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8224B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8224B
CN117188224B CN202311060867.1A CN202311060867A CN117188224B CN 117188224 B CN117188224 B CN 117188224B CN 202311060867 A CN202311060867 A CN 202311060867A CN 117188224 B CN117188224 B CN 1171882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teel
track beam
section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608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88224A (zh
Inventor
程檀倬
张雨浓
胡俊
陈俊杰
潘星
王杨盛
刘根源
蔡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608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8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8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8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88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8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坑段轨道梁施工、轨道梁延伸段施工以及拆除重复利用该延伸段,基坑段轨道梁和延伸段轨道梁连接端采用接驳器连接,边缘凿毛处理,在轨道梁延伸段的底部设置钢槽并与钢筋骨架紧密连接,保证整体性,在拆除时,只需要更换新的接驳器与下一个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连接,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延伸段两侧的底面重新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即可重复利用,解决了延伸段轨道梁不能拆除并快速重新安装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龙门吊施工,通过龙门吊将路面上材料迁移至基坑内,龙门吊的使用中必不可少的是行驶轨道,相应的轨道梁的设置需要符合现场需求,常见的施工中轨道梁与围护结构一起施工,在基坑外则需要另外设置轨道基座,或者开槽施工轨道梁。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另外设置轨道基座再建造轨道梁占用大量施工时间,不利于成本节约;(2)如果开凿施工轨道梁则会破坏道路,影响道路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施工方法,包括连接固定的基坑段轨道梁和轨道梁延伸段,基坑段轨道梁和延伸段轨道梁连接端采用接驳器连接,边缘凿毛处理,在轨道梁延伸段的底部设置钢槽并与钢筋骨架紧密连接,保证整体性,在拆除时,只需要更换新的接驳器与下一个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连接,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延伸段两侧的底面重新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即可重复利用,解决了延伸段轨道梁不能拆除并快速重新安装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包括:
S100,基坑段轨道梁施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形成钢筋骨架,竖向钢筋预留出部分最为轨道预埋件部分,纵向钢筋沿轨道梁延伸段方向伸出基坑作为预留钢筋,然后铺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坑段轨道梁;
S200,连接面预处理,将基坑段轨道梁与轨道梁延伸段的连接面处进行凿毛处理,便于后期轨道梁延伸段施工,保证整体性;
S300,固定槽钢,沿原基坑段轨道梁的方向铺设槽钢作为劲性骨架,在槽钢的两侧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即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槽钢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保证接触紧密;
S400,架设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部分,将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并延伸至轨道梁延伸段区域,该延伸钢筋继续作为轨道梁延伸段的纵向钢筋使用;在槽钢内架设钢筋骨架,预留用于连接轨道钢板的竖向钢筋;
S500,浇筑轨道梁延伸段,在架设好的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部分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槽钢、钢筋骨架以及混凝土整体化形成梁;
S600,铺设轨道钢板,通过测量放线确认轨道钢板的高程及线型,铺设轨道钢板,将预留的竖向钢筋与轨道钢板焊接连接,形成整体构成轨道预埋件;
S700,安装轨道,将轨道沿轨道钢板的中线安装,将两片L型钢片分别焊接在轨道的两端,L型钢片的下端焊接在轨道钢板上,L型钢片上端焊接在轨道的下端,沿轨道均匀间隔焊接一道L型钢片,起到固定轨道及减震作用,并在轨道的端部焊接由钢板加工而成的轨道限位装置进行限位,完成轨道梁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S100包括:进行浇筑前,在基坑段轨道梁端部与轨道梁延伸段连接处设置预留凹槽,该凹槽起固定轨道梁延伸段的作用,能一定程度限制轨道梁的线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S400包括:在槽钢内架设钢筋骨架时,按照间距铺设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形成钢筋网;在钢筋网中设立架立钢筋形成钢筋骨架,通过架立钢筋将钢筋骨架与槽钢连接形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S600包括:在铺设轨道钢板时,在轨道钢板下方垫设钢楔,用于调整轨道钢板的高度,保证轨道钢板前后均处于同一高程。
