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5039B -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5039B
CN117105039B CN202311375451.9A CN202311375451A CN117105039B CN 117105039 B CN117105039 B CN 117105039B CN 202311375451 A CN202311375451 A CN 202311375451A CN 117105039 B CN117105039 B CN 117105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apacity
wire rope
steel wire
elevator
ro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54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5039A (zh
Inventor
程杰豪
李显斌
潘依航
马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54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5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5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5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5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5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25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r repair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当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时,判断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根据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节省人力成本,并且,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梯需要进行维护,以免异常带来电梯安全问题,其中,电梯的钢丝绳松动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检测和修复。现有技术中,钢丝绳松动检测方式包括:目测检查,通过肉眼观察钢丝绳表面的变化,如是否有明显的松动、变形、断裂等情况;手感检查,用手轻轻拉动钢丝绳,感受是否有松动或弹性不足等情况;拉力测试,使用专业的拉力测试仪器对钢丝绳进行拉力测试,检测其承载能力和松动情况。
上述的检测方式通常来说,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人力成本较高,此外,通常是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因此,当钢丝绳松动时,还没有达到定期排查期间,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导致电梯安全性得不到更好的保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节省人力成本,并且,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则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相等,或者,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的差值是否大于误差允许值;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不相等,或者,所述差值大于误差允许值,则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包括:
假设第二钢丝绳为松动的钢丝绳,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除所述第一钢丝绳以外的任一钢丝绳;
根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除所述第二钢丝绳以外的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其中,所述各钢丝绳的承载力等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
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其中,所述目标承载力为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中的较小的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中的最小差值;
将所述最小差值对应的钢丝绳确定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在所述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匹配,则确定出以所述曳引轮的中间呈对称的两个钢丝绳发生松动。
进一步地,其中:
所述多个钢丝绳为偶数,所述第一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的任一钢丝绳;
所述多个钢丝绳为奇数,所述第一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的中间的一个钢丝绳。
进一步地,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减小的情况下,确定出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承载力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当电梯内无乘载物时,所述基准承载力=电梯空载重量/钢丝绳的数量;
当电梯内有乘载物时,所述基准承载力=电梯载入乘载物后的总重量/钢丝绳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采用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于基准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是否存在松动的钢丝绳,当确定存在松动的情况下,判断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是否匹配,并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以及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的大小,计算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相对于现有的钢丝绳松动检测的方式而言,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手动检测,便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根据承载力的变化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并且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中绳头称重装置设置在6个钢丝绳和7个钢丝绳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中曳引轮称重装置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中曳引轮称重装置获得曳引轮上两侧承载力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即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第一钢丝绳为电梯的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其中,有一些电梯的钢丝绳的数量为奇数,还有一些电梯的钢丝绳的数量为偶数。在具体示例中,对于多个钢丝绳为偶数的情况来说,即:对于包括偶数条钢丝绳的电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钢丝绳可以是这多个钢丝绳中的任意一个钢丝绳,如图2中左侧部分示出6条钢丝绳,这6条钢丝绳从左到右假设依次命名为钢丝绳1、钢丝绳2、钢丝绳3、钢丝绳4、钢丝绳5、钢丝绳6。这种情况下,第一钢丝绳可以是钢丝绳1、钢丝绳2、钢丝绳3、钢丝绳4、钢丝绳5或者钢丝绳6,此外,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可以通过绳头称重装置2000检测得到,绳头称重装置2000例如为压力称重传感器,如图2中左侧部分示出6条钢丝绳,将绳头称重装置2000设置在钢丝绳4上,即:将钢丝绳4作为第一钢丝绳,并测量钢丝绳4的承载力,也就是说,本示例中,测量得到的钢丝绳4的承载力为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
