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6890A -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6890A
CN117066890A CN202311243358.2A CN202311243358A CN117066890A CN 117066890 A CN117066890 A CN 117066890A CN 202311243358 A CN202311243358 A CN 202311243358A CN 117066890 A CN117066890 A CN 11706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rotating shaft
ring
mount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33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刚红
王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go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go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go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go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33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6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6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教育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技术问题如下:不同方向的麦轮组装要使用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同时麦轮的滚子数量较多,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对滚子进行一一排列,安装效率低下,且人工排列角度易存在误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包括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上料输送带安装于工作平面上,上料输送带设置有四个,四个上料输送带分别用于输送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还包括,夹持放置机构,夹持放置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持放置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四个上料输送带呈放射状环绕至两个夹持放置机构外围,滚子上料机构,滚子上料机构通过机底板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教育机器人是用于学校等教育场所的机器人。
现有技术中,教育机器人的移动装置多为麦轮驱动,但是在麦轮组装过程中,由于麦轮滚子的方向不同,因此不同方向的麦轮组装要使用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同时麦轮的滚子数量较多,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对滚子进行一一排列,安装效率低下,且人工排列角度易存在误差,安装时需要多次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麦轮组装过程中,由于麦轮滚子的方向不同,因此不同方向的麦轮组装要使用不同的生产线来组装,同时麦轮的滚子数量较多,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对滚子进行一一排列,安装效率低下,且人工排列角度易存在误差,安装时需要多次调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包括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所述上料输送带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上料输送带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分别用于输送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
还包括,
夹持放置机构,所述夹持放置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呈放射状环绕至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外围,
滚子上料机构,所述滚子上料机构通过机底板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调节安装机构,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麦轮装配盒,所述麦轮装配盒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分为上下两个对称的圆筒,上下圆筒的内部分别开有与左旋外轮毂和右旋外轮毂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下料输送带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下料输送带位于所述麦轮装配盒的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安装机构还包括,
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动力电机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翻转轴,所述翻转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翻转轴分别固接于两个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两个所述翻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接于两个所述翻转轴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固接于所述固定环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第一电动转轴座,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的升降端,
第一伸缩驱动件,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的转轴侧部,
第二电动转轴座,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
衔接座,所述衔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转轴上,
第三电动转轴座,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衔接座的底部,
电动夹,所述电动夹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的转轴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夹包括安装板和电动夹杆,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的转轴上,所述电动夹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电动夹杆通过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润滑脂涂抹机构,所述润滑脂涂抹机构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固接于所述机底板上,