进一步地,所述S700包括S701:设置护栏,在完成轨道梁施工后,在轨道梁离基坑外侧沿轨道方向设置钢护栏,防止机械设备对轨道梁造成损坏,在护栏上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施工人员靠近轨道梁。
进一步地,包括拆除并循环使用轨道梁延伸段,在拆除轨道梁延伸段时,先切割轨道梁延伸段和基坑段轨道梁连接处,并拆除槽钢两侧的基础限位装置,然后使用叉车或者吊车整体迁移轨道梁延伸段,随后恢复原路面。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使用轨道梁延伸段包括:在拆除轨道梁延伸段后,剥离已拆除的轨道梁延伸段与基坑段轨道梁连接处的混凝土,露出纵向钢筋及钢筋接驳器,更换新的钢筋接驳器,将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与其他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连接形成整体,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梁延伸段两侧地面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固定,即可再次使用。
进一步地,在重新安装轨道梁延伸段时,为保证轨道梁承载能力,对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F为龙门吊及计划吊起材料合计重量,单位为t;
S为混凝受力面积,单位为m2
P为混凝土计划受压压力,单位MPa,轨道梁选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满足计算压力值,混凝土强度等级需符合轨道梁设计承载力要求。
膨胀螺栓剪力值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V=G×A;
G为膨胀螺栓固定的轨道梁结构自重,单位kN/m2
A为膨胀螺栓受力面积,单位m2
V为膨胀螺栓所受剪力值,单位N,轨道梁选用的膨胀螺栓的规格需满足计算所得剪力值。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包括连接固定的基坑段轨道梁和轨道梁延伸段,以及槽钢、轨道钢板、轨道、钢筋接驳器、预留凹槽,所述基坑段轨道梁和所述轨道梁延伸段都包括由钢筋绑扎形成的钢筋骨架和混凝土,所述基坑段轨道梁的所述钢筋向外延伸至所述轨道梁延伸段内,在所述钢筋的延伸端部设置所述钢筋接驳器,所述钢筋接驳器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内的所述钢筋连接固定;在所述基坑段轨道梁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连接处设置所述预留凹槽,所述槽钢位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的底部,所述轨道钢板沿整个轨道梁铺设,所述轨道钢板上安装所述轨道。
进一步地,包括基础限位装置,所述基础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槽钢的两侧,所述槽钢内预设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槽钢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包括L型钢片,所述L型钢片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轨道的下部和所述轨道钢板上,所述L型钢片在所述轨道的两侧排列间隔设置多个。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施工方法,包括基坑段轨道梁施工、轨道梁延伸段施工及拆除重复利用该延伸段,基坑段轨道梁和延伸段轨道梁连接端采用接驳器连接,边缘凿毛处理,在轨道梁延伸段的底部设置钢槽并与钢筋骨架紧密连接,保证整体性,在拆除时,只需要更换新的接驳器与下一个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连接,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延伸段两侧的底面重新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即可重复利用,解决了延伸段轨道梁不能拆除并快速重新安装使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施工方法,可以快速拆除恢复路面交通,地面延伸段轨道梁安装及拆除过程不损坏原路面,保证了施工简便性,也实现了绿色环保的最大化,为后续的轨道梁延伸段施工节约大量时间。
3.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在基坑段轨道梁和轨道梁延伸段连接处设置凹槽加固,铺设的槽钢作为劲性骨架,在槽钢底部铺设水泥砂浆填充,保证了稳定性,基坑段轨道梁向轨道梁延伸段连接处设置伸出的预留钢筋,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骨架通过接驳器与伸出的预留钢筋连接,增强了两者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轨道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监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流程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槽钢、2-基础限位装置、3-钢筋、4-混凝土、5-轨道钢板、6-轨道、7-钢筋接驳器、8-轨道预埋件、9-预留凹槽、10-轨道限位装置、11-L型钢片、12-基坑段轨道梁、13-轨道梁延伸段、14-护栏、15-位移监测钉、16-沉降监测传感器、17-应力应变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包括连接固定的基坑段轨道梁12和轨道梁延伸段13,其中,基坑段轨道梁12和轨道梁延伸段13都包括由钢筋3绑扎形成的钢筋骨架和混凝土4,基坑段轨道梁12的钢筋3向外延伸至轨道梁延伸段13内,且在延伸端部设置钢筋接驳器7与轨道梁延伸段13内的钢筋3连接固定,在基坑段轨道梁12面向轨道梁延伸段13的一侧还设置有预留凹槽9,该预留凹槽9与轨道梁延伸段13卡接形成稳固结构,槽钢1位于轨道梁延伸段13底部,且垂直于基坑段轨道梁12的端面,进一步地,轨道钢板5沿整个轨道梁铺设,轨道钢板5上安装轨道6。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在槽钢1的两侧设置基础限位装置2用于固定,槽钢1内预设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连接形成的钢筋网,钢筋网与槽钢1连接固定,并预留竖向钢筋与槽钢1顶部的轨道钢板5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L型钢片11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轨道6的下部和轨道钢板5上,用于固定轨道6,L型钢片11在轨道6两侧排列间隔设置多个,起到减震作用;进一步地,在完成基坑段轨道梁12和轨道梁延伸段13施工后,顶部的两侧设置护栏14,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施工方法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基坑段轨道梁12施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3形成钢筋骨架,竖向钢筋预留出部分最为轨道预埋件8部分,纵向钢筋沿轨道梁延伸段13方向伸出基坑作为预留钢筋,然后铺设模板,在基坑段轨道梁12端部与轨道梁延伸段13连接处设置预留凹槽9,该凹槽起固定轨道梁延伸段13的作用,能一定程度限制轨道梁的线位移,然后浇筑混凝土4,形成基坑段轨道梁12;