此外,对于多个钢丝绳为奇数的情况来说,即:对于包括奇数条钢丝绳的电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钢丝绳通常是这多个钢丝绳中的中间的那一个钢丝绳,如图2中右侧部分示出7条钢丝绳,这7条钢丝绳从左到右假设依次命名为钢丝绳11、钢丝绳22、钢丝绳33、钢丝绳44、钢丝绳55、钢丝绳66、钢丝绳77。这种情况下,第一钢丝绳是钢丝绳44,同样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可以通过绳头称重装置2000检测得到,绳头称重装置2000例如为压力称重传感器,如图2中右侧部分示出7条钢丝绳,将绳头称重装置2000设置在钢丝绳44上,即:将钢丝绳11、钢丝绳22、钢丝绳33、钢丝绳44、钢丝绳55、钢丝绳66、钢丝绳77中最中间的钢丝绳44作为第一钢丝绳,并测量钢丝绳44的承载力,也就是说,本示例中,测量得到的钢丝绳44的承载力为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
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同样可以通过曳引轮称重装置2100如压力称重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3所示,为曳引轮称重装置2100设置在曳引轮上位置关系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一个曳引轮称重装置2100设置在曳引轮左侧,用于测量曳引轮左侧的承载力,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称为第一承载力,另一个曳引轮称重装置2100设置在曳引轮右侧,用于测量曳引轮右侧的承载力,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称为第二承载力。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曳引轮包括6个轮槽,用于适配6个钢丝绳,即:图4示出来6个钢丝绳在曳引轮上。该示例中,T1指获取到的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T2指获取到的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
S102:当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如果电梯的多个钢丝绳中的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发生变化,并且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说明多个钢丝绳中存在松动的钢丝绳,具体来说,假设多个钢丝绳均没有松动(均为正常的状态),此时,理论上来说多个钢丝绳中每个钢丝绳的承载力是相等的。因此,如果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发生增大的情况,则是存在除了第一钢丝绳之外的其它的钢丝绳发生了松动,例如:假设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为目标钢丝绳,则除了目标钢丝绳之外的其它钢丝绳承载力均会增大,目标钢丝绳的承载力将会变小,即:由于目标钢丝绳松动,其它钢丝绳需要分担更多,因此,除了目标钢丝绳之外的其它钢丝绳承载力均会增大,目标钢丝绳的承载力将会变小。
基于此,如果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说明了存在松动的钢丝绳,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判断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该示例中,匹配指: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相等,或者,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之间的差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例如:误差允许的上限为1,则两者之间的差值如果不大于1,则认为也是匹配的。
具体来说,判断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是否相等,或者,判断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的差值是否大于误差允许值(如1);如果根据两者的比较结果来看:第一承载力与第二承载力不相等,或者,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误差允许值(如1),则认为两者即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是不匹配的。
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相等作为是否匹配的判断条件为例,结合图4所示,如果第一承载力T1≠第二承载力T2,则认为第一承载力T1和第二承载力T2不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准承载力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当电梯内无乘载物时,基准承载力=电梯空载重量/钢丝绳的数量;当电梯内有乘载物时,基准承载力=电梯载入乘载物后的总重量/钢丝绳的数量。其中,承载物可以是人员、动物以及非生物体,非生物体例如为物品、包裹等。承载物以人员为例,假设钢丝绳的数量为6,则当电梯内无人的情况下,预先可以得知电梯空载时的重量,因此,将电梯空载时的重量/6,便可以得到基准承载力。类似地,当电梯内有人时,计算出所有人员的重量,然后,将人员的重量与电梯空载时的重量相加,得到总重量,然后将该总重量/6,便可以得到此时的基准承载力。
S103:如果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不匹配,则根据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假设一个钢丝绳发生松动的情况下,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相等作为是否匹配的判断条件为例,结合图4所示,则:如果T1≠T2,该种情况下,进一步根据T1、T2和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等,通过计算,能够确定出异常的钢丝绳,即:能够确定出是哪一个钢丝绳发生松动。
具体而言,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承载力T1、第二承载力T2以及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计算得出异常的钢丝绳即松动的钢丝绳的方式,具体采用:假设第二钢丝绳为松动的钢丝绳,根据第一承载力T1、第二承载力T2以及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首先得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除第一钢丝绳以外的任一钢丝绳;然后,根据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除第二钢丝绳以外的各个钢丝绳的承载力,得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其中,各个钢丝绳的承载力均等于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最后,能够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其中,目标承载力为第一承载力T1和第二承载力T2中的较小的一个。例如:如果T1<T2,则目标承载力指T1,也就是电梯的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T1,反之,如果T1>T2,则目标承载力指T2,也就是电梯的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T2。
