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3652A -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3652A
CN117063652A CN202311177817.1A CN202311177817A CN117063652A CN 117063652 A CN117063652 A CN 117063652A CN 202311177817 A CN202311177817 A CN 202311177817A CN 117063652 A CN117063652 A CN 117063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roller
soil
hopper
distributing hopper
s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78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勤朋
权燕
罗中伟
炊玉波
李娜
王永庆
汤振兴
李强
唐洁芳
杨琳
罗延龙
王海涛
巩倩
王莹洲
伍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oh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oh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oh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oh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778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3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3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3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7/00Machines for lifting and treating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包括主机壳、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筛辊机构安装于主机壳的进料口中,振动斗机构安装于筛辊机构的下侧;筛辊机构包括两个筛辊本体和第一电机,两个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第一电机分别与两个筛辊本体传动连接,两个筛辊本体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两个筛辊本体均为内部中空、表面开有网孔的筒体结构,笼式框架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径向辐条;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和第二电机,分料斗的一端与主机壳铰接连接,第二电机与分料斗之间连接有凸轮连杆结构,以带动分料斗颠簸运动;分料斗设有第一排渣口、第二排渣口和土壤出料口,土壤出料口活动安装有出料挡板。

Description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绿化对于人居环境起到了显著提升作用。城市绿化工程通常是在建筑完工后开始实施的,由于施工现场残留有混凝土、干砂浆、石膏等建筑垃圾,若直接填埋现场废土会影响树木花草的正常生长,导致绿化成活率低。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125342U、授权公告日为2022.12.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土壤翻耕机,具体公开了土壤翻耕机包括机架、机架一端设置有土壤通管,机架内靠近土壤通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运输带,第一运输带背离土壤通管的一端连通有松土装置,松土装置背离第一运输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运输带,第二运输带背离松土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组件;分离组件下方设置有出料管。其中,松土装置会将土壤进行螺旋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将泥土中原本较大的泥块打散,分离组件会对土壤及土壤内部夹杂的石块和垃圾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的园林绿化土壤翻耕机设计有分离筒,土料进入分离筒内,转动产生离心力,使细小的泥土通过分离筒上的散泥通槽脱离出分离筒内部,而石块和垃圾等杂料则会继续留在分离筒内。
但是,采用转动分离筒的分离方式,只能将体积大小不同的细土和块体分开,难以有效地分离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废渣等,这类碎渣料混入种植土会持续释放有害成分,影响了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另外,若建筑废土中含有较多的混凝土和干砂浆,则需要频繁地关闭电机来清理分离筒中积攒的垃圾,多次停机清理会导致土壤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解决了难以有效地分离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废渣等,这类碎渣料混入种植土会持续释放有害成分,影响了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另外,若建筑废土中含有较多的混凝土和干砂浆,则需要频繁地关闭电机来清理分离筒中积攒的垃圾,导致土壤处理效率低。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包括主机壳、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所述主机壳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筛辊机构安装于所述进料口的内部,所述振动斗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中且位于所述筛辊机构的下侧;
所述筛辊机构包括两个筛辊本体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筛辊本体转动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中,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筛辊本体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
