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3856A - 电波反射板 - Google Patents

电波反射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3856A
CN117203856A CN202280025484.8A CN202280025484A CN117203856A CN 117203856 A CN117203856 A CN 117203856A CN 202280025484 A CN202280025484 A CN 202280025484A CN 117203856 A CN117203856 A CN 117203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
electrode
connection electrode
connection
patch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54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真一郎
冲田光隆
铃木大一
新木盛右
天野良晃
松野宏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Displ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Display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Displ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203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3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47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the shape of the reflec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48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reflecting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8Radiating ends of two-conductor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s, e.g. of coaxial lines, of microstrip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01Q3/3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with variable 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4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electric o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ng, refracting, or diffract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ating element
    • H01Q3/46Active lenses or reflecting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13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称地反射水平极化波及垂直极化波的电波反射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波反射板具备包括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的多个贴片区域,由多个贴片区域各自所包括的贴片电极、第1连接电极、第2连接电极、第3连接电极、和第4连接电极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各自的内部的一个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所述多个贴片区域中的第1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3贴片区域、和与第2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且与第3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4贴片区域将所述第1贴片区域、所述第2贴片区域、所述第3贴片区域及所述第4贴片区域整体的交点作为旋转中心。

Description

电波反射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波反射板。
背景技术
作为在能够对指向性进行电控制的相控阵天线中使用的移相器,对利用液晶的移相器进行了研发。在相控阵天线中,从对应的移相器传送高频信号的多个天线元件成一维(或二维)排列。在如上所述的相控阵天线中,需要调整液晶的介电常数,以使向相邻的天线元件输入的高频信号的相位差固定。
另外,也对与相控阵天线同样地能够利用液晶控制电波的反射方向的电波反射板进行了研究。在该电波反射板中,具有反射电极的反射控制部成一维(或二维)排列。在该电波反射板中,也需要调整液晶的介电常数,以使被反射的电波的相位差在相邻的反射控制部之间固定。
高频能够分离为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水平极化波、和在垂直方向上振动的垂直极化波。在反射电极为非对称性的情况下,水平极化波的反射特性与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特性不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3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9-5303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称地反射水平极化波及垂直极化波的电波反射板。
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3连接电极、和与第1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2连接电极及第4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由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各自所包含的所述贴片电极、所述第1连接电极、所述第2连接电极、第3连接电极、和第4连接电极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各自的内部的一个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中的第1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3贴片区域、和与第2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且与第3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4贴片区域将所述第1贴片区域、所述第2贴片区域、所述第3贴片区域及所述第4贴片区域整体的交点作为旋转中心。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在所述电波反射板中,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沿与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3连接电极、和沿与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2连接电极及第4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设定穿过所述贴片电极的中心点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1假想线,并设定穿过所述中心点且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2假想线,
至少满足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或者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中的一方。
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在所述电波反射板中,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和从所述贴片电极的顶点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2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并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一条对角线在内的假想线重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称地反射水平极化波及垂直极化波的电波反射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贴片电极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表示电波反射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驱动方法中每个期间对贴片电极施加的电压的变化的时间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
图7是电波反射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开关元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使贴片区域PA11逆时针旋转90°后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9A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9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2A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2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保持发明主旨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有时与实际的形态相比示意性地示出附图的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对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有时对关于前文出现过的附图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方向X、第2方向Y及第3方向Z相互正交,但也可以以90度以外的角度交叉。将朝向第3方向Z的箭头的前端的方向定义为上或上方,将与朝向第3方向Z的箭头的前端的方向相反以侧的方向定义为下或下方。
另外,在言及“第1部件上方的第2部件”及“第1部件下方的第2部件”的情况下,第2部件可以与第1部件接触,或者也可以位于与第1部件分离的位置。在后者的情况下,第3部件可以介于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另一方面,在言及“第1部件之上的第2部件”及“第1部件之下的第2部件”的情况下,第2部件与第1部件接触。