在该示例中,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具体实现如下:获得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中的最小差值;然后将最小差值对应的钢丝绳确定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例如:T1≠T2,结合图4所示,假设T1<T2,即:曳引轮左边的第一承载力T1比曳引轮右边的第二承载力T2小,说明曳引轮的左边比右边轻,可以确定出松动的钢丝绳位于偏左侧的几个钢丝绳中。
假设松动的钢丝绳是左曳引轮的左侧的第一个轮槽的钢丝绳,图4中6个钢丝绳从左到右记为钢丝绳1、钢丝绳2、钢丝绳3、钢丝绳4、钢丝绳5和钢丝绳6。钢丝绳1的承载力记为FA、钢丝绳2的承载力记为FB、钢丝绳3的承载力记为FC、钢丝绳4的承载力记为FD、钢丝绳5的承载力记为FE和钢丝绳6的承载力记为FF。则有:
FA=T1+T2-FB-FC-FD-FE-FF。
结合图2中左侧的6个钢丝绳的情况来看,由于绳头称重装置2000位于钢丝绳4上,因此,FB=FC=FD=FE=FF,则:承载力假设值FA=T1+T2-5FB。以此类推,逐一假设钢丝绳2和钢丝绳3松动,则也可以得到承载力假设值FB=T1+T2-5FA,承载力假设值FC=T1+T2-5FB。
再次假设:F1’为第一个钢丝绳1的承载力平均值,F2’为第二个钢丝绳2的承载力平均值,F3’为第三个钢丝绳3的承载力平均值,则计算出F1’、F2’、F3’之后,将F1’与T1进行比较、F2’与T1进行比较、F3’与T1进行比较,哪一个数值接近则表明哪一个钢丝绳松动(松弛)。例如:F1’与T1相差5,F2’与T1相差4,F3’与T1相差2,则F3’与T1最为接近,因此,可以确定出第三个钢丝绳3出现松动。结合图4所示,其中:
F1’、F2’和F3’的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L1表示轮槽的宽度、6L1+2L2表示曳引轮的宽度,L2表示最左侧的轮槽与曳引轮的最左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以及最右侧的轮槽与曳引轮的最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同理,当T1>T2,则右边比左边轻,所以松绳在右槽。F4’、F5’、F6’与T2进行对比,哪个数值接近则是哪个钢丝绳松动。例如:F4’与T2最接近,表示钢丝绳4发生松动;F5’与T2最接近,表示钢丝绳5发生松动;F6’与T2最接近,表示钢丝绳6发生松动。
由于多个钢丝绳均没有松动(均为正常的状态)的情况下,多个钢丝绳中每个钢丝绳的承载力基本相等。因此,如果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发生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则是存在除了第一钢丝绳之外的其它的钢丝绳发生了松动,相反地,如果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发生减小的情况,说明第一钢丝绳发生了松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于基准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是否存在松动的钢丝绳,当确定存在松动的情况下,判断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是否匹配,并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以及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的大小,计算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相对于现有的钢丝绳松动检测的方式而言,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手动检测,便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根据承载力的变化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并且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之后,还包括:假设两个钢丝绳发生松动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承载力和第二承载力匹配,则确定出以曳引轮的中间呈对称的两个钢丝绳发生松动。结合图4所示,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T1=T2,则确定出对称的两条钢丝绳松动。例如:以图2左侧6条钢丝绳为例,则可以确定出钢丝绳1和钢丝绳6出现松动,或者,钢丝绳2和钢丝绳5出现松动,或者,钢丝绳3和钢丝绳4出现松动。
如图5所示,称重数值采集/对比装置获得T1、T2以及绳头称重装置2000获得的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F,维保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查看数值。并且,可以对比T1是否等于T2,以及F是否发生变化,如果F发生变化且T1不等于T2,则可以确定出那一条钢丝绳发生了松动,此时,进行电梯返基站停梯处理,例如:等待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F发生变化且T1等于T2,则可以确定对称的两条钢丝绳发生了松动,此时,进行电梯返基站停梯处理,例如:等待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根据承载力的变化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并且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包括:获取模块610、判断模块620和确定模块630,其中:
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判断模块620,用于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确定模块630,用于在判断模块620确定出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时,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可以根据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是否存在松动的钢丝绳,当确定存在松动的情况下,判断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是否匹配,并在不匹配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获取到的一个钢丝绳的承载力以及曳引轮两侧的承载力的大小,计算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相对于现有的钢丝绳松动检测的方式而言,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手动检测,便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根据承载力的变化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并且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根据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该电梯可以自动地检测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并且,根据承载力的变化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由此,有助于维保人员对电梯的日后维保,并且能够快速处理钢丝绳松弛问题。提升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的其他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此处不做赘述。
