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7113A -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7113A
CN117187113A CN202310941439.3A CN202310941439A CN117187113A CN 117187113 A CN117187113 A CN 117187113A CN 202310941439 A CN202310941439 A CN 202310941439A CN 117187113 A CN117187113 A CN 117187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microplastic
strain
paracasei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14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岳彪
滕欣
黄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uecrystal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uecrysta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uecrysta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uecrysta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14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71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7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71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该菌株能耐酸和耐胆盐,具有在胃部和小肠定植的能力,能应用于食用益生菌开发;同时该菌株具有高产SCFA能力,还具有促进小鼠排泄、降低小鼠肠道的炎症因子水平的功能,对肠道具有保护能力,而且该菌株具有很强的吸附微塑料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因此,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DT11是一株适用于消化道环境的菌株,在促进宿主排泄、降低肠道炎症、吸附微塑料、加速微塑料排出以及降低微塑料带来的氧化损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 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短链脂肪酸(SCFA)是一类由肠道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由1-6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最高,总量超过SCFA含量的95%。作为肠道菌群产生的重要代谢物之一,SCFA在调节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SCFA可以为肠道菌群和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并调节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肠道屏障作用,维持肠道菌群的结构稳定以及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SCFA通过激活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或者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活性,减少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产生,在肠黏膜中发挥降低炎症反应的功能。因此,获得能够高效产生SCFA的益生菌,对于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益生菌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调节肠道健康,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利用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排便、缓解便秘,发掘能够促进排便的新的益生菌也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此外,微塑料污染也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微塑料是指被丢弃到环境中的塑料制品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被分解成的粒径小于5mm的微小颗粒,其材质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微塑料广泛存在于空气、水体、土壤中,可被浮游生物、鱼类、鸟类等摄食,经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据估计,人体每周微塑料摄入量可达到5g,人类的粪便、血液、肺部组织及胎盘中都存在微塑料。尽管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但大量研究已证实,微塑料可对啮齿动物、水生生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带来损害,累积在组织中的微塑料不能被清除,可造成活性氧的大量增加,从而引起氧化应激,产生毒性作用。因此,排出人体内的微塑料、降低微塑料的含量,对人体的长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清除人体微塑料,只有少许报道使用生物方法能够降低环境和水体中的塑料污染。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通过分泌角质酶、蛋白酶、酯酶、脂酶等,将多聚体分解为单体或低聚体,实现降解塑料的目的;另外,一些细菌具有捕获微塑料的能力,它们能够附着在微塑料表面并生成粘性生物膜,这种粘性基质可以捕获游离的微塑料,导致微塑料生物聚集,从而实现微塑料的分离和清除。
然而,现有能降解或吸附微塑料的细菌或真菌均为不可食用菌株,且此类细菌或真菌也较难耐受胃肠道环境,因而难以应用于人体微塑料的清除。为了降低人体内微塑料的累积,减少微塑料给人带来的健康损害,本领域需要发掘能够耐受胃肠道环境并吸附清除微塑料的益生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DT11。
该菌株已于2023年07月0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政编码:510070,分类命名:Lacticaseibacillusparacasei,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620。