两个所述筛辊本体均为内部中空、表面开有网孔的筒体结构,所述筛辊本体的内部设有笼式框架,所述笼式框架的外侧包覆有筒形筛网;所述笼式框架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径向辐条,多个所述径向辐条关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隔分布;
所述主机壳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侧,以供所述筛辊本体表面的块状体经过所述刮料板排出;
所述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和第二电机,所述分料斗的一端与所述主机壳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分料斗之间连接有凸轮连杆结构,以带动所述分料斗颠簸运动;
所述分料斗对应铰接轴线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分料斗远离铰接轴线的一侧构成第二排渣口,所述分料斗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土壤出料口,所述土壤出料口活动安装有出料挡板。
优选的,所述主机壳为长方形壳体,两个所述筛辊本体平行于所述主机壳的宽边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分料斗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主机壳的长边方向设置,且所述分料斗的铰接轴线位于所述筛辊本体的下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笼式框架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包括固定相连的轴向筋和环向筋,所述轴向筋平行于所述笼式框架的中心轴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轴向筋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所述环向筋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轴向筋之间,且多个所述环向筋沿所述笼式框架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径向辐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轴向筋和所述环向筋的交点处。
优选的,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凸轮和连杆,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止转连接,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分料斗和所述凸轮的偏心点之间,且所述连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分料斗包括底板、后挡板和两个三角形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形成夹角,两个所述三角形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
所述分料斗的夹角部与所述主机壳之间连接有铰接轴,所述底板布置于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渣口开设于所述后挡板的靠下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所述三角形侧板均为钝角三角形侧板,所述钝角介于95°至130°之间的任意角度;
所述分料斗具有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所述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α,在下极限位置时α≤-15°;所述后挡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β,在上极限位置时β≥+30°。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在所述分料斗的颠簸运动过程中,所述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5°≤α≤+15°,所述后挡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5°≤β≤+65°。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两个导料板,两个所述导料板分别位于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外侧,所述导料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导料板的下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径向辐条之间的间隙量为10mm至5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优选的,所述刮料板设置于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的下侧,所述刮料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隙配合,且所述刮料板与所述筛辊本体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5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刮料板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径向辐条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刮料板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刮料导槽。
利用上述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固定于建筑废土附近的平整地面上,取少量建筑废土倒入进料口中试验分离效果;
S2、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有土壤排出,则调小分料斗的颠簸幅度;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的排渣量不足,则调大分料斗的颠簸幅度,直至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清除分料斗中的试验废土;
S3、启动设备,向进料口中倒入小于进料口容量的建筑废土,通过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分离出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关闭设备,打开出料挡板使土壤落入接料斗;
S4、重复步骤S3,直至将建筑废土全部分离完毕;
