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7578A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7578A
CN117157578A CN202280000644.3A CN202280000644A CN117157578A CN 117157578 A CN117157578 A CN 117157578A CN 202280000644 A CN202280000644 A CN 202280000644A CN 117157578 A CN117157578 A CN 11715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module
circuit board
bending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6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伟
王志会
青威
刘少奎
沈丹平
曾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5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7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进行两次弯折后与电路板进行绑定连接,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电路板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背离显示面的一侧,如此,通过将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较为集中地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可以减小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占用的区域,可以实现优化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显示装置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部和位于显示部一侧的连接部,电路板位于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显示面板通过将连接部弯折至背离显示面的一侧,以使连接部和电路板接触,显示面板和电路板电连接。
但是,上述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连接部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占用的区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和电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以及由所述显示部的边缘延伸出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显示部具有相对的显示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背面背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绑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芯片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控制芯片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
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连接线,且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
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多条并联的子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有机绝缘层;
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的无机绝缘层、所述第二连接线以及第三有机绝缘层;
所述第二有机绝缘层与所述第三有机绝缘层为同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半径大于或者等于0.3毫米。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多层介质层以及多层导电图案,所述介质层和所述导电图案沿远离所述显示面的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多层导电图案中靠近所述显示面的一层导电图案绑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控制芯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之间,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屏蔽层的材质包括金属。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散热膜和导热结构,所述散热膜具有互相连接的吸热部与延伸部,所述吸热部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表面接触,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热结构接触。
可选地,所述散热膜的材质包括金属,所述散热膜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表面贴合,所述散热膜还用于屏蔽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应力保护层,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相对的凹面和凸面,所述应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凹面上,或者所述应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凸面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垫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垫包括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的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 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垫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弯折部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上述的显示模组,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显示模组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进行两次弯折后与电路板进行绑定连接,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电路板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背离显示面的一侧,如此,通过将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较为集中地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可以减小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占用的区域,可以实现优化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沿A1-A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柔性显示面板是指可以弯曲的显示面板。例如,柔性显示面板可以为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写:OLED)的显示面板。
如图1所示,图1是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和电路板12,显示面板11具有显示部111和位于显示部111一侧的连接部112,电路板12位于显示面板11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显示面板11通过将连接部112弯折至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以使连接部112和电路板12接触,从而实现显示面板11和电路板12电连接。如此,通过对显示面板11进行一次弯折(英文:Pad bending)后,使得显示面板11的连接部112和位于显示面板12背面的电路板12绑定连接,能够缩小显示模组10的边框,实现了显示模组10的窄边框设计。显示模组10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13(英文: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写:Driver IC),驱动芯片13也可和连接部112电连接。
