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3170A -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3170A
CN117203170A CN202280029935.5A CN202280029935A CN117203170A CN 117203170 A CN117203170 A CN 117203170A CN 202280029935 A CN202280029935 A CN 202280029935A CN 117203170 A CN117203170 A CN 117203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ller
optical fiber
roller
guide
distan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99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弓月
中原慎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0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3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2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 C03B37/025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from reheated softened tubes, rods, fibres or filaments, e.g. drawing fibres from preforms
    • C03B37/027Fibr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sorts of glass, e.g. glass optical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10Non-chemical treatment
    • C03B37/12Non-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during winding up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的制造装置,其具有引导辊机构,该引导辊机构通过使行进的光纤与规定的槽接触,从而对该光纤进行引导。引导辊机构具有:多个引导辊主体(以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进行例示),其能够旋转地构成,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以及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其对多个引导辊主体之中的至少2个引导辊主体的旋转轴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进行支撑。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对各旋转轴的包含轴向的水平面的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及对各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角度调整机构。

Description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21年4月22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21-072767号而要求优先权,引用在上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光纤是通过加热炉对光纤用的玻璃母材进行加热熔融,从加热炉的下方拉丝而制造的。从加热炉拉出的玻璃纤维经过冷却工序、外径的测定工序、树脂的包覆工序等而成为光纤,一边通过正下辊等进行引导、一边输送而卷绕于线轴。
从加热炉拉出的玻璃纤维有时成为稍微椭圆或者变形的圆形状。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正下辊的下游侧设置有绕规定的垂直轴摆动的摆动辊的构造。如果使摆动辊摆动而将从正下辊输送的光纤扭转,则能够使光纤接近正圆。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0/04468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具有引导辊机构,该引导辊机构通过使行进的光纤与规定的槽接触,从而对该光纤进行引导,在该光纤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引导辊机构具有:多个引导辊主体,其能够旋转地构成,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以及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其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之中的至少2个引导辊主体的旋转轴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进行支撑,所述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包含轴向的水平面的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及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角度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安装有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辊主体的引导辊机构、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辊机构相对配置而对与所述引导辊主体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传感器的测定仪器,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相对于所述引导辊机构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骤: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而使其与在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不同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成为平行;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比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位于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不同于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以及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成为平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引导辊机构及测定仪器的结构图。
图3是引导辊机构的斜视图。
图4是包含旋转轴的安装位置的调整的动作流程图。
