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4563A -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4563A
CN117084563A CN202210520906.0A CN202210520906A CN117084563A CN 117084563 A CN117084563 A CN 117084563A CN 202210520906 A CN202210520906 A CN 202210520906A CN 117084563 A CN117084563 A CN 117084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power
resistor
targ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09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丽芳
郭远久
杜祖静
陈德成
谢远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09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4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4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4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02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st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

Description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在工作时,通常采用一设定功率进行工作。随着家用电器的功能逐渐增加,单一功率的加热已经无法满足家用电器的功能需求。
如,对食材的加热,若采用单一功率对食材进行加热,导致做好的食材口感不好,因此,需要实现一种精准控制温度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其中,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包括: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并确定预设时间内加热温度趋势;按照加热温度趋势调节加热功率。
其中,按照加热温度趋势调节加热功率,包括: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或,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高加热功率;或,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维持加热功率。
其中,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之前,包括:确定家用电器的加热模式;基于加热模式,确定第一目标温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过零检测;主控芯片,与过零检测电路连接;功率调整器件,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加热模组;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三端用于连接主控芯片;温度检测电路,与主控芯片连接;其中,主控芯片用于在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输入电压的零点位置时,控制功率调整器件导通,以使加热模组工作;并响应于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功率调整器件输出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其中,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经过第一电容滤波后的输入电压。
其中,控制电路还包括电路板,过零检测电路、主控芯片、功率调整器件、温度检测电路和第一电容设置于电路板上;其中,输入电压对应的走线经过第一电容与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入输入电压;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联,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开关管,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工作电压,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并接地;第六电阻,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作为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和加热模块;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通过上述方式,在加热温度到达一目标温度时,对加热功率进行动态调节,使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并维持在另一目标温度,能够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功率曲线、目标温度、温度曲线相关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过零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过零检测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输入电压对应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输入电压对应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电器可以是电加热炉、电磁炉、豆浆机以及破壁机等能够加热食材的电器。
利用温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得到的。如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利用热敏电阻形成。其中,热敏电阻可以是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者是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利用线圈形成的。在一应用场景中,家用电器是电磁炉,电磁炉通过加热线圈对金属锅具进行加热,利用至少一个采样线圈采集金属锅具发射的电磁波,进而采样线圈基于发射的电磁波产生电流,基于该电流确定出加热温度。
步骤12: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家用电器进行加热时,在加热初期利用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其中,第一功率为大功率,如1600W、1800W等,以使被加热的食材快速加热。
由此,在检测到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时,需要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降低加热功率,如将加热功率调节至第二功率,其中第二功率小于第一功率。
虽然调节至第二功率,但是食材可以在第二功率的加热下,继续升温。
其中,预设比例的比例范围可以在5W/s~60W/s(瓦特/秒),即每一秒可以将加热功率调低5W-60W,以此持续的调节加热功率。
步骤13: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温度到达一目标温度时,对加热功率进行动态调节,使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并维持在另一目标温度的方案,能够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1: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
步骤22: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
其中,预设比例的比例范围可以在5W/s~60W/s(瓦特/秒),即每一秒可以将加热功率调低5W-60W,以此持续的调节加热功率。
步骤23:确定预设时间内加热温度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温度检测装置连续测量多个时刻的加热温度,进而判断出这些加热温度对应的加热温度趋势。
如,利用温度检测装置连续测量三个时刻的加热温度,先后得到加热温度a、加热温度b和加热温度c。其中,
若加热温度a小于加热温度b,加热温度b小于加热温度c,则确定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
若加热温度a大于加热温度b,加热温度b大于加热温度c,则确定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
若加热温度a大于加热温度b,加热温度b小于加热温度c;或者,加热温度a小于加热温度b,加热温度b大于加热温度c,确定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即,加热温度随时间有轻微波动,但是整体趋于平稳。
步骤24:按照加热温度趋势调节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
可选地,调节加热功率的频率可以根据家用电器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一些家用电器对温度要求较高,则可以以较快频率调节加热功率,如每秒调节一次加热功率,又如,一些家用电器对温度要求较低,则可以以较慢频率调节加热功率,如每两秒或每三秒调节一次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高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维持加热功率。
