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793A -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793A
CN117082793A CN202311308448.5A CN202311308448A CN117082793A CN 117082793 A CN117082793 A CN 117082793A CN 202311308448 A CN202311308448 A CN 202311308448A CN 117082793 A CN117082793 A CN 117082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plastic
laminat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8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82793B (zh
Inventor
李春阳
谭东升
刁興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84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82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塑料层、处理剂层和漆膜层,处理剂层层叠于塑料层的表面,漆膜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一侧;其中,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第一树脂的羟值≤20。该壳体不仅能够呈现仿阳极哑光或高光效果,还能够降低加工成型的成本,减少加工的加工时间。

Description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设备中的壳体通常使用铝合金作为基材,并以铝合金作为阳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使得壳体呈现哑光效果或高光效果。但是,铝合金的质地较硬,加工成型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该壳体不仅能够呈现仿阳极哑光或高光效果,还能够降低加工成型的成本,减少加工的加工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壳体包括塑料层、处理剂层和漆膜层,处理剂层层叠于塑料层的表面,漆膜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一侧;
其中,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第一树脂的羟值≤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中,使用塑料层作为基材,一方面塑料层能够通过注塑成型,避免了现有采用铝合金材质还需要对铝合金进行加工成型的问题,减少了加工的加工时间。另一方面,塑料层的强度和韧性平衡较好,能够降低壳体组装形成的电子设备的整机跌落测试变形风险。
另外,通过在塑料层上设置处理剂层,通过分子间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作用,使得处理剂层与塑料层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能够提升处理剂层与塑料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与塑料层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避免漆膜层从塑料层上脱落,进而利于提升壳体组装形成的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具体的,处理剂层中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容易与塑料层中含有的极性羰基键结合形成化学键,从而实现漆膜层与塑料层之间优异的结合力。另外,树脂的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剂层中利用分子量较高的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提供较高的范德华力,以提升处理剂层与漆膜层之间的结合力,以及处理剂层与塑料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实现漆膜层与塑料层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进而实现壳体的外观效果。此外,分子量较高的树脂通常会较硬,容易引起崩层,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一树脂的羟值≤20,使得第一树脂在具有较高范德华力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使得叠层较多的漆膜层在塑料层上的附着效果更好,从而利于实现壳体的外观效果。此外,处理剂层中硅烷偶联剂的硅氧键中含有氢键,能够与塑料层的极性羰基键形成化学键,利于进一步提升漆膜层与塑料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利于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
此外,通过在处理剂层上设置漆膜层使得壳体呈现仿阳极哑光或高光的效果,满足了壳体的外观效果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第二树脂包括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4万,在满足丙烯酸树脂的羟值提供较好韧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丙烯酸树脂提供较高的范德华力,以提升漆膜层与塑料层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利于实现壳体的外观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设有微结构,微结构设于塑料层背离处理剂层的表面,微结构为凸起或凹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宽度为1mm~1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漆膜层包括色漆层和UV面漆层,色漆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一侧,UV面漆层层叠于色漆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色漆层包括色浆和第三树脂,色浆分散于第三树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色漆层还包括铝粉,铝粉分散于第三树脂,UV面漆层包括第一光固化树脂和哑粉,哑粉分散于第一光固化树脂。通过在色漆层中添加铝粉,铝粉金属质感比较强,以利于实现壳体呈现不同的金属质感的外观效果。具体的,一方面铝粉在第三树脂中能够定向排列,可以实现壳体呈现仿阳极外观效果,一方面不同粒径和细度的铝粉具有不同的金属质感,使得壳体呈现不同的金属质感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铝粉还容易被加工成片状、球状等形状,以使得壳体呈现出不同的金属质感的外观效果,同时成本比较低。此外,铝粉还容易通过表面处理,从而容易在第三树脂中分散,进而利于提升壳体的仿阳极外观效果。并且铝粉在第三树脂中还不容易被氧化,通过铝粉、色浆和第三树脂的配合使用,使得色漆层呈现出细亮铝粉排列和颜色效果。
此外,通过在UV面漆层中添加哑粉,使得漆膜层呈现哑光的效果。同时,通过在UV面漆层中添加第一光固化树脂,使得UV面漆层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固化,一方面相较于自然风干固化的方式,利于UV面漆层快速固化成型,节省了制备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高温烘烤的方式对漆膜层造成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漆膜层还包括PU底涂层,PU底涂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色漆层层叠于PU底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PU底涂层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聚氨酯,PU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PU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通过增加设置PU底涂层,PU底涂层通过在聚氨酯中添加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在聚氨酯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使得形成的PU底涂层能够有效地遮盖塑料层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和UV底涂层,PU过渡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UV底涂层层叠于PU过渡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色漆层层叠于UV底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PU过渡层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聚氨酯,PU过渡层的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中的质量分数≤5%,UV底涂层包括第二光固化树脂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第二光固化树脂,UV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UV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第二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通过增设PU过渡层和UV底涂层,其中PU过渡层一方面用于遮盖塑料层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PU过渡层中的聚氨酯能够提供范德华力,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的质量分数小于UV底涂层中遮盖填料的质量分数,从而能够起到处理剂层与UV底涂层结合力衔接的作用。此外,UV底涂层中的遮盖填料还能够进一步遮盖塑料层的表面瑕疵,从而进一步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树脂为光固化树脂,第三树脂的官能度低于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漆膜层还包括UV底涂层和金属质感层,UV底涂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一侧,金属质感层层叠于UV底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色漆层层叠于金属质感层背离塑料层的一侧;