本发明从酸菜中分离获得了上述副干酪乳杆菌,能够高产多种SCFA(如乙酸、丙酸等)、促进排便、改善免疫;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能够被开发为食用益生菌;此外,该菌株能够吸附微塑料,加速微塑料排出机体,从而降低微塑料积累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促进肠道健康。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其中包含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品,其中包含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品以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为有效成分,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填充剂、赋型剂、润滑剂、润湿剂、稀释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品的制剂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固体制剂(例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液体制剂(例如口服液等)。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或试剂盒,其中包含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或试剂盒用于吸附、清除或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其中包含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
将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作为益生菌添加到食品中,能够促进排便、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状态、有效清除体内的微塑料。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其中包含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
将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DT11应用于饲料领域,能够促进动物排便、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状态、有效清除动物体内的微塑料,从而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发育。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在吸附、清除或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中的应用。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或上述微生物菌剂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具有以下至少一方面的功能:
(1)促进排便;
(2)吸附微塑料或加速微塑料清除;
(3)耐酸或耐胆盐;
(4)产短链脂肪酸;
(5)改善免疫功能;
(6)减轻氧化损伤或肠道炎症;
(7)抗氧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产品为药品、试剂、试剂盒、饲料、饲料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应用包括培养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培养步骤包括:将副干酪乳杆菌DT11接种至MRS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优选地,培养时间为24h。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RS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
酪蛋白酶消化物10g/L、牛肉膏粉10g/L、酵母膏粉4g/L、柠檬酸三铵2g/L、乙酸钠5g/L、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g/L、葡萄糖20g/L、磷酸氢二钾2g/L以及吐温80 1g/L。优选地,pH=5.7±0.2。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DT11具有以下微生物学特性:
(1)形态学特征
革兰染色呈阳性,光镜下为杆棒状,两端为圆形,并且可以成对或链状存在。在MRS固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形成圆形、中间凸起、边缘光滑、表面明亮的乳白色菌落。
(2)生理特性
副干酪乳杆菌DT11能在酸性或含胆盐的培养基中生长,定植到动物体内后能够促进排泄、调节免疫。该菌株能有效吸附微塑料,同时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降低微塑料带来的氧化损伤。
副干酪乳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中,并在食品发酵,特别是乳制品发酵中具有广泛和悠久的使用历史。副干酪乳杆菌已被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在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颁布的欧盟微生物菌种安全资格认证(QPS)名单中,也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GRAS(generally recognised as safe)认证,在全球广泛应用于各种益生菌食品和膳食补剂中。此外,有基因组研究数据、小鼠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都证明了副干酪乳杆菌的安全性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DT11能够高产多种SCFA,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以及安全性,能够被开发为食用益生菌;该菌株具有促进排便、改善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的功能;此外,该菌株能够吸附微塑料,加速微塑料的排出,降低微塑料积累造成的氧化损伤,为人体和动物肠道健康提供巨大的益处。
附图说明
图1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在MRS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
图2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镜检图。
图3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在酸性培养基中的存活率统计图;统计分析方法为ttest,ns表示p值大于0.05,数据来自三次重复实验,误差线表示标准差。
图4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在含胆盐培养基中的存活率统计图;统计分析方法为ttest,ns表示p值大于0.05,数据来自三次重复实验,误差线表示标准差。
