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9942B - 一种叉车测试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叉车测试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9942B
CN117109942B CN202311097547.3A CN202311097547A CN117109942B CN 117109942 B CN117109942 B CN 117109942B CN 202311097547 A CN202311097547 A CN 202311097547A CN 117109942 B CN117109942 B CN 117109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lift
rollers
fixed
pit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75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9942A (zh
Inventor
段鲁男
王永浩
关明义
张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bk Tes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bk Tes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bk Tes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bk Tes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75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9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9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9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9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9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叉车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叉车测试台,包括:主支撑框架,固定在地坑内;两转鼓组件,设置在主支撑框架远离地坑的端面上,两转鼓组件分别与叉车的左轮和右轮匹配;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固定在地坑内,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连接端与叉车的门架连接;主支撑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通过若干竖梁固定,远离地坑的第一横梁表面开设有两开口,两转鼓组件的承接端分别伸出开口与叉车的车轮接触。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叉车下线测试时,不需要采用路试方法以及实际重物为载荷方法进行测试,从而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叉车测试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叉车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测试台。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在出厂前应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确定装配的质量,叉车在下线检测时,其大多采用路试的方法,同时,叉车的举升部分的检测也大多以实际重物为载荷,上述叉车的测试方法,导致测试效率低,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供一种叉车测试台,用于解决现有的叉车下线检测时测试效率低,以及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叉车测试台,能够实现对叉车下线测试时,不需要采用路试方法以及实际重物为载荷方法进行测试,从而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减少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车测试台,包括:
主支撑框架,固定在地坑内;
两转鼓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地坑的端面上,两所述转鼓组件分别与叉车的左轮和右轮匹配;
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固定在所述地坑内,所述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叉车的门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通过若干竖梁固定,远离所述地坑的所述第一横梁表面开设有两开口,两所述转鼓组件的承接端分别伸出所述开口与所述叉车的车轮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转鼓组件包括两滚筒,两所述滚筒通过轴承座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两所述滚筒与所述叉车的车轮接触,两所述滚筒的一端固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横梁上固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与两所述滚筒上的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举升组件,设置在所述转鼓组件的两所述滚筒之间,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端面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活动端固定有举升平台,所述举升平台靠近两所述滚筒的两侧上分别固接有限滚板,所述限滚板与所述滚筒接触限制所述滚筒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约束拉力桩,两所述约束拉力桩分别设置在所述叉车的两端,靠近所述叉车尾部的所述约束拉力桩通过连接链与所述叉车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侧挡辊组,所述侧挡辊组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侧挡辊组包括两侧面挡辊,两所述侧面挡辊分别位于所述滚筒两端