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3077A -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3077A
CN117183077A CN202311467895.5A CN202311467895A CN117183077A CN 117183077 A CN117183077 A CN 117183077A CN 202311467895 A CN202311467895 A CN 202311467895A CN 117183077 A CN117183077 A CN 117183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iber
rock wool
fiber mesh
mesh cloth
cement mor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7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善强
黄振利
刘海名
林燕成
王立平
周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enli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enli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enli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enli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78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3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3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包括铺设底膜及玻璃纤维网布、铺设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铺设岩棉芯材、玻璃纤维网布包裹、玻璃纤维网布搓紧、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压型、铺设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铺设顶膜、定长切割和搬运码垛。该制造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双层上浆、包网、搓网及定长切割作业,人工干预程度低,生产效率高,制造的产品稳定性好,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应用前景广。

Description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棉复合板加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岩棉复合板长度方向四个面包裹有玻璃纤维网布,其中内、外两个大面复合有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其岩棉芯材为竖丝岩棉条拼装成的板材或横丝岩棉板。岩棉复合板与普通岩棉裸板相比具有高强、防水、粘结力强、劳动保护良好等特点,在安装使用中施工方便无污染、与基层墙体可牢固粘贴,解决了岩棉裸板存在的遇水沉降、分层滑坠、抗拉强度低、岩棉纤维伤害皮肤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的墙体保温工程中。在岩棉复合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岩棉芯材长度方向四个面安装玻璃纤维网布,并且在其中的内、外两个大面涂刷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现阶段通常是人工生产岩棉复合板,需要将岩棉板切割成设计的尺寸,在拼装好的岩棉芯材的长度方向四个面人工包裹玻璃纤维网布,然后在其中的内、外两个大面手工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此种作业方式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且人工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2010910110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岩棉板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底板、支撑架和翻转装置,底板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截面呈U型结构,支撑架内部安装有翻转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复合岩棉板进行生产加工时,不能够有效地对切割后的岩棉复合板进行翻转,通常需要人工手动翻转,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影响复合岩棉板的加工效果,而且现有的设备在对岩棉复合板进行生产加工时,通常不能够有效地对翻转后的岩棉复合板进行涂胶,导致相邻的岩棉复合板之间的粘合效果差,影响岩棉复合板整体强度。但该装置制造的产品稳定性较差,干燥后易产生分层开裂的现象,废品率较高。申请号为201810059106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岩棉板的生产工艺,包括:(1)开平的步骤;(2)覆膜的步骤;(3)剪切的步骤;(4)成型的步骤;其中,步骤(1)为卷材→校平→定长→剪断成基材→堆垛;步骤(2)为基材上料→前处理→烘干→上胶并加热→覆PVC膜并同时进行水冷。本发明不但防潮、耐火耐高温、隔音效果好,而且其强度相对于现有岩棉板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该工艺产生的岩棉复合板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制作,生产产品的价格较为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双层上浆、包网、搓网及定长切割作业,人工干预程度低,生产效率高,制造的产品稳定性好,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应用前景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底膜及玻璃纤维网布,通过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对传输系统中连续铺设底膜和玻璃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位于底膜上方;
步骤二,铺设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上底浆装置在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步骤三,铺设岩棉芯材,在步骤二中铺设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铺设岩棉芯材,在传输系统上安装岩棉限位板,安装时通过岩棉限位板对岩棉芯材的侧面进行限位,岩棉芯材的宽度与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相适配;
步骤四,玻璃纤维网布包裹,在传输系统两侧上设置有侧向限位板,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位于两块侧向限位板之间;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将玻璃纤维网布两端顺序设置为向上的敞开状、竖直或微向内收敛及分层折叠状;
步骤五,玻璃纤维网布搓紧,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双向搓网装置将折叠完成后的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紧,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包裹的更紧实;
