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3849A -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3849A
CN117213849A CN202311211588.0A CN202311211588A CN117213849A CN 117213849 A CN117213849 A CN 117213849A CN 202311211588 A CN202311211588 A CN 202311211588A CN 117213849 A CN117213849 A CN 117213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rod
torsional strength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15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3849B (zh
Inventor
董松鹤
范明杰
毛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dun Different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dun Different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dun Different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dun Different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15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3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3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3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3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3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测试实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盖,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具备对差速器多方位进行固定,自动化检测以及降低测试误差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目前技术中无法实现灵活拆装,在测试中一般由人工固定一端卡住不动,然后手工转动差速器,对差速器的固定不够全面,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检测的误差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测试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一种用于分配驱动力的装置,通常用于汽车和其他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差速器能够使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轮可以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适应转弯时内外轮的不同行驶距离,由于差速器在汽车制造中充当重要角色,所以差速器再出厂前必须进行扭矩检测,以验证其是否达到出厂投入使用要求。
目前的检测技术中差速器与工作台之间无法实现灵活拆装,在测试中一般由人工固定一端卡住不动,然后手工转动差速器,对差速器的固定不够全面,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检测的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具备对差速器多方位进行固定,自动化检测以及降低测试误差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无法实现灵活拆装,在测试中一般由人工固定一端卡住不动,然后手工转动差速器,对差速器的固定不够全面,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检测的误差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盖,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金属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电机,所述制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制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与制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取杆,所述夹取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与螺套固定连接,所述夹取杆用于夹持差速器,所述夹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套。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差速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被动转盘,所述被动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被动齿轮,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左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金属外壳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刹车卡钳本体,所述刹车卡钳刹车卡钳本体的一侧与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六棱杆,所述六棱杆的一侧与驱动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部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底部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所述旋转转盘的内部与驱动转轴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与孔洞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与第一气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的一侧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头。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腔的底部开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一侧与工作台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一侧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一侧与凹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通过设置气缸和金属盖,气缸带动金属盖向下移动,当金属盖接触到插销头时,改变了第一气腔内部的气压结构,在气体管道的作用下,第二气腔内部的气压结构也被改变,使第二插销远离凹槽,金属盖的外侧在凹槽的内壁上滑动,将差速器送入凹槽的底部,达到方便下一步进行检测的目的,实现自动检测,减少检测误差有益效果。
2、该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通过设置限位杆与孔洞,在被动转盘向旋转转盘靠近的时候,被动转盘上的孔洞与旋转转盘上的限位杆相互结合在一起,在三根限位杆的限制下,被动转盘被固定在旋转转盘上不能左右移动,达到限制被动转盘左右移动的目的,实现固定差速器左右方向的有益效果。