其中,UV底涂层包括第二光固化树脂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第二光固化树脂,UV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UV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UV面漆层包括第一光固化树脂,第二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利用UV底涂层中的遮盖填料以遮盖塑料层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UV底涂层中的光固化树脂可在光照条件下固化成型避免了高温烘烤条件对漆膜层造成的影响,同时UV底涂层还能够提升金属质感层的镀性,与金属质感层的结合力优异。此外,色漆层和UV面漆层均采用了光固化树脂,在提供外观颜色的同时还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固化成型,进一步避免了高温烘烤条件对漆膜层造成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色漆层还包括铝粉,铝粉分散于第三树脂,漆膜层还包括UV中间层,UV中间层层叠于金属质感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色漆层层叠于UV中间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
UV中间层包括第三光固化树脂,第三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采用色漆层提供细亮铝粉排列和颜色效果,同时通过在金属质感层和色漆层之间增设了UV中间层,UV中间层一方面能够采用光照条件进行固化,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金属质感层中的金属与第一色漆层中的之间结合力衔接作用,从而利于提升色漆层的附着牢度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V面漆层还包括哑粉,哑粉分散于第一光固化树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PU过渡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UV底涂层层叠于PU过渡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通过增设PU过渡层,一方面遮盖塑料层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PU过渡层中的聚氨酯能够提供范德华力,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的质量分数小于UV底涂层中遮盖填料的质量分数,从而能够起到处理剂层与UV底涂层结合力衔接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金属质感层、色浆层、树脂层和UV面漆层,PU过渡层层叠于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金属质感层层叠于PU过渡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色浆层层叠于金属质感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树脂层层叠于色浆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UV面漆层层叠于树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
PU过渡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丙烯酸树脂,PU过渡层的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中的质量分数≤5%。利用PU过渡层中的遮盖填料遮盖塑料层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以提升壳体的外观效果,同时PU过渡层还起到处理剂层与金属质感层结合力衔接的作用。另外,色浆层结合金属质感层,以实现漆膜层具有纹理、质感和颜色效果。树脂层起到了色浆层与UV面漆层之间结合力衔接的作用。此外,通过设置UV面漆层,以使得漆膜层耐划伤,提升了壳体的外观保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塑料层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侧面和倒角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塑料层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且第二表面朝向处理剂层,侧面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倒角面连接于第二表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在塑料层朝向处理剂层的第二表面与侧面之间设置倒角面,利于处理剂层和漆膜层的膜层材料沿着倒角面扩散,从而利于避免膜层材料积边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倒角面为圆弧面,倒角面的半径在0.1mm~0.5mm之间。通过将倒角面设置为圆弧面,以使得塑料层的表面呈现非直角设计,圆滑的圆弧面提升了层叠于塑料层表面的膜层材料沿着圆弧面的扩散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膜层材料积边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V面漆层包括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粒径≤200nm,且无机颗粒的分子量≤120。一方面无机颗粒用于提升UV面漆层的耐磨性,另一方面,无机颗粒的添加能够提升UV面漆层的材料的粘稠性,利于改善UV面漆层在成膜时的积边问题。此外,纳米级的无机颗粒不影响UV面漆层的透度,利于呈现漆膜层的仿阳极外观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限制无机颗粒的分子量,避免无机颗粒在光固化树脂中的沉淀,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的外观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功能器件和如上述的壳体,功能器件安装于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为转轴装饰件,功能器件为转轴机构,转轴机构安装于转轴装饰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轴装饰件中塑料层包括树脂和增强材料,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碳纤维在塑料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0%~50%;或者塑料层包括树脂和增强材料,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或晶须,增强材料在塑料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0%~7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树脂包括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醚酰亚胺和液晶聚合物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为手机中框、手机面壳、笔记本电脑的顶盖、笔记本电脑的掌托或笔记本电脑的底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中框或手机面壳中塑料层包括尼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在塑料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0%~7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
在塑料层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第一树脂的羟值≤20;
制备贴片,贴片包括离型膜和覆于离型膜上的漆膜层;
将贴片的漆膜层与处理剂层贴合,移除离型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离型膜上制备漆膜层以形成贴片,利用贴片与覆于塑料层表面的处理剂层贴合,以将漆膜层转移至塑料层上,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效率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
在塑料层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第一树脂的羟值≤20;
在处理剂层背离塑料层的表面制备漆膜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壳体为转轴装饰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中塑料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的第一种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的第二种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在第九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为可折叠手机。即,电子设备1为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手机。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和功能器件,功能器件安装于壳体。示例性的,壳体为转轴装饰件1700,功能器件可为转轴机构1500。其中,壳体的外表面可作为手机的外观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为手机,壳体为手机中框或手机面壳(A壳),或者电子设备1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壳体为笔记本电脑的A壳(顶盖)、C壳(掌托)或D壳(底盖)。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为可发生一次折叠的电子产品。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也可以为可发生多次(两次以上)折叠的电子产品。此时,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多个部分,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靠近折叠至电子设备1处于折叠状态,相邻两个部分也可相对远离展开至电子设备1处于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装置1000和显示屏3000,显示屏3000安装于壳体装置1000。具体的,壳体装置1000包括第一壳体1100、第二壳体1300、转轴机构1500和转轴装饰件1700。转轴机构1500连接于第一壳体1100和第二壳体1300之间,以实现第一壳体1100与第二壳体1300之间的转动连接。转轴装饰件1700安装于转轴机构1500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壳体1100和第二壳体1300之间。转轴装饰件1700能够遮挡转轴机构1500的内部零部件,以提高电子设备1的外观一致性和美观性。转轴装饰件1700的宽度通常较窄,示例性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宽度为D,D为1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D为1mm~5mm。
显示屏300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3100、第二显示部分3300和可弯折部分3500。第一显示部分3100安装于第一壳体1100,第二显示部分3300安装于第二壳体1300,可弯折部分3500连接于第一显示部分3100和第二显示部分3300之间,且与转轴机构1500相对设置。
