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0167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0167A
CN117060167A CN202310524897.7A CN202310524897A CN117060167A CN 117060167 A CN117060167 A CN 117060167A CN 202310524897 A CN202310524897 A CN 202310524897A CN 117060167 A CN117060167 A CN 117060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etal plate
connector
contact
c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48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直
松浦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0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从外壳突出的突出部。在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按压部设置成朝向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按压部与外壳抵接并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按压部通过对外壳施力而使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连接器: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
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排成2列并保持于外壳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配置有金属板,由此,排成2列的触头之间的相互的信号的影响被屏蔽。另外,通过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在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来屏蔽来自壳部件的外部的电磁波的影响。
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构成为通过与基板连接而安装于基板,连接器中的多个触头和壳部件与基板连接。触头与基板的电路图案连接,壳部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并且,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与壳部件同样地,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的金属板需要与连接有连接器的基板的接地连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壳部件构成为通过焊接与基板连接,从而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金属板设置有从外壳突出并与壳部件接触的接触部(接触部555),在壳部件设置有供金属板的接触部插入并压入的固定槽(固定槽321)。设置于壳部件的固定槽以沿着接触部的插入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设置。并且,当将保持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到壳部件中,并将金属板的接触部插入到壳部件的固定槽中时,接触部被压入到固定槽中,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由此,金属板经由壳部件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在金属板设置有以从金属板的主体部分突出且弯曲地延伸的方式设置的焊接部(焊料连接脚33)。金属板的焊接部通过焊接与基板直接连接,由此金属板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下结构:设置有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也与金属板接触,由此将金属板与基板的接地连接。在接地端子设置有从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分突出且弯曲地延伸的侧片(侧片214)。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由此金属板经由接地端子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3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548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中,设置于壳部件的固定槽以沿着金属板的接触部的插入方向宽度变窄的方式设置。并且,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构成为,通过将金属板的接触部压入壳部件的固定槽中,从而使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因此,在将金属板的接触部压入壳部件的固定槽时,接触部有可能会发生变形,或者因与固定槽发生摩擦而被切削从而导致接触部破损,无法在金属板与壳之间确保稳定的电连接。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存在如下问题:难以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从而难以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连接器中,通过将从金属板的主体部分弯曲延伸的焊接部焊接于基板,从而将金属板连接于基板的接地。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由于在金属板设置焊接部,因此需要对金属板实施弯曲加工,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另外,由于需要对用于焊接的部分进行镀敷处理,因此需要对金属板的焊接部实施镀敷处理。因此,在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镀敷处理这一点上,连接器的制造工序也会变得复杂。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下方式:从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分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从而金属板经由接地端子与基板的接地连接。但是,根据该方式,需要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保持于外壳。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需要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中,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从而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具备:外壳;多个触头,它们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金属板,其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多个所述触头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外壳;以及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保持有多个所述触头和所述金属板的所述外壳配置于所述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从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宽度方向是在所述外壳中多个所述触头以2列的状态排列的方向,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所述外壳配置于该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部设置成朝向所述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抵接并对该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所述按压部通过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
根据该结构,在保持有排成2列的触头和配置在触头的列之间的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壳部件的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按压部对外壳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对外壳施力,从外壳突出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通过金属板与壳部件抵接,金属板与壳部件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壳部件与连接有连接器的基板连接从而壳部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的状态下,金属板经由壳部件与基板电连接,并与基板的接地连接。