步骤25: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温度到达一目标温度时,对加热功率进行动态调节,使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并维持在另一目标温度的方案,能够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
进一步,在调节过程中,根据加热温度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对加热功率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使能够家用电器持续保持在升温状态,提升温度控制的精准度。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1:确定家用电器的加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电器具有不同的加热模式。如,烹饪不同食材使用的加热模式不同,如煮米饭、煮粥、熬汤均对应有各自的加热模式。
可以理解,不同的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存在不同。
步骤32:基于加热模式,确定第一目标温度。
由此,基于不同的加热模式,确定出第一目标温度。
其中,可以对加热模式和第一目标温度建立对应关系,进而生成一对应关系表。
在确定家用电器的加热模式后,通过查表的方式,从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其对应的第一目标温度。
可选地,如下表所示:
加热模式 第一目标温度/℃
加热模式A a
加热模式B b
其中,a和b为非零自然数。
步骤33: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
步骤34: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
步骤35: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步骤33至步骤35与上述任一实施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这里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加热模式确定出调节功率的目标温度,进而实现后续的加热功率的调节。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1: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
步骤42: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家用电器进行加热时,在加热初期利用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其中,第一功率为大功率,如1600W、1800W等,以使被加热的食材快速加热。
由此,在检测到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时,需要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以降低加热功率,如将加热功率调节至第二功率,其中第二功率小于第一功率。
虽然调节至第二功率,但是食材可以在第二功率的加热下,继续升温。
其中,预设比例的比例范围可以在5W/s~60W/s(瓦特/秒),即每一秒可以将加热功率调低5W-60W,以此持续的调节加热功率。
步骤43: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二目标温度,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
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第二预设比例小于第一预设比例。
步骤44: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三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三目标温度。
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第二目标温度小于第三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家用电器因加热模式原因,需要对加热功率进行两次不同比例的调节。如,第三目标温度为200摄氏度,第一目标温度可以是为140摄氏度,第二目标温度可以是180摄氏度。
即,通过家用电器使用大功率使加热模组工作,进而使负载加热。采集负载的温度,在负载的温度到达140摄氏度时,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以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即180。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二目标温度,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以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三目标温度,即200,并维持在第三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维持第三目标温度过程中,可以确定预设时间内加热温度趋势,然后按照加热温度趋势调节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高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维持加热功率。
通过上述方式,使加热温度维持在第三目标温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结合图5和图6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常规温度曲线在到达目标温度后,还会持续的升温,然后温度回落至目标温度。
本申请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调节加热功率的方式,生成如图5所示的加热功率曲线,即在加热初期,利用第一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快速到达至A点对应的温度。然后按照加热功率曲线以线性降低的方式调节加热功率,使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稳定上升至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调节加热功率的方式,生成如图6所示的加热功率曲线,即在加热初期,利用第一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快速到达至A点对应的温度。然后按照加热功率曲线以阶梯状降低的方式调节加热功率,使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稳定上升至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功率的调节分为多个档位组合(约有100个档位),以实现精准控制加热温度。
具体地,家用电器在烹饪食材时,随着烹饪时间加长,食材水分散失,会导致比热容逐渐降低,升高相同温度,所需要热量不断降低,因此要维持烹饪腔体内温度稳定,就需要随着比热容降低逐渐降低功率,用逐渐降低的功率曲线实现温度的恒定。
其中,功率变化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但是根据不同功能对控温波动性要求不同可以有不同降低方式,如果对温度恒定性要求高,则可以按照如图5所示的加热功率曲线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线性降低的方式控制加热功率,实现温度精准控制。如果对温度波动性要求不高,可以按照如图6所示的加热功率曲线进行加热功率的调节,以阶梯递减式控制加热功率,实现温度精准控制。
具体地,对于有食材的负载状态,开始大功率加热,当检测到到达点A时,开始随着比热容变化逐渐降低加热功率。其中,A点的温度≤目标温度。开始大功率的目的是快速提升食物容器内温度,减少升温时间,后期降低功率的目的是保持温度恒定,其中,A点温度的取值区间为:(目标温度-30℃,目标温度-2℃)。
可以理解,A点温度按照具体地加热模式确定。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7进行说明:
步骤71:获取第二目标温度。
其中,第二目标温度是家用电器在烹饪食材时需要最终维持的温度。
步骤72:是否大于180℃。
在步骤72中,判断第二目标温度是否大于180℃。若是执行步骤74。若否执行步骤73。
步骤73:是否大于140℃。
在步骤73中,判断第二目标温度是否大于140℃。若是执行步骤74。
步骤74:确定功率调节对应的第一目标温度。
其中,在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大于180℃时,则可以确定出第一目标温度。如,第一目标温度可以比第二目标温度小5℃-45℃。具体地差值根据第二目标温度确定。
其中,在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大于140℃,且小于或等于180℃时,则可以确定出第一目标温度。如,第一目标温度可以比第二目标温度小1℃-15℃。具体地差值根据第二目标温度确定。
步骤75:是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
在确定下第一目标温度后,则按照第一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检测加热温度,并判断加热温度是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若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则执行步骤76。
步骤76:加热功率以每秒(5-60W)范围线性降低,同时记录温度,判定温度趋势。
步骤77:温度连续3秒呈上升趋势。
在步骤76中,采集到连续3秒的加热温度,即三个连续的加热温度,若温度连续3秒呈上升趋势,则执行步骤79。
步骤78:温度连续3秒呈下降趋势。