另外,假设在第3方向Z的箭头的前端侧有观察电波反射板的观察位置,将从该观察位置向由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规定的X-Y平面进行观察称为俯视。将观察由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规定的X-Z平面或由第2方向Y及第3方向Z规定的Y-Z平面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剖面称为剖视。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剖视图。电波反射板RE能够使电波反射,并作为用于电波的中继装置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电波反射板RE具备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和液晶层LC。第1基板SUB1具有电绝缘性的基材BA1、多个贴片电极PE、和取向膜AL1。基材BA1形成为平板状,并沿着包含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在内的X-Y平面延伸。取向膜AL1覆盖多个贴片电极PE。
第2基板SUB2与第1基板SUB1隔着规定间隙相对配置。第2基板SUB2具有电绝缘性的基材BA2、共用电极CE、和取向膜AL2。基材BA2形成为平板状,并沿着X-Y平面延伸。共用电极CE在平行于与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分别正交的第3方向Z的方向上与多个贴片电极PE相对置。取向膜AL2覆盖共用电极CE。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向膜AL1及取向膜AL2分别为水平取向膜。
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利用配置在各自的周缘部的密封材料SAL而接合在一起。液晶层LC设于由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及密封材料SAL包围的空间内。液晶层LC被保持在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之间。液晶层LC一方面与多个贴片电极PE相对置,另一方面与共用电极CE相对置。
在此,将液晶层LC的厚度(液晶层间隙)设为dl。厚度dl大于通常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dl为50μm。但是,只要能够充分调整电波的反射相位,则厚度dl也可以小于50μm。或者,为了增大电波的反射角,厚度dl也可以超过50μm。电波反射板RE的液晶层LC所使用的液晶材料与通常的液晶显示面板所使用的液晶材料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电波的反射相位,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对共用电极CE施加公共电压,共用电极CE的电位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共电压是接地电压,例如为0V。也对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贴片电极PE以交流驱动。液晶层LC由所谓的纵向电场驱动。施加在贴片电极PE与共用电极CE之间的电压作用于液晶层LC,由此,液晶层LC的介电常数变化。
当液晶层LC的介电常数变化时,液晶层LC中的电波的传播速度也变化。因此,通过调整作用于液晶层LC的电压,能够调整电波的反射相位。由此,能够调整电波的反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于液晶层LC的电压的绝对值为10V以下。这是因为在10V时液晶层LC的介电常数成为饱和状态。但是,根据液晶层LC的介电常数不同,其成为饱和状态的电压不同,因此,作用于液晶层LC的电压的绝对值也可能超过10V。例如,在追求提高液晶的响应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超过10V的电压作用于液晶层LC之后再使10V以下的电压作用于液晶层LC。
第1基板SUB1在与第2基板SUB2相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入射面Sa。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入射波w1是入射至电波反射板RE的电波,反射波w2是由电波反射板RE反射的电波。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在图2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具有分别沿着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贴片区域PA。多个贴片区域PA分别具有贴片电极PE。多个贴片电极PE分别沿着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隔开间隔配置成矩阵状。在X-Y平面中,多个贴片电极PE具有相同的形状及相同的尺寸。
多个贴片电极PE沿着第1方向X等间隔排列,并沿着第2方向Y等间隔排列。多个贴片电极PE包含在沿着第2方向Y延伸且沿着第1方向X排列的多个贴片电极组GP内。在图2中,多个贴片电极组GP例如具有第1贴片电极组GP1至第8贴片电极组GP8。
第1贴片电极组GP1具有多个第1贴片电极PE1,第2贴片电极组GP2具有多个第2贴片电极PE2,第3贴片电极组GP3具有多个第3贴片电极PE3,第4贴片电极组GP4具有多个第4贴片电极PE4,第5贴片电极组GP5具有多个第5贴片电极PE5,第6贴片电极组GP6具有多个第6贴片电极PE6,第7贴片电极组GP7具有多个第7贴片电极PE7,第8贴片电极组GP8具有多个第8贴片电极PE8。例如,第2贴片电极PE2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位于第1贴片电极PE1与第3贴片电极PE3之间。
各个贴片电极组GP包括沿着第2方向Y排列且相互电连接的多个贴片电极PE。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贴片电极组GP的多个贴片电极PE通过连接布线CL而电连接。此外,第1基板SUB1具有沿着第2方向Y延伸且沿着第1方向X排列的多条连接布线CL。连接布线CL延伸至第1基板SUB1中的不与第2基板SUB2相对置的区域为止。需要说明的是,多条连接布线CL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不同而与多个贴片电极PE一对一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第2方向Y排列的多个贴片电极PE与连接布线CL由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贴片电极PE与连接布线CL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贴片电极PE、连接布线CL及上述共用电极CE由金属或类似金属的导体形成。例如,贴片电极PE、连接布线CL及上述共用电极CE也可以由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连接布线CL也可以与未图示的外引线键合(OLB)的焊盘连接。一个贴片区域PA具有一个贴片电极PE及连接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连接布线CL的一部分。
连接布线CL为细线,连接布线CL的宽度与后述的长度Px相比非常小。连接布线CL的宽度为数μm至数十μm,即为μm级。需要说明的是,若连接布线CL的宽度过大,则电波的频率成分的灵敏度会变化,因此并不优选。
密封材料SAL配置在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相对置的区域的周缘部。
图2示出了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及沿着第2方向Y的方向上分别排列有8个贴片电极PE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贴片电极PE的个数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举例来说,贴片电极PE也可以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排列100个,并在沿着第2方向Y的方向上配置多个(例如100个)。电波反射板RE(第1基板SUB1)的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40cm以上80cm以下。
图3是表示贴片电极的放大俯视图。如图3所示,贴片电极PE具有正方形的形状。贴片电极PE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但优选为正方形或正圆。若着眼于贴片电极PE的外形,则优选纵横的长宽比为1:1的形状。这是因为,为了对应于横向极化波及纵向极化波而优选90°的旋转对称构造。
贴片电极PE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具有长度Px,并在沿着第2方向Y的方向上具有长度Py。长度Px及长度Py优选根据入射波w1的频带进行了调整。接下来,对于上述入射波w1的频带与长度Px及长度Py,举例说明其优选的关系。
2.4GHz:Px=Py=35mm
5.0GHz:Px=Py=16.8mm
28GHz:Px=Py=3.0mm
图4是表示电波反射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如图4所示,液晶层LC的厚度dl(液晶层间隙)由多个间隔件SS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SS是柱状间隔件,其形成在第2基板SUB2上,并向第1基板SUB1侧突出。
间隔件SS的宽度为10μm以上20μm以下。相对于贴片电极PE的长度Px及长度Py为mm级,间隔件SS的间隔件SS的第1方向X上的剖面直径为μm级。因此,需要使间隔件SS存在于与贴片电极PE相对置的区域。另外,与贴片电极PE相对置的区域中的、存在多个间隔件SS的区域的比例为1%左右。因此,即使在上述区域内存在间隔件SS,间隔件SS对反射波w2的影响也很小。需要说明的是,间隔件SS也可以形成在第1基板SUB1上并向第2基板SUB2侧突出。或者,间隔件SS也可以是球状间隔件。
电波反射板RE具备多个反射控制部RH。各个反射控制部RH具有多个贴片电极PE中的一个贴片电极PE、共用电极CE中的与上述一个贴片电极PE相对置的部分、和液晶层LC中的与上述一个贴片电极PE相对置的区域。各个反射控制部RH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即,根据对贴片电极PE施加的电压来调整从入射面Sa侧入射的电波(入射波w1)的相位,并使电波向入射面Sa侧反射而成为反射波w2。在各个反射控制部RH中,反射波w2是由贴片电极PE反射的电波与由共用电极CE反射的电波的合成波。
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贴片电极PE等间隔排列。将相邻的贴片电极PE之间的长度(间距)设为dk。长度dk相当于从一个贴片电极PE的几何中心到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几何中心为止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反射波w2在第1反射方向d1上设为相同相位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4的X-Z平面中,第1反射方向d1是其与第3方向Z之间形成第1角度θ1的方向。第1反射方向d1与X-Z平面平行。在图4中,θ1a与θ1相等(θ1=θ1a)。
为了使由多个反射控制部RH反射的电波在第1反射方向d1上相位一致,只要在直线状的双点划线上使电波的相位一致即可。例如,只要使点Q1b处的反射波w2的相位与点Q2a处的反射波w2的相位一致即可。从第1贴片电极PE1的点Q1a到点Q1b的物理直线距离为dk×sinθ1。因此,若着眼于第1反射控制部RH1和第2反射控制部RH2,则使来自第2反射控制部RH2的反射波w2的相位比来自第1反射控制部RH1的反射波w2的相位仅延迟相位量δ1即可。在此,相位量δ1由下式表示。
δ1=dk×sinθ1×2π/λ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驱动方法中每个期间对贴片电极施加的电压的变化的时间图。在图5中示出了电波反射板RE的驱动期间中的第1期间Pd1至第5期间Pd5。
如图4及图5所示,当电波反射板RE的驱动开始时,在第1期间Pd1内对多个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V,以使由多个反射控制部RH反射的电波在第1反射方向d1上成为相同相位。例如,对第1贴片电极PE1施加第1电压V1,对第2贴片电极PE2施加第2电压V2,对第3贴片电极PE3施加第3电压V3。