第一壳体1100和第二壳体1300可通过转轴机构1500相对转动,显示屏3000能够跟随第一壳体1100、第二壳体1300和转轴机构1500运动,以实现电子设备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100相对第二壳体1300转动至相对展开,以使得电子设备1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第一显示部分3100、第二显示部分3300和可弯折部分3500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显示部分3100、第二显示部分3300和可弯折部分3500之间的夹角均为180度。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100也可相对第二壳体1300转动至相对位置,以使得电子设备1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显示部分3100与第二显示部分3300相对设置,可弯折部分3500发生弯折,第一壳体1100与第二壳体1300相对设置,转轴装饰件1700位于转轴机构1500的外侧,并作为电子设备1的外观面。
参阅图1、图3和图4,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中壳体为转轴装饰件17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中塑料层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实施例中,以壳体为转轴装饰件1700进行示例说明。其中,转轴装饰件1700包括塑料层100、处理剂层300和漆膜层500。塑料层100安装于转轴机构1500,处理剂层300层叠于塑料层100背离转轴机构1500的表面,漆膜层50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塑料层100的宽度即为转轴机构1500的宽度。示例性的,塑料层100的宽度为2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塑料层100的宽度为2mm~5mm。
具体的,塑料层100的材料包括树脂和增强材料。其中,树脂可以例举的有聚醚醚酮 (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或液晶聚合物(Li第一树脂uid Crystal Polymer,LCP)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树脂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制。增强材料可以例举的有碳纤维(Carbon Fiber,CF)、玻璃纤维(GlassFiber,GF)和晶须等。可以理解的是,增强材料的作用是增强塑料层100的强度,添加入树脂中能够增强塑料层100的强度的材料均可作为增强材料,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添加或者不添加增强材料。
示例性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塑料层100包括树脂和增强材料,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碳纤维在塑料层100中的质量分数为10%~50%。或者,转轴装饰件1700中塑料层100包括树脂和增强材料,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或晶须,增强材料在塑料层100中的质量分数为10%~70%。其中,转轴装饰件1700中塑料层100中的树脂可以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醚酰亚胺和液晶聚合物中的任一种。比如,转轴装饰件1700的塑料层100中树脂为聚醚醚酮,聚醚醚酮为芳香族结晶性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50%,形成的塑料层100的弯曲模量可达15 Gpa~22Gpa,弯曲强度可达290Mpa~310Mpa,拉伸强度可达180Mpa~210Mpa。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面壳中塑料层100包括尼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在塑料层100中的质量分数为10%~7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笔记本电脑的顶盖、笔记本电脑的掌托或笔记本电脑的底盖中塑料层100包括尼龙和晶须,晶须在塑料层100中的质量分数为10%~70%。
参阅图4,塑料层100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3、侧面105和倒角面107。其中,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3沿塑料层100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第一表面101朝向转轴机构1500,第二表面103背离转轴机构1500。侧面105连接于第一表面101朝向第二表面103的一侧,倒角面107连接于侧面105与第二表面103之间。本实施例中,倒角面107为圆弧面,倒角面107的半径在0.1mm~0.5mm之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侧面105包括第一侧表面105a和第二侧表面105b,第一侧表面105a有两个,每一第一侧表面105a均沿转轴装饰件17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侧表面105b有两个,每一第二侧表面105b均沿转轴装饰件17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侧表面105b均连接于两个第一侧表面105a之间。倒角面107包括第一倒角部分107a和第二倒角部分107b,第一倒角部分107a连接于第二表面103与第一侧表面105a之间,第一倒角部分107a的半径在0.1mm~0.5mm之间。第二倒角部分107b连接于第二表面103与第二侧表面105b之间,第二倒角部分107b的半径在0.1mm~0.5mm之间。
转轴装饰件1700设有微结构1710,微结构1710设于转轴装饰件1700朝向转轴机构1500的表面。其中,微结构1710用于适配转轴机构1500的表面,以使得转轴装饰件1700和转轴机构1500组装时配合更加紧密。示例性的,微结构1710为凹陷或凸起。本申请实施例中,微结构1710设于塑料层100的第一表面101。其中,塑料层100的强度和韧性平衡较好,能够同时满足注塑成型微结构1710的需求,又能够降低电子设备1整机跌落测试变形风险。
处理剂层300层叠于塑料层100背离微结构1710的第二表面103。具体的,处理剂层300的材料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第一树脂的羟值≤20。本实施例中,第一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4万。在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0℃,以使得丙烯酸树脂呈现出韧性好、收缩力小的优点,利于提升漆膜层500在塑料层100的附着性。本实施例中,第二树脂为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第二树脂的分子量≥1万。漆膜层500用于为转轴装饰件1700提供外观效果。示例性的,漆膜层500可呈现哑光效果或者高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使用塑料层100作为基材,一方面塑料层100能够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微结构1710,避免了现有采用铝合金材质还需要对铝合金进行加工微结构1710的问题,减少了微结构1710的加工时间,另一方面,塑料层100的强度和韧性平衡较好,降低电子设备1整机跌落测试变形风险。另外,通过在塑料层100上设置处理剂层300,通过分子间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作用,使得处理剂层300与塑料层100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能够提升处理剂层3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避免漆膜层500从塑料层100上脱落,进而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的外观效果。具体的,处理剂层300中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容易与塑料层100中含有的极性羰基键结合形成化学键,从而实现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优异的结合力。另外,树脂的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剂层300中利用分子量较高的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提供较高的范德华力,以提升处理剂层300与漆膜层500之间的结合力,以及处理剂层3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实现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进而实现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此外,分子量较高的树脂通常会较硬,容易引起崩层,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一树脂的羟值≤20,使得第一树脂在具有较高范德华力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使得叠层较多的漆膜层500在塑料层100上的附着效果更好,从而利于实现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此外,处理剂层300中硅烷偶联剂的硅氧键中含有氢键,能够与塑料层100的极性羰基键形成化学键,利于进一步提升处理剂层3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500在塑料层100上的附着效果,进而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
此外,通过在处理剂层300上设置漆膜层500使得转轴装饰件1700呈现仿阳极哑光或高光的效果,满足了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需求。
另外,处理剂层300中第一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含有的极性羟基容易与塑料层100中的极性羰基键反应形成化学键,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第二树脂包括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中极性的酯基基团,或者环氧树脂含有的环氧键上具有孤对电子,同时还具有极性键,均容易与塑料层100中的极性羰基键形成化学键,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
此外,转轴装饰件1700的宽度较窄时,塑料层100上的膜层材料容易产生积边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塑料层100朝向处理剂层300的第二表面103与侧面105之间设置倒角面107,利于处理剂层300和漆膜层500的膜层材料沿着倒角面107扩散,从而利于避免膜层材料积边的问题。另外,通过将倒角面107设置为圆弧面,以使得塑料层100的表面呈现非直角设计,圆滑的圆弧面提升了层叠于塑料层100表面的膜层材料沿着圆弧面的扩散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膜层材料积边的问题。
