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3425A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3425A
CN117243425A CN202210658155.9A CN202210658155A CN117243425A CN 117243425 A CN117243425 A CN 117243425A CN 202210658155 A CN202210658155 A CN 202210658155A CN 117243425 A CN117243425 A CN 117243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substrate
induction coil
heater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81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媛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81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3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3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3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7Temperature control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中,气雾生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体,被配置为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基体,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第一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第一空气通道,并在第一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将空气在被感应线圈围绕的第一基体的空气通道内加热后,再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以通过热空气加热的形式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Description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气雾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包含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已知的加热装置,通过在蜂窝结构的散热部件外围绕布置加热元件,通过加热元件加热蜂窝结构的散热部件,进而使空气再穿过散热部件内的蜂窝孔时被加热形成热气流;而后再通过该热气流加热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体,被配置为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被构造成沿预定方向有序地布置于所述第一基体内。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具有0.01mm~3mm的直径。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被构造成是沿所述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被布置成沿所述第一基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体。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被构造成是蜂窝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用于引导交变电流流经所述感应线圈,以使所述感应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是导体;
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感应线圈间接导通。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第一电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第二电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所述感应线圈被布置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延伸;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基体具有10~40mm的延伸长度;和/或,所述第一基体具有5~8mm的外径。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磁屏蔽层,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以在所述感应线圈外提供磁屏蔽。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绝热层,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以阻止或减少热量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向外的扩散。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
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基体是感受性的,并被构造成能由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或,所述第二基体是非感受性的,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感应线圈和/或第一基体是导热的。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感应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连接于所述感应线圈上;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具有不同的材质,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感测所述感应线圈温度的热电偶。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所述第一基体的横截面上是均匀布置的;
或,所述第一基体包括沿径向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中心区域和外侧区域;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在所述中心区域的数量或分布密度小于所述外侧区域的数量或分布密度。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体,被配置为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被加热。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感应线圈是通过导线材料于所述第一基体外侧表面螺旋缠绕形成的。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线圈;
至少一个第二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线圈;
