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5671A -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5671A
CN117185671A CN202311154557.6A CN202311154557A CN117185671A CN 117185671 A CN117185671 A CN 117185671A CN 202311154557 A CN202311154557 A CN 202311154557A CN 117185671 A CN117185671 A CN 117185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sheet
coating layer
flexib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4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鑫
许绍雄
洪嘉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n Sci Tech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Bowen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Bourne Chuangsheng Technology R & D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n Sci Tech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Bowen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Bourne Chuangsheng Technology R & D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n Sci Tech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Bowen Precision Huizhou Co ltd, Bourne Chuangsheng Technology R & D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n Sci Tech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45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5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5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柔性玻璃包括玻璃片和填充物,所述玻璃片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填充物为柔性透明材质,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凹槽内。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玻璃能够在保持弯曲半径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柔性玻璃的抗冲击能力。

Description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超薄柔性玻璃结构是先采用减薄工艺对玻璃整体蚀刻减薄,再采用堆叠方式进行外形加工和抛光,最后通过化学钢化的方法制成。
由于采用了平面结构,虽整体具备有柔性可折叠和卷曲的性能,但由于整体的厚度太薄,抗冲击性能会很差,这就可能导致在手写或者按压的时候,玻璃受挤压而破裂。但如果为了增强抗冲击能力,从而增加玻璃的厚度,就会牺牲想要的弯曲半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玻璃,旨在保持弯曲半径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柔性玻璃的抗冲击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柔性玻璃,包括玻璃片和填充物,所述玻璃片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填充物为柔性透明材质,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胶水,所述填充物为胶水,所述胶水的折射率与所述玻璃片的折射率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玻璃还包括涂覆层,所述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的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背离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一表面,所述第二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的另一表面,并覆盖于所述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覆层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耐刮划膜,或者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防指纹膜;所述第二涂覆层为增透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
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
用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提供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外的部分喷涂油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之后,在所述用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玻璃片表面的所述油墨;
堆叠多个所述玻璃片,形成玻璃片组;
对所述玻璃片组进行外形雕刻和边缘抛光;
拆解所述玻璃片组为单个所述玻璃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拆解所述玻璃片组为单个所述玻璃片的步骤之后,在所述用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浸泡所述玻璃片,对其进行化学钢化。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用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玻璃片背离所述凹槽的表面镀第一涂覆层;