,所述侧面挡辊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的连接架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的旋转辊,所述旋转辊对所述叉车车轮限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防护网组,所述安装防护网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所述第二横梁端面上的两防护网,所述叉车位于两所述防护网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标定件,所述标定件用于校正所述驱动电机外壳上的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标定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远离所述第二横梁端面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有标定臂,所述标定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砝码,所述标定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地坑内的货物加载模拟电机和带轮,所述叉车的门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工装锁链,所述工装锁链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带轮与所述货物加载模拟电机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工装锁链上通过连接件设置有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尾气收集件,所述尾气收集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叉车上方的螺纹软管,所述螺纹软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叉车的排气筒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通过转鼓组件与货物模拟加载组件配合,能够实现对叉车下线测试时,不需要采用路试方法以及实际重物为载荷方法进行测试,从而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减少安全隐患。
2.主支撑框架与转鼓组件配合使用,可在实验室内进行叉车的性能检测,并且可满足叉车的各项下线检测和型式试验测试功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测试台与叉车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图2为主支撑框架的立体图;
图3为滚筒与举升组件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4为侧面挡辊的立体图;
图5为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1-地坑,2-叉车,3-门架,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竖梁,7-开口,8-滚筒,9-轴承座,10-驱动齿轮,11-驱动电机,12-伸缩气缸,13-举升平台,14-限滚板,15-约束拉力桩,16-连接链,17-侧面挡辊,171-连接架,172-旋转辊,18-防护网,19-支架,20-标定臂,21-砝码,22-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3-带轮,24-工装锁链,25-力传感器,26-螺纹软管,2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测试台,包括:主支撑框架,固定在地坑1内。主支撑框架固定在地坑1内,其顶面优选与地面齐平,主支撑框架起到对叉车2支撑的作用。
两转鼓组件,设置在主支撑框架远离地坑1的端面上,两转鼓组件分别与叉车2的左轮和右轮匹配。两转鼓组件分别用于承接叉车2的左轮和右轮,叉车2在转辊组件上移动。
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固定在地坑1内,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连接端与叉车2的门架3连接。货物模拟加载组件通过对叉车2的门架3施加载荷,进而模拟实际重物。
在转鼓组件与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配合下,该测试台可对叉车2进行热车、最高车速检测、牵引力检测、驻车制动检测、行车制动检测等。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主支撑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第一横梁4与第二横梁5之间通过若干竖梁6固定,远离地坑1的第一横梁4表面开设有两开口7,两转鼓组件的承接端分别伸出开口7与叉车2的车轮接触。
可以理解的,第一横梁4位于第二横梁5上方,并通过多个竖梁6连接固定,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可分别与地坑1内壁固定,或者,第二横梁5与地坑1内壁固定,通过竖梁6对第一横梁4进行固定支撑。
两转鼓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4上,转鼓组件在高速运转时可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图3,转鼓组件包括两滚筒8,两滚筒8通过轴承座9与第一横梁4连接,两滚筒8与叉车2的车轮接触,两滚筒8的一端固接有驱动齿轮10,第一横梁4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输出端分别与两滚筒8上的驱动齿轮10传动连接。
其中,在第一横梁4上具有四个滚筒8,四个滚筒8两两配合使用,滚筒8通过轴承座9连接在第一横梁4上并相对第一横梁4旋转,在驱动电机11的作用下,驱动电机11通过皮带或者齿轮啮合的方式,传动驱动齿轮10旋转,实现滚筒8的旋转。
进一步的,滚筒8表面进行合金喷涂处理,目的是提高滚筒8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其摩擦性能,更好地模拟叉车2的轮胎与路面的接触。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3,还包括举升组件,设置在转鼓组件的两滚筒8之间,举升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横梁5靠近第一横梁4端面的伸缩气缸12,伸缩气缸12活动端固定有举升平台13,举升平台13靠近两滚筒8的两侧上分别固接有限滚板14,限滚板14与滚筒8接触限制滚筒8旋转。