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以上气雾生成装置,通过将空气在被感应线圈围绕的第一基体的空气通道内加热后,再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以通过热空气加热的形式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加热器一个视角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加热器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体的示意图;
图6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感应线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中基体截面上的温场分布示意图;
图9是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体截面上的温场分布示意图;
图10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一个视角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一个视角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加热器制备中于基体前体外形成电极的示意图;
图13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而非燃烧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例如烟支,进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或释放形成供吸食的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100,例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以及根据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接收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后,有部分是露出于气雾生成装置100外的例如过滤嘴,供用户抽吸是有利的。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100的构造可以参见图1所示,装置的外形整体大致被构造为扁筒形状,气雾生成装置100的外部构件包括:
壳体10,其内部为中空的构造,进而形成可用于电子器件和加热器件等必要功能部件的装配空间;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
以及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接收口111,位于近端110;在使用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能通过接收口111至少部分接受壳体10内,或者通过该接收口111从壳体10内移除;
壁12,至少部分围绕或界定腔室,腔室以用于接收通过接收口111伸入至外壳10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至少部分;
空气通道150,位于腔室与进气口121之间;进而在使用中空气通道150提供由进气口121进入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的通道路径,如图1中箭头R11所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壁12是管状的。以及,壁12在外壳10内是不可拆卸或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用于供电的电芯130;优选地该电芯130是可充电的直流电芯130,并能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后进行充电;
电路板140,布置有电路。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生成装置100还包括:
加热器30,至少部分加热在抽吸中穿过加热器30的空气,并通过加热后的热空气对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进行加热。
具体地,根据图1所示,加热器30被定位于空气通道150与腔室之间;以及,加热器30被定位于壁12与空气通道150之间;进而加热器30将抽吸中通过空气通道150进入腔室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后再将加热后的热空气输出给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
为了装配或气流的输出,在图1的实施中加热器30与壁12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0。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0以用于在壁12与加热器30之间提供支撑;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元件40还用于在它们之间提供保持,以使加热器30与壁12界定的腔室之间保持有大于1mm的间距;以使加热器30和接收于腔室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是不接触的,而仅能通过热空气进行加热。
在图1的实施中,加热器30与壁12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密封元件40。柔性的密封元件40是由例如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柔性材质制备的。或者至少一个密封元件40用于在加热器30与壁12之间提供气密密封,以最大化地阻止由加热器30输出的热空气在加热器30与壁12之间逸出。
在以上优选的实施中,支撑元件40或密封元件40是至少部分围绕加热器30/壁12的环形形状。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所示,加热器30包括:
基体31,被构造成是沿壳体10的纵向方向布置的;以及,基体31被构造成是柱状的形状,更加优选地基体31是圆柱形状;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基体31是方柱状或棱柱状。以及,基体31是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的;以及,基体31可以由感受性的金属或合金制备,例如铁铝合金、铁合金、镍合金、铁镍合金、铁铜合金、含碳合金或石墨合金、镍等。具体地,基体31是由410级或420级或430级的不锈钢、或坡莫合金、铁铝合金等制备的。又例如,基体31则可是蜂窝结构的多孔镍等。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基体31具有大约10~40mm的延伸长度;以及基体31具有大约5~8mm的外径。
基体31具有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上端310和下端320;以及,基体31具有预定方向有序地布置的若干空气通道311;以及在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是沿基体31的轴向方向平直延伸的。以及,若干空气通道311沿基体31的轴向方向贯穿基体31。若干空气通道311可在致密材料制备的基体31形成通孔的形式;以及在一些实施中,空气通道311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形状;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空气通道311还可以是六角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式的横截面形状。
以及在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内是有序地布置的。空气通道311的延伸是具有预定方向的,而非无序地。以及在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内是阵列地布置的。以及在实施中,空气能穿过空气通道311,并在空气通道311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如图1中箭头R12所示。以及在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内的布置,使基体31呈蜂窝结构的形式。
