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9642A - 滋阴通便丸 - Google Patents

滋阴通便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9642A
CN117159642A CN202311222513.2A CN202311222513A CN117159642A CN 117159642 A CN117159642 A CN 117159642A CN 202311222513 A CN202311222513 A CN 202311222513A CN 117159642 A CN117159642 A CN 117159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ill
constipation
yi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25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鸿清
邵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12225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9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9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9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滋阴通便丸,由下列中药原料制成:生地、元参、麦冬、甘草和大黄。该滋阴通便丸适用于湿热较重患者,通便作用良好。当日服药,次日即可通便,且无泄泻现象。

Description

滋阴通便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滋阴通便丸,即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便秘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等。便秘可引起腹部不适、食欲下降、肚子变大、口臭口苦、长斑长痘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异常。便秘的危害很大,长期便秘毒素在身体内不断地积聚,降低五脏功能,最终可能由小化大,造成其他疾病。目前治疗便秘的中成药繁多,常用的有麻仁润肠丸、木香槟榔丸、越鞠保和丸、芪蓉润肠口服液、枳实导滞丸等。
现有的通便药物基本都以润肠导泄通便为主,方剂中少有滋阴通便类药物。本发明配方依据人体阴阳平衡的原则,中医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本发明配方强调调整脏腑自身机能,依靠肠道自体的力量来调理便秘,保持肠道内正常菌群,保护肠壁黏膜,加速黏膜新生,从而改善肠道粘液分泌功能,促进肠道收缩蠕动,刺激排便反应,重建结肠平滑肌功能,彻底治愈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丰富通便药物的种类,发挥传统中草药在成分和配伍比例上具有的特殊作用,制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滋阴通便丸,由下列中药原料制成:生地、元参、麦冬、甘草和大黄。
根据本发明,滋阴通便丸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生地20-25份、元参20-25份、麦冬20-25份、甘草20-25份和大黄7-9份。
根据本发明,滋阴通便丸的配伍成分以重量比计为生地23%、元参23%、麦冬23%、甘草23%、大黄8%。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滋阴通便丸的制备方法,将中草药分别磨碎,粉成100-150目细粉,按配比掺和混均,制成水丸(例如直径1-5mm,优选2-4mm,更优选3mm)。
用法及用量:每日两次,每次6克。
方解:采用滋阴通便的方法,以生地为主药,五种药物相辅相成,又通过恰当的配伍比例,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生地:生地性质寒凉,可有效润肠通便,对于阴虚、口干舌燥、肠道干燥、便秘等有一定的效果。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还具有保肝、强心、利尿、抗真菌、降血糖、抗辐射的作用。生地能提高蛋白质和淋巴细胞的合成,可以增强免疫力。
元参:元参性质寒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滋阴生津。
麦冬:麦冬性微寒,有润肺生津的作用,可以缓解胃阴虚引起的口干、烦渴。麦冬对于心阴不足造成的心悸乏力、易惊也有缓解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麦冬中还含有较多的甾体皂苷以及多种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
甘草:甘草性质平淡,药性温和。能化痰止咳,益气润肺。甘草入中焦有健脾和胃、止疼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乏力、纳差。
大黄:大黄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泻下攻积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邪聚结于胃肠引起的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等症状。
方中君药为生地,作用是润肠通便。臣药为元参、麦冬(这两种药必须同时配伍,药量也要一致,才能提高滋阴的效果)。元参滋阴生津、清热解毒,麦冬具有生津的功效。甘草为使药,甘草健脾,少量的甘草起到引经报使的作用。大黄为佐药,起到泻热通便、凉血解毒、止血的作用。以上五味药配伍,相得益彰,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五种药物组成缺一不可。两臣药相互配伍才能相得益彰。而且,现有通便药物未见生地和元参。
本发明人通过多年实践,在患者中实际运用得出各组方比例,这样的配伍效果最佳,能起到滋阴降火通便的作用。
有益效果
中医里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配方以生地为主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同时生地又有保肝、强心、利尿、抗真菌、降血糖、抗辐射等功效,辅以元参滋阴生津,麦冬润肺生津,甘草入中焦有健脾和胃、止疼止痛,可改善脾胃气虚、乏力纳差等症状,大黄泻热通便,还能起到凉血解毒的功效。
本发明配方重在调整脏腑自身机能,依靠肠道自体的力量来调理便秘,保持肠道内正常菌群,保护肠壁黏膜,加速黏膜新生,从而改善肠道粘液分泌功能,促进肠道收缩蠕动,刺激排便反应,重建结肠平滑肌功能,彻底治愈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这些描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和优点,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制法:采用以上5种上等纯天然中草药,经过清洗,烘干等工艺,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用中药粉碎机将中草药分别磨碎,过筛100-150目获得细粉,按重量比(生地23%、元参23%、麦冬23%、甘草23%、大黄8%)掺和混均,按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药制丸的有关规定制成直径3mm的水丸,分装。服用方法:每日两次,每次6克。
实施例2
为考察本发明方剂的药效,选择在天水市某医院就医的30例轻度、中度、重度便秘患者,服用滋阴通便丸,每天两次,每次6g,1个月为1疗程,共3个疗程。临床验证时间从2023年3月15日至7月26日。
临床评判标准:
以患者大便的间隔时段为判断标准,3天一次为轻度便秘,3-5天为中度便秘,一周以上为重度便秘。
痊愈:排便费力感、腹痛、腹胀、大便干硬、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消失,每日清晨可排成形软便一次;
显效:排便费力感、腹痛、腹胀、大便干硬、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明显改善,平均1-3日内可排成形软便2次;