图5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发酵液的乙酸浓度统计图;数据来自三次重复实验,误差线表示标准差,统计分析方法为t test,**表示p值小于0.01。
图6是定植副干酪乳杆菌DT11后活性炭转运速率测定效果图。
图7是定植副干酪乳杆菌DT11后回肠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测定统计图,误差线表示标准差,统计分析方法为t test,*表示p值小于0.05。
图8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与溶液中PS荧光微球吸附凝集照片。
图9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对溶液中PS荧光微球吸附率统计图,误差线表示标准差,数据来自三次重复实验,统计分析方法为t test,****表示p值小于0.0001。
图10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和PS荧光微球吸附的电镜图,放大倍数为50000倍。
图11是副干酪乳杆菌DT11对DPPH的清除率统计图,误差线表示标准差,数据来自三次重复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均为常规方法或者按照本领域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进行,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和仪器等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体外模拟肠道环境培养基配方中的微量元素溶液和维生素溶液均购自Coolaber公司,微量元素溶液的货号是SL0120,维生素溶液的货号是SL0110。
实施例1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分离及鉴定
1、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分离及鉴定
1.1样品来源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菌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DT11分离自酸菜。
1.2培养基的配制
样品分离和菌株筛选所用的培养基为MRS培养基,培养副干酪乳杆菌DT11所用的培养基为MRS培养基。MRS培养基成分见表1,MRS培养基的最终pH为5.7±0.2;加入1.5%琼脂即为MRS固体培养基。
表1 MRS培养基配方
1.3菌株的分离
将1g酸菜放入10mL步骤1.2制得的MRS液体培养基中,混匀后于36℃下培养24h,然后在超净台中吸取富集液1mL,进行十倍梯度稀释,选取10-4、10-5、10-6、10-7四个稀释梯度的菌液100μL涂于含有无菌MRS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上,于厌氧条件下36℃静置培养48h-72h,至有明显单菌落形成后,应用高通量自动化平台,从培养皿上自动挑取典型菌落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得到的菌株通过16S rRNA测序确定种属信息。
2、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鉴定
2.1菌落特征
副干酪乳杆菌DT11在MRS固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形成圆形、中间凸起、边缘光滑、表面明亮的乳白色菌落,见图1。
2.2显微镜下形态
副干酪乳杆菌DT11菌落涂片:革兰染色呈阳性,光镜下为杆棒状,两端为圆形,并且可以成对或链状存在,见图2。
2.3 16S rRNA鉴定
鉴定单位: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鉴定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鉴定结果:将测序结果和NCBI数据库比对,比对结果和生理生化结果相结合,确定该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实施例2副干酪乳杆菌DT11耐酸检测
人体胃环境中整体pH条件呈强酸性,因此,菌株的耐酸能力是评估其是否能在胃酸环境下存活、定植的重要指标。商业化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益生菌,耐酸能力强。
本实施例中使用pH=2.5的MRS培养基验证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耐酸能力。具体步骤包括:
取1mL的菌液,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然后加入1mL的PBS洗涤一次,4000rpm离心10min后,沉淀用pH=2.5的MRS培养基重悬。37℃孵育3h,分别在0h和3h取样。样品离心后用PBS重悬并梯度稀释,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MRS琼脂平板上,于37℃厌氧培养16h后进行菌落计数。存活率计算公式为:耐酸存活率(%)=C1/C0×100%(C0:0h计数结果;C1:3h计数结果)。对照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GG。
经3小时酸性培养基培养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存活率为84.56%,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存活率为88.45%(图3),与对照菌株耐酸能力相当,表明该菌株耐酸能力强,能够在胃部环境中存活。
实施例3副干酪乳杆菌DT11耐胆盐检测
细菌经胃部进入肠道后,小肠中的高浓度胆盐会杀死细菌。食物在小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4h。
本实施例用0.1%胆盐-MRS培养基来验证副干酪乳杆菌DT11菌株的耐胆盐性能。具体步骤包括:
将副干酪乳杆菌DT11菌液接种于含有MRS培养基的96深孔板中,37℃厌氧培养24h。取300μL培养后菌液,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加入600μL的含0.1%胆盐的MRS培养基,重悬混匀。对照组取100μL重悬液,加入20μL的MTT(噻唑蓝)溶液;处理组取100μL重悬液,37℃孵育4h后,再加入20μL的MTT溶液。加入MTT溶液后37℃避光反应4h,反应结束后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每孔加入100μL的DMSO溶液,37℃,振荡孵育10min,使反应生成的蓝紫色甲臜完全溶解混匀。混匀后用酶标仪测定溶液570nm处吸光度,计算存活率。存活率=A1/A0×100%(A1:处理组溶液在570nm处吸光值,A0:对照组溶液在570nm处吸光值)。用相同方法测定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的存活率。
经4小时0.1%胆盐-MRS培养基培养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的存活率为101.5%,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存活率为102.3%(图4)。这表明副干酪乳杆菌DT11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的耐胆盐能力相当,能在小肠中存活。