可以理解的,为了便于叉车2的车轮进入转鼓组件或者离开转鼓组件,滚筒8应当可控制的相对第一横梁4旋转或固定,即当叉车2驶上、驶下该测试台时,启动伸缩气缸12,伸缩气缸12带动举升平台13上移,举升平台13穿过量滚筒8之间,同时限滚板14表面与滚筒8表面接触,通过限滚板14对滚筒8进行限位,使其无法相对第一横梁4旋转,便于叉车2驶上、驶下测试台,当叉车2驶上、驶下测试台后,伸缩气缸12复位,带动举升平台13下移,限滚板14与滚筒8表面分离,使得滚筒8可相对第一横梁4旋转。
具体的,限滚板14靠近滚筒8的面为倾斜面,同时该倾斜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用于限制滚筒8旋转。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1,还包括两约束拉力桩15,两约束拉力桩15分别设置在叉车2的两端,靠近叉车2尾部的约束拉力桩15通过连接链16与叉车2连接。
其中,当叉车2在测试台上试验检测时,约束拉力桩15通过连接链16与测试叉车2连接,该约束拉力桩15可以为叉车2提供约束,因此不需要对车轮进行固定。
可选择的,根据实际试验情况,选择两约束拉力桩15与叉车2连接或不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图4,还包括侧挡辊组,侧挡辊组设置在开口7内,侧挡辊组包括两侧面挡辊17,两侧面挡辊17分别位于滚筒8两端,侧面挡辊17包括与第一横梁4固定的连接架171和转动连接在连接架171上的旋转辊172,旋转辊172对叉车2车轮限位。
其中,叉车2在进行检测时,叉车2存在左右摆动的情况,在滚筒8的两端分别设置侧面挡辊17,两侧面挡辊17分别位于叉车2车轮的两侧,利用侧面挡辊17可保护轮胎的侧面,降低其磨损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还包括安装防护网组,安装防护网组包括固定在第一横梁4远离第二横梁5端面上的两防护网18,叉车2位于两防护网18之间。
防护网18限定叉车2检测时两侧的安全区域,避免测试人员由于误操作接触滚筒8,导致产生危险。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还包括标定件,标定件用于校正驱动电机11外壳上的拉压力传感器,标定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横梁4远离第二横梁5端面上的支架19,支架19上连接有标定臂20,标定臂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砝码21,标定臂20的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可以理解的,标定件用于对拉压力传感器的精确度进行调节,保证拉压力传感器在对叉车2性能测试时,其可有效使用。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1、图5,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包括固定在地坑1内的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和带轮23,叉车2的门架3上可拆卸连接有工装锁链24,工装锁链24的另一端穿过带轮23与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的活动端连接,工装锁链24上通过连接件27设置有力传感器25。
其中,驱动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的活动端收缩,在带轮23的作用下,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通过工装锁链24拉扯门架3,对门架3施加载荷,在工装锁链24上设置力传感器25,时刻对施加载荷的大小进行观察监测。
其中,工装锁链24上可设置缓冲垫,以避免对叉车2车体造成划伤。
进一步的,地坑1表面设置有承重盖板封闭地坑1开口,当进行测试时,手动掀开承重盖板取出工装锁链24,闲置时该货物模拟加载组件放置于承重盖板下,使得叉车2正常通行。
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1,还包括尾气收集件,尾气收集件包括设置在叉车2上方的螺纹软管26,螺纹软管26的进气端与叉车2的排气筒对应。
可以理解的,在对叉车2进行测试时,叉车2产生尾气容易扩散至实验室内,因此设置可调节位置的螺纹软管26,使其进气端与叉车2的排气筒对应,将排出的尾气抽离实验室。
参照图6,具体的,将两驱动电机11分为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该测试台包括左驱动电机、左变频器、左力传感器、左编码器,用于叉车左驱动轮的拖动和加载控制;右驱动电机、右变频器、右力传感器,右编码器,用于叉车右驱动轮的拖动和加载控制。
具体的,该测试台可进行制动力测试、道路模拟加载测试。
其中,制动力测试流程为:
(1)热车,车辆驶入试验台,举升平台13下降;
(2)叉车2空挡,PC发送车辆参数指令给到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给左变频器和右变频器发送速度目标值2.5km/h,左变频器驱动左驱动电机在速度模式下运行到目标速度值,同时右变频器驱动右驱动电机在速度模式下运行到目标速度值;
(3)叉车2的车轮在滚筒8的带动下,运行到目标速度;
(4)车辆踩下制动,分别记录左力传感器的值和右力传感器的值;
(5)判断左制动力的值和右制动力的值是否达标;
(6)测试结束后,控制器分别控制变频器,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停机;
(7)测试结束,叉车2驶出。
其中,道路模拟加载测试流程为:
(1)热车,叉车2驶入试验台;
(2)PC发送车辆的参数指令到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给左变频器发送扭矩值、右变频器发送速度值和扭矩值。左变频器控制电机设置为扭矩模式,右变频器控制电机为速度模式;
(3)叉车2工作在前进挡,车辆按照司机助显示的道路曲线运行;
(4)控制器实时左力传感器值、左编码器值、右力传感器值、右编码器值,实时计算左变频器的扭矩控制值,右变频器的速度跟随目标值,右变频器的扭矩限幅值;
(5)测试循环结束,控制器分别控制变频器,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停机,举升平台13升起;
(6)测试结束,车辆驶出。
叉车负载测试流程为:
(1)热车:叉车2在满载状态下,进行热车使相关参数达到符合要求,在此过程中滚筒8需时时模拟叉车2在地面行驶状态及地面阻力;
(2)满载最高车速:热车结束后,叉车2不减速、显示屏给出提示进入最高车速检测阶段,当车速稳定2-3s后采取最高速度值作为结果;
(3)满载最大牵引力:最高车速检测结束后,显示屏给出提示进入最大牵引检测阶段;驾驶人员松开油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点刹让叉车2缓慢降速至5Km/h;显示屏提示操作人员松开制动踏板、踩下油门踏板、同时驱动电机11逐步增加反力,当两者达到平衡且速度稳定至要求值时,获取最大牵引力值及曲线,并在显示屏上输出判定结果;
(4)满载行车制动:最大牵引力检测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入行车制动检测阶段,操作人员让叉车2稳速在3Km/h,设备自动开始模拟惯量加载,然后显示屏提示踩下制动踏板,操作人员紧急踩下制动踏板,显示屏分别显示左右轮制动力数值、制动力差等结果并显示判定结果;