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装入壳部件而组装连接器时,首先,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筒状的壳部件而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然后,在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壳部件的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并且,通过成为按压部朝向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成为按压部与外壳抵接并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通过成为按压部对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从外壳突出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成为金属板与壳部件电连接的状态。因此,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而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的突出部仅与壳部件抵接,防止了金属板的突出部因压入而发生变形或被切削而发生破损。即,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进行连接器的组装时,金属板的突出部仅与壳部件抵接,不会像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那样金属板的一部分被压入壳部件的槽,能够防止金属板的变形及破损。并且,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防止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因此能够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
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使壳部件的按压部弯折,能够容易地制造使金属板和壳部件电连接的状态下的连接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进行使制造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时所需的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即,不需要进行用于在金属板设置焊接部的弯曲加工,也不需要对金属板的焊接部实施镀敷处理,不需要进行使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进行如下那样的使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即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2)也可以是,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呈突起状突出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设置为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突出部接触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通过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与壳部件抵接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在壳部件呈突起状突出的接触部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突起状的接触部与突出部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能够使通过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时的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3)也可以是,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弹性梁部,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该弹性梁部借助于从所述按压部经由所述外壳和所述突出部传递到所述壳部件的作用力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壳部件的弹性梁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因此,壳部件的与突出部抵接的部分容易以追随突出部的方式发生变形,突出部与壳部件以更稳定的状态接触。由此,能够使通过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时的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4)也可以是,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凹部,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凹部中。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来自按压部的作用力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突出部成为嵌入壳部件的凹部中的状态。因此,即使在从壳部件脱落的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的情况下,由于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的突出部与壳部件的凹部卡合,因此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外壳从壳部件脱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壳部件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时金属板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与壳部件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是示出连接器与基板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2的(A)是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的(B)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3的(A)是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3的(B)是连接器的左侧视图。
图4是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是示出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到壳部件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6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是示出保持有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插入到壳部件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7是连接器的剖视图,是图2的(A)的A-A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8是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的(A)是图4的B-B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图8的(B)是图4的C-C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9是以单体示出连接器中的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10是将图3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连接器的组装工序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图12的(A)是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2的(B)是将图12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图13的(A)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13的(B)是将图13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标号说明
1、2、3:连接器;11:外壳;12:触头;13:金属板;13a:突出部;14:壳部件;23:按压部;24:接触部;X2: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作为如下的连接器,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在该连接器中,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
[第1实施方式]
(连接器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是示出连接器1与基板100连接的状态的图。图2的(A)是连接器1的主视图,图2的(B)是连接器1的后视图。图3的(A)是连接器1的右侧视图,图3的(B)是连接器1的左侧视图。图4是连接器1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4,连接器1构成为具备外壳11、多个触头12、金属板13以及金属制的壳部件14。外壳11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保持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多个触头1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分别保持于外壳11。在外壳11,多个触头12以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且排成2列的状态被保持。金属板13被设置为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的部件。并且,在外壳11,金属板13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的多个触头12的列之间的状态被保持。壳部件14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壳部件14被设置成筒状,保持有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在壳部件14的内侧。因此,保持有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筒状的壳部件14的内侧,壳部件14被设置成在周向上覆盖外壳11的外周。