有效:排便费力感、腹痛、腹胀、大便干硬、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缓解,平均每2日内可排成形软便1次;
无效:排便费力感、腹痛、腹胀、大便干硬、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效。
治疗效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3个月分段疗效人数汇总表
表2:3个月疗效汇总表
(备注:痊愈率轻度是8/11得出72.7%,中度是6/11得出54.5%;显效率轻度(8+3)/11得出100%,中度(6+4)/11得出90.9%,重度(3+4)/8得出87.5%,其中显效率等于(痊愈数+显效数)/总数,并按照表1中最大的数据计算;而显效率总计是(5+6+4+6+3+4)/30=93.3%)
从上表1和表2可看出,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口服丸滋阴通便丸1个月的显效率分别达100%、72.8%和62.5%,继续2-3个疗程,痊愈率逐步提高。对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3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
以下对其中的几个典型病例进行说明:
病例1:温某某,男性,73周岁,中度便秘1年,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平均每3天解一次大便,且有轻度腹胀,有时需要使用开塞露及硫酸镁等药物辅助通便。经口服本发明滋阴通便丸1个月(每天两次,每次6克)疗程后,平均每2天可解一次大便,且腹胀症状改善,继续2-3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可每天早晨解一次软便,腹胀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改善。
病例2:张某某,女性,62岁,轻度便秘4月,表现为大便秘结,平均每2-3天解一次大便,无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经口服本发明滋阴通便丸1个月(每天两次,每次6克)疗程后,便秘症状明显改善,可每日均解大便一次,且解便过程顺畅,继续2-3个疗程,便秘消除。
病例3:李某某,女性,80岁,重度便秘1年余,表现为大便干硬,伴有间断腹胀、腹痛,平均约4-5天解一次大便,口服通便药物后效果不明显,有时需要手法辅助通便。经口服本发明滋阴通便丸1个月(每天两次,每次6克)疗程后,便秘减轻,可2-3日自行解一次大便,且大便性状变软,腹痛消失,偶有腹胀,继续3个疗程后,可规律1-2天解一次成形软便,腹痛、腹胀症状消失。
以上为本发明病例的详细说明,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滋阴通便丸,其特征在于,由下列中药原料制成:生地、元参、麦冬、甘草和大黄。
2.权利要求1的滋阴通便丸,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生地20-25份、元参20-25份、麦冬20-25份、甘草20-25份和大黄7-9份。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滋阴通便丸,其特征在于,其配伍成分以重量比计为生地23%、元参23%、麦冬23%、甘草23%、大黄8%。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滋阴通便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中草药分别磨碎,粉成100-150目细粉,
按配比掺和混均,制成水丸。
5.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丸的直径1-5mm,优选2-4mm,更优选3mm。
CN202311222513.2A 2023-09-21 2023-09-21 滋阴通便丸 Pending CN117159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2513.2A CN117159642A (zh) 2023-09-21 2023-09-21 滋阴通便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2513.2A CN117159642A (zh) 2023-09-21 2023-09-21 滋阴通便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9642A true CN117159642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2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2513.2A Pending CN117159642A (zh) 2023-09-21 2023-09-21 滋阴通便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96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4328A (zh) 一种用于肠梗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587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软膏
CN102188685B (zh)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外敷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2019A (zh)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01400A (zh)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0457170C (zh)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
CN101766787B (zh) 治疗高热、咳喘的灌肠液
CN101274024B (zh) 一种治疗牙疼的药物组合物
CN111588828A (zh) 一种治疗新冠病毒和病毒性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99455B (zh) 一种用于祛斑的中药胶囊
CN104587206A (zh)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17159642A (zh) 滋阴通便丸
CN103720949B (zh) 通便肠清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4001070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14949147B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95505B (zh) 一种治疗龋齿牙痛的药物
CN108403974B (zh)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16333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肚脐药贴
CN116808110B (zh) 一种润肠通便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3371B (zh) 一种治疗痔瘘术后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33777C (zh) 改善放化疗后肠胃功能的药物
CN1170571C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4473C (zh) 一种内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39030A (zh) 一种清肠排毒养颜颗粒
Yan et al.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 Cas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