润滑脂存储罐,所述润滑脂存储罐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挤出管,所述挤出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管安装于所述润滑脂存储罐的底部,所述挤出管本体为可形变的材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方向调整组件,所述方向调整组件包括,
第三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第二驱动电机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的升降端,
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上,
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环上,所述第二转动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
调整拨杆,所述调整拨杆为“T”形,所述调整拨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整拨杆等距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内环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子上料机构包括,
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安装于所述机底板上,所述入料斗的底板朝向所述麦轮装配盒的方向倾斜,所述入料斗的底板上安装有振动模块,
下料舱,所述下料舱安装于所述入料斗顶部,所述下料舱的右侧底部设置有一个出口,允许一个滚子通过,
斜向输送带,所述斜向输送带安装于所述机底板上,所述斜向输送带较高的一侧位于所述下料舱的出口下方,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斜向输送带的支架上,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斜向输送带的上表面上方,并不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子上料机构还包括,
拦截筒,所述拦截筒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板,
衔接台,所述衔接台固接于所述拦截筒靠近所述斜向输送带的一侧,所述衔接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斜向输送带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滚子定位机构,所述滚子定位机构包括,
衔接架,所述衔接架安装于所述机底板上,
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轨安装于所述衔接架上,
电动滑座,所述电动滑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座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轨上,
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座上,
第一驱动电机盒,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升降端,
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上,
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
内盘,所述内盘通过若干个固定杆固接于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侧,所述内盘与所述第一转动环之间形成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滚子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子夹包括,
第四电动转轴座,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环面和所述内盘的外环面,
微型伸缩杆,所述微型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的转轴上,
弧形夹杆,所述弧形夹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夹杆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的伸缩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在麦轮进行组装时,首先将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依次放置到四个上料输送带上进行输送,然后根据需要组装的麦轮的方向来控制麦轮装配盒转动,使待组装方向的圆筒转动至朝上的位置,然后夹持放置机构将外轮毂夹持并涂抹润滑脂,然后经过另一个夹持放置机构的转接,将外轮毂放置到麦轮装配盒中的凹槽内,然后再通过夹持放置机构将另外两个上料输送带上的减震圈和减震圈支架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此时再通过滚子上料机构将滚子上料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实现滚子的装配,最后再通过夹持放置机构将内轮毂夹持装配至外轮毂和滚子上,并通过螺丝机件固定螺丝上紧,由此实现麦轮的自动化装配;在装配过程中,会存在不同方向的麦轮,左旋麦轮和右旋麦轮,针对不同方向的麦轮,只需控制麦轮装配盒上下翻转即可,由此提高了麦轮装配的可调节性,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调节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夹持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滚子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滚子上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滚子定位机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滚子定位机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种滚子定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润滑脂涂抹机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润滑脂涂抹机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二安装环、第二转动环和调整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输送带;2、下料输送带;3、第一安装架;4、动力电机;5、翻转轴;6、固定环;7、麦轮装配盒;8、第一升降驱动件;9、第一电动转轴座;10、第一伸缩驱动件;11、第二电动转轴座;12、衔接座;13、第三电动转轴座;14、安装板;15、电动夹杆;16、机底板;17、入料斗;18、下料舱;19、斜向输送带;20、限位板;21、拦截筒;22、衔接台;23、衔接架;24、电动滑轨;25、电动滑座;26、第二升降驱动件;27、第一驱动电机盒;28、第一安装环;29、第一转动环;30、固定杆;31、内盘;32、第四电动转轴座;33、微型伸缩杆;34、弧形夹杆;35、机架;36、润滑脂存储罐;37、挤出管;38、第三升降驱动件;39、第二驱动电机盒;40、第二安装环;41、第二转动环;42、调整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包括上料输送带1、螺丝机和下料输送带2,所述上料输送带1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上料输送带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1分别用于输送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