S5、若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中残留有土壤,或者,若分离后的土壤中残留有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则启动设备进行二次分离,以完全分离出土壤成分,即完成从建筑废土到种植土壤的改良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植土壤改良装置采用了主机壳、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的设计形式,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均安装于主机壳的内部,振动斗机构位于筛辊机构的下侧,将建筑废土倒入主机壳的进料口中,先经过筛辊机构分离大块垃圾,使小块土壤和碎渣落入筛辊机构以下的振动斗机构,然后通过振动斗机构对土壤和各种碎渣进行二次分拣处理。由于筛辊机构的两个筛辊本体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即两个筛辊本体对应间隔处的转动方向为自下至上,对下落过程中的建筑废土产生了逆向搅动的作用,利用筛辊本体的径向辐条的旋转运动,可将大块粘结的土壤或砂浆块打散破碎,以便于高效地分拣出松散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废渣。
其中,筛辊本体的逆向转动可带动大块垃圾、土壤及其它碎渣沿筛辊本体的表面发生翻滚,大块垃圾无法通过筒形筛网落下,则被分离至进料口的上侧或者运动筛辊本体的外侧;运动至筛辊本体外侧的块体垃圾会与刮料板发生刮擦,将筛辊本体上的块体垃圾全部分离下来。而小块土壤和碎渣会进入筒形筛网中,随着筛辊本体的转动进一步翻滚碎裂,然后碎裂成更细小的土壤和碎渣,可顺利地经过筒形筛网下落至振动斗机构中,从而实现了按照不同体积来分离块体垃圾与土壤及碎渣等的目的。
其关键在于,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第二电机和凸轮连杆结构,分料斗的一端与主机壳铰接连接,凸轮连杆结构连接于第二电机和分料斗之间,分料斗用于承接上方的土壤和碎渣,第二电机通过凸轮连杆结构可带动分料斗进行上下颠簸运动。由于分料斗的颠簸运动模拟了手工抖簸箕的方式,根据土壤和废土的下落惯性不同,可将密度小的砂浆或石膏碎渣等分离至分料斗的第二排渣口,将密度大的混凝土渣、碎石或砖渣等分离至分料斗的第一排渣口,使中等密度的碎土壤保留在分料斗的中部,控制出料挡板即可打开土壤出料口,将干净的碎土壤从土壤出料口向下排出。
使用时,建筑废土经过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的处理后,不仅能将体积大小不同的细土和块体分开,更有效地分离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碎渣等,避免这类碎渣料混入种植土中而影响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保证了种植土的改良效果。即使建筑废土中含有较多的混凝土和干砂浆等,均可自动排出块体垃圾、砂浆/石膏碎渣、混凝土渣、碎石和砖渣等,避免了在主机壳的内部积攒垃圾,提高了土壤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省去筛辊机构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筛辊本体(省去径向辐条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中振动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壳、10-进料口、11-导料板、12-第一凹槽、2-筛辊本体、20-笼式框架、201-轴向筋、202-环向筋、21-筒形筛网、22-径向辐条、23-刮料板、24-刮料导槽、3-分料斗、30-底板、31-后挡板、32-三角形侧板、33-出料挡板、34-气杆、35-第一排渣口、4-第二电机、40-减速机、41-凸轮、4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包括主机壳1、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主机壳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0,筛辊机构安装于进料口10的内部,振动斗机构安装于主机壳1中且位于筛辊机构的下侧;筛辊机构包括两个筛辊本体2和第一电机,两个筛辊本体2转动安装于主机壳1中,两个筛辊本体2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第一电机分别与两个筛辊本体2传动连接,两个筛辊本体2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
两个筛辊本体2均为内部中空、表面开有网孔的筒体结构,筛辊本体2的内部设有笼式框架20,笼式框架20的外侧包覆有筒形筛网21;笼式框架20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径向辐条22,多个径向辐条22关于筛辊本体2的外表面间隔分布;主机壳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刮料板23,刮料板23对应设置于筛辊本体2的外侧,以供筛辊本体2表面的块状体经过刮料板23排出。
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3和第二电机4,分料斗3的一端与主机壳1铰接连接,第二电机4与分料斗3之间连接有凸轮连杆结构,以带动分料斗3颠簸运动;分料斗3对应铰接轴线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渣口35,分料斗3远离铰接轴线的一侧构成第二排渣口,分料斗3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土壤出料口,土壤出料口活动安装有出料挡板33。
该种植土壤改良装置采用了主机壳1、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的设计形式,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均安装于主机壳1的内部,振动斗机构位于筛辊机构的下侧,将建筑废土倒入主机壳1的进料口10中,先经过筛辊机构分离大块垃圾,使小块土壤和碎渣落入筛辊机构以下的振动斗机构,然后通过振动斗机构对土壤和各种碎渣进行二次分拣处理。由于筛辊机构的两个筛辊本体2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即两个筛辊本体2对应间隔处的转动方向为自下至上,对下落过程中的建筑废土产生了逆向搅动的作用,利用筛辊本体2的径向辐条22的旋转运动,可将大块粘结的土壤或砂浆块打散破碎,以便于高效地分拣出松散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废渣。
其中,筛辊本体2的逆向转动可带动大块垃圾、土壤及其它碎渣沿筛辊本体2的表面发生翻滚,大块垃圾无法通过筒形筛网21落下,则被分离至进料口10的上侧或者运动筛辊本体2的外侧;运动至筛辊本体2外侧的块体垃圾会与刮料板23发生刮擦,将筛辊本体2上的块体垃圾全部分离下来。而小块土壤和碎渣会进入筒形筛网21中,随着筛辊本体2的转动进一步翻滚碎裂,然后碎裂成更细小的土壤和碎渣,可顺利地经过筒形筛网21下落至振动斗机构中,从而实现了按照不同体积来分离块体垃圾与土壤及碎渣等的目的。