步骤六,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压型,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或侧向限位板上的压型装置对搓紧玻璃纤维网布后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压型,配合两块侧向限位板使得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步骤七,铺设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上顶浆装置在岩棉芯材及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步骤八,铺设顶膜,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顶膜上料装置在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方铺设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宽度不小于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
步骤九,定长切割,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切割装置对制造完成的、连续的岩棉复合板进行定长切割,并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
步骤十,搬运码垛,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搬运装置将切割后的岩棉复合板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码垛。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传输系统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第四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所述第四传输装置均由传输支架、安装在传输支架上的传输轴和安装在传输轴上的传输带构成,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第四传输装置通过链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在第二传输装置中的所述传输带的表层设置有若干凸起。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可转动安装在上料支架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玻璃纤维网布卷轴,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底膜卷轴;在上料支架上安装有反冲滚筒组件,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一端由所述反冲滚筒组件中穿过进行供料;在上料支架上还铰接安装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一端压在玻璃纤维网布卷轴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所述上底浆装置包括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调安装在所述传输系统上的第一料斗和设置在第一料斗上的第一注浆设备,所述第一注浆设备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所述第一料斗内,通过第一料斗与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隔形成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第一料斗水平剖面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状。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侧向限位板上的玻璃纤维网布托板、安装在所述传输系统上的折网镇压组件和分层板,玻璃纤维网布在所述玻璃纤维网布托板上呈向上的敞开状;所述折网镇压组件包括第一龙门支架、可调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上的横向支架、可调安装在横向支架上的镇压辊、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上的外折网辊和安装在横向支架上的内折网辊,所述外折网辊与所述内折网辊之间具有折网间隙,玻璃纤维网布两端由所述折网间隙穿过、呈竖直状或微向内收;所述分层板包括竖向分层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玻璃纤维网布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所述双向搓网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搓网组件,所述搓网组件包括第二龙门支架、安装在第二龙门支架上的竖向调节组件、安装在竖向调节组件上的支撑横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上的驱动机构和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的两组搓辊轴,所述驱动机构带动两组所述搓辊轴相对转动将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挤。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的所述压型装置包括压型支架、安装在压型支架上的连接件和可转动安装在连接件一端的压型板;所述压型板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分料部,所述锯齿状分料部与所述上顶浆装置相衔接;压型板对底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压型、使其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的所述上顶浆装置包括可调支架、安装在可调支架上的第二料斗、设置在第二料斗内的振动器、设置在第二料斗上方的第二注浆设备和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塑形件;所述第二注浆设备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所述第二料斗内,通过第二料斗与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隔形成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再经过所述塑形件进行塑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九中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支架安装在切割支架上的水平驱动组件、安装在水平驱动组件上的切割组件和降尘组件,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切割组件水平往复运动对岩棉复合板进行切割,所述降尘组件吸收切割产生的粉末。
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中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多自由度搬运装置和设置在多自由度搬运装置上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主支撑框架、安装在主支撑框架两侧上的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直线驱动构件、安装在直线驱动构件上的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多根插针,两排所述插针呈V字形设置、斜向直线运动扎取岩棉复合板;所述多自由度搬运装置带动抓取组件进行移动实现搬运码垛。