还包括,
夹持放置机构,所述夹持放置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1呈放射状环绕至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外围,
滚子上料机构,所述滚子上料机构通过机底板16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调节安装机构,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麦轮装配盒7,所述麦轮装配盒7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7分为上下两个对称的圆筒,上下圆筒的内部分别开有与左旋外轮毂和右旋外轮毂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下料输送带2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下料输送带2位于所述麦轮装配盒7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在麦轮进行组装时,首先将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依次放置到四个上料输送带1上进行输送,然后根据需要组装的麦轮的方向来控制麦轮装配盒7转动,使待组装方向的圆筒转动至朝上的位置,然后夹持放置机构将外轮毂夹持并涂抹润滑脂,然后经过另一个夹持放置机构的转接,将外轮毂放置到麦轮装配盒7中的凹槽内,然后再通过夹持放置机构将另外两个上料输送带1上的减震圈和减震圈支架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此时再通过滚子上料机构将滚子上料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实现滚子的装配,最后再通过夹持放置机构将内轮毂夹持装配至外轮毂和滚子上,并通过螺丝机件固定螺丝上紧,由此实现麦轮的自动化装配;在装配过程中,会存在不同方向的麦轮,左旋麦轮和右旋麦轮,针对不同方向的麦轮,只需控制麦轮装配盒7上下翻转即可,由此提高了麦轮装配的可调节性,提高了装配效率。
所述调节安装机构还包括,
动力电机4,所述动力电机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动力电机4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上,
翻转轴5,所述翻转轴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翻转轴5分别固接于两个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两个所述翻转轴5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上,
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固接于两个所述翻转轴5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7固接于所述固定环6内。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动力电机4带动翻转轴5进行转动,然后翻转轴5带动固定环6进行转动,使得固定环6带动麦轮装配盒7实现上下翻转,由此可对不同方向的麦轮进行装配。
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驱动件8,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8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第一电动转轴座9,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9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8的升降端,
第一伸缩驱动件10,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10安装于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9的转轴侧部,
第二电动转轴座11,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11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10的伸缩端,
衔接座12,所述衔接座12安装于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11转轴上,
第三电动转轴座13,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安装于所述衔接座12的底部,
电动夹,所述电动夹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的转轴上。
所述电动夹包括安装板14和电动夹杆15,所述安装板14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的转轴上,所述电动夹杆1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电动夹杆15通过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驱动件8可带动电动夹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第一电动转轴座9可带动电动夹实现水平方向的摆动位置调整,第一伸缩驱动件10可以带动电动夹实现水平的移动,第二电动转轴座11可以带动电动夹实现上下翻转,第三电动转轴座13可带动电动夹实现水平方向的调整,电动夹杆15在夹持时可以向中心靠拢将物件夹起。
实施例2
在第1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2-14所示,还包括润滑脂涂抹机构,所述润滑脂涂抹机构包括,
机架35,所述机架35固接于所述机底板16上,
润滑脂存储罐36,所述润滑脂存储罐36安装于所述机架35上,
挤出管37,所述挤出管37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管37安装于所述润滑脂存储罐36的底部,所述挤出管37本体为可形变的材质。
还包括方向调整组件,所述方向调整组件包括,
第三升降驱动件38,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安装于所述机架35上,
第二驱动电机盒3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的升降端,
第二安装环40,所述第二安装环40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上,
第二转动环41,所述第二转动环4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环40上,所述第二转动环4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
调整拨杆42,所述调整拨杆42为“T”形,所述调整拨杆4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整拨杆42等距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环41的内环面上。