(5)满载停车制动:行车制动检测结束后,显示屏提示进入停车制动检测阶段,此时叉车2车轮处于停止状态,操作人员关闭叉车2电源,拉起手刹或踩下停车制动踏板;驱动电机11施加反向力矩并不断增大输出力矩,系统时时采集输出力矩值并与判定值比较,当采集数值大于判定值时且车轮仍处于静止状态时,驱动电机11停止工作并判定驻车制动合格。
在进行测试时,货物模拟加载组件上的工装锁链24挂到叉车2的门架3上,根据需求进行货物重量模拟加载。
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撑框架,固定在地坑(1)内;
两转鼓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地坑(1)的端面上,两所述转鼓组件分别与叉车(2)的左轮和右轮匹配;
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固定在所述地坑(1)内,所述货物模拟加载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叉车(2)的门架(3)连接;
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4)与所述第二横梁(5)之间通过若干竖梁(6)固定,远离所述地坑(1)的所述第一横梁(4)表面开设有两开口(7),两所述转鼓组件的承接端分别伸出所述开口(7)与所述叉车(2)的车轮接触;
所述转鼓组件包括两滚筒(8),两所述滚筒(8)通过轴承座(9)与所述第一横梁(4)连接,两所述滚筒(8)与所述叉车(2)的车轮接触,两所述滚筒(8)的一端固接有驱动齿轮(10),所述第一横梁(4)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输出端分别与两所述滚筒(8)上的驱动齿轮(10)传动连接;
还包括举升组件,设置在所述转鼓组件的两所述滚筒(8)之间,所述举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5)靠近所述第一横梁(4)端面的伸缩气缸(12),所述伸缩气缸(12)活动端固定有举升平台(13),所述举升平台(13)靠近两所述滚筒(8)的两侧上分别固接有限滚板(14),所述限滚板(14)与所述滚筒(8)接触限制所述滚筒(8)旋转;
还包括两约束拉力桩(15),两所述约束拉力桩(15)分别设置在所述叉车(2)的两端,靠近所述叉车(2)尾部的所述约束拉力桩(15)通过连接链(16)与所述叉车(2)连接;
限滚板(14)靠近滚筒(8)的面为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挡辊组,所述侧挡辊组设置在所述开口(7)内,所述侧挡辊组包括两侧面挡辊(17),两所述侧面挡辊(17)分别位于所述滚筒(8)两端,所述侧面挡辊(17)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4)固定的连接架(17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71)上的旋转辊(172),所述旋转辊(172)对所述叉车(2)车轮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防护网组,所述安装防护网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4)远离所述第二横梁(5)端面上的两防护网(18),所述叉车(2)位于两所述防护网(1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定件,所述标定件用于校正所述驱动电机(11)外壳上的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标定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4)远离所述第二横梁(5)端面上的支架(19),所述支架(19)上连接有标定臂(20),所述标定臂(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砝码(21),所述标定臂(20)的另一端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模拟加载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地坑(1)内的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和带轮(23),所述叉车(2)的门架(3)上可拆卸连接有工装锁链(24),所述工装锁链(2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带轮(23)与所述货物加载模拟电机(22)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工装锁链(24)上通过连接件(27)设置有力传感器(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测试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收集件,所述尾气收集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叉车(2)上方的螺纹软管(26),所述螺纹软管(26)的进气端与所述叉车(2)的排气筒对应。
CN202311097547.3A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叉车测试台 Active CN117109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7547.3A CN117109942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叉车测试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7547.3A CN117109942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叉车测试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9942A CN117109942A (zh) 2023-11-24
CN117109942B true CN117109942B (zh) 2024-04-16

Family

ID=8881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7547.3A Active CN117109942B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叉车测试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994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7890A (ja) * 2013-07-11 2015-01-29 株式会社エヌエステイー 転角試験装置
CN205941011U (zh) * 2016-08-19 2017-02-08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性能检测台加载装置