在继第1期间Pd1之后的第2期间Pd2内对多个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以使由多个反射控制部RH反射的电波在第1反射方向d1上保持为相同相位。例如,对第1贴片电极PE1施加第2电压V2,对第2贴片电极施加第3电压V3,对第3贴片电极PE3施加第4电压V4。
在各个期间Pd内,经由连接布线CL对各个贴片电极组GP的多个贴片电极PE施加相同的电压。
在第1期间Pd1及第2期间Pd2的每个期间内,若以共用电极CE的电位为基准,则对各个贴片电极PE施加的电压的极性会定期反转。例如,贴片电极PE以60Hz的驱动频率来驱动。由于贴片电极PE以交流驱动,所以在长时间内不会对液晶层LC施加固定电压。由于能够抑制烧屏的发生,所以能够抑制反射波w2的方向相对于第1反射方向d1的偏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贴片电极PE中,在第2期间Pd2内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与在第1期间Pd1内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不同。由于能够充分抑制烧屏的发生,所以能够抑制反射波w2的方向相对于第1反射方向d1的偏离。
即使期间Pd变化成其他期间Pd,也维持着利用一个反射控制部RH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与利用相邻的反射控制部RH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的相位量δ1。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位量δ1为60°。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期间Pd1内对第6贴片电极PE6施加第6电压V6。在利用第1反射控制部RH1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与利用具有第6贴片电极PE6的第6反射控制部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之间赋予了300°的相位差。
由于在利用第1反射控制部RH1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与利用具有第7贴片电极PE7的第7反射控制部向第1反射方向d1反射的电波之间赋予360°的相位差,所以也可以在第1期间Pd1内对第7贴片电极PE7施加第7电压。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期间Pd1内对第7贴片电极PE7施加第1电压V1。通过周期性的电压施加模式,能够在抑制电压V的种类地驱动多个贴片电极PE。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所示的例子相比,不同点在于,设有控制贴片电极PE的开关元件。
如图6所示,第1基板SUB1取代连接布线CL,而具有多条信号线SL、多条扫描线GL、多个开关元件SW、驱动电路DRV及多条引线LD。
多条信号线SL沿着第2方向Y延伸,并在沿着第1方向X的方向上配置。多条扫描线GL沿着第1方向X延伸,并在沿着第2方向Y的方向上配置。多条扫描线GL与驱动电路DRV连接。开关元件SW设于一条信号线SL与一条扫描线GL的交叉部附近。多条引线LD与驱动电路DRV连接。信号线SL及引线LD也可以分别与外引线键合(OLB)的焊盘连接。
图7是电波反射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7所示,在电波反射板RE的基材BA1之上设有扫描线GL。扫描线GL具有栅电极GE。在基材BA1及扫描线GL之上形成有绝缘层GI。在绝缘层GI上设有半导体层SMC。半导体层SMC与栅电极GE重叠,并具有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在第1区域R1及第2区域R2中,一个是源极区域,另一个是漏极区域。
栅电极GE、半导体层SMC等构成了作为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关元件SW。开关元件SW既可以是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是顶栅型薄膜晶体管。
与半导体层SMC的第1区域R1相接地设有源电极SE,与第2区域R2相接地设有漏电极DE。源电极SE也可以与信号线SL一体形成。
在绝缘层GI、半导体层SMC、源电极SE及漏电极DE之上形成有绝缘层ILI1。
在绝缘层ILI1上形成有贴片电极PE。贴片电极PE从形成在绝缘层ILI1上的接触孔CH穿过而与漏电极DE连接。取向膜AL1形成在绝缘层ILI2及贴片电极PE之上。
图8是表示开关元件的俯视图。在图8中,省略了半导体层SMC的记载。
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GL及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信号线SL各自在交叉区域的宽度较宽。扫描线GL的该宽度较宽的区域是栅电极GE,信号线SL的该宽度较宽的区域是源电极SE。
如图6至图8所示,能够通过有源矩阵驱动对多个贴片电极PE分别进行驱动。因此,能够独立地驱动多个贴片电极PE。例如,能够将电波反射板RE所反射的反射波w2的方向设为与Y-Z平面平行的方向。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的俯视图。电波反射板RE具有任意四个贴片区域PA11、PA12、PA21及PA22。贴片区域PA11、PA12、PA21及PA22分别具有贴片电极PE11、PE12、PE21及PE22。
贴片区域PA11与贴片区域PA12在第2方向Y上相邻。贴片区域PA11与贴片区域PA21在第1方向X上相邻。贴片区域PA12与贴片区域PA22在第1方向X上相邻,贴片区域PA21与贴片区域PA22在第2方向Y上相邻。
在各个贴片电极PE中,将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边设为E1及E3,将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边设为E2及E4。边E1、边E2、边E3及边E4的长度相等。
将边E1及边E2的交点设为点P1,将边E2及边E3的交点设为点P2,将边E3及边E4的交点设为点P3,将边E4及边E1的交点设为点P4。点P1、点P2、点P3及点P4也可以说是正方形的贴片电极PE的角或顶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沿着第1方向X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电极设为连接电极HE。将连接沿着第2方向Y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电极设为连接电极VE。
贴片区域PA11具有贴片电极PE11。贴片电极PE11与沿平行于第1方向X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HE01及HE12连接。贴片电极PE11与沿平行于第2方向Y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VE11及VE12连接。
在其他贴片区域PA的贴片电极PE中,也与贴片电极PE11同样地与相邻的贴片电极连接。
在图9中,连接电极VE的沿着第1方向X的长度(宽度)j1与连接电极HE的沿着第2方向Y的长度(宽度)j2相等。即,满足j1=j2。
连接电极VE01从边E1向第2方向Y的反方向延伸。连接电极VE01配置在与点P1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
连接电极VE12从边E3沿着第2方向Y延伸。连接电极VE12配置在与点P2及点P3相距等距离的位置。
也就是说,配置有连接电极VE01的位置是边E1的中央。配置有连接电极VE12的位置是边E3的中央。连接电极VE01及VE12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配置成一条直线,并相对于贴片电极PE11的中心点C11呈线对称配置。
连接电极HE01从边E2向第1方向X的反方向延伸。连接电极HE01配置在与点P1及点P2相距等距离的位置。
连接电极HE12从边E4沿着第1方向X延伸。连接电极HE12配置在与点P3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
也就是说,配置有连接电极HE01的位置是边E2的中央。配置有连接电极HE12的位置是边E4的中央。连接电极HE01及HE12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配置成一条直线,并相对于贴片电极PE11的中心点C11呈线对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括的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所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该贴片区域PA的中心点C11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就四个贴片区域PA11、PA12、PA21及PA22而言,可以说该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具有旋转对称性。在该情况下,旋转中心是该四个贴片区域PA的交点T。
在一个贴片区域内,从入射面Sa观察到的电极形状优选为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大致相等地发挥作用的形状。这是因为,若电极形状在各个方向上不同等地发挥作用,则水平极化波与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特性会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波反射板RE中,由于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所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旋转对称性,所以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大致相等地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当与图2同样地按每个贴片电极组GP控制电波反射板RE时,连接电极VE可以由与贴片电极PE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连接电极HE也可以不与贴片电极PE连接,而是虚设电极。即,连接电极HE也可以是浮置状态。
如图6所示,在对电波反射板RE进行有源矩阵驱动的情况下,连接电极HE可以是扫描线GL,连接电极VE可以是信号线SL。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将连接电极HE设为虚设电极,而是将连接电极VE设为虚设电极。在那种情况下,只要经由连接电极HE对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将连接电极HE及连接电极VE中的一方用作施加电压的电极、并将另一方用作虚设电极即可。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0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连接电极VE及HE的宽度不同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10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连接电极HE的宽度j2比连接电极VE的宽度j1大。即,j2>j1。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含的电极形状也具有旋转对称性。
就在图10所示的四个贴片区域PA11、PA12、PA21及PA22整体而言,也在整体上具有旋转对称性。