本实施例中,在外轮毂和内轮毂安装之前,需要在轴孔底部涂抹润滑脂,首先第三升降驱动件38带动第二驱动电机盒39和第二安装环40向上运动,使得调整拨杆42运动至相邻的挤出管37之间的缝隙中,由于外轮毂和内轮毂的轴孔为倾斜方向,同时左旋轮毂和右旋轮毂的轴孔倾斜方向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方向的轮毂,可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盒39带动第二转动环41在第二安装环40上转动,第二转动环41带动调整拨杆42进行转动,然后调整拨杆42转动会拨动挤出管37,进而每个挤出管37被一个调整拨杆42拨动,进而实现了所有的挤出管37的拨动,挤出管37在被拨动后发生形变,挤出管37底部的出料口转向斜下方,实现了挤出管37基础方向的调整;
在上料输送带1将外轮毂输送的过程中,外轮毂处于轴孔朝下的状态,然后被电动夹夹起,电动夹带动外轮毂向上翻转,变成轴孔朝上的状态,然后电动夹带动外轮毂运动至挤出管37下方,使得一圈斜向上的轴孔与斜向下的挤出管37一一对应,然后电动夹带动外轮毂向上运动,使得外轮毂靠近挤出管37,直至挤出管37的底部的出料口插入至轴孔中,挤出管37将润滑脂挤出,同时电动夹带动外轮毂微微转动,使得挤出管37的出料口可以斜向继续深入至轴孔的内部,保证了轴孔内的润滑脂均匀涂抹的效果,在外轮毂涂抹完成后离开挤出管37,轴孔朝上,此时控制另一个夹持放置机构中的电动夹从上向下将外轮毂夹持,第一个从下向上夹持的电动夹离开,进而将外轮毂放置到麦轮装配盒7中,实现了外轮毂的自动放置;对于内轮毂,则初始状态是轴孔朝下,只需使用一个电动夹夹持翻转后涂上润滑脂,然后再翻转至轴孔朝下的位置即可装配,而减震圈和减震圈支架则直接夹持插入装配即可;
对于不同方向的麦轮,可控制第二转动环41和调整拨杆42正向或反向转动,可带动挤出管37的出料口朝不同方向倾斜,实现对不同方向的轮毂的适应性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优化了装配流程。
实施例3
在第2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11所示,所述滚子上料机构包括,
入料斗17,所述入料斗17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所述入料斗17的底板朝向所述麦轮装配盒7的方向倾斜,所述入料斗17的底板上安装有振动模块,
下料舱18,所述下料舱18安装于所述入料斗17顶部,所述下料舱18的右侧底部设置有一个出口,允许一个滚子通过,
斜向输送带19,所述斜向输送带19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所述斜向输送带19较高的一侧位于所述下料舱18的出口下方,
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20安装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支架上,所述限位板20位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上表面上方,并不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20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所述滚子上料机构还包括,
拦截筒21,所述拦截筒21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板20,
衔接台22,所述衔接台22固接于所述拦截筒21靠近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一侧,所述衔接台22的上表面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上表面齐平。
还包括滚子定位机构,所述滚子定位机构包括,
衔接架23,所述衔接架23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
电动滑轨24,所述电动滑轨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轨24安装于所述衔接架23上,
电动滑座25,所述电动滑座2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座25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轨24上,
第二升降驱动件26,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座25上,
第一驱动电机盒2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的升降端,
第一安装环28,所述第一安装环28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上,
第一转动环29,所述第一转动环29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环28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环2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
内盘31,所述内盘31通过若干个固定杆30固接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9的内侧,所述内盘31与所述第一转动环29之间形成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滚子夹。
所述滚子夹包括,
第四电动转轴座32,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9的内环面和所述内盘31的外环面,
微型伸缩杆33,所述微型伸缩杆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33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的转轴上,
弧形夹杆34,所述弧形夹杆3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夹杆34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33的伸缩端。
本实施例中,将外轮毂放置到麦轮装配盒7中的凹槽内,然后再通过夹持放置机构将另外两个上料输送带1上的减震圈和减震圈支架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此时再通过滚子上料机构将滚子上料插入至外轮毂的孔位中;
初始状态下电动滑座25位于电动滑轨24上靠近拦截筒21的一侧,此时滚子夹位于拦截筒21的正下方,然后将批量的滚子加入到入料斗17中,然后入料斗17振动,滚子沿着入料斗17的倾斜底板,逐渐向下料舱18的出口运动,由于出口的口径限制,使得滚子逐个排列从出口中滑出,然后运动至斜向输送带19上,斜向输送带19对滚子进行输送,同时两侧的限位板20对滚子进行限位,使得滚子以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运动至拦截筒21,被拦截筒21拦截,然后沿着拦截筒21竖直向下运动插入至下方的滚子夹中,即此时微型伸缩杆33伸长带动弧形夹杆34相互靠近将滚子夹紧,然后第一驱动电机盒27带动第一转动环29转动,进而第一转动环29带动滚子夹转动,使得下一个滚子夹运动至拦截筒21下方,然后滚子依次被夹持固定至一周的滚子夹中,在滚子上料完成后,下料舱18出口处的闸门关闭停止下料,然后电动滑座25在电动滑轨24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安装环28运动至麦轮装配盒7正上方;
同时内轮毂润滑脂涂抹完毕,控制第二升降驱动件26收缩,然后第二升降驱动件26带动滚子夹向下运动,带动滚子向下运动,直至滚子运动至麦轮装配盒7中外轮毂的轴孔上方,此时滚子需要转动调向;