但是,上述显示模组10中的电路板12和显示面板11的连接部112在平行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 的显示模组沿A1-A2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和图3。显示模组2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1和电路板22。显示面板21可以包括显示部211,以及由显示部211的边缘延伸出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二弯折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其中,显示部211、第一弯折部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二弯折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为一体结构。
显示部211具有相对的显示面p1和背面p2,显示部211可以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的一侧的扇出区(英文:Fanout),显示区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用于发光,以使得显示区可以图像显示,该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的面为显示面板21的显示面p1。扇出区的边缘可以和第一弯折部212的边缘接触。
第一弯折部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二弯折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位于背面p2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第二弯折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位于第一连接部213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15可以与电路板22绑定连接。
显示面板21上可以包括向显示区的多个显示单元传输电压信号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扇出区可以包括多条连接线,多条连接线与显示区显示单元电连接。
第一弯折部212可以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弯折到显示部211的背面p2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扇出区的多条连接线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212延伸到第一连接部213。第二弯折部214可以将第二连接部215弯折到第一连接部213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以使得第二连接部215和第一连接部213可以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21的背面p2上,上述多条连接线中的至少部分连接线可以延伸至第二连接部215。第二连接部215可以具有多个绑定焊盘,第二连接部215可以通过多个绑定焊盘与电路板22绑定连接。如此,可以使得电路板22也位于第一连接部213背离显示面p1的一侧,即就是,电路板22也可以和第一连接部213可以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21的背面p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13、第二连接部215和电路板22集中设置在显示面板21的背面,以使得电路板22和显示面板21的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在平行于显示面的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较小,可以减小电路板22和显示面板21的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在显示面板21的背面占用的区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进行两次弯折后与电路板进 行绑定连接,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电路板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背离显示面的一侧,如此,通过将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较为集中地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可以减小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占用的区域,可以实现优化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控制芯片23,控制芯片23可以位于第一连接部213远离显示面p1的一侧,控制芯片23还可以与第一连接部213电连接。控制芯片23可以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英文: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写:ACF)和第一连接部213进行电连接。异方性导电胶膜是指将细微的金属粒子或外表镀有金属的塑料小球分散在树脂材料中的一种胶体。具体的,当把异方性导电胶膜贴合于控制芯片(IC)23的引脚与第一连接部213之间后,可以利用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使树脂材料流动,进而使导电的金属粒子与控制芯片23的引脚和第一连接部213中的连接线达到电连接的作用,同时,又由于异方性导电胶膜中选用适当的金属粒子的尺寸及添加量,使两个引脚之间的金属离子彼此无法接触,从而达到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各向异性导通特性。
电路板22也可以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与第二连接部215电连接。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电子器件单元29,该电子器件单元29可以包括触控芯片、电阻和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电路板22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写:FPC)。电路板22和第二连接部215之间还可以通过固化胶224固定连接,以避免电路板22和第二连接部215脱开。
电路板22可以位于控制芯片23远离显示面p1的一侧,且电路板22在显示面p1上的正投影与控制芯片23在显示面p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如此,可以通过将控制芯片23和电路板22层叠设置,进一步减小显示模组20的占用空间。
可选地,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垫231,第二支撑垫231可以位于控制芯片23和电路板22之间,第二支撑垫231靠近控制芯片23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二凹槽2311,控制芯片23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2311中,且第二支撑垫231靠近控制芯片23的一侧部分表面可以和第一连接部213接触。第二支撑垫231远离控制芯片的一侧可以与电路板22粘接,且第二支撑 垫231在平行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略小于电路板22在平行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的尺寸,第二支撑垫231可以用于放置电路板22,以避免电路板22与控制芯片23层叠设置时,电路板22发生形变,还可以避免电路板22对控制芯片23造成挤压现象。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中为了便于示出各个显示面板21上各个区域中的连接线的排布情况,示出了未进行弯折时的显示面板21中的多条连接线,从扇出区217延伸至第一弯折部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二弯折部214以及第二连接部215的布线情况。显示面板21可以包括衬底216,衬底216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英文:Polyimide;简写:PI),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写:PET)。
第一弯折部212可以具有位于衬底216上的多条第一连接线s1,第二弯折部214可以具有位于衬底216上的多条第二连接线s2。第一弯折部212的第一连接线s1和第二弯折部214的第二连接线s2可以为同层结构,且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由于从扇出区217延伸出的多条连接线在经过第一弯折部212延伸至第一连接部213后,部分连接线可以先和控制芯片23电连接,因此经过控制芯片23后,继续向第二弯折部214和第二连接部215延伸的连接线的数量可以小于与控制芯片23进行电连接前的连接线的数量。
第一弯折部212中的第一连接线s1的数量可以等于扇出区延伸出的连接线的数量,且第一弯折部212中的第一连接线s1可以大于第二弯折部214中的第二连接线s2的数量。示例性的,当显示面板21的尺寸为7.8英寸,分辨率为2480*2200时,第一弯折部212中的第一连接线s1的数量约为5000根,第二弯折部214中的第二连接线s2的数量约为930根。