S200,连接面预处理,将基坑段轨道梁12与轨道梁延伸段13的连接面处进行凿毛处理,便于后期轨道梁延伸段13施工,保证整体性;
S300,固定槽钢1,沿原基坑段轨道梁12的方向铺设槽钢1作为劲性骨架,在槽钢1的两侧打入基础限位装置2,即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槽钢1底面与地面接触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保证接触紧密;
S400,架设轨道梁延伸段13的钢筋部分,将基坑段轨道梁12的预留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7连接并延伸至轨道梁延伸段13区域,该延伸钢筋继续作为轨道梁延伸段13的纵向钢筋使用;在槽钢1内按照间距铺设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形成钢筋网;在钢筋网中设立架立钢筋形成钢筋骨架,通过架立钢筋将钢筋骨架与槽钢1连接形成整体,并预留用于连接轨道钢板5的竖向钢筋;
S500,浇筑轨道梁延伸段13,在架设好的轨道梁延伸段13的钢筋部分内浇筑混凝土4,使得槽钢1、钢筋骨架以及混凝土4整体化形成梁;
S600,铺设轨道钢板5,通过测量放线确认轨道钢板5的高程及线型,铺设轨道钢板5,在轨道钢板5下适当加设钢楔,用于调整轨道钢板5的高度,保证轨道钢板5前后均处于同一高程,并将预留的竖向钢筋与轨道钢板5焊接连接,形成整体构成轨道预埋件8;
S700,安装轨道6,将轨道6沿轨道钢板5的中线安装,将两块L型钢片11(采用宽5cm,厚5mm规格)分别焊接在轨道6的两端,L型钢片11的下端焊接在轨道钢板5上,L型钢片11上端焊接在轨道6的下端,沿轨道6每隔1m焊接一道L型钢片11,起到固定轨道6及减震作用,并在轨道6的端部焊接由钢板加工而成的轨道限位装置10进行限位;
S701,设置护栏14,在轨道梁离基坑1m处,沿轨道6方向设置1.2m高的钢护栏,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机械设备对轨道梁造成损坏,同时在护栏上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施工人员靠近轨道梁。
进一步地,当需要拆除并循环使用轨道梁延伸段13时,继续采用如下施工步骤:
S800,拆除轨道梁延伸段13,切割轨道梁13,并拆除槽钢1两侧的基础限位装置2,然后使用叉车或者吊车整体迁移轨道梁延伸段13,随后恢复原路面。
S900,重新安装轨道梁延伸段13,剥离已拆除的轨道梁延伸段13与基坑段轨道梁12连接处的混凝土,露出纵向钢筋及钢筋接驳器7,更换新的钢筋接驳器7,将轨道梁延伸段13的钢筋与其他基坑段轨道梁12的预留钢筋连接形成整体,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梁延伸段13两侧地面打入基础限位装置2固定,即可再次使用;
S901,检验轨道梁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并在轨道梁使用过程中定期对轨道梁进行监测,需要符合轨道钢板5及轨道6的安装要求,在安装钢板5和轨道6前将轨道梁顶面清理干净,使用强度高于轨道梁混凝土的水泥砂整体抹平,使轨道梁表面符合要求,保证轨道梁顶和钢板5密贴程度,避免钢板5脱空导致轨道6受力不均,并保证轨道梁延伸段13顶面高程与基坑段基本一致;
S902,检查轨道梁混凝土裂缝情况,如果混凝土有明显开裂,可用补偿收缩水泥砂浆灌缝、抹面,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增加纤维增强材料进行修复,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及强度,保证轨道梁承载能力,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不得在轨道上行驶龙门吊;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螺栓规格受力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F为龙门吊及计划吊起材料合计重量,单位为t;
S为混凝受力面积,单位为m2
P为混凝土计划受压压力,单位MPa,轨道梁选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满足计算压力值,混凝土强度等级需符合轨道梁设计承载力要求。
膨胀螺栓剪力值计算公式:
V=G×A;
G为膨胀螺栓固定的轨道梁结构自重,单位kN/m2
A为膨胀螺栓受力面积,单位m2
V为膨胀螺栓所受剪力值,单位N,轨道梁选用的膨胀螺栓的规格需满足计算剪力值,由于膨胀螺栓在本方案中起限位作用,基本不受拉力,结构位移产生的受力状态以剪切力计算。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S901中轨道梁监测方法包括:
在轨道梁混凝土浇筑时,提前在轨道梁内预埋应力应变监测装置17,每隔10m设置一组,并将该装置的数据线延伸出梁外,供后期数据采集;在梁表面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位移监测钉15,每隔3m设置一组;在轨道梁施工完成后开始使用前对轨道梁进行初次监测数据采集,在轨道梁使用过程中定期对轨道梁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不得使用龙门吊,避免干扰监测数据;沿轨道顶每隔3m,使用沉降监测传感器16测量一个轨道顶面高程位置数据,并在轨道梁投入使用后每隔1天监测一次数据,通过顶面高程数据变化分析轨道沉降参数,确保轨道沿线高程保持基本一致,单次沉降过大或累计沉降超过限度时,及时做好检修工作;
使用全站仪对轨道梁设置的位移监测钉15位置进行初始监测,使用前对钉子的初始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采集,测量数据精确到0.1mm,并在轨道梁投入使用后每隔3天监测一次位移监测钉15的数据,通过监测点位置数据变化分析轨道梁位移变化,确保使用过程中轨道梁线性,出现较大位移时及时做好纠偏措施;