在图10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由于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所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旋转对称性,所以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大致相等地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在本公开中,将沿着第2方向Y的反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VE设为第1连接电极,将沿着第1方向X的反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HE设为第2连接电极,将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连接电极VE设为第3连接电极,将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连接电极HE设为第4连接电极。
第1连接电极及第3连接电极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第2连接电极及第4连接电极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中,例如,将贴片区域PA11设为第1贴片区域,将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2设为第2贴片区域,将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1方向X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21设为第3贴片区域,将与贴片区域PA12在第1方向X上相邻且与贴片区域PA2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22设为第4贴片区域。
在本公开中,在贴片电极PE中,将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边E1及E3分别设为第1边及第3边,将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边E2及E4分别设为第2边及第4边。
将边E1及边E2的交点即点P1、边E2及边E3的交点即点P2、边E3及边E4的交点即点P3、边E4及边E1的交点即点P4分别设为第1点、第2点、第3点及第4点。
<结构例1>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1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配置在偏离边的中央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
穿过中心点C11且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假想线Lh是从边E2及边E4的中央穿过的假想线。穿过中心点C11且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假想线Lv是从边E1及边E3的中央穿过的假想线。
连接电极VE01从边E1延伸。但是,与图9不同,连接电极VE01没有配置在边E1的中央。连接电极VE01没有配置在与点P1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4更接近点P1的位置。
连接电极VE12从边E3延伸。但是,与图9不同,连接电极VE12没有配置在边E3的中央。连接电极VE12没有配置在与点P2及点P3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3更接近点P2的位置。
连接电极HE01从边E2延伸。但是,与图9不同,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边E2的中央。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与点P1及点P2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2更接近点P1的位置。
连接电极HE12从边E4延伸。但是,与图9不同,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边E4的中央。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与点P3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3更接近点P4的位置。
连接电极VE01及VE12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01及VE12不与假想线Lv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v的位置。
连接电极HE01及HE12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HE01及HE12不与假想线Lh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h的位置。
当与图2同样地按每个贴片电极组GP控制电波反射板RE时,连接电极VE可以由与贴片电极PE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连接电极HE也可以不与贴片电极PE连接,而是虚设电极。即,连接电极HE也可以是浮置状态。
如图6所示,在对电波反射板RE进行有源矩阵驱动的情况下,连接电极HE可以是扫描线GL,连接电极VE可以是信号线SL。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将连接电极HE设为虚设电极,而是将连接电极VE设为虚设电极。在那种情况下,只要经由连接电极HE对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将连接电极HE及连接电极VE中的一方用作施加电压的电极、并将另一方用作虚设电极即可。
在本结构例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括的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所形成的电极形状不具有旋转对称性。
四个贴片区域PA11、PA12、PA21及PA22在整体上也不具有旋转对称性。但是,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含的上述电极形状和上述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均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具有对称性。
图12是表示使贴片区域PA11逆时针旋转90°后的状态的图。在旋转前后,包含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在内的电极形状并非相同。但是,就旋转后的电极形状而言,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也具有对称性。因此,在相对于入射波w1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大致相等地发挥作用这一点上是同样的。在图12所示的结构例中,也能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3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11所示的结构例相比,连接电极HE的位置不同。
在图13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边E2的中央。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与点P1及点P2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1更接近点P2的位置。
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边E4的中央。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与点P3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4更接近点P3的位置。
在图13中,与图11同样地,连接电极VE01及VE12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01及VE12不与假想线Lv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v的位置。
连接电极HE01及HE12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HE01及HE12不与假想线Lh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h的位置。
在图13所示的结构例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含的上述电极形状和上述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均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具有对称性。因此,能够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就本结构例而言,也发挥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本公开中,将穿过贴片电极PE的中心点C(例如中心点C11)且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假想线Lv设为第1假想线。将穿过中心点C且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假想线Lh设为第2假想线。
<结构例2>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4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中的一方配置在偏离边的中央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14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连接电极VE的位置与图9相同。即,连接电极VE01及VE12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并与假想线Lv重叠。
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边E2的中央。连接电极HE01不与假想线Lh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h的位置。连接电极HE01没有配置在与点P1及点P2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1更接近点P2的位置。
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边E4的中央。连接电极HE12不与假想线Lh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h的位置。连接电极HE12没有配置在与点P3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4更接近点P3的位置。
即,连接电极HE01及HE12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并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h的位置。
但是,连接电极HE01及HE1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只要各自没有配置在边E2及边E4的中央即可。连接电极HE01也可以配置在相较于点P2更接近点P1的位置,连接电极HE12也可以配置在相较于点P3更接近点P4的位置。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5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连接电极VE及连接电极HE中的一方配置在偏离边的中央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15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连接电极HE的位置与图9相同。即,连接电极HE01及HE12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并与假想线Lh重叠。
