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62543A -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2543A
CN117162543A CN202311435542.7A CN202311435542A CN117162543A CN 117162543 A CN117162543 A CN 117162543A CN 202311435542 A CN202311435542 A CN 202311435542A CN 117162543 A CN117162543 A CN 117162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composite material
gas flow
elastic composite
rubb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55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62543B (zh
Inventor
庄辛
李小慧
刘宇盖
张兆峰
蔡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355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2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2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2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62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2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硅橡胶片,配制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裁剪增强纤维编织物,在模具中铺设硅橡胶片,在硅橡胶片上逐层铺设增强纤维编织物,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合模后在设定温度下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得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硅橡胶、环氧树脂、增强纤维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弹性复合材料,通过表层的硅橡胶片实现抗燃气烧蚀的功能,通过增强纤维与环氧树脂的复合实现了材料的高强度与高韧性,使材料在受到瞬时高温高压燃气流冲击后仍能基本保持原有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易裂端盖是导弹发射箱的重要组成部件,平时与箱体一起起到密封贮存的作用,发射时能正常打开,让出发射通道且无碎片脱落。易裂端盖是新型导弹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但对碎片系留位置的材料要求很高。
中国专利CN112985173A公开了一种使用支撑机构提高反向承载能力的轻质密封前端盖,包括前端盖体、法兰、压环和支撑机构,所述法兰用于与发射箱前端面连接;所述压环与所述法兰连接;所述前端盖体裙边放置在所述法兰密封面内,所述压环压在所述前端盖体裙边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法兰连接,且所述支撑机构靠近前端盖体内表面设置。其采用结构设计,提供的轻质密封前端盖用于发射箱前端,利用发射时产生的激波开盖,沿其薄弱区破裂成数块飞出;在支撑机构提供的支撑作用下,可实现反向承压能力数倍于其正向承压能力。该专利中前端盖选用热固性树脂经模具热固化成型,或,所述前端盖选用热固性泡沫材料经机加工成型,或,所述前端盖选用有色金属板经钣金或机加工成型,或,所述前端盖选用高强纤维和热固性树脂浸渍料经模压成型。
导弹发射时,前端盖碎片承受高速燃气流冲刷,燃气流的最高温度超过2000℃且含有高速运动的颗粒物。这就要求用作碎片系留的材料不仅需要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材料表面还有一定的耐烧蚀功能,才能在瞬时高温高强度燃气流冲击下快速翻折不断裂不破坏,而且要求材料硬度适中,否则容易对弹体出筒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中单一材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复合材料,通过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国内未见有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相关报道。
中国专利CN104774431A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包括硅橡胶,有效降低了该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其冲击强度相比常规的不含有硅橡胶的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30-45%。该种复合材料虽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但其基体仍是脆性材料,无法大角度弯折,材料表面也不具备耐烧蚀功能,若用于易裂端盖,在燃气流的高速冲击下必然发生烧蚀和断裂,无法实现碎块系留功能,较高的材料硬度也会对弹体出筒造成影响,因此不能使用于易裂端盖领域。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缺少同时具备高强度、高韧性、耐烧蚀性以及硬度适中的可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同时其表面有耐烧蚀橡胶层,在承受瞬时燃气流冲刷和大幅度翻折后仍能保持其功能和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硅橡胶片;
(2)配制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
(3)裁剪增强纤维编织物;
(4)在模具中铺设硅橡胶片,在硅橡胶片上逐层铺设增强纤维编织物;
(5)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
(6)合模后在设定温度下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得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硅橡胶片是将硅橡胶混炼胶在模具热压成型后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橡胶混炼胶是由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氧化锌、二氧化硅、硫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助交联剂,简称为TAIC)按照质量比100:5:25:2:3的比例混合后混炼得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对硅橡胶片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结合力,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对其表面打磨和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处理具体为:用粗糙度由粗到细的砂纸打磨硅橡胶片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度和粘接面积增大,然后再在打磨后的硅橡胶片表面涂上助粘剂,助粘剂用于使硅橡胶片表面基团极化,从而达到增加橡胶片和基体材料结合力的作用。