连接器1构成为通过焊接与基板100机械连接及电连接,从而安装于基板100。另外,连接器1构成为,在安装于基板100的状态下,与省略了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嵌合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构成为插座型连接器,其与构成为插头型连接器的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在连接器1设置有供对方侧连接器插入而嵌合的开口15。连接器1的开口15形成为被设置成覆盖外壳11的外周的筒状的壳部件14的开口。
关于安装连接器1的基板100,在图1中,仅将一部分以切口状态示意性地进行了图示,并且仅图示了安装有连接器1的部分及其附近的部分。基板100构成为在表面设置有电路图案及接地等的基板。在图1中,省略了基板100的电路图案及接地的图示。在将连接器1安装于基板100时,连接器1的多个触头12分别被焊接于基板100,并且连接器1的壳部件14被焊接于基板100。触头12通过焊接与基板100的电路图案连接,壳部件14通过焊接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在通过焊接将触头12和壳部件14连接于基板100时设置的焊料部分的图示。
以下,对连接器1的更加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1至图4及后述的附图中,如用两端箭头X1、两端箭头X2以及两端箭头X3所示那样,定义连接器1的前后方向X1、宽度方向X2以及高度方向X3。
前后方向X1构成为跟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X1构成为跟对方侧连接器与连接器1嵌合时、对方侧连接器向连接器1插入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其中,对方侧连接器被设置为插头型连接器,连接器1被设置为插座型连接器。宽度方向X2是与前后方向X1垂直的方向,构成为多个触头12在外壳11以2列的状态排列的方向。高度方向X3构成为与前后方向X1及宽度方向X2双方垂直的方向。
(触头)
图5和图6是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是示出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插入到壳部件14之前的状态的图。另外,图5和图6是从相互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图2的(A)的A-A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图8是连接器1的剖视图,图8的(A)是图4的B-B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图8的(B)是图4的C-C线向视位置处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8,多个触头12分别例如形成为细长地延伸的板状,具有长度方向,且以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X1延伸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并且,多个触头12以沿着前后方向X1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状态、且以沿着宽度方向X2排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另外,在外壳11,多个触头12以排成2列的状态被保持。更具体而言,在外壳11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12以分别沿着在高度方向X3上的一侧沿着宽度方向X2的第1列和在高度方向X3上的另一侧沿着宽度方向X2的第2列排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多个触头12中的一半的触头12即第1触头12a沿着第1列在宽度方向X2上排列配置。并且,多个触头12中的剩余一半的触头12即第2触头12b沿着第2列在宽度方向X2上排列配置。
参照图7,多个触头12分别设置有触点部16和基板连接部17。在触头12上,触点部16被设置为细长地呈板状延伸的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侧的部分,且构成为在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连接时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省略图示)电连接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部16被设置为沿着前后方向X1细长地呈板状延伸的触点部。在触头12上,基板连接部17被设置为细长地呈板状延伸的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且构成为与安装连接器1的基板100的电路图案连接的部分。基板连接部17通过焊接与基板100的电路图案连接。
(外壳)
参照图1至图8,外壳11插入到壳部件14中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外壳11在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被夹在壳部件14的后述的卡定部21与按压部23之间,从而在壳部件14的内侧固定于壳部件14。外壳11构成为保持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多个触头12通过分别压入外壳11而保持于外壳11。金属板13与外壳11一体成型,并保持于外壳11。
在外壳11上设置有触头保持部18和基部19。触头保持部18被设置为保持多个触头12的部分。触头保持部18在壳部件14的内侧被设置成从后述的基部19起呈悬臂状突出并延伸,且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X1呈板状延伸。另外,触头保持部18在壳部件14的内侧被设置成从配置于开口15的里侧的后述的基部19朝向开口15的入口侧沿着前后方向X1呈板状延伸。在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时,成为如下状态:对方侧连接器的端部插入到开口15中,在开口15的内侧,外壳11的触头保持部18插入到在对方侧连接器的端部开口的插入孔(省略图示)中。
另外,参照图7,在触头保持部18设置有多个触头保持孔18a和触头保持槽18b。触头保持孔18a和触头保持槽18b沿着前后方向X1直列地排列,并且连通地设置。通过将触头12压入与触头保持槽18b连通的触头保持孔18a,从而将触头12保持于触头保持部18。另外,触头保持部18的多个触头保持孔18a被设置成沿着宽度方向X2排成2列,通过将多个触头12分别压入多个触头保持孔18a,从而在触头保持部18将多个触头12配置成沿着宽度方向X2排成2列。
与触头保持孔18a连通的触头保持槽18b构成为配置有被压入到触头保持孔18a中的触头12的触点部16。并且,在触头保持部18,触头保持槽18b在高度方向X3上开口。因此,保持于触头保持部18的触头12的配置于触头保持槽18b的部分即触点部16被配置成在壳部件14的内侧露出。在连接器1与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时,成为对方侧连接器的端部插入开口15中、触头保持部18插入在对方侧连接器的端部开口的插入孔(省略图示)中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在触头保持部18露出的触头12与在对方侧连接器的端部开口的插入孔的内侧露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触头(省略图示)接触而电连接。
参照图1至图8,外壳11的基部19配置于连接器1的开口15的里侧,且被设置为在壳部件14的内侧固定于壳部件14的部分。基部19在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被夹在壳部件14的后述的卡定部21与按压部23之间,由此固定于壳部件14。基部19与触头保持部18一体地设置,在基部19的前后方向X1上的一侧即开口15侧,触头保持部18从基部19突出。另外,在基部19的前后方向X1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基板连接部17的触头12的端部从基部19突出。
在基部19,在前后方向X1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供壳部件14的后述的卡定部21嵌入卡定的卡定用凹部19a中。在基部19的前后方向X1的一侧的端部,卡定用凹部19a设置于高度方向X3的两侧,并且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设置于合计4个部位。另外,在基部19,在前后方向X1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壳部件14的后述的按压部23抵接的侧壁部19b。在基部19的前后方向X1的另一侧的端部,侧壁部19b被设置为朝向前后方向X1的另一侧突出的壁部,且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即,侧壁部19b被设置为一对,在基部19的前后方向X1的另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
(金属板)
图9是以单体示出连接器1的金属板13的立体图。参照图2、图5至图9,金属板13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被设置为平坦的板状的部件。金属板13与外壳11一体成型,且在外壳11以在整个前后方向X1及宽度方向X2上扩展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即,金属板13以在外壳11沿着与高度方向X3垂直的面呈板状扩展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另外,金属板13在外壳11以从触头保持部18扩展至基部19的状态配置。
