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5010A -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5010A
CN117185010A CN202311230036.4A CN202311230036A CN117185010A CN 117185010 A CN117185010 A CN 117185010A CN 202311230036 A CN202311230036 A CN 202311230036A CN 117185010 A CN117185010 A CN 11718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inkage
block
bas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0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heng Prestressed Concrete Steel St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heng Prestressed Concrete Steel St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heng Prestressed Concrete Steel St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heng Prestressed Concrete Steel St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00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5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属于钢绞线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和放线机构,放线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底座远离放线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换位辊,换位辊远离底座的一端固设有转盘,转盘背离换位辊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两个转辊相对设置在转盘的两侧,转盘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转辊远离转盘的一端固设有收线盘,收卷筒设置在收线盘背离转辊的一侧,收线盘朝向收卷筒的侧壁固设有两个限位杆,收卷筒朝向收线盘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插接适配的限位孔,换位辊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沿水平方向与底座之间滑动连接,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座背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引线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分卷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绞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绞线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大卷的钢绞线进行分卷,分成若干个小卷,钢绞线的分卷机构也有很多种类。
目前大多的分卷方法是将大卷的钢绞线圈套接在放卷端上,将收卷筒套接在收卷端上,然后利用导向装置将卷钢绞线圈上的钢绞线引导至空置的收卷筒上进行分卷。在分卷过程中需要将卷完成的收卷筒上的钢绞线剪断、线端固定并取下,取下后再更换新的收卷筒,进行下一个收卷筒的收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收卷过程中为了便于人工操作需要停下设备,操作比较繁琐,无法不间断地分卷,存在有分卷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分卷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包括底座和放线机构,放线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底座远离放线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换位辊,换位辊远离底座的一端固设有转盘,转盘背离换位辊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两个转辊相对设置在转盘的两侧,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带动转辊转动的驱动组件,转辊远离转盘的一端固设有收线盘,收卷筒设置在收线盘背离转辊的一侧,收线盘朝向收卷筒的侧壁固设有两个限位杆,收卷筒朝向收线盘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插接适配的限位孔,换位辊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沿水平方向与底座之间滑动连接,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移动座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座背离底座的一设置有带动钢绞线与收卷筒连接的引线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一个收卷筒收卷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转盘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和待收卷的收卷筒对调位置,此时移动组件通过引线组件将待收卷的钢绞线与待收卷的收卷筒相连,然后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转辊使待收卷的收卷筒转动,从而收卷筒对钢绞线进行收卷。