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1438A -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1438A
CN117211438A CN202311026887.7A CN202311026887A CN117211438A CN 117211438 A CN117211438 A CN 117211438A CN 202311026887 A CN202311026887 A CN 202311026887A CN 117211438 A CN117211438 A CN 117211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plate
wall body
composite
composi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6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Lvzh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Lvzh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Lvzh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Lvzhu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6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1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1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1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体构造、楼板构造。装配方法包含基座装配节点,楼层装配节点、墙板拼装节点。该体系所有构件均为工厂化智造的标准件,现场拼装不用施焊,均为螺栓、螺钉连接,安装速度快,精度更高,从而实现功能空间的灵活多变。

Description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预制轻钢复合模块装配式房屋体系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传统轻钢龙骨结构具备成熟的规范体系,龙骨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市面主要做法是将传统的龙骨、板材、填充材料、防水材料、饰面材料、辅料等散件运至现场,根据工序依次组装。房屋墙板集成化程度低、墙体因填充材料的不同,会不同程度出现空鼓问题,墙体板材现场安装大量拼缝不做处理导致墙面容易开裂渗水问题,所有组装都在现场完成,容易受天气影响,施工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装配式房屋装配方法及适合本装配方法的墙体做法解决上述痛点:
由传统的龙骨、板材等散件运至现场组装升级为工厂化复合墙板模块,工厂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质量成本更为可控;
工厂填充轻质混凝土,严格品控,保证每块墙板密实度,解决墙板空鼓问题,品质更优;
现场全干式安装,减少了安装工序,工期大大缩短,最快可实现20天内主体结构交付。
原有散件安装转化为复合墙板模块,每块模块整体性更好,缝隙处理后辅以防水抗裂措施,解决墙面开裂渗水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装配方法包含房屋体系、生产方法、装配方法。
如图1,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复合墙体1、2、3、4、5、6,单元式楼板7。复合墙体有3种不同的镂空形式,镂空部分主要是宽度和所在位置不同,图3,图5,图7中有详细描述);他的创新性在于,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能快速的完成房屋预制墙体的搭建。复合墙体1、2、3适用于内墙,复合墙体4、5、6为保温防水结构墙体一体化复合墙体,适用于外墙。
现有的防水做法一般是在房屋主体搭建完成后现场喷涂,解决不了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工艺的连接防水问题,所以提供了一种柔性的防水连接方式(图2)即在复合墙体表面复合防水卷材23,卷材在板材突出墙体8-10公分浮搁(是两个卷材都比墙体多出8-10cm),卷材双面自带保护膜,墙体拼接时,将卷材压贴于墙体上,撕掉保护膜,卷材相互贴合,墙体压紧卷材紧密自粘,高效实用。
第一复合墙体1如图3,第二复合墙体2如图5,第三复合墙体3如图7,
第四复合墙体4如图9。
如图3,第一复合墙体1包括第一龙骨8、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混凝土11、第二龙骨12和第三龙骨13,第一龙骨8、第二龙骨12和第三龙骨13形成框架,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位于龙骨架两侧,并与龙骨架一端对齐,在工厂复合形成一端单面镂空的复合墙体,第二板材10尺寸与龙骨骨架一致,第一板材9宽度L1等同于第三龙骨13到第二龙骨12的距离,图4为图3A-A处详图,第三龙骨13与第一板材9搭接关系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板材9覆盖第三龙骨13截面短边宽度的1/2,以便第四板材27用螺钉24固定。