对所述玻璃片形成有所述凹槽的表面镀第二涂覆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表面形成有凹槽的玻璃片,凹槽具有开口,并且在玻璃片的厚度方向凹槽不贯穿玻璃片,玻璃片能以凹槽为中轴线,实现弯折;凹槽内设置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柔性透明材质,既能够保护凹槽内更薄的玻璃片,提升凹槽处的抗冲击性能,又能够提升柔性玻璃的弯折半径,还能够不影响柔性玻璃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柔性玻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玻璃片 2 填充物
3 第一涂覆层 4 第二涂覆层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柔性玻璃由于采用了平面结构,虽整体具备有柔性可折叠和卷曲,但由于整体的厚度都是太薄,抗冲击性能会变差。这就可能导致在手写或者按压的时候,玻璃受挤压而破裂。但如果增加玻璃的厚度,从而增强抗冲击能力,就会牺牲想要的弯曲半径。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玻璃能够在保持弯曲半径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柔性玻璃的抗冲击能力。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柔性玻璃包括玻璃片1和填充物2,玻璃片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填充物2为柔性透明材质,填充物2设于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玻璃片1可以采用本领域内常用的基板玻璃或者盖板玻璃,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玻璃片1的具体尺寸和类型,应根据应用场景、强度要求和后续加工工序中的材料损耗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尺寸和类型,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填充物2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OCA光学胶,具有高清澈度和高透光性,能够不影响柔性玻璃的使用,还具有高黏着力、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特点,能够保证柔性玻璃的使用寿命。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填充物2,例如UV胶等。玻璃片1背离凹槽开口的表面是面向用户使用的面,开设有凹槽的表面背离用户朝向外侧,用于贴合发光材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表面形成有凹槽的玻璃片1,凹槽具有开口,并且在玻璃片1的厚度方向凹槽不贯穿玻璃片1,玻璃片1能以凹槽为中轴线,实现弯折;凹槽内设置有填充物2,填充物2为柔性透明材质,既能够保护凹槽内更薄的玻璃片1,提升凹槽处的抗冲击性能,又能够提升柔性玻璃的弯折半径,还能够不影响柔性玻璃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填充物2为胶水,胶水的折射率与玻璃片1的折射率相同。
本实施例中,采用胶水作为填充物2,例如OCA光学胶或者UV胶水等,能够保护凹槽内较薄的玻璃结构,提升本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同时能够提升柔性玻璃的弯折半径,使柔性玻璃能实现更多角度的弯折效果。胶水的折射率与玻璃片1的折射率相同,能够实现胶水和玻璃片1一致的效果,不会影响柔性玻璃的透光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1,柔性玻璃还包括涂覆层,涂覆层设于玻璃片1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在玻璃片1的表面设置有涂覆层,涂覆层可以是防反射增透膜、防指纹膜或者防眩光膜等等,也可以是上述几种的组合,应根据柔性玻璃的应用场景来具体选择合适的涂覆层,能够使柔性玻璃的功能更加丰富,可以实现更多的效果,比如防反射、防窥、防指纹或者耐刮划等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3和第二涂覆层4,第一涂覆层3设于玻璃片1背离凹槽的开口的一表面,第二涂覆层4设于玻璃片1的另一表面,并覆盖于凹槽。
本实施例中,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3和第二涂覆层4,其中,第一涂覆层3设置在玻璃片1背离开口的一表面,即面向用户的表面,第一涂覆层3可以是耐刮划膜、抗反射增透膜或防指纹膜等,也可以是上述几种的组合,以实现耐刮划、增透或者防指纹的效果。第二涂覆层4设置在玻璃片1开设有凹槽的一表面,即背离用户的那个表面,用于贴合发光材料,第二涂覆层4可以是抗反射增透膜,通过提高玻璃片1的透光率,降低玻璃片1的反射率,来达到增透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涂覆层3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耐刮划膜,或者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防指纹膜;第二涂覆层4为增透膜。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涂覆层3设置在柔性玻璃面向用户的表面,也即用户操作和观看的表面,第一涂覆层3包括增透膜,能够提高玻璃片1的透光率,降低玻璃片1的反射率,来达到增透目的,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还包括耐刮划膜或防指纹膜两者中的一个,能够提升柔性玻璃的耐刮划性能或防止指纹残留,防止影响柔性玻璃的使用或观看效果,具体可以根据柔性玻璃的使用场景来选择,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第二涂覆层4设置在柔性玻璃背离用户的表面,可以采用抗反射增透膜,通过提高玻璃片1的透光率,降低玻璃片1的反射率,来达到增透目的,使本柔性玻璃的显示更加清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结合参照图2至图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玻璃片1,玻璃片1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
步骤S2:减薄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
步骤S3:用填充物2填充凹槽。