通过以上结构,工作人员无需停下设备进行操作,能够进行不间断地分卷,实现了提高分卷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引线块、触发块和触发弹簧,引线块设置在移动座背离底座的一侧,引线块与移动座相连接,引线块朝向收卷筒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引线孔,引线块在引线孔处的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触发块固设在锁紧杆远离引线孔的一端,触发弹簧固设在触发块与引线块之间,触发块朝向放线机构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触发块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挤压杆,挤压杆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倾斜面的一侧设置有使触发块远离引线块的调节组件,收卷筒的侧壁设置有对钢绞线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组件带动引线块移动的过程中,引线块移动使挤压杆沿第一倾斜面滑动,从而触发弹簧释放弹力使触发块靠近引线块,进而使锁紧杆对钢绞线压紧,由此使引线块带动钢绞线移动,实现了引线块带动钢绞线移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收卷筒朝向引线块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收卷筒在固定槽处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固定杆设置在第三滑槽内,固定杆沿竖直方向与收卷筒之间滑动连接,收卷筒在固定槽处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杆插接适配的固定孔,固定杆远离固定孔的一端固设有固定板,固定杆的另一端贯穿开设有用于钢绞线穿过的避让孔,固定板与收卷筒之间固设有固定弹簧,固定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固定杆之间固设有第二卡接弹簧,收卷筒在固定孔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卡块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固定板背离收卷筒的一侧设置有吊板,吊板与底座之间固设有支撑板,吊板靠近收卷筒的端部安装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板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块带动钢绞线移动将钢绞线插入固定槽内,直至将钢绞线穿过避让孔,此时伸缩油缸启动对固定板挤压,从而固定板使固定杆对插入固定孔内的钢绞线压紧,此时第二收纳槽与第二卡槽对齐,第二卡接弹簧释放弹力将第二卡块顶入第二卡槽内。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钢绞线与收卷筒之间连接固定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和调节杆,调节块朝向触发块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调节杆设置在第二滑槽内,调节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二滑槽,调节杆远离触发块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调节板,调节杆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与调节块之间固设有调节弹簧,调节杆靠近触发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调节杆之间固设有第一卡接弹簧,触发块在第二倾斜面处开设有与调节杆插接适配的调节孔,触发块在调节孔处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块将钢绞线插入固定孔的过程中,当第二调节板与调节块抵接后,调节杆沿第二倾斜面滑动,直至调节杆插入调节孔内,当第一收纳槽与第一卡槽对齐,此时第一卡接弹簧将第一卡块顶入第一卡槽内;当移动座带动引线块远离收卷筒时,此时触发块远离引线块,由此锁紧杆放开钢绞线。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引线块复位时锁紧杆放开钢绞线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辊、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驱动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盘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与驱动辊之间,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辊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固设在驱动辊的周向侧壁上,转辊的周向侧壁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启动通过驱动辊使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使转辊转动,转辊通过收线盘和限位杆使收卷筒转动,实现了带动收卷筒转动对钢绞线收卷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移动座背离底座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固设有转轴,转轴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端与移动座固定连接,导向杆的顶端贯穿引线块,导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与引线块之间滑动连接,转轴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旋转槽,引线块朝向转轴的侧壁固设有滑杆,滑杆远离引线块的一端伸入旋转槽内,滑杆沿旋转槽的长度方向与转轴之间滑动连接,转轴与驱动辊之间设置有带动转轴转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组件使转轴转动,转轴通过旋转槽使滑杆沿带动引线块沿导向杆往复运动,从而引线块带动钢绞线沿收卷筒往复运动,由此实现了钢绞线均匀收卷在收卷筒上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固设在驱动辊的周向侧壁上,第二传动轮固设在转轴的周向侧壁上,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朝向底座的侧壁固设有导向块,底座朝向滑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导向块滑动适配的导向槽,导向块与底