图5A是对距离测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B是对测定部位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光纤一边由正下辊等引导辊主体引导、一边向下游侧输送。在各引导辊主体的位置和朝向不与光纤的轨迹线一致的情况下,由于光纤越上引导辊主体的槽侧面等,因此有时光纤的表面损伤,或光纤发生扭曲。因此,希望将引导辊主体彼此高精度地进行定芯。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引导辊主体彼此高精度地进行定芯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引导辊主体彼此高精度地进行定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而进行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装置,(1)其具有引导辊机构,该引导辊机构通过使行进的光纤与规定的槽接触,从而对该光纤进行引导,在该光纤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引导辊机构具有:多个引导辊主体,其能够旋转地构成,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以及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其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之中的至少2个引导辊主体的旋转轴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进行支撑,所述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包含轴向的水平面的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及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角度调整机构。
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对各引导辊主体的旋转轴均进行支撑,对各引导辊主体的水平2轴位置(也称为平移位置)及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对各引导辊主体的平移位置进行管理,或者能够使各引导辊的平移位置保持不变而仅对各引导辊的倾斜度进行管理。由此,能够将引导辊主体彼此以高精度进行定芯。
(2)在本发明的光纤的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调整基准面,该调整基准面用于对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且用于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如果使用调整基准面,则能够容易地对各旋转轴的水平2轴位置及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3)在本发明的光纤的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具有:正下辊,其在规定的炉的下方能够旋转地构成,对从所述炉拉出而沿垂直方向行进的光纤进行引导;按压辊,其在所述正下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隔着由所述正下辊引导的光纤而配置于相反侧,对由所述正下辊引导的光纤进行引导;扭转调整辊,其在所述按压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隔着由所述按压辊引导的光纤而配置于相反侧,对由所述按压辊引导的光纤进行引导;以及多个引导辊,其在所述扭转调整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将由所述扭转调整辊引导的光纤朝向规定的绞盘分别进行引导。
如果使用引导辊机构,则即使存在许多引导辊主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各旋转轴的水平2轴位置及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4)在本发明的光纤的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规定的炉是对光纤用的玻璃母材进行加热熔融的加热炉。
在正下辊对从加热炉拉出而沿垂直方向行进的光纤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正下辊的偏芯会使与该辊的沿槽的内壁面的移动相伴的光纤发生扭曲。但是,如果使用引导辊机构,则能够将正下辊和周边的辊彼此以高精度进行定芯,能够防止与正下辊的沿槽的内壁面的移动相伴的光纤的扭曲。
(5)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安装有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辊主体的引导辊机构、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辊机构相对配置而对与所述引导辊主体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传感器的测定仪器,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相对于所述引导辊机构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骤: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而使其与在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不同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成为平行;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比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位于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不同于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以及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成为平行。
关于各引导辊主体的侧面对多个部位的距离进行测定,对各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将各引导辊主体彼此以高精度进行定芯,能够防止与各引导辊主体的沿槽的内壁面的移动相伴的光纤的扭曲。
(6)在本发明的光纤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为4个以上。
如果对各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各引导辊主体的侧面相对于引导辊机构成为平行,则即使在引导辊主体为4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对各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光纤制造装置10在最上游位置具有对光纤用的玻璃母材G进行加热而使玻璃母材G软化的加热炉11。
加热炉11具有:圆筒状的炉心管12,其内侧被供给玻璃母材G;发热体13,其将该炉心管12包围;以及气体供给部14,其对炉心管12内供给净化气体。
玻璃母材G的上部被母材输送单元F抓持,玻璃母材G使用母材输送单元F向炉心管12内输送。如果玻璃母材G的下端部分由发热体13加热而向下方拉出,则形成成为光纤G2的中心部分的玻璃纤维G1。
光纤制造装置10在加热炉11的下游侧具有冷却单元15。向冷却单元15供给例如氦气的冷却气体,从加热炉11向下方拉出的玻璃纤维G1由冷却单元15冷却。此外,只要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玻璃纤维G1进行冷却,则冷却单元15也可以是使用除了氦气以外的冷却气体的冷却方式。
光纤制造装置10在冷却单元15的下游侧具有外径测定单元16。外径测定单元16构成为例如能够使用激光对玻璃纤维G1的外径进行测定,冷却后的玻璃纤维G1由外径测定单元16对外径进行测定而向下方输送。此外,只要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玻璃纤维G1的外径进行测定,则外径测定单元16也可以是除了激光方式以外的方式。
光纤制造装置10在外径测定单元16的下游侧具有包覆单元17。对测定出外径的玻璃纤维G1例如涂敷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该聚氨酯丙烯酸酯被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由此,成为在玻璃纤维G1的周围形成有树脂层的光纤G2。
光纤制造装置10在包覆单元17的下游侧具有引导辊机构50。引导辊机构50例如具有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在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设置有剖面V字状的光纤行进槽等规定形状的槽,通过使光纤G2与该槽的内壁面接触,从而对光纤G2进行引导。