经试验验证,经打磨和表面改性处理,硅橡胶片与柔性环氧树脂的剥离强度可从1.9kN/m提升至3.5kN/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助粘剂选自联苯、4-乙烯基联苯、联苯酸酐、双酚A二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粗糙度由粗到细的砂纸打磨硅橡胶片表面具体方法为:先后用120#、200#或400#砂纸打磨橡胶片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由基体树脂和柔性环氧树脂混合得到,所述柔性环氧树脂和基体树脂的质量比为1~2.5:1。通过加入柔性环氧树脂可以提升基体树脂的断裂伸长和冲击韧性(基体树脂几乎都是脆性的),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柔性环氧树脂和基体树脂的质量比,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采用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的方案具有:体系兼容性好、成型工艺多样、价格低廉、配方可优化设计等优点,例如:本申请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中还可以加入占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总重10%的聚脲树脂,可进一步大幅提升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中还含有增韧剂,所述增韧剂选用液体丁腈橡胶或聚硫橡胶,所述增韧剂的用量为基体树脂和柔性环氧树脂总重量的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树脂选自环氧树脂E-4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环氧树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RE1873或柔性环氧树脂R-4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或(4)中,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中的纤维选自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尼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聚乙烯纤维的数均分子量≥200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或(4)中,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编织方式是平纹编织或斜纹编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的硅橡胶片是固定在模具底部的,裁剪好的增强纤维编织物逐层铺设在模具型腔内,增强纤维编织物的铺层方式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硅橡胶片的厚度为1-4mm,优选为1-3mm,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层数为3~10层,优选为3-5层,每层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厚度为0.1-0.5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聚酰胺固化剂混合的方式为:将聚酰胺固化剂加热熔融后加入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中,快速搅拌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的工艺包括:模具预热,将环氧树脂料液快速搅拌后浇入模具后合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和聚酰胺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7~6: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填料、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其中,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聚酰胺固化剂和填料的质量比8:4: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选择玻璃微珠、二氧化硅或陶瓷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6)中,固化的工艺条件为:80至100℃保温3 h以上,固化后所得弹性复合材料的厚度在3~50mm之间,优选为5~30mm,进一步优选为8~10mm,例如可以为10m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基于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包括表层的硅橡胶片以及硅橡胶片上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和增强纤维编织物复合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基于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在发射箱端盖中的应用,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直接成型作为易裂端盖主体盖体,或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用于制作端盖的系留组件,端盖的系留组件嵌入盖体内部或连接在盖体与箱体法兰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硅橡胶、环氧树脂、增强纤维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弹性复合材料,通过表层的硅橡胶片实现抗燃气烧蚀的功能,通过增强纤维与环氧树脂的复合实现了材料的高强度与高韧性,使材料在受到瞬时高温高压燃气流冲击后仍能基本保持原有力学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制备的弹性复合材料外表面的线烧蚀率<0.5mm/s,基体材料的邵氏硬度在75A至85A之间,冲击韧性>60kJ/m2,拉伸强度一般在8MPa左右(采用高强度环氧树脂或加入20%(质量比)的聚脲树脂进行改性,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更适合与瞬时冲击产生的拉扯作用力的场景),断裂伸长率>200%。本发明可采用模具浇注成型、RTM成型、手糊成型、真空袋压成型等多种复合材料成型方式。本发明不仅制备片材或板材,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制备形状更加复杂的产品。
采用本发明的材料设计生产的易裂端盖已通过某型号导弹的鉴定试验,能可靠实现高强度燃气流冲击下快速翻折不断裂不破坏,对弹体出筒不会造成影响,经燃气流瞬时冲击后,材料的拉伸强度仍然可以达到6.5MPa。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化学品的信息来源如下: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10-2型),来源于东爵有机硅集团有限公司;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10-3型),来源于东爵有机硅集团有限公司;
氧化锌,来源于上海京华化工厂有限公司,白石牌;
二氧化硅,来源于唐山曹妃甸泰弘晟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HN-SP600;
硫磺,来源于洛阳天之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形态为硫磺粉;
硬脂酸,来源于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SA140;