由于第一弯折部212中的布线空间的尺寸与第二弯折部214中的布线空间的尺寸较为接近,因此,相较于第一弯折部212,第二弯折部214中的每一条第二连接线s2的布线空间较大,第二连接线s2可以包括多条并联的子连接线s21,如此,可以将第二弯折部214中的每一条第二连接线s2分为多条并联的子连接线s21,当多条子连接线s21中的一条或者部分子连接线s21在第二弯折部214弯折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后,多条子连接线s21中的另外的子连接线s21仍然可以处于正常电连接的状态,即第二连接线s2可以处于正常电连接的状态,可以降低第二连接线s2发生断路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连接线s2的电阻, 可以降低显示模组20的发热量。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种显示模组20中的显示面板21未进行弯折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且图5中的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p1与图2中的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p1朝向的方向相反。图6示出了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二弯折部214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一弯折部212可以具有沿远离衬底216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绝缘层2121、第一连接线s1以及第二有机绝缘层2122。由于显示面板21在进行弯折时,无机绝缘层的硬度相较于有机绝缘层的硬度较大,无机绝缘层中出现裂缝的概率相较于有机绝缘层出现裂缝的概率较大,当无机绝缘层或者有机绝缘层上出现裂缝时,该裂缝会导致外界环境中的水汽入侵至显示面板21的内部,导致显示面板21内部的连接线受到水汽的侵蚀而损坏。因此,可以将第一弯折部212中的绝缘层设置为第一有机绝缘层2121,可以降低第一弯折部212在弯折时,第一有机绝缘层2121上出现裂缝的概率,还可以降低第一连接线s1损坏的风险。
在第一弯折部212的第一有机绝缘层2121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在衬底216上形成无机绝缘层以后,通过构图工艺在无机绝缘层上形成第三凹槽2123,并在第三凹槽2123中填充有机绝缘材料,以形成第一有机绝缘层2121。
第二弯折部214可以具有沿远离衬底216的方向依次层叠的无机绝缘层2141、第二连接线s2以及第三有机绝缘层2142;其中,第二有机绝缘层2122与第三有机绝缘层2142为同层结构。由于第二弯折部212中的第二连接线s2发生断裂的风险较小,因此,第二弯折部214可以设置无机绝缘层2141,可以减少制造显示面板21的过程中的一次构图工艺,可以降低显示面板21的制造难度。
如图5所示,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面板21的显示面p1一侧的封装结构206,封装结构206可以为层叠设置的封装层,触控层,透明平坦层以及透明盖板等膜层。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面板21的背面p2一侧层叠设置的第二缓冲层202、支撑层203(英文:Braket)以及绑定衬底204(英文:Bending tape)。支撑层203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者支撑层203还可以为超净泡沫复合膜(英文:super clean foam;简写:SCF)。
可选地,如图6所示,衬底216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柔性层2161、第一阻挡层2162、和第二柔性层2163。第一柔性层2161和第二柔性层2163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第一阻挡层2162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中的至少一种,可提高衬底216的抗水氧能力,第一阻挡层2162可称为阻挡层(英文:Barrier)。
无机绝缘层2141可以为复合膜层,可以包括第一缓冲层、栅绝缘层、介质层等膜层,无机绝缘层2141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可以小于第一弯折部212的弯折半径。其中,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3毫米。
如图3所示,第二弯折部214与第一弯折部212可以均呈弧面状,第二弯折部214的弧面凸出方向与第一弯折部212的弧面凸出方向可以相反,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可以为第二弯折部214形成的弧面p3的半径,第一弯折部212的弯折半径可以为第一弯折部212形成的弧面p4的半径。显示部211、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可以相互平行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的范围可以为0.125毫米≤R≤0.34毫米。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与控制芯片23、第二支撑垫231和电路板22的厚度有关,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为第二支撑垫231的厚度与电路板22的厚度之和的二分之一。其中,控制芯片23的厚度可以为0.2毫米,第二支撑垫231的厚度可以为0.25毫米,电路板22的厚度可以为0.43毫米,即R可以为0.295毫米。
可选地,当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小于0.3毫米时,可以将第二弯折部214的无机绝缘层2141替换为有机绝缘层,以避免第二弯折部214中的第二连接线s2的断路风险较大。
可选地,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电路板22靠近控制芯片23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223,控制芯片2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223中。控制芯片23在平行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与第一凹槽23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0.6毫米~0.8毫米,控制芯片23在垂直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与第一凹槽23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1毫米~0.2毫米。第一凹槽223的内壁可以为绝缘结构,电路板22可以通过一层双面胶与第一连接部213粘接,该双面胶的厚度可以为0.05毫米(mm)。
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模组20在垂直于显示面p1方向上的厚度,减小显示模组20的体积,节省显示模组20所占的空间。
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缓冲层202和支撑层203之间的柔性衬底205,该柔性衬底205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
可选地,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电路板22包括多层介质层221以及多层导电图案222,介质层221和导电图案222沿远离显示面p1的方向交替排布,第二连接部215与多层导电图案222中靠近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绑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15与多层导电图案222中靠近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可以指多层导电图案222中位于中间的一层导电图案222靠近显示面p1一侧的导电图案222。
示例性的,由于第二弯折部214的第二连接线s2可以位于第二弯折部214的衬底216靠近电路板22的一侧,即第二连接线s2可以位于第二弯折部214的内侧,可以使得第二连接线s2的断裂风险进一步降低,因此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较小。该靠近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可以指多层靠近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中最靠近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图8中的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为0.07毫米,相较于第二连接部215与多层导电图案222中最远离显示面p1的一层导电图案222绑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模组20的体积。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为0.32毫米。具体的,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与电路板22的厚度有关,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可以为电路板22的厚度(0.65毫米)减去一层介质层221的厚度(0.06毫米),再加上电路板22与第二连接部215之间的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厚度(0.05毫米)后,得到的结果的二分之一,即为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