CN106568550A (zh) * 2016-10-13 2017-04-19 同济大学 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107702850A (zh) * 2017-11-28 2018-02-16 黄石佳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扭矩传感器的标定支架
CN115876481A (zh) * 2021-08-26 2023-03-31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行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18916827U (zh) * 2022-12-05 2023-04-25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整车综合性能检测试验台
CN218916826U (zh) * 2022-12-05 2023-04-25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检测加载装置
CN116147934A (zh) * 2023-03-10 2023-05-23 永恒力叉车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及其应用
CN116577112A (zh) * 2023-03-13 2023-08-11 永恒力叉车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动力性能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7890A (ja) * 2013-07-11 2015-01-29 株式会社エヌエステイー 転角試験装置
CN205941011U (zh) * 2016-08-19 2017-02-08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性能检测台加载装置
CN106568550A (zh) * 2016-10-13 2017-04-19 同济大学 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CN107702850A (zh) * 2017-11-28 2018-02-16 黄石佳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扭矩传感器的标定支架
CN115876481A (zh) * 2021-08-26 2023-03-31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行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18916827U (zh) * 2022-12-05 2023-04-25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整车综合性能检测试验台
CN218916826U (zh) * 2022-12-05 2023-04-25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检测加载装置
CN116147934A (zh) * 2023-03-10 2023-05-23 永恒力叉车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动力性能检测设备及其应用
CN116577112A (zh) * 2023-03-13 2023-08-11 永恒力叉车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的动力性能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9942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3095B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路况模拟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US5450748A (en) Multiple function chassis dynamometer and method
CN108132155A (zh) 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四驱底盘测功检测系统
CN102288400A (zh) 搅拌筒驱动减速机静力试验装置
CN109374325B (zh) 滑轮组式立井提升联调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5919969U (zh) 汽车加载制动性能检测装置
CN117109942B (zh) 一种叉车测试台
CN204495568U (zh) 一种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装置
CN110702309A (zh) 一种带离合器的车辆惯量检验台
CN207423535U (zh) 一种汽车加载制动性能检测装置
CN113075037B (zh) 一种智能道路施工交通荷载工程检测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560872B (zh) 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及牵引车综合检测方法
CN218865522U (zh) 一种室内轮胎制动性能测试装置
CN116539335A (zh) 一种室内轮胎制动性能测试装置
CN115876481A (zh) 一种叉车的行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和方法
AU711446B2 (en) Dynamometer and calibration technique therefor
CN112229649A (zh) 一种台体可平衡升降及轴距可调的汽车惯量模拟实验台
CN218916827U (zh) 叉车整车综合性能检测试验台
CN114184370A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工况模拟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02547946U (zh)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模拟测试台行架
CN112097882A (zh) 一种带有称重功能的无人驾驶汽车abs检测台
JP3333598B2 (ja) シャシダイナモメータの検証装置
CN107860588B (zh) 惯量滚筒台架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CN201828409U (zh) 一种机动车综合性能复合测试设备
CN2301365Y (zh) 拖拉机制动称重综合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