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0006A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0006A
CN117080006A CN202311103380.7A CN202311103380A CN117080006A CN 117080006 A CN117080006 A CN 117080006A CN 202311103380 A CN202311103380 A CN 202311103380A CN 117080006 A CN117080006 A CN 117080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assembly
rocker
elastic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3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会员
龚光辉
彭美南
邱军
刘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33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0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0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3/1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开关。该开关包括壳体、按钮、拨动组件、端子组件和缓冲释放组件;按钮盖设在壳体的开口处;拨动组件位于壳体内,拨动组件的一端与按钮相连;端子组件位于壳体内,端子组件包括弹性翘板和接线端子,弹性翘板与拨动组件的另一端相抵,以在拨动组件的驱动下摆动于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缓冲释放组件位于壳体内,且分别与拨动组件和弹性翘板相配合;开关被配置为,当弹性翘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翘板被缓冲释放组件缓冲并锁止,直至弹性翘板与接线端子接通,当弹性翘板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拨动组件触发缓冲释放组件释放弹性翘板,直至弹性翘板与接线端子断开。本公开能够减少电弧的产生。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是一种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电子器件,通过按压开关的按钮,达到使开关接通或关断电路的目的。
在相关技术中,开关主要包括按钮、过渡件和端子组件,按钮位于过渡件的顶部,能够拨动过渡件摆动,过渡件的下部作用于端子组件的翘板上。操作时,按钮被外力下压,过渡件随之摆动,摆动的过渡件进而拨动翘板,使得翘板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实现电路接通或关断。
然而,动触点与静触点在分离的瞬间会产生电弧,动触点与静触点在接触的瞬间,会因碰撞而出现轻微的分离,这也会产生电弧。电弧会对动触点与静触点造成烧蚀。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能够有效的减少电弧的产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壳体、按钮、拨动组件、端子组件和缓冲释放组件;
所述按钮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
所述拨动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可摆动地相连,所述拨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按钮相连;
所述端子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弹性翘板和接线端子,所述弹性翘板与所述拨动组件的另一端相抵,以在所述拨动组件的驱动下摆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所述缓冲释放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拨动组件和所述弹性翘板相配合;
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翘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翘板被所述缓冲释放组件缓冲并锁止,直至所述弹性翘板与所述接线端子接通,当所述弹性翘板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组件触发所述缓冲释放组件释放所述弹性翘板,直至所述弹性翘板与所述接线端子断开。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翘板包括触点端和配合端;
当所述弹性翘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缓冲释放组件与所述拨动组件接触,且与所述配合端解锁,所述触点端与所述接线端子断开;
当所述弹性翘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缓冲释放组件与所述拨动组件间隔,且与所述配合端锁止,所述触点端与所述接线端子接通。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释放组件包括导向柱和导向框;
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柱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按钮受到的外力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拨动组件相配合;
所述导向框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柱外,以在所述导向柱的驱动下朝向所述配合端移动。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框和所述导向柱之间具有导向结构;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和导向凸起,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导向框和所述导向柱中的一个处,所述导向凸起位于所述导向框和所述导向柱中的另一个处,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导向柱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凸起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框的外壁具有楔块,所述楔块的斜面倾斜于所述导向框的移动方向,所述楔块的斜面朝向所述配合端。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释放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在所述导向柱背向所述拨动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在所述导向框背向所述楔块的一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后座和压板;
所述压板封盖在所述后座的开口处,所述压板与所述拨动组件相连,所述压板具有导向孔;