通过应力应变监测装置17的引出线,对轨道梁内部应力应变数据进行初始采集,并在轨道梁投入使用后每隔3天采集一次轨道梁内部应力应变数据,通过对梁内部应力应变数据分析梁体整体受力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现场管理人员,避免在龙门吊使用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对梁体造成影响,使用位移监测钉15、沉降监测传感器16和应力应变监测装置17分别进行定期监测,可以早期发现轨道梁的施工缺陷,并及时修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基坑段轨道梁施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形成钢筋骨架,竖向钢筋预留出部分最为轨道预埋件部分,纵向钢筋沿轨道梁延伸段方向伸出基坑作为预留钢筋,然后铺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基坑段轨道梁;
S200,连接面预处理,将基坑段轨道梁与轨道梁延伸段的连接面处进行凿毛处理,便于后期轨道梁延伸段施工,保证整体性;
S300,固定槽钢,沿原基坑段轨道梁的方向铺设槽钢作为劲性骨架,在槽钢的两侧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即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槽钢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充,保证接触紧密;
S400,架设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部分,将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并延伸至轨道梁延伸段区域,该延伸钢筋继续作为轨道梁延伸段的纵向钢筋使用;在槽钢内架设钢筋骨架,预留用于连接轨道钢板的竖向钢筋;
S500,浇筑轨道梁延伸段,在架设好的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部分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槽钢、钢筋骨架以及混凝土整体化形成梁;
S600,铺设轨道钢板,通过测量放线确认轨道钢板的高程及线型,铺设轨道钢板,将预留的竖向钢筋与轨道钢板焊接连接,形成整体构成轨道预埋件;
S700,安装轨道,将轨道沿轨道钢板的中线安装,将两片L型钢片分别焊接在轨道的两端,L型钢片的下端焊接在轨道钢板上,L型钢片上端焊接在轨道的下端,沿轨道均匀间隔焊接一道L型钢片,起到固定轨道及减震作用,并在轨道的端部焊接由钢板加工而成的轨道限位装置进行限位,完成轨道梁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包括:进行浇筑前,在基坑段轨道梁端部与轨道梁延伸段连接处设置预留凹槽,该凹槽起固定轨道梁延伸段的作用,能一定程度限制轨道梁的线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0包括:在槽钢内架设钢筋骨架时,按照间距铺设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形成钢筋网;在钢筋网中设立架立钢筋形成钢筋骨架,通过架立钢筋将钢筋骨架与槽钢连接形成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00包括:在铺设轨道钢板时,在轨道钢板下方垫设钢楔,用于调整轨道钢板的高度,保证轨道钢板前后均处于同一高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00包括S701:设置护栏,在完成轨道梁施工后,在轨道梁离基坑外侧沿轨道方向设置钢护栏,防止机械设备对轨道梁造成损坏,在护栏上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施工人员靠近轨道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拆除并循环使用轨道梁延伸段,在拆除轨道梁延伸段时,先切割轨道梁延伸段和基坑段轨道梁连接处,并拆除槽钢两侧的基础限位装置,然后使用叉车或者吊车整体迁移轨道梁延伸段,随后恢复原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使用轨道梁延伸段包括:在拆除轨道梁延伸段后,剥离已拆除的轨道梁延伸段与基坑段轨道梁连接处的混凝土,露出纵向钢筋及钢筋接驳器,更换新的钢筋接驳器,将轨道梁延伸段的钢筋与其他基坑段轨道梁的预留钢筋连接形成整体,重新浇筑两者连接处的混凝土,并在轨道梁延伸段两侧地面打入基础限位装置固定,即可再次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安装轨道梁延伸段时,为保证轨道梁承载能力,对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F为龙门吊及计划吊起材料合计重量,单位为t;
S为混凝受力面积,单位为m2
P为混凝土计划受压压力,单位MPa,轨道梁选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满足计算压力值,混凝土强度等级需符合轨道梁设计承载力要求;
膨胀螺栓剪力值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V=G×A;
G为膨胀螺栓固定的轨道梁结构自重,单位kN/m2
A为膨胀螺栓受力面积,单位m2
V为膨胀螺栓所受剪力值,单位N,轨道梁选用的膨胀螺栓的规格需满足计算所得剪力值。
9.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固定的基坑段轨道梁(12)和轨道梁延伸段(13),以及槽钢(1)、轨道钢板(5)、轨道(6)、钢筋接驳器(7)、预留凹槽(9),所述基坑段轨道梁(12)和所述轨道梁延伸段(13)都包括由钢筋(3)绑扎形成的钢筋骨架和混凝土(4),所述基坑段轨道梁(12)的所述钢筋(3)向外延伸至所述轨道梁延伸段(13)内,在所述钢筋(3)的延伸端部设置所述钢筋接驳器(7),所述钢筋接驳器(7)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13)内的所述钢筋(3)连接固定;在所述基坑段轨道梁(12)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13)连接处设置所述预留凹槽(9),所述槽钢(1)位于所述轨道梁延伸段(13)的底部,所述轨道钢板(5)沿整个轨道梁铺设,所述轨道钢板(5)上安装所述轨道(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限位装置(2)和L型钢片(11),所述基础限位装置(2)固定于所述槽钢(1)的两侧,所述槽钢(1)内预设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槽钢(1)连接固定;所述L型钢片(11)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轨道(6)的下部和所述轨道钢板(5)上,所述L型钢片(11)在所述轨道(6)的两侧排列间隔设置多个。