在图2至图4及一些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内是基本均匀分布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内是非均匀分布的。例如,若干空气通道311在基体31的中心区域的数量/密度小于或大于靠近外侧区域的数量/分布密度。在实施中,对应于柱状形状的基体31,基体31的中心区域基本可是沿径向方向与横截面的中心的距离等于直径的1/2内的区域;外侧部分即围绕中心区域外的区域部分。“分布密度”可以是横截面中单位面积内所含有空气通道311的数量;或者“分布密度”可以表征为是空气通道311所占据的体积,例如,空气通道311在中心区域的分布密度可以表征为空气通道311在中心区域的体积。
以及在实施中,空气通道311具有相对大的直径,例如直径介于0.01mm~3mm范围,更加优选0.01~1.0mm,进而使空气顺畅流过。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空气通道311的横截面积或直径沿轴向方向上基本均是恒定和相同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空气通道311的横截面积或直径是变化的,例如空气通道311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或直径沿靠近上端310的方向是逐渐减小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31是致密的感受性材料;相应地,空气通道311是通过将基体31进行激光致孔、蚀刻等方式形成的。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4所示,加热器30包括:
感应线圈32,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感应线圈32被构造成是围绕基体31的螺旋线圈;感应线圈32被构造成是由电路板140提供交变电流,进而产生穿透基体31的变化磁场,进而诱导基体31发热以加热空气。
一些实施中,感应线圈32的材质采用相对低电阻率的优良导体金属的材质制备,例如金、银、铜或含有它们的合金。当然,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感应线圈32的表面通过喷绝缘层或漆包线等方式使表面绝缘。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感应线圈32还可以采用磁性良导体材料,可包括铁磁性材料如铁磁性铁、铁磁性钢、或400系列不锈钢形成;不锈钢例如410级或420级或430级不锈钢。感应线圈32还可以采用软磁材料,如坡莫合金、铁铝合金等制备;自身能在磁场中发热,以提升热量的产生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则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基体31是由非感受性的导热材质制备的,例如高导热的氧化铝陶瓷、导热玻璃等;基体31通过接收感应线圈32自身的热量进而加热空气。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电路板140供应到感应线圈32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介于80KHz~800KHz;更具体地,所述频率可以在大约200KHz到500KHz的范围。在一个最通常的实施中,电路板140通常包括电容,并通过电容与感应线圈32组成LC谐振电路;以及,电路板140通过按照以上预定的频率驱动LC谐振电路振荡从而形成流过感应线圈32的交变电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芯130提供的直流供电电压在约2.5V至约9.0V的范围内,电芯130可提供的直流电流的安培数在约2.5A至约20A的范围内。
在图2至图4的实施中,感应线圈32是常规的截面为扁形的导线材料缠绕的;进而感应线圈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沿垂直于纵向的径向延伸的尺寸,从而使感应线圈32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呈扁的矩形形状。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感应线圈32是由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导线材料缠绕制备的。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感应线圈32具有大约与基体31相等的长度;例如感应线圈32具有10~40mm的延伸长度;以及,感应线圈32具有大约6~18个匝数。以及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中,感应线圈32的相邻匝数之间的间距是较小的,使感应线圈32是较密的;例如感应线圈32的相邻匝数之间的间距介于0.1~0.5mm,对于减小气隙和提升电感值是有利的。
以及,感应线圈32是漆包线或表面绝缘层的导线制备的;或者基体31的表面是具有绝缘层的,绝缘层例如阳极氧化层、无机胶、玻璃釉、陶瓷涂层;进而使感应线圈32与基体31之间是绝缘的。
感应线圈32的第一端设置有导线321,第二端设置有导线322;装配中,导线321和导线322连接至电路板140,以在感应线圈32和电路板140之间引导电流。
以及在又一些优选的实施中,加热器30还包括:
表面隔热层,通过喷涂或沉积或卷绕或包裹在感应线圈32外;在使用中,表面隔热层可以有助于阻止或减少加热器30的热量沿径向向外的扩散,表面隔热层可以包括表面包覆的玻璃浆料、玻璃釉等材质,也可为流延片等包覆的陶瓷层,同样可为低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层。
以及在又一些优选的实施中,加热器30还包括:
电磁屏蔽层,通过喷涂或沉积或卷绕或包裹在感应线圈32外,以在感应线圈32外提供磁屏蔽;电磁屏蔽层例如磁屏蔽膜。磁屏蔽膜可以进一步包括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例如图5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例的基体31a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基体31a包括:
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上端310a和下端320a;
以及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的凸沿3110a,位于或靠近上端310a;
以及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出的凸沿3130a,位于或靠近下端320a;
进而基体31a具有位于凸沿3110a和凸沿3130a之间的部分3120a。
以及基体31a相对使部分3120a界定有位于凸沿3110a和凸沿3130a之间的凹槽。在装配中,感应线圈32缠绕或围绕部分3120a外,并感应线圈32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凸沿3110a和凸沿3130a进行固定,对于装配中定位和稳定保持是有利的。
或者图6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加热器30包括:
至少一个基体31b,可大致是沿加热器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例如基体31b可大致是柱状的形状;基体31b上设置有若干轴向贯穿基体31b的空气通道311b,以使基体31b呈蜂窝结构;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32b,可被布置成是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b外的螺旋线圈;
至少一个基体33b,围绕或包围感应线圈32b;以及,基体33b上若干轴向贯穿基体33b的空气通道331b,使基体33b也呈蜂窝结构。
