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6132A -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6132A
CN114836132A CN202210507918.XA CN202210507918A CN114836132A CN 114836132 A CN114836132 A CN 114836132A CN 202210507918 A CN202210507918 A CN 202210507918A CN 114836132 A CN114836132 A CN 114836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cvm
coating
portions
acrylic resi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79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6132B (zh
Inventor
卢阳军
黄巨波
孙润鹤
符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79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6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oils, fats or wax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D191/06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6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synthetic lacquers or varni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6Three layers or more
    • B05D7/57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 B05D7/576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each layer being cured, at least partially, separate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4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 C23C14/20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organic subs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2/00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涂料技术领域;该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10份~20份热塑型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多官能反应单体,1份~5份绒毛粉,3份~5份光引发剂,0.05份~0.5份流平剂,20份~30份蜡浆,20份~30份稀释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平面素材上做出闪光砂效果的NCVM面漆,解决了相关技术中NCVM工艺只能在砂面素材实现闪光砂效果,不能在平面素材上做出闪光砂效果的难题,而且本申请面漆的振动耐磨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随着手机不断的更新迭代,人们对手机外观审美越来越多元化(例如要求手机外观具有砂面效果)。
相关技术中实现砂面效果的工艺有NCVM(Non-conductive VacuumMetallization;金属不导电真空镀膜)工艺;该工艺能够在砂面素材上实现砂面效果的工艺,其不能在平面素材上形成闪光砂面效果;因此,相关技术中进一步开发了NCVM闪光砂面漆,该面漆实现NCVM金属细腻加闪光砂效果,晶体排列紧密,手感细腻,视觉冲击感很强,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平面素材上做出NCVM闪光砂面效果;但相关技术中NCVM闪光砂面漆的闪光砂面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NCVM面漆,该面漆的闪光砂面效果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CVM面漆,该面漆的闪光砂面效果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NCVM面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NCVM面漆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涂层,制备原料包括上述NCVM面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涂层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具体如下: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NCVM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10份~20份热塑型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多官能反应单体,1份~5份绒毛粉,3份~5份光引发剂,0.05份~0.5份流平剂,20份~30份蜡浆,20份~30份稀释剂
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为五官能反应单体或六官能反应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NCVM面漆技术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面漆中成膜组分主要包括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多官能反应单体。
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具有柔韧性好,对中漆咬合力好的特点,表面凹凸不平,通过喷涂可以呈现出均匀的颗粒感,塔配绒毛粉和蜡浆可以实现细腻闪光砂面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固化收缩,可以重涂。
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主要提供硬度和耐磨性,这种有机物由于官能度高,因而功能官能团数目较多,因而表现出硬度高的特点,将其用为面漆能保护喷涂的产品,从而延长涂装表面的震动耐磨。
多官能反应单体可以充分溶解和稀释面漆中添加的树脂物质,提供双键,提高漆膜双键的转换率和耐磨性,同时多官能反应单体还参与光固化反应,交联密度高,通过调整漆膜在固化时的交联程度,增进面漆的耐磨和抗划性能。
同时,若反应单体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团过低(即不选用多官能(五~六官能度)反应单体和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则会影响震动耐磨和硬度还有抗划伤。官能团过高的话,则最终形成的漆膜硬度会偏高,会影响面漆第二次涂覆的附着力。
光引发剂作用是吸收紫外光,然后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成膜物质之间的聚合、交联和接枝反应,使成膜物质在数秒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绒毛粉提供丝滑、柔软触感、绒毛以及婴儿般的肤感,添加到涂层中提供特殊的丝滑、弹性、皮肤触感,而且可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磨、耐刮擦性能,由于绒毛粉比重较轻,因此应用于涂料体系当中具有分散性好、润滑性佳、不易下沉、易于流动等优势。同时绒毛粉增加了漆膜手感,使闪光砂效果更加细腻。
蜡浆使涂料的涂面光滑,赋予涂膜较佳的耐磨性及抗划伤性能,也使颗粒立体感更强,整体呈现出来的闪光砂效果有品质感。
流平剂用于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提高漆膜润湿性。
稀释剂提高漆膜润湿流平作用。
本发明通过各制备原料之间的搭配从而使得面漆最终形成的漆膜具有优异的闪光砂面效果。
同时控制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在上述范围内,面漆所成漆膜坚韧性最佳,百格测试不会磞漆,所呈现出来的颗粒感强,超出这个范围,会影响面漆重涂后附着力,砂面也变得粗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NCVM面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组成:10份~20份热塑型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多官能反应单体,1份~5份绒毛粉,3份~5份光引发剂,0.05份~0.5份流平剂,20份~30份蜡浆,20份~30份稀释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NCVM面漆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制备原料组成:10%~20%热塑型丙烯酸树脂,10%~20%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20%多官能反应单体,1%~5%绒毛粉,3%~5%光引发剂,0.05%~0.5%流平剂,20%~30%蜡浆,20%~30%稀释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的TG值为70℃~90℃。