下面参考图7,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1003中,还存储有系统的操作指令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001、ROM1002以及RAM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0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09。通信部分10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5。可拆卸介质10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图1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为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指令。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接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他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指令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实施例。例如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使得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被执行。例如,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例如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则假设第二钢丝绳为松动的钢丝绳,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除所述第一钢丝绳以外的任一钢丝绳,根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除所述第二钢丝绳以外的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其中,所述各钢丝绳的承载力等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其中,所述目标承载力为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中的较小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相等,或者,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的差值是否大于误差允许值;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与所述第二承载力不相等,或者,所述差值大于误差允许值,则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中的最小差值;
将所述最小差值对应的钢丝绳确定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匹配,则确定出以所述曳引轮的中间呈对称的两个钢丝绳发生松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多个钢丝绳为偶数,所述第一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的任一钢丝绳;
所述多个钢丝绳为奇数,所述第一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的中间的一个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减小的情况下,确定出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承载力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当电梯内无乘载物时,所述基准承载力=电梯空载重量/钢丝绳的数量;
当电梯内有乘载物时,所述基准承载力=电梯载入乘载物后的总重量/钢丝绳的数量。
8.一种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曳引轮左侧的第一承载力和曳引轮右侧的第二承载力,其中,所述第一钢丝绳为多个钢丝绳中的一个;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相对基准承载力增大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是否匹配;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不匹配时,假设第二钢丝绳为松动的钢丝绳,根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其中,所述第二钢丝绳为所述多个钢丝绳中除所述第一钢丝绳以外的任一钢丝绳,根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假设值、除所述第二钢丝绳以外的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得到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其中,所述各钢丝绳的承载力等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承载力,根据目标承载力分别与各钢丝绳的承载力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出发生松动的钢丝绳,其中,所述目标承载力为所述第一承载力和所述第二承载力中的较小的一个。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系统。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
CN202311375451.9A 2023-10-23 2023-10-23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7105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5451.9A CN117105039B (zh) 2023-10-23 2023-10-23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5451.9A CN117105039B (zh) 2023-10-23 2023-10-23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5039A CN117105039A (zh) 2023-11-24
CN117105039B true CN117105039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81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5451.9A Active CN117105039B (zh) 2023-10-23 2023-10-23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5039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9381A (ja) * 1997-12-26 1999-07-13 Shimizu Corp 建設工事用エレベータ
JP2007223785A (ja) * 2006-02-27 2007-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537955A (zh) * 2009-04-30 2009-09-23 北京市朝阳区特种设备检测所 电梯无载荷曳引能力检测方法
KR20110024815A (ko) * 2009-09-03 2011-03-09 금전기업 주식회사 와이어 로프의 장력 조절장치와 장력조절 방법
CN102923544A (zh) * 2012-11-15 2013-02-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曳引钢丝绳断股检测装置及方法
WO2013161347A1 (ja) * 2012-04-25 2013-10-31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
CN203582214U (zh) * 2013-07-15 2014-05-0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矿井提升系统的钢丝绳张力监控装置和矿井提升系统
JP2014213973A (ja) * 2013-04-23 2014-11-17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ーロープ探傷システム
CN105712139A (zh) * 2014-12-03 2016-06-2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
CN206457141U (zh) * 2017-01-21 2017-09-01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张紧力在线检测系统
JP2018087073A (ja) * 2016-11-29 2018-06-0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ロープ点検支援システム
CN213085123U (zh) * 2020-07-03 2021-04-30 刘欢欢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断裂检测装置