炭黑,来源于天津益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来源于江苏华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粉状助交联剂;
2-巯基苯并噻唑,又名促进剂M,来源于天津市有机化工一厂,长虹牌;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源于济南骏腾化工有限公司,为一种交联剂;
柔性环氧树脂RE1873,来源于深圳市汇特化工有限公司;
柔性环氧树脂R-42,来源于广州古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E-44,来源于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凤凰牌;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具体选自数均分子量为230万的聚乙烯纤维布,其纤维编织方式是平纹编织;
芳纶纤维布,来源于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1414,数均分子量为2万,其纤维编织方式是平纹编织;
聚酰胺固化剂651,来源于上海捷珈实业有限公司;
聚酰胺固化剂650,来源于上海捷珈实业有限公司;
其他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和条件如下:
步骤一: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型)生胶、氧化锌、二氧化硅、硫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按质量比100:5:25:2:3在密炼机中混炼2 h,使各物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硅橡胶混炼胶,备用。
步骤二:压制硅橡胶片
选择成型腔厚度为10mm的压制模具,将压制模具预热至120℃,将步骤一中制备的硅橡胶混炼胶均匀的平铺在压制模具上,升温至160℃,加压至3MPa ,热压1h后冷却脱模。割去飞边,用200#砂纸打磨橡胶片表面,得到厚度为1.2mm的硅橡胶片。
步骤三:柔性环氧树脂脱泡
柔性环氧树脂RE1873加热至80℃,升温开始时打开搅拌器,混合2 h后关闭搅拌器和加热器,自然降温。
步骤四: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制备
柔性环氧树脂RE1873升温至50℃,按柔性环氧树脂RE1873和环氧树脂E-44的质量比为质量比1.6:1的比例加入环氧树脂E-44搅拌混合均匀,缓慢升温至83℃继续搅拌2 h,保温结束后放料至料筒,制成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得到的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环氧值在0.4左右。
步骤五:裁剪及铺层
将压制好的硅橡胶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裁剪好,其中裁剪后的硅橡胶片的长、宽、厚尺寸分别是400mm、200mm、1.2m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的长、宽、厚尺寸分别是400mm、200mm、0.5mm,在模具内先铺设1片硅橡胶片,再逐层铺设3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
步骤六:混料
将聚酰胺固化剂651加热至熔融,将步骤四中合成的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加热至68~70℃,将熔融的聚酰胺固化剂651和二氧化硅加入浸渍料中,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聚酰胺固化剂651和二氧化硅的配方为质量比8:4:3,快速搅拌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待用。
步骤七 模具浇注及固化
完成铺层的模具预热至60℃,将环氧树脂料液倒入,并且充满模具型腔,用刮刀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充分浸润环氧树脂料液,合模后放入烘箱,升温至80℃保温3h。
步骤八:脱模
烘箱温度冷却至70℃以下后松开模具,取出制得的弹性复合材料,即为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其长度为4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10mm。
本实施例所得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参考图1,包括表层的硅橡胶片1以及硅橡胶片1上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3和增强纤维编织物2复合而成。
实施例2: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和条件如下:
步骤一:硅橡胶混炼胶的制备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3型)生胶、氧化锌、硬脂酸、炭黑、硫磺、2-巯基苯并噻唑、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芳纶短切纤维、防老剂D(N-苯基-2-萘胺),按质量比100:5:1.5:25:1.5:1:3:1:10:2在密炼机中混炼2.5 h,使各物料组分混合均匀,得到硅橡胶混炼胶,备用。
步骤二:压制硅橡胶片
选择成型腔厚度为8mm的压制模具,将压制模具预热至100℃,将硅橡胶混炼胶均匀的平铺在压制模具上,升温至150℃,加压至5MPa ,热压1.5h后冷却脱模。割去飞边,用120#砂纸打磨橡胶片表面,得到厚度为1.0mm的硅橡胶片。
步骤三:环氧树脂脱泡
柔性环氧树脂R-42加热至110℃,升温开始时打开搅拌器,搅拌后关闭真空泵和加热器,自然降温。
步骤四:合成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
脱泡后的柔性环氧树脂R-42升温至70℃,按柔性环氧树脂R-42和环氧树脂E-44的质量比为质量比2.5:1的比例加入环氧树脂E-44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增韧剂(液体丁腈橡胶,增韧剂的用量为柔性环氧树脂R-42和环氧树脂E-44总重量的2%),缓慢升温至95℃继续反应2 h放料,保温结束后放料至料筒,制成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
步骤五:裁剪及铺层
将压制好的硅橡胶片、芳纶纤维布裁剪好,其中裁剪后的硅橡胶片的长、宽、厚尺寸分别是300mm、300mm、1.0mm,芳纶纤维布的长、宽、厚尺寸分别是300mm、300mm、0.2mm,将1片硅橡胶片固定在模具底部,朝上的表面刷上助粘剂4-乙烯基联苯,在硅橡胶片上逐层铺设2片芳纶纤维布。
步骤六:混料
将聚酰胺固化剂650加热至50℃熔融,将步骤四中合成的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加热至85℃,将熔融的聚酰胺固化剂650加入浸渍料中,浸渍料与聚酰胺固化剂650的比例为5.2:1,快速搅拌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待用。
步骤七 模具浇注及固化
完成铺层的模具预热至60℃,将环氧树脂料液倒入,并且充满模具型腔,用刮刀使芳纶纤维充分浸润环氧树脂料液,合上模具后放入烘箱,升温至80℃保温4h。
步骤八:脱模
烘箱温度冷却至60℃以下后松开模具,取出制得的弹性复合材料,即为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其长度为3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8mm。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四中,本对比例中环氧树脂浸渍料由环氧树脂E-44组成,不添加柔性环氧树脂RE1873。
其他步骤相同。
本对比例得到的弹性复合材料,其长度为400mm、宽度为200mm,厚度为10mm。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四中,本对比例中环氧树脂浸渍料由柔性环氧树脂RE1873组成,不添加环氧树脂E-44。