本发明中,该制造方法集铺设底膜及玻璃纤维网布、上底浆、铺设岩棉芯材、玻璃纤维网布包网、玻璃纤维网布端部搓挤、压型、铺设顶膜、定长切割、搬运码垛作业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程度低,生产效率高,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设置的传输系统通过链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共用一套动力系统,具有较好的传输同步性,避免相邻两个传输装置因存在速度差而影响产品质量。设置的岩棉限位板可便于岩棉芯材的快速铺设,提高工作效率。
设置的,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可同时为生产线供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通过设置的压紧板对玻璃纤维网布卷轴进行压紧,可有效防止玻璃纤维网布卷轴在惯性的作用下空转,为供料提供张紧力,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提高成品率。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一端由反冲滚筒组件中穿过,反冲滚筒组件进一步提高玻璃纤维网布供料时的张紧力。
设置的第一料斗水平剖面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状,避免料斗后部溢出的聚合物水泥砂浆超出待制作的岩棉复合板的宽度,减少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浪费。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调第一料斗的高度,实现了待制作的岩棉复合板对不同厚度的水泥抹面层的要求,提高对不同产品的适应能力,通用性较好。
设置的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能够实现将向上敞开状的玻璃纤维网布自然向内收敛及有序折叠,作业连续性及流畅性较好,避免了玻璃纤维网布产生褶皱的现象。在第二传输装置中的传输带的表层设置有若干凸起,当镇压辊挤压由玻璃纤维网布、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组成的半成品时,若干凸起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局部挤压至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内,提高两者的粘结可靠性,且也增加了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之间粘结的紧实度,提高成品率。
设置的双向搓网装置能够从两端向中间搓挤玻璃纤维网布,使得包裹的玻璃纤维网布更加紧凑,便于后续对后续作业,提高产品的质量。设置的竖向调节组件可调节搓网组件的竖向高度,适应不同厚度规格的产品,通用性较好。双向搓网装置设置两组,避免玻璃纤维网布产生回弹现象,提高了搓紧效果。
设置的压型板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能够适用不同厚度规格的产品,且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调节挤压力,调节方便,配合两块侧向限位板使得产品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两侧边缘处具有棱角,保证产品质量。在压型板端部上设置的锯齿状分料部位于第二料斗内使得该压型作业与顶层上浆作业相衔接,还能够避免岩棉芯材表层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涂抹过多而发生第二料斗后部溢浆的现象,避免了浪费,也减少了对传输带的清理工作。
设置的振动器对第二料斗内的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振动与捣实,一方面提高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便于聚合物水泥砂浆深入至玻璃纤维网布与岩棉芯材之间,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后续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与岩棉芯材分离而产生次品或废品的现象。塑形件可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刮平与整形,使得产品的外观一致性好,保证产品的质量。
设置的切割组件由一端向另一端对岩棉复合板进行切割,切割速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厚度的产品。设置的降尘组件能够对切割产生的碎屑、粉末等进行收集处理,提高工作车间环境的洁净度。该装置可在岩棉复合板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未干燥状态进行切割,产生的粉末较少,保护环境。
设置的两排插针采用斜插的形式抓取岩棉复合板,具有较好的抓取稳定性,不需要额外的夹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集抓取与夹持于一体,制造成本低廉。通过多自由度搬运装置带动抓取组件进行移动实现搬运码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底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向搓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压型装置与上顶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输系统;2、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3、上底浆装置;4、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5、双向搓网装置;6、压型装置;7、上顶浆装置;8、切割装置;9、搬运装置;10、第一传输装置;11、第二传输装置;12、第三传输装置;13、第四传输装置;14、侧向限位板;15、岩棉限位板;16、顶膜上料装置;20、上料支架;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挡板;24、阻挡件;25、反冲滚筒组件;26、压紧板;30、第一调节组件;31、第一料斗;32、第一注浆设备;40、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1、折网镇压组件;42、分层板;50、第二龙门支架;51、竖向调节组件;52、支撑横板;53、驱动机构;54、搓辊轴;55、滑块;56、竖向支架;57、滑轨;60、压型支架;61、连接件;62、压型板;63、限位件;64、锯齿状分料部;70、可调支架;71、第二料斗;72、振动器;73、塑形件;74、对中板;75、连接板;76、挡料板;77、第二注浆设备;80、切割支架;81、水平驱动组件;82、切割组件;83、降尘组件;90、多自由度搬运装置;91、;100、传输支架;101、传输轴;102、传输带;103、凸起;160、顶膜支架;161、顶膜中心轴;250、支杆;251、第一滚筒;252、第二滚筒;300、第一固定支板;301、第一调节螺杆;302、第一横向支撑板;410、第一龙门支架;411、横向支架;412、镇压辊;413、外折网辊;414、内折网辊;415、升降调节组件;416、端部镇压组件;420、上支撑板;421、下支撑板;810、水平驱动电机;811、动力链轮;812、从动链轮;813、链条;820、安装支架;821、切割驱动电机;822、切割刀盘;830、防尘罩;831、集尘箱;910、主支撑框架;911、支撑架;912、直线驱动构件;913、支撑板;914、插针;915、连杆;916、压板。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铺设底膜及玻璃纤维网布,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端部位置处的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2对传输系统1中连续铺设底膜和玻璃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位于底膜上方。