连接电极VE01没有配置在边E1的中央。连接电极VE01不与假想线Lv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v的位置。连接电极VE01没有配置在与点P1及点P4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1更接近点P4的位置。
连接电极VE12没有配置在边E3的中央。连接电极VE12不与假想线Lv重叠,而是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v的位置。连接电极VE12没有配置在与点P2及点P3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是配置在相较于点P2更接近点P3的位置。
即,连接电极VE01及VE12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并配置在偏离假想线Lv的位置。
但是,连接电极VE01及VE1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只要各自没有配置在边E1及边E2的中央即可。连接电极VE01也可以配置在相较于点P4更接近点P1的位置,连接电极VE12也可以配置在相较于点P3更接近点P2的位置。
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结构例中,当与图2同样地按每个贴片电极组GP控制电波反射板RE时,连接电极VE可以由与贴片电极PE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连接电极HE也可以不与贴片电极PE连接,而是虚设电极。即,连接电极HE也可以是浮置状态。
如图6所示,在对电波反射板RE进行有源矩阵驱动的情况下,连接电极HE可以是扫描线GL,连接电极VE可以是信号线SL。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将连接电极HE设为虚设电极,而是将连接电极VE设为虚设电极。在那种情况下,只要经由连接电极HE对贴片电极PE施加电压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将连接电极HE及连接电极VE中的一方用作施加电压的电极、并将另一方用作虚设电极即可。
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结构例中,贴片区域PA不具有旋转对称性。但是,就旋转后的电极形状而言,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也具有对称性。因此,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结构例中,也能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就本结构例而言,也发挥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结构例3>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6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连接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电极沿倾斜方向延伸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X-Y平面中,将从第1方向X顺时针倾斜45°的方向设为方向D1。在X-Y平面中,将从方向D1顺时针倾斜180°的方向设为方向D2。方向D1及方向D2是相互平行的方向,且一方为另一方的反方向。
将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设为D3,将从方向D3顺时针倾斜180°的方向设为D4。方向D3及方向D4是相互平行的方向,且一方为另一方的反方向。方向D1及D3以90°交叉。
在图16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连接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连接电极从贴片电极PE的点P(P1、P2、P3、P4)延伸。该连接电极沿着方向D1或方向D2延伸、或者沿着方向D3或方向D4延伸。
贴片区域PA11具有贴片电极PE11、连接电极LE01、和连接电极LE12。连接电极LE01从边E1及边E2的交点即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连接电极LE12从边E3及边E4的交点即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是沿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
将包含贴片电极PE的对角线中的、与方向D1(方向D2)平行的对角线Gha的假想线设为Gh,将包含与方向D3(方向D4)平行的对角线Gma的假想线设为Gm。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与假想线Gh重叠。
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2具有贴片电极PE12、连接电极ME12、和连接电极ME23。连接电极ME12从边E1及边E4的交点即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连接电极ME23从边E2及边E3的交点即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连接电极ME12及连接电极ME23是沿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ME12及连接电极ME23与假想线Gm重叠。
连接电极LE12及连接电极ME12一体形成,从而构成连接电极KE12。
包括贴片区域PA11且沿着第1方向X配置的贴片区域PA的行(设为第1行)具有与贴片区域PA11相同的结构。包括贴片区域PA12且沿着第1方向X配置的贴片区域PA的行(设为第2行)具有与贴片区域PA12相同的结构。
贴片区域PA13具有与贴片区域PA11相同的结构。虽未图示,但与贴片区域PA13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4具有与贴片区域PA12相同的结构。在本结构例的电波反射板RE中,第1行及第2行交替配置。
在图16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括的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LE及连接电极ME所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该贴片区域PA的中心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在图16所示的结构例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含的上述电极形状和上述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均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具有对称性。因此,能够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7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16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与沿倾斜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对称地配置有虚设电极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17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与图16同样地,连接相邻的贴片电极PE的连接电极从贴片电极PE的点P(P1、P2、P3、P4)延伸。该连接电极沿着方向D1或方向D2延伸、或者沿着方向D3或方向D4延伸。
虚设电极从与连接电极延伸的点为相反侧的点延伸。该虚设电极相对于连接电极呈线对称配置。如上所述,虚设电极可以不与贴片电极PE连接,而是浮置状态。
贴片区域PA11具有贴片电极PE11、连接电极LE01、连接电极LE12、虚设电极DR01、和虚设电极DR12。
连接电极LE01从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连接电极LE12从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是沿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与假想线Gh重叠。
虚设电极DR01从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虚设电极DR12从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虚设电极DR01及虚设电极DR12是沿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R01及虚设电极DR12与假想线Gm重叠。
连接电极LE01及虚设电极DR01相对于假想线Lh位于呈线对称的位置。连接电极LE01及虚设电极DR12相对于假想线Lv位于呈线对称的位置。
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2具有贴片电极PE12、连接电极ME12、连接电极ME23、虚设电极DL12、和虚设电极DL23。
连接电极ME12从边E1及边E4的交点即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连接电极ME23从边E2及边E3的交点即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连接电极ME12及连接电极ME23是沿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ME12及连接电极ME23与假想线Gm重叠。
虚设电极DL12从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虚设电极DL23从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虚设电极DL12及虚设电极DL23是沿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L12及虚设电极DL23与假想线Gh重叠。
贴片区域PA12的连接电极ME12与贴片区域PA11的连接电极LE12一体形成,从而构成连接电极QE12。
贴片区域PA12的虚设电极DL12可以与贴片区域PA11的虚设电极DR12一体形成,也可以各自分开形成。在一体形成的情况下,虚设电极DL12及虚设电极DR12构成虚设电极DK12。
与贴片区域PA12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3具有贴片电极PE13、连接电极LE23、连接电极LE34、虚设电极DL23、和虚设电极DR34。贴片区域PA13具有与贴片区域PA11相同的结构。
连接电极LE23从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连接电极LE34从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连接电极LE23及连接电极LE34是沿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LE23及连接电极LE34与假想线Gh重叠。
虚设电极DR23从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虚设电极DR34从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虚设电极DR23及虚设电极DR34是沿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R23及虚设电极DR34与假想线Gm重叠。