其他步骤相同。
本对比例得到的弹性复合材料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具体为400mm、200mm、10mm 。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五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的层数为10层。其他步骤相同。
本对比例得到的弹性复合材料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具体为400mm、200mm、10mm。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步骤五中,压制的硅橡胶片厚度为4mm,其他步骤相同。
本对比例得到的弹性复合材料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具体为400mm、200mm、10mm。
对实施例1、2,对比例1、2、3、4所得弹性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测试项目、测试方法以及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2,对比例1、2、3、4所得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 测试标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冲击韧性 GB/T 1451-2005 65kJ/m2 76kJ/m2 29kJ/m2 45kJ/m2 55kJ/m2 41kJ/m2
断裂伸长率 GB/T 528-2009 246% 285% 19% 365% 125% 212%
线烧蚀率(外表面) GJB 323B-2018 0.4mm/s 0.32 mm/s 0.4mm/s 0.42mm/s 0.36mm/s 0.39mm/s
邵氏硬度 GB/T 2411-2008 78A 82A 50D 55A 85A 62A
拉伸强度 GB/T 528-2009 9.1MPa 8.8MPa 9.6MPa 6.7MPa 8.5MPa 7.9MPa
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弹性复合材料外表面的线烧蚀率<0.5mm/s,基体材料的邵氏硬度在75A至85A之间,冲击韧性>60kJ/m2,拉伸强度在8MPa左右,断裂伸长率>200%。采用本发明的材料设计生产的易裂端盖已通过某型号导弹的鉴定试验,能可靠实现高强度燃气流冲击下快速翻折不断裂不破坏,对弹体出筒不会造成影响,经燃气流瞬时冲击后,材料的拉伸强度仍然可以达到6.5MPa。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硅橡胶片;
(2)配制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
(3)裁剪增强纤维编织物;
(4)在模具中铺设硅橡胶片,在硅橡胶片上逐层铺设增强纤维编织物;
(5)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后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
(6)合模后在设定温度下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得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
步骤(2)中,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由基体树脂和柔性环氧树脂混合得到,所述柔性环氧树脂和基体树脂的质量比为1~2.5:1;
所述柔性环氧树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RE1873或柔性环氧树脂R-42,所述基体树脂选自环氧树脂E-44;
步骤(3)或(4)中,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中的纤维选自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或尼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聚乙烯纤维的数均分子量≥200万;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编织方式是平纹编织或斜纹编织;
步骤(4)中,所述硅橡胶片的厚度为1-3mm;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层数为3-5层,每层所述增强纤维编织物的厚度为0.1-0.5mm;
步骤(5)中,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和聚酰胺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7~6:1;
步骤(6)中,固化的工艺条件为:80至100℃保温3 h以上,固化后所得弹性复合材料的厚度在3~50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橡胶片是将硅橡胶混炼胶在模具热压成型后制成;
所述硅橡胶混炼胶是由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氧化锌、二氧化硅、硫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按照质量比100:5:25:2:3的比例混合后混炼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硅橡胶片进行表面处理,具体方法为:用粗糙度由粗到细的砂纸打磨硅橡胶片表面,使其表面粗糙度和粘接面积增大,然后再在打磨后的硅橡胶片表面涂上助粘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中还含有增韧剂,所述增韧剂选用液体丁腈橡胶或聚硫橡胶,所述增韧剂的用量为基体树脂和柔性环氧树脂总重量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柔性环氧树脂浸渍料与填料、聚酰胺固化剂混合得到环氧树脂料液,将环氧树脂料液注入模具中。
6.一种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包括表层的硅橡胶片以及硅橡胶片上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和增强纤维编织物复合而成。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在发射箱端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直接成型作为易裂端盖主体盖体,或所述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用于制作端盖的系留组件,端盖的系留组件嵌入盖体内部或连接在盖体与箱体法兰之间。
CN202311435542.7A 2023-11-01 2023-11-01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7162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5542.7A CN117162543B (zh) 2023-11-01 2023-11-01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5542.7A CN117162543B (zh) 2023-11-01 2023-11-01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2543A true CN117162543A (zh) 2023-12-05
CN117162543B CN117162543B (zh) 2024-02-13

Family