传输系统1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10、第二传输装置11、第三传输装置12和第四传输装置13,第一传输装置10、第二传输装置11、第三传输装置12和第四传输装置13均由传输支架100、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传输支架100上的传输轴101和安装在传输轴101上的传输带102构成,第一传输装置10、第二传输装置11、第三传输装置12和第四传输装置13中的传输轴101通过链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在第二传输装置11或第三传输装置12上安装驱动电机带动传输系统1同步运动及停止,同步性较好。在第二传输装置11中的传输带102的表层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03,当镇压辊412挤压由玻璃纤维网布、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组成的半成品时,若干凸起103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局部挤压至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内,提高两者的粘结可靠性,且也增加了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之间粘结的紧实度,提高成品率。
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支架20、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上料支架20上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在第一转轴21上安装有玻璃纤维网布卷轴,该玻璃纤维网布卷轴为由芯轴和缠绕在芯轴上的玻璃纤维网布构成,在第二转轴22上安装有底膜卷轴,该底膜卷轴为由芯轴和缠绕在芯轴上的塑料膜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转轴21的两端通过紧固螺钉可拆卸安装有挡板23,玻璃纤维网布卷轴位于两个挡板23之间,通过调节两个挡板23的安装位置对玻璃纤维网布卷轴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与调节。在第二转轴22两端通过紧固螺钉可拆卸安装有阻挡件24,底膜卷轴位于两个阻挡件24之间,通过调节两个阻挡件24的安装位置对底膜卷轴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与调节。
在上料支架20上安装有反冲滚筒组件25,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的一端由反冲滚筒组件25中穿过进行供料。反冲滚筒组件25包括通过焊接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架20左右两端上的支杆250和间隔安装在两根支杆250之间的第一滚筒251与第二滚筒252,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的一端从第一滚筒251和第二滚筒252之间的缝隙穿过。具体的,第一滚筒251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两根支杆250上,在支杆250上、用于安装的第一滚筒251的孔为腰型孔,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滚筒251和第二滚筒252之间的缝隙大小。在上料支架20上还铰接安装有压紧板26,压紧板26的一端压在玻璃纤维网布卷轴上。具体的,压紧板26为弧形板,在弧形板上还可以安装配重块,增加压实力。
步骤二,铺设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上的上底浆装置3在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上底浆装置3包括通过第一调节组件30可调安装在传输支架100上的第一料斗31和设置在第一料斗31上的第一注浆设备32,第一注浆设备32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第一料斗31内,通过第一料斗31与传输带102之间的间隔形成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第一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固定支板300、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板300上的第一调节螺杆301和安装在第一调节螺杆301上的第一横向支撑板302,第一横向支撑板302固定安装在第一料斗31上,通过调节第一横向支撑板302在第一调节螺杆301上的位置实现高度调节。
第一料斗31水平剖面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状。具体的,第一料斗31前端宽度与待制作的岩棉复合板宽度相同。第一料斗31为由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焊接围合而成,前面板和后面板沿着传输带102运动方向倾斜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一个楔形块,两个楔形块使得第一料斗31的内腔呈前大后小的形状。第一注浆设备32通过支架安装在地面上。
步骤三,铺设岩棉芯材,在步骤二中铺设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铺设岩棉芯材,在传输系统1上通过调节支架安装岩棉限位板15,安装时通过岩棉限位板15对岩棉芯材的侧面进行限位,保证产品边缘的整齐度。岩棉芯材的宽度与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相适配。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铺设岩棉芯材或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铺设,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人工进行铺设。
步骤四,玻璃纤维网布包裹,在传输系统1两侧上通过调节件可调设置有侧向限位板14,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位于两块侧向限位板14之间。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上的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4将玻璃纤维网布两端顺序设置为向上的敞开状、竖直或微向内收敛及分层折叠状三种自然过渡的状态。
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4包括通过紧固件或焊接固定安装在侧向限位板14上的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0、安装在传输系统1上的折网镇压组件41和分层板42,玻璃纤维网布在两块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0上呈向上的敞开状。具体的,两根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0向外倾斜设置,两根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0整体上V字形。分层板42包括竖向分层设置的上支撑板420和下支撑板421,玻璃纤维网布的两端分别位于上支撑板420和下支撑板421上、使得玻璃纤维网布的两端分层布置。