请参阅图5,图5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的第一种制备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转轴装饰件1700的第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100;
步骤S2、在塑料层100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在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一侧制备漆膜层500。
其中,步骤S1包括: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塑料层100注塑成型后,及时清理塑料层100的材料,以避免盛装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料筒结晶碳化,导致需要拆解料筒螺杆的问题。
步骤S2包括: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示例性的,在70℃~85℃烘烤的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以实现处理剂层300外观流平性、表干和固化。
参阅图6,图6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的第二种制备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上述转轴装饰件1700的第二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100,在塑料层100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300;
步骤S2、制备贴片,贴片包括离型膜和覆于离型膜上的漆膜层500;
步骤S3、将贴片的漆膜层500朝向处理剂层300贴合,移除离型膜;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调换。示例性的,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Terephthalate,PET)膜片或者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膜片。
其中,步骤S3中可在真空贴合设备中进行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离型膜上制备漆膜层500以形成贴片,利用贴片与覆于塑料层100表面的处理剂层300贴合,以将漆膜层500转移至塑料层100上,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效率高。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转轴装饰件1700的结构,其中,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漆膜层500呈现哑光效果,第六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的漆膜层500呈现高光效果。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第一UV面漆层20”、“UV底涂层50”、“UV中间层80”、“第二UV面漆层90”中均包含光固化树脂,光固化树脂均可在紫外光(Ultraviolet,UV)照射下固化成型。“PU底涂层30”和“PU过渡层40”中均包含聚氨酯(Polyurethane,PU)。其中,本申请中涉及的“聚氨酯”可通过羟基化合物与固化剂反应制得。羟基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丙烯酸树脂、含羟基的聚酯树脂、含羟基的环氧树脂等。固化剂包含但不限于HDI(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m-Xylylene Diisocyanate,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PDI(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IPDI(Isophorone Diisocyanate,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
参阅图7,图7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一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漆膜层500包括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第一色漆层1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第一色漆层1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UV面漆层20的厚度为10μm~25μm。其中,“UV面漆层”是指含有光固化树脂,可经紫外光(Ultraviolet,UV)固化成型的膜层。
具体的,第一色漆层10包括铝粉、色浆和第三树脂,铝粉的粒径为5μm~8μm。其中,第一色漆层10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2%~6%。色浆为纳米级色浆,色浆的平均粒径≤300nm,具有色强度高、透度好的效果。选择第三树脂时,可选择排列铝粉效果较好的树脂。示例性的,第三树脂为电镀银树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改性聚合物,分子量≥7万。
在制备第一色漆层10时,可将第三树脂与挥发性溶剂混合形成第三树脂溶液,再将铝粉和色浆与第三树脂溶液混合形成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再采用电镀的方式制备第一色漆层10。示例性的,第三树脂溶液中第三树脂的固含量可为6%~15%。其中,挥发性溶剂可以例举的有丙酮或乙酯,挥发作用强,利于第一色漆层10快速成膜,通过调整选用不同挥发速率的挥发性溶剂的种类以及挥发性溶剂在第一色漆层10中的比例,能够平衡第一色漆层10的流动性和流平性,从而能够避免第一色漆层10发生积边现象,进而能够解决在窄边塑料层100上制备第一色漆层10容易发生积边的问题。
第一UV面漆层20包括哑粉和第一光固化树脂,哑粉分散于第一光固化树脂,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为6~9。其中,哑粉的添加一方面能够使得漆膜层500呈现哑光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的粘稠度,利于改善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在成膜时积边的问题。示例性的,哑粉的平均粒径≤2μm,可结合研磨工艺形成最大粒径≤15μm的哑粉,使得第一UV面漆层20的透度更高,现高质感防阳极效果。示例性的,哑粉可以例举的有不同粒径的气相二氧化硅。
示例性的,第一光固化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为6~9,不仅能够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固化,而且对哑粉分散性较好,同时还能够满足耐划伤和硬度要求,起到保护作用效果。示例性的,第一UV面漆层20中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分子量>3000,能够有效地改善膜层材料积边的问题,进而能够解决具有狭窄宽度的转轴装饰件1700容易发生积边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备第一UV面漆层20,也可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分散于挥发性溶剂中形成原料,利用挥发性溶剂挥发作用强的优势,使得第一UV面漆层20能够快速成膜。
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在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第一色漆层10;
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覆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一UV面漆层20。
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通过在第一色漆层10中添加铝粉,通过铝粉、色浆和第三树脂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色漆层10呈现出细亮铝粉排列和颜色效果。此外,通过在第一UV面漆层20中添加哑粉,使得漆膜层500呈现哑光的效果。同时,通过在第一UV面漆层20中添加第一光固化树脂,使得第一UV面漆层20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固化,一方面相较于自然风干固化的方式,利于第一UV面漆层20快速固化成型,节省了制备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了采用高温烘烤的方式对漆膜层500造成的影响。
参阅图8,图8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还包括PU底涂层30,PU底涂层3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与第一色漆层10之间。
具体的,第二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PU底涂层30、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PU底涂层3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色漆层10层叠于PU底涂层3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12μm,PU底涂层30的厚度为3μm ~12μm,第一色漆层1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UV面漆层20的厚度为10μm~25μm。
其中,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相同。PU底涂层30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聚氨酯,遮盖填料在PU底涂层30中的质量分数为8%~25%。示例性的,遮盖填料可以例举的有哑粉、纳米级二氧化硅和滑石粉等。示例性的,遮盖填料的细度≤25μm,遮盖填料的细度越小,PU底涂层30越平整,能够降低凹凸不平的落差,利于第一色漆层10中铝粉在PU底涂层30平面上排列的外观效果,从而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
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PU底涂层3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PU底涂层30;
在PU底涂层3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第一色漆层10;
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覆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一UV面漆层20。
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增加设置了PU底涂层30,PU底涂层30通过在聚氨酯中添加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在聚氨酯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使得形成的PU底涂层30能够有效地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