所述后座的与所述压板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孔同轴;
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拨动组件相配合,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内。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座的与所述压板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垫高台,所述垫高台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导向套的高度,所述垫高台沿所述导向框的移动方向延伸;
所述导向框与所述垫高台滑动接触。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座的与所述压板相对的一内壁具有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相互间隔且平行于所述导向框的移动方向;
所述导向框可移动地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翘板的触点端和配合端之间的部位为弧形。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拨动组件包括过渡件和弹子件;
所述过渡件的一端与所述弹子件相连,所述过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相连;
所述弹子件压缩在所述过渡件和所述弹性翘板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渡件朝向所述缓冲释放组件的一面具有触发凸起;
所述触发凸起与所述缓冲释放组件相配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时,弹性翘板位于第一位置,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弹性翘板位于第二位置。在将开关由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时,操作者按压按钮,使得按钮受到按压的外力,以驱动拨动组件摆动,从而驱动弹性翘板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摆动。在弹性翘板摆动的过程中,弹性翘板被所述缓冲释放组件缓冲,使得弹性翘板以较慢的速度与所述接线端子接通,从而避免了因碰撞而出现轻微的分离,进而避免产生电弧。在将开关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时,操作者按压按钮,使得按钮受到按压的外力,以驱动拨动组件摆动。在拨动组件摆动的初始,由于缓冲释放组件对弹性翘板的锁止,所以弹性翘板暂时保持静止,并积蓄弹性势能。随着拨动组件继续摆动,拨动组件触发所述缓冲释放组件释放所述弹性翘板,使得弹性翘板能够获得一个较大的初速度,从而快速的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摆动,进而使得所述弹性翘板与所述接线端子快速断开。如此一来,有效的缩短了电弧的燃烧时间。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不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关断,从而缩短电弧的燃烧时间,还能够以较慢的速度接通,从而避免碰撞产生电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后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壳体;
110、后座;111、导向套;112、垫高台;113、导向板;120、压板;121、导向孔;
20、按钮;
30、拨动组件;
310、过渡件;311、触发凸起;320、弹子件;
40、端子组件;
410、弹性翘板;411、触点端;412、配合端;420、接线端子;421、出线端子;422、进线端子;
50、缓冲释放组件;
510、导向柱;511、导向凸起;520、导向框;521、楔块;522、导向槽;530、第一弹性件;540、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的爆炸图,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包括壳体10、按钮20、拨动组件30、端子组件40和缓冲释放组件50。
按钮20盖设在壳体10的开口处,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体10摆动。拨动组件30位于壳体10内,且与壳体10可摆动地相连,拨动组件30的一端与按钮20相连。端子组件40位于壳体10内,端子组件40包括弹性翘板410和接线端子420,弹性翘板410与拨动组件30的另一端相抵,以在拨动组件30的驱动下摆动于壳体1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缓冲释放组件50位于壳体10内,且分别与拨动组件30和弹性翘板410相配合。开关被配置为,当弹性翘板41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翘板410被缓冲释放组件50缓冲并锁止,直至弹性翘板410与接线端子420接通,当弹性翘板41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拨动组件30触发缓冲释放组件50释放弹性翘板410,直至弹性翘板410与接线端子420断开。
图2至图5均为开关的剖视图,其中图2、图3、图4为开关由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图4、图5、图2为开关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
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时,弹性翘板410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2),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弹性翘板410位于第二位置(参见图4)。
结合图2、图3、图4,在将开关由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时,操作者按压按钮20,使得按钮20受到按压的外力,以驱动拨动组件30摆动,从而驱动弹性翘板41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摆动。在弹性翘板410摆动的过程中,弹性翘板410被缓冲释放组件50缓冲,使得弹性翘板410以较慢的速度与接线端子420接通,从而避免了因碰撞而出现轻微的分离,进而避免产生电弧。
结合图4、图5、图2,在将开关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时,操作者按压按钮20,使得按钮20受到按压的外力,以驱动拨动组件30摆动。在拨动组件30摆动的初始,由于缓冲释放组件50对弹性翘板410的锁止,所以弹性翘板410暂时保持静止,并积蓄弹性势能。随着拨动组件30继续摆动,拨动组件30触发缓冲释放组件50释放弹性翘板410,使得弹性翘板410能够获得一个较大的初速度,从而快速的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摆动,进而使得弹性翘板410与接线端子420快速断开。如此一来,有效的缩短了电弧的燃烧时间。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不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关断,从而缩短电弧的燃烧时间,还能够以较慢的速度接通,从而避免碰撞产生电弧。