折网镇压组件41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传输支架100上的第一龙门支架410、可调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410上的横向支架411、通过螺杆可调安装在横向支架411上的镇压辊412、通过支架可转动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410上的外折网辊413和通过支架可转动安装在横向支架411上的内折网辊414,外折网辊413与内折网辊414之间具有折网间隙,玻璃纤维网布由该折网间隙中穿过,具体的,内折网辊414倾斜设置使得折网间隙呈V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支架411通过升降调节组件415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410上,升降调节组件415为涡轮丝杆升降器、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组件415为涡轮丝杆升降器,作业时根据产品的高度调节升降调节组件415的高度至合适位置处并锁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横向支架411的前端可调安装有端部镇压组件416,端部镇压组件416包括支撑套筒、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支撑套筒两端的镇压轮和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支撑套筒上的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可调安装在横向支架411上。具体的,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共设置两根,使用螺母将该螺杆可调安装在横向支架411上。端部镇压组件向下挤压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使得两者粘结更加紧实。
玻璃纤维网布先经过两块玻璃纤维网布托板40呈向上的敞口状,再经过折网间隙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呈竖直或微向内收状态,最后经过两块上支撑板420和下支撑板421使得玻璃纤维网布两端向内折叠。
步骤五,玻璃纤维网布搓紧,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上的双向搓网装置5将折叠完成后的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紧,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包裹的更紧实。
双向搓网装置5双向搓网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搓网组件,搓网组件第二龙门支架50、固定安装在第二龙门支架50上的竖向调节组件51、固定安装在竖向调节组件51另一端上的支撑横板5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52上的驱动机构53和安装在驱动机构53上的两组搓辊轴54,两组搓辊轴54相对转动将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挤。在本实施例中,搓网组件共顺序设置两组,其中靠近折网镇压组件41的一组搓网组件中的每组搓辊轴各设置一根搓辊轴54,每根搓辊轴54配置一个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也可以共用一个驱动电机、配合齿轮的动力连接使得其同时向内转动。另一组搓网组件中的每组搓辊轴各设置两根搓辊轴54,同一组中的两根搓辊轴54共用一个驱动电机、配合链传动实现同向同步转动。采用两组搓网组件间隔布置,可实现对玻璃纤维网布的双点搓紧,防止回弹,提高搓紧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支撑横板5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滑块55,在第二龙门支架50的两侧上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架56,在该竖向支架56上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滑轨57,滑块55滑动安装在滑轨57上,保证支撑横板52及设置在其上的部件竖向滑动的稳定性。搓辊轴54为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摩擦力。竖向调节组件51为涡轮丝杆升降器、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涡轮丝杆升降器。
步骤六,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压型,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或侧向限位板14上的压型装置6对搓紧玻璃纤维网布后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压型,配合两块侧向限位板14使得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压型装置6安装在侧向限位板14或传输支架100上,在本实施例中压型装置6安装在侧向限位板14上。压型装置6包括压型支架60、安装在压型支架60上的连接件61和通过销轴可转动安装在连接件61一端的压型板62。具体的,连接件61设置两个,连接件61包括固定安装在压型板62顶部上的铰接座和安装在压型支架60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铰接座通过销轴铰接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压型板62上增加配重块调节压紧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压型板62上安装有限位件63,该限位件63可限制压型板62摆动的角度。具体的,限位件63为固定安装在压型板62上的竖向支杆,在限位件63的顶部上通过螺纹设置有调螺栓,调螺栓可调节压型板62摆动的角度。
压型板62的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分料部64,锯齿状分料部64设置第二料斗71内、与上顶浆装置7相衔接,锯齿状分料部64能够阻挡一部分聚合物水泥砂浆,使得岩棉芯材上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布均匀,避免产品表面堆积过多的聚合物水泥砂浆而使得第二料斗71后端发生溢浆的现象。在第二料斗71与压型板62之间设置有遮挡帘,该遮挡帘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玻璃纤维网布包裹完成后经过压型板62压型后、配合两块侧向限位板14使得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步骤七,铺设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上的上顶浆装置7在岩棉芯材及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上顶浆装置7包括固定安装在传输支架100上的可调支架70、安装在可调支架70上的第二料斗71、设置在第二料斗71内的振动器72和设置在传输支架100上的塑形件73和设置在第二料斗71上方的第二注浆设备77,在塑形件73上设置有与产品外形相适配的塑形孔,在塑形件73两侧倾斜设置有对中板74,两块对中板74呈喇叭状设置、便于产品的对中。振动器72通过支架安装在地面上或第二注浆设备77上。第二注浆设备77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第二料斗71内,通过第二料斗71与传输系统1之间的间隔形成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再经过塑形件73进行塑形,塑形孔对产品的外侧进行二次塑造。在第二料斗71的背面两侧上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连接板75,在连接板75上设置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为长腰型孔,在两块连接板75上、通过连接孔可调安装有挡料板76,长腰型状的连接孔可便于挡料板76调节高低位置,适应不同厚度规格的产品。挡料板76与两块连接板75形成与产品外形相适配的过孔,该过孔使得产品初步成型,即顶面和两侧面平整、且具有棱角。可调支架70包括竖向调节件和安装在竖向调节件上的连接支板,连接支板一端与第二料斗71固定连接,竖向调节件为螺杆、手摇式涡轮升降器或电动推杆,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手摇式涡轮升降器。