座在导向槽处的内壁之间固设有伸缩弹簧,滑块背离导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辊,第三传动轮固设在传动辊的周向侧壁上,传动带绕过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辊转动使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使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使转轴转动;当移动座移动时,转轴与驱动辊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通过伸缩弹簧使滑块滑动,滑块通过传动辊使第三传动轮移动,由此实现了传动带保持紧绷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凸轮和复位座,凸轮设置在移动座背离复位座的一侧,凸轮内固设有复位辊,复位辊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复位座设置在移动座背离凸轮的一侧,复位座与移动座之间固设有复位弹簧,换位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半齿轮与复位辊之间设置有带动复位辊转动的第一联动组件,半齿轮与换位辊之间设置有带动换位辊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启动使半齿轮转动,半齿轮通过第一联动组件使换位辊转动,换位辊转动使转盘转动,从而转盘将两个收卷筒对调位置;半齿轮通过第二联动组件使复位辊转动,复位辊通过凸轮对移动座间歇性挤压;凸轮对移动座挤压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凸轮对移动座处于非挤压时,复位弹簧释放弹力使移动座复位。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移动座往复运动和调换收卷筒位置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辊、第三齿轮、第一联动轮、第二联动轮和第一联动带,第一联动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的一侧,第一联动辊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第三齿轮固设在第一联动辊的周向侧壁上,第三齿轮与半齿轮啮合适配,第一联动轮固设在第一联动辊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轮固设在复位辊的周向侧壁上,第一联动带绕过第一联动轮和第二联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半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时,半齿轮使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通过第一联动辊使第一联动轮转动,第一联动轮通过第一联动带使第二联动轮转动,第二联动轮使复位辊转动,从而实现了复位辊间歇性转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联动辊、第四齿轮、第三联动轮、第四联动轮和第二联动带,第二联动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的一侧,第二联动辊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第四齿轮固设在第二联动辊的周向侧壁上,第四齿轮与半齿轮啮合适配,第三联动轮固设在第二联动辊的周向侧壁上,第四联动轮固设在换位辊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带绕过第三联动轮和第四联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半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时,半齿轮使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通过第二联动辊使第三联动轮转动,第三联动轮通过第二联动带使第四联动轮转动,第四联动轮使换位辊转动,从而实现了换位辊间歇性转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钢绞线与收卷筒之间固定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换位辊、移动座及引线块运动方式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第一联动组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引线组件和调节组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滑块与底座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锁紧杆与引线块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固定杆与收卷筒卡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调节杆与触发块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放线机构;12、移动座;121、转轴;1211、旋转槽;122、导向杆;123、滚珠;13、挤压杆;14、支撑板;141、吊板;1411、伸缩油缸;15、滑块;151、导向块;152、传动辊;16、导向槽;161、伸缩弹簧;17、复位辊;18、第二驱动电机;181、半齿轮;19、滚槽;2、换位辊;21、转盘;211、转辊;2111、第二齿轮;212、收线盘;2121、限位杆;3、驱动组件;31、驱动辊;32、第一驱动电机;33、第一齿轮;4、收卷筒;41、限位孔;42、固定组件;421、固定杆;4211、固定板;4212、固定弹簧;4213、第二收纳槽;4214、第二卡块;42141、第三倾斜面;4215、第二卡接弹簧;4216、避让孔;43、固定槽;44、第三滑槽;45、固定孔;46、第二卡槽;5、移动组件;51、凸轮;52、复位座;521、复位弹簧;522、伸缩杆;6、引线组件;61、引线块;611、引线孔;612、第一滑槽;613、锁紧杆;614、滑杆;62、触发块;621、第一倾斜面;622、第二倾斜面;623、调节孔;624、第一卡槽;63、触发弹簧;7、调节组件;71、调节块;711、第二滑槽;72、调节杆;721、第一调节板;722、第二调节板;723、调节弹簧;724、第一收纳槽;725、第一卡块;7251、第四倾斜面;726、第一卡接弹簧;8、传动组件;81、第一传动轮;82、第二传动轮;83、第三传动轮;84、传动带;9、第一联动组件;91、第一联动辊;92、第三齿轮;93、第一联动轮;94、第二联动轮;95、第一联动带;10、第二联动组件;101、第二联动辊;102、第四齿轮;103、第三联动轮;104、第四联动轮;105、第二联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参考图1,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放线机构11和收卷筒4,收卷筒4设置有两个,两个收卷筒4相对设置,收卷筒4与放线机构11之间设置有引线组件6。