参阅图9,图9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三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三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还包括PU过渡层40和UV底涂层50,PU过渡层40和UV底涂层50依次层叠于处理剂层300与第一色漆层10之间。
具体的,第三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PU过渡层40、UV底涂层50、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PU过渡层4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UV底涂层50层叠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色漆层10层叠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PU过渡层40的厚度为3μm~10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第一色漆层1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UV面漆层20的厚度为10μm~25μm。
其中,PU过渡层40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聚氨酯,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40中的质量分数≤5%。PU过渡层40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能够防止UV底涂层50向处理剂层300渗咬,同时PU过渡层40中的遮盖填料还能够起到遮盖塑料层100瑕疵的作用。本实施例中,PU过渡层40中聚氨酯的原料包括丙烯酸树脂和固化剂。其中,丙烯酸树脂为低羟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羟值为≤20,与固化剂反应快,成膜快,表干快。
UV底涂层50包括第二光固化树脂和遮盖填料,遮盖填料分散于第二光固化树脂,遮盖填料在UV底涂层50中的质量分数为8%~25%。示例性的,遮盖填料可以例举的有哑粉、纳米级二氧化硅和滑石粉等。示例性的,遮盖填料的细度≤25μm,遮盖填料的细度越小,UV底涂层50越平整,能够降低凹凸不平的落差,利于第一色漆层10中铝粉在UV底涂层50平面上排列的外观效果,从而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其中,第二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小于第一UV面漆层20中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可采用较低的固化能量进行光固化。示例性的,第二光固化树脂为聚氨酯,聚氨酯的官能度为1~5。
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PU过渡层4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PU过渡层40;
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 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第一色漆层10;
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覆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一UV面漆层20。
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增设了PU过渡层40和UV底涂层50,其中PU过渡层40一方面用于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PU过渡层40中的聚氨酯能够提供范德华力,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40的质量分数小于UV底涂层50中遮盖填料的质量分数,起到了处理剂层300与UV底涂层50结合力衔接的作用。此外,UV底涂层50中的遮盖填料还能够进一步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瑕疵,从而进一步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
参阅图10,图10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中还包括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和第二色漆层70,且第二色漆层70的成分与第一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的第一色漆层10的成分不同。
具体的,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第二色漆层70和第一UV面漆层20。UV底涂层5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色漆层70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10nm~500nm,第二色漆层7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UV面漆层20的厚度为10μm~25μm。
其中,UV底涂层50的成分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UV底涂层50的成分相同。金属质感层60用于提供金属质感。示例性的,金属质感层60包括金属材料。示例性的,可通过电镀的方式制备金属质感层60。本实施例中,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为铟,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金属质感的材料,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第二色漆层70包括第三树脂和色浆,第三树脂为光固化树脂。示例性的,色浆为纳米色浆,即色浆中颜料的颗粒为纳米尺寸。本实施例中,第三树脂的官能度为1~5。示例性的,光固化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为1~5,光固化过程中收缩力低,能够提高第二色漆层70与金属质感层60之间的结合力。
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用NCVM(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lization,真空不导电电镀)工艺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形成金属质感层60;
将第二色漆层70的材料覆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色漆层70;
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覆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一UV面漆层20。
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利用UV底涂层50中的遮盖填料以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UV底涂层50中的光固化树脂可在光照条件下固化成型避免了高温烘烤条件对漆膜层500造成的影响,同时UV底涂层50还能够提升金属质感层60的镀性,与金属质感层60的结合力优异。此外,第二色漆层70和第一UV面漆层20均采用了光固化树脂,在提供外观颜色的同时还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固化成型,进一步避免了高温烘烤条件对漆膜层500造成的影响。
此外,第一UV面漆层20中的哑粉可结合研磨工艺形成最大粒径≤15μm的哑粉,使得第一UV面漆层20的透度更高,从而能够透出金属质感层60的金属质感效果,从而提升了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
参阅图11,图11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五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五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还包括UV中间层80和第一色漆层10,同时第一色漆层10替换第四实施例的第二色漆层70。
具体的,第五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UV中间层80、第一色漆层10和第一UV面漆层20。UV底涂层5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UV中间层80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色漆层10层叠于UV中间层8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10nm~500nm,UV中间层8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色漆层10的厚度为3μm~12μm,第一UV面漆层20的厚度为10μm~25μm。
其中,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和第一UV面漆层20分别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和第一UV面漆层20的成分相同,第一色漆层1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色漆层10的成分相同。UV中间层80包括第三光固化树脂,第三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第一UV面漆层20中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示例性的,UV中间层80中第三光固化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为1~5,采用较低的固化能量即可固化。
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用NCVM(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lization,真空不导电电镀)工艺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形成金属质感层60;
在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第一色漆层10;
将第一UV面漆层20的材料覆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一UV面漆层20。
相较于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采用第一色漆层10提供细亮铝粉排列和颜色效果,同时通过在金属质感层60和第一色漆层10之间增设了UV中间层80,UV中间层80一方面能够采用光照条件进行固化,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金属质感层60中的金属与第一色漆层10中的之间结合力衔接作用,从而利于提升第一色漆层10的附着牢度性。