本实施例中,先提供具有待弯折区域的玻璃片1,待弯折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柔性玻璃的使用场景或者弯折半径的要求来自行选择,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可以挑选合适厚度的超薄柔性玻璃通过金刚石刀轮或者用激光镭切切割形成需要的尺寸规格,此时的尺寸规格还需考虑后续加工工序中的材料损耗;再减薄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有凹槽,减薄的方法可以采用水刀磨蚀方法,也可以采用化学刻蚀减薄的方法,只要能使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形成有凹槽即可。凹槽深度应根据玻璃片1的厚度、柔性玻璃的强度要求和柔性玻璃的弯折半径来具体决定,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最后,用填充物2填充凹槽,形成柔性玻璃,填充物2可以采用OCA光学胶或者UV胶水等,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透光性,填充物2填充凹槽可以保护凹槽内较薄的玻璃层,提高抗冲击强度,也可以防止柔性玻璃弯折时折断,提升柔性玻璃的弯折半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3,在提供玻璃片1,玻璃片1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的步骤S1之后,在减薄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在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以外的部分喷涂油墨。
本实施例中,将耐氢氟酸的油墨均匀地涂抹在玻璃片1一表面除待弯折区域的部分,能够保护不想刻蚀减薄的区域,可以将涂有保护油墨的玻璃片1直接放入3%~10%氢氟酸混合液中,待弯折区域的玻璃和另一面的玻璃会与氢氟酸混合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凹槽,实现刻蚀和减薄的效果,直到凹槽的深度和玻璃片1整体的厚度达到要求为止,例如待弯折区域的厚度为30um,其他位置的玻璃厚度为0.1mm。通过喷涂油墨保护无需刻蚀的区域,将玻璃片1整体直接放入处理液中,能够提高刻蚀减薄处理玻璃片1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3,在减薄所述玻璃片1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S2之后,在用填充物2填充凹槽的步骤S3之前,还包括:
步骤S21:去除所述玻璃片1表面的所述油墨;
步骤S22:堆叠多个玻璃片1,形成玻璃片组;
步骤S23:对玻璃片组进行外形雕刻和边缘抛光;
步骤S24:拆解玻璃片组为单个玻璃片1。
本实施例中,先将步骤S11中喷涂的油墨从玻璃片1上去除掉,可以采用清水冲洗,或者采用与油墨发生反应但不与玻璃片1发生反应的化学溶剂进行冲洗,防止油墨影响后续的加工工序。然后,用水解胶水将多片玻璃片1堆叠,一般可堆叠5~20片,最外面分别粘接厚的玻璃基板,用于夹持固定玻璃片1,形成玻璃片组,每一层的胶厚控制在10~40um范围内。控制整体玻璃片组厚度在3mm以下,实际厚度可以以后续外形雕刻设备的精度为准。将多个玻璃片1点胶堆叠形成玻璃片组,可以便于后续对玻璃片1进行批量的外形雕刻和边缘抛光,进而提高处理玻璃片1的效率和精度。每一层的胶厚控制在10~40um范围。控制整体厚度在3mm以下,实际厚度可按外形雕刻的设备精度为准。再然后,采用外形雕刻设备对堆叠形成的玻璃片组进行整体的外形雕刻至需要的长度和宽度,此时需要预留一些余量,以供后续的抛光工序磨损消耗。在对玻璃片组外形雕刻之后,使用抛光设备对玻璃片组的边缘进行抛光,抛光后的玻璃片组的长度和宽度应与柔性玻璃需要的玻璃片1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最后,将抛光后的玻璃片组在80~100℃的热水中浸泡15~60分钟,在热水中分解胶膜,使玻璃片组拆开,得到多个已外形雕刻和抛光过的玻璃片1,即得到多个尺寸符合要求的玻璃片1。通过点胶堆叠多个玻璃片1,形成玻璃片组,再进行外形雕刻和抛光,既能够实现批量加工玻璃片1的效果,提升加工效率,也能够提升玻璃片1的加工精度。
请再次参见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拆解玻璃片组为单个玻璃片1的步骤S24之后,在用填充物2填充凹槽的步骤S3之前,还包括:
步骤S25:浸泡玻璃片1,对其进行化学钢化。
本实施例中,将拆解后的经过外形雕刻和抛光的玻璃片1浸泡在钾盐溶液中,对玻璃片1进行化学钢化,具体的钾盐溶液应根据玻璃片1的成分进行选择,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具体的强化深度也需要根据玻璃片1的厚度以及弯折区域的厚度来决定,例如,中间弯折区域厚度为30um,强化深度选择6~8um即可,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化学钢化能够提高玻璃片1的抗冲击性能,对薄玻璃的强化效果明显。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4,在用填充物2填充凹槽的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对玻璃片1背离凹槽的表面镀第一涂覆层3;
步骤S32:对玻璃片1形成有凹槽的表面镀第二涂覆层4。
本实施例中,先用镀膜机将玻璃片1背离凹槽的表面,即用户使用观或看的表面,镀第一涂覆层3,第一涂覆层3包括增透膜,能够提高玻璃片1的透光率,降低玻璃片1的反射率,来达到增透目的,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还包括耐刮划膜或防指纹膜两者中的一个,能够提升柔性玻璃的耐刮划性能或防止指纹残留,防止影响柔性玻璃的使用或观看效果,具体可以根据柔性玻璃的使用场景来选择,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然后用镀膜机在玻璃片1开设有凹槽的表面,即背离用户的表面,用镀膜机镀第二涂覆层4,由于该表面不会与用户直接接触,第二涂覆层4只需采用增透膜即可,第二涂覆层4设置在柔性玻璃背离用户的表面,可以采用抗反射增透膜,通过提高玻璃片1的透光率,降低玻璃片1的反射率,来达到增透目的,使本柔性玻璃的显示更加清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和
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柔性透明材质,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胶水,所述胶水的折射率与所述玻璃片的折射率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玻璃还包括涂覆层,所述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层包括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背离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一表面,所述第二涂覆层设于所述玻璃片的另一表面,并覆盖于所述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耐刮划膜,或者为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和防指纹膜;