CN213622783U (zh) * 2020-08-19 2021-07-06 谢磊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断裂检测装置
CN114084775A (zh) * 2021-12-17 2022-02-25 河南大亘计量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梯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和装置、调节方法及轿厢滑轮组
CN114538230A (zh) * 2022-01-10 2022-05-27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一种电梯125%载荷下行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KR102523904B1 (ko) * 2023-03-22 2023-04-20 주식회사 한림기업 엘리베이터의 로프파단 검출에 의한 이중 안전운행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안전운행 방법
JP2023074655A (ja) * 2021-11-18 2023-05-3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ロープ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9381A (ja) * 1997-12-26 1999-07-13 Shimizu Corp 建設工事用エレベータ
JP2007223785A (ja) * 2006-02-27 2007-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537955A (zh) * 2009-04-30 2009-09-23 北京市朝阳区特种设备检测所 电梯无载荷曳引能力检测方法
KR20110024815A (ko) * 2009-09-03 2011-03-09 금전기업 주식회사 와이어 로프의 장력 조절장치와 장력조절 방법
WO2013161347A1 (ja) * 2012-04-25 2013-10-31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
CN102923544A (zh) * 2012-11-15 2013-02-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曳引钢丝绳断股检测装置及方法
JP2014213973A (ja) * 2013-04-23 2014-11-17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ーロープ探傷システム
CN203582214U (zh) * 2013-07-15 2014-05-0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矿井提升系统的钢丝绳张力监控装置和矿井提升系统
CN105712139A (zh) * 2014-12-03 2016-06-2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
JP2018087073A (ja) * 2016-11-29 2018-06-0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ロープ点検支援システム
CN206457141U (zh) * 2017-01-21 2017-09-01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张紧力在线检测系统
CN213085123U (zh) * 2020-07-03 2021-04-30 刘欢欢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断裂检测装置
CN213622783U (zh) * 2020-08-19 2021-07-06 谢磊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断裂检测装置
JP2023074655A (ja) * 2021-11-18 2023-05-3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ロープ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14084775A (zh) * 2021-12-17 2022-02-25 河南大亘计量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梯钢丝绳张力检测方法和装置、调节方法及轿厢滑轮组
CN114538230A (zh) * 2022-01-10 2022-05-27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一种电梯125%载荷下行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KR102523904B1 (ko) * 2023-03-22 2023-04-20 주식회사 한림기업 엘리베이터의 로프파단 검출에 의한 이중 안전운행 시스템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안전운행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5039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5774B2 (ja)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探傷装置
US9975734B2 (en)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elevator support
CN112888939B (zh) 磁性体管理系统和磁性体管理方法
CN101362570B (zh) 电梯的缆绳诊断系统
CA2570943A1 (en) Force-reduced measuring method for traction drives, particularly friction pulley drives for elevators
CN112997074B (zh) 磁性体检查装置和磁性体检查系统
CN117105039B (zh) 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法、系统、电梯、设备及介质
CN114074879B (zh) 钢缆的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11847246B (zh) 配重自动识别方法、系统及起重机
CN110941545A (zh) 基于缺陷的回归测试用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141206B (zh) 背光校正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08019B (zh) 拼接显示屏的智能定位方法、拼接显示屏及存储介质
CN113642961B (zh) 货物搬运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022334A (zh) 座位空闲感知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
CN112607053B (zh) 一种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应变测量值准确性确定方法
JP2023074655A (ja) ワイヤロープ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11760795B (zh) 用于分拣货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16806B (zh) 边缘节点计算能力确定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JP2014189390A (ja) 測定システム
CN113763344A (zh) 操作平台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785554A (zh) 质量估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1535B (zh) 一种基于mems的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0626904B (zh) 升降机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0794B (zh)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76860B (zh) 一种燃油系统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