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8882A -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8882A
CN117038882A CN202310968713.6A CN202310968713A CN117038882A CN 117038882 A CN117038882 A CN 117038882A CN 202310968713 A CN202310968713 A CN 202310968713A CN 117038882 A CN117038882 A CN 117038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mixed slurry
lithium
phosphate
precur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87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毅
王雪莹
彭晓曦
田怀远
严旭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onbay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onbay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onbay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onbay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87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8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8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8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第一浆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加热处理直至第二浆料的pH值趋于稳定以排除第一浆料中的气体,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该制备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其比表面积,而且本申请中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优势,迅速取代铅酸电池在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极材料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性能。
其中,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有巨大的潜力,其既具有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高的优点,又具有磷酸锰锂材料电压较高且能量密度较高的优点。然而,现有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电子电导率较低,为了改进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减小颗粒尺寸、导电物质包覆、体相离子掺杂、材料结构设计与形貌调控等单一措施或者利用多种措施的协同作用对磷酸锰铁锂类材料进行性能改良。
公开号为CN11464951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制备纳米级前驱体草酸锰和草酸亚铁合成纳米级碳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有利于锂离子扩散,改善倍率性能,进而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但是纳米化级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导致在电芯制作过程中匀浆和涂覆困难,致使电芯制备成本增加。
综上,现有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的粒径一般控制在纳米级,其比表面积较大,一旦接触到潮湿的空气,水分易于材料表面具有亲水性的Li相接触并发生锂化反应,导致磷酸锰铁锂类正极材料的含水量增高,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而且,在电池制备的匀浆过程中,正极材料比表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团聚,同时也可能致使正极浆料烘干时从铝箔上开裂脱落,导致正极极片制备难度高。因此,制备一种低比表面积且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得到一种低比表面积且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磷酸锰铁锂类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第一浆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加热处理直至第二浆料的pH值趋于稳定以排除第一浆料中的气体,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
进一步地,第一浆料分N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有机溶剂的沸点大于等于160℃,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00℃。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可溶性磷酸盐、铁源、锰源和氨源混合后反应得到含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前驱体浆料,前驱体浆料进行压滤、洗涤、干燥,以得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其中,前驱体浆料的pH值小于等于12。
进一步地,第二浆料的pH值为7~10。
进一步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包括NH4FexMn1-xPO4·H2O、FexMn1-xHPO4·yH2O、FexMn1-xPO4或者FexMn1-xH2PO4·yH2O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0.5,y为水含量。
进一步地,锂源包括氢氧化锂、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磷酸氢锂或者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锂源和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1.06:1。
进一步地,有机溶剂包括乙二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中位粒径为0.1μm~1.0μm,第一浆料的固含量为10%~50%。
进一步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h~10h。
进一步地,第一浆料中还包括包覆剂和/或者掺杂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该混合浆料包括磷酸盐前驱体和锂源,该混合浆料的pH值为7~8。
进一步地,混合浆料的粘度为500mPa·S~10000mPa·S,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0%~40%。
进一步地,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1.6%~2.0%的减重温度为110℃~130℃。
进一步地,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9%~11%的减重温度为140℃~180℃。
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第一浆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二浆料,通过加热处理排除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当第二浆料的pH值趋于稳定时,说明其气体得到有效排除,从而可以在不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其比表面积,而且本申请中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比较大,而其比表面积主要受内层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和包覆材料的影响,而且在前驱体烧结成相过程中气体排除对正极材料表面造孔也会导致比表面积增加。其中,制备一种能够降低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且不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混合浆料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参照图1,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第一浆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加热处理直至第二浆料的pH值趋于稳定以排除第一浆料中的气体,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