通过引线组件6将钢绞线的一端与收卷筒4之间连接固定,然后收卷筒4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对钢绞线进行收卷;收卷完成后,工作人员将钢绞线剪断,再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4和待收卷的收卷筒4的位置对调,然后引线组件6将钢绞线与待收卷的收卷筒4连接固定,同时工作人员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4取下并更换新的收卷筒4。
参考图1和图2,底座1远离放线机构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换位辊2,换位辊2沿竖直方向设置,换位辊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设有转盘21,转盘21背离换位辊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211,两个转辊211相对设置在转盘21的两侧,且两个转辊21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转辊211远离转盘21的一端固设有收线盘212,收线盘212背离转辊211的表面固设有两个限位杆2121,两个限位杆2121相对设置在收线盘212的两侧,收卷筒4设置在收线盘212背离转辊211的一侧,收卷筒4朝向收线盘212的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2121插接适配的限位孔41。
参考图1和图3,换位辊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辊31、第一驱动电机32和第一齿轮33,驱动辊3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盘21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32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第一驱动电机32设置在底座1与驱动辊31之间,第一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驱动辊3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3固设在驱动辊31的周向侧壁上,转辊211的周向侧壁固设有与第一齿轮33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111。
第一驱动电机32启动带动驱动辊31转动,驱动辊31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第一齿轮33带动第二齿轮2111转动,第二齿轮2111带动转辊211转动,转辊211带动收线盘212转动,收线盘212通过限位杆2121带动收卷筒4对钢绞线收卷。
参考图3,换位辊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8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第二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181。
参考图3,半齿轮181与换位辊2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组件10,第二联动组件10包括第二联动辊101、第四齿轮102、第三联动轮103、第四联动轮104和第二联动带105,第二联动辊10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181的一侧,第二联动辊101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第四齿轮102固设在第二联动辊101的周向侧壁上,第四齿轮102与半齿轮181啮合适配,第三联动轮103固设在第二联动辊101的周向侧壁上,第四联动轮104固设在换位辊2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带105绕过第三联动轮103和第四联动轮104。
第二驱动电机18启动,当半齿轮181与第四齿轮102啮合时,第二驱动电机18带动半齿轮181转动,半齿轮181带动第四齿轮102转动,第四齿轮102带动第二联动辊101转动,第二联动辊101带动第三联动轮103转动,第三联动轮103通过第二联动带105带动第四联动轮104转动,第四联动轮104带动换位辊2转动,换位辊2带动转盘21转动,从而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4和待收卷的收卷筒4调换位置。
参考图1和图3,转盘21与放线机构11之间设置有移动座12,移动座12周侧设置有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包括凸轮51和复位座52,凸轮51和复位座52相对设置在移动座12的两侧,凸轮51内固设有复位辊17,复位辊17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且复位辊17沿竖直方向设置,复位座52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座52与移动座12之间固设有复位弹簧521,复位弹簧521设置有两个,两个复位弹簧521内均设置有伸缩杆522,伸缩杆522具有多级伸缩结构,伸缩杆522包括内杆和外杆,伸缩杆52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移动座12固定连接。
参考图4,移动座12朝向底座1的表面球铰接有滚珠123,底座1朝向移动座12的表面开设有与滚珠123滚动适配的滚槽19。
参考图3和图4,半齿轮181与复位辊17之间设置有带动复位辊17转动的第一联动组件9,第一联动组件9包括第一联动辊91、第三齿轮92、第一联动轮93、第二联动轮94和第一联动带95,第一联动辊9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181的一侧,第一联动辊91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第三齿轮92固设在第一联动辊91的周向侧壁上,第三齿轮92与半齿轮181啮合适配,第一联动轮93固设在第一联动辊91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轮94固设在复位辊17的周向侧壁上,第一联动带95绕过第一联动轮93和第二联动轮94。