另外,金属板13配置在排成2列且保持于外壳11的多个触头12的列之间。即,金属板13配置在多个触头12中的第1触头12a所排列的第1列与多个触头12中的第2触头12b所排列的第2列之间。金属板13构成为,在沿着第1列排列的第1触头12a与沿着第2列排列的第2触头12b之间在整个前后方向X1及宽度方向X2上扩展地配置,由此在第1触头12a与第2触头12b之间屏蔽相互的信号的影响。
另外,参照图1至图6、图8及图9,在金属板13设置有在宽度方向X2上的至少一侧从外壳11突出的突出部13a。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3a被设置为一对,且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从外壳11沿着宽度方向X2突出。另外,各突出部13a被设置成从外壳11的基部19的宽度方向X2的两侧的各侧壁部19b沿着宽度方向X2突出。即,各突出部13a被设置成从各侧壁部19b沿着宽度方向X2朝向宽度方向X2上的外壳11的外侧突出。
(壳部件)
参照图1至图8,壳部件14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且被设置为在其内侧配置有保持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的筒状。由于壳部件14被设置为在其内侧配置有外壳11的筒状,因此壳部件14构成为在整个周向上包围外壳11的外周。在壳部件14设置有在前后方向X1上的一方的端部侧开口的开口15。在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与连接器1嵌合连接时,对方侧连接器插入壳部件14的开口15中而嵌合。
另外,参照图5和图6,壳部件14构成为,在将外壳11配置于内侧时,外壳11从前后方向X1上的与设置有开口1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内侧插入。壳部件14在外壳11插入而配置于其内侧之前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也开口。并且,外壳11从壳部件14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插入壳部件14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后述的按压部23被设置成朝向外壳11弯折而按压外壳11的状态。
图10是将图3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参照图1至图8、图10,在壳部件14设置有基板连接部20、卡定部21、侧方开口22、按压部23、接触部24。
参照图1至图3、图5至图8,基板连接部20被设置为与安装连接器1的基板100的接地连接的部分。基板连接部20通过焊接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基板连接部20在壳部件14的高度方向X3的一侧设置于前后方向X1的两侧,并且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合计设置有4个。另外,4个基板连接部20均被设置成从壳部件14的筒状的主体部分朝向高度方向X3上的一侧呈悬臂状突出。
参照图1、图2、图4至图6、图8,卡定部21被设置为在外壳11插入壳部件14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与外壳11的基部19卡定的部分。卡定部21在壳部件14的高度方向X3的两侧被设置成朝向壳部件14的筒状的主体部分的内侧呈突起状突出。卡定部21在壳部件14的高度方向X3的两侧分别在宽度方向X2上并排设置有一对,合计设置有4个。卡定部21构成为,在外壳11插入壳部件14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时,嵌入外壳11的基部19的卡定用凹部19a中而将基部19卡定。
参照图1、图3、图5、图6、图10,侧方开口22被设置为开口区域,在外壳11插入壳部件14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配置于该开口区域。在壳部件14,侧方开口22设置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且被设置成朝向宽度方向X2的两侧开口。例如通过将壳部件14的筒状的主体部分的一部分切去来形成侧方开口22。在外壳11插入壳部件14而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从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向宽度方向X2的外侧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以在侧方开口22在宽度方向X2上突出的状态配置于侧方开口22。
参照图1至图8、图10,按压部23被设置为如下部分:通过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被设置成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从而与外壳11抵接并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即,按压部23被设置为如下部分:通过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被设置成朝向外壳11弯曲的状态,从而与外壳11抵接并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
在壳部件14,按压部23设置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且被设置为朝向壳部件14的内侧的外壳11弯曲的板状的部分。并且,朝向壳部件14的内侧的外壳11弯折而弯曲的按压部23与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抵接,对基部19以沿着高度方向X3按压的方式施力。另外,按压部23对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以沿着高度方向X3按压的方式施力,从而使保持于外壳11的金属板13的从基部19的侧壁部19b突出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并按压。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b在壳部件14的侧方开口22处从基部19的侧壁部19b突出。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基部19的侧壁部19b以按压的方式施力,使得从侧壁部19b突出的突出部13b与设置于划分壳部件14的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的后述的接触部24抵接。
另外,参照图1、图2、图4至图7,在按压部23设置有一对狭缝23a和长孔23b。一对狭缝23a和长孔23b是为了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按压部23弯折时容易使按压部23弯折而设置的。一对狭缝23a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沿宽度方向X2延伸的槽状的切缝。长孔23b被设置为在整个宽度方向X2上细长地延伸的长孔。
参照图1至图6、图8、图10,接触部24被设置为在壳部件14呈突起状突出的部分。并且,接触部24被设置为在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而使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与突出部13a接触的部分。即,接触部24被设置为在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的基部19以按压的方式施力而使从基部19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与突出部13a接触的部分。
在壳部件14,接触部24设置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侧,且被设置为沿着高度方向X3呈突起状突出的部分。在壳部件14,接触部24设置于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且设置于2个部位。并且构成为,在壳部件14上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的接触部24分别与从外壳11的基部19向宽度方向X2的两侧突出的金属板13的各个突出部13a接触。另外,接触部24设置于壳部件14的划分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且被设置成从划分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沿着高度方向X3呈突起状突出。
通过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与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接触,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壳部件14通过基板连接部20与连接有连接器1的基板100连接从而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的状态下,金属板13经由壳部件14与基板100电连接,并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
(连接器的组装)
接着,对上述的连接器1的组装进行说明。图11是用于说明连接器1的组装工序的图。在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中,首先,将多个触头12压入一体成型有金属板13的外壳11,将多个触头12保持于外壳11。由此,成为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被保持于外壳11的状态。并且,通过将保持有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装入壳部件14,来进行连接器1的组装。