其中,为了提升第一浆料的分散性,将第一浆料分N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持续对第二浆料进行加热处理。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优选的,N为2、3、4、5或者6,既可以提升第一浆料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使第一浆料的受热更加均匀;而且操作步骤不会过于繁琐。
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浆料的分散性,可以对第二浆料进行搅拌,具体的搅拌速度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可选的,第一浆料分两次加入有机溶剂中,第一次先将一部分第一浆料在第一转速下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其余的第一浆料在第二转速下加入到有机溶剂中,直至排除其中的气体成分。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均为500~2000rpm。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有机溶剂的沸点大于等于160℃,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00℃。因为有机溶剂的沸点较高,可以在减少其挥发的前提下,使第一浆料中的相应基团受热分解为气体并排除,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浆料后续烧结制备正极材料的过程中生成气体,导致正极材料表面造孔,比表面积增长。
可以理解的是,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通过机械混合,以得到预设粒径的第一浆料。本申请中不对机械混合的方式进行限定,机械混合的方式包括球磨或者砂磨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中位粒径为0.1μm~1.0μm,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粒径小,且尺寸相近,有助于提升后续第一浆料在第二浆料中的分散性。
其中,球磨或者砂磨的转速均为1200rpm~2800rpm,温度为室温至40℃。控制其温度不超过40℃,可以有效避免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之间发生副反应。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浆料的固含量为10%~50%。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浆料中还包括掺杂剂和/或包覆剂。掺杂剂可为金属材料时,具体的,可以选自镁、钛或者铝。掺杂剂在第一溶剂中的浓度为1000~10000ppm。包覆剂可为碳材料,具体的,可以选自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碳纳米管、炭黑、乙炔黑、石墨烯等中的至少一种。包覆剂和最终制备得到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质量比为1~5%。
其中,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中的易挥发物质受热分解并产生气体,导致第二浆料的pH值会发生迅速变化直至趋于稳定,因此,可以依据第二浆料的pH值来判定第二浆料中气体的排除程度。具体的,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密切监控第二浆料的pH值以管控可以生成气体的相应物质的排除效果。例如,可以实时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一次监测。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浆料的pH值为7~10,优选为7~9。在上述范围内,减少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之间的副反应发生。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有机溶剂的沸点大于等于160℃,优选的,有机溶剂的沸点大于等于180℃,有利于第二浆料中的气体的排除且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不对有机溶剂的类型进行限定,具体的,有机溶剂可以选择沸点高、分散性好的溶剂,例如选自乙二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者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00℃,具体根据有机溶剂的类型以及加热时间的长短进行设定,目的为充分排除第二浆料中的气体,同时,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h~10h,具体以充分排除第二浆料中的气体来确定加热处理的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锂源包括氢氧化锂、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磷酸氢锂或者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锂源和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1.06:1。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包括但不限于NH4FexMn1-xPO4·H2O、FexMn1-xHPO4·yH2O、FexMn1-xPO4或者FexMn1-xH2PO4·yH2O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0.5,y为水含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可溶性磷酸盐、铁源、锰源和氨源混合后反应得到含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前驱体浆料,前驱体浆料进行压滤、洗涤、干燥,以得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其中,前驱体浆料的pH值小于等于12,以使第二浆料的pH值在预设范围内。
为了更加清楚说明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下面分别以磷酸锰铁铵前驱体和磷酸氢锰铁前驱体为例对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磷酸锰铁铵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磷酸锰铁铵前驱体的通式为NH4FexMn1-xPO4·H2O,其中,0<x<0.5,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pH值为5-7的条件下,保护气氛下,将可溶性磷酸盐、氨、铁源和锰源按照1.0~1.5:1.0:x:1-x(0<x<0.5)的摩尔比为混合,30℃~80℃保温反应1h~8h,待反应体系中生成足量所需沉淀后进行压滤,洗涤,干燥之后得到磷酸锰铁氨前驱体。
其中,可溶性磷酸盐的摩尔浓度为1.0mol/L~1.5mol/L,氨为浓度为4.5mol/L~5.0mol/L的氨水;其中,上述反应在200rpm-1000rpm的搅拌速度下进行;其中,干燥的温度为80-200℃,干燥的时间为2-12小时。
为避免上述反应过程中铁源所引入的Fe2+离子被氧化,而生成Fe3+离子,上述反应在抗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抗氧化剂可为抗坏血酸。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的保护气氛为氩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从而确保共沉淀反应过程中任一反应物和/或中间产物不发生氧化反应。
磷酸氢锰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磷酸锰铁铵前驱体的通式为FexMn1-xHPO4·yH2O,其中,0<x<0.5,y为水含量,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保护气氛下,将碳酸氢铵、铁源、锰源和抗氧化剂按照为1:x:1-x(0<x<0.5)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常温反应2h~6h得到反应浆料,继续在保护气氛下加入1mol可溶性磷酸盐,然后升温至90℃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最后在70℃~130℃下干燥4h~15h得到磷酸氢锰铁前驱体。