第二驱动电机18启动,当半齿轮181与第三齿轮92啮合时,此时半齿轮181与第四齿轮102处于非啮合状态,第二驱动电机18带动半齿轮181转动,半齿轮181带动第三齿轮92转动,第三齿轮92带动第一联动辊91转动,第一联动辊91带动第一联动轮93转动,第一联动轮93通过第一联动带95带动第二联动轮94转动,第二联动轮94带动复位辊17转动,复位辊17带动凸轮51转动。凸轮51转动过程中,凸轮51的凸起部分与移动座12抵接时,凸轮51挤压移动座12向靠近固定座的方向移动,移动座12对复位弹簧521和伸缩杆522压缩;凸轮51的非凸起部分与移动座12抵接时,复位弹簧521释放弹力带动移动座12向远离固定座的方向移动。移动座12移动过程中,移动座12带动滚珠123沿滚槽19滚动。
参考图3和图5,移动座12背离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引线组件6,引线组件6包括引线块61,移动座12背离底座1的表面固设有转轴121和导向杆122,转轴121和导向杆12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转轴121和导向杆122分别设置在移动座12的两端,引线块61套设在导向杆122的周向侧壁上,引线块61沿竖直方向与导向杆122之间滑动连接,转轴121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旋转槽1211,旋转槽1211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交叉交错开设,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首尾相连,引线块61朝向转轴121的侧壁固设有滑杆614,滑杆614远离引线块61的一端伸入旋转槽1211槽内,且滑杆614沿旋转槽121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121之间滑动连接。
参考图3和图6,移动座12的一侧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朝向底座1的侧壁固设有导向块151,底座1朝向滑块15的侧壁开设有与导向块151滑动适配的导向槽16,导向槽16内设置有伸缩弹簧161,伸缩弹簧161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块151与底座1在导向槽16处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块15背离导向块15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辊152,传动辊152沿竖直方向设置。
参考图3,转轴121与驱动辊31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8,传动组件8包括第一传动轮81、第二传动轮82、第三传动轮83和传动带84,第一传动轮81固设在驱动辊31的周向侧壁上,第二传动轮82固设在转轴121的周向侧壁上,第三传动轮83固设在传动辊152的周向侧壁上,传动带84绕过第一传动轮81、第二传动轮82和第三传动轮83。
第一驱动电机32启动通过驱动辊31带动第一传动轮81转动,第一传动轮81通过传动带84带动第二传动轮82转动,第二传动轮82带动转轴121转动,转轴121转动通过旋转槽1211使滑杆614带动引线块61沿导向杆122移动,同时第一传动轮81通过传动带84带动第三传动轮83转动,第三传动轮83带动传动辊152转动。移动座12靠近或远离收卷筒4时,伸缩弹簧161释放弹力或被压缩带动导向块151沿导向槽16滑动,导向块151带动滑块15移动,滑块15通过传动辊152带动第三传动轮83移动,从而第三传动轮83使传动轮拉紧或放松。
参考图1和图3,引线块61朝向收卷筒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用于钢绞线穿过的引线孔611。
参考图3和图7,引线块61在引线孔611处一侧的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612,第一滑槽612开设在引线块61远离导向杆122的一端,第一滑槽612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613。
参考图5和图7,引线组件6还包括触发块62和触发弹簧63,触发块62固设在锁紧杆613远离引线孔611的一端,触发块62朝向放线机构1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挤压杆13,挤压杆13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触发块62朝向挤压杆1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621,触发块6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倾斜面622,触发弹簧63固设在触发块62与引线块61之间,触发弹簧63套设在锁紧杆613的周向侧壁上。
移动座12向靠近收卷筒4的方向移动时,移动座12带动引线块61远离挤压杆13,此时触发弹簧63释放弹力带动触发块62靠近引线块61,从而触发块62带动锁紧杆613压紧钢绞线。移动座12向远离收卷筒4的方向移动时,挤压杆13沿第一倾斜面621滑动,此时触发块62带动锁紧杆613放开钢绞线。
参考图1和图2,收卷筒4朝向引线块6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43,收卷筒4在固定槽43处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44,第三滑槽44沿竖直方向开设,且第三滑槽44贯穿收卷筒4背离收线盘212的顶壁。
参考图2,收卷筒4朝向引线块61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组件42,固定组件42包括固定杆421,固定杆421设置在第三滑槽44内,固定杆421沿竖直方向与收卷筒4之间滑动连接,收卷筒4在固定槽43处的内底壁开设有与固定杆421插接适配的固定孔45,固定杆421靠近固定孔45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用于钢绞线穿过的避让孔4216,收卷筒4背离收线盘2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211,固定板4211与固定杆421远离固定孔45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板4211与收卷筒4之间固设有固定弹簧4212,固定弹簧4212套设在固定杆421的周向侧壁上。