热塑型丙烯酸树脂的TG点太低环测(高温高湿)容易起泡,TG点太高,硬度比较高,柔韧性差,弯折容易磞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购自中山迪爱生化学,型号为ACRYDIC 56-1155或ZHL-1063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良好的对中漆的附着力,可以重涂,表面凹凸不平,通过喷涂可以呈现出均匀的颗粒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购自日本合成化学的UV-7605B或湛新化学的1290N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功能官能团数目较多,而链长相对较短,因而表现出硬度高耐磨优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为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购自沙多玛化学SR399 NS或长兴化学EM265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六官能反应单体用来提高双键转换率,提高耐磨和抗划伤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久日公司的Irgacure 184和久日公司Darocur TPO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流平剂为氟碳高分子化合物。
氟碳高分子化合物流平剂不影响重涂,不影响间层附着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流平剂选自德国BASF公司的EFKA3600和德国BASF公司EFKA3777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流平剂用于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不影响重涂,不影响层间附着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绒毛粉为聚氨酯型有机硅弹性体微米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绒毛粉的粒径在5μm~10μ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绒毛粉的比重为1g/mL~2g/mL。
绒毛粉是一种接枝聚氨酯的有机硅弹性体微米粒子,提供丝滑、柔软触感、绒毛以及婴儿般的肤感,添加到涂层中提供特殊的丝滑、弹性、皮肤触感,而且可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磨、耐刮擦性能,由于绒毛粉比重较轻,因此应用于涂料体系当中具有分散性好、润滑性佳、不易下沉、易于流动等优势,又由于绒毛粉是弹性体微球,因此研磨分散也不会破坏粉体,从而可以利用研磨机来进行分散;绒毛粉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分散,粒径更加均匀细腻,排列更加规整,立体感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绒毛粉为大日精化5070D,粒径为7μm,比重为1.2g/mL。
上述绒毛粉添加到涂层中提供特殊的丝滑、弹性、皮肤触感,立体的颗粒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蜡浆为PE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蜡浆的粒径在1μm~9μ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蜡浆的粒径优选在1μm~9μm之间,但是不局限于1μm~9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蜡浆为广州三鼎汇贸易有限公司的HI-MAT103TX,其粒径分布为1μm~9μm。
上述蜡浆可提高涂料的涂面光滑,赋予涂膜较佳的耐磨性及抗划伤性能,整体呈现出来的闪光砂效果更加强烈,也常有品质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稀释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丙二酸甲醚醋酸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NCVM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所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所述光引发剂、所述流平剂、所述绒毛粉和部分所述稀释剂混合后研磨;研磨后加入所述蜡浆和剩余部分所述稀释剂。
根据本发明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将稀释剂分批加入,从而实现了绒毛粉、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多官能反应单体的均匀分散;且一次性加入稀释剂,会导致混合体系的粘度太低,没有足够的剪切力;从而降低绒毛粉和树脂的分散效果。
通过研磨分散,使绒毛粉的粒径更加均匀细腻,排列更加规整,立体感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研磨过程中的压力为0.02Pa~0.03Pa。
在这个压力范围之内研磨,不会破坏绒毛粉表面结构,树脂(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和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均匀包裹绒毛粉,不会反粗。压力低容易反粗,压力高容易破坏绒毛粉表面结构,影响手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研磨的时间为2h~3h。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研磨在卧式研磨机中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NCVM面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所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混合后预热,再加入部分所述稀释剂分散,制得第一混合物;
S2、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光引发剂和所述流平剂分散,制得第二混合物;
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在搅拌的状态下,添加所述绒毛粉;添加完成后分散,制得第三混合物;
S4、采用卧式砂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研磨两次,时间为2h,研磨过程中的压强为0.02Pa~0.03Pa;研磨完成后,制得第四混合物;
S5、将所述蜡浆添加至所述第四混合物中分散,制得第五混合物;
S6、将剩余部分所述稀释剂添加至所述第五混合物中分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预热的时间为30min~5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部分为1/3~1/2(按体积计,占总稀释剂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1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40min~6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2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10min~15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500r/min~8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5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5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6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6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NCVM面漆在制备涂层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涂层,制备原料包括上述的NCVM面漆。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上述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表面涂覆底漆、镀膜后涂覆中漆;再在所述中漆表面进行两次涂覆所述NCVM面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涂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涂层厚度过薄则产品良率低,过厚产品弯折会磞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涂层的厚度为30μm~6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材为PC+10%GF。