ID=8893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5542.7A Active CN117162543B (zh) 2023-11-01 2023-11-01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254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9085A (zh) * 2008-07-22 2008-12-10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强度环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034833A1 (en) * 2009-04-14 2012-02-09 Gummiwerk Kraiburg Gmbh & Co. Kg Composite components and heat-curing resins and elastomers
CN108032570A (zh) * 2017-11-28 2018-05-15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强耐海洋气候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7300A (zh) * 2019-09-17 2019-12-03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强度环氧-硅橡胶改性材料
CN111256536A (zh) * 2020-02-28 2020-06-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穿透切割铺丝加强型平面整体冲破式易碎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4126A (zh) * 2020-05-28 2020-08-07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分离式发射箱盖及其加工方法
CN113291014A (zh) * 2021-04-13 2021-08-24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77985A (zh) * 2021-11-19 2022-01-2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可变刚度耐磨减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9085A (zh) * 2008-07-22 2008-12-10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强度环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034833A1 (en) * 2009-04-14 2012-02-09 Gummiwerk Kraiburg Gmbh & Co. Kg Composite components and heat-curing resins and elastomers
CN108032570A (zh) * 2017-11-28 2018-05-15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一种轻质高强耐海洋气候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7300A (zh) * 2019-09-17 2019-12-03 四川大学 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强度环氧-硅橡胶改性材料
CN111256536A (zh) * 2020-02-28 2020-06-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穿透切割铺丝加强型平面整体冲破式易碎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4126A (zh) * 2020-05-28 2020-08-07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分离式发射箱盖及其加工方法
CN113291014A (zh) * 2021-04-13 2021-08-24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77985A (zh) * 2021-11-19 2022-01-28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可变刚度耐磨减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2543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136B (zh) 用於形成成形之預成型物之方法
CN104677194B (zh) 一种模块化多维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3843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防弹板的制备方法
US11441876B2 (en) Multilayered bullet resistant memb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1469446B (zh) 一种汽车复合材料防火电池箱的快速成型方法
CN103482980A (zh) 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62543B (zh) 耐瞬时燃气流冲击的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188769B1 (ko) 고무와 에폭시 수지 함유 복합재료와의 접착력 증진 방법
KR20200137275A (ko) 세라믹복합소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세라믹복합소재
JP2018062540A (ja)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A1162712A (en) Mol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CN113320239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4491A (zh) 聚丙烯玻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8774B (zh) 一种超硬质碳/碳防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42350B (zh) 一种防弹衣甲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6753B (zh) 腈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1870B (zh) 一种防热隔热双梯度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2053439C (en) Epoxy resin blend for resin transfer molding and filament winding
CN109608827A (zh) 一种真空袋压成型高韧性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42351A (zh) 一种防弹头盔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9324A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工艺
KR101639982B1 (ko) 고강도 하이브리드 일방향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방법
CN112720981B (zh) 带薄壁金属件耐烧蚀喷管预混料低压一体模压成型方法
CN115725155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材料
CN111019291A (zh) 一种耐冲击高韧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