可选的,在显示面板21弯折之前,可以先将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二弯折部214处的第二缓冲层202去除,以降低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难度,去除的第二缓冲层202在平行于显示面板21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可以根据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半径R确定。具体的,去除的第二缓冲层202的尺寸L可以满足以下公式:L=π*R+0.2。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屏蔽层24,屏蔽层24可以位于控制芯片23与第一凹槽223的内壁 之间,且屏蔽层24与第一凹槽223的内壁贴合,屏蔽层24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者屏蔽层24也可以贴附在控制芯片23的表面。如此,可以避免控制芯片23与电路板22之间的信号发生互相干扰的现象。
可选地,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散热膜25和导热结构26,散热膜25具有相互连接的吸热部251与延伸部252,吸热部251与控制芯片23的表面接触,延伸部252与导热结构26接触。该导热结构26可以为显示模组20中的金属结构。
示例性的,导热结构26可以位于显示面板21的第一连接部213远离控制芯片23的一侧,即导热结构26可以为支撑层203(英文:Bracket),换句话说,当支撑层203的材料包括金属时,可以复用为导热结构26。或者,该导热结构26还可以为显示装置中除显示模组20以外的其他金属结构。
延伸部252可以为片状散热结构,延伸部252可以延伸出电路板22的凹槽223并与导热结构26接触。图10中示出了散热膜25通过位于吸热部251两侧的延伸部252与导热结构26接触,散热膜25也可以通过位于吸热部251一侧的延伸部252与导热结构26接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散热膜25和导热结构26,散热膜25具有相互连接的吸热部251与延伸部252。其中,延伸部252的面积较大,以使得延伸部252能够及时扩散控制芯片23发出的热量。如此,延伸部25可以复用为导热结构26,延伸部252可以在延伸出电路板22的凹槽223后不与其他导热结构接触。
散热膜25的材料可以包括硅脂,散热膜25可以贴附在控制芯片23的表面上,以将芯片23上产生的热量导向导热结构26,避免芯片23上的温度过高。
可选地,散热膜25的材质还可以包括金属,散热膜25与控制芯片23的表面贴合,散热膜25还用于屏蔽控制芯片23与电路板22之间的信号。散热膜25可以复用为控制芯片23和电路板22之间的信号屏蔽层。如此,可以在显示模组20中不设置屏蔽层24,可以降低显示模组20的制造难度。
可选地,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7和图11。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应力保护层27,第二弯折部214具有相对的凹面和凸面,应力保护层27位于第二弯折部214的凹面上,或者应力保护层27位于第二弯折部214的凸面上。
应力保护层27的厚度可以为0.03毫米至0.12毫米。应力保护层27的材料 可以包括固化胶,示例性的,应力保护层27可以为紫外光固化型防护胶(英文:Micro coating layer;简写MCL胶),或者聚酯型聚氨酯胶等。
当应力保护层27位于第二弯折部214的凹面上时,可以使得第二弯折部214的第二连接线s2在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折过程中位于中间层(中间层在弯折过程中受到拉伸或压缩的力较小),从而可以降低第二弯折部214的第二连接线s2断裂的风险。
同理,第一弯折部212的凸面或者凹面上也可以设置应力保护层27。当应力保护层27位于第一弯折部212的凸面上时,可以使得第一弯折部212的第一连接线s1在第一弯折部212的弯折过程中位于中间层(中间层在弯折过程中受到拉伸或压缩的力较小),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弯折部212的第一连接线s1断裂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垫(英文:spacer)28,第一支撑垫28可以位于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之间,且第一支撑垫28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连接。第一支撑垫28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粘接,如此,第一支撑垫28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受到外界挤压发生形变,第一支撑垫28还可以用于避免第二连接部215受到第二弯折部214的弯曲应力的影响而朝向远离显示面p1的方向移动,可以提高第二弯折部214的稳定性。
第一支撑垫28可以分别通过厚度为0.5毫米的双面胶与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粘接。第一支撑垫28采用注塑工艺、数控机床工艺、粉末冶金工艺等方式制造。
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垫28可以包括沿平行于显示面p1的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部281和第二支撑部282,第一支撑部281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15连接,第二连接部215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3和电路板22连接。第一支撑部281和第二支撑部282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支撑部281和第二支撑部282之间的在垂直于显示面p1的方向上的尺寸差异约为105微米。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20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第一支撑垫28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部283,第三支撑部283位于第一支撑部281远离第二支撑部282的一侧,第三支撑部283与第一支撑部281连接,第三支撑部283具有朝向第二弯折部214凸起的弧面,弧面与第二弯折部214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该弧面可以和第二弯折部214的 内壁(即为第二弯折部214的凹面)平行,且第三支撑部283的弧面与第二弯折部214凹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1毫米。可以避免第二弯折部214在受到外力(如振动、挤压等)后发生较大的形变。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进行两次弯折后与电路板进行绑定连接,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电路板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背离显示面的一侧,如此,通过将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较为集中地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可以减小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占用的区域,可以实现优化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的效果。
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40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0、中框41、供电组件42以及电路保护板43。
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30可以包括:供电组件31和显示模组20,显示模组2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20,供电组件31用于为显示模组20供电。显示装置30还可以包括电路保护板32、中框34和背盖35,电路保护板32可以和供电组件31电连接,供电组件31可以为电池。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柔性显示屏,比如折叠屏或者卷曲屏等。
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得供电组件的尺寸较大,从而可以使得供电组件的容量较大。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电路板和连接部,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减少7mm~9mm,可增加电池容量200毫安时~260毫安时。