图6为端子组件4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20包括出线端子421和进线端子422,出线端子421用于连接出线电缆,进线端子422用于连接进线电缆。弹性翘板410的中部搭接在进线端子422上,也即进线端子422能够作为弹性翘板410摆动时的支点,且弹性翘板410始终与进线端子422电连接。当弹性翘板410通过摆动与出线端子421接触时,进线端子422和出线端子421接通,此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当弹性翘板410通过摆动与出线端子421间隔时,进线端子422和出线端子421关断,此时开关处于关断状态。
继续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翘板410包括触点端411和配合端412。当弹性翘板4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缓冲释放组件50与拨动组件30接触,且与配合端412解锁,触点端411与接线端子420断开。当弹性翘板410处于第二位置时,缓冲释放组件50与拨动组件30间隔,且与配合端412锁止,触点端411与接线端子420接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触点端411用于与出线端子421接触,配合端412用于与缓冲释放组件50相配合。配合端412与缓冲释放组件50之间的配合,主要体现于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开关由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时,缓冲释放组件50对配合端412进行缓冲。第二种是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缓冲释放组件50对配合端412进行锁止。第三种是在开关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时,缓冲释放组件50对配合端412进行解锁。
由前文可知,缓冲释放组件50,在开关实现快速关断、慢速接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下面对缓冲释放组件50做进一步的介绍。
图7为缓冲释放组件5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释放组件50包括导向柱510和导向框520。导向柱510可移动地位于壳体10内,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与按钮20受到的外力方向一致,导向柱510的一端与拨动组件30相配合。导向框520可移动地套设在导向柱510外,以在导向柱510的驱动下朝向配合端412移动。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导向柱510的一端与拨动组件30相配合,能够在拨动组件30的驱动下移动。由于导向框520套设在导向柱510外,所以导向框520能够在导向柱510的驱动下,随着导向柱510同步移动,从而使得导向框520朝向配合端412移动,或者背向配合端412移动,以起到触发配合端412的作用。
示例性的,导向框520的外壁具有楔块521,楔块521的斜面倾斜于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楔块521的斜面朝向配合端412。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楔块521的斜面用于与配合端412滑动接触,楔块521的平面用于与配合端412相抵,从而将配合端412锁止。
示例性的,缓冲释放组件5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30和第二弹性件540。第一弹性件530压缩在导向柱510背向拨动组件30的一端和壳体10的内壁之间。第二弹性件540压缩在导向框520背向楔块521的一面和壳体10的内壁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件530用于实现对于导向柱510的复位,也即等同于实现对于第二弹性件540的复位。第二弹性件540用于吸收配合端412施加的碰撞动能,实现对配合端412的缓冲。除此之外,第二弹性件540还能够使得楔块521保持对配合端412的锁止。
示例性的,第一弹性件530和第二弹性件540均为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件530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二弹性件540的移动方向与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一致。
下面对缓冲释放组件50的工作过程进行介绍。
结合图2、图3、图4,在将开关由关断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时,驱动拨动组件30摆动,并驱动弹性翘板41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摆动。随着拨动组件30的摆动,拨动组件30远离导向柱510移动,导向柱510在第一弹性件530的驱动下朝向按钮20移动,从而带动导向框520上的楔块521朝向配合端412移动,以为缓冲配合端412做准备。与此同时,弹性翘板410的配合端412摆动至楔块521的斜面处(参见图3),在第二弹性件540的作用下,楔块521对配合端412进行缓冲,使得弹性翘板410的摆动速度降低。随着拨动组件30的继续驱动,配合端412越过楔块521的斜面,使得楔块521的平面将配合端412锁止,且导向框520在第二弹性件540的作用下保持锁止,触点端411与出线端子421保持接触。
结合图4、图5、图2,在将开关由接通状态切换为关断状态时,驱动拨动组件30摆动,并驱动弹性翘板410具有一个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摆动的趋势。在拨动组件30摆动的初始,由于楔块521的平面将配合端412锁止,所以弹性翘板410暂时保持静止,并积蓄弹性势能(参见图5)。随着拨动组件30继续摆动,拨动组件30触发导向柱510背离按钮20移动,从而带动导向框520上的楔块521背向配合端412移动,使得楔块521的平面解除对于配合端412的锁止,弹性翘板410较大的初速度,从而快速的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摆动,直至触点端411与出线端子421断开。
再次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框520和导向柱510之间具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522和导向凸起511,导向槽522位于导向框520和导向柱510中的一个处,导向凸起511位于导向框520和导向柱510中的另一个处,导向槽522的延伸方向倾斜于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导向凸起511可移动地位于导向槽522内。
在一些示例中,导向槽522位于导向框520处,导向凸起511位于导向柱510处。在另一些示例中,导向槽522位于导向柱510处,导向凸起511位于导向框520处。
示例性的,导向框520的外壁具有导向槽522,导向柱510的外壁具有导向凸起511。
在按钮20至壳体10的方向上,导向槽522朝向弹性翘板410倾斜,导向槽522的倾斜方向与楔块521的斜面倾斜方向一致。在导向凸起511由按钮20至壳体10的方向移动时,导向凸起511在导向槽522的限位下,驱动导向框520背向弹性翘板410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540。反之,导向凸起511不再向导向框520施加压力,导向框520在第二弹性件540的驱动下复位。