3、该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通过设置第二插销,当金属盖离开插销头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插销恢复原状,第二插销将被动转盘固定在旋转转盘上不能上下移动,达到限制被动转盘上下移动的目的,实现固定差速器上下方向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金属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台和旋转转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板;3、气缸;4、伸缩杆;5、金属盖;6、凹槽;7、驱动电机;8、旋转电机;9、制动电机;10、制动杆;11、螺杆;12、螺套;13、限制块;14、固定环;15、固定杆;16、夹取杆;17、连接杆;18、连接块;19、摩擦套;20、金属外壳;21、被动转盘;22、孔洞;23、被动齿轮;24、第一齿轮;25、主动齿轮;26、驱动槽;27、第二齿轮;28、驱动转轴;29、刹车盘;30、刹车卡钳本体;31、六棱杆;32、旋转杆;33、旋转齿轮;34、第一轴承;35、驱动齿轮;36、第二轴承;37、旋转转盘;38、限位杆;39、第一气腔;40、第一弹簧;41、第一滑动块;42、第一插销;43、插销头;44、气体通道;45、第二气腔;46、第二滑动块;47、第二插销;48、限位槽;49、第二弹簧;50、限位块;51、滑动杆;52、阻挡片;5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6,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缸3,气缸3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伸缩杆4,伸缩杆4作为气缸3的输出轴,支撑板2上滑动连接有伸缩杆4,用于驱动金属盖5的移动,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金属盖5,金属盖5设置成锥形漏斗状结构,工作台1的上端开设有一个凹槽6,凹槽6的形状设置成圆柱体,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7,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电机8。
金属盖5内部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制动电机9,制动电机9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制动杆10,制动杆10是制动电机9的输出轴,制动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螺杆11,螺杆11螺纹连接有一个螺套12,螺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限制块13,限制块13设置成圆柱体且半径大于螺杆11的半径。
制动电机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环14,固定环14的内部与制动杆10转动连接,固定环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设置成两个且分别固定可连接在固定环14的两侧,每个固定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夹取杆16,夹取杆16用于夹持差速器,每个夹取杆16的一侧侧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块18,连接杆17分别设置在连接块18的两侧,连接块18的内部与螺套12固定连接,每个夹取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摩擦套19。
所述差速器包括金属外壳20,金属外壳20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被动转盘21,被动转盘2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孔眼,方便驱动转轴28上的六棱杆31穿过被动转盘21和旋转转盘37与主动齿轮25上的驱动槽26结合在一起,被动转盘21的一侧开设有三个孔洞22,金属外壳20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被动齿轮23,金属外壳20的内部左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4,第一齿轮24的一侧与被动齿轮23啮合连接,金属外壳20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25,主动齿轮25的一侧与第一齿轮24啮合连接,主动齿轮25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26,金属外壳20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7,第二齿轮27的一侧与主动齿轮25啮合连接,金属外壳20内部的齿轮在金属外壳20上旋转且与两侧的其他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
通过设置螺套12,制动杆10带动螺杆11在螺套12的内部旋转,螺套12在螺杆11上移动,螺套12带动连接块18上下移动,连接块18带动连接杆17围绕连接块18旋转,连接杆17带动夹取杆16围绕他固定杆15的底部转动,达到两个夹取杆16夹取差速器的目的。
通过设置被动齿轮23,在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围绕主动齿轮25旋转时,被动齿轮23稳定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的旋转,使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围绕主动齿轮25旋转时的同时能够稳定的自转,达到稳定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旋转的目的。
驱动电机7的上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转轴28,驱动转轴28的外侧与工作台1的内部滑动连接,驱动转轴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刹车盘29,刹车盘2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一个刹车卡钳本体30,刹车卡钳刹车卡钳本体30的一侧与工作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驱动转轴28的上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六棱杆31,六棱杆31的一侧能够穿过被动转盘21与主动齿轮25上的驱动槽26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六棱杆31,当驱动转轴28带动六棱杆31旋转时,六棱杆31穿过被动转盘21和旋转转盘37与主动齿轮25上的驱动槽26结合在一起,六棱杆31带动主动齿轮25旋转,为差速器中的主动齿轮25提供旋转的动力,达到为差速器提供测试动力的目的。
旋转电机8的上端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杆32,旋转杆32的外侧与工作台1的内部滑动连接,旋转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齿轮33,旋转齿轮3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34,第一轴承34的底部与凹槽6固定连接,第一轴承34为旋转齿轮33的转动提供支撑力,旋转齿轮3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35。
驱动齿轮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6,第二轴承36为驱动齿轮35的旋转提供支撑力,第二轴承36的底部与凹槽6固定连接,驱动齿轮3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旋转转盘37,旋转转盘37的上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洞口,驱动转轴28的上端穿过洞口,旋转转盘3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限位杆38,限位杆38的一侧与孔洞22滑动连接,每个限位杆38对应一个孔洞22。
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腔39,第一气腔3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第一弹簧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41,第一滑动块41的外侧与第一气腔39完全吻合,第一滑动块41正常情况下静止在第一气腔39的中间位置,第一滑动块41能够在第一气腔39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动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销42,第一插销42设置成矩形板状结构,第一插销42的一侧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第一插销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插销头43,插销头43的形状设置成带有斜面的四面体。
在第一气腔39左边的底部开设有一个气体通道44,气体通道44的底部连通在第二气腔45的右侧的上端,第二气腔4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46,第二滑动块46设置成圆柱体且外侧与第二气腔45完全吻合,第二滑动块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销47,第二插销47的一侧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当被动转盘21与旋转转盘37相互结合在一起时,第二插销47被固定在被动转盘21的上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启动制动电机9的开关,制动电机9带动制动杆10旋转,制动杆10带动螺杆11转动,螺杆11带动螺套12在螺杆11上移动,螺套12带动连接块18在螺杆11上移动,连接块18带动连接杆17围绕连接块18旋转,连接杆17拉动夹取杆16围绕固定杆15旋转,两根夹取杆16夹住金属外壳20内的测试对象,关闭制动电机9的开关,启动气缸3的开关,气缸3带动伸缩杆4在支撑板2的底部移动,伸缩杆4带动金属盖5向下移动,金属盖5带动测试对象向凹槽6靠近,达到自动捡取和移动测试对象的目的。