其关键在于,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3、第二电机4和凸轮连杆结构,分料斗3的一端与主机壳1铰接连接,凸轮连杆结构连接于第二电机4和分料斗3之间,分料斗3用于承接上方的土壤和碎渣,第二电机4驱动凸轮41转动,连杆42与凸轮41之间偏心连接,通过凸轮连杆结构可带动分料斗3进行上下颠簸运动。由于分料斗3的颠簸运动模拟了手工抖簸箕的方式,根据土壤和废土的下落惯性不同,可将密度小的砂浆或石膏碎渣等分离至分料斗3的第二排渣口,将密度大的混凝土渣、碎石或砖渣等分离至分料斗3的第一排渣口35,使中等密度的碎土壤保留在分料斗3的中部,控制出料挡板33即可打开土壤出料口,将干净的碎土壤从土壤出料口向下排出。
使用时,建筑废土经过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的处理后,不仅能将体积大小不同的细土和块体分开,更有效地分离土壤中的混凝土碎块和砂浆碎渣等,避免这类碎渣料混入种植土中而影响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保证了种植土的改良效果。即使建筑废土中含有较多的混凝土和干砂浆等,均可自动排出块体垃圾、砂浆/石膏碎渣、混凝土渣、碎石和砖渣等,避免了在主机壳1的内部积攒垃圾,提高了土壤处理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1为长方形壳体,两个筛辊本体2平行于主机壳1的宽边方向间隔布置,分料斗3的铰接轴线平行于主机壳1的长边方向设置,且分料斗3的铰接轴线位于筛辊本体2的下部外侧。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筛辊本体2的径向辐条2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交错布置,且两个筛辊本体2的转动轴线与分料斗3的铰接轴线为异面垂直布置,避免了经筛辊本体2下落的土壤和碎渣集中于分料斗3某一处,确保了土壤和其它碎渣的分离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笼式框架20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包括固定相连的轴向筋201和环向筋202,轴向筋201平行于笼式框架20的中心轴线设有多个,多个轴向筋201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环向筋202固定连接于多个轴向筋201之间,且多个环向筋202沿笼式框架20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多个径向辐条22固定连接于轴向筋201和环向筋202的交点处。通过轴向筋201和环向筋202固定连接组成了圆筒形的笼式框架20,提高了筛辊本体2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确保在倾倒建筑废土时能够可靠地承受冲击力。
凸轮连杆结构包括凸轮41和连杆42,凸轮41与第二电机4的主轴之间连接有减速机40,连杆42铰接于分料斗3和凸轮41的偏心点之间,且连杆4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可根据建筑废土的实际情况调整分料斗3的颠簸幅度,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并且,筒形筛网21为圆筒形金属网,筒形筛网21焊接固定于笼式框架20的外侧,筒形筛网21的孔径为10mm至45mm之间的任意尺寸。根据实际建筑废土的实际情况,筒形筛网21的孔径选取为10mm、20mm、30mm或45mm,再或者为10mm至45mm之间的其它任意尺寸均可。
其中,分料斗3包括底板30、后挡板31和两个三角形侧板32,底板30与后挡板31固定连接形成夹角,两个三角形侧板32分别固定于底板30和后挡板31之间;分料斗3的夹角部与主机壳1之间连接有铰接轴,底板30布置于两个筛辊本体2的正下方,第一排渣口35开设于后挡板31的靠下位置。在分料斗3的颠簸过程中,密度大的混凝土渣、碎石或砖渣等会率先落入分料斗3中并向靠近后挡板31一侧运动,使得这类碎渣集中于后挡板31处,最后通过第一排渣口35自动向外排出。
如图3所示,底板30和后挡板3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三角形侧板32均为钝角三角形侧板32,钝角介于95°至130°之间的任意角度;分料斗3具有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底板3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α,在下极限位置时α≤-15°;后挡板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β,在上极限位置时β≥+30°。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0和后挡板31之间的夹角为120°,在分料斗3的颠簸运动过程中,底板3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5°≤α≤+15°,后挡板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5°≤β≤+65°。
当分料斗3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底板3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1为-5°,后挡板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1为+65°,此时,底板30朝外斜向下延伸,可供密度小的砂浆或石膏碎渣等沿废土表面顺利地向外滚动分离。当分料斗3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底板3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2为+15°,后挡板31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2为+45°,此时,底板30朝内斜向下延伸,以供密度大的混凝土渣、碎石或砖渣等沿底板30表面朝第一排渣口35方向运动,利用下落惯性的差别来有效地分离处密度不等的土壤和各种碎渣等。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进料口10处设置有两个导料板11,两个导料板11分别位于筛辊本体2的转动轴线的外侧,导料板11的下边缘与筛辊本体2的外表面间隙配合,导料板11的下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与径向辐条22之间的间隙量为10mm至5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根据建筑废土的不同情况,可选用不同槽宽度的导料板11,例如:径向辐条22的径向尺寸为10mm,若导料板11的第一凹槽12的槽宽度为60mm,则二者的间隙量为50mm,大块垃圾可经过该间隙并通过刮料板23刮除下来,能够提高筛辊本体2的转速以加快块体垃圾的分离效率。反之,若选用槽宽度小的导料板11,能够提高筛辊本体2对块体垃圾的破碎效果。