参照图5、图6、图11的(A),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装入壳部件14而组装连接器1时,首先,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插入筒状的壳部件14。然后,参照图11的(B),外壳11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开口15侧插入壳部件14直到成为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为止。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壳部件14的卡定部21嵌入外壳11的基部19的卡定用凹部19a中而卡定,成为外壳11在壳部件14的内侧被进行了前后方向X1上的定位的状态。并且,如图11的(B)所示,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成为从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向宽度方向X2的两侧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配置于壳部件14的侧方开口22的状态。此外,在该状态下,配置于侧方开口22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以相对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的状态配置。
参照图11的(C),当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时,在该状态下,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大致90度。然后,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而成为弯曲的状态,从而按压部23与外壳11抵接而成为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通过成为按压部23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沿着高度方向X3朝向接触部24被按压,成为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抵接的状态。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而成为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抵接并被按压的状态,从而成为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电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外壳11插入并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且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下,外壳11成为被夹在壳部件14的卡定部21与按压部23之间的状态。外壳11通过成为被夹在卡定部21与按压部23之间的状态,从而在壳部件14的内侧固定于壳部件14。
通过将外壳11插入并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且使按压部23成为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由此完成连接器1的组装。另外,在连接器1的组装完成的状态下,壳部件14的内侧的外壳11始终被按压部23按压而被施力,从外壳11的基部19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成为始终被按压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而与其抵接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保持有排成2列的触头12和配置于该列之间的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筒状的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通过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抵接,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接触而电连接。因此,在壳部件14与连接有连接器1的基板100连接从而壳部件14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的状态下,金属板13经由壳部件14与基板100电连接,并与基板100的接地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装入壳部件14而组装连接器1时,首先,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插入筒状的壳部件14并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然后,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并且,通过成为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从而成为按压部23与外壳11抵接并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通过成为按压部23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成为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电连接的状态。因此,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而组装连接器1时,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仅与壳部件14抵接,防止了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因压入而发生变形或被切削而发生破损。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连接器1的组装时,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仅与壳部件14抵接,不会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连接器那样金属板的一部分被压入壳部件的槽,能够防止金属板13的变形及破损。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组装连接器1时金属板13发生变形及破损,因此能够确保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并使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弯折,能够容易地制造使金属板13和壳部件14电连接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进行使制造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时所需的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即,不需要进行用于在金属板设置焊接部的弯曲加工,也不需要对金属板的焊接部实施镀敷处理,不需要进行使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另外,也不需要进行如下那样的使连接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工序,即在维持使接地端子中弯曲延伸的侧片与金属板接触的状态的同时将接地端子和金属板与外壳一体成型。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连接器1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14与金属板13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1时金属板13发生变形及破损,从而确保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1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而与壳部件14抵接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在壳部件14呈突起状突出的接触部24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突起状的接触部24与突出部13a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能够使通过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时的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的图,图12的(A)是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的侧视图,图12的(B)是将图12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除了一部分结构以外,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地构成。此外,在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或者对应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或者引用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构成为具备外壳11、多个触头12、金属板13以及金属制的壳部件14。多个触头12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金属板13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的多个触头12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外壳11。壳部件14被设置成在其内侧配置有保持有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的筒状。并且,在金属板13,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设置有从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突出的突出部13a。另外,在壳部件14设置有按压部23,通过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按压部23设置成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按压部23与外壳11抵接并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使得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按压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而与其抵接。但是,在壳部件14的一部分结构上,连接器2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不同。