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后座110和压板120。压板120封盖在后座110的开口处,压板120与拨动组件30相连,压板120具有导向孔121。后座110的与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导向套111,导向套111与导向孔121同轴。导向柱510的一端贯穿导向孔121并与拨动组件30相配合,导向柱51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插接在导向套111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导向孔121和导向套111,能够对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保证了导向柱510在移动时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偏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导向柱510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导向框520移动的稳定性。
图8为后座11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在本实施例中,后座110的与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垫高台112,垫高台112的高度不小于导向套111的高度,垫高台112沿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延伸,导向框520与垫高台112滑动接触。
由于导向套111是凸出于后座110的内壁的,所以为了避免导向套111与移动的导向框520之间出现干涉碰撞,在后座110的一面设置垫高台112,垫高台112与导向套111位于后座110的同一面,从而通过垫高台112将导向框520垫高,进而避免了导向套111与移动的导向框520之间出现干涉碰撞。
继续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后座110的与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两个导向板113,两个导向板113相互间隔且平行于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导向框520可移动地位于两个导向板113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导向框520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导向板113之间,能够通过两个导向板113对导向框520进行导向,从而限制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避免了导向框520在移动时出现歪斜。
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拨动组件30包括过渡件310和弹子件320。过渡件310的一端与弹子件320相连,过渡件310的另一端与按钮20相连,弹子件320压缩在过渡件310和弹性翘板410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弹子件320具有弹性,弹子件320随着过渡件310一同摆动,从而位于弹性翘板410的摆动轴线一侧或者另一侧,进而驱动弹性翘板4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示例性的,过渡件310朝向缓冲释放组件50的一面具有触发凸起311,触发凸起311与缓冲释放组件50相配合。
通过触发凸起311,能够使得过渡件310用较小的摆动行程,即可触发缓冲释放组件50,从而有利于降低按钮20的摆动形成。
示例性的,导向柱510的一端贯穿导向孔121并与触发凸起311相配合。
再次参见图6,示例性的,弹性翘板410的触点端411和配合端412之间的部位为弧形。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弹性翘板410的圆心朝向按钮20的方向布置,也即弹性翘板410的弧形凹陷处,是朝向按钮20的。如此一来,能够增大弹性翘板410在摆动时,对于弹子件320的压缩行程,使得弹子件320积蓄更多的弹性势能,有利于其驱动弹性翘板410快速的摆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按钮(20)、拨动组件(30)、端子组件(40)和缓冲释放组件(50);
所述按钮(20)盖设在所述壳体(10)的开口处,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10)摆动;
所述拨动组件(30)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壳体(10)可摆动地相连,所述拨动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按钮(20)相连;
所述端子组件(40)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端子组件(40)包括弹性翘板(410)和接线端子(420),所述弹性翘板(410)与所述拨动组件(30)的另一端相抵,以在所述拨动组件(30)的驱动下摆动于所述壳体(1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分别与所述拨动组件(30)和所述弹性翘板(410)相配合;
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当所述弹性翘板(41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翘板(410)被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缓冲并锁止,直至所述弹性翘板(410)与所述接线端子(420)接通,当所述弹性翘板(41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组件(30)触发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释放所述弹性翘板(410),直至所述弹性翘板(410)与所述接线端子(42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翘板(410)包括触点端(411)和配合端(412);
当所述弹性翘板(4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缓冲释放组件(50)与所述拨动组件(30)接触,且与所述配合端(412)解锁,所述触点端(411)与所述接线端子(420)断开;
当所述弹性翘板(4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与所述拨动组件(30)间隔,且与所述配合端(412)锁止,所述触点端(411)与所述接线端子(420)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包括导向柱(510)和导向框(520);
所述导向柱(510)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按钮(20)受到的外力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柱(510)的一端与所述拨动组件(30)相配合;