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漆由第一底漆和第二底漆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制备原料制备得到: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25%~35%,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5%~10%,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5%~10%,单体A:3%~8%,光引发剂A 3%~4%,流平剂A0.2%~0.8%,混合溶剂A 35%~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所述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A、所述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所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A和所述单体A混合后预热,加入部分所述混合溶剂A分散,制得混合物A;
S02、在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所述光引发剂A和所述流平剂A分散,制得混合物B;
S03、在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剩余部分混合溶剂A分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1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1中所述预热的时间为30min~5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1中所述部分为1/3~1/2(按所述混合溶剂A总体积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1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1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40min~6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2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2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10min~15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3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3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涂覆后流平,形成第一底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的流平温度为50℃~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的流平时间为5min~8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漆层的厚度为3μm~5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制备原料制备得到: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20%~30%,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10~15%,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10%,单体B:5~10%,流平剂B:0.2~0.8%,光引发剂B:3~4%,混合溶剂B:35~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将所述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B、所述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B、所述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所述单体B混合后预热,加入部分所述混合溶剂B分散,制得混合物C;
S002、在所述混合物C中加入所述光引发剂B和所述流平剂B分散,制得混合物D;
S003、在所述混合物D中加入剩余部分混合溶剂B分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1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1中所述预热的时间为30min~5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1中所述部分为1/3~1/2(按所述混合溶剂B总体积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1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1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40min~6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2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2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10min~15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3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3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涂覆在所述第一底漆层表面、流平、固化,形成第二底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的流平温度为50℃~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的流平时间为5min~8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的固化能量为700mJ/cm2~1000mJ/cm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的固化时间为10s~15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底漆层的厚度为6μm~1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镀膜为镀金属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金属膜为铟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镀膜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下:
电镀源:金属源;电镀压力:5.0×10-2Pa~7.0×10-2Pa;电镀电压分五段设置:
第一段电镀电压为170V~190V,第一段电镀时间为10s~20s;
第二段电镀电压为210V~230V,第二段电镀时间为5s~10s;
第三段电镀电压为210V~230V,第三段电镀时间为5s~10s;
第四段电镀电压为230V~250V,第四段电镀时间为20s~40s;
第五段电镀电压为230V~250V,第五段电镀时间为20s~40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金属源为铟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镀源的转速为30r/min~5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镀膜的厚度为0.4μm~0.5μm。
根据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由以下制备原料制备得到: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C:15%~25%,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C:10%~15%,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10%,丙烯酸流平剂:0.1%~0.5%,光引发剂C:1.5%~2.5%,混合溶剂C:40%~5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01、将所述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C、所述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C和所述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混合后预热,加入部分所述混合溶剂C分散,制得混合物E;