位于外层的基体33b在使用中,部分既作为加热空气和输出热空气的加热源,同时担当在外侧的隔热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中,基体31b和基体33b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是由感受性的材质制备的。或者,基体31b和基体33b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均是非感受性材质制备的;例如高导热的陶瓷、玻璃等。
或者,基体31b是感受性材质制备的,能被磁场穿透而发热;基体33b是非感受性的导热材质制备的,能传导基体31b或感应线圈32b的热量以加热空气。
以及在一些实施中,基体33b的空气通道331b的直径是与基体31b的空气通道311b的直径相同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基体33b的空气通道331b的直径大于基体31b的空气通道311b的直径。
以及,基体33b的空气通道331b的数量小于基体31b的空气通道311b的数量。
以及,感应线圈32b与基体31b是彼此导热的;或者,感应线圈32b与基体33b是彼此导热的。
以及在该实施例的加热器30中,基体31b、感应线圈32b和基体33b之间通过粘胶、釉料等使它们紧密粘结的;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加热器30还包括有卡扣、卡槽结构将它们三者紧固地组合一起。
或者在一些实施中,感应线圈32b的长度小于基体31b和基体33b中任意一者或两者的长度;进而对于依次将它们装配是有利的。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加热器30包括有:
电阻加热线圈32b;基体31b和/或基体33b通过接收电阻加热线圈32b的热量而发热,进而加热穿过空气通道311b和/或空气通道331b内空气,而后再将热空气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
或者在一些实施中,空气通道311b在基体31b内是均匀布置的。以及图8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均匀分布的空气通道311b的基体31b通过传导的方式接收电阻加热线圈32b时,基体31b截面上的温场分布示意图。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空气通道311b在基体31b内是非均匀布置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中,空气通道311b在基体31b的中心区域是没有布置的;或者,空气通道311b在基体31b的中心区域的数量或密度小于靠近外侧区域的数量/分布密度。在实施中,对应于柱状形状的基体31b,基体31b的中心区域基本可是沿径向方向与横截面的中心的距离等于直径的1/2内的区域;外侧部分即围绕中心区域外的区域部分。以及,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空气通道311b避开基体31b的中心区域布置时基体31b截面上的温场分布示意图。对于促进空气在外侧较高温度的区域穿过从而尽可能地利用热量是有利的。
以及进一步参见图6和图7所示,感应线圈32b的两端还设设置有:
导线321b和导线322b,以用于对感应线圈32b供电;以及,
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通过焊接或表面贴装等连接于感应线圈32b上;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分别采用不同的热电偶材质,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感测感应线圈32b温度的热电偶。例如,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分别采用镍铜合金、镍硅合金、镍、镍铬合金中的两种。
以及进一步根据图7的优选实施中,为使热电偶能准确监测感应线圈32b最高区域的温度,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焊接于感应线圈32b的连接位置基本是位于感应线圈32b轴向方向的中间区域的。例如图7中,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焊接于感应线圈32b的连接位置,与感应线圈32b的上端的距离d1介于感应线圈32b的轴向长度的1/3~2/3。
以及在实施中,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是通过焊接等连接于感应线圈32b的同一位置的。或者在图7的实施中,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是通过焊接等连接于感应线圈32b的不同位置的。
或者又一些变化实施中,导线321b与感应线圈32b的第一端是通过导体材质制备的基体33b间接导通的。例如导线321b和感应线圈32b的第一端均是焊接于基体33b上的,进而形成间接导通。
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加热器30可以通过在基体31/31a/31b的表面焊接热电偶、或者贴装温度传感器例如PT1000进而感测基体31/31a/31b的温度。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基体31/31a/31b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贴装温度传感器的凹槽、或者用于容纳焊接的热电偶丝的导线槽,以便于安装和固定温度传感器/焊接的热电偶丝。
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基体31/31a/31b是发泡金属材质制备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中,基体31/31a/31b包括泡沫镍。
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是通过焊接等连接于感应线圈32b外表面的,对于焊接操作是便利的。或者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第一热电偶丝341b和第二热电偶丝342b是通过焊接等连接于感应线圈32b的内表面的。
或者图10示出了又一个变化实施例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加热器30包括:
基体31c,是由感受性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的;
基体31c是导体;
以及,基体31c具有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上端310c和下端320c;以及沿轴向方向贯穿的空气通道311c;
感应线圈32c,是螺旋线圈,布置成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c上;
感应线圈32c靠近上端310c的第一端,通过焊料焊接等在连接位置B1处与基体31c连接导通。
以及,加热器30还包括:
导线321c,在基体31c靠近下端320c的连接位置B2处通过焊料焊接等与基体31c连接导通,进而间接地与感应线圈32c的第一端导通;
导线322c,直接与感应线圈32c靠近下端320c的第二端连接导通;
进而在使用中,通过导线321c和导线322c对感应线圈32c供电。
该实施例中,加热器30中用于对感应线圈32c供电的导线321c和导线322c,均是在靠近基体31c的下端320c焊接后引出,对于批量制备是有利的。
或者图11示出了又一个便于通过绕线设备大批量制备的加热器30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加热器30包括:
基体31d,是由感受性的金属或合金材质制备的;基体31d是导体;以及,基体31d的表面是绝缘的;以及,基体31d具有沿轴向方向相背离的上端310d和下端320d;以及,基体31d具有沿轴向方向贯穿的空气通道311d;
感应线圈32d,是螺旋线圈,布置成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d上;
电极35d,位于基体31d的上端310d,至少部分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d上;电极36d,位于基体31d的下端320d,至少部分围绕并结合于基体31d上;电极35d和/或电极36d通常可以采用电极环、电极帽、印刷的电极涂层等;