另外,刮料板23设置于筛辊本体2的转动轴线的下侧,刮料板23的上边缘与筛辊本体2的外表面间隙配合,且刮料板23与筛辊本体2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5mm之间的任意尺寸,刮料板23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凹槽与径向辐条22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刮料板23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刮料导槽24。刮料板23的第二凹槽与径向辐条22之间的间隙量小,防止块体垃圾随筛辊本体2的转动而落入下方的分料斗3中。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30的土壤出料口铰接安装有两个出料挡板33,两个出料挡板33呈对开设置,两个出料挡板33与底板30之间分别连接有气杆34,在气杆34顶出时驱动出料挡板33封闭土壤出料口,在气杆34缩回时驱动出料挡板33开启土壤出料口。当密度小的砂浆或石膏碎渣等从第二排渣口排出,密度大的混凝土渣、碎石或砖渣等从第一排渣口35排出后,即可控制气杆34缩回以带动出料挡板33开启土壤出料口,使分离干净的土壤自动下落至接料斗中。
利用上述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固定于建筑废土附近的平整地面上,取少量建筑废土倒入进料口中试验分离效果。
S2、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有土壤排出,则调小分料斗的颠簸幅度;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的排渣量不足,则调大分料斗的颠簸幅度,直至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清除分料斗中的试验废土。
S3、启动设备,向进料口中倒入小于进料口容量的建筑废土,通过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分离出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关闭设备,打开出料挡板使土壤落入接料斗。
S4、重复步骤S3,直至将建筑废土全部分离完毕。
S5、若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中残留有土壤,或者,若分离后的土壤中残留有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则启动设备进行二次分离,以完全分离出土壤成分,即完成从建筑废土到种植土壤的改良工作。
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改良方法的各具体实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所述主机壳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筛辊机构安装于所述进料口的内部,所述振动斗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中且位于所述筛辊机构的下侧;
所述筛辊机构包括两个筛辊本体和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筛辊本体转动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中,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筛辊本体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反设置;
两个所述筛辊本体均为内部中空、表面开有网孔的筒体结构,所述筛辊本体的内部设有笼式框架,所述笼式框架的外侧包覆有筒形筛网;所述笼式框架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径向辐条,多个所述径向辐条关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隔分布;
所述主机壳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对应设置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侧,以供所述筛辊本体表面的块状体经过所述刮料板排出;
所述振动斗机构包括分料斗和第二电机,所述分料斗的一端与所述主机壳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分料斗之间连接有凸轮连杆结构,以带动所述分料斗颠簸运动;
所述分料斗对应铰接轴线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分料斗远离铰接轴线的一侧构成第二排渣口,所述分料斗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土壤出料口,所述土壤出料口活动安装有出料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为长方形壳体,两个所述筛辊本体平行于所述主机壳的宽边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分料斗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主机壳的长边方向设置,且所述分料斗的铰接轴线位于所述筛辊本体的下部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式框架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包括固定相连的轴向筋和环向筋,所述轴向筋平行于所述笼式框架的中心轴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轴向筋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所述环向筋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轴向筋之间,且多个所述环向筋沿所述笼式框架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径向辐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轴向筋和所述环向筋的交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连杆结构包括凸轮和连杆,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止转连接,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分料斗和所述凸轮的偏心点之间,且所述连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斗包括底板、后挡板和两个三角形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后挡板固定连接形成夹角,两个所述三角形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
所述分料斗的夹角部与所述主机壳之间连接有铰接轴,所述底板布置于两个所述筛辊本体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排渣口开设于所述后挡板的靠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个所述三角形侧板均为钝角三角形侧板,所述钝角介于95°至130°之间的任意角度;