贴片区域PA13的连接电极LE23与贴片区域PA13的连接电极ME23一体形成,从而构成连接电极KE23。
贴片区域PA13的虚设电极DR23可以与贴片区域PA12的虚设电极DL23一体形成,也可以各自分开形成。在一体形成的情况下,虚设电极DR23及虚设电极DL23构成虚设电极DQ23。
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1方向X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21具有与贴片区域PA11相同的结构。贴片区域PA21具有贴片电极PE21、连接电极LE01、连接电极LE12、虚设电极DR01、和虚设电极DR12。
连接电极LE01从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连接电极LE12从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是沿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LE01及连接电极LE12与假想线Gh重叠。
虚设电极DR01从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虚设电极DR12从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虚设电极DR01及虚设电极DR12是沿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R01及虚设电极DR12与假想线Gm重叠。
与贴片区域PA2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22具有与贴片区域PA12相同的结构。但可将贴片区域PA12的贴片电极PE12换种说法,为贴片区域PA22的贴片电极PE22。
在图17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括的贴片电极PE、连接电极LE、连接电极ME、虚设电极DL及虚设电极DR所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该贴片区域PA的中心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就四个贴片区域PA(PA11、PA12、PA21及PA22)而言,也具有以该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的交点T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在图17所示的结构例中,一个贴片区域PA所包含的上述电极形状和上述四个贴片区域PA整体均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上具有对称性。因此,能够提高电波反射板RE的反射特性。
在图16及图17中,当与图2同样地按每个贴片电极组GP控制电波反射板RE时,连接电极LE及RE既可以由与贴片电极PE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在图17中,虚设电极DL及DR也可以是浮置状态。
在本结构例中,也发挥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本公开中,也有将从第1方向X顺时针倾斜45°的方向D1及与方向D1正交的方向D3分别称为第3方向及第4方向的情况。也有将对角线Gha及Gma分别称为第1对角线及第2对角线的情况。也有将假想线Gh及Gm分别称为第1假想线及第2假想线的情况。
在图16及图17中,将从贴片电极PE向与方向D1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LE中的一方设为第1连接电极,将另一方设为第2连接电极。将从贴片电极PE向与方向D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连接电极ME中的一方设为第1连接电极,将另一方设为第2连接电极。
在图16及图17中,例如将从贴片电极PE11的顶点即点P1沿着方向D2延伸的连接电极LE01设为贴片区域PA11的第1连接电极。将从贴片电极PE11的顶点即点P3沿着方向D1延伸的连接电极LE12设为贴片区域PA11的第2连接电极。在与贴片区域PA11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贴片区域PA12内,将从贴片电极PE12的顶点即点P4沿着方向D3延伸的连接电极ME12设为贴片区域PA12的第1连接电极。将从贴片电极PE12的顶点即点P2沿着方向D4延伸的连接电极ME23设为贴片区域PA12的第2连接电极。
<结构例4>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18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9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贴片电极沿着倾斜方向排列这一点上不同。
图18是表示本结构例的电波反射板RE的俯视图。在电波反射板RE上,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PE沿着上述的方向D1及方向D3呈矩阵状配置。将包含贴片电极PE的对角线中的、与第1方向X平行的对角线Gxa的假想线设为Gx,将包含与第2方向Y平行的对角线Gya的假想线设为Gy。
图18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具备贴片区域PA11、PA12、PA21、PA22、PA31及PA32。贴片区域PA11及PA31沿着第1方向X相邻配置。贴片区域PA12及32沿着第1方向X相邻配置。
贴片区域PA11及PA12沿着第2方向Y相邻配置。贴片区域PA21及PA22沿着第2方向Y相邻配置。贴片区域PA31及PA32沿着第2方向Y相邻配置。
贴片区域PA11、PA22及PA32沿着方向D1(或方向D2)相邻配置。贴片区域PA21及PA31沿着方向D1(或方向D2)相邻配置。
贴片区域PA11及PA21沿着方向D3(或方向D4)相邻配置。贴片区域PA12、PA22及PA31沿着方向D3(或方向D4)相邻配置。
贴片区域PA11具有贴片电极PE11、连接电极VE01a、连接电极VE12a、虚设电极DH01a、和虚设电极DH12a。连接电极VE01a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连接电极VE12a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并与贴片区域PA12的贴片电极PE12连接。连接电极VE01a及连接电极VE12a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01a及连接电极VE12a与假想线Gy重叠。
虚设电极DH01a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a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虚设电极DH12a也可以到达贴片区域PA31。虚设电极DH01a及虚设电极DH12a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H01a及虚设电极DH12a与假想线Gx重叠。
贴片区域PA12具有贴片电极PE12、连接电极VE12a、连接电极VE23a、虚设电极DH01a、和虚设电极DH12a。
连接电极VE12a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连接电极VE23a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连接电极VE12a及连接电极VE23a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12a及连接电极VE23a与假想线Gy重叠。
虚设电极DH01a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a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虚设电极DH12a也可以到达贴片区域PA32。
贴片区域PA21具有贴片电极PE21、连接电极VE01b、连接电极VE12b、虚设电极DH01b、和虚设电极DH12b。
连接电极VE01b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连接电极VE12b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并与贴片电极PE22连接。连接电极VE01b及连接电极VE12b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01b及连接电极VE12b与假想线Gy重叠。
虚设电极DH01b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b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虚设电极DH01b及虚设电极DH12b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H01b及虚设电极DH12b与假想线Gx重叠。
贴片区域PA22具有贴片电极PE22、连接电极VE12b、连接电极VE12b、虚设电极DH01b、和虚设电极DH12b。
连接电极VE12b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与贴片电极PE21连接。连接电极VE23b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连接电极VE12b及连接电极VE23b是沿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连接电极VE12b及连接电极VE23b与假想线Gy重叠。
虚设电极DH01b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b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
贴片区域PA31具有贴片电极PE31、连接电极VE01a、连接电极VE12a、虚设电极DH12a、和虚设电极DH23a。
连接电极VE01a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连接电极VE12a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并与贴片区域PA32的贴片电极PE32连接。
虚设电极DH12a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a也可以到达贴片区域PA11。虚设电极DH23a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虚设电极DH12a及虚设电极DH23a是沿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直线的电极或布线。虚设电极DH12a及虚设电极DH23a与假想线Gx重叠。
贴片区域PA32具有贴片电极PE32、连接电极VE12a、连接电极VE23a、虚设电极DH12a、和虚设电极DH23a。
连接电极VE12a从点P4沿着与第2方向Y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与贴片区域PA31的贴片电极PE31连接。连接电极VE23a从点P2沿着第2方向Y延伸。
虚设电极DH12a从点P1沿着与第1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虚设电极DH12a也可以到达贴片区域PA12。虚设电极DH23a从点P3沿着第1方向X延伸。
连接电极VE(VE01a、VE12a、VE23a、VE01b、VE12b、VE23b)及虚设电极DH(DH01a、DH12a、DH23a、DH01b、DH12b)在剖视时优选隔着绝缘层分离。
在本结构例中,贴片区域PA沿着与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成45°的方向D1、方向D2、方向D3及方向D4配置。在贴片区域PA所包括的贴片电极PE中,也同样沿着与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成45°的方向配置。