此外,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相当于本发明的引导辊主体。其中,正下辊18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引导辊主体,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引导辊主体。但是,第2引导辊主体也可以是4个以上(例如6个)的辊。
正下辊18配置于加热炉11的正下方,对从加热炉11拉出而沿垂直方向行进的光纤G2进行引导。按压辊18a配置于正下辊18的下游侧,隔着由正下辊18引导的光纤G2而配置于正下辊18的相反侧,按着由正下辊18引导的光纤G2而对其进行引导。
此外,在按压辊18a和扭转调整辊18b之间也可以设置摆动辊19。摆动辊19构成为可绕规定的垂直轴自由摆动。另外,摆动辊19构成为在按压辊18a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将光纤G2的行进方向从垂直方向例如变更为水平方向。
扭转调整辊18b配置于例如摆动辊19的下游侧,隔着由按压辊18a引导的光纤G2而配置于按压辊18a的相反侧(与正下辊18相同侧),限制由按压辊18a引导的光纤G2的扭转而进行引导。引导辊18c、18d配置于扭转调整辊18b的下游侧,分别将由扭转调整辊18b引导的光纤G2朝向规定的绞盘20进行引导。
如图2所示,引导辊机构50具有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52。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52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固定机构主体53、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各旋转轴51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于俯视观察为L字状的腕57。
此外,在本实施例,举出将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各旋转轴51的全部由在固定机构主体53设置的腕57支撑的例子而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将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之中的至少2个旋转轴51设置于腕57。另外,固定机构主体53例如可以由一片金属制的板构成,也可以是将多个金属制的板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而设为一体的构造。
如图3所示,位置调整机构55经由支柱58而安装于固定机构主体53的调整基准面54。角度调整机构56载置于该位置调整机构55。而且,腕57安装于角度调整机构56。
另外,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例如使用多个调整螺钉而构成,通过对各调整螺钉的紧固程度进行变更,从而对旋转轴51的位置、角度进行调整。固定机构主体53的调整基准面54被用作对旋转轴51的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时、对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时的基准。
此外,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也可以取代多个调整螺钉而是具有工作台。具体地说,位置调整机构55例如由对将旋转轴51的垂直方向设为法线的水平面、即包含轴向的水平面的水平2轴位置(也称为平移位置)进行调整的XY工作台构成。另一方面,角度调整机构56例如由将旋转轴51能够垂直旋转地构成的测角仪工作台、将旋转轴51能够水平旋转地构成的水平旋转工作台构成。
另一方面,在引导辊机构50的相对位置设置有测定仪器60。测定仪器60具有距离传感器62、移动机构63和控制部64。距离传感器62例如由激光方式、IR(Infrared)方式构成,测定结果朝向控制部64输出。测定仪器60具有假想的测量基准面61,被用作由距离传感器62进行测定时的基准。移动机构63构成为基于来自控制部64的驱动信号能够使距离传感器62例如在水平方向(图5A、图5B所示的X轴方向)、垂直方向(图5A、图5B所示的Z轴方向)移动。
控制部64由CPU、存储器等构成,例如将在ROM中储存的各种程序、数据下载至RAM,执行该程序。由此,能够基于程序对测定仪器60的动作进行控制。
此外,在使用位置调整机构(例如XY工作台)55、角度调整机构(例如测角仪工作台、水平旋转工作台)56对各旋转轴51定量地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引导辊机构50还设置控制部59。
返回至图1,由引导辊18c、18d引导的光纤G2例如通过引导辊18d将行进方向从水平方向例如向斜上方变更。
光纤制造装置10在引导辊18d的下游侧还具有绞盘20、筛选单元21及松紧调节辊22。光纤G2由绞盘20以规定的速度拾取,在由松紧调节辊22施加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在由筛选单元21赋予规定的拉伸应变后,卷绕于线轴B。
图4是包含旋转轴的安装位置的调整的动作流程图。
如上述所示,设想在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52设置有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共计6个辊的情况。首先,为了对正下辊18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使距离传感器62移动。
更详细地说,如图5A、图5B所示,在正下辊18的侧面上设置有例如4个部位的测定点X1、X2、Z1、Z2。测定点X1和测定点X2分别配置于图示的X轴上,位于与旋转轴51的中心相距等距离的位置。测定点Z1和测定点Z2分别配置于图示的Z轴上,位于与旋转轴51的中心相距等距离的位置。而且,距离传感器62移动,例如与在正下辊18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Z2相向(图4的步骤S10)。
接下来,距离传感器62对从该测定点Z2至测定仪器60的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测定结果存储于控制部64的存储器。
接下来,进入至步骤S12,控制部64判定是否对正下辊18的共计4个部位的测定点X1、X2、Z1、Z2进行了测定。在全部测定点的测定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2的NO),返回至步骤S10,距离传感器62沿Z轴移动,例如与不同于该测定点Z2的其他测定点Z1相向。
而且,距离传感器62对从该测定点Z1至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对该测定结果进行存储。
接下来,由于全部测定点的测定没有结束(步骤S12的NO),因此距离传感器62沿Z轴及X轴移动,例如与不同于测定点Z1、Z2的其他测定点X1相向(步骤S10)。距离传感器62对从该测定点X1至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还对该测定结果进行存储。
然后,由于全部测定点的测定没有结束(步骤S12的NO),因此返回至步骤S10,距离传感器62沿X轴移动,例如与不同于测定点X1的其他测定点X2相向。距离传感器62对从该测定点X2至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还对该测定结果进行存储。
关于正下辊18,在全部测定点的测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2的YES),进入至步骤S13。
在该步骤S13,基于测定点X1、X2、Z1、Z2的测定结果,由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对正下辊18的旋转轴51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正下辊18的侧面与固定机构主体53的调整基准面54成为平行(步骤S13)。
接下来,进入至步骤S14,控制部64判定是否关于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进行了测定。在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测定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4的NO),返回至步骤S10,为了对按压辊18a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使距离传感器62移动。
在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侧面上也设置有例如4个部位的测定点X1、X2、Z1、Z2(图5A、图5B)。