可以理解的是,可溶性磷酸盐、铁源、锰源和氨源的类型具体根据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类型进行选择。具体的,可溶性磷酸盐(即磷源)选自磷酸、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锰、磷酸二氢钙、磷酸钙、磷酸铵、焦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铁源选自铁粉、硫酸亚铁、氧化铁、醋酸铁、磷酸铁、磷酸亚铁、磷酸一氢铁、磷酸二氢铁、硝酸铁、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锰源选自一氧化锰、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硫酸锰、碳酸锰、氢氧化锰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该混合浆料包括磷酸盐前驱体和锂源,该混合浆料的pH值为7~8,该混合浆料的pH值接近中性,说明其中可以产生气体影响溶液pH值的相关物质的排除效果较好,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浆料后续烧结成相过程中气体的生成,降低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
该混合浆料可以通过本申请各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通过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浆料进行加热排气,以使混合浆料的pH值为7~8。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浆料的粘度为500mPa·S~10000mPa·S,举例为500mPa·S、1000mPa·S、1500mPa·S、2000mPa·S、2500mPa·S、3500mPa·S、4500mPa·S、5500mPa·S、7000mPa·S、8500mPa·S或者10000mPa·S。
其中,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0%~40%,举例为10%、20%、25%、30%或者40%。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1.6%~2.0%的减重温度为110℃~130℃。在上述温度范围内,混合浆料中自由水的蒸发导致混合浆料的重量减少1.6%~2.0%。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9%~11%的减重温度为140℃~180℃。在上述温度范围内,混合浆料中可以产生气体的相关物质的分解以及气体的蒸发导致混合浆料的重量减少1.6%~2.0%。
因此,经过加热处理之后,可以使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浆料中可以产生气体的相关物质的分解,并排除相应气体,从而避免混合浆料在后续烧结成相过程中生成气体,导致正极材料表面造孔,比表面积增长。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中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为一种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配置锰铁溶液:将硫酸亚铁与硫酸锰按照0.4:0.6的摩尔比混合配置成1L 1.0mol/L的锰铁溶液,其中,锰铁溶液中还包括抗坏血酸,抗坏血酸为锰源质量的0.04wt%;
然后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将1L的1.2mol/L的磷酸二氢铵溶液、1L的1.0mol/L的锰铁溶液和氨水在60℃、500rpm的搅拌速度下反应3h,并通过控制氨水的流速来调控上述溶液的pH值为6,将生成的沉淀压滤并使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110℃烘干5h,得到纳米级磷酸锰铁铵前驱体NH4Fe0.4Mn0.6PO4·H2O。
S2:将NH4Fe0.4Mn0.6PO4·H2O、碳酸锂、葡萄糖、聚乙二醇混合后经过球磨、砂磨获得第一浆料,其中,碳酸锂和磷酸二氢铵的摩尔比为1.02:1,葡萄糖和聚乙二醇的质量之和为最终制备得到的磷酸锰铁锂质量的2.1wt%,球磨的转速为2400rpm,砂磨的转速为1200rpm,温度≤25℃,得到的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中位粒径D50为0.18μm,固含量为20%。
S3:将第一浆料分两次分散于乙二醇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160℃加热5h,第二浆料的初始pH值为9,当第二浆料的pH值稳定在7.8时停止加热,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
实施例1中的混合浆料经过热重分析,发现该混合浆料在120℃时重量减少1.7%,主要是混合浆料中自由水的蒸发;其在160℃时重量减少10%,主要是混合浆料中铵根和碳酸根等离子分解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上述气体在加热条件下从混合浆料中排除导致。
实施例2-12和对比例1-2
实施例2-12和对比例1-2均为一种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参照实施例1,不同之处列于表1。
实施例13
该实施例为一种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将碳酸氢铵、硫酸亚铁、硫酸锰按照1:0.4:0.6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常温反应4h得到反应浆料(反应釜中还加入锰源质量0.04wt%的抗坏血酸),继续加入1mol磷酸二氢铵,50℃升温至反应完成,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最后在90℃下干燥8h得到磷酸氢锰铁前驱体Fe0.4Mn0.6HPO4·H2O。
S2:将Fe0.4Mn0.6HPO4·H2O、碳酸锂、葡萄糖、聚乙二醇混合后经过球磨、砂磨获得第一浆料,其中,碳酸锂和磷酸二氢铵的摩尔比为1.02:1,葡萄糖和聚乙二醇的质量之和为最终制备得到的磷酸锰铁锂质量的2.1wt%,球磨的转速为2400rpm,砂磨的转速为1200rpm,温度≤25℃,得到的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中位粒径D50为0.18μm,固含量为20%。
S3:将第一浆料分两次分散于乙二醇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160℃加热5h,第二浆料的初始pH值为9,当第二浆料的pH值稳定在7.8时停止加热,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
对比例3
对比例3为一种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参照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缺少加热排气工艺,具体列于表1。
表1
测定上述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3中的混合浆料的pH值、黏度和固含量,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将上述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3中的混合浆料喷雾干燥、烧结之后制备成正极材料,然后制备成二次电池,测试其BET以及放电比容量,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参照表1和表2的数据,实施例1-3中第一浆料的固含量越高,制备的混合浆料的固含量越高,黏度越大。
实施例4中第一浆料制备时机械混合的温度高于实施例1中的温度,实施例4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26%,略高于实施例1中混合浆料的25%的固含量,说明机械混合的温度越低,前驱体、锂源和碳源的研磨效果越好,三者混合得越充分,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下降,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放电比容量提升。
参照实施例1、5和6的数据可知,加热处理的温度较高时会导致有机溶剂的蒸发加快,不利于第二浆料中气体的排除,导致混合浆料的pH值、黏度和固含量升高,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放电比容量下降;加热处理的温度较低时第一浆料中产气物质的分解速率会变慢,导致混合浆料的pH值升高,黏度变小,固含量下降,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放电比容量下降。
参照实施例1、7和8的数据可知,加热处理的时间越长,第一浆料中气体排除越彻底,混合浆料的黏度和固含量越高,但是随着时间增长,有机溶剂挥发增多,pH值可能会略微升高,进而影响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参照实施例1、9和10的数据可知,当有机溶剂不同时,因为其沸点和分散性均会影响到气体的排除效果,因此,混合浆料的黏度、固含量和pH都会受到影响。
参照实施例1、11和12的数据可知,第二浆料的初始pH值越高,混合浆料的pH值越高,可见在制备第一浆料时,原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混合浆料的pH值。
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13的数据可知,本申请中的浆料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前驱体。
对比例2中加热排气处理的加热温度过高导致有机溶剂挥发过快,气体排除不彻底,混合浆料的固含量和黏度过高,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放电比容量下降。