感应线圈32d被布置成是于电极35d和电极36d之间延伸,并缠绕在基体31d外的;以及,感应线圈32d的两端分别是连接于电极35d和电极36d上的;
导线321d,通过焊接或连接于电极35d上进而与感应线圈32d的第一端间接导通;导线322d通过焊接或连接于电极36d上进而与感应线圈32d的第二端间接导通。
以及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被构造成是电极帽、电极环、点电极、板电极或轨道型电极中的任意一种。以及在又一些变化的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至少部分是可弯曲或可变形的。
在优选的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基本与相同的形状或尺寸。
在优选的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的至少部分是曲面的。
在优选的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具有大约1×10-5Ωm~1×10-9Ωm之间的电阻率。以及在实施中,电极35d和电极36d采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或合金制备,例如金银铜或它们的合金。
以上加热器30通过绕线设备模块化或批量化制备是便利的,例如采用绕线设备制备以上加热器30的包括可以包括:
S10,获取基体前体31e,并于基体前体31e外分别间隔地套设或喷涂或印刷或沉积等形成若干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若干电极35d和电极36d;
电极35d和电极36d之间的间隔布置的间距是周期地呈现的;例如图12中,电极35d和电极36d的依次间隔布置是按照间隔距离C1和间隔距离C2是交替地出现或进行的;间隔距离C1是大于间隔距离C2的;
S20,通过绕线设备将形成感应线圈32d的导线材料于基体31d外进行缠绕,具体地缠绕形成感应线圈32d是在间隔距离C1之间进行的;
以及缠绕形成感应线圈32d后,将位于间隔距离C1内的感应线圈32d的两端分别通过打激光等直接焊接于两端的电极35d和电极36d上;
S30,进一步于电极35d和电极36d分别焊接引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在感应线圈32d、电极35d和电极36d的表面喷涂釉层等保护或包裹层;
S40,用切割设备例如砂轮在间隔距离C2处对基体前体31e进行切割;切割完成之后,即可获得大量的加热器30d的单体。
以上加热器30通过采用现有制备螺线管线圈的绕线设备,于基体前体31e外间隔缠绕形成感应线圈32d并焊接固定;而后再焊接引线并切割,即可批量制备加热器30的单体;对于大量制备是有利的。
进一步图13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100的示意图;包括有: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加热器30k和第二加热器60k。
其中,第二加热器60k比第一加热器30k更靠近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以及,空气依次经第一加热器30k和第二加热器60k被加热至预定的温度后,输出至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
第二加热器60k和第一加热器30k之间通过隔离器50k分隔;以及,隔离器50k还用于在第二加热器60k和第一加热器30k的边缘处提供密封。
第一加热器30k位于第二加热器60k的上游,以及第二加热器60k位于第一加热器30k是不接触的。
以及,第一加热器30k用于将空气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后输出至第二加热器60k,以及第二加热器60进一步再将空气加热至第二预定温度后输出至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以及,第二预定温度高于第一预定温度。
第一加热器30k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加热器60的延伸长度。以及气雾生成装置100仅包括两个加热器。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气雾生成装置100可以包括更多的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的加热器。
在又一些实施中,在抽吸的过程中,第一加热器30k内供空气穿过的通道的截面积大于第二加热器60内供空气穿过的通道的截面积。具体地,可以是第一加热器30k中加热元件的加热层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加热器60中加热元件的加热层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图14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100的示意图;包括有:
加热器30i,包括有:
基体31i,基本是纵长延伸的;并且基体31i内具有若干空气通道;
第一感应线圈3210i,部分围绕基体31i上,并沿基体31i的轴向方向延伸一定的距离;
第二感应线圈3220i,部分围绕基体31i上,并沿基体31i的轴向方向延伸一定的距离;
第一感应线圈3210i和第二感应线圈3220i是间隔布置的,以及它们是不接触的;以及第一感应线圈3210i和第二感应线圈3220i可以独立地连接至电路板140i,进而独立地由电路板140i驱动加热的。
以及,第一感应线圈3210i布置于第二感应线圈3220i的上游。在抽吸过程中,以及第一感应线圈3210i用于将基体31i被第一感应线圈3210i围绕的部分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第二感应线圈3220i用于将基体31i被第二感应线圈3220i围绕的部分加热至第二预定温度;在抽吸中,空气经由基体31i被第一感应线圈3210i围绕的部分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后,基体31i被第二感应线圈3220i围绕的部分加热至第二预定温度,最终再输出至腔室/气溶胶生成制品1000。以及,第二预定温度高于第一预定温度。
以及气雾生成装置100仅包括两个感应线圈。或者在又一些实施中,气雾生成装置100可以包括更多的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的感应线圈。
以及在又一些实施中,第一感应线圈3210i和第二感应线圈3220i是同时加热的。以及在又一些实施中,第一感应线圈3210i和第二感应线圈3220i是不同时加热的。
以及,第一感应线圈3210i和第二感应线圈3220i可以是交替地启动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体,被配置为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被构造成沿预定方向有序地布置于所述第一基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具有0.01mm~3mm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被构造成是沿所述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被布置成沿所述第一基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被构造成是蜂窝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用于引导交变电流流经所述感应线圈,以使所述感应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是导体;
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中的其中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感应线圈间接导通。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第一电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第二电极,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