而且,距离传感器62移动,例如与按压辊18a的测定点Z2相向(图4的步骤S10),对从该测定点Z2至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并存储。
此后,重复距离传感器62的移动、测定(步骤S12的NO、步骤S10、步骤S11),在关于按压辊18a而全部测定点的测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2的YES),进入至步骤S13,基于测定点X1、X2、Z1、Z2的测定结果,由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对按压辊18a的旋转轴51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按压辊18a的侧面与正下辊18的侧面(进而调整基准面54)成为平行。
接下来,为了对扭转调整辊18b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步骤S14的NO),距离传感器62移动,例如与扭转调整辊18b的测定点Z2相向(步骤S10),对从该测定点Z2至测量基准面61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步骤S11)并存储。
直至关于扭转调整辊18b而全部测定点的测定结束为止(步骤S12的YES),重复距离传感器62的移动、测定(步骤S12的NO、步骤S10、步骤S11),在全部测定点的测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2的YES),基于测定点X1、X2、Z1、Z2的测定结果,由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对扭转调整辊18b的旋转轴51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扭转调整辊18b的侧面与正下辊18的侧面成为平行(步骤S13)。
然后,关于引导辊18c、18d,也与上述同样地,重复距离传感器62的移动、测定(步骤S12的NO、步骤S10、步骤S11),基于测定点X1、X2、Z1、Z2的测定结果,由位置调整机构55、角度调整机构56对引导辊18c、18d的旋转轴51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引导辊18c、18d的各侧面与正下辊18的侧面成为平行(步骤S13)。
而且,在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测定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4的YES),退出一系列的例程。
如上所述,关于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各侧面对共计4个部位的距离进行测定,对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将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彼此高精度地进行定芯。更详细地说,能够将以往例如以29.5mm~30.2mm配置的正下辊18等以29.95mm~30.03mm的高精度进行配置。其结果,能够防止伴随沿正下辊18、按压辊18a、扭转调整辊18b、引导辊18c、18d的各槽的内壁面移动的光纤的扭曲。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且并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含义,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也可以设为下述方法,即,在图4的流程图中步骤S12之后,设置对辊的定芯的精度进行判定的步骤,在满足规定的精度的情况下跳过步骤13而进入至步骤S14,在不满足规定的精度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13,然后再次进入至步骤10,直至满足规定的精度为止重复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和测定。
标号的说明
10…光纤制造装置,11…加热炉,12…炉心管,13…发热体,14…气体供给部,15…冷却单元,16…外径测定单元,17…包覆单元,18…正下辊(引导辊主体),18a…按压辊(引导辊主体),18b…扭转调整辊(引导辊主体),18c、18d…引导辊(引导辊主体),19…摆动辊,20…绞盘,21…筛选单元,22…松紧调节辊,50…引导辊机构,51…旋转轴,52…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53…固定机构主体,54…调整基准面,55…位置调整机构,56…角度调整机构,57…腕,58…支柱,59…控制部,60…测定仪器,61…测量基准面,62…距离传感器,63…移动机构,64…控制部,F…母材输送单元,G…玻璃母材,G1…玻璃纤维,G2…光纤,B…线轴,X1、X2、Z1、Z2…测定点。

Claims (6)

1.一种光纤的制造装置,其具有引导辊机构,该引导辊机构通过使行进的光纤与规定的槽接触,从而对该光纤进行引导,
在该光纤的制造装置中,
所述引导辊机构具有:多个引导辊主体,其能够旋转地构成,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以及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其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之中的至少2个引导辊主体的旋转轴分别可自由旋转地进行支撑,
所述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包含轴向的水平面的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及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的角度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辊旋转轴固定机构具有调整基准面,该调整基准面用于对各所述旋转轴的所述水平2轴位置进行调整,且用于对各所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具有:
正下辊,其在规定的炉的下方能够旋转地构成,对从所述炉拉出而沿垂直方向行进的光纤进行引导;
按压辊,其在所述正下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隔着由所述正下辊引导的光纤而配置于相反侧,对由所述正下辊引导的光纤进行引导;
扭转调整辊,其在所述按压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隔着由所述按压辊引导的光纤而配置于相反侧,对由所述按压辊引导的光纤进行引导;以及
多个引导辊,其在所述扭转调整辊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构成,将由所述扭转调整辊引导的光纤朝向规定的绞盘分别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规定的炉是对光纤用的玻璃母材进行加热熔融的加热炉。
5.一种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安装有对行进的光纤分别进行引导的多个引导辊主体的引导辊机构、以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辊机构相对配置而对与所述引导辊主体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传感器的测定仪器,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对所述多个引导辊主体相对于所述引导辊机构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该光纤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而使其与在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
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不同于在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
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成为平行;
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比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位于靠下游侧的位置的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相向;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规定的测定点至设置于所述测定仪器的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