如图5,第二复合墙体2包括第一龙骨8、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混凝土11、第二龙骨12和第三龙骨13,第一龙骨8、第二龙骨12和第三龙骨13形成框架,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位于龙骨架两侧,第三板材17位于第二龙骨12侧面,在工厂复合形成一端单面龙骨外露的复合墙体,图6为图5B-B处详图,外露宽度即第三龙骨13到第二龙骨12的距离L2,L2为一个龙骨截面长边宽度,第一板材9覆盖第三龙骨13截面短边宽度的1/2,以便现场安装。
如图7,第三复合墙体3包括第一龙骨8、第二龙骨12、第三龙骨13、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第四板材16、混凝土11、第四龙骨14和第五龙骨15,第一龙骨8、第二龙骨12、第三龙骨13、第四龙骨14和第五龙骨15形成框架,第一板材9、第二板材10分别位于龙骨架两侧,并与龙骨架一端对齐,第四板材16与第一板材9同侧,两者中间保持一个龙骨截面长边宽度L3。图8为图7C-C处详图,宽度L3即第四龙骨14到第五龙骨15的间距。第四龙骨14截面短边,第五龙骨15截面短边分别被第一板材9,第四板材16覆盖1/2。第四龙骨14和第五龙骨15短边1/2外露的复合墙体的第四板材16宽度等同于龙骨13到14的距离。
如图9,第四复合墙体4,第五复合墙体5,第六复合墙体6是在第一复合墙体1,第二复合墙体2,第三复合墙体3做法基础上,以第二板材10为基准面,依次增加保温层19、聚合物抗裂保护层20、防水层18、聚合物保护层21、饰面层22,形成装饰保温防水结构一体墙。墙体在防水层四周预留搭接自粘卷材23,卷材设置如之前图2所描述,突出墙体8-10公分浮搁。
如图10,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的组合连接: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就位后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然后填入保温材料26,最后用标准板27完成封板安装。安装方式高度统一、标准化,同时也适用其他墙体的相互组合的安装。
其他墙体根据需要可以组合但应满足:复合墙体镂空宽度L2和镂空宽度L3处连接其他复合墙板时,该墙板连接一端需为端部镂空的复合墙板且镂空宽度为L2、L3,或复合墙体与复合墙体一字连接时,复合墙体镂空处一端应连接复合墙体非镂空一端。就位后安装方法流程均同第一复合墙体1和第二复合墙体2连接方式即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然后填入保温材料26,最后用标准板27完成封板安装。
复合墙体表面复合防水卷材23可实现墙体的防水与气密,卷材在板材突出墙体8-10公分浮搁,卷材双面自带保护膜,墙体拼接时,将卷材压贴于墙体拼接处,撕掉保护膜,卷材相互贴合,墙体压紧卷材紧密自粘,高效实用。
复合墙体结合内装修墙板安装节点:如图11,在复合墙体安装完毕后,根据集成墙板安装位置设置金属卡条29,金属卡条位于集成墙板材拼接位置。在卡条之间铺一层隔音垫30,隔音垫厚度与金属卡条29厚度相同,集成墙板28通过金属卡条29固定拼接后与隔音垫紧贴,杜绝了空鼓现象。该做法基于本复合墙体的高平整度,提高了隔音效果,并省去了现有做法中的调平龙骨。
现有的国内外常见轻钢房屋墙体建造技术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工厂整体预制成膜壳,现场采用岩棉或聚氨酯、玻璃纤维填充,缺点是使得房屋空鼓感明显。(2)在工厂采用整墙预制的方式,问题是需要现场用预埋连接盒或连接钢片连接,导致装修基层处理工作十分繁琐,延长了工期,影响了施工质量。(3)在现场整体龙骨搭建完成后整体灌浆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连接问题,但是也容易出现胀膜问题,工地脏乱差,同时灌浆工作容易受天气影响,现场工期相对较长。(4)工厂预制采用平打法预制成型,存在模台占用空间大、设备投入大、厂房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成组立模的方式,又存在预埋预留不便,设备模具投入大等问题。
本生产工艺本质上是轻钢骨架和面板以及预埋预留部分所组成的空腔模壳采用平打法作业,然后立起成组靠紧,立式浇筑轻质混凝土。结合了平打法平面精度高、预埋预留方便的优势和立打法空间占用少的优势。且由于自带面板作为免拆的模板,不存在过多的设备模具投入,也解决了胀模的问题。相比既有的工艺,可显著降低成本。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1、平打法组装空腔模壳:如图12,在水平工作台上,通过龙骨的组装(1)、龙骨打钉固定(2)、翻转(3)后进行另一侧的龙骨打钉(4),然后对板10进行铺设(5)、打钉固定(6)、翻转(7)后铺板9、16(8)并打钉固定(9)、处理码放(10)总计10个步骤完成膜壳组装。该段括号表示步骤。
2、成组立打法浇筑轻质混凝土:如图13,(1)将组装好的空腔模壳,若干个为一组,放入框架装置中,其中第一方管31和第二方管32为可滑动紧固装置,保证膜壳紧贴;(2)以组为单位,整体浇筑混凝土、整体振捣、整体养护成型。由于相邻墙板本身挤紧,则不再需要每块墙板都做控制胀模措施。由于两侧饰面板为免拆模板,也不需要额外的模具。