步骤八,铺设顶膜,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1上的顶膜上料装置16在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方铺设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宽度不小于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塑料薄膜贴合在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方。顶膜上料装置16包括固定安装传输系统1上的顶膜支架160和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顶膜支架160上的顶膜中心轴161,在顶膜中心轴161上安装有塑料薄膜卷轴,塑料薄膜卷轴上的薄膜贴合在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方,传输系统1运动时带动顶膜中心轴161及塑料薄膜卷轴转动,实现自动铺设顶膜。
步骤九,定长切割,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切割装置对制造完成的、连续的岩棉复合板进行定长切割,并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
步骤十,搬运码垛,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搬运装置将切割后的岩棉复合板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码垛。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构思和实现的若干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发明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底膜及玻璃纤维网布,通过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对传输系统中连续铺设底膜和玻璃纤维网布,玻璃纤维网布位于底膜上方;
步骤二,铺设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上底浆装置在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步骤三,铺设岩棉芯材,在步骤二中铺设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铺设岩棉芯材,在传输系统上安装岩棉限位板,安装时通过岩棉限位板对岩棉芯材的侧面进行限位,岩棉芯材的宽度与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相适配;
步骤四,玻璃纤维网布包裹,在传输系统两侧上设置有侧向限位板,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及岩棉芯材位于两块侧向限位板之间;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将玻璃纤维网布两端顺序设置为向上的敞开状、竖直或微向内收敛及分层折叠状;
步骤五,玻璃纤维网布搓紧,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双向搓网装置将折叠完成后的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紧,使得玻璃纤维网布包裹的更紧实;
步骤六,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压型,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或侧向限位板上的压型装置对搓紧玻璃纤维网布后的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压型,配合两块侧向限位板使得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步骤七,铺设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上顶浆装置在岩棉芯材及玻璃纤维网布上铺设预设厚度及宽度的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长度方向是连续的;
步骤八,铺设顶膜,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顶膜上料装置在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上方铺设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的宽度不小于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的宽度;
步骤九,定长切割,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切割装置对制造完成的、连续的岩棉复合板进行定长切割,并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
步骤十,搬运码垛,通过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搬运装置将切割后的岩棉复合板搬运至指定位置进行码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传输系统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第四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所述第四传输装置均由传输支架、安装在传输支架上的传输轴和安装在传输轴上的传输带构成,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第三传输装置和第四传输装置通过链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在第二传输装置中的所述传输带的表层设置有若干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可转动安装在上料支架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玻璃纤维网布卷轴,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底膜卷轴;在上料支架上安装有反冲滚筒组件,玻璃纤维网布和底膜一端由所述反冲滚筒组件中穿过进行供料;在上料支架上还铰接安装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一端压在玻璃纤维网布卷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所述上底浆装置包括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调安装在所述传输系统上的第一料斗和设置在第一料斗上的第一注浆设备,所述第一注浆设备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所述第一料斗内,通过第一料斗与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隔形成底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第一料斗水平剖面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所述玻璃纤维网布包网