参阅图12,图12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四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采用第二UV面漆层90替换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一UV面漆层20。
具体的,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漆膜层500包括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第二色漆层70和第二UV面漆层90。UV底涂层5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色漆层70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UV面漆层90层叠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10nm~500nm,第二色漆层7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二UV面漆层90的厚度为10μm~25μm。
其中,第二UV面漆层90包括第一光固化树脂,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为6~9。相较于第一UV面漆层20,第二UV面漆层90中不含哑粉,呈现出高光的效果。示例性的,第一光固化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为6~9。本实施例中,第二UV面漆层90中还包括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粒径≤200nm,且无机颗粒的分子量≤120。示例性的,无机颗粒为纳米级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一方面无机颗粒用于提升第二UV面漆层90的耐磨性,另一方面,无机颗粒的添加能够提升第二UV面漆层90的材料的粘稠性,利于改善第二UV面漆层90在成膜时的积边问题。示例性的,无机颗粒在第二UV面漆层90中的质量分数<1%,在保证无机填料改善第二UV面漆层90的积边问题的同时,不影响第二UV面漆层90的透度,利于提升漆膜层500的外观效果。此外,纳米级的无机颗粒不影响第二UV面漆层90的透度,利于呈现漆膜层500的仿阳极外观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限制无机颗粒的分子量,避免使用大分子量的无机颗粒(如二氧化锆或玻璃微珠)在光固化树脂中发生沉淀,从而利于提升漆膜层500的外观效果。
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用NCVM(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lization,真空不导电电镀)工艺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形成金属质感层60;
将第二色漆层70的材料覆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色漆层70;
将第二UV面漆层90的材料覆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UV面漆层90。
相较于第四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第二UV面漆层90中不含哑粉,通过金属质感层60和第二色漆层70的颜色搭配使得转轴装饰件1700呈现出高光的效果。
参阅图13,图13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七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与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七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还包括PU过渡层40。
具体的,第七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PU过渡层40、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第二色漆层70和第二UV面漆层90。PU过渡层4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UV底涂层50层叠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色漆层70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UV面漆层90层叠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PU过渡层40的厚度为3μm~10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10nm~500nm,第二色漆层7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二UV面漆层90的厚度为10μm~25μm。其中,PU过渡层40与第三实施例的PU过渡层的成分相同。
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PU过渡层4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PU过渡层40;
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用NCVM(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lization,真空不导电电镀)工艺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形成金属质感层60;
将第二色漆层70的材料覆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色漆层70;
将第二UV面漆层90的材料覆于第二色漆层7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UV面漆层90。
相较于第六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通过增设PU过渡层40,一方面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利于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PU过渡层40中的聚氨酯能够提供范德华力,遮盖填料在PU过渡层40的质量分数小于UV底涂层50中遮盖填料的质量分数,从而能够起到处理剂层300与UV底涂层50结合力衔接的作用。
参阅图14,图14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八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区别在于,第八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采用第二UV面漆层90替换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一UV面漆层20。
具体的,第八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漆膜层500包括依次层叠的UV底涂层50、金属质感层60、UV中间层80、第一色漆层10和第二UV面漆层90。UV底涂层5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UV中间层80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色漆层10层叠于UV中间层8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一UV面漆层20层叠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3μm ~12μm,UV底涂层50的厚度为8μm~2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10nm~500nm,UV中间层80的厚度为2μm~10μm,第一色漆层10的厚度为3μm~12μm,第二UV面漆层90的厚度为10μm~25μm。其中,第二UV面漆层90与上述第六实施例中的第二UV面漆层90的成分相同。
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
步骤S2、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3、将UV底涂层50的材料覆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400mJ/cm2-8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UV底涂层50;
用NCVM(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lization,真空不导电电镀)工艺在UV底涂层5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金属质感层60的材料,形成金属质感层60;
在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电镀第一色漆层10的材料,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第一色漆层10;
将第二UV面漆层90的材料覆于第一色漆层1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55℃~65℃烘烤5分钟,然后使用800mJ/cm2-10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光固化形成第二UV面漆层90。
相较于第五实施例,第八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第二UV面漆层90中不含哑粉,通过金属质感层60和第二色漆层70的颜色搭配使得转轴装饰件1700呈现出高光的效果。
参阅图15,图15为图3所示转轴装饰件1700在第九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漆膜层500包括PU过渡层40、金属质感层60、色浆层92、树脂层93和第二UV面漆层90。PU过渡层40层叠于处理剂层30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金属质感层60层叠于PU过渡层4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色浆层92层叠于金属质感层60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树脂层93层叠于色浆层92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第二UV面漆层90层叠于树脂层93背离塑料层100的表面。其中,本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处理剂层300的厚度为5μm ~20μm,PU过渡层40的厚度为2μm~10μm,金属质感层60的厚度为20nm~500nm,色浆层92的厚度为5μm~20μm,树脂层93的厚度为3μm~15μm,第二UV面漆层90的厚度为3μm~15μm。
其中,色浆层92包括丙烯酸树脂和色浆。本实施例中,丙烯酸树脂的羟值为≤20,使得丙烯酸树脂具有较好的韧性,从而使得树脂层93和第二UV面漆层90具有更好的附着效果。树脂层93包括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为1~5,起到了色浆层92与第二UV面漆层90结合力衔接的作用,同时固化能量低,更容易成膜。第二UV面漆层90与上述第六实施例中的第二UV面漆层90的成分相同,不仅呈现出高光的效果,还起到了保护作用效果。