实施例4副干酪乳杆菌DT11产SCFA能力检测
为了更好地验证副干酪乳杆菌DT11在体内产SCFA的能力,本实施例采用了体外模拟肠道环境培养基,培养基配方见表2。将副干酪乳杆菌DT11接种于该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取培养液,4000rpm离心10min,上清用0.22μm的水系滤膜过滤后加入液相小瓶中,通过HPLC的方法,检测上清中SCFA含量。对照菌株为同批次筛选实验中得到的另一株副干酪乳杆菌。
从图5可以看出,副干酪乳杆菌DT11发酵液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菌株。此外,本实施例还测定了副干酪乳杆菌DT11发酵液上清中丙酸的含量,为0.043mg/mL。因此,副干酪乳杆菌DT11为本次分离得到的高产SCFA菌株。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的体外模拟肠道环境培养基的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等,因此副干酪乳杆菌DT11产生的乙酸、丙酸含量会相对偏低,如使用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可预期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的乙酸和丙酸。
表2体外模拟肠道环境培养基配方
实施例5副干酪乳杆菌DT11促进小鼠排泄
将适应性饲养一周的6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小鼠(6只)灌胃副干酪乳杆菌DT11,对照组小鼠灌胃商业化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灌胃天数为7天,灌胃剂量为109CFU/天。末次灌胃益生菌24h后全部小鼠灌胃2ml的5%活性炭。灌胃活性炭20min后,处死小鼠,解剖腹腔,取出从幽门到回盲部的肠,放在纸上,肠道保持充分松弛情况下测定活性炭传输位置。测量完成后,取结肠组织-80℃保存,用于ELISA检测。
从图6可以看出,和定植鼠李糖乳杆菌LGG相比,定植副干酪乳杆菌DT11加快了活性炭的转运速率,更好地促进了小鼠的排泄。
实施例6副干酪乳杆菌DT11降低小鼠肠道炎症
取实施例5中保存的回肠组织样品进行ELISA检测分析。
结果如图7所示,和定植鼠李糖乳杆菌LGG相比,灌胃副干酪乳杆菌DT11显著降低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这表明,定植副干酪乳杆菌DT11比定植鼠李糖乳杆菌LGG具有更好的降低肠道炎症的效果。
实施例7副干酪乳杆菌DT11吸附微塑料效果测定
将副干酪乳杆菌DT11接种到MRS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培养后的菌液经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加入450μL的无菌PBS缓冲液洗涤2次。然后加入PBS重悬,调整菌液浓度为1×109CFU/mL。实验组取副干酪乳杆菌DT11菌悬液100μL到1.5mL EP管中,加入900μL的PS荧光微球工作液(0.16mg/mL,粒径0.1μm,倍思乐公司)混匀,置于摇床避光振荡孵育4h,孵育条件为37℃,800rpm。空白对照组取100μL PBS和900μL PS荧光微球工作液到1.5mL EP管中混匀孵育。菌液对照组取100μL副干酪乳杆菌DT11菌悬液和900μL PBS到1.5mL EP管中混匀孵育。孵育结束后,取孵育液观察拍照。取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孵育液,2000rpm离心10min,取100uL的上清,利用酶标仪测定荧光强度。酶标仪参数为:激发波长,494nm;检测波长,518nm。根据荧光强度数值计算吸附率。对照菌株为同批次筛选实验中得到的另一株副干酪乳杆菌,用相同的方式测定对照菌株的吸附率。吸附率计算公式为:吸附率(%)=(A1-A2)/A1×100%(A1:空白对照组荧光值,A2:副干酪乳杆菌组荧光值)。取离心后沉淀,采用戊二醛4℃固定过夜,再采用乙醇梯度脱水,烘干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从图8可以看出,空白对照组中,PS荧光微球不会自凝集;菌液对照组中,副干酪乳杆菌DT11不会自凝集;实验组中,副干酪乳杆菌DT11与PS荧光微球出现特异性吸附凝集絮状物。
从图9可以看出,对照菌株的吸附率为15.33%,微塑料吸附能力较差,而副干酪乳杆菌DT11的吸附率达到64.13%,具有很强的吸附微塑料能力。这表明,副干酪乳杆菌DT11对微塑料的吸附效果具有菌株特异性。
从图10可以看出,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杆状的副干酪乳杆菌DT11表面吸附了球状的PS荧光微球。
实施例8副干酪乳杆菌DT11抗氧化能力测定
将副干酪乳杆菌DT11接种到MRS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培养后的菌液经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加入450μL的无菌PBS缓冲液洗涤2次,调整菌液浓度为1×109CFU/mL。实验组取500μL菌悬液加入500μL 0.2mmoL/L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乙醇溶液。抗氧化剂维生素C(Vc)用作阳性对照,取500μL3μg/mL维生素溶液,加入500μL 0.2mmoL/L的DPPH乙醇溶液。对照组取500μL PBS加入500μL 0.2mmoL/L的DPPH乙醇溶液。空白组取500μL菌悬液加入500μL无水乙醇溶液。混匀后置于30℃摇床避光振荡反应30min。振荡结束后取反应液4000rpm离心10min,取100μL上清用酶标仪在517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公式为:DPPH清除率(%)=[1-(As-A0)/Ai]×100%(As:实验组荧光值;A0:空白组荧光值;Ai:对照组荧光值)。
从图11可以看出,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DPPH的清除率为60.90%,与维生素C类似,副干酪乳杆菌DT11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的清除率为47.35%。因此,定植副干酪乳杆菌DT11可以降低微塑料给宿主带来的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该菌株能耐酸和耐胆盐,具有在胃部和小肠定植的能力,能应用于食用益生菌开发。副干酪乳杆菌DT11具有高产SCFA的能力,并且定植到小鼠体内后,可以增加小鼠肠道运输速率,促进小鼠排泄,同时降低了小鼠肠道的炎症因子水平,对肠道具有保护能力。此外,该菌株还具有很强的吸附微塑料能力,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该菌株的抗氧化能力。由此可见,副干酪乳杆菌DT11是一株适用于消化道环境的菌株,在促进宿主排泄、降低肠道炎症、吸附微塑料、加速微塑料排出及降低微塑料带来的氧化损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其特征在于,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paracasei)DT11,其保藏号为GDMCC No:63620。