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不同于所述规定的测定点的其他测定点相向;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从在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的所述其他测定点至所述规定的测量基准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以及
基于这些测定结果,对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的侧面与所述第1引导辊主体的侧面成为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2引导辊主体为4个以上。
CN202280029935.5A 2021-04-22 2022-04-22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203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2767 2021-04-22
JP2021072767 2021-04-22
PCT/JP2022/018508 WO2022225034A1 (ja) 2021-04-22 2022-04-22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装置、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3170A true CN117203170A (zh) 2023-12-08

Family

ID=8372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9935.5A Pending CN117203170A (zh) 2021-04-22 2022-04-22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25034A1 (zh)
CN (1) CN117203170A (zh)
WO (1) WO20222250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9420A3 (en) * 1988-09-07 1991-08-28 Telephone Cables Limited Cable core with a twisting channel, and laying optical fibre therein
JPH07237938A (ja) * 1994-02-28 1995-09-1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ハーメチックコート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603368B2 (ja) * 1995-03-06 2004-12-2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のねじれ検出方法
KR100441156B1 (ko) * 2002-08-31 2004-07-19 엘지전선 주식회사 광섬유에 인가되는 스핀을 모니터링하는 방법 및 양방향스핀의 대칭성을 확보하기 위한 광섬유 제조방법
KR100401342B1 (en) * 2002-08-31 2003-10-10 Lg Cable Lt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optical fiber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optical fiber using the same
RU2326825C2 (ru) * 2003-12-26 2008-06-20 Фудзикура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кручива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и оптическое волокно
JP2006347785A (ja) * 2005-06-13 2006-12-28 Shin Etsu Chem Co Ltd 光ファイバーの線引き装置及び線引き方法
JP2014133673A (ja) * 2013-01-09 2014-07-24 Hitachi Metals Ltd ファイバ素線製造装置及びテープ心線
JP7287228B2 (ja) * 2019-10-01 2023-06-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5034A1 (ja) 2022-10-27
JPWO2022225034A1 (zh)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0220B2 (ja) 改善された光ファイバガイド装置
JP3159116B2 (ja) ガラス母材の延伸機および延伸方法
US4321072A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centering of an optical fiber within a primary protective cladding and a device employed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117203170A (zh) 光纤的制造装置、光纤的制造方法
JP7287228B2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装置
JP2005097106A (ja) 複数の光ファイバを組み立てる装置及び方法
US20100319405A1 (en) Optical fi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optical fi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8023733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ent optical fiber
US200300100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ber
JP2002293564A (ja) 光ファイバ母材の延伸方法及び延伸装置
CA2746207A1 (en) Fiber ball lens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777627B2 (ja) ガラス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3779355B2 (ja) 光ファイバの線引方法及び線引装置
KR100512591B1 (ko) 광섬유 곡률 반경 조정을 통한 광섬유 단선 저감 장치를구비하는 광섬유 인선 장치
US20070029434A1 (en) Fixed-width towpre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N1289422C (zh) 光纤抽丝过程中鲁棒直径控制的光纤
KR20030089422A (ko) 광 파이버의 드로잉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1698597B1 (en) Optical fiber twis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ber
CN118084355A (zh) 树脂涂敷装置、光纤制造装置及光纤的制造方法
JP2013220972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3603368B2 (ja) ガラス繊維のねじれ検出方法
JPH0710612A (ja) 光ファイバ被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300993B2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KR100512592B1 (ko) 광섬유 모재 회전을 통해 광섬유 진원도를 개선하는광섬유 인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섬유 인선 방법
CN112279499B (zh) 一种用于控制玻璃带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