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1819A -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1819A
CN117181819A CN202311095997.9A CN202311095997A CN117181819A CN 117181819 A CN117181819 A CN 117181819A CN 202311095997 A CN202311095997 A CN 202311095997A CN 117181819 A CN117181819 A CN 117181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initial
thickness
sheet bille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59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李宫胤
王瑞丰
董占奎
文杰
张敏
郭薇
王鑫鑫
于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59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1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1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1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装置、薄板坯、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控制薄板坯厚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薄板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装置、薄板坯、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无头轧制产线对同规格连续轧制多块带钢时,AGC的辊缝输出量调整方向单一,造成AGC辊缝输出量达到限幅值,无法进行厚度控制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控制薄板坯厚度的准确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装置、薄板坯、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能够提高控制薄板坯厚度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包括;针对各个机架,每当机架检测到分卷剪切信号,则获取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以将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进行叠加,从而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各个机架,如果当前机架检测到动态变规格信号,则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从而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坯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包括: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将各个机架对应的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进行叠加,以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初始限幅值为0.5mm~1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调节量为-0.2mm~0.2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申请中,通过预先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初始限幅值,以便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然后,在薄板胚进入生产产线中时,通过自动厚度控制的方式,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即针对每一个机架,当机架获取到分卷剪切信号时,在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上叠加一次预先设定的调节量。在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之后,结合预先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初始限幅值,可以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从而根据所述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胚的厚度。需要注意的是,当机架获取到动态变规格信号时(即FGC信号),需要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以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胚的厚度。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控制薄板坯厚度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薄板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坯应用如所述的方法轧制而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4机架对应的厚度控制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胚的厚度控制逻辑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示意图。图1中,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包括8台机架,其中,3台机架为粗轧机架,5台机架为精轧机架。粗轧机架与精轧机架之间的间距可以为26.8m。另外,所述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还配置有转毂剪、感应加热、以及精除磷等设备。
在现有的技术中,在无头轧制模式下,同规格连续轧制多块薄板坯时,AGC(即自动厚度控制)的辊缝输出量不清零,清零过程仅在FGC过程(即动态变规格过程)。当AGC的辊缝输出量调整方向单一时,即辊缝输出量不断增大或者不断减小,造成AGC辊缝输出量达到限幅值,无法进行厚度控制,从而导致厚度偏薄或者偏厚。随着同规格轧制块数的增加,固定的AGC限幅值无法满足厚度控制的要求。
而在本申请中,通过8台机架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分两个区域,即粗轧区域和精轧区域。其中,各个机架上都具有AGC的功能。首先给定各个机架AGC的初始限幅值,根据分卷剪切信号,记忆当前薄板坯AGC的辊缝调节量,并叠加到AGC的初始限幅值上,从而得到下一卷薄板坯的AGC限幅值。
然后,每经过一个分卷剪切信号,都记忆当前薄板坯AGC的辊缝调节量,并叠加到AGC限幅值上,从而得到下一卷薄板坯的AGC限幅值。当检测到FGC信号(即动态变规格信号),AGC的限幅值恢复到初始限幅值,从而解决了同规格连续轧制过程,AGC辊缝输出量达到限幅值,厚度控制失效的问题。
接下来将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可以由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装置来执行,比如可以由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来执行。参照图2所示,该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5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210中,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
本申请中,在对薄板胚进行厚度控制之前,需要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通过设定初始限幅值,可以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以便在初始限幅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调节量,对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胚的厚度进行不同规格的厚度调整。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初始限幅值可以设定为0.5mm~1mm。
继续参照图2,在步骤230中,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本申请中,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的获取,首先需要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然后,基于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以及初始限幅值,可以通过叠加的方式计算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量可以设定为-0.2mm~0.2mm。
比如,设定第3机架的初始限幅值为1mm,每当第3机架检测到分卷剪切信号时,第3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则会叠加一次调节量,可以理解的是,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可以为多个单一调节量的叠加值。如果每一次第3机架的调节量都为-0.2mm~+0.2mm,且叠加次数为3次,则第3机架的总调节量为-0.6mm~+0.6mm,第3机架的目标限幅值为0.4mm~1.6mm。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31:
步骤231,针对各个机架,每当机架检测到分卷剪切信号,则获取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以将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进行叠加,从而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
本申请中,针对各个机架,每当机架检测到分卷剪切信号,则获取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以将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进行叠加,从而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
比如,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4机架对应的厚度控制示意图。首先给定AGC限幅初始值1mm,获取第一次到达第4机架的分卷剪切信号,记忆F4-AGC调节量为0.1mm,AGC限幅值更新为上限值1.1mm,下限值0.9mm,一直获取同规格轧制最后一次到达第4机架的分卷剪切信号,通过累计记忆AGC调节量为0.3mm,得到AGC限幅值上限值为1.3mm,下限值为0.7mm。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31中的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步骤232:
步骤232,针对各个机架,如果当前机架检测到动态变规格信号,则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从而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坯的厚度。
本申请中,针对各个机架,如果当前机架检测到动态变规格信号,则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从而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坯的厚度。
继续参照图3,当获取到达第4机架的FGC信号(即动态变规格信号)时,恢复AGC限幅值到初始状态±1mm,实现AGC限幅值动态匹配AGC调节量。通过动态变规格信号的控制,能够实现不同规格的薄板胚的厚度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具体可以包括步骤233:
步骤233,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将各个机架对应的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进行叠加,以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本申请中,薄板胚的厚度的控制,最终需要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来确定。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各个机架对应的初始限幅值,以及通过单次或者多次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的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可以计算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在所述目标限幅值的厚度范围内,可以依据次范围,对当前产线中的薄板胚进行厚度的控制。
继续参照图2,在步骤250中,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本申请中,在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之后,可以基于所述目标限幅值对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当前薄板胚的生产丰符合预期的标准。
在本申请中,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胚的厚度控制逻辑图。具体的,通过预先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初始限幅值,以便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然后,在薄板胚进入生产产线中时,通过自动厚度控制的方式,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即针对每一个机架,当机架获取到分卷剪切信号时,在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上叠加一次预先设定的调节量。在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之后,结合预先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初始限幅值,可以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从而根据所述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胚的厚度。需要注意的是,当机架获取到动态变规格信号时(即FGC信号),需要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以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胚的厚度。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控制薄板坯厚度的准确性。
在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500包括:设定单元501,用于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计算单元502,用于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单元503,用于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方法的实施例。
在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薄板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坯应用如所述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轧制而成。
在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在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06、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6上并可在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程序代码),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用总线600来代表),总线6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600将包括由处理器6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6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6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它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605在总线600和接收器601和发送器6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601和发送器6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它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602负责管理总线6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6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6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申请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
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包括;
针对各个机架,每当机架检测到分卷剪切信号,则获取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以将当前机架对应的调节量进行叠加,从而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各个机架,如果当前机架检测到动态变规格信号,则将当前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清零,从而控制不同规格的薄板坯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将各个机架对应的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进行叠加,以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限幅值为0.5mm~1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量为-0.2mm~0.2mm。
7.一种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用于设定各个机架的初始限幅值,所述初始限幅值用于设定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初始厚度;
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各个机架对应的总调节量,并根据所述初始限幅值,以及所述总调节量,得到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机架对应的目标限幅值,控制各个机架对应的薄板坯的厚度。
8.一种薄板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坯应用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轧制而成。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CN202311095997.9A 2023-08-29 2023-08-29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181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5997.9A CN117181819A (zh) 2023-08-29 2023-08-29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5997.9A CN117181819A (zh) 2023-08-29 2023-08-29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1819A true CN117181819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5997.9A Pending CN117181819A (zh) 2023-08-29 2023-08-29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18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0241B (zh) 一种具有跑偏保护的楔形控制方法
US11731179B2 (en) Steel strip coi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device for the same and steel strip processing system
CN107908836B (zh) 一种轧制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4043654B (zh) 控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精轧穿带板形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26452B (zh) 应用于轧钢的过程控制方法、过程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9940047B (zh) 一种硅钢尺寸协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7181819A (zh) 薄板坯无头轧制的动态厚度控制方法
CN113102828B (zh) 一种双边剪夹送辊液压阀台油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69908B (zh) 基于遗传的带钢楔形自动控制方法
CN109513749B (zh) 一种热轧带钢头尾部宽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98320B (zh) 一种带钢精轧速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84201B (zh) 一种避免轧钢过程压下分配变化较大的方法
JP5727865B2 (ja) 圧延モデル最適化装置
CN111438185B (zh) 一种超高强钢的酸连轧生产方法及酸连轧机组
CN201823762U (zh) 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轧机负荷分配控制系统
CN112474819B (zh) 一种控制产品板形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196662A (ja) 圧延制御方法、圧延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380753A (zh) 热连轧带钢头部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78276B (zh) 一种带钢的张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44719A (zh) 一种带钢轧制控制方法及轧制控制系统
CN112337978B (zh) 板带轧机板形预设定方法及设备
CN114345933B (zh) 一种极薄规格带钢的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4918261A (zh) 一种中间坯凸度的设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161108A (zh) 热轧钢板板形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06009A (zh) 一种凸度控制能力的辊形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