S0002、在所述混合物E中加入所述光引发剂C和所述丙烯酸流平剂分散,制得混合物F;
S0003、在所述混合物F中加入剩余部分第一混合溶剂分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1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4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1中所述预热的时间为30min~5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1中所述部分为1/3~1/2(按所述混合溶剂C总体积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1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1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40min~6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2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2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10min~15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3中所述分散的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S0003中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min~3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涂覆在所述金属膜层表面、流平、固化,形成中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的流平温度为50℃~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的流平时间为5min~8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的固化能量为400mJ/cm2~600mJ/cm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的固化时间为10s~15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漆层的厚度为6μm~1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一次涂覆在所述中漆层表面,流平、固化,得第一面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次涂覆的膜厚为18μm~24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一次涂覆后的流平温度为60℃~7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一次涂覆后的流平时间为5min~8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一次涂覆后的固化能量为600mJ/cm2~800mJ/cm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一次涂覆后的固化时间为10s~15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二次涂覆在所述第一面漆层表面,流平、固化,得第二面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次涂覆的膜厚为1μm~3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二次涂覆后的流平温度为60℃~7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二次涂覆后的流平时间为5min~8min。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二次涂覆后的固化能量为1000mJ/cm2~1200mJ/cm2
NCVM面漆第一次涂覆的固化能量低,便于第二次涂覆,如果第一次涂覆时固化能量高,则会影响面漆第二次涂覆的附着力(降低第二次涂覆后形成漆膜的附着力)。
本发明如果采用多次涂覆(涂覆次数大于2次),则最终形成的漆膜会变硬(硬度变大),附着力会变差(附着力变差),弯折也会影响(弯折性能变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面漆第二次涂覆后的固化时间为10s~15s。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上述涂层在电子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手机中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产品的表面涂覆有上述NCVM面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产品为材质为PC+10%GF平面手机中框。
本发明提供的NCVM面漆,通过二次重涂,实现NCVM金属细腻加闪光砂效果,晶体排列紧密,手感细腻,视觉冲击感很强,特别适用于手机中框,并通过3小时震动耐磨性能(行业振动耐磨标准是2小时);其中,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可提供面漆对中漆的附着力,又利于面漆重涂,塔配绒毛粉和蜡浆,呈现出砂面颗粒效果很强,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提供面漆的机械性能,比如耐磨、硬度以及抗张强度,多官能反应单体提高漆膜双键的转换率和耐磨性,对漆膜的各项性能发挥作用;绒毛粉提供特殊的丝滑、弹性、皮肤触感,颗粒立体感,蜡浆使颗粒立体感更强,整体呈现出来的闪光砂效果有品质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约”代表±2%;例如:约100,代表的含义为10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类树脂均为公知的相应树脂,本文所提到的官能为聚合物或活性单体的官能度,其中官能度是指聚合物或活性单体所含丙烯酸酯基团中不饱和双键的数目。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面漆中各制备原料的部分性能参数如下:
热塑型丙烯酸树脂:中山迪爱生化学ACRYDIC 56-1155(TG值为90℃);ZHL-1063(TG值为70℃)。
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日本合成化学的UV-7605B(粘度为800mPa.s/60℃~1400mPa.s/60℃,Mw(重均分子量)约为1100);湛新化学的1290N(粘度约为1100mPa.s/60℃,重均分子量约为1000)。
多官能反应单体:沙多玛化学SR399 NS(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五官能反应单体);长兴化学EM265(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六官能反应单体)。
光引发剂:久日公司的Irgacure 184(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久日公司DarocurT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流平剂:德国BASF公司的EFKA3600(氟碳高分子化合物);德国BASF公司EFKA3777(氟碳改性聚合物)。
绒毛粉:日本大日精化5070D,比重为1.2g/mL;粒径为7μm。
蜡浆:广州三鼎汇贸易有限公司的HI-MAT 103TX,粒径分布为1μm~9μm;
稀释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AS号为:108-65-6)的混合溶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Primer(第一底漆)由以下制备原料制备得到: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日本合成化学UV-3000B):30%,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长兴化学6071):10%,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长兴化学6145-100):8%,单体(长兴化学EM231):3%,光引发剂(久日公司Irgacure 184):3.5%,流平剂(德国BASF公司EFKA3777):0.5%,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6:4):45%。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Primer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S1、将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单体混合后,在45℃预热30min;再加入1/3体积的混合溶剂,在1000r/min转速搅拌60min,制得第一混合物;
S2、在步骤S1制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和流平剂,1500r/min转速搅拌10min,制得第二混合物;