如图12所示,在连接器2的壳部件14设置有弹性梁部25。在壳部件14,弹性梁部25被设置为如下部分:在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而使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借助于从按压部23经由外壳11和突出部13a传递到壳部件14的作用力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在壳部件14,弹性梁部25设置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侧,且设置于在高度方向X3上与侧方开口22并排的位置。在壳部件14,弹性梁部25设置于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设置于2个部位。并且,在壳部件14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的弹性梁部25分别与壳部件14的划分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的一部分一体地设置,与接触部24一体地设置。各弹性梁部25被设置为沿着前后方向X1细长地呈带状延伸的梁部分。另外,接触部24在沿着前后方向X1细长地呈带状延伸的弹性梁部25的前后方向X1的中央部分处与弹性梁部25一体地设置,且接触部24从弹性梁部25朝向侧方开口22侧沿着高度方向X3呈突起状突出。
另外,在壳部件14设置有长孔26,长孔26在高度方向X3上与弹性梁部25相邻地设置且沿着前后方向X1细长地延伸。长孔26在高度方向X3上的与侧方开口22侧相反的一侧与弹性梁部25相邻地设置。在壳部件14,弹性梁部25被设置为高度方向X3上的侧方开口22与在前后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26之间的部分,从而弹性梁部25被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X1延伸的梁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梁部25在壳部件14被设置为高度方向X3上的侧方开口22与在前后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26之间的部分,因此,弹性梁部25被形成为前后方向X1上的两端在壳部件14被支承的两端支承梁的部分。
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且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下,按压部23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使得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抵接。在该状态下,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经由外壳11和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传递到壳部件14的接触部24和与接触部24为一体的弹性梁部25。并且,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以沿着高度方向X3按压接触部24和弹性梁部25的方式发挥作用。由此,沿着前后方向X1细长地延伸的弹性梁部25以在高度方向X3上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的结构,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的效果。即,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14与金属板13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2时金属板13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2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另外,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在通过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壳部件14的弹性梁部25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因此,壳部件14的与突出部13a抵接的部分容易以追随突出部13a的方式发生变形,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以更稳定的状态接触。由此,能够使通过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时的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处于更稳定的状态。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的图,图13的(A)是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的侧视图,图13的(B)是将图13的(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除了一部分结构以外,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地构成。此外,在以下的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或者对应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或者引用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构成为具备外壳11、多个触头12、金属板13以及金属制的壳部件14。多个触头12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金属板13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11的多个触头12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外壳11。壳部件14被设置成在其内侧配置有保持有多个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的筒状。并且,在金属板13,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设置有从外壳11的基部19的侧壁部19b突出的突出部13a。另外,在壳部件14设置有按压部23,通过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按压部23设置成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按压部23与外壳11抵接并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使得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按压于壳部件14而与其抵接。但是,在壳部件14的一部分结构上,连接器3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不同。
如图13所示,在连接器3的壳部件14设置有凹部27。在壳部件14,凹部27被设置为在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而使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供突出部13a嵌入的凹陷部分。
凹部27在壳部件14设置于前后方向X1上的与开口1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侧,且设置于在高度方向X3上与侧方开口22并排的位置。凹部27在壳部件14设置于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且设置于2个部位。并且,在壳部件14设置于宽度方向X2的两侧的凹部27分别被设置为在壳部件14的划分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的一部分处以被切成凹状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各凹部27被设置成在壳部件14的划分侧方开口22的缘部分的一部分处在高度方向X3上凹陷。另外,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的状态下,各凹部27设置于在高度方向X3上与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相邻的位置。并且,凹部27被设置为供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嵌入的凹陷部分。另外,凹部27的高度方向X3上的凹陷深度被设定为比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的厚度尺寸小的尺寸。