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侧向限位板上的玻璃纤维网布托板、安装在所述传输系统上的折网镇压组件和分层板,玻璃纤维网布在所述玻璃纤维网布托板上呈向上的敞开状;所述折网镇压组件包括第一龙门支架、可调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上的横向支架、可调安装在横向支架上的镇压辊、安装在第一龙门支架上的外折网辊和安装在横向支架上的内折网辊,所述外折网辊与所述内折网辊之间具有折网间隙,玻璃纤维网布两端由所述折网间隙穿过、呈竖直状或微向内收;所述分层板包括竖向分层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玻璃纤维网布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所述双向搓网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搓网组件,所述搓网组件包括第二龙门支架、安装在第二龙门支架上的竖向调节组件、安装在竖向调节组件上的支撑横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上的驱动机构和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的两组搓辊轴,所述驱动机构带动两组所述搓辊轴相对转动将玻璃纤维网布向中间搓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所述压型装置包括压型支架、安装在压型支架上的连接件和可转动安装在连接件一端的压型板;所述压型板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分料部,所述锯齿状分料部与所述上顶浆装置相衔接;压型板对底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压型、使其两侧平整且具有棱角。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所述上顶浆装置包括可调支架、安装在可调支架上的第二料斗、设置在第二料斗内的振动器、设置在第二料斗上方的第二注浆设备和设置在传输系统上的塑形件;所述第二注浆设备将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入到所述第二料斗内,通过第二料斗与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隔形成顶层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层、再经过所述塑形件进行塑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中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支架安装在切割支架上的水平驱动组件、安装在水平驱动组件上的切割组件和降尘组件,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切割组件水平往复运动对岩棉复合板进行切割,所述降尘组件吸收切割产生的粉末。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中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多自由度搬运装置和设置在多自由度搬运装置上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主支撑框架、安装在主支撑框架两侧上的支撑架、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直线驱动构件、安装在直线驱动构件上的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多根插针,两排所述插针呈V字形设置、斜向直线运动扎取岩棉复合板;所述多自由度搬运装置带动抓取组件进行移动实现搬运码垛。
CN202311467895.5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183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895.5A CN11718307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895.5A CN11718307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3077A true CN117183077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7895.5A Pending CN117183077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30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0089B (zh) 一种方便取下卷材的卷材收卷装置
JPS58191141A (ja) 繊維状生物的廃棄物から構造用シ−トを形成する装置
CN111778634B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的铺网装置
CN112917934A (zh) 一种组合式防水材料加工成型方法
CN117183077A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全自动加工制造方法
CN114148070A (zh) 一种防火建筑材料夹芯板生产用压合装置
EP0196301A4 (en)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METHOD FOR FORMING COMPOSED WOOD PRODUCTS.
CN117415943A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制造与生产一体机
CN110758815B (zh) 一种木门自动包装机构及其包装方法
CN216917917U (zh) 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用卷绕设备
CN113290830B (zh) 一种百叶门帘连续折叠方法及折叠装置
CN117207340A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折网与上顶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20994847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输送平台
CN220994845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包网传输装置
CN114474293A (zh) 一种人造纤维板的制备方法
CN110667094B (zh) 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用原料压合装置
CN117565525A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包网与折网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20994833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摆动式压型装置
CN220994907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玻璃纤维网布折网挤压装置
CN214882145U (zh) 一种织网机中网片张力自动控制装置
CN220994848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传输与镇压装置
CN220994902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玻璃纤维网布压型封边装置
CN220994904U (zh) 一种岩棉复合板加工用玻璃纤维网布上料装置
CN114633361B (zh) 一种应用于发泡水泥复合板中的自动铺网设备
CN221050041U (zh) 一种中空玻璃隔条单排捆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