S3、加入剩余部分的混合溶剂,在120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用400目过滤布过滤即得。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二底漆由以下制备原料制备得到: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日本合成化学UV-3000B):25%,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长兴化学6175-3):15%,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广州九维商贸6008):10%,单体(长兴化学EM223):10%,流平剂(德国BASF公司EFKA3777):0.5%,光引发剂(久日公司Irgacure 184):3.5%,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6:4):36%。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二底漆的制备方法:
S1、将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单体混合,在45℃预热30min;再加入1/3体积的混合溶剂,在1000r/min转速搅拌60min,制得第一混合物;
S2、在步骤S1制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和流平剂,1500r/min转速搅拌10min,制得第二混合物;
S3、加入剩余部分的混合溶剂,在120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用400目过滤布过滤即得。
中漆由以下制备原料制备得到: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长兴化学611B-85):25%,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长兴化学6176):15%,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湛新化学EBECRYL8210):10%,丙烯酸流平剂(BYK371):0.5%,光引发剂(久日公司Irgacure184):2.5%,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6:4):47%;
制备方法:
S1、将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溶剂型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混合后,在45℃预热30min;再加入1/3体积的混合溶剂,在1000r/min转速搅拌60min,制得第一混合物;
S2、在步骤S1制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和丙烯酸流平剂,1500r/min转速搅拌10min,制得第二混合物;
S3、加入剩余部分的混合溶剂,在120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用400目过滤布过滤即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实施例中NCVM面漆的制备原料及重量份数如下表1所示:
表1.本实施例中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31
本实施例中NCVM面漆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S1、将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多官能反应单体混合后在45℃预热30min,加入1/3体积的稀释剂,在1500r/min的转速搅拌60min,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
S2、在步骤S1中制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和流平剂,在1500r/min转速搅拌15min,搅拌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
S3、在800r/min的转速下边搅拌边在步骤S2制得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绒毛粉,等绒毛粉完全润湿后,在1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0min,搅拌均匀;制得第三混合物;
S4、将步骤S3制得的第三混合物用卧式砂磨机进行研磨两遍,时间2h,研磨的气压为0.02Pa;制得第四混合物;
S5、将蜡浆添加至步骤S4制得的第四混合物中,在1500r/min转速搅拌20min,搅拌均匀;制得第五混合物;
S6、在步骤S5制得的第五混合物中加入剩余2/3体积的稀释剂,在1500r/min转速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用400目过滤布过滤即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NCVM面漆用于制备具有闪光砂面效果的涂层。
利用本实施例中面漆制备涂层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S1、将Primer(第一底漆),喷涂于基材为PC+10%GF(含10%(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加强型聚碳酸酯(PC)塑料)手机中框上,涂装膜厚4μm±1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
S2、喷涂第二底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和10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3、在底漆层上真空镀膜。
本步骤中真空镀膜的电镀材料是铟丝,材料直径/纯度为1.0mm/99.99%,透过率为0.05~0.2,材料长度2.2cm,镀材用量/炉:34PCS,真空值6.0×10-2pa;转速为40转/分钟,第一段电镀电压为180V,时间15s,第二段电镀电压为220V,时间为8s;第三段电镀电压,电镀时间为8s,第四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为30s;第五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30s;镀膜膜厚为0.45μm±0.05μm。
S4、在金属镀层上喷涂中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60℃下流平8min和5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5、将实施例1制得的面漆第一次涂装膜厚21μm±3μm,在70℃下流平8min和8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6、将实施例1制得的面漆第二次涂装膜厚2μm±1μm,在70℃下流平8min和10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实施例中NCVM面漆的制备原料及重量份数如下表2所示:
表2.本实施例中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41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51
本实施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实施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3所示。
表3.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52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4所示。
表4.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53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61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5所示。
表5.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62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6所示。
表6.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71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7所示。
表7.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72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81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8所示。
表8.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82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NCVM面漆的各制备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如表9所示。