3、外墙板,在成型后的内墙板基础上,按照构造要求,额外敷设保温层、防水层和饰面层即可。结构部分内外墙板完全一致,提高了标准化程度。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装配方法的创新在于:(1)保证了墙体的绝大部分工厂化预制,质量可控,墙体密实度好,无空鼓感;(2)少部分镂空部位即保证了现场安装的灵活性,同时使得墙面完成面很完整,对装修影响很小。兼具现场组装的连接便捷性和工厂预制的质量可控的优势(3)采用平打组成空腔模壳和成组免模立式浇筑工艺,便于预埋预留和精度控制,又仅需对端部两块墙体作支撑即可对墙体完成浇筑,省去了每块墙体的模板和抗胀模支撑,节省了成本和空间。(4)另外装饰保温防水复合墙一体化的复合做法,只需现场在墙体拼接完成防水卷材搭接完毕后,局部完成饰面即可,工作量小,免脚手架,降低了现场施工成本,墙体的快速密封,对房屋内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房屋的品质和耐久性。(5)墙体的拼接位置卷材的搭接做法是在我们工艺之后出现的特殊构造,简单实用。(6)传统的装配化装修需要调平龙骨调平,主要是预埋管线和调平之用,占用较多空间,且存在空鼓感。该体系管线预置墙体中,高标准的生产和安装保证了墙面的平整度,能保证装配式装修板材的免调平安装即用卡扣金属线条拼接固定在墙体模块上。该做法墙体总厚度薄,得房率高。关键是墙体厚重无空鼓感。同时又降低了装修成本。(7)外装修因为工厂预制实现了一体化,仅需处理墙体拼接处的装饰面,由外墙整面施工转为线性作业,省去了脚手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装配式房屋体系
图2柔性的防水连接方式
图3复合墙体1图示
图4复合墙体1龙骨13局部放大安装示意图
图5复合墙体2图示
图6复合墙体2龙骨13局部放大安装示意图
图7复合墙体3图示
图8复合墙体3龙骨13局部放大安装示意图
图9复合墙体4图示
图10复合墙体1和复合墙体2的组合连接
图11内装修墙板安装节点
图12平打法组装流程图
图13成组立打法浇筑轻质混凝土装置图
图14两端镂空的复合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包括一种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若干第一复合墙体若干第二复合墙体、若干第三复合墙体、若干第四复合墙体、若干第五复合墙体、若干第六复合墙体。复合墙体都各自带有镂空部分,还有若干带有宽度L2、L3的镂空部分。
该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中的墙体一端镂空的做法也可以按两端镂空的做法实现,如图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墙体的装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复合墙体4和5就位后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
步骤二:复合墙体4就位后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
步骤三:复合墙体6就位后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
依次方法安装其他复合墙体,然后安装楼板7(传统方法此处不描述),然后按照前面步骤安装楼层的复合墙体1、2、3,安装屋面(传统方法)。
步骤四:在镂空处填入保温材料26,最后用标准板27完成封板安装。
当预制墙体附加防水卷材23时,在按步骤操作时应在拼接是先将卷材贴于墙体拼接处,撕掉保护膜,卷材相互贴合,墙体压紧卷材紧密自粘,然后再用自攻螺丝24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25。
复合墙体结合内装修墙板安装节点:如图11,在复合墙体安装完毕后,根据集墙板安装位置设置金属卡条29,金属卡条位于板材拼接位置。在卡条之间铺一层隔音垫30,隔音垫厚度与金属卡条29厚度相同,集成墙板28通过金属卡条29固定拼接后与隔音垫紧贴,杜绝了空鼓现象。该做法基于本复合墙体的高平整度,提高了隔音效果,并省去了现有做法中的调平龙骨。
包括一种生产方法:该部分通过如图12、图13的13个步骤完成。

Claims (7)

1.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复合墙体为以下3种不同的形式之一:
第一复合墙体包括第一龙骨、第一板材、第二板材、混凝土、第二龙骨和第三龙骨,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第三龙骨形成框架,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位于龙骨架两侧,并与龙骨架一端对齐,在工厂复合形成一端单面镂空的复合墙体,第二板材尺寸与龙骨骨架一致,第一板材宽度L1等同于第三龙骨到第二龙骨的距离,第一板材覆盖第三龙骨截面短边宽度的1/2;
第二复合墙体包括第一龙骨、第一板材、第二板材、混凝土、第二龙骨和第三龙骨,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第三龙骨形成框架,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位于龙骨架两侧,第三板材位于第二龙骨侧面,在工厂复合形成一端单面龙骨外露的复合墙体,外露宽度即第三龙骨到第二龙骨的距离L2,L2为一个龙骨截面长边宽度,第一板材覆盖第三龙骨截面短边宽度的1/2;
第三复合墙体包括第一龙骨、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第四板材、混凝土、第四龙骨和第五龙骨,第一龙骨、第四龙骨和第五龙骨形成框架,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分别位于龙骨架两侧,并与龙骨架一端对齐,第四板材与第一板材同侧,两者中间保持一个龙骨截面长边宽度L3;宽度L3即第四龙骨到第五龙骨的间距。第四龙骨截面短边,第五龙骨截面短边分别被第一板材,第四板材覆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
第四复合墙体,第五复合墙体,第六复合墙体是在第一复合墙体,第二复合墙体,第三复合墙体基础上,以第二板材为基准面,依次增加保温层、聚合物抗裂保护层、防水层、聚合物保护层、饰面层,形成装饰保温防水结构一体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