图18例示了多个贴片区域PA的一部分。在图17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示出了六个贴片区域PA,但贴片区域PA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18中,当与图2同样地按每个贴片电极组GP控制电波反射板RE时,连接电极VE可以由与贴片电极PE相同的导体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导体形成。虚设电极DH也可以是浮置状态。
在本结构例中,也发挥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本公开中,将图18所示的方向D1及方向D3分别称为第1方向及第2方向。在该情况下,将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分别称为第3方向及第4方向。
将对角线Gya及Gxa分别称为第1对角线及第2对角线。将假想线Gy及Gx分别称为第1假想线及第2假想线。
在图18中,例如将贴片区域PA12、PA11及PA32分别设为第1贴片区域、第2贴片区域及第3贴片区域。贴片区域PA12(第1贴片区域)及贴片区域PA11(第2贴片区域)在与方向D1(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邻。贴片区域PA12(第1贴片区域)及贴片区域PA32(第3贴片区域)在与方向D3(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邻。
在图18中,将贴片区域PA12的连接电极VE12a及VE23a称为第1贴片区域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2连接电极。将贴片区域PA11的连接电极VE01a及VE12a称为第1贴片区域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2连接电极。贴片区域PA12的连接电极VE12a及贴片区域PA11的连接电极VE12a一体形成。
在图18中,将贴片区域PA12的虚设电极DH01a及DH12a称为第1贴片区域的第1虚设电极及第2虚设电极。将贴片区域PA32的虚设电极DH12a及DH23a称为第3贴片区域的第1虚设电极及第2虚设电极。贴片区域PA12的虚设电极DH12a及贴片区域PA32的虚设电极DH12a一体形成。
<结构例5>
图19A及图19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19A及图19B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1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贴片电极与虚设电极隔着绝缘层分离这一点上不同。
图19A是表示图9的贴片区域PA11的俯视图。图19B是沿着图19A的线A1-A2的电波反射板RE的剖视图。
在图19B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在基材BA1上设有连接电极HE01及HE02。以覆盖连接电极HE01及HE02的方式设有绝缘层INS。绝缘层INS只要由无机绝缘材料或有机绝缘材料形成即可。在绝缘层INS上设有贴片电极PE。
在连接电极HE为虚设电极的情况下,连接电极HE只要是浮置状态即可。
只要将在图17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的虚设电极DR(DR01、DR12、DR23)及虚设电极DL(DL01、DL12、DL23)换种说法而替换成图19B所示的连接电极HE(HE01、HE12)即可。
只要将在图18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的虚设电极DH换种说法而替换成图19B所示的连接电极HE即可。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20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19A及图19B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虚设电极彼此一体形成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20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作为虚设电极的连接电极HE01及HE12一体形成,从而构成了一个连接电极HE。连接电极HE也可以与设于相邻配置的贴片区域PA内的其他连接电极HE连接。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21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20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虚设电极与贴片电极相比设于上方这一点上不同。
在图21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在基材BA1上设有贴片电极PE。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基材BA1及贴片电极PE之间设有未图示的绝缘层。以覆盖贴片电极PE的方式设有绝缘层INS。在绝缘层INS上设有连接电极HE01及HE02。
图22A及图22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电波反射板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图22A及图22B所示的结构例中,与图20所示的结构例相比,在虚设电极与贴片电极设于同层这一点上不同。
图22A是贴片区域PA11的俯视图,图22B是沿着图22A的线B1-B2的电波反射板RE的剖视图。在图22A及图22B所示的电波反射板RE中,在基材BA1上设有绝缘层INS。在绝缘层INS上设有贴片电极PE、作为虚设电极的连接电极HE01及HE12。贴片电极PE及连接电极HE(HE01及HE12)在X-Y平面上分开设置,并未连接。连接电极HE是浮置状态。
在本结构例中,也发挥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C-中心点、D1-方向、D2-方向、D3-方向、D4-方向、DH-虚设电极、DL-虚设电极、DR-虚设电极、E1-边、E2-边、E3-边、E4-边、Gh-假想线、Gha-对角线、Gm-假想线、Gma-对角线、Gx-假想线、Gxa-对角线、Gy-假想线、Gya-对角线、HE-连接电极、LE-连接电极、Lh-假想线、Lv-假想线、P-点、PA-贴片区域、PE-贴片电极、RE-电波反射板、ME-连接电极、VE-连接电极。

Claims (17)

1.一种电波反射板,其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3连接电极、和与第1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2连接电极及第4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由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各自所包含的所述贴片电极、所述第1连接电极、所述第2连接电极、第3连接电极、和第4连接电极形成的电极形状具有以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各自的内部的一个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对称性,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中的第1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与第1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3贴片区域、和与第2贴片区域在第1方向上相邻且与第3贴片区域在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4贴片区域将所述第1贴片区域、所述第2贴片区域、所述第3贴片区域及所述第4贴片区域整体的交点作为旋转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或者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是浮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各自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各自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长。
4.一种电波反射板,其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沿与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3连接电极、和沿与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2连接电极及第4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
设定穿过所述贴片电极的中心点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1假想线,并设定穿过所述中心点且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2假想线,
至少满足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以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中的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或者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是浮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以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贴片电极具有沿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边及第3边、和沿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2边及第4边,
所述第1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1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2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3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3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4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4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以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贴片电极具有沿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边及第3边、和沿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2边及第4边,
所述第1连接电极从所述第1边的中央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2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3连接电极从所述第3边的中央延伸,
所述第4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4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3连接电极不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以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4连接电极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贴片电极具有沿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边及第3边、和沿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2边及第4边,