表9.本对比例中面漆各制备原料的重量份数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83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191
本对比例中面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面漆制备为涂层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涂层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S1、将Primer,喷涂于基材为PC+10%GF(含10%(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加强型聚碳酸酯(PC)塑料)手机中框上,涂装膜厚4μm±1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
S2、喷涂第二底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和1000mJ/cm2的能量下10秒固化。
S3、在底漆层上真空镀膜。
本步骤中真空镀膜的电镀材料是铟丝,材料直径/纯度为1.0mm/99.99%,透过率为0.05~0.2,材料长度2.2cm,镀材用量/炉:34PCS,真空值6.0×10-2pa;转速为40转/分钟,第一段电镀电压为180V,时间15s,第二段电镀电压为220V,时间为8s;第三段电镀电压,电镀时间为8s,第四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为30s;第五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30s;镀膜膜厚为0.45μm~0.05μm。
S4、在金属镀层上喷涂中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60℃下流平8min和5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5、将实施例1制得的面漆涂装膜厚25μm±2μm,在70℃下流平8min和8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对比例9
本对比例为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对比例中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对比例中涂层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S1、将Primer,喷涂于基材为PC+10%GF(含10%(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加强型聚碳酸酯(PC)塑料)手机中框上,涂装膜厚4μm±1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
S2、喷涂第二底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55℃±5℃下流平8min和10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3、在底漆层上真空镀膜。
本步骤中真空镀膜的电镀材料是铟丝,材料直径/纯度为1.0mm/99.99%,透过率为0.05~0.2,材料长度2.2cm,镀材用量/炉:34PCS,真空值6.0×10-2pa;转速为40转/分钟,第一段电镀电压为180V,时间15s,第二段电镀电压为220V,时间为8s;第三段电镀电压,电镀时间为8s,第四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为30s;第五段电镀电压为240V,时间30s。
S4、在金属镀层上喷涂中漆,涂装膜厚8μm±2μm,并在60℃下流平8min和5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5、将实施例1制得的面漆第一次涂装膜厚21μm±3μm,在70℃下流平8min和8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S6、将实施例1制得的面漆第二次涂装膜厚5μm±1μm,在70℃下流平8min和1000mJ/cm2的能量下10s固化。
测试例
实施例1和2对比例1~9制备面漆进行性能测试,使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面漆涂装的产品进行外观闪光砂效果,金属感、附着力、硬度、弯折和震动耐磨性测试对比。
1.具体的,震动耐磨测试是指在高频震动下,用具有尖锐棱角的圆锥体和三角形陶瓷粒子对涂装表面进行连续震动摩擦和冲击,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涂层无明显磨损脱落产品才算合格。
本测试例中,震动耐磨测试是通过ROSLER型震动耐磨仪(购自德国罗斯勒公司)进行测试。
震动耐磨实验具体实验步骤为:
a.准备3份RKF 10K(黄色圆锥体)和1份RKK15P(绿色棱锥体),共约15L,加入到振动摩擦设备(ROSLER)研磨槽内;
注:该物料每使用40小时更换一次(预磨6H包含在内),更换的新料用1升的水及20ml FC120在机器里研磨6小时后进行测试;清洗液FC120有效期1年;
b.测试前,用移液管吸取FC120 10ml,加水稀释到500ml,加入研磨槽内;
c.测试过程中每隔30min加水0.5L,FC120 10ml(操作同b);
d.准备整机或配重的整机,需要保证样品重量满足整机重量±15g,TP/按键/卡托等齐全;
e.样品安装在整机上,放入振动摩擦测试设备进行测试,0.5小时检查一次,测试2小时,观察样品表面磨损面积小于1平方毫米或磨破区域直径小于1毫米则判断为合格。
2.附着力: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积≥10mm2的地方划10个×10个1mm×1mm小网格(划线间距1mm,横竖各11条直线),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涂镀层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g/cm2~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络,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3.硬度:
使用三菱UNI测试铅笔,将笔芯削成长5MM的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握住铅笔使其与400目砂纸成90°角,在砂纸上持续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同一硬度值的铅笔划3次,3次为等同位置(附近位置),使用不同硬度的铅笔逐级去划(由软到硬,如知道大概硬度,可在此硬度附近选起始铅笔),直到待测面膜有刮伤为止,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尽可能把测试件剪成平面测试件,测试点应避开油漆断裂层2mm。
4.弯折测试:
使用弯折夹具,对喷涂件做120°弯折,均匀加力,顺折一次;出现片状掉漆、油膜起翘为不合格,弯折处油漆细微裂纹均匀为合格。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和2和对比例1~9面漆制得的涂层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0。
表10.本发明实施例1~2和对比例1~9面漆制得的涂层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211
Figure BDA0003638133390000221
由表10可见,实施例1和2中制备得到的面漆震动耐磨性能最优,闪光砂效果也是最优,弯折效果也是最好的。
对比例1中当制备原料中不添加绒毛粉时,其闪光砂效果相对于实施例1变得粗糙,手感变差,没有弹性和爽滑感,弯折和震动耐磨变差。
对比例2~7中当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能反应单体中某一项多于或少于10份~20份这个范围时,其闪光砂效果相对于实施例1变得粗糙,手感变差,硬度变硬,导致附着力、弯折性能、振动耐磨性能直线下降。
对比例8中闪光砂面漆只是进行一次喷涂,闪光砂效果不够细腻,没有层次和立体感。即面漆通过两次覆涂才能展现细腻的闪光砂效果。
对比例9中闪光砂面漆第二次覆涂膜厚超过3μm时,闪光砂效果变得粗糙,立体感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NCVM面漆,实现NCVM金属细腻加闪光砂效果,晶体排列紧密,手感细腻,视觉冲击感很强,特别适用于手机中框,并通过3小时震动耐磨性能(行业振动耐磨标准是2小时);其中,热塑型丙烯酸树脂可提供面漆对中漆的附着力,又利于面漆重涂,塔配绒毛粉和蜡浆,呈现出砂面颗粒效果很强,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提供面漆的机械性能,比如耐磨、硬度以及抗张强度,六官能反应单体提高漆膜双键的转换率和耐磨性,对漆膜的各项性能发挥作用;绒毛粉提供特殊的丝滑、弹性、皮肤触感,颗粒立体感,蜡浆使颗粒立体感更强,整体呈现出来的闪光砂效果有品质感。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NCVM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10份~20份热塑型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份~20份多官能反应单体,1份~5份绒毛粉,3份~5份光引发剂,0.05份~0.5份流平剂,20份~30份蜡浆,20份~30份稀释剂;