本申请中术语“A和B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 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 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电路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以及由所述显示部的边缘延伸出的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显示部具有相对的显示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背面背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绑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芯片远离所述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控制芯片在所述显示面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
    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多条第二连接线,且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
    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多条并联的子连接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有机绝缘层;
    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的无机绝缘层、所述第二连接线以及第三有机绝缘层;
    所述第二有机绝缘层与所述第三有机绝缘层为同层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半径大于或者等于0.3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多层介质层以及多层导电图案,所述介质层和所述导电图案沿远离所述显示面的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多层导电图案中靠近所述显示面的一层导电图案绑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控制芯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之间,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贴合,所述屏蔽层的材质包括金属。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散热膜和导热结构,所述散热膜具有相互连接的吸热部与延伸部,所述吸热部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表面接触,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热结构接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膜的材质包括金属,所述散热膜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表面贴合,所述散热膜还用于屏蔽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应力保护层,所述第二弯折部具有相对的凹面和凸面,所述应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凹面上,或者所述应力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凸面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垫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垫包括沿 平行于所述显示面的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电路板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垫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弯折部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15.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显示模组供电。
CN202280000644.3A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157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368 WO2023184325A1 (zh)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7578A true CN117157578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19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644.3A Pending CN117157578A (zh)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7578A (zh)
WO (1) WO20231843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2150B1 (ko) * 2013-12-02 2022-09-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214353B1 (ko) * 2015-05-29 2021-0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51372B1 (ko) * 2017-07-06 2022-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CN110570772A (zh) * 2019-09-17 2019-12-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16483B (zh) * 2020-06-09 2022-10-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体组件
CN114822234A (zh) * 2021-01-29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6832B (zh) * 2021-03-17 2023-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4325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0239B2 (en) Foldable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1098519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60079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491882B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63205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666158A (zh)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EP3920671B1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1281748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9362333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s and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s
CN11336272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EP3631787A1 (en) Display and display integration method
TWI540477B (zh) 觸控模組及其可撓性電路板
CN114822234A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KR20220037007A (ko) 전자 장치
CN11444617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157578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055726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09186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877384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KR20210027579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66898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2411170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6862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007990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20559702U (zh) 一种挤压治具、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