滚子调向可采用第四电动转轴座32带动弧形夹杆34转动,即两个弧形夹杆34转动带动其之间的滚子转动倾斜,即所有的滚子完成转动调向;
滚子调向可采用另一种形式,即第三升降驱动件38带动调整拨杆42向下运动至滚子之间,然后控制调整拨杆42转动,即可采用同样的拨动方式带动滚子进行转动调向;
滚子调向完成后,此时所有的滚子需要斜向下插入至轴孔中,控制电动夹运动,带动内轮毂运动至所有的滚子上方,由于内轮毂的轴孔是斜向的,因此电动夹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使得滚子的上端插入至内轮毂的轴孔中,待插入完成后,此时电动夹开始缓慢旋转并下降,即通过其斜向的轴孔将弧形夹杆34之间的滚子斜向下推动,同时微型伸缩杆33缓慢收缩带动弧形夹杆34逐渐松开滚子,进而通过内轮毂将滚子从滚子夹中斜向下推出至外轮毂的轴孔中,实现了滚子的批量自动插入,然后内轮毂向上离开滚子,弧形夹杆34也离开滚子,最后再通过电动夹将内轮毂夹持装配至外轮毂和滚子上,并通过螺丝机件固定螺丝上紧,由此实现麦轮的自动化装配,实现了麦轮滚子的批量调向和批量插入。
麦轮装配完成后,控制麦轮装配盒7翻转,将装配完成的麦轮放置到下料输送带2上传送离开。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包括上料输送带(1)和下料输送带(2),所述上料输送带(1)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上料输送带(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1)分别用于输送外轮毂、减震圈、减震圈支架和内轮毂,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放置机构,所述夹持放置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四个所述上料输送带(1)呈放射状环绕至两个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外围,
滚子上料机构,所述滚子上料机构通过机底板(16)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调节安装机构,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所述调节安装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3),所述第一安装架(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麦轮装配盒(7),所述麦轮装配盒(7)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7)分为上下两个对称的圆筒,上下圆筒的内部分别开有与左旋外轮毂和右旋外轮毂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下料输送带(2)安装于工作平面上,所述下料输送带(2)位于所述麦轮装配盒(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安装机构还包括,
动力电机(4),所述动力电机(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动力电机(4)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上,
翻转轴(5),所述翻转轴(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翻转轴(5)分别固接于两个所述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两个所述翻转轴(5)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3)上,
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固接于两个所述翻转轴(5)之间,所述麦轮装配盒(7)固接于所述固定环(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放置机构包括,
第一升降驱动件(8),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8)安装于工作平面上,
第一电动转轴座(9),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9)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8)的升降端,
第一伸缩驱动件(10),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10)安装于所述第一电动转轴座(9)的转轴侧部,
第二电动转轴座(11),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11)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10)的伸缩端,
衔接座(12),所述衔接座(12)安装于所述第二电动转轴座(11)转轴上,
第三电动转轴座(13),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安装于所述衔接座(12)的底部,
电动夹,所述电动夹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的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夹包括安装板(14)和电动夹杆(15),所述安装板(14)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转轴座(13)的转轴上,所述电动夹杆(1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电动夹杆(15)通过电动转轴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脂涂抹机构,所述润滑脂涂抹机构包括,
机架(35),所述机架(35)固接于所述机底板(16)上,
润滑脂存储罐(36),所述润滑脂存储罐(36)安装于所述机架(35)上,
挤出管(37),所述挤出管(37)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挤出管(37)安装于所述润滑脂存储罐(36)的底部,所述挤出管(37)本体为可形变的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向调整组件,所述方向调整组件包括,
第三升降驱动件(38),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安装于所述机架(35)上,
第二驱动电机盒(3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8)的升降端,
第二安装环(40),所述第二安装环(40)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上,
第二转动环(41),所述第二转动环(4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环(40)上,所述第二转动环(4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盒(39),
调整拨杆(42),所述调整拨杆(42)为“T”形,所述调整拨杆(4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整拨杆(42)等距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环(41)的内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上料机构包括,
入料斗(17),所述入料斗(17)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所述入料斗(17)的底板朝向所述麦轮装配盒(7)的方向倾斜,所述入料斗(17)的底板上安装有振动模块,
下料舱(18),所述下料舱(18)安装于所述入料斗(17)顶部,所述下料舱(18)的右侧底部设置有一个出口,允许一个滚子通过,