参考图8,固定杆421远离固定板4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4213,第二收纳槽421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4214,第二收纳槽4213内设置有第二卡接弹簧4215,第二卡接弹簧42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卡块4214和固定杆421固定连接,第二卡块4214背离第二卡接弹簧4215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倾斜面42141,收卷筒4在固定孔45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卡块4214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46。
参考图1和图8,底座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设有吊板141,吊板141远离支撑板14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油缸1411,伸缩油缸1411的活塞杆与固定板4211对齐。
移动座12向靠近收卷筒4的方向移动,引线块61将钢绞线插入固定槽43,直至钢绞线穿过避让孔4216,此时伸缩油缸1411启动,伸缩油缸1411的活塞杆按压固定板4211,此时第三倾斜面42141受到挤压,第二卡块4214收缩进第二收纳槽4213内,由此固定板4211带动固定杆421插入固定孔45内,直至第二收纳槽4213与第二卡槽46对齐,第二卡接弹簧4215释放弹力带动第二卡块4214插入第二卡槽46内,从而将钢绞线与收卷筒4连接固定。
参考图5,第二倾斜面622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块71和调节杆72,调节块71朝向触发块6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711,第二滑槽711沿水平方向开设,调节杆72设置在第二滑槽711内,调节杆72的两端均贯穿第二滑槽711,调节杆72沿水平方向方向与调节块71滑动连接,触发块62在第二倾斜面622处开设有与调节杆72插接适配的调节孔623。
参考图5,调节杆72远离触发块6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调节板721,调节杆72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调节板722,第一调节板721与调节块71之间固设有调节弹簧723,调节弹簧723套设在调节杆72的周向侧壁上。
参考图9,调节杆72靠近触发块6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724,第一收纳槽7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块725,第一收纳槽724内设置有第一卡接弹簧726,第一卡接弹簧7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块725和调节杆72固定连接,第一卡块725背离第一卡接弹簧726的侧壁开设有第四倾斜面7251,触发块62在调节孔623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卡块725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624。
钢绞线插入固定槽43的过程中,第四倾斜面7251受到挤压收缩进第一收纳槽724内,由此调节杆72插入调节孔623内;钢绞线穿过避让孔4216后,此时第二调节板722与调节块71抵接,同时第一收纳槽724与第一卡块725对齐,第一卡接弹簧726释放弹力带动第一卡块725插入第一卡槽624。引线块61远离收卷筒4移动时,触发块62通过第一卡块725和第一卡槽624的卡接带动调节杆72移动,直至第一调节板721与调节块71抵接,此时第一卡块725受挤压收缩进收纳槽,从而调节弹簧723释放弹力使调节杆72复位,此时挤压杆13通过触发块62使锁紧杆613放开钢绞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上一个收卷筒4收卷完成后,工作人员将钢绞线剪断,第二驱动电机18通过半齿轮181使第二联动组件10带动换位辊2转动,从而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4和待收卷的收卷筒4调换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将收卷完成的收卷筒4取下并更换新的收卷筒4。调换位置后,引线组件6将钢绞线穿过避让孔4216,此时伸缩油缸1411将固定杆421插入固定孔45内,同时第二卡块4214与第二卡槽46卡接适配将钢绞线与收卷筒4连接固定。钢绞线与收卷筒4连接固定后,第一驱动电机32通过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2111使转辊211带动收卷筒4转动,同时第一驱动电机32通过传动组件8使转轴121带动引线块61沿导向杆122往复运动,由此完成对钢绞线收卷。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提高分卷效率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包括底座(1)和放线机构(11),放线机构(11)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放线机构(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换位辊(2),换位辊(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设有转盘(21),转盘(21)背离换位辊(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211),两个转辊(211)相对设置在转盘(21)的两侧,转盘(21)的一侧设置有带动转辊(211)转动的驱动组件(3),转辊(211)远离转盘(21)的一端固设有收线盘(212),收卷筒(4)设置在收线盘(212)背离转辊(211)的一侧,收线盘(212)朝向收卷筒(4)的侧壁固设有两个限位杆(2121),收卷筒(4)朝向收线盘(212)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2121)插接适配的限位孔(41),换位辊(2)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12),移动座(12)沿水平方向与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移动座(12)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