点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镂空结构正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磁吸件以限定所述滑块的位置,保持所述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或收纳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滑轨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磁吸件以限定所述滑块的位置,保持所述支撑机构在支撑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主体包括所述轨盖,所述滑轨的轨道开口贯穿所述保护壳主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主体远离所述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上,所述保护壳主体和所述滑轨为相互连接的一体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壳主体转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滑块、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
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保护壳主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保护壳还包括:
第三磁吸件,位于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滑轨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用于吸附所述第四磁吸件以限定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位置,保持所述支撑机构在收纳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柔性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固定于所述保护壳主体靠近所述电子设备一侧的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块包括相同材料。
22.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2310187413.4A 2023-02-21 2023-02-21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Pending CN117255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413.4A CN117255507A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413.4A CN117255507A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5507A true CN117255507A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7413.4A Pending CN117255507A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5550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202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01998789A (zh) * 2009-08-26 201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模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CN102760390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391543A (zh) * 2010-06-07 2015-03-04 泰格斯集团国际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
CN105376970A (zh) * 2014-08-11 2016-03-0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附接系统
CN215488610U (zh) * 2021-01-19 2022-01-11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202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01998789A (zh) * 2009-08-26 2011-03-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模组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CN104391543A (zh) * 2010-06-07 2015-03-04 泰格斯集团国际公司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体
CN102760390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5376970A (zh) * 2014-08-11 2016-03-0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附接系统
CN215488610U (zh) * 2021-01-19 2022-01-11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9410B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 단말기의 반 자동 슬라이딩 장치
US9049792B2 (en) Protection cover and portable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040204056A1 (en) Charger with rotating pocket and detachable pocket insert
KR101066162B1 (ko) 바-타입 휴대폰용 케이스
KR200451999Y1 (ko) 휴대폰용 보호케이스
EP2187600A1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EP2533129A2 (en)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879543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모듈
KR20060100126A (ko) 모듈 교체형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7255507A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组件
EP1734725B1 (en)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sliding module
KR101241450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및 틸트 힌지모듈
KR100580104B1 (ko)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장치
CN212992380U (zh) 一种带有夹子的隐形支架手机壳
CN213213573U (zh) 保护壳
KR200342941Y1 (ko) 회전 가능한 카메라 모듈을 갖는 슬라이드식 휴대폰단말기 및 회전 기구
CN209897099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KR101253328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힌지모듈
JP3873161B2 (ja) 携帯端末機
CN218162541U (zh) 一种手机壳
KR200359903Y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조립체
CN220022862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
KR20110131779A (ko) 모바일 단말기용 오토틸트형 스탠드
CN220043474U (zh) 指环支架、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0323903Y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폰의 슬라이드 트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