复合墙体在防水层四周预留搭接自粘卷材,卷材设置突出墙体8-10公分浮搁。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复合墙体就位后用自攻螺丝双排固定,然后安装金属连接件,然后填入保温材料,最后用标准板完成封板安装。
5.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墙体表面复合防水卷材在板材突出墙体8-10公分浮搁,卷材双面自带保护膜,墙体拼接时,将卷材压贴于墙体拼接处,撕掉保护膜,卷材相互贴合,墙体压紧卷材紧密自粘。
6.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的制备方法,在复合墙体安装完毕后,金属卡条位于板材拼接位置;在相邻卡条之间铺一层隔音垫,隔音垫厚度与金属卡条厚度相同,集成墙板通过金属卡条固定拼接后与隔音垫紧贴。
7.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的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打法组装空腔模壳:在水平工作台上,通过龙骨的组装、龙骨打钉固定、翻转后进行另一侧的龙骨打钉,然后对板进行铺设、打钉固定、翻转后铺板并打钉固定、码放完成膜壳组装;
将组装好的空腔模壳,若干个为一组,放入框架装置中,以组为单位,整体浇筑混凝土、整体振捣、整体养护成型。
CN202311026887.7A 2023-08-16 2023-08-16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Pending CN117211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6887.7A CN117211438A (zh) 2023-08-16 2023-08-16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6887.7A CN117211438A (zh) 2023-08-16 2023-08-16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1438A true CN117211438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6887.7A Pending CN117211438A (zh) 2023-08-16 2023-08-16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14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5041Y (zh) 预制混凝土外墙装饰保温模板
CN107687210B (zh)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JP2002543308A (ja) 断熱壁構造体および型並びに構造体の形成方法
CN112459291A (zh) 一种预制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0658664U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新民居结构
CN216713468U (zh) 一种建筑模板及采用该建筑模板的墙体
CN111677134A (zh) 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其连接节点
CN206053024U (zh) 集成化房屋墙体结构
CN215889072U (zh) 一种装配式管线预制隔墙条板
CN112144692A (zh) 预制承重墙体的安装方法
FI124179B (fi)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tiiliseinän valmistamiseksi
CN206015932U (zh) 一种耐火轻质颗粒和聚氨酯填充的墙板
CN210459560U (zh) 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热桥处理的结构及其装配式被动房
CN117211438A (zh) 预制轻钢复合墙板房屋体系及生产和装配方法
CN20762015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墙
CN110714532A (zh) 墙板与钢梁的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0685054U (zh) 预制承重墙体的安装结构
CN210685053U (zh) 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
JP4488371B2 (ja) 外断熱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壁体の製造法
CN109057135B (zh) 一种轻质快装外墙板及连接方法
KR20180092477A (ko) 프리캐스트 내,외벽을 갖는 조립식 벽체
CN113293962A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型地暖模块及其施工工法
KR20180062064A (ko) 건축 태양광 복합 단열 판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6305121U (zh) 一种面砖反打pc外墙板
CN114703989B (zh) 面砖铺贴饰面的外墙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楼体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