参阅图16,图16为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的制备流程示意图。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S1、取塑料层100的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塑料层100,塑料层100的材料的温度为400℃~450℃,模具的温度为180℃~220℃,注塑压力为2000 Mpa~2500Mpa;将处理剂层300的材料覆于塑料层100的表面,然后置于70℃~85℃烘烤10分钟~20分钟,得到处理剂层300;
步骤S2、取离型膜96,在离型膜96的表面依次层叠第二UV面漆层90、树脂层93、色浆层92、金属质感层60和PU过渡层40,制备得到贴片700;
步骤S3、将贴片700的漆膜层500朝向处理剂层300贴合,移除离型膜96。
示例性的,步骤S2中,离型膜96的材质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热塑性聚酯树脂)膜片或者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膜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离型膜96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容易脱去漆膜层500的材质,本申请对比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离型膜96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利用PU过渡层40中的遮盖填料遮盖塑料层100的表面浮纤等缺陷不良,以提升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效果,同时PU过渡层40还起到处理剂层300与金属质感层60结合力衔接的作用。另外,色浆层92结合金属质感层60,以实现漆膜层500具有纹理、质感和颜色效果。树脂层93采用低官能丙烯酸树脂,起到了色浆层92与第二UV面漆层90之间结合力衔接的作用。此外,通过设置第二UV面漆层90,以使得漆膜层500耐划伤,提升了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保护效果。
效果实施例
采用灌胶切片的方式对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进行膜厚分析和附着力性能测试,然后将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置于80℃的水中煮30分钟后,观察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膜层的附着力均≥4B,水煮后转轴装饰件1700的外观无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装饰件1700中通过设置处理剂层300,提升了漆膜层500与塑料层100之间的结合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漆膜层500中使用的光固化树脂的分子量、聚氨酯的分子量、各膜层使用的溶剂体系、哑粉含量和无机颗粒等不同参数对改善膜层积边问题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漆膜层500中不同参数对改善膜层积边问题的影响
/>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第一UV面漆层20、UV底涂层50、UV中间层80和第二UV面漆层90中使用的光固化树脂的分子量对改善膜层积边问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了分子量<1000的光固化树脂,分子量在1000~3000的光固化树脂,以及分子量>3000的光固化树脂,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分子量>3000的光固化树脂能够有效地平衡膜层的流动性和流平性,改善积边效果最佳,从而能够解决狭窄转轴装饰件1700设置漆膜层500容易出现积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PU底涂层30和PU过渡层40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对改善膜层积边问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了分子量小于4万,分子量为4万~7万,以及分子量>7万的聚氨酯树脂。实验结果显示,分子量≥4万的聚氨酯树脂均能够满足改善膜层积边的效果,其中分子量>7万的聚氨酯能够有效地平衡膜层的流动性和流平性,改善膜层积边效果最佳,从而能够解决狭窄转轴装饰件1700设置漆膜层500容易出现积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漆膜层500的各膜层中使用的溶剂体系对改善膜层积边问题的影响。具体使用了具有不同挥发速度的溶剂的各膜层的材料,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快干型的挥发性溶剂能够有效地平衡膜层的流动性和流平性,改善膜层积边的效果最佳,从而能够解决狭窄转轴装饰件1700设置漆膜层500容易出现积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哑光面漆体系中第一UV面漆层20使用的哑粉的添加量对改善第一UV面漆层20积边问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哑粉以气相二氧化硅为例,分别验证了在第一UV面漆层20中质量分数分别为3%、4%和5%的哑粉的积边改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添加哑粉能够有效地平衡第一UV面漆层20的流动性和流平性,哑粉在第一UV面漆层20中加入的比例越大,改善第一UV面漆层20的积边问题的效果越佳,从而能够解决狭窄转轴装饰件1700设置漆膜层500容易出现积边的问题。但是第一UV面漆层20中哑粉的含量越高,越影响第一UV面漆层20的光泽,可以根据实际对光泽的需求选择哑粉的添加比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研究了第六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高光面漆体系中第二UV面漆层90使用的无机颗粒对改善第二UV面漆层90积边问题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无级颗粒以纳米级二氧化硅为例,分别验证了第二UV面漆层90中质量分数分别为0.5%、1%和1.5%的无机填料的积边改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无机颗粒的添加能够有效地平衡第二UV面漆层90的流动性和流平性,从而能够解决狭窄转轴装饰件1700设置漆膜层500容易出现积边的问题。无机颗粒在第二UV面漆层90中的加入比例越大,对第二UV面漆层90中改善积边的效果越佳,但无机颗粒在第二UV面漆层90中的含量≥1%时会影响第二UV面漆层90的透度,无机颗粒在第二UV面漆层90中的质量分数<1%,能够在保证无机填料改善第二UV面漆层90的积边问题的同时,不影响第二UV面漆层90的透度,利于提升漆膜层500的外观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塑料层、处理剂层和漆膜层,所述处理剂层层叠于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漆膜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所述第一树脂的羟值≤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包括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4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设于所述塑料层背离所述处理剂层的表面,所述微结构为凸起或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宽度为1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膜层包括色漆层和UV面漆层,所述色漆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一侧,所述UV面漆层层叠于所述色漆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色漆层包括色浆和第三树脂,所述色浆分散于所述第三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层还包括铝粉,所述铝粉分散于所述第三树脂,所述UV面漆层包括第一光固化树脂和哑粉,所述哑粉分散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膜层还包括PU底涂层,所述PU底涂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色漆层层叠于所述PU底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PU底涂层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所述遮盖填料分散于所述聚氨酯,所述PU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所述PU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和UV底涂层,所述PU过渡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UV底涂层层叠于所述PU过渡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色漆层层叠于所述UV底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PU过渡层包括聚氨酯和遮盖填料,所述遮盖填料分散于所述聚氨酯,所述PU过渡层的遮盖填料在所述PU过渡层中的质量分数≤5%,所述UV底涂层包括第二光固化树脂和遮盖填料,所述遮盖填料分散于所述第二光固化树脂,所述UV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所述UV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所述第二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树脂为光固化树脂,所述漆膜层还包括UV底涂层和金属质感层,所述UV底涂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一侧,所述金属质感层层叠于所述UV底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色漆层层叠于所述金属质感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UV底涂层包括第二光固化树脂和遮盖填料,所述遮盖填料分散于所述第二光固化树脂,所述UV底涂层的遮盖填料在所述UV底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8%~25%,所述UV面漆层包括第一光固化树脂,所述第二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所述第三树脂的官能度低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层还包括铝粉,所述铝粉分散于所述第三树脂,所述漆膜层还包括UV中间层,所述UV中间层层叠于所述金属质感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色漆层层叠于所述UV中间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所述UV中间层包括第三光固化树脂,所述第三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低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的官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V面漆层还包括哑粉,所述哑粉分散于所述第一光固化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所述PU过渡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UV底涂层层叠于所述PU过渡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膜层还包括PU过渡层、金属质感层、色浆层、树脂层和UV面漆层,所述PU过渡层层叠于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金属质感层层叠于所述PU过渡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色浆层层叠于所述金属质感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树脂层层叠于所述色浆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所述UV面漆层层叠于所述树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