所述第1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1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2连接电极从所述第2边的中央延伸,
所述第3连接电极从相对于所述第3边的中央偏离的位置延伸,
所述第4连接电极从所述第4边的中央延伸。
12.一种电波反射板,其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基材和多个贴片区域,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包含沿着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正方形的贴片电极;
第2基板,其具有第2基材、和与所述多个贴片电极相对置的共用电极;和
液晶层,其夹持在所述第1基板及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分别具有所述贴片电极、和从所述贴片电极的顶点延伸的第1连接电极及第2连接电极,
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配置成一条直线状,相互向反方向延伸,并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一条对角线在内的假想线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具有第1贴片区域、和与所述第1贴片区域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第1对角线在内的第1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第2对角线在内的第2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或者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一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具有第1贴片区域、和与所述第1贴片区域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沿与所述第1方向成45°的第3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沿与所述第3方向正交的第4方向延伸,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或者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还具备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另一条对角线在内的假想线重叠的第1虚设电极及第2虚设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第1贴片区域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分别具有第1虚设电极及第2虚设电极,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虚设电极与所述第2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虚设电极与所述第1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2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或者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一体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波反射板,其中,
所述多个贴片区域具有第1贴片区域、与所述第1贴片区域在平行于与所述第1方向成45°的第3方向的方向上相邻的第2贴片区域、和与所述第1贴片区域在平行于与所述第3方向正交的第4方向的方向上相邻的第3贴片区域,
所述第1贴片区域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各自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连接电极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第1对角线在内的第1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2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或者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连接电极一体形成,
所述第1贴片区域及所述第3贴片区域分别具有第1虚设电极及第2虚设电极,
所述第1贴片区域及所述第3贴片区域各自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虚设电极与包含所述贴片电极的第2对角线在内的第2假想线重叠,
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2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或者所述第1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及所述第2贴片区域的所述第1虚设电极一体形成。
CN202280025484.8A 2021-03-31 2022-03-31 电波反射板 Pending CN1172038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0857A JP2022156916A (ja) 2021-03-31 2021-03-31 電波反射板
JP2021-060857 2021-03-31
PCT/JP2022/016565 WO2022211035A1 (ja) 2021-03-31 2022-03-31 電波反射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3856A true CN11720385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345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5484.8A Pending CN117203856A (zh) 2021-03-31 2022-03-31 电波反射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7890A1 (zh)
JP (1) JP2022156916A (zh)
KR (1) KR20230158576A (zh)
CN (1) CN117203856A (zh)
WO (1) WO2022211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5980A1 (ja) * 2022-11-15 2024-05-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波反射装置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3201A (ja) 1997-09-29 1999-04-13 Mitsui Chem Inc 移相器、移相器アレイおよび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JP2013130466A (ja) * 2011-12-21 2013-07-04 Hitachi Ltd 電磁波可視化装置
US20150171512A1 (en) * 2013-12-17 2015-06-18 Elwha Llc Sub-nyquist holographic aperture antenna configured to define selectable, arbitrary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fields
US10720712B2 (en) 2016-09-22 2020-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iquid-crystal tunable metasurface for beam steering antennas
CN107275793B (zh) * 2017-05-31 2021-02-12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频率可调共面紧凑型人工磁导体结构
JP6782205B2 (ja) * 2017-08-10 2020-11-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磁界バンドストップフィルタ
CN107819202A (zh) * 2017-09-30 2018-03-20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石墨烯的波束扫描反射天线阵列及波束扫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1035A1 (ja) 2022-10-06
KR20230158576A (ko) 2023-11-20
US20240047890A1 (en) 2024-02-08
JP2022156916A (ja)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3329B (zh) 相控阵天线的驱动方法以及反射板的驱动方法
US797386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US10964284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board and display panel
JP201007236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445684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US20240047890A1 (en)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CN116888824A (zh) 电波反射板
US20240128652A1 (en)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WO2022259789A1 (ja) 電波反射板及び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
US10256257B2 (en) Display panel,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line array structure
CN117099265A (zh) 电波反射板
US20180239204A1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mode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WO2022209330A1 (ja) 電波反射板
TWI824839B (zh) 電波反射板
JP7500323B2 (ja) フェーズドアレイアンテナの駆動方法及び反射板の駆動方法
WO2024100974A1 (ja) 電波反射装置
WO2023095566A1 (ja) 電波反射板
WO2024070939A1 (ja) 電波反射装置
JP697707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JP7331160B2 (ja) 表示装置
WO2024070207A1 (ja) 電波反射装置
WO2023181614A1 (ja) リフレクトアレイ
JP2024008435A (ja) 電波反射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1980772B1 (ko) 2 픽셀 2 도메인 액정표시장치
CN118056334A (zh) 电波反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