在步骤76中,采集到连续3秒的加热温度,即三个连续的加热温度,若温度连续3秒呈下降趋势,则执行步骤80。
步骤79:调节加热功率的降低速率。
在温度连续3秒呈上升趋势时,说明加热功率的降低,加热温度还在持续的上升,则调节加热功率的降低速率。如,将加热功率降低速率乘以1.5~2.5的比例,加快加热功率的降低。
步骤80:加热功率以每秒(5-60W)范围线性升高,同时记录温度,判定温度趋势。
在温度连续3秒呈下降趋势时,说明加热功率的降低,加热温度也在持续的降低,但是实际上需要加热温度上升,则需要将加热功率升高。
并进一步记录连续的加热温度,判定加热温度趋势。
需要注意,步骤80中涉及的对加热功率升高,原则上不会对加热功率升至加热初期的第一功率。可能会将加热功率升高至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时的加热功率。
步骤81:维持当前加热功率。
若加热温度连续3秒既不呈上升趋势,也不呈下降趋势,则认为温度趋势趋于平衡,此时可能已经到达第二目标温度,则需要维持当前加热功率。在当前加热功率下进行加热,完成加热流程。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电路100包括:过零检测电路10、主控芯片20、功率调整器件30和温度检测电路40。
其中,过零检测电路10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过零检测。
主控芯片20与过零检测电路连接。
功率调整器件3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功率调整器件3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加热模组;功率调整器件30的第三端用于连接主控芯片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调整器件30可以是继电器、可控硅、IGBT、MOS管等开关元件。
温度检测电路40与主控芯片20连接。
加热模组可以是加热线圈以及加热电阻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主控芯片20用于在过零检测电路10检测到输入电压的零点位置时,控制功率调整器件30导通,以使加热模组工作;并响应于温度检测电路40检测到的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功率调整器件30输出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20还用于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并确定预设时间内加热温度趋势;按照加热温度趋势调节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20还用于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加热功率;或,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高加热功率;或,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维持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20还用于在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之前,确定家用电器的加热模式;基于加热模式,确定第一目标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过零检测电路10、主控芯片20、功率调整器件30和温度检测电路40相互配合,使主控芯片20通过加热温度到达一目标温度时,对加热功率进行动态调节,使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并维持在另一目标温度的方案,能够实现家用电器在加热过程中的精准的温度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9,过零检测电路10包括: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开关管Q1。
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用于接入输入电压,即图9中的B点用于接入输入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是市电电压。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
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开关管Q1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工作电压,如图9所示,工作电压可以为5V,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并接地。
可选的,开关管Q1可以是三极管,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为三极管的基极,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极,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管Q1可以是MOS管。
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一端。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作为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即图9中的C点作为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即在图9中,通过开关管Q1的导通与截止,能够检测出输入电压的零点位置。其中,检测零点位置可以采用单边上升沿检测、单边下降沿检测也可以采用双边沿检测,进而在市电零点位置实现加热功率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0,过零检测电路10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4、电容C5和开关管Q2。
其中,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9串联,电阻R7的一端用于接入输入电压,即图10中的D点用于接入输入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是市电电压。电阻R9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电阻R10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还连接开关管Q2的控制端。
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以及连接开关管Q2的第一端。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12V电压。
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并通过串联的电阻R11和电阻R12连接开关管Q2的第二端。
可选的,开关管Q2可以是三极管,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三极管的基极,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为三极管的集电极。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管Q1可以是MOS管。
其中,串联的电阻R11和电阻R12之间的节点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电阻R13。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工作电压VDD。
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即图10中的E点作为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即在图10中,通过开关管Q2的导通与截止,能够检测出输入电压的零点位置。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的家用电器在制作时,需要进行EMC测试,上述图8中的功率调整器件3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ACN,但是如图11所示,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串联,并与电容C6以及压敏电阻RZ1并联,输入电压ACN直接连接到ACN1,没有连接到电容C6上,输入电压ACN没有经过电容C6,故因功率调节产生的电压波动干扰没有经过电容C6进行滤波,故而该电压波动对电网产生干扰,导致产品测试EMC不合格。
基于此,按照图12连接关系重新连接,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串联,并与电容C6以及压敏电阻RZ1并联,功率调整器件3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经过电容C6滤波后的输入电压ACN。让因功率调整器件30进行功率调节时产生的电压波动干扰经过电容C6进行滤波干净,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以满足EMC测试设计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0还包括电路板(图未示),过零检测电路、主控芯片、功率调整器件、温度检测电路和第一电容设置于电路板上;其中,输入电压对应的走线经过电容与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具体地,在电路板走线时输入电压的走线需要经过电容引脚再进入到功率调整器件30的输入引脚。让因功率调节产生的电压波动干扰经过电容进行滤波干净,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