移动座(12)移动的移动组件(5),移动座(12)背离底座(1)的一设置有带动钢绞线与收卷筒(4)连接的引线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组件(6)包括引线块(61)、触发块(62)和触发弹簧(63),引线块(61)设置在移动座(12)背离底座(1)的一侧,引线块(61)与移动座(12)相连接,引线块(61)朝向收卷筒(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引线孔(611),引线块(61)在引线孔(611)处的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612),第一滑槽(612)内滑动连接有锁紧杆(613),触发块(62)固设在锁紧杆(613)远离引线孔(611)的一端,触发弹簧(63)固设在触发块(62)与引线块(61)之间,触发块(62)朝向放线机构(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倾斜面(621),触发块(6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倾斜面(622),第一倾斜面(62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挤压杆(13),挤压杆(13)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倾斜面(622)的一侧设置有使触发块(62)远离引线块(61)的调节组件(7),收卷筒(4)的侧壁设置有对钢绞线固定的固定组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固定杆(421),收卷筒(4)朝向引线块(6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43),收卷筒(4)在固定槽(43)处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44),固定杆(421)设置在第三滑槽(44)内,固定杆(421)沿竖直方向与收卷筒(4)之间滑动连接,收卷筒(4)在固定槽(43)处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杆(421)插接适配的固定孔(45),固定杆(421)远离固定孔(45)的一端固设有固定板(4211),固定杆(421)的另一端贯穿开设有用于钢绞线穿过的避让孔(4216),固定板(4211)与收卷筒(4)之间固设有固定弹簧(4212),固定杆(421)远离固定板(42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4213),第二收纳槽(421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4214),第二卡块(4214)与固定杆(421)之间固设有第二卡接弹簧(4215),收卷筒(4)在固定孔(45)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卡块(4214)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46),固定板(4211)背离收卷筒(4)的一侧设置有吊板(141),吊板(141)与底座(1)之间固设有支撑板(14),吊板(141)靠近收卷筒(4)的端部安装有伸缩油缸(1411),伸缩油缸(1411)的活塞杆与固定板(4211)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块(71)和调节杆(72),调节块(71)朝向触发块(6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711),调节杆(72)设置在第二滑槽(711)内,调节杆(72)的两端均贯穿第二滑槽(711),调节杆(72)远离触发块(6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调节板(721),调节杆(72)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二调节板(722),第一调节板(721)与调节块(71)之间固设有调节弹簧(723),调节杆(72)靠近触发块(6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收纳槽(724),第一收纳槽(7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卡块(725),第一卡块(725)与调节杆(72)之间固设有第一卡接弹簧(726),触发块(62)在第二倾斜面(622)处开设有与调节杆(72)插接适配的调节孔(623),触发块(62)在调节孔(623)处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6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辊(31)、第一驱动电机(32)和第一齿轮(33),驱动辊(3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转盘(21)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32)设置在底座(1)与驱动辊(31)之间,第一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驱动辊(3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3)固设在驱动辊(31)的周向侧壁上,转辊(211)的周向侧壁固设有与第一齿轮(33)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2)背离底座(1)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固设有转轴(121),转轴(12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杆(122),导向杆(122)的底端与移动座(12)固定连接,导向杆(122)的顶端贯穿引线块(61),导向杆(122)沿自身长度方向与引线块(61)之间滑动连接,转轴(121)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旋转槽(1211),引线块(61)朝向转轴(121)的侧壁固设有滑杆(614),滑杆(614)远离引线块(61)的一端伸入旋转槽(1211)内,滑杆(614)沿旋转槽(121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121)之间滑动连接,转轴(121)与驱动辊(31)之间设置有带动转轴(121)转动的传动组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包括第一传动轮(