CN202311060867.1A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7188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0867.1A CN117188224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0867.1A CN117188224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8224A CN117188224A (zh) 2023-12-08
CN117188224B true CN117188224B (zh) 2024-03-08

Family

ID=8898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60867.1A Active CN117188224B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8224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57870C1 (ru) * 1992-04-03 1996-04-10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Иншаков Хранилище
US5575594A (en) * 1995-06-07 1996-11-19 Tarmac Minerals, Inc. Modular rail car unloading pi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3716013U (zh) * 2014-01-21 2014-07-16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大修时轨枕板拆旧换新的吊装装置
CN204163103U (zh) * 2014-09-12 2015-02-1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龙门吊的轨道基础
CN206512530U (zh) * 2016-12-22 2017-09-22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20吨以下龙门吊轨道固定装置
CN207451442U (zh) * 2017-11-28 2018-06-05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扩大端龙门吊轨道梁
CN208235238U (zh) * 2018-03-22 2018-12-14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跨基坑龙门吊轨道基础梁结构
KR101930674B1 (ko) * 2018-04-13 2018-12-18 김연종 분절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거더 및 그 조립방법
CN208516786U (zh) * 2018-07-13 2019-02-19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龙门吊用钢箱梁式轨道
CN109607384A (zh) * 2019-02-20 2019-04-12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的翻身方法
CN211004226U (zh) * 2019-07-24 2020-07-14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组合式轨道梁及其吊装工具
CN111851569A (zh) * 2020-08-19 2020-10-3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龙门吊轨道基础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40025A (zh) * 2020-10-21 2021-01-19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车站基坑工程盖挖施工方法
CN112499467A (zh) * 2020-11-24 2021-03-16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扩大端装配式龙门吊轨道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27234A (zh) * 2020-12-07 2021-04-09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设备及方法
CN214828516U (zh) * 2021-07-30 2021-11-23 温州致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开挖出渣转运用大型龙门吊
CN113697687A (zh) * 2021-08-26 2021-11-2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多层双t板结构快速吊装方法及其定位卡具
CN217517602U (zh) * 2022-05-07 2022-09-3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近江堤基坑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57870C1 (ru) * 1992-04-03 1996-04-10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Иншаков Хранилище
US5575594A (en) * 1995-06-07 1996-11-19 Tarmac Minerals, Inc. Modular rail car unloading pi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3716013U (zh) * 2014-01-21 2014-07-16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大修时轨枕板拆旧换新的吊装装置
CN204163103U (zh) * 2014-09-12 2015-02-1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龙门吊的轨道基础
CN206512530U (zh) * 2016-12-22 2017-09-22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20吨以下龙门吊轨道固定装置