其中,电容的容量可以根据调功档位多少进行适当调节容值大小,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因功率调功带来的干扰,满足EMC测试设计要求,还可以适当降低成本。
由此,通过将功率调整器件30的输入电压的走线经过滤波电容滤除电源线的干扰信号,则可以满足不同功率档位都符合EMC测试要求,进而使家用电器能够实现温度精准控制的功能。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家用电器130包括处理器131以及与处理器131连接的存储器132和加热模组133;其中,存储器1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3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方法:
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可以理解,处理器131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141,计算机程序14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以下方法:
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响应于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第二目标温度;其中,第一目标温度小于第二目标温度。
可以理解,计算机程序14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家用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
响应于所述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所述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
利用调节后的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比例调节所述家用电器的加热功率,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所述加热功率,并确定预设时间内加热温度趋势;
按照所述加热温度趋势调节所述加热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加热温度趋势调节所述加热功率,包括:
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上升趋势,按照第一预设比例调低所述加热功率;或,
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下降趋势,按照第二预设比例调高所述加热功率;或,
响应于加热温度趋势呈平稳趋势,维持所述加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家用电器的加热温度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家用电器的加热模式;
基于所述加热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温度。
5.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过零检测;
主控芯片,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连接;
功率调整器件,所述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加热模组;所述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三端用于连接所述主控芯片;
温度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的零点位置时,控制所述功率调整器件导通,以使所述加热模组工作;并响应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加热温度到达第一目标温度,按照预设比例调节所述功率调整器件输出的加热功率;利用调节后的所述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加热温度升高至第二目标温度,并维持在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目标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经过第一电容滤波后的所述输入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路板,所述过零检测电路、所述主控芯片、所述功率调整器件、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一电容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输入电压对应的走线经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功率调整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用于接入所述输入电压;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工作电压,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并接地;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9.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和加热模块;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20906.0A 2022-05-12 2022-05-12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84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906.0A CN117084563A (zh) 2022-05-12 2022-05-12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906.0A CN117084563A (zh) 2022-05-12 2022-05-12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4563A true CN117084563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70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0906.0A Pending CN117084563A (zh) 2022-05-12 2022-05-12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45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2080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n appliance
CN107559902A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加热烹调装置
CN106895451B (zh) 用于操作电磁炉的方法
CN111166156A (zh) 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CN113849010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和加热设备
CN111385927B (zh) 电磁加热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429474B (zh)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CN117084563A (zh) 家用电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0624B (zh) 电水壶
CN106851880A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11265103B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8261095B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加热设备
CN105388936B (zh) 一种控制煮水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40598B (zh) 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238455B1 (ko) 피가열체 특성에 따른 온도 제어를 수행하는 조리 기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2931544A (zh) 制饼机烤盘温度控制方法及制饼机
CN110859496B (zh) 真空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方法
JP4915187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4977462B (zh) 一种计算烹饪器具中的烹饪对象耗电量的设备和方法
CN113796741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炖煮控制方法
KR100199392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히터가열시간 보상방법
CN115309205B (zh) 用于烹饪电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和烹饪电器
JP466099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722782B2 (ja) フライヤー
CN111385924B (zh) 电磁加热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