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
3.一种药品,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4.一种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或试剂盒用于吸附、清除或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
6.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吸附、清除或检测环境中的微塑料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具有以下至少一方面的功能:
(1)促进排便;
(2)吸附微塑料或加速微塑料清除;
(3)耐酸或耐胆盐;
(4)产短链脂肪酸;
(5)改善免疫功能;
(6)减轻氧化损伤或肠道炎症;
(7)抗氧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品、试剂、试剂盒、饲料、饲料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
包括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副干酪乳杆菌的步骤。
CN202310941439.3A 2023-07-28 2023-07-28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1871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439.3A CN117187113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439.3A CN117187113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7113A true CN117187113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1439.3A Pending CN117187113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71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87330A (zh) * 2024-04-03 2024-05-07 潍坊君薇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清除自由基、缓解便秘作用的副干酪乳杆菌gf027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87330A (zh) * 2024-04-03 2024-05-07 潍坊君薇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清除自由基、缓解便秘作用的副干酪乳杆菌gf027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8999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TWI417054B (zh) 新穎糞腸球菌ljs-01及其益生用途
CN112011481B (zh) 一株防治畜禽细菌性腹泻的罗伊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6782771A (zh) 用于支持患有胃肠病症的伴侣动物的组合物和相关方法
CN117187113A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11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3122467A (zh)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组合物
CN117089487A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33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及促进排便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4717157A (zh) 一株预防婴幼儿链球菌感染的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应用
CN116121122A (zh) 一种防治猫腹泻的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应用
CN114085789A (zh) 戊糖片球菌ma.wtpqj01及其应用
CN112063566B (zh) 一株屎肠球菌及其应用
CN113088468A (zh) 干酪乳杆菌Ma.GLRGJ 1及其应用
CN115044504B (zh) 一株粪肠球菌yz-1及其益生性应用
CN115927070B (zh) 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86480A (zh) 一种丁酸梭菌的筛选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13334B (zh) 一株粪肠球菌ef-za1107-06及其应用
CN112980752B (zh) 一种对虾益生菌及应用
KR100513168B1 (ko) 돼지 유행성 설사증 (PED) 코로나바이러스 및 유해 미생물 억제 활성을 가지는 신규 내 산성 엔테로코커스 훼카리스Probio-056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생균활성제
CN117187111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dt77及其在制备具有微塑料吸附、清除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7187112A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dt66及其在制备具有微塑料吸附、清除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7089488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dt88及其在制备微塑料吸附、清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2877231A (zh) 具有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17089485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dt22及其在制备具有促进排便、调节免疫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7089486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dt55及其在制备具有微塑料吸附、清除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6445340B (zh) 提高抗病性和抑制致病菌生长的民猪肠源暹罗芽孢杆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2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