CN207451442U (zh) * 2017-11-28 2018-06-05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扩大端龙门吊轨道梁
CN208235238U (zh) * 2018-03-22 2018-12-14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跨基坑龙门吊轨道基础梁结构
KR101930674B1 (ko) * 2018-04-13 2018-12-18 김연종 분절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거더 및 그 조립방법
CN208516786U (zh) * 2018-07-13 2019-02-19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龙门吊用钢箱梁式轨道
CN109607384A (zh) * 2019-02-20 2019-04-12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的翻身方法
CN211004226U (zh) * 2019-07-24 2020-07-14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组合式轨道梁及其吊装工具
CN111851569A (zh) * 2020-08-19 2020-10-3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龙门吊轨道基础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40025A (zh) * 2020-10-21 2021-01-19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车站基坑工程盖挖施工方法
CN112499467A (zh) * 2020-11-24 2021-03-16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扩大端装配式龙门吊轨道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27234A (zh) * 2020-12-07 2021-04-09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设备及方法
CN214828516U (zh) * 2021-07-30 2021-11-23 温州致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开挖出渣转运用大型龙门吊
CN113697687A (zh) * 2021-08-26 2021-11-26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多层双t板结构快速吊装方法及其定位卡具
CN217517602U (zh) * 2022-05-07 2022-09-3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近江堤基坑支护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rker, Chris ; Phear, Alan.High Speed 1, UK: a silty sustainable earthworks case study..2011,164(2),全文. *
龙门吊移动荷载下土岩组合地层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杨晓华;;铁道建筑;20180920(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8224A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5938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N101644032A (zh) 公路桥梁去梁增肋加固施工工艺
CN110700100A (zh) 一种高墩小半径曲线匝道桥现浇平台贝雷梁束施工方法
KR101214602B1 (ko) 강합성 교량의 레일형 상부슬래브를 전단연결재용 레일을 이용하여 시공하는 압출가설 장치 및 그 공법
KR20130141276A (ko) 매립형 거푸집을 이용한 강합성 교량의 상부슬래브 압출가설용 압출가설 장치
CN106320192B (zh) 一种用于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梁段置换加固方法
CN114892552B (zh) 一种箱梁式桥梁改造施工方法
Sumon Repair and strengthening of five full scale masonry arch bridges
CN102797223B (zh) 海塘区客运专线膺架法现浇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13832947A (zh) 对盾构隧道下穿小间距多股道铁路的加固装置及方法
CN117188224B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轨道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05930B (zh) 一种既有简支空心板梁桥连续化改造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9121143A (ja) 乗降場構成体および乗降場設置方法
CN110468723B (zh) 转体桥主墩外包钢板安装施工工法
CN112267383A (zh) 预制桥面板钢混结合梁施工方法
CN115613471A (zh) 一种多跨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刚构箱梁分段施工工法
CN209741665U (zh) 一种抗剪桥面连续构造
CN110872807A (zh) 一种钢便桥的施工方法以及钢便桥
US20210285169A1 (en) Girder for concrete bridges with an incorporated concrete overhang and vertical stay-in-place for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10184929B (zh) 一种公轨共建桥梁主副线综合施工方法
CN112726517A (zh) 桥梁上方渡槽施工方法
CN203256627U (zh) 一种既有简支空心板梁桥连续化改造的结构
Culmo Rapid bridge deck replacement with full-depth precast concrete slabs
CN211142798U (zh) 一种板梁连接组件
CN216075051U (zh) 对盾构隧道下穿小间距多股道铁路的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