金属盖5的外侧在凹槽6的内部滑动,当金属外壳20接触到插销头43时,插销头43受到金属外壳20的挤压对第一插销42产生压力,第一插销42带动第一滑动块41在第一气腔39的内壁上向右侧滑动,使第一气腔39左侧的空间变大,导致第二气腔45右侧的气体通过气体管道进入第一气腔39的左侧腔室内,使第二气腔45右侧的气体变少,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第二滑动块46在第二气腔45的内壁上向右侧滑动,第二滑动块46带动第二插销47向右滑动,当第二插销47的左端离开凹槽6时,金属盖5的外侧滑动至凹槽6的底部,限位杆38与孔洞22结合在一起,被动转盘21被固定在旋转转盘37上不能左右移动,达到将被动转盘21固定在旋转转盘37上不能左右移动的目的。
启动制动电机9,通过控制制动电机9,使金属外壳20脱离夹取杆16的限制,通过控制气缸3,使伸缩杆4向上移动,伸缩杆4带动金属盖5在凹槽6的内壁滑动,当金属盖5脱离凹槽6之后,第一气腔39内部的第一滑动块41在第一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即第一滑动块41在第一气腔39的内壁向左移动,第一滑动块41带动第一插销42向左滑动,在气压的作用下,第二气腔45内部的第二滑动块46也向左滑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插销47向左滑动,当第二插销47伸入凹槽6的内部时,第二插销47将被动转盘21固定在旋转转盘37上不能上下移动,达到将被动转盘21固定在旋转转盘37上不能上下移动的目的。
由于被动转盘21已经被固定在旋转转盘37上不能移动,因此可以将被动转盘21和旋转转盘37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此时驱动转轴28上的六棱杆31穿过被动转盘21和旋转转盘37与主动齿轮25上的驱动槽26结合在一起,启动驱动电机7的开关,驱动电机7带动驱动转轴28在工作台1的内部旋转,驱动转轴28带动六棱杆31转动,六棱杆31带动主动齿轮25旋转,启动旋转电机8的开关,旋转电机8带动旋转转轴在工作台1的内部旋转,旋转转轴带动旋转齿轮33在第一轴承34上转动,旋转齿轮33带动驱动齿轮35在第二轴承36上旋转,驱动齿轮35带动旋转转盘37旋转,通过控制旋转电机8的旋转方向,使旋转转盘37的旋转方向与六棱杆31的旋转方向相反,即被动转盘21与主动齿轮25的旋转方向相反,被动转盘21带动金属外壳20围绕被动转盘21的中心旋转,金属外壳20带动第一齿轮24与第二齿轮27围绕主动齿轮25旋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此时通过控制刹车卡钳本体30,对刹车盘29产生不同大小的摩擦力,使主动齿轮25与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之间的啮合产生阻力,以此观察和检测金属外壳20内部的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7的抗扭强度,达到测试差速器整体的抗扭强度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6,限位杆38的上端开设有一个限位槽48,限位槽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9,第二弹簧4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50,限位块50设置成圆柱体且外侧与限位槽48完全吻合,限位块50的上端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杆51,滑动杆5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一个阻挡片52,阻挡片52的一侧与凹槽6固定连接,滑动杆51穿过阻挡片52连接有一个滚珠53,滚珠53的一侧与凹槽6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阻挡片52,当限位块50在限位槽48的内部滑动时,限位块50带动限位杆38在阻挡片52的内部滑动,当限位块50移动至阻挡片52的一侧时,在阻挡片52的阻挡作用下,限位块50停止滑动,避免限位块50上的滚珠53从限位槽48的内部延伸出来,滚珠53上的限位杆38左右晃动导致造成卡壳,达到限制和稳定限位块50在限位槽48的内部滑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被动转盘21进入凹槽6的内部,限位杆38偏离孔洞22时,容易造成被动转盘21与限位杆38之间产生摩擦,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测试设备快速老化的问题,通过设置滚珠53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置滚珠53,打开旋转电机8的开关,旋转电机8带动旋转转轴在工作台1的内部旋转,旋转转轴带动旋转齿轮33在第一轴承34上转动,旋转齿轮33带动驱动齿轮35在第二轴承36上旋转,驱动齿轮35带动旋转转盘37旋转,旋转转盘37带动限位杆38围绕旋转转盘37的中心位置转动,限位杆38带动滚珠53围绕被动转盘21的中心位置滑动,直到限位杆38与孔洞22结合在一起时,关闭旋转电机8的开关,达到限位杆38与孔洞22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实现延长测试设备使用时间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一侧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盖(5),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6),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电机(9),所述制动电机(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制动杆(10),所述制动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套(12),所述螺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电机(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的内部与制动杆(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取杆(16),所述夹取杆(1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内部与螺套(12)固定连接,所述夹取杆(16)用于夹持差速器,所述夹取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套(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差速器包括金属外壳(20),所述金属外壳(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被动转盘(21),所述被动转盘(21)的一侧开设有孔洞(22),所述金属外壳(20)的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被动齿轮(23),所述金属外壳(20)的内部左侧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一侧与被动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金属外壳(20)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25),所述主动齿轮(25)的一侧与第一齿轮(24)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5)的内部开设有驱动槽(26),所述金属外壳(20)的内部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7)的一侧与主动齿轮(25)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28),所述驱动转轴(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盘(29),所述刹车盘(2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刹车卡钳本体(30),所述刹车卡钳刹车卡钳本体(30)的一侧与工作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轴(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六棱杆(31),所述六棱杆(31)的一侧与驱动槽(26)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2),所述旋转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33),所述旋转齿轮(3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34),所述第一轴承(34)的底部与凹槽(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齿轮(3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6),所述第二轴承(36)的底部与凹槽(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