所述第二涂覆层为增透膜。
6.一种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
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
用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玻璃片,所述玻璃片的一表面具有待弯折区域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外的部分喷涂油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薄所述玻璃片的待弯折区域以形成凹槽的步骤之后,在所述用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玻璃片表面的所述油墨;
堆叠多个所述玻璃片,形成玻璃片组;
对所述玻璃片组进行外形雕刻和边缘抛光;
拆解所述玻璃片组为单个所述玻璃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拆解所述玻璃片组为单个所述玻璃片的步骤之后,在所述用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浸泡所述玻璃片,对其进行化学钢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所述填充物填充所述凹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玻璃片背离所述凹槽的表面镀第一涂覆层;
对所述玻璃片形成有所述凹槽的表面镀第二涂覆层。
CN202311154557.6A 2023-09-07 2023-09-07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185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4557.6A CN117185671A (zh) 2023-09-07 2023-09-07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4557.6A CN117185671A (zh) 2023-09-07 2023-09-07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5671A true CN117185671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3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4557.6A Pending CN117185671A (zh) 2023-09-07 2023-09-07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56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018114A (ko)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KR101707422B1 (ko) 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082199A1 (ja) 印刷層付き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並びに機能層付き車載表示装置用ガラス
CN106250800A (zh) 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保护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N112390536B (zh) 超薄玻璃盖板、超薄强化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28220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ocessed member, plate member, and opening member
US20180273422A1 (en) Glass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9225450A1 (ja) 防眩性透明基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108942423A (zh) 2.5d ag玻璃加工工艺
JP6593116B2 (ja)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10588197A (zh) 在曲面上具有印刷层的玻璃及其印刷方法
CN111792853B (zh) 一种玻璃的加工方法及超薄柔性玻璃
CN117185671A (zh)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JP6801762B2 (ja) 表示装置
CN110963718B (zh) 一种具有抗反射膜的3d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KR20150126317A (ko) 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7183492A (zh) 柔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14973964A (zh) 盖板、可弯折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4044320B (zh) 一种有机透明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01292B1 (ko)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JP2019188822A (ja)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ガラス積層体
KR20190143022A (ko) 측면이 폴리싱 가공된 카메라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카메라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TWI827189B (zh) 具有經改善強度的可撓性覆蓋窗
KR20150126571A (ko) 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125909A (ko) 커버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