对比例1和对比例3分别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13缺少加热排气工艺,即无需再制备第一浆料,原材料中的产气物质无法提前排除,导致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放电比容量下降。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包括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和锂源的第一浆料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以得到第二浆料,并加热处理直至所述第二浆料的pH值趋于稳定以排除所述第一浆料中的气体,得到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料分N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大于等于160℃,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可溶性磷酸盐、铁源、锰源和氨源混合后反应得到含所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前驱体浆料,所述前驱体浆料进行压滤、洗涤、干燥,以得到所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
其中,所述前驱体浆料的pH值小于等于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浆料的pH值为7~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包括NH4FexMn1-xPO4·H2O、FexMn1-xHPO4·yH2O、FexMn1-xPO4或者FexMn1-xH2PO4·yH2O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0<x<0.5,y为水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包括氢氧化锂、氧化锂、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磷酸氢锂或者磷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锂源和所述磷酸锰铁类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1.06: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二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料中颗粒物的中位粒径为0.1μm~1.0μm,所述第一浆料的固含量为10%~50%。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料中还包括包覆剂和/或掺杂剂。
10.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包括磷酸盐前驱体和锂源,所述混合浆料的pH值为7~8。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的粘度为500mPa·S~10000mPa·S,所述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0%~4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1.6%~2.0%的减重温度为110℃~13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浆料通过热重分析法测定的9%~11%的减重温度为140℃~180℃。
CN202310968713.6A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038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713.6A CN11703888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8713.6A CN11703888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8882A true CN117038882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4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8713.6A Pending CN11703888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用于制备正极材料的混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88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3870B (zh) 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和二次电池
US9799879B2 (en) Cathode material of lithium-nickel-cobalt-aluminum composite oxide, a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a lithium ion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148969B (zh) 掺杂的磷酸锰铁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522683B2 (ja) 電極材料粉体の製造方法と電極材料粉体及び電極並びにリチウム電池
CN113942990A (zh) 磷酸锰铁锂前驱体、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极材料、电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3363483A (zh)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锂离子电池
CN113611856B (zh)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12B (zh) 一种大倍率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0685B (zh) 一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93272A (zh) 一种钛酸锂类负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5101738A (zh) 一种碳包覆的铁钒双金属磷酸焦磷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ou et al. Self-reductive synthesis of MXene/Na 0.55 Mn 1.4 Ti 0.6 O 4 hybrids for high-performance symmetric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u et al. N-Methyl-2-pyrrolidone-assisted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nanosize orthorhombic lithium iron phosphate with improved Li-storage performance
Madram et al. Effect of Na+ and K+ co-dop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LiFePO 4/C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0085854B (zh) 一种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ian et al. ZnO quantum dot-modified rGO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O2013146207A1 (ja) 電極活物質、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電極活物質の放電状態の検出方法及び電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CN113725418A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1941B (zh) 一种氮掺杂空心缺陷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64368A (zh) 一种复合包覆改性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991505A (zh) 一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44801A (zh) 掺杂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32194B (zh) 磷酸锰锂-磷酸钒锂/石墨烯/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46066B (zh) 一种磷酸盐包覆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6647A (zh) 一种磷酸钙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