所述PU过渡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遮盖填料,所述遮盖填料分散于所述丙烯酸树脂,所述PU过渡层的遮盖填料在所述PU过渡层中的质量分数≤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侧面和倒角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塑料层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处理剂层,所述侧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倒角面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为圆弧面,所述倒角面的半径在0.1mm~0.5mm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V面漆层包括无机颗粒,所述无机颗粒的粒径≤200nm,且所述无机颗粒的分子量≤120。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功能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转轴装饰件,所述功能器件为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所述转轴装饰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手机中框、手机面壳、笔记本电脑的顶盖、笔记本电脑的掌托或笔记本电脑的底盖。
21.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
在所述塑料层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所述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所述第一树脂的羟值≤20;
制备贴片,所述贴片包括离型膜和覆于所述离型膜上的漆膜层;
将所述贴片的所述漆膜层与所述处理剂层贴合,移除所述离型膜。
22.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塑料层;
在所述塑料层的表面制备处理剂层,所述处理剂层包括第一树脂、第二树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均含有极性基团,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的分子量均≥1万,且所述第一树脂的羟值≤20;
在所述处理剂层背离所述塑料层的表面制备漆膜层。
CN202311308448.5A 2023-10-11 2023-10-11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7082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8448.5A CN117082793B (zh) 2023-10-11 2023-10-11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8448.5A CN117082793B (zh) 2023-10-11 2023-10-11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793A true CN117082793A (zh) 2023-11-17
CN117082793B CN117082793B (zh) 2024-03-12

Family

ID=8870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8448.5A Active CN117082793B (zh) 2023-10-11 2023-10-11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7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778A (zh) * 2012-06-29 2012-10-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良导电、高耐蚀耐指纹镀锌钢带及表面处理剂、处理方法
CN104233243A (zh) * 2013-06-10 2014-12-24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水性金属表面处理剂
CN107999361A (zh) * 2017-12-02 2018-05-08 陈来运 一种塑胶壳体的喷漆方法
CN108070104A (zh) * 2017-12-27 2018-05-25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炫闪纹理效果的塑胶壳体的加工工艺
CN10827689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镀膜涂料系统、具有金属效果涂层的塑胶件及其制备工艺
CN108297468A (zh) * 2017-12-27 2018-07-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外观质感外壳的加工方法、外壳及移动终端
CN115304973A (zh) * 2022-09-13 2022-11-0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观腐蚀型尼龙玻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778A (zh) * 2012-06-29 2012-10-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良导电、高耐蚀耐指纹镀锌钢带及表面处理剂、处理方法
CN104233243A (zh) * 2013-06-10 2014-12-24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水性金属表面处理剂
CN107999361A (zh) * 2017-12-02 2018-05-08 陈来运 一种塑胶壳体的喷漆方法
CN108070104A (zh) * 2017-12-27 2018-05-25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炫闪纹理效果的塑胶壳体的加工工艺
CN108297468A (zh) * 2017-12-27 2018-07-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外观质感外壳的加工方法、外壳及移动终端
CN108276898A (zh) * 2017-12-29 2018-07-13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镀膜涂料系统、具有金属效果涂层的塑胶件及其制备工艺
CN115304973A (zh) * 2022-09-13 2022-11-08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观腐蚀型尼龙玻纤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793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7481B1 (e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fo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CN1944528B (zh) 预浸料用环氧树脂、预浸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4561134B (zh) 一种振动耐磨专用的uv光固化面漆和耐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喷涂工艺
CN110086898B (zh) 一种移动终端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249B (zh) 一种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TW201623013A (zh)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樹脂基材及預形體
CN103052693B (zh) 油墨组合物及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装饰片
WO2020215975A1 (zh) 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板和电子设备
CN112702458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终端
CN108246586A (zh) 表面涂装工艺及板材
JP7279510B2 (ja) 成形フィルム用導電性組成物、成形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077923A (zh) 一种5g手机移印天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82793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16787A (zh) 一种uv转印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61040A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71086A (zh) 一种用于紫外光固化的有机硅烷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2448708B (zh) 用于制造复合材料人工制品的膜,该膜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该膜制造复合材料人工制品的方法
CN115055347B (zh) 一种框体的表面处理方法、框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0845908A (zh) 一种用于手机防爆膜背板黑色印刷油墨
CN108248238A (zh) 转印膜层、其制作方法及外观件
CN107088512B (zh) 一种纳米硅无机涂层的喷涂工艺
CN105981228A (zh) 安装体的制造方法和各向异性导电膜
CN114836132A (zh)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46502A (zh) 双固化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22065264A (ja) 成形フィルム、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