所述导向框(520)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柱(510)外,以在所述导向柱(510)的驱动下朝向所述配合端(41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520)和所述导向柱(510)之间具有导向结构;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522)和导向凸起(511),所述导向槽(522)位于所述导向框(520)和所述导向柱(510)中的一个处,所述导向凸起(511)位于所述导向框(520)和所述导向柱(510)中的另一个处,所述导向槽(522)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导向柱(510)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凸起(511)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导向槽(5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520)的外壁具有楔块(521),所述楔块(521)的斜面倾斜于所述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所述楔块(521)的斜面朝向所述配合端(4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30)和第二弹性件(540);
所述第一弹性件(530)压缩在所述导向柱(510)背向所述拨动组件(30)的一端和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件(540)压缩在所述导向框(520)背向所述楔块(521)的一面和所述壳体(10)的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后座(110)和压板(120);
所述压板(120)封盖在所述后座(110)的开口处,所述压板(120)与所述拨动组件(30)相连,所述压板(120)具有导向孔(121);
所述后座(110)的与所述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导向套(111),所述导向套(111)与所述导向孔(121)同轴;
所述导向柱(510)的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孔(121)并与所述拨动组件(30)相配合,所述导向柱(51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110)的与所述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垫高台(112),所述垫高台(11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导向套(111)的高度,所述垫高台(112)沿所述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延伸;
所述导向框(520)与所述垫高台(112)滑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110)的与所述压板(120)相对的一内壁具有两个导向板(113),两个所述导向板(113)相互间隔且平行于所述导向框(520)的移动方向;
所述导向框(520)可移动地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11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翘板(410)的触点端(411)和配合端(412)之间的部位为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30)包括过渡件(310)和弹子件(320);
所述过渡件(310)的一端与所述弹子件(320)相连,所述过渡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20)相连;
所述弹子件(320)压缩在所述过渡件(310)和所述弹性翘板(41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310)朝向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的一面具有触发凸起(311);
所述触发凸起(311)与所述缓冲释放组件(50)相配合。
CN202311103380.7A 2023-08-29 2023-08-29 开关 Pending CN117080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3380.7A CN117080006A (zh) 2023-08-29 2023-08-29 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3380.7A CN117080006A (zh) 2023-08-29 2023-08-29 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0006A true CN117080006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3380.7A Pending CN117080006A (zh) 2023-08-29 2023-08-29 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00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2668B (zh) 具有双断功能的用电开关装置
CN109950746B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5684280A (en) Device for switching an electric motor, particularly for braking an electrically operted tool
CN113452823B (zh) 电子设备
CN117080006A (zh) 开关
JP2001155585A (ja) 直流電流用スイッチ
US11456126B2 (en) Electric switch
KR0179278B1 (ko) 가정용 누전차단기의 기구부 어셈블리
TW421810B (en) See-saw switch
JP2000315437A (ja) 押釦スイッチ
CN220121714U (zh) 一种新型动片及薄型开关
CN218676967U (zh) 辅助触点结构及继电器
JP3008751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18677014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及断路器
CN220963106U (zh) 一种实用可靠的按钮开关
CN218769314U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点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
CN217822608U (zh) 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机构、断路器及配电器
CN212461479U (zh) 弹性机械轴
CN214477080U (zh) 强制分离型微动开关
CN217933635U (zh) 抗短路结构及继电器
KR20020090883A (ko) 회로 차단기의 부속 스위치 장치
CN217955786U (zh) 断路器
CN214123763U (zh) 一种电开关
KR200343549Y1 (ko) 콘센트형 누전차단기의 접촉자 어셈블리 구조
CN218730705U (zh) 用于双稳态继电器的机械操作组件和双稳态继电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