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7206A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7206A CN104587206A CN201510057453.2A CN201510057453A CN104587206A CN 104587206 A CN104587206 A CN 104587206A CN 201510057453 A CN201510057453 A CN 201510057453A CN 104587206 A CN104587206 A CN 1045872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medicament
- medicine
- raw materials
- fruc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包括口服药和外用药;口服药其由以下原料制成:归尾,枸杞子,茯苓,赤芍,菟丝子,红花,鸡血藤,白芷,桔梗,连翘,紫草,焦三仙,鸡内金,枳实,升麻,白芨;外用药由以下原料制成:炉甘石粉,龙骨,赤石脂,红花,冰片,氧化锌,地榆,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葛根,儿茶,马勃粉。所述治疗褥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外用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将龙骨、赤石脂、红花、地榆、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葛根、儿茶和牵牛子混合煎煮滤液,得浓缩液;将炉甘石粉、冰片、氧化锌、马勃粉加入浓缩液即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压疮、席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供氧不足、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抗菌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但是对于肌肉组织再生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不能迅速生肌愈合疮口,所以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现今市面上也有很多专门针对压疮的药膏,其成分大都是以黄芪、连翘、当归、白芷等药材,治疗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治疗时间短、效果好,且无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治疗褥疮的药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包括口服药和外用药;口服药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归尾9g,枸杞子18g,茯苓15g,赤芍9g,菟丝子18g,红花6g,鸡血藤18g,白芷9g,桔梗9g,连翘15g,紫草20g,焦三仙10g,鸡内金10g,枳实9,升麻30g,白芨30g;外用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炉甘石粉4g,龙骨4g,赤石脂4g,红花15g,冰片5g,氧化锌5g,地榆9g,金银花12g,蒲公英15g,黄柏15g,葛根15g,儿茶20g,马勃粉20g。
一种所述治疗褥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口服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按照口服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置于煎药容器中,加水至淹没药材5-8cm,浸泡30-60分钟,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过滤并合并滤液即可;外用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1)按照外用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将龙骨、赤石脂、红花、地榆、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葛根、儿茶和牵牛子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小时,滤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1.3,得浓缩液;(2)将炉甘石粉、冰片、氧化锌、马勃粉加入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
口服药的药理分析如下:
归尾:活血破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腹痛、跌打、疮疡。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茯苓:健脾、安神、镇静、利尿,也能促进身体免疫能力。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焦三仙:具有消积化滞功能,增强消化功能。
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升麻: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痱子热痒,喉痛,突发肿毒,胃热牙痛,口舌疮,斑疹不透;中气下 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上述诸药优化组方,共奏功补兼施,除湿解郁理脾之功,使气通、脾健、淤消,湿除。
外用药药理分析如下:
炉甘石粉:有退翳止泪,收湿敛疮,解毒之功效。
龙骨: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赤石脂;能使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红花: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氧化锌:用于皮肤主要起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外来刺激的作用,使皮肤休息得以修复。
地榆: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血痢不止,大便下血,小儿湿疮,小儿面疮。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毒初起,红肿热痛,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暑热烦渴,咽喉肿痛。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淋利尿。
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葛根: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儿茶:清热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湿敛疮。
马勃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上述诸药优化组方,能够收湿敛疮、解毒、生肌长肉、活血镇痛。
本发明依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为原则,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消肿散结、去腐生肌、抗菌消炎之功效,用药后可使病变处快速愈合,避免了交叉感染,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成本低、痛苦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包括口服药和外用药;口服药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归尾9g,枸杞子18g,茯苓15g,赤芍9g,菟丝子18g,红花6g,鸡血藤18g,白芷9g,桔梗9g,连翘15g,紫草20g,焦三仙10g,鸡内金10g,枳实9,升麻30g,白芨30g;外用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炉甘石粉4g,龙骨4g,赤石脂4g,红花15g,冰片5g,氧化锌5g,地榆9g,金银花12g,蒲公英15g,黄柏15g,葛根15g,儿茶20g,马勃粉20g。
上述治疗褥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口服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按照口服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置于煎药容器中,加水至淹没药材5-8cm,浸泡30-60分钟,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过滤并合并滤液即可;外用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1)按照外用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将龙骨、赤石脂、红花、地榆、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葛根、儿茶和牵牛子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小时,滤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1.3,得浓缩液;(2)将炉甘石粉、冰片、氧化锌、马勃粉加入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
使用方法:口服药一天二次;外用药一日二次,涂患处,与口服药同时使用,一周为一个疗程。
临床效果验证
选取褥疮患者100例,共有褥疮188块。
根据患者褥疮的分期及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选两组的褥疮总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根据本发明治疗褥疮的药物使用方法进行治疗,进行治疗,直至痊愈。