81)、第二传动轮(82)和第三传动轮(83),第一传动轮(81)固设在驱动辊(31)的周向侧壁上,第二传动轮(82)固设在转轴(121)的周向侧壁上,移动座(12)的一侧设置有滑块(15),滑块(15)朝向底座(1)的侧壁固设有导向块(151),底座(1)朝向滑块(15)的侧壁开设有与导向块(151)滑动适配的导向槽(16),导向块(151)与底座(1)在导向槽(16)处的内壁之间固设有伸缩弹簧(161),滑块(15)背离导向块(15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辊(152),第三传动轮(83)固设在传动辊(152)的周向侧壁上,传动带(84)绕过第一传动轮(81)、第二传动轮(82)和第三传动轮(8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凸轮(51)和复位座(52),凸轮(51)设置在移动座(12)背离复位座(52)的一侧,凸轮(51)内固设有复位辊(17),复位辊(17)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复位座(52)设置在移动座(12)背离凸轮(51)的一侧,复位座(52)与移动座(12)之间固设有复位弹簧(521),换位辊(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181),半齿轮(181)与复位辊(17)之间设置有带动复位辊(17)转动的第一联动组件(9),半齿轮(181)与换位辊(2)之间设置有带动换位辊(2)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9)包括第一联动辊(91)、第三齿轮(92)、第一联动轮(93)、第二联动轮(94)和第一联动带(95),第一联动辊(9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181)的一侧,第一联动辊(91)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第三齿轮(92)固设在第一联动辊(91)的周向侧壁上,第三齿轮(92)与半齿轮(181)啮合适配,第一联动轮(93)固设在第一联动辊(91)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轮(94)固设在复位辊(17)的周向侧壁上,第一联动带(95)绕过第一联动轮(93)和第二联动轮(9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10)包括第二联动辊(101)、第四齿轮(102)、第三联动轮(103)、第四联动轮(104)和第二联动带(105),第二联动辊(10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半齿轮(181)的一侧,第二联动辊(101)与底座(1)之间转动连接,第四齿轮(102)固设在第二联动辊(101)的周向侧壁上,第四齿轮(102)与半齿轮(181)啮合适配,第三联动轮(103)固设在第二联动辊(101)的周向侧壁上,第四联动轮(104)固设在换位辊(2)的周向侧壁上,第二联动带(105)绕过第三联动轮(103)和第四联动轮(104)。
CN202311230036.4A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Pending CN117185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0036.4A CN11718501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0036.4A CN11718501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5010A true CN117185010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0036.4A Pending CN117185010A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50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744287C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pulenwechseln
EP1988045B1 (de) Kabelbearbeitungs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Bearbeitung eines Kabelabschnittes
US3749140A (en) Machine for the automatic continuous manufacture of reinforcements
CN110102666B (zh) 一种金属丝线切断流水线
EP2447964A1 (en) Machine for winding toroidal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CN1606108A (zh) 线圈绕线机
CN214779884U (zh) 一种电缆线捆扎装置
CN117185010A (zh) 一种钢绞线自动分卷装置
EP0099606A2 (en) Improved automatic machine for packaging cable or hose into coils
CN213935949U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
CN115101258A (zh) 一种电力电缆单线绞合装置
DE1452221C3 (de) Ziehmaschine für Hin- und Herzug von Strangmaterial
CN108054000A (zh) 一种卷绕机的排料机构
CN210619811U (zh) 一种全自动双盘收线机
CN215207773U (zh) 一种炸篮用自动绕线设备
CN112390094A (zh) 一种线缆紧线装置
US3934449A (en) Drawing elongated stock, such as copper tubing
CN220563959U (zh) 一种出丝限位机构
CN214726446U (zh) 一种鱼竿卧缠机
CN216638458U (zh) 一种程控电缆收线装置
CN217894694U (zh) 一种高速倒筒机的单个倒筒装置
CN217437399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裁切设备
CN215366522U (zh) 一种制绳机放线架结构
CN213493019U (zh) 反渗透膜绕丝机用绕丝装置
CN220412436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可调节绕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