37),所述旋转转盘(37)的内部与驱动转轴(28)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转盘(3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8),所述限位杆(38)的一侧与孔洞(2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气腔(39),所述第一气腔(3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所述第一弹簧(4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41),所述第一滑动块(41)的一侧与第一气腔(3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销(42),所述第一插销(42)的一侧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插销(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销头(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39)的底部开设有气体通道(44),所述气体通道(44)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腔(45),所述第二气腔(4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46),所述第二滑动块(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销(47),所述第二插销(47)的一侧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8)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48),所述限位槽(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所述限位块(5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1),所述滑动杆(5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阻挡片(52),所述阻挡片(52)的一侧与凹槽(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滚珠(53),所述滚珠(53)的一侧与凹槽(6)滑动连接。
CN202311211588.0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Active CN117213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1588.0A CN117213849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1588.0A CN117213849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3849A true CN117213849A (zh) 2023-12-12
CN117213849B CN117213849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03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1588.0A Active CN117213849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384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9349B1 (ja) * 2018-10-30 2019-09-25 广州立奔杯業有限公司 高さと角度を調整できるアルミ合金支持台
CN112393892A (zh) * 2020-11-27 2021-02-23 吉林聚鑫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传动轴扭力测试设备
CN215767655U (zh) * 2021-09-23 2022-02-08 安徽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总成测试装置
CN114674678A (zh) * 2022-03-03 2022-06-28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隙差速器总成静扭强度测试装置
CN218330386U (zh) * 2022-09-16 2023-01-17 江苏三志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结构
CN116124452A (zh) * 2023-02-28 2023-05-16 唐陌传动机械(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抗扭曲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CN219293759U (zh) * 2023-02-03 2023-07-04 丹东江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器壳体加工测试夹持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9349B1 (ja) * 2018-10-30 2019-09-25 广州立奔杯業有限公司 高さと角度を調整できるアルミ合金支持台
CN112393892A (zh) * 2020-11-27 2021-02-23 吉林聚鑫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传动轴扭力测试设备
CN215767655U (zh) * 2021-09-23 2022-02-08 安徽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总成测试装置
CN114674678A (zh) * 2022-03-03 2022-06-28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间隙差速器总成静扭强度测试装置
CN218330386U (zh) * 2022-09-16 2023-01-17 江苏三志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结构
CN219293759U (zh) * 2023-02-03 2023-07-04 丹东江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器壳体加工测试夹持工装
CN116124452A (zh) * 2023-02-28 2023-05-16 唐陌传动机械(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抗扭曲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3849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7740B (zh) 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功能的钳工用夹紧装置
CN10926224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用中间轴的齿轮装配设备
CN208076071U (zh) 一种测试电机扭矩的工装
CN109051762A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的轮胎搬运设备
CN201783667U (zh) 一种多轴高精度全自动钻孔机
CN108362413A (zh) 一种可便捷测试电机扭矩的工装
CN117213849B (zh) 一种差速器总成抗扭强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CN104325287B (zh) 换挡器手柄球头安装设备
CN109104853B (zh) 一种一体化插件头
CN109051763A (zh) 轮胎搬运机
CN112060026A (zh) 一种可进行多角度旋转定位的电气产品生产用检测台
CN218470415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耐恒压的检验装置
CN112192330B (zh) 一种用于电阻加工的打磨装置
CN210450402U (zh) 一种高效杆体校直机
CN208732092U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的轮胎搬运设备
CN219799016U (zh) 一种线缆拉力测试装置
CN206936778U (zh) 一种传动轴自动压装旋铆设备
CN219233541U (zh) 一种可以同时组装多面的自动旋转工装
CN220721297U (zh) 稳固性好的电显转把
CN216446627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辆对中机构
CN218341795U (zh) 一种料片顶针的打磨夹具
CN219647961U (zh) 点胶装置
CN22029683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磨床的定位装置
CN111993275B (zh) 一种轴类部件的加工设备
CN220455479U (zh) 一种异步电动机生产用测试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