2、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碘伏消毒,烤灯烤,疮口干晾不予包扎,输液和支持疗法。
全部病例观察两个月,结果如下表
结论:实验表明,两组的治疗结果有较显著的差异,特别是治愈率,本褥疮膏达到76.6﹪,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只有38.3﹪,本发明褥疮的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只有61.7%,说明本发明褥疮膏在疗效上比传统疗法有较大的提高,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褥疮的药物的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说明无任何毒副作用。
典型治疗病例
(1)史某,78岁,女, 病人因高血压,脑梗,长期瘫痪在床,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皮肤得不到血液的正常供养,在病人的臀部、骶尾骨出现了直径约9.2厘米的严重褥疮,深达肌肉的深层软组织。多次求医无果,治愈的希望万份渺茫,使用本发明的口服药及外用药配合治疗,用药一疗程后,发现在创面出现新的肌肉组织,经过23天精心治疗,病人彻底康复,病人皮肤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愈后效果良好。
(2)王某,64岁,女,因患肺癌,卧床不起,两胯部外侧及尾骨处出现3处褥疮,深至皮下肌肉层,面积均约7-8cm。使用本发明的口服药及外用药配合治疗,第三天发现褥疮坏死组织有1/3自行脱落,并能够观察到坏死组织脱落处长出了针尖大小的肉芽;在第五天褥疮伤口的坏死组织全部脱落,并且能够观察到和绿豆大小的肌肉组织;十天后褥疮的伤口的最底层的骨膜上发现了五处新肌肉组织,一边生长肌肉组织,一边从褥疮伤口的周围逐渐封口,经过1个月治疗的时间里,基本痊愈,毛细血管清晰可见,皮肤上的疼觉神经也恢复正常。
(3)夏某,48岁,男,病人因车祸因起高位截瘫,由于臀部长期受压,臀部出现一个伤口,黄豆一样大小,伤口里面有一个能够容纳一个鸡蛋的窦道,大约直径在5.2cm左右。。使用本发明的口服药及外用药配合治疗,经过18天精心治疗病人彻底康复,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并且皮肤如常。
Claims (2)
1.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服药和外用药;口服药其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归尾9g,枸杞子18g,茯苓15g,赤芍9g,菟丝子18g,红花6g,鸡血藤18g,白芷9g,桔梗9g,连翘15g,紫草20g,焦三仙10g,鸡内金10g,枳实9,升麻30g,白芨30g;外用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炉甘石粉4g,龙骨4g,赤石脂4g,红花15g,冰片5g,氧化锌5g,地榆9g,金银花12g,蒲公英15g,黄柏15g,葛根15g,儿茶20g,马勃粉20g。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褥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按照口服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置于煎药容器中,加水至淹没药材5-8cm,浸泡30-60分钟,文火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过滤并合并滤液即可;外用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1)按照外用药原料配比称取原料药,将龙骨、赤石脂、红花、地榆、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葛根、儿茶和牵牛子混合,加入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小时,滤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1.3,得浓缩液;(2)将炉甘石粉、冰片、氧化锌、马勃粉加入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7453.2A CN104587206A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7453.2A CN104587206A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7206A true CN104587206A (zh) | 2015-05-06 |
Family
ID=5311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7453.2A Withdrawn CN104587206A (zh) | 2015-02-04 | 2015-02-04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8720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5123A (zh) * | 2015-12-30 | 2016-03-30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组合药物 |
CN105456939A (zh) * | 2015-12-30 | 2016-04-06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 |
CN105456940A (zh) * | 2015-12-30 | 2016-04-06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5138A (zh) * | 2014-09-28 | 2014-12-24 | 夏征梅 | 一种通过内服外洗治疗褥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2-04 CN CN201510057453.2A patent/CN10458720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5138A (zh) * | 2014-09-28 | 2014-12-24 | 夏征梅 | 一种通过内服外洗治疗褥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5123A (zh) * | 2015-12-30 | 2016-03-30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组合药物 |
CN105456939A (zh) * | 2015-12-30 | 2016-04-06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 |
CN105456940A (zh) * | 2015-12-30 | 2016-04-06 | 项阳 | 一种治疗褥疮的外用药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7403C (zh) | 治疗癌症的中药 | |
CN100551422C (zh) |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内服药物 | |
CN103071093B (zh) |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 | |
CN102258658B (zh) | 活血止痛膏 | |
CN1839941A (zh) | 一种消骨镇痛的中成药 | |
CN104147514A (zh) | 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67120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73851A (zh) | 一种内服、外用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587206A (zh)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895434B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 |
CN101274024A (zh) | 一种治疗牙疼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5194135A (zh) | 一种痔疮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225490A (zh) |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 |
CN103610772B (zh) | 治疗脑血栓的中药 | |
CN103007093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61932A (zh) | 一种用于跌打损伤的外擦中药酊剂 | |
CN100381141C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中成药 | |
CN105770691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 |
CN105687589A (zh) | 治疗临床伤口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535331A (zh) | 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53930A (zh) | 一种治疗头癣的外用中药 | |
CN104740481A (zh) | 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 | |
CN104784592A (zh) | 一种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中药 | |
CN109847020A (zh) | 一种用于妇科炎症、缩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686080A (zh) | 一种褥疮膏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