斜向输送带(19),所述斜向输送带(19)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所述斜向输送带(19)较高的一侧位于所述下料舱(18)的出口下方,
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20)安装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支架上,所述限位板(20)位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上表面上方,并不接触,两个所述限位板(20)之间的间距由上到下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上料机构还包括,
拦截筒(21),所述拦截筒(21)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板(20),
衔接台(22),所述衔接台(22)固接于所述拦截筒(21)靠近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一侧,所述衔接台(22)的上表面与所述斜向输送带(19)的上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子定位机构,所述滚子定位机构包括,
衔接架(23),所述衔接架(23)安装于所述机底板(16)上,
电动滑轨(24),所述电动滑轨(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轨(24)安装于所述衔接架(23)上,
电动滑座(25),所述电动滑座(2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滑座(25)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轨(24)上,
第二升降驱动件(26),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电动滑座(25)上,
第一驱动电机盒(2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26)的升降端,
第一安装环(28),所述第一安装环(28)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上,
第一转动环(29),所述第一转动环(29)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环(28)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环(2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盒(27),
内盘(31),所述内盘(31)通过若干个固定杆(30)固接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9)的内侧,所述内盘(31)与所述第一转动环(29)之间形成环形间隔,环形间隔内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滚子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夹包括,
第四电动转轴座(32),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9)的内环面和所述内盘(31)的外环面,
微型伸缩杆(33),所述微型伸缩杆(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33)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电动转轴座(32)的转轴上,
弧形夹杆(34),所述弧形夹杆(3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夹杆(34)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微型伸缩杆(33)的伸缩端。
CN202311243358.2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Pending CN117066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3358.2A CN11706689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3358.2A CN11706689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6890A true CN117066890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2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3358.2A Pending CN117066890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68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4104A (zh) * 2024-02-22 2024-03-26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化焊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54104A (zh) * 2024-02-22 2024-03-26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化焊接装置
CN117754104B (zh) * 2024-02-22 2024-04-30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化焊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66890A (zh) 一种教育机器人组件装配设备
CN106733429A (zh) 点胶贴合机
CN208683976U (zh) 一种倒料车
CN111054570B (zh) 一种木板自动上胶机
CN216863595U (zh) 一种自动封装油漆桶盖的装置
CN114378571B (zh) 一种铰链自动装配机
CN112793832A (zh) 一种紧固件自动化套网工艺
CN114769928A (zh) 一种除尘框架的自动组装机
CN115108252A (zh) 一种防粘料带式输送机及其防粘控制系统
CN211305471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组装装置
CN115464354B (zh) 一种行星齿轮自动组装设备
CN210188958U (zh) 端子与密封圈高效组装机构
CN214816295U (zh) Ptc空调加热管装配生产线
CN112777312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的工厂自动化用快速搬运装置
CN215547335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用垫圈打磨设备
CN214778977U (zh) 一种全自动可旋转翻转的纸箱送料机
CN215695406U (zh) 一种扬声器生产用自动涂胶装置
CN214494852U (zh) 一种智能型移载输送线
CN211759240U (zh) 一种组合式随动前接料装置
CN113182802A (zh) Ptc空调加热管装配生产线
CN208116582U (zh) 一种编码器全自动组装机
CN112810887A (zh) 一种紧固件自动化套网设备
CN209736932U (zh) 一种液压挡轮空心轴的堆焊机构
CN113501268A (zh) 车载式菌菇培养基运送上料机及其上料方法
CN112810876A (zh) 一种紧固件自动化套网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