所述感应线圈被布置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延伸;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具有10~40mm的延伸长度;和/或,所述第一基体具有5~8mm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磁屏蔽层,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以在所述感应线圈外提供磁屏蔽。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绝热层,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以阻止或减少热量沿所述加热器的径向向外的扩散。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感应线圈;
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是感受性的,并被构造成能由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或,所述第二基体是非感受性的,所述第二基体与所述感应线圈和/或第一基体是导热的。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导线材料的截面被构造成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还包括:
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连接于所述感应线圈上;第一热电偶丝和第二热电偶丝具有不同的材质,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用于感测所述感应线圈温度的热电偶。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所述第一基体的横截面上是均匀布置的;
或,所述第一基体包括沿径向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中心区域和外侧区域;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在所述中心区域的数量或分布密度小于所述外侧区域的数量或分布密度。
16.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体,被配置为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基体,并用于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空气通道;在使用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内被加热。
17.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至少一个线圈;
至少一个第二基体,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线圈;
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空气通道;在抽吸中,空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并在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内被加热后输出至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02210658155.9A 2022-06-10 2022-06-10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Pending CN117243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8155.9A CN117243425A (zh) 2022-06-10 2022-06-10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8155.9A CN117243425A (zh) 2022-06-10 2022-06-10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3425A true CN117243425A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8155.9A Pending CN117243425A (zh) 2022-06-10 2022-06-10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34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7658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EP3606366B1 (en) Vaporizer unit for a personal vaporizer device
KR102500897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용 히터 및 심지 조립체
CN21807352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7243425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3576048A (zh) 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受器、气雾生成装置
CN218073524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7184817U (zh) 加热器、气雾生成装置及气雾生成系统
JP2023541923A (ja) 断熱および電気的絶縁を備えたヒーター管
CN21883198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
CN21760959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9353086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117770525A (zh) 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
CN21835462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感应线圈
CN218999547U (zh) 气雾生成装置
CN218073475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3070259A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O2023070285A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N220545834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826789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3070269A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CN21807347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1918281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CN220109135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WO2023138442A1 (zh) 气雾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