在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且壳部件14的按压部23朝向外壳11弯折的状态下,按压部23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并且,通过按压部23对外壳11施力,使得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在凹部27与壳部件14抵接。即,在按压部23弯折而对外壳11以按压的方式施力的状态下,从外壳11突出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被朝向壳部件14的凹部27按压。并且,突出部13a在嵌入到壳部件14的凹部27中的状态下在凹部27与壳部件14抵接。通过成为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在凹部27被按压于壳部件14而与其抵接的状态,从而成为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电连接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的结构,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的效果。即,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能够防止在将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配置于壳部件14的内侧并且使壳部件14和金属板13接触的状态下组装连接器3时金属板13发生变形及破损,确保金属板13与壳部件14之间的稳定的电连接,还能够抑制连接器3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
另外,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3,在通过来自按压部23的作用力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抵接的状态下,突出部13a成为嵌入壳部件14的凹部27中的状态。因此,即使在从壳部件14脱落的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保持有触头12和金属板13的外壳11的情况下,由于保持于外壳11的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与壳部件14的凹部27卡合,因此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外壳11从壳部件14脱落。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变更来实施。
(1)在上述的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多个触头12通过被压入外壳11而保持于外壳11的方式,但也可以不按照这种方式。也可以实施多个触头12通过与外壳11一体成型而保持于外壳11的方式。
(2)在上述的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被设置成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两侧从外壳11突出的方式,但也可以不按照这种方式。也可以实施设置成金属板13的突出部13a在宽度方向X2上的一侧从外壳11突出的方式。
(3)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方式,但也可以不按照这种方式,该方式为:弹性梁部25在壳部件14被设置为高度方向X3上的侧方开口22与在前后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26之间的部分,因此弹性梁部25被形成为前后方向X1上的两端在壳部件14被支承的两端支承梁的部分。弹性梁部25在壳部件14也可以被设置为悬臂梁的部分。在弹性梁部25被设置为悬臂梁的部分的情况下,在壳部件14,代替长孔26而设置沿着前后方向X1延伸并在一端侧开口的狭缝状的槽。通过在壳部件14设置该狭缝状的槽,从而也可以将弹性梁部25形成为悬臂梁的部分,而不将其形成为两端支承梁的部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如下的连接器广泛地应用:多个触头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外壳,保持于外壳的金属板配置在排成2列的多个触头的列之间,保持有多个触头和金属板的外壳配置于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
多个触头,它们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
金属板,其以配置在以排成2列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外壳的多个所述触头的列之间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外壳;以及
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保持有多个所述触头和所述金属板的所述外壳配置于所述筒状的金属制的壳部件的内侧,
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从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宽度方向是在所述外壳中多个所述触头以2列的状态排列的方向,
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按压部,通过在所述外壳配置于该壳部件的内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部设置成朝向所述外壳弯折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外壳抵接并对该外壳以按压的方式施力,
所述按压部通过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呈突起状突出的接触部,
所述接触部被设置为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突出部接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弹性梁部,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该弹性梁部借助于从所述按压部经由所述外壳和所述突出部传递到所述壳部件的作用力以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部件设置有凹部,在通过所述按压部对所述外壳施力而使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壳部件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凹部中。
CN202310524897.7A 2022-05-12 2023-05-10 连接器 Pending CN117060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78663 2022-05-12
JP2022078663A JP2023167465A (ja) 2022-05-12 2022-05-12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0167A true CN117060167A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4897.7A Pending CN117060167A (zh) 2022-05-12 2023-05-1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67465A (zh)
CN (1) CN11706016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67465A (ja)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5068B (zh) 连接器组件
US6821158B2 (en) Connector
US7147481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ti-mismatching means
US723231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means
CN109417251B (zh) 屏蔽连接器
US72293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JP2013045725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1146630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3690694A (zh) 连接器组装体
US71150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contacts
CN113690688A (zh) 连接器组件
JP6815029B2 (ja)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部材、コネクタ及び被接続部材
KR20080045053A (ko) 플랫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JP2022160929A (ja) 基板実装型の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基板
CN116805772A (zh) 连接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器
CN117060167A (zh) 连接器
CN114930653A (zh) 屏蔽连接器
JP4073879B2 (ja) コネクタ
CN214754498U (zh) 连接器组件
US20230411891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7467296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KR102543900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WO2021140918A1 (ja)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JP3527656B2 (ja)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22054592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