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为五官能反应单体或六官能反应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CVM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的TG值为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CVM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粉为聚氨酯型有机硅弹性体微米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NCVM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为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CVM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氟碳高分子化合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NCVM面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热塑型丙烯酸树脂、所述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多官能反应单体、所述光引发剂、所述流平剂、所述绒毛粉和部分所述稀释剂混合后研磨;研磨后加入所述蜡浆和剩余部分所述稀释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过程中的压力为0.02Pa~0.03Pa。
8.一种涂层,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NCVM面漆。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材表面涂覆底漆、镀膜后涂覆中漆;再在所述中漆表面进行两次涂覆所述NCVM面漆。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层在电子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CN202210507918.X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4836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918.XA CN11483613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918.XA CN11483613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6132A true CN114836132A (zh) 2022-08-02
CN114836132B CN114836132B (zh) 2023-06-16

Family

ID=8257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7918.XA Active CN114836132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61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0823A (zh) * 2022-12-27 2023-05-16 佩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3822A (zh) * 2013-01-23 2013-05-22 浙江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露珠效果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涂覆方法
CN110358438A (zh) * 2019-07-12 2019-10-22 江苏宏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仿阳极氧化效果色漆用uv哑光面漆及其应用
CN114350246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广东立邦长润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pc地板的多功能面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3822A (zh) * 2013-01-23 2013-05-22 浙江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露珠效果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涂覆方法
CN110358438A (zh) * 2019-07-12 2019-10-22 江苏宏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仿阳极氧化效果色漆用uv哑光面漆及其应用
CN114350246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广东立邦长润发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spc地板的多功能面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0823A (zh) * 2022-12-27 2023-05-16 佩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6132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8939B (zh) 两涂型紫外光固化涂料
JP5527753B2 (ja) 表面被覆メタリック顔料、それを含む水性塗料およびそれが塗布された塗装物
CN103031034B (zh) 一种白色面漆光固化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461A (zh) 一种超耐磨抗污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08343A (zh) 一种真空电镀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9512009B2 (en) Organic-inorganic silica particles,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hard coat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2585157B (zh) 紫外光固化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真空镀膜面涂树脂
TW200932848A (e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coating film having enhanced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fingerprint traces removability
TWI498391B (zh) 透明被覆膜形成用塗佈液及附有透明被覆膜之基材
CN102985500A (zh) 防眩涂料组合物和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沾污性的防眩涂膜
CN112703241B (zh) 双组分涂料组合物
CN110621746B (zh) 紫外线固化型涂料组合物
KR20110102753A (ko)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형 자외선 경화용 수지 조성물
CN103013324A (zh) 自修复型紫外光固化漆
TW201345979A (zh) 塗敷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以及利用該塗敷組合物的轉印薄片
CN114836132A (zh) 一种ncvm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04603A (zh)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9874A (zh) 一种电镀面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7533977A (ja) 無光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無光コーティングシート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CN112980318A (zh) 一种复板材高耐磨耐指纹哑光uv硬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72536A (zh) 一种肤感涂料组合及其应用
EP3067396A1 (en) Ultraviolet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recorded object
CN105176291B (zh) 一种高填充性高打磨性的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603A (zh) 一种pc透明注塑件高耐磨耐指纹哑光uv硬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04570B (zh) 一种耐磨哑光uv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