所述分料斗具有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所述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α,在下极限位置时α≤-15°;所述后挡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β,在上极限位置时β≥+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后挡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在所述分料斗的颠簸运动过程中,所述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5°≤α≤+15°,所述后挡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5°≤β≤+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两个导料板,两个所述导料板分别位于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的外侧,所述导料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导料板的下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径向辐条之间的间隙量为10mm至5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设置于所述筛辊本体的转动轴线的下侧,所述刮料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筛辊本体的外表面间隙配合,且所述刮料板与所述筛辊本体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5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刮料板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径向辐条之间的间隙量为2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刮料板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刮料导槽。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土壤改良装置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固定于建筑废土附近的平整地面上,取少量建筑废土倒入进料口中试验分离效果;
S2、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有土壤排出,则调小分料斗的颠簸幅度;若第一排渣口和/或第二排渣口的排渣量不足,则调大分料斗的颠簸幅度,直至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清除分料斗中的试验废土;
S3、启动设备,向进料口中倒入小于进料口容量的建筑废土,通过筛辊机构和振动斗机构分离出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关闭设备,打开出料挡板使土壤落入接料斗;
S4、重复步骤S3,直至将建筑废土全部分离完毕;
S5、若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中残留有土壤,或者,若分离后的土壤中残留有块体垃圾和其它碎渣,则启动设备进行二次分离,以完全分离出土壤成分,即完成从建筑废土到种植土壤的改良工作。
CN202311177817.1A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Pending CN117063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7817.1A CN117063652A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7817.1A CN117063652A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3652A true CN117063652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7817.1A Pending CN117063652A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36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6470B1 (ko) 재생골재용 표면박리기
KR101590960B1 (ko) 콘크리트용 순환골재 파쇄 및 분리 선별장치
JP2005238079A (ja) 土質改良機の回転式破砕装置
CN111905871B (zh) 一种建筑骨料多级破碎装置
CN111514979A (zh) 一种混凝土砂石骨料自动化递进筛分装置
KR100755994B1 (ko) 재생골재 파쇄 및 재생골재 표면 입도 개선장치
CN112604798B (zh) 建筑用机制砂筛分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3943316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废料处理装置
CN111036344A (zh) 一种预磁选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及再生系统
KR100755990B1 (ko) 재생골재 파쇄 및 재생골재 표면 입도 개선장치
CN117063652A (zh) 一种种植土壤改良装置及改良方法
KR100773586B1 (ko) 재생골재의 표면박리 및 입형개선 장치
CN218642607U (zh) 一种污泥除杂搅拌装置
CN114932073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砂石分选清洁一体机
JP2007038112A (ja) 土壌選別装置
KR0152297B1 (ko) 건축 폐기물의 선별 분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639826B1 (ko) 참빗살을 이용한 토사 이물질 선별장치
CN220991682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滚筒筛
JP3375588B2 (ja) 自走式土質改良機械
CN220657664U (zh) 一种废料粉碎回收装置
CN220496932U (zh) 一种砂石分级振动筛分装置
JP2003088775A (ja) 石膏ボードの粉末化装置。
CN2163683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CN211304225U